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操作指南_第1页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操作指南_第2页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操作指南_第3页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操作指南_第4页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操作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操作指南TOC\o"1-2"\h\u6503第1章基础知识 4180641.1环境监测概述 488741.2环境治理技术简介 439111.3环境监测与治理的关系 4929第2章环境监测技术 43052.1监测点位布设 474452.1.1布设原则 5241552.1.2布设方法 591252.1.3注意事项 583552.2监测项目及方法 5190812.2.1监测项目 550982.2.2监测方法 595952.3数据处理与分析 678992.3.1数据处理 67522.3.2数据分析 658282.4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6186892.4.1质量保证 680182.4.2质量控制 629364第3章水环境监测与治理 6238683.1水质监测技术 6308603.1.1采样技术 6151243.1.2水质分析方法 616663.1.3在线监测技术 7148113.2水污染治理技术 7130103.2.1物理治理技术 7212673.2.2化学治理技术 7174863.2.3生物治理技术 7246623.3水生态修复技术 7194643.3.1生态恢复技术 7237463.3.2水生生物修复技术 7137193.3.3生态流量调控技术 714014第4章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 8190154.1大气质量监测技术 8237754.1.1监测方法 8181564.1.2监测项目 8181674.1.3监测仪器与设备 8248844.2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 811684.2.1物理治理技术 8165594.2.2化学治理技术 8257074.2.3生物治理技术 8207044.3灰霾与光化学烟雾治理 893944.3.1灰霾治理 8156414.3.2光化学烟雾治理 9230394.3.3联合治理 911245第5章土壤环境监测与治理 9275025.1土壤质量监测技术 9162545.1.1采样技术 9133835.1.2样本处理与分析 9186755.1.3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982055.2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9206905.2.1物理治理技术 9317335.2.2化学治理技术 9253775.2.3生物治理技术 9207495.3土壤修复技术 10177735.3.1植物修复技术 10298485.3.2微生物修复技术 10118165.3.3电动修复技术 10103565.3.4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1041075.3.5整合修复技术 1013187第6章噪声与振动监测与治理 10249166.1噪声与振动监测技术 10231406.1.1噪声监测技术 10179436.1.2振动监测技术 1189706.2噪声与振动治理技术 11322526.2.1噪声治理技术 11250726.2.2振动治理技术 11146336.3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与管控 11179096.3.1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11217896.3.2声环境管控 1246第7章辐射环境监测与治理 12188937.1辐射监测技术 12202707.1.1辐射监测概述 1241627.1.2辐射监测设备 12126857.1.3辐射监测方法 12224067.2辐射污染治理技术 12250217.2.1辐射污染治理概述 12168077.2.2辐射污染治理技术方法 1334337.2.3辐射污染治理应用实例 13292027.3辐射防护与安全 1333187.3.1辐射防护原则 13162857.3.2辐射防护措施 13173737.3.3辐射安全监管 1312272第8章固体废物监测与治理 14227698.1固体废物监测技术 14202728.1.1监测方法 14117378.1.2监测指标 14200008.1.3监测仪器与设备 14305238.2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 14250968.2.1减量化技术 1490768.2.2资源化技术 14320428.2.3无害化技术 15275958.3危险废物管理与应急处置 15275338.3.1危险废物识别与分类 1532038.3.2危险废物包装与运输 15326098.3.3应急处置 15169528.3.4安全管理与监督 154431第9章城市环境监测与治理 15244269.1城市空气质量监测 15318499.1.1监测对象与方法 1590019.1.2监测点位布设 15150129.1.3数据处理与分析 165629.2城市水环境治理 16117679.2.1水环境监测 16240769.2.2水污染治理技术 16172999.2.3治理工程实施与管理 16168609.3城市噪声与固废处理 16189049.3.1噪声监测与治理 16151159.3.2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16222569.3.3治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 16214939.3.4法规与政策支持 1619765第10章环境监测与治理新技术展望 161055510.1环境监测新技术发展趋势 161325710.1.1传感器技术 17573910.1.2物联网技术 17334910.1.3大数据分析技术 17744710.1.4遥感技术 172508910.2环境治理技术创新方向 1741510.2.1污染物去除技术 171232310.2.2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 171310210.2.3生态修复技术 17671510.2.4智能化环境治理技术 1718710.3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集成应用 183013010.3.1智能监测与治理一体化 182741610.3.2多技术融合应用 182584910.3.3区域性环境治理解决方案 18928610.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182815810.4.1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8375810.4.2强化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创新 181357310.4.3推广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 182533410.4.