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易错知识点总结_第1页
部编版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易错知识点总结_第2页
部编版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易错知识点总结_第3页
部编版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易错知识点总结_第4页
部编版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易错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易错知识点总结

单选题1、如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2]表示两层磷脂分子,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B.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向是A→BC.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1]的种类和数量越多D.构成膜的[2]可以侧向自由移动,[1]不能移动答案:D分析:据图分析,1表示蛋白质,2表示磷脂双分子层,3表示糖蛋白。A、图中2表示两层磷脂分子,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A正确;B、3表示糖蛋白,位于膜外侧,所以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向是A→B,B正确;C、膜功能的复杂程序主要取决于膜成分中1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1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正确;D、细胞膜上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故选D。2、关于细胞核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都有细胞核B.核膜是单层膜结构C.核孔是DNA、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D.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答案:D分析:1

.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

.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A、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真核细胞中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也没有细胞核,A错误;

B、核膜是双层膜,能把核内物质和细胞质分开,同样具有选择透性,B错误;

C、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DNA分子不能通过核孔,C错误;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人体细胞因某种原因改变了生物膜的分子排列,下列受到影响的细胞结构有()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

③核糖体

④中心体

⑤高尔基体

⑥内质网

⑦大液泡

⑧叶绿体

⑨溶酶体A.①②⑤⑥⑦⑧⑨B.①②⑤⑥⑨C.①②③④⑤⑥D.③④⑤⑥⑨答案:B分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膜上分布有多种蛋白质及少数糖类,当改变生物膜的分子排列后,膜的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影响膜的功能,没有膜的细胞结构基本不受影响,如核糖体和中心体。①细胞膜具有单层膜,改变了生物膜的分子排列,细胞膜受影响,①正确;②线粒体具有双层膜,能进行有氧呼吸,改变了生物膜的分子排列,线粒体受影响,②正确;③核糖体能进行蛋白质合成,但没有膜结构,改变了生物膜的分子排列,核糖体不受影响,③错误;④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但没有膜结构,改变了生物膜的分子排列,中心体不受影响,④错误;⑤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有关,属于单层膜的细胞器,改变了生物膜的分子排列,高尔基体受影响,⑤正确;⑥内质网与有机物的合成有关,属于单层膜细胞器,改变了生物膜的分子排列,内质网受影响,⑥正确;⑦大液泡为单层膜结构,位于成熟的植物细胞,改变了生物膜的分子排列,大液泡受影响,但人体内没有大液泡,⑦错误;⑧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改变了生物膜的分子排列,叶绿体受影响,但叶绿体一般存在于叶肉细胞中,不存在于人体内,⑧错误;⑨溶酶体属于单层膜的细胞器,属于“酶仓库”,改变了生物膜的分子排列,溶酶体受影响,⑨正确。综上①②⑤⑥⑨正确。故选B。4、麻风病曾在我国建国前流行较严重,它是由细胞内寄生的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该病原体主要侵染单核巨噬细胞和外周神经的雪旺氏细胞(SC),并大量繁殖,常导致患者神经损伤,甚至残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菌可以抵抗宿主细胞溶酶体的消化降解B.该菌与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都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C.该菌借助宿主细胞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D.该菌膜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经高尔基体分类包装运往细胞膜答案:A分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原核生物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麻风杆菌属于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该菌能依靠细胞质中的相关酶进行有氧呼吸;细菌的繁殖方式为二分裂。A、由题可知,该菌侵染单核巨噬细胞和外周神经的雪旺氏细胞(SC),并大量繁殖,说明它可以抵抗宿主细胞溶酶体的消化降解,A正确;B、由于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故含有4种碱基和4种核苷酸,B错误;C、麻风杆菌是原核生物,自身的核糖体可利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C错误;D、该菌是原核细胞,无高尔基体,D错误。故选A。5、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DNA,关于这两种细胞器的起源,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行有氧呼吸的细菌和行光能自养的蓝细菌。以下说法不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与细菌基因组具有明显的相似性B.线粒体和叶绿体内的蛋白质合成由细胞核基因组调控,不受自身细胞器基因组的调控C.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成分和性质差异很大,内膜与细菌质膜相似,外膜与真核细胞生物膜系统相似D.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以缢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答案:B分析: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细菌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需氧细菌均化为线粒体。A、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与细菌基因组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能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A不符合题;B、线粒体和叶绿体内部分蛋白质受自身基因组调控,大部分蛋白质受细胞核基因组调控,体现的是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胞核的联系,故不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B符合题意;C、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膜与细菌质膜相似,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C不符合题意;D、线粒体以缢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类似于细菌,这能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D不符合题意。故选B。6、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表示沉淀物,表示上清液。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TP仅在P2和P3中产生B.DNA仅存在于P1

.P2和P3中C.

