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社会工作》教学大纲_第1页
《群体社会工作》教学大纲_第2页
《群体社会工作》教学大纲_第3页
《群体社会工作》教学大纲_第4页
《群体社会工作》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群体社会工作》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0823A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科基础课eq\o\ac(□,√)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总学时:48讲课学时:32实验(上机)学时:16学分:3考试方式:eq\o\ac(□,√)考试考查适用对象:社会工作专业□是eq\o\ac(□,√)否适合作为其他专业学生个性化选修课先修课程:社会学、社会工作导论一、教学目标1、专业教学目标:群体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社会工作的三大传统方法之一,同时又是社会工作实务的具体实践。本课程详细、系统、全面地讲述了群体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类型、应用领域与工作技巧。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群体工作的产生、发展历史以及工作目标;群体工作的动力、类型及群体工作的价值观与实践原则;群体社会工作的知识基础,价值前提和职业伦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群体工作的新问题、新群体、专业技巧和具体案例。本课程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实训基地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群体工作实践、角色扮演等方式,理论结合实际,不仅系统讲授群体社会工作的方法、范畴和伦理价值,并通过学生实践体验和强化群体工作的方法,同学们在课程结束后将系统掌握群体社会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能够在学习、研究与实践中加以运用。2、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本课程除了给学生介绍群体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内容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实际开展小组工作,找到自己想要服务的群体,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够具备实操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达成自我和谐、与他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在组队中能够遵循和体会自由、平等、公正、诚信、友善的原则;在实践中培养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1.教学内容要求《群体社会工作》课程是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和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以及群体社会工作的策略与技巧。因此课程将依托大量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达成实用性、操作性目标;同时,课堂讲授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的阐述,以及对于群体社会工作实践中的难点的剖析,全面、准确地掌握群体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运用、问题与对策。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课堂讨论。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实践课,要求学生深入社会实践,要求学生观察和实践,并尽量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相关问题,课后完成案例报告或作业。在教学中要融入思政元素,不能陷入就知识讲知识的局限,要能将社会工作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助人精神、特别是群体社会工作体现的团结、合作、尊重、平等、友善、诚信等精神,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2.教学方法与手段《群体社会工作》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采用依托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达成实用性、操作性目标;案例教学的进行,有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等多种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媒体教学。3.课后作业以及学生自学的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学期前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关注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查阅相关文献等方式,就某一类型的群体社会工作开展实践,并尝试将群体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进行融会贯通,真正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4.