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技巧总结大全_第1页
2023年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技巧总结大全_第2页
2023年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技巧总结大全_第3页
2023年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技巧总结大全_第4页
2023年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技巧总结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技巧总结大全纵观近年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历史主观题命题方式的发展演变,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试题多是引用新材料和相关图表,构成一种新的问题情景,充满一股生气,令人耳目一新;二是在设问方面,分层设问,层层推进,既有课本基础知识方面的提问,又有检验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联系实际说明问题能力方面的提问。总之,主观性试题的这种命题方式,变以往的单纯性材料解析题和单纯性问答题为材料、图表、文字结合型综合问答题,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引导学生致力于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有利于克服猜题押题倾向,有利于选拔学习能力出类拔萃的人才。

那么,怎样解答这种新型的历史学科主观性综合题呢?

第一,要认真审“材”,读懂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从中发现、判断和提取有效信息。以2003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第37题为例(这是近几年高考文综试题中最典型、构思最好、结构最佳的一道历史学科内综合问答题),这道题图文并茂,信息量大,两段文字材料均为文言文,四幅砖壁画画像均标以名称(“沙漠之舟”、“犁耕”、“龟兹妇女采桑”、“驿使”)。我们在读题时要抓住材料中关键的字、词、句,重要的文字语言和形象语言,透露出来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其中,有提示时间的,如“汉武帝时期”、《汉书》、《明史》、“明中后期”;有提示地理方位的,如“西北”、“自敦煌西至盐泽”、“起居庸(关)至山海(关)”、“长城沿线”;有展示史实的,如“乘塞列燧”、“(匈奴)攻之,而不能害”、“置使者校尉领护”、“筑敌台三千”、“九边生齿日繁,……商贾日通……”。所以,在审题和阅读材料时,一定要做到全盘把握,重点突出,透析“零部件”,心悟“提示语”,做到“一切为我所用”。倘能较为清楚地阅读和正确地理解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就为下一步解题做好了重要铺垫。

第二,要认真审“问”,即要明确试题所发诸问之指向、时空界定和程度等。此审至为重要,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仍以上题为例,其第二问是:“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参照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这一问中有两个小问。第一小问之指向是要检验考生观察、分析材料即魏晋墓砖壁画,从中发掘信息以印证历史的能力,以及把形象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逻辑语言的能力。第二小问之指向则是要考生参照所提供文字材料及所学课本知识,分析汉长城对西北地区社会发展所起的历史作用。因此,在审“问”的时候,要依其“问”构思答案要点。构思答案时,要体现出“三个结合”:一是要结合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如果答案与材料毫无联系,或者不是从材料中引申、抽象、概括出来的,那么往往就是答非所问;二是要结合所学相关知识,答案不一定是课本中的原文原话,但其精神、其结论、其说明是符合历史课本主导思想和历史事实的,如过去有的历史命题专家所言:“你学的我不一定考,但我考的一定与你学的有关”。不管高考答案如何出乎意料,它总是与我们所学知识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定不要认为它是虚幻的任意的不可捉摸的,要建立起自己的答题信心;三是要结合自己的个体感受与独立思考,只要是自己认为正确的,不妨答出,不要犹豫不决。这些个人的分析和观点答案,往往成为显示区分度的所在。

第三,要认真审“答”,也就是说,要根据自己对材料的消化、对问题的理解,精心组织答案。现在文综试题的答案,要求具有简明、扼要、本质、概括性强的特点。所以,在组织答案时,要突出关键,突出重点,不能漫无边际,信马由缰,即通常所说的要答在“得分点”上,因为高考评卷就是采点给分。“点”得其所就有分,“点”而不当就无分。如前所举问题之“点”是:“使用先进农耕技术(或农业发达);丝绸之路(或道路)畅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抵御匈奴侵扰;实施军事、政治管理;保护商旅往来;有利于民族交往和经济发展。”六个答案要点,表述简练明确,没有虚言废语。做这类题目时,考生容易犯的毛病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将某一个要点答得细而繁琐,其它则不顾及,因而得分低;东扯西拉,言不及义,看似答得洋洋洒洒一大片,但答在得分点上的字句却很难找到,劳而无功;书写潦草,惹人生厌。考生应着力避免坏习惯,表述应有条理,一层一层意思叙述,字迹要清楚,不要犯技术性的错误、非智力因素的错误。

第四,要认真审“变”,题“变”我“变”,题“新”我“新”,不要被重组过、化妆过的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所迷惑,产生恐惧畏难心理。现在中学教育提倡研究性学习,高考题既注意检验基础知识,也注意检验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那种死板、毫无活气的主观性试题多半不会出现。考生思想上应有这种准备,从而镇定自若应考。回答这样的“变化题”,实际上就是要依据自己所学知识,加以重组,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作答。题目虽变,但其要求依托的基本历史知识、基本史学原理没有变。

如:有人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利”与“弊”铸成的“双刃剑”,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对的。利的方面:经济全球化对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发展中国家可以在全球化过程中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开拓国际市场;有利于更好地解决环境、资源、人口等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问题;推动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世界的繁荣,有利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弊的方面: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则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全球化将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后者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面临压力和挑战,使一些国家的社会稳定、地区和平受到威胁,从而导致南北矛盾更加尖锐复杂。

说明:参考答案中讲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和课文