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观粒子与原子结构(练习)_第1页
1微观粒子与原子结构(练习)_第2页
1微观粒子与原子结构(练习)_第3页
1微观粒子与原子结构(练习)_第4页
1微观粒子与原子结构(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微观粒子与原子结构【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2022·四川资阳中考真题)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一个片段,少年英雄潘东子巧妙地将食盐化为盐水,用棉袄浸透晾干穿在身上,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送到苏区。下列有关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每个NaCl分子中含有一个Na+和一个Cl﹣B.NaCl是重要的调味品,但食用过多不利于健康C.Na+、Cl﹣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D.要重新获得棉袄上的食盐,需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答案】A【解析】A、NaCl是由Na+和Cl﹣构成的,氯化钠分子说法错误,故A错;B、NaCl是重要的调味品,不可食用过多,否则不利于健康,故B对;C、Na+核外有10个电子,Cl﹣的核外有18个电子,排布不同,故C对;D、要重新获得棉袄上的食盐,需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故D对;2.(2021·山东德州中考真题)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相关信息得出的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四种不同元素的粒子 B.②和④的质量相差很大C.化学反应中③易得2个电子成为阳离子 D.①和③的化学性质相似【答案】D【解析】A、同一元素的质量数相同,②④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一共表示3种元素,错误;B、②和④只是电子数不同,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质量可以忽略不计,两者的质量相差不大,错误;C、化学反应中③最外层有6个电子,大于4,易得2个电子成为阴离子,错误;D、①和③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正确。3.(2021·山东东营中考真题)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A.金原子核带正电荷 B.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C.金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 D.金原子核的质量与a粒子质量相当【答案】A【解析】A、a粒子带正电,一小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说明遇到了带正电的微粒才改变了方向,因此金原子核带正电,A正确;B、由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绝大多数a粒子未发生偏转,可得金原子并非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B错误;C、该实验的三种现象根本不能说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情况,C错误;D、有极少数的a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遇到了质量很大的东西,即原子核质量很大,D错误。4.(2022·山东滨州中考真题)从下图所示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获取信息正确的是A.图示①中的“2”表示核电荷数B.图示②和③代表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C.图示④表示的微粒符号是Mg2+D.它们属于四种元素【答案】B【解析】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图示①中的“2”表示该微粒第一层上电子数,不是表示核电荷数,错误;B、图示②和③分别表示钠离子和镁离子,它们的原子核外都有三层电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位于同一周期,图示②和③代表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正确;C.图示④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镁原子,其微粒符号是Mg,错误;D.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图中4种微粒中有3种质子数,它们属于三种元素,错误。5.(2022·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如图是水在通电条件下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1个氢分子B.反应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个数之比是2:1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D.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答案】B【解析】A、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故A错误;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个数之比是2:1,故B正确;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为2个水分子,反应后为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故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故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质量和数目不变,故反应后原子数目不变,故D错误;6.(山东枣庄中考真题)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根据实验,不能获得的结论是A.金原子核带正电B.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C.金原子核体积很小D.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带正电的α粒子遇到原子核后,方向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核带正电,不符合题意;B、由该实验不能得出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量α粒子的运转方向发生了偏转,说明金原子核体积很小,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有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遇到了质量很大的物质,故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不符合题意。7.(2022·吉林中考真题)从不同角度认识下图中的反应,其中错误的是A.宏观现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B.微观解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符号描述:D.实践应用:工业上可用于制取盐酸【答案】C【解析】A、由图知,从宏观的角度说,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宏观现象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知,反应前,氢气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氯气分子由氯原子构成,反应后氯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氯原子构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由图知,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符合题意;D、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该反应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取盐酸,故D不符合题意。8.(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答案】C【解析】A、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由题中信息知,图中c表示质子,所以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c,选项A错误;B、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因此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不一定相同,选项B错误;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选项C正确;D、因为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选项D错误。故选C。9.(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图甲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乙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核电荷数为17B.两图共涉及五种元素C.图乙中,a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D.图乙中,b和d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答案】D【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因此X的原子序数为17,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X的核电荷数为17,故A说法正确;B、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原子序数,甲中为硫元素、氯元素和氩元素,乙图中a为氧元素、b和c为钠元素,d为氩元素,故两图共涉及硫、氯、氩、氧、钠五种元素,故B说法正确;C、图乙中,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故C说法正确;D、图乙中,b粒子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阳离子而不是原子,d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原子,图乙中,b和d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都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故D说法错误;10.(2022·四川达州中考真题)甲醛(CH2O)是一种有毒气体,房屋装修时部分建材释放出的甲醛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可高效地促进甲醛的转化,从而降低甲醛的危害。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2B.该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答案】A【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1,符合题意;B、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故氧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1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实心球体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答案】D【解析】A、原子不是实心的球体,选项错误;B、正中央有原子核,核外有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选项错误;C、一个电子的质量约为一个质子质量的,选项错误;D、整个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中有质子和中子,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电子质量很少,忽略不计;选项正确;12.(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结构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B.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C.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CO2和CO可以相互转化D.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答案】D【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则两者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B、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C与CO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O,CO与O2燃烧生成CO2,则在一定条件下,CO2和CO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D、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13.(2022·湖北中考真题)如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化学性质相似 B.它们表示三种元素C.表示稳定结构的是②和③ D.表示阳离子的是②【答案】C【解析】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原子结构为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②与③的化学性质相似,不符合题意;B、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归为一种元素,①②为一种元素,不符合题意;C、稳定结构即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第一层为2个电子),②与③为稳定结构,符合题意;D、阳离子指的是与原子失去电子得到的带正电的离子,②为O2,是阴离子,不符合题意;14.(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已知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此反应涉及到的化学用语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两个氧分子:2OB.Na2O2中氧的化合价C.氢氧化钠由钠离子(Na1+)和氢氧根离子(OH1﹣)构成D.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答案】B【解析】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故A错误;B、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过氧化钠中钠元素显示+1价,则氧元素为1价,故可表示为:;故B正确;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氢氧化钠由钠离子(Na+)和氢氧根离子(OH﹣)构成,故C错误;D、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该反应方程式为:,故D错误;15.(2022·山东聊城中考真题)如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 B.②的微粒符号可表示为O2C.②③可形成化合物NaO D.④中x的值为8【答案】C【解析】A、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①③质子数相同都是11,属于同种元素,故A正确;B、②的质子数为8=原子序数,表示氧元素,核外电子数=2+8=10>8,表示阴离子,即为氧离子,故②微粒符号可表示为O2,故B正确;C、②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2+8=10),表示带2个负电荷的氧离子,③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2+8=10),表示带1个正电荷的钠离子,故可形成化合物Na2O,故C错误;D、由于④中质子数=18=原子序数,是氩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则最外层电子数x的值为8,为稳定结构,故D正确;16.(辽宁阜新中考真题)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B.C. D.【答案】B【解析】A、分子、原子均不显电性,离子是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带电,故选项说法错误;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原子的概念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选项说法错误。17.(2022·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下图所示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该粒子呈电中性 D.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答案】D【解析】A、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元素核内质子数为11,故说法正确;B、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故说法正确;C、该粒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都为11,呈电中性,为钠原子,故说法正确;D、该元素的核内存在11个质子,属于钠元素,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18.(2022·甘肃金昌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铜 B.氧气 C.金刚石 D.氯化钠【答案】B【解析】A、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A不符合题意;B、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B符合题意;C、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C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D不符合题意。19.(2022·辽宁盘锦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C.原子可转化成离子,离子不能转化为原子 D.钠原子和钠离子核电荷数相同【答案】D【解析】A、原子的原子核不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氢原子质子数为1,无中子,说法错误;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离开化学变化,原子是可以再分的,说法错误;C、原子得失电子可转化成离子,离子得失电子也能转化为原子,说法错误;D、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核电荷数不变,核外电子数少1,说法正确。20.(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如图是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为8B.硫的原子核带16个单位正电荷C.硫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6周期D.硫原子易得到电子,变成阳离子【答案】B【解析】A、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1628=6,故选项错误;B、硫核电荷数为16,所以硫的原子核带16个单位正电荷,故选项正确;C、硫核外有3个电子层,所以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3周期,故选项错误;D、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位6,易得到2个电子,变成阴离子,故选项错误。二、填空题21.(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下图1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2为几种粒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氩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2)X元素名称__________;(3)图2中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4)图2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种元素,其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__。【答案】(1)