该课程从哪些方面促进了毕业要求的实现该课程通过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熟悉群体社会工作的知识和方法,并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尝试用专业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三大基本的专业技能方法之一;培养专业能力,具备开展专业社会工作的技能。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序号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其他小计1群体社会工作的作用和意义222群体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223群体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444群体社会工作的应用领域4155群体的动力446群体社会工作的发展阶段4267群体的领导与领导力开发448群体社会工作的记录与评估4159群体社会工作实践113410群体社会工作实践213411群体社会工作实践313412群体社会工作实践4134

合计3241248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群体社会工作的作用和意义第一节群体社会工作的定义一、是一种团体活动或经验二、是一种过程或方法三、是一种社会工作的方法第二节群体社会工作的目标第三节群体社会工作的原则-课程思政切入点: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助人精神;注重小组的自由、平等、尊重、诚信、友善等原则。一、价值原则二、人类需要原则三、文化背景原则四、团体组成的计划原则五、目标明确化的原则六、专业关系建立的原则七、运用团体个别化原则八、引导小组互动的原则九、小组民主自决原则第四节群体社会工作的哲学和文化基础一、哲学基础二、文化基础第五节群体社会工作的地位和价值本章教学重点、难点:1)群体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目标2)群体社会工作的原则、哲学和文化基础本章的考核要求:1. 理解群体社会工作的原则、哲学和文化基础本章复习思考题:1.群体社会工作的定义、目标和原则分别是什么?2.认识和了解群体社会工作的哲学和文化基础、地位和作用。第二章群体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第一节群体社会工作的发展一、群体社会工作在欧美的产生和发展二、香港的群体社会工作三、台湾的群体社会工作第二节群体社会工作在大陆现状一、群体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概况二、区分群体社会工作方法和传统的个案工作方法的不同点第三节群体社会工作的再发展一、扩大群体社会工作的应用领域二、加强群体社会工作和个案工作的合作三、在一些年龄段人群中加强群体社会工作四、吸收更多的志愿者参与五、其他方面本章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群体社会工作在欧美、香港和台湾、大陆的产生发展情况,以及新形势下的应用及发展情况。本章的考核要求:1. 理解群体社会工作发展在不同地区的特点,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新运用与发展情况本章复习思考题:1.比较群体社会工作在不同地区发展的差异性有哪些?2.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群体社会工作的特点、问题以及发展趋势有哪些?3.群体社会工作方法有哪些新技术及其运用?第三章群体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课程思政切入点:让学生体会并践行自由、平等、尊重、友善、诚信等价值观第一节人类行为发展理论个人行为发展理论(1)心理学中与群体工作密切联系的主要观点(2)群体社会工作的两个基本假定二、社会学微观理论(1)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2)贝尔斯互动理论的主要观点第二节人类价值观理论一、伦理价值观二、具体的价值观第三节场论与团体动力学一、格式塔场论的主要概念二、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与群体社会工作的内在联系三、团体过程理论:(1)团体对个人的治疗因素(2)团体变化过程在社会工作群体中的表现形式四、群体过程的动力五、群体的特质六、群体机构与过程分析第四节团体结构一、团体的目标与契约(1)团体目标的内涵(2)团体契约的内容与形态二、团体的外部结构(1)确定团体规模的一般原则(2)团体的空间因素(3)团体时间因素的几个层面三、团体社会工作中的团体(1)团体的意义(2)“小团体”的界定(3)社会工作团体的涵义(4)团体对于个人的影响(5)团体的共同特征四、团体社会工作中的成员(1)不同年龄层的成员运用不同的团体工作模式(2)单一性别团体和混合性别团体(3)团体成员问题的同质性(4)团体个人行为与团体结构的关系五、群体社会工作中的工作者(1)工作者的角色与功能(2)工作者与团体的关系(3)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4)有效团体工作者的特征本章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群体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尤其团体动力学对于群体社会工作的作用。本章的考核要求:1. 理解心理学、微观社会学和团体动力学基本理论对于群体社会工作的作用。本章复习思考题:1.比较心理学和微观社会学理论对于群体社会工作的支撑的差异性有哪些?2.用具体案例分析团体动力学对于群体社会工作的作用?3.比较分析不同群体结构与特质对于群体社会工作的差异性。第四章群体社会工作的运用领域第一节群体社会工作中的机构一、机构的功能和影响二、机构组织应考虑的因素三、工作者与机构的关系第二节群体工作在社区服务的运用一、直接针对社区中的儿童和成人进行群体工作二、督导社区中的志愿者开展工作三、邻里小组工作第三节群体工作的其他运用-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了解服务群体的行为和特点,践行尊重、接纳、非评判的专业理念,达成组内工作员的和谐、工作员和服务对象的和谐。