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技术与应用指南_第1页
环境治理技术与应用指南_第2页
环境治理技术与应用指南_第3页
环境治理技术与应用指南_第4页
环境治理技术与应用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治理技术与应用指南TOC\o"1-2"\h\u6006第1章环境治理概述 3227071.1环境问题与挑战 3132641.2环境治理的意义与目标 3163031.3环境治理技术发展概况 35978第2章水污染治理技术 4260352.1水污染来源与危害 4258732.2常见水处理技术 4103492.3水污染治理案例 422499第3章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5253573.1大气污染来源与危害 587953.2常见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5311713.2.1颗粒物治理技术 5195903.2.2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治理技术 5159933.2.3碳氢化合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 526473.3大气污染治理案例 6246463.3.1火电厂烟气治理 655863.3.2汽车尾气治理 6254323.3.3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6132393.3.4城市空气质量改善 619830第4章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6324084.1固体废物分类与危害 6213174.2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6131724.3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7299374.4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案例 721582第5章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7115015.1土壤污染来源与危害 7226185.2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8107265.2.1物理方法 878615.2.2化学方法 854085.2.3生物方法 8163275.3土壤修复技术 8124935.3.1原位修复技术 8314185.3.2异位修复技术 8138645.3.3联合修复技术 8101605.4土壤污染治理案例 9228695.4.1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案例 973225.4.2农田土壤污染修复案例 9187775.4.3城市棕色地块修复案例 986765.4.4矿区土壤污染修复案例 929854第6章噪声与振动污染治理技术 9156906.1噪声与振动污染来源与危害 9242976.1.1噪声来源 932216.1.2振动来源 9316576.1.3噪声与振动危害 9304866.2噪声与振动污染治理技术 10225306.2.1噪声治理技术 10297166.2.2振动治理技术 10312456.3噪声与振动污染治理案例 10218966.3.1噪声治理案例 10181986.3.2振动治理案例 1016860第7章生态修复技术 1143317.1生态退化与修复意义 1173077.2湿地生态修复技术 11108677.3森林生态修复技术 11237627.4草地生态修复技术 129763第8章环境监测技术 1227688.1环境监测概述 12135918.2水质监测技术 1278838.3空气质量监测技术 1250648.4土壤质量监测技术 137025第9章环境治理政策与法规 1365979.1环境治理政策体系 13172319.1.1国家层面环境治理政策 13276029.1.2地方层面环境治理政策 1327739.1.3部门层面环境治理政策 1431609.2环境治理法律法规 14132139.2.1环境保护法 1492359.2.2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1489159.2.3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 14279929.3环境治理标准与规范 14214869.3.1国家环境标准 14159819.3.2行业环境标准 1446349.3.3地方环境标准 14214519.3.4环境治理技术规范 1413822第10章环境治理技术应用与展望 151670510.1环境治理技术应用现状 152120010.1.1污水处理技术 152695710.1.2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152170510.1.3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15516210.1.4土壤修复技术 152572110.2环境治理技术发展趋势 151955510.2.1高效节能技术 151576210.2.2绿色低碳技术 15535610.2.3智能化技术 162383510.3环境治理技术挑战与对策 162791710.3.1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161898610.3.2技术应用成本高 163088710.3.3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 16553510.4环境治理技术展望与建议 16604210.4.1加强技术创新 162059110.4.2优化政策体系 161979310.4.3强化技术集成与示范 163007510.4.4拓展国际合作 16第1章环境治理概述1.1环境问题与挑战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传统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新型环境问题亦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1.2环境治理的意义与目标环境治理旨在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消除环境污染,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治理的主要目标包括:(1)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提高生活质量;(2)控制环境污染,实现环境质量逐步改善;(3)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4)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1.3环境治理技术发展概况环境治理技术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手段。我国环境治理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脱硫、脱硝、除尘等技术不断优化,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2)水污染治理技术:生物处理、膜处理、高级氧化等技术取得突破,提高了污水治理效果和水资源利用率;(3)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固化/稳定化、生物降解、植物修复等技术逐步应用于土壤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4)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焚烧、填埋、堆肥、资源化利用等技术不断改进,提高了固废处理能力和资源利用率;(5)环境监测技术:遥感、在线监测、自动监测等技术快速发展,为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6)环境治理新材料、新工艺研发:纳米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研究不断深入,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环境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为我国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仍需不断摸索创新,以满足日益严峻的环境治理需求。第2章水污染治理技术2.1水污染来源与危害水污染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工业污染主要源于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农业污染主要来自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养殖业排放的废水;生活污染则是由生活污水、垃圾和粪便等引起的。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及社会经济发展均具有严重危害,如导致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系统破坏、人体健康受损等问题。