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8第1章基础知识1.1环境监测概述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测量和评估,以掌握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防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的技术活动。环境监测涉及大气、水体、土壤、噪声等多个领域,旨在保证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1.2环境治理技术简介环境治理技术是指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和修复的技术。环境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水污染治理技术、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固废处理与处置技术等。这些技术通过去除或减少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浓度,降低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1.3环境监测与治理的关系环境监测与治理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环境监测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可以及时发觉污染问题,掌握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分布等基本信息,为制定环境治理方案提供数据支持。环境治理则是环境监测的目标和归宿。在环境监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保证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安全。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构建起环境保护的坚实基础。将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紧密结合,才能有效防范和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第2章环境监测技术2.1监测点位布设监测点位的合理布设是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本节主要介绍监测点位的布设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2.1.1布设原则(1)代表性:监测点位应能反映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2)系统性:监测点位应覆盖各种环境类型,形成完整的监测网络。(3)可比性:监测点位布设应便于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环境质量比较。(4)持久性:监测点位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满足长期监测的需求。2.1.2布设方法(1)确定监测范围: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明确监测区域。(2)选择监测点位:结合地形、地貌、环境功能区划等因素,采用网格法、聚类分析法等方法选择具体监测点位。(3)确定监测点位数量:根据监测目的、区域大小、污染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监测点位数量。2.1.3注意事项(1)避免在污染源附近布设监测点位,以免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2)保证监测点位具有较好的交通、通信条件,便于采样和传输数据。(3)监测点位应避免受到季节性、临时性因素影响,保证监测数据的稳定性。2.2监测项目及方法本节主要介绍环境监测中常见的监测项目及相应的监测方法。2.2.1监测项目(1)大气环境监测:主要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等。(2)水环境监测:主要包括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等。(3)土壤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土壤质地、pH值、有机质、重金属含量等。(4)噪声监测:主要包括等效声级、声环境功能区划等。2.2.2监测方法(1)采样方法:包括手工采样、自动采样等。(2)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3)检测方法:根据不同监测项目,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检测。2.3数据处理与分析监测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与治理效果的评价。本节主要介绍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2.3.1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去除异常值、纠正错误数据等。(2)数据整理:对监测数据进行分类、排序、汇总等。(3)数据存储:采用数据库、文件等形式存储监测数据。2.3.2数据分析(1)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监测数据的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2)相关性分析:分析不同监测项目之间的关联程度。(3)趋势分析:分析监测数据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趋势。2.4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节主要介绍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2.4.1质量保证(1)制定监测计划:明确监测任务、时间、人员等。(2)人员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监测操作规范。(3)设备校准: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保证设备功能稳定。2.4.2质量控制(1)采样质量控制:采用空白样、平行样等方法进行质量控制。(2)分析质量控制:采用加标回收、标准物质等方法进行质量控制。(3)数据审核: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保证数据准确可靠。