39.95

16(2)氯元素##氯(3)A(4)

三##3

D【解析】(1)以氩的单元格为例:18—表示原子序数,Ar—表示元素符号,氩—表示元素名称,39.95—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氩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9.95;由硫的单元格可知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2)由元素周期表可知:X为第17号元素,是氯元素;(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硫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4)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所以共有三种元素;当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2是稳定结构,当第二层或第三层为最外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8是稳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D;22.(2021·辽宁阜新中考真题)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1)分析图一得出:①②③表示物质是由______构成的;④的名称是______;在原子中,质子数=______=核外电子数。(2)图二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电子,趋于达到相对稳定结构。(3)已知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序数相同,则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______周期。【答案】

分子、原子、离子

原子核

核电荷数

得到

三【解析】(1)由图可知,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④的名称是原子核,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填:分子、原子、离子;原子核;核电荷数;(2)由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趋于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故填:得到;(3)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氯元素的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排布为2、8、7,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所以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三周期,故填:三。23.(2022·山东济宁考真题)如表是三种原子的基本构成,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名称符号质子数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碳﹣12C﹣12664碳﹣13C﹣13674碳﹣14C﹣14684(1)这三种原子都属于_____(填名称);(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序号)。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质子数和中子数④最外层电子数【答案】(1)碳元素##碳(2)

④【解析】(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如表格数据可知这三种原子的质子数都是6,质子数是6的原子总称为碳元素,故填:碳元素;(2)根据元素定义可知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填:①;④。24.(2022·辽宁本溪中考真题)图一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二是水电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X的数值是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2)图二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生成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答案】(1)

24.31

8

失去(2)

分解反应

2:1##1:2【解析】(1)元素信息图中最下方的数字就是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故填24.31;该微粒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第二层的电子数X为8,故填8;由图可知,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镁离子,故填失去。由图可知,图2中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与氧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由图可知,该反应生成的氢分子与氧分子的数目比为2:1,氧分子与氢分子的数目比为1:2,故填2:1或1:2。25.(2022·辽宁锦州中考真题)根据以下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2)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答案】(1)A和B(2)C和E(3)失去【解析】(1)只有一层,最外层是2个电子,含有多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称为相对稳定结构,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A和B,故填:A和B;(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是C和E,因为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填:C和E;(3)D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填:失去。三、科学探究题26.(云南玉溪中考真题)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