2.2常见水处理技术(1)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离子交换等。这些技术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等污染物。(2)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电解等。这些技术通过化学反应改变水中污染物的性质,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易于去除的物质。(3)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沟法等。这些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物质。(4)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这些技术通过膜材料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离,实现水质净化。(5)高级氧化技术:主要包括臭氧氧化、紫外光氧化、光催化氧化等。这些技术具有氧化能力强、反应速度快、无二次污染等特点,适用于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2.3水污染治理案例案例一: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A2/O工艺(厌氧/缺氧/好氧)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实现氮磷去除和有机物降解,保证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案例二:某化工园区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将难降解有机物氧化分解,提高废水可生化性,降低后续生物处理难度。案例三:某电镀园区采用离子交换技术处理电镀废水,去除重金属离子,实现废水达标排放。案例四:某饮用水源地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去除水中的异味、色度和有机物,保障居民饮水安全。案例五:某沿海城市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解决当地水资源短缺问题。第3章大气污染治理技术3.1大气污染来源与危害大气污染来源多样,主要包括工业排放、交通排放、生活燃烧、农业活动等。这些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气候变化以及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如呼吸系统疾病、酸雨、光化学烟雾、全球气候变暖等。3.2常见大气污染治理技术3.2.1颗粒物治理技术(1)过滤技术:利用过滤材料对颗粒物进行捕捉,如布袋除尘器、颗粒物捕集器等。(2)电除尘技术:利用高压直流电场使颗粒物带电并在电极上沉积,实现除尘。3.2.2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治理技术(1)湿法脱硫技术:利用碱性吸收剂与硫氧化物反应硫酸盐,实现脱硫。(2)干法脱硫技术:利用固体吸收剂与硫氧化物反应,实现脱硫。(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利用催化剂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3.2.3碳氢化合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1)吸附技术:利用活性炭、分子筛等吸附材料对碳氢化合物和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吸附。(2)吸收技术:利用吸收剂对碳氢化合物和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吸收。(3)催化氧化技术:利用催化剂将碳氢化合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氧化分解。3.3大气污染治理案例3.3.1火电厂烟气治理某火电厂采用湿法脱硫和布袋除尘技术对烟气进行处理,使排放的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3.3.2汽车尾气治理某城市实施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推广使用三元催化转化器,有效降低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排放。3.3.3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某化工企业采用活性炭吸附和催化氧化技术,对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治理,实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浓度降低90%以上。3.3.4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某城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采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移动源污染控制等措施,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PM2.5浓度下降30%以上。第4章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4.1固体废物分类与危害固体废物按照来源、性质、危害特性等可分为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在环境中长期堆积,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会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要素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4.2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堆肥、生物处理等。(1)填埋:将固体废物填埋至特定场所,通过压实、覆盖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填埋技术操作简单,但需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且可能对地下水及土壤造成污染。(2)焚烧:将固体废物进行高温燃烧,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焚烧技术具有处理速度快、减量化程度高等优点,但需严格控制系统运行参数,防止二次污染。(3)堆肥: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固体废物,转化为肥料。堆肥技术适用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废物,如厨余垃圾等,但处理周期较长,对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去除效果有限。(4)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昆虫等生物对固体废物进行分解、转化,实现无害化处理。生物处理技术具有环境友好、资源利用率高等特点,但处理效果受生物种类、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4.3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物质回收:对固体废物中的有价值物质进行回收,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2)能源回收:通过焚烧、厌氧消化等方法,回收固体废物中的热能、生物质能等。(3)建材利用:将固体废物作为原料或辅料生产建筑材料,如水泥、砖、板材等。(4)土地利用:将固体废物处理后,用于土地改良、绿化等。4.4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案例案例一: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采用焚烧发电技术,实现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同时回收热能发电,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案例二:某工业固体废物处理项目,利用废渣制备建材,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案例三:某农业固体废物处理项目,采用堆肥技术,将禽畜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利用,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四:某危险废物处理项目,采用高温蒸煮技术,实现了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理,保障了环境安全。