第3章水环境监测与治理3.1水质监测技术3.1.1采样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采样是的一步。本节主要介绍常用的水质采样技术,包括表层水采样、底泥采样和地下水采样等。同时对采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采样时间、采样点位的选择、采样设备的清洗和保养等进行详细阐述。3.1.2水质分析方法介绍水质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和生物监测法。化学分析法主要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生物监测法主要包括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指标的评价。3.1.3在线监测技术介绍水质在线监测技术,包括自动水质监测站、遥感技术、无人机监测等。重点阐述这些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3.2水污染治理技术3.2.1物理治理技术物理治理技术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本节对各种物理治理技术的原理、设备选型及操作要点进行详细描述。3.2.2化学治理技术化学治理技术主要包括混凝、氧化、还原等。本节主要介绍这些技术的具体应用、反应原理和工艺参数。3.2.3生物治理技术生物治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的代谢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本节主要介绍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人工湿地等生物治理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及运行管理。3.3水生态修复技术3.3.1生态恢复技术介绍生态恢复技术,包括人工湿地、生态浮岛、滨岸带植被恢复等。重点阐述这些技术的设计原则、施工要点及维护管理。3.3.2水生生物修复技术水生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水生生物对水体进行净化和生态恢复。本节主要介绍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水生生物的修复作用及其应用。3.3.3生态流量调控技术生态流量调控是维持水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本节介绍生态流量计算方法、生态流量调控设施及操作要点。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读者可以掌握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的基本技术,为水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第4章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4.1大气质量监测技术4.1.1监测方法大气质量监测主要包括固定站点监测和移动监测两种方式。固定站点监测通过建立一定数量的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实时或定期监测;移动监测则利用车载或无人机等设备,对特定区域或污染源进行快速监测。4.1.2监测项目大气质量监测的主要项目包括:颗粒物(PM10、PM2.5)、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臭氧(O3)、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根据监测目的和需求,还可以增加其他监测项目。4.1.3监测仪器与设备常用的监测仪器有:颗粒物监测仪、气体分析仪、气象仪、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等。监测设备应具备高精度、稳定性、可靠性等特点,以满足不同监测场景的需求。4.2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4.2.1物理治理技术物理治理技术主要包括:过滤、洗涤、吸附等。这些技术通过物理作用将大气中的污染物去除,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稳定等优点。4.2.2化学治理技术化学治理技术包括:氧化、还原、中和等。这些技术通过化学反应将大气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具有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4.2.3生物治理技术生物治理技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的代谢作用,将大气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主要包括生物过滤、生物洗涤、生物吸附等。该技术具有环保、节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4.3灰霾与光化学烟雾治理4.3.1灰霾治理灰霾治理应从源头控制、传输途径阻断和受体保护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实施区域联防联控等。4.3.2光化学烟雾治理光化学烟雾治理主要针对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措施包括: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实施工业污染源减排、推广低挥发性有机物产品、提高燃油品质等。4.3.3联合治理针对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的复合污染问题,应采取多种治理技术相结合的联合治理策略,以提高治理效果。同时加强监测预警、科学评估和应急预案,保证大气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第5章土壤环境监测与治理5.1土壤质量监测技术5.1.1采样技术土壤质量监测的首要步骤是采集代表性土壤样本。本节主要介绍两种采样技术:钻探采样和挖掘采样。钻探采样适用于深层土壤,而挖掘采样适用于表层土壤。5.1.2样本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土壤样本需经过预处理,包括去除杂质、研磨、过筛等。随后,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对土壤样本进行分析,以评估土壤质量。5.1.3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土壤质地、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及活性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全面了解土壤质量状况。5.2土壤污染治理技术5.2.1物理治理技术物理治理技术主要包括隔离、覆盖、换土等方法。