P2

.P3

.P4和S3均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D.S1

.S2

.S3和P4中均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答案:C分析:据图分析分析各个部分中所含有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P1为细胞核、细胞壁碎片,S1为细胞器和细胞溶胶,S2为除叶绿体之外的细胞器和细胞溶胶,P2为叶绿体,S3为除叶绿体、线粒体之外的细胞器和细胞溶胶,P3为线粒体,S4为除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之外的细胞器和细胞溶胶,P4为核糖体。S1包括S2和P2;S2包括S3和P3;S3包括S4和P4。A、ATP可以在细胞溶胶、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产生,即在P2

.P3

、S4中均可产生,A错误;B、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即P1

.S2

.P2和P3中,B错误;C、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核糖体,所以P2

.P3

.P4和S3均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C正确;

D、P4中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错误。故选C。7、下列有关“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观察叶绿体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小光圈或换平面镜采光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视野的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C.高倍镜下可看到细胞质是处于流动状态,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不同D.高倍下列镜下可看到的扁平椭球或球形的叶绿体,叶绿体的形态有利于接受光照答案:D分析:1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2

.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

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A、观察细胞质流动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大光圈或换凹面镜,增大通光量,才能使视野变亮,A错误;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视野的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B错误;C、用高倍镜观察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C错误;D、高倍下列镜下可看到的扁平椭球或球形的叶绿体,叶绿体的形态有利于接受光照,D正确。故选D。8、下列对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穿过细胞膜,据此推测细胞膜由脂质组成B.以人体红细胞为实验材料,推导细胞膜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两层C.科学家观察到暗—亮—暗三层结构,推测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构成D.同位素标记小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进行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答案:D分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

.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

.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3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4

.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5

.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6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A、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B、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B正确;C、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C正确;D、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错误。故选D。多选题9、下图表示3H-亮氨酸(R基为—C4H9)参与分泌蛋白3H-X合成的过程,图中a、b、c、d为不同种类的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3H-X合成、分泌的过程中,所需的能量均由c提供B.细胞器a、b、c、d可能都含有C、H、O、N、PC.在3H-X合成、分泌的过程中,b膜的表面积基本不变D.可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去研究分泌蛋白X的合成,转运路径答案:ACD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图中a、b、c、d代表的细胞器依次为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A、3H-X合成、分泌的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主要由c线粒体提供,A错误;B、细胞器核糖体a含有RNA,细胞器内质网b、高尔基体d具有膜结构,线粒体c不仅具有膜结构,而且含有DNA,因此它们均可能都含有C、H、O、N、P,B正确;C、在3H-X合成、分泌的过程中,内质网b的膜面积会因为包裹有蛋白质的囊泡的形成而有所减少,C错误;D、不可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去研究分泌蛋白X的合成,转运路径,因为亮氨酸的羧基上的氢原子会参与到脱去的水分子的组成中,因而无法检测分泌蛋白的走向,D错误。故选ACD。10、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总是密切相关,并影响着细胞代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呈无色,便于类囊体薄膜吸收光能B.细胞膜上存在着类似于核孔的通道蛋白,便于大分子物质的进出C.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失水时,原生质层向内收缩,细胞壁体积不变,便于质壁分离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倍增,便于在分裂期放出星射线答案:AD分析: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1)分裂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2)分裂期: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4)末期:(1)纺锤体解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A、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呈无色,有利于类囊体薄膜吸收光能,A正确;B、通道蛋白不是大分子物质进出通道,如水通道蛋白是协助水分进出细胞的,B错误;C、质壁分离时,细胞壁也会向内收缩,C错误;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倍增,同时中心体能放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正确。故选AD。11、下图为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在光学显微镜下始终可见B.②位于细胞核中央,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③仅含两层磷脂分子D.④⑤通过核孔进出,核孔对物质的转运具有选择性答案:ABC分析:题图分析:①为染色质,②为核仁,③是核膜,④是进入细胞核的物质,⑤是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的物质。A、①是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只有细胞分裂时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A错误;B、②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