第5章土壤污染治理技术5.1土壤污染来源与危害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活动、农业生产、城市生活排放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工业废弃物、农药、化肥、城市生活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和渗漏,导致土壤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含量增加,对土壤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土壤污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农作物质量和安全,损害人体健康,降低土壤肥力,破坏生态平衡,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5.2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具体如下:5.2.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土壤置换、隔离、覆盖等。通过将污染土壤挖除、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安全处置,或采用隔离层、覆盖层等方法阻隔污染物迁移,降低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5.2.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土壤稳定化、化学淋洗、氧化还原等。通过向污染土壤中添加化学物质,使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无害或低毒性的物质,从而降低土壤污染程度。5.2.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降解、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利用生物体的代谢作用,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或将重金属等无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形态,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5.3土壤修复技术土壤修复技术根据修复目标和污染程度,可采用原位修复、异位修复以及联合修复等方法。5.3.1原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是指在污染土壤原地进行修复,主要包括原位生物降解、原位化学氧化、原位固化等。原位修复技术具有施工简单、成本较低、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5.3.2异位修复技术异位修复技术是指将污染土壤挖出,进行集中处理和修复。主要包括物理分离、化学淋洗、生物堆肥等。异位修复技术适用于污染严重、修复周期长的土壤污染治理。5.3.3联合修复技术联合修复技术是指将多种修复技术进行组合,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土壤污染治理效果。如生物化学联合修复、物理化学联合修复等。5.4土壤污染治理案例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土壤污染治理案例:5.4.1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案例某化工厂遗留场地土壤受到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采用原位化学氧化与生物降解相结合的修复技术,成功实现了土壤污染治理。5.4.2农田土壤污染修复案例某农田土壤受到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采用植物修复与微生物修复相结合的技术,有效降低了土壤污染程度,恢复了农田生产力。5.4.3城市棕色地块修复案例某城市棕色地块受到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污染,采用物理化学联合修复技术,实现了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5.4.4矿区土壤污染修复案例某矿区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采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有效降低了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第6章噪声与振动污染治理技术6.1噪声与振动污染来源与危害6.1.1噪声来源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工业、建筑、社会生活等方面。具体包括:(1)交通噪声:机动车、铁路、航空等交通工具运行时产生的噪声;(2)工业噪声:工厂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3)建筑噪声:建筑施工、装修等过程中产生的噪声;(4)社会生活噪声:公共场所、家庭娱乐等活动产生的噪声。6.1.2振动来源振动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方面。具体包括:(1)工业振动:机械设备运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振动;(2)交通振动:交通工具运行时产生的振动;(3)建筑振动:建筑施工、装修等过程中产生的振动;(4)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产生的振动。6.1.3噪声与振动危害噪声与振动污染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长期暴露在噪声与振动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损伤、心理疾病、心血管疾病等;(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噪声与振动污染影响动植物生长、繁殖,破坏生态平衡;(3)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噪声与振动污染影响居民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增加社会成本。6.2噪声与振动污染治理技术6.2.1噪声治理技术(1)声源控制:采用减震、隔声、吸声等措施降低噪声源强;(2)传播途径控制:采用隔声、吸声、消声等措施,阻断噪声传播;(3)受体保护:采取个体防护、合理规划布局等措施,降低受体受噪声影响的风险。6.2.2振动治理技术(1)振动源控制:采用减振、隔振、消振等措施降低振动源强;(2)传播途径控制:采用隔振、吸振、阻尼处理等措施,降低振动传播;(3)受体保护:采取合理布局、结构优化等措施,降低受体受振动影响的风险。6.3噪声与振动污染治理案例6.3.1噪声治理案例(1)某城市交通噪声治理:通过设置声屏障、优化交通布局、采用低噪声路面等措施,有效降低交通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2)某工厂工业噪声治理:通过设备升级、隔声降噪、合理布局等措施,降低工厂噪声对周边环境和员工的影响。6.3.2振动治理案例(1)某地铁沿线振动治理:采用隔振轨道、减振支架、地下连续墙等措施,有效降低地铁运行产生的振动对周边建筑和居民的影响;(2)某工厂设备振动治理:通过设备改造、减振隔离、振动监测等措施,降低工厂设备振动对生产环境和员工的影响。第7章生态修复技术7.1生态退化与修复意义生态退化是指生态系统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结构和功能发生逆向演变,导致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过程。生态修复是通过生物、物理、化学等手段,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以提高其生态服务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生态修复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7.2湿地生态修复技术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文调节:通过调整水位、修建湿地补水设施,恢复湿地水文周期,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2)植被恢复:选择适宜的湿地植物种类,进行植被重建和恢复,提高湿地植被覆盖度。(3)土壤改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改善湿地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活性。