这些技术通过改变土壤环境,降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扩散,达到治理目的。5.2.2化学治理技术化学治理技术包括土壤固化/稳定化、化学淋洗、氧化还原等。这些技术通过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降低其毒性,实现土壤污染治理。5.2.3生物治理技术生物治理技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的代谢作用,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主要包括生物降解、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方法。5.3土壤修复技术5.3.1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利用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转化和积累作用,实现土壤污染治理。主要包括植物萃取、植物稳定化和植物挥发等方法。5.3.2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向土壤中添加功能微生物,加速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主要包括接种微生物、生物刺激和生物强化等方法。5.3.3电动修复技术电动修复技术利用电场力驱动土壤中的污染物迁移,并通过电极收集污染物,实现土壤修复。该方法适用于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治理。5.3.4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洗脱、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这些技术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实现土壤修复。5.3.5整合修复技术整合修复技术是将多种修复技术进行组合,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土壤修复效果。如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电动化学联合修复等。通过优化组合,实现高效、环保的土壤修复。第6章噪声与振动监测与治理6.1噪声与振动监测技术6.1.1噪声监测技术噪声监测是评价环境噪声污染状况的重要手段。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噪声监测技术:(1)声级计法:通过声级计对噪声进行实时测量,获取等效声级、噪声频率分布等参数。(2)噪声监测站法:建立固定的噪声监测站,对周边环境噪声进行长期监测。(3)移动监测法:利用移动监测设备,对特定区域内的噪声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6.1.2振动监测技术振动监测主要用于评估建筑物、设备等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情况。本章介绍以下振动监测技术:(1)振动传感器法:通过振动传感器对振动速度、加速度等参数进行实时测量。(2)激光测振法:利用激光测振仪对被测物体的振动进行非接触式测量。(3)无线振动监测法: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对大型结构物进行分布式振动监测。6.2噪声与振动治理技术6.2.1噪声治理技术噪声治理旨在降低噪声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噪声治理技术:(1)吸声技术:采用吸声材料、吸声结构等措施,减少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2)隔声技术:通过隔声屏障、隔声窗等设施,阻隔噪声的传播。(3)消声技术:利用消声器、消声室等设备,降低噪声源头的噪声。6.2.2振动治理技术振动治理主要是针对建筑物、设备等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问题。本章介绍以下振动治理技术:(1)减振技术:采用减振器、减振材料等,降低振动传递率。(2)隔振技术:通过隔振支座、隔振垫等设施,隔离振动源与受影响区域。(3)阻尼减振技术:利用阻尼材料或阻尼结构,消耗振动能量,降低振动幅值。6.3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与管控6.3.1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根据环境噪声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程度,将声环境划分为以下功能区:(1)居住区:对噪声水平要求较高,应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噪声影响。(2)工业区:噪声水平相对较高,但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免影响周边区域。(3)商业区: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制定相应的噪声控制措施。(4)文教区:对噪声控制要求较高,保障师生正常教学和学习环境。6.3.2声环境管控为保证声环境质量,本章提出以下管控措施:(1)制定声环境质量标准,对各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噪声水平进行限定。(2)加强噪声源管理,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制度,防止噪声污染的产生。(3)实施噪声监测与治理,保证声环境质量达到规定标准。(4)开展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噪声污染防治意识。第7章辐射环境监测与治理7.1辐射监测技术7.1.1辐射监测概述辐射监测旨在对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及其辐射水平进行定量检测与分析,保证环境辐射安全。本节主要介绍辐射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设备。7.1.2辐射监测设备(1)便携式辐射监测仪器:如辐射剂量率仪、伽马谱仪等;(2)固定式辐射监测系统:如环境辐射监测站、核设施周边监测系统等;(3)在线辐射监测设备:如水质在线辐射监测仪、空气在线辐射监测仪等。7.1.3辐射监测方法(1)直接测量法:通过辐射监测仪器直接测量辐射剂量率或放射性物质的浓度;(2)间接测量法:通过分析辐射在环境介质中的传播、衰减等规律,推算辐射源强或辐射剂量;(3)模型计算法:结合辐射传输模型、大气扩散模型等,预测辐射在环境中的分布和影响范围。7.2辐射污染治理技术7.2.1辐射污染治理概述辐射污染治理是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降低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浓度,减小辐射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本节主要介绍辐射污染治理的基本原则、技术方法和应用实例。