一、青年服务二、儿童福利服务三、家庭服务四、老年服务五、医疗与精神病服务六、矫治服务七、学校社会工作本章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群体社会工作中机构、工作者之间的关系;掌握群体工作在社区服务、社会组织培育、特定群体的社会工作运用中的作用。本章的考核要求:1. 理解群体社会工作中机构、工作者之间的关系2.理解群体社会工作在社区服务、学校服务中的具体作用本章复习思考题:1.在群体工作中,工作者如何定位?2.用具体案例分析群体社会工作在社区服务的作用、特点、问题、以及如何反思?3.用具体案例分析群体社会工作在学校社工中的作用、特点、问题、以及如何反思?第五章群体的动力-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培养“凝聚、责任、互信、合作”的团队精神,遵守团队规则和规范。第一节群体社会工作的三大模式一、社会目标模式二、治疗模式三、互动模式第二节角色与互动一、团体角色(1)学会区分不同的团体角色(2)反团体角色的基本类型二、团体互动(1)团体互动的基本形式(2)基本人际关系模式(3)沟通网络及沟通模式第三节群体文化一、群体文化的基本信息形态二、群体规范的功能及形式第四节团体凝聚力一、团体凝聚力的含义二、凝聚力实现的条件三、决定团体凝聚力的尺度四、团体凝聚力对团体的影响第五节次团体一、次团体的形成二、次团体对团体的影响三、次团体形成的原因四、次团体与团体冲突第六节团体决策一、团体决策的一般过程及结果二、领导与服从三、团体领导选择的影响因素四、区分不同的决策方式本章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团体动力的特点、决策模式等;掌握如何有效运用群体的动力推动群体社会工作的进程与发展。本章的考核要求:1. 理解群体动力的构成2.理解群体动力的不同方面本章复习思考题:1.在群体工作中,如何有效管理次群体?2.用具体案例分析群体社会工作中团队凝聚力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发、激励、管理团队凝聚力?3.用具体案例分析群体社会工作中团队决策模式的差异性及其具体作用?第六章群体社会工作的发展阶段-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培养“凝聚、责任、互信、合作”的团队精神,科学认识发展与局限、个体影响和整体影响等第一节群体前的筹划工作一、群体规划程序二、群体目标三、群体的组成四、组织群体第二节群体工作初期一、团体动力(1)开始阶段成员的疑虑(2)工作者对成员联结角色的干预二、与成员的关系及契约形态(1)工作者如何强调相似性(2)工作者如何缩短与成员的距离(3)群体的文字契约的主要内容三、群体工作者的态度与信任感的建立(1)同感的基本内涵(2)真诚的含义及对真诚理解的误区(3)接纳的内涵及如何表达尊重(4)如何与成员建立信任感四、破冰活动(1)设计首次聚会的活动方案应考虑的因素(2)如何采用自我介绍的方式打破僵局五、群体冲突(1)选择活动应考虑的要点(2)冲突的益处(3)如何限制群体活动中的破坏性冲突第三节群体工作中期一、群体沟通(1)信息沟通的目的(2)人际沟通效果评价的要素(3)阻碍信息沟通的三个主要环节(4)群体中沉默的原因(5)理解:群体内的不对等参与二、冲突的处理(1)处理冲突应坚持的群体态度(2)处理冲突应注意的群体行为(3)理解:处理冲突应注意的组织结构(4)处理团体冲突的观念与方案三、群体内角色知觉(1)完整的角色知觉过程的基本成分(2)角色塑造(3)实务上的考虑四、群体内的态度转变(1)态度及其特质(2)态度转变的条件第四节群体工作结束一、群体结束二、群体结束的动力分析(1)群体整体反应(2)群体领导者的反应(3)群体成员的反应三、群体评价(1)评价的作用(2)实验法的定义、要素及特点(3)单一系统设计法的定义、步骤及设计结构第五节群体工作技巧一般技巧建立关系的技巧/系统观察的技巧/聚散和干预小组的技巧二、治疗技巧三、讨论技巧四、活动技巧设计本章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群体工作基本程序,每个阶段的特点、工作方法和难点;掌握每个阶段如何有效开发和管理群体的技巧和策略。本章的考核要求:1. 掌握群体工作不同阶段的特点。2.理解群体工作每个阶段的程序和具体策略、技巧本章复习思考题:1.在群体工作开始阶段,如何有效进行目标管理?2.在群体工作中间阶段,如何有效进行激励管理?3.在群体工作结束阶段,如何有效进行情绪管理?4.用具体案例分析群体社会工作中破冰、接纳、观察、干预的技巧?5.用具体案例分析群体社会工作失败的原因?第七章群体的领导与领导力开发第一节群体领导的概念与方法一、群体领导的概念(1)领导的概念与本质(2)群体领导者的功能(3)群体领导者的具体任务二、群体领导方法(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方法的主要内容(2)团体领导者与成员相结合方法的基本环节三、群体的管理方法(1)群体行政管理(2)群体经济管理(3)群体法规管理(4)群体教育管理第二节群体领导力开发技巧一、权力与影响力二、角色与行为三、交易型与变革型本章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群体社会工作中团队领导的特质、重要性、管理方法;掌握群体工作中领导力开发的技巧及其运用。本章的考核要求:1. 理解群体社会工作中领导者的特质。2.掌握群体工作中领导力开发的技巧及其运用本章复习思考题:1.在群体工作中,领导者如何定位?2.用具体案例分析群体社会工作中成功的领导者作用、特点、问题、以及如何反思?3.用具体案例分析群体社会工作中失败领导者作用、特点、问题、以及如何反思?第八章群体社会工作记录与评估第一节工作记录的功能、方法和原则一、功能二、方法三、原则第二节工作评估的内容、标准和原则一、内容二、标准三、原则本章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工作记录的功能、方法和原则;工作评估的内容、标准和原则。本章的考核要求:1.掌握工作评估的内容、标准和原则本章复习思考题:1.用具体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