(4)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湿地现有生物多样性,通过引种、增殖等手段,增加湿地生物种类和数量。(5)生态岛建设:在湿地内建设生态岛,为湿地生物提供栖息地和繁殖场所。7.3森林生态修复技术森林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森林植被恢复:选择适宜的树种,采用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方法,进行森林植被重建和恢复。(2)森林结构优化:调整森林树种组成、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3)森林土壤改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改善森林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活性。(4)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森林现有生物多样性,通过引种、增殖等手段,增加森林生物种类和数量。(5)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和病虫害监测,降低森林生态系统受灾风险。7.4草地生态修复技术草地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草地植被恢复:选择适宜的草种,采用草地改良、人工补播等方法,进行草地植被重建和恢复。(2)草地土壤改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改善草地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活性。(3)草地水资源合理利用:合理调配草地水资源,提高草地水分利用效率,保障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4)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草地现有生物多样性,通过引种、增殖等手段,增加草地生物种类和数量。(5)草地生态防护:采用生物防护和工程防护措施,防止草地水土流失,保护草地生态环境。第8章环境监测技术8.1环境监测概述环境监测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环境质量进行实时或定期的检测,评估环境状况,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涉及水质、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等多个方面,本章节主要介绍这些领域中的监测技术。8.2水质监测技术水质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现场快速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监测。(1)现场快速监测技术:包括便携式水质分析仪、在线水质监测系统等。通过这些设备可实时监测水体中的pH值、溶解氧、电导率、浊度等参数。(2)实验室分析监测技术:涉及水质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和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分析技术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用于测定水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8.3空气质量监测技术空气质量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颗粒物监测:采用微量振荡天平法、β射线法等技术,对空气中的PM10、PM2.5等颗粒物进行监测。(2)气态污染物监测:采用光化学分析法、红外吸收光谱法等技术,对SO2、NOx、CO、O3等气态污染物进行监测。(3)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光离子化检测器等技术,对VOC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4)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集成多种监测技术,实现对空气质量的自动、实时、连续监测。8.4土壤质量监测技术土壤质量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按照相关标准方法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2)土壤理化性质监测:测定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等参数。(3)土壤污染物监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技术,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进行测定。(4)土壤生物监测:通过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等指标,评估土壤生态状况。通过以上监测技术,可以全面、准确地掌握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治理提供有力支持。第9章环境治理政策与法规9.1环境治理政策体系环境治理政策体系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环境治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环境治理政策体系:9.1.1国家层面环境治理政策国家层面环境治理政策主要包括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绿色发展政策等。这些政策旨在引导和推动全国环境治理工作,保证环境治理目标的实现。9.1.2地方层面环境治理政策地方层面环境治理政策是根据国家层面政策,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的。主要包括地方环境保护条例、地方环境治理行动计划等,以实现地方环境治理目标。9.1.3部门层面环境治理政策部门层面环境治理政策是指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针对特定环境问题制定的政策。主要包括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政策。9.2环境治理法律法规环境治理法律法规是保障环境治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内容:9.2.1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制度和管理措施,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9.2.2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针对不同环境介质污染问题,明确了防治措施和管理制度。9.2.3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相关配套规定,旨在预防和减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9.3环境治理标准与规范环境治理标准与规范是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指导和规范环境治理技术应用具有重要作用。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内容:9.3.1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对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监测方法等进行了规定。9.3.2行业环境标准行业环境标准是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制定的环境治理标准,主要包括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9.3.3地方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是在国家环境标准基础上,结合地方环境特点制定的更为严格的标准。主要包括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9.3.4环境治理技术规范环境治理技术规范是对环境治理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等进行规定的文件。这些规范为环境治理工程提供了技术指导,保证了治理效果。第10章环境治理技术应用与展望10.1环境治理技术应用现状我国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环境治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在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土壤修复等领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