7.2.2辐射污染治理技术方法(1)物理治理:如过滤、吸附、离子交换等,通过物理方法去除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2)化学治理:如沉淀、萃取、电解等,利用化学反应将放射性物质转化为易于处理的形式;(3)生物治理:如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利用生物体对放射性物质的吸附、转化和积累作用实现治理。7.2.3辐射污染治理应用实例(1)核设施退役与放射性废物处理:采用去污、固化、封存等技术,降低放射性废物对环境的危害;(2)核应急处理:针对核现场,采取紧急措施降低辐射污染,保护环境和公众安全;(3)环境放射性污染治理:对受放射性污染的土壤、水体、空气等进行治理,恢复环境质量。7.3辐射防护与安全7.3.1辐射防护原则辐射防护旨在保障人员和环境免受辐射危害,遵循以下原则:(1)最优防护: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辐射暴露;(2)最简操作:简化操作过程,减少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和接触;(3)剂量限制:保证辐射暴露在国家标准和规定限值以下;(4)防护最优化:根据辐射源特性、暴露途径和防护能力,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7.3.2辐射防护措施(1)距离防护:增加与辐射源的距离,降低辐射剂量率;(2)时间防护:减少与辐射源的接触时间,降低辐射暴露剂量;(3)屏蔽防护:利用屏蔽材料阻挡或吸收辐射,降低辐射剂量;(4)个人防护: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等。7.3.3辐射安全监管(1)建立健全辐射安全法规体系,加强对辐射环境监测与治理的监管;(2)实施辐射安全许可制度,保证辐射污染源的安全运行;(3)开展辐射环境监测,及时发觉和处理辐射安全隐患;(4)加强辐射防护知识普及,提高公众辐射安全意识。第8章固体废物监测与治理8.1固体废物监测技术8.1.1监测方法固体废物的监测主要包括现场调查、样品采集、样品制备和样品分析等步骤。针对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应采用合适的监测方法,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8.1.2监测指标固体废物监测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物理性质:如含水率、密度、粒径分布等;(2)化学成分:如重金属含量、有机污染物含量、pH值等;(3)生物指标:如微生物数量、毒性等;(4)放射性指标:如放射性水平、放射性核素等。8.1.3监测仪器与设备固体废物监测过程中,需使用以下仪器与设备:(1)采样工具:如铲子、采样器、钻机等;(2)样品制备设备:如研磨机、切割机、烘箱等;(3)分析仪器:如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4)放射性检测设备:如γ射线谱仪、α/β计数器等。8.2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8.2.1减量化技术减量化技术主要包括压缩、破碎、焚烧等方法,以减少固体废物的体积和重量,降低处理和处置成本。8.2.2资源化技术资源化技术包括:(1)物质回收:如金属、塑料、纸张等可回收物质的回收;(2)能源回收:如焚烧发电、生物质能利用等;(3)建材利用:如利用废渣生产水泥、砖块等。8.2.3无害化技术无害化技术主要包括:(1)卫生填埋:将固体废物填埋至专门设计的填埋场,实现无害化处理;(2)稳定化/固化:通过添加固化剂,使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稳定化,降低环境污染风险;(3)生物处理:如堆肥、厌氧消化等,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质。8.3危险废物管理与应急处置8.3.1危险废物识别与分类根据危险废物的特性,对其进行识别和分类,以便采取相应的管理和处理措施。8.3.2危险废物包装与运输危险废物的包装和运输应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保证运输过程安全可靠。8.3.3应急处置危险废物应急处置主要包括泄漏、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以及后的污染土壤修复等。8.3.4安全管理与监督加强对危险废物的安全管理与监督,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规,保证危险废物处理和处置过程的环境安全。第9章城市环境监测与治理9.1城市空气质量监测9.1.1监测对象与方法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主要针对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臭氧(O3)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污染物。采用固定监测站点和移动监测设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9.1.2监测点位布设监测点位的布设应遵循代表性、可比性、连续性原则,覆盖城市不同功能区、不同污染程度区域及交通干线。9.1.3数据处理与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传输、处理与分析,为决策、企业治理及公众参与提供科学依据。9.2城市水环境治理9.2.1水环境监测对城市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及排水系统进行监测,主要包括水质、水量、底泥及生态等方面的指标。9.2.2水污染治理技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对水污染物进行治理,包括污水处理、污泥处理、水体修复等技术。9.2.3治理工程实施与管理根据水环境治理目标,编制治理方案,实施治理工程,并进行工程管理与维护。9.3城市噪声与固废处理9.3.1噪声监测与治理对城市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污染源进行监测,采用隔声、吸声、消声等措施进行治理。9.3.2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对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等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9.3.3治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加强城市噪声与固废处理设施建设,保证设施正常运行,提高环境治理效果。9.3.4法规与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城市环境监测与治理相关法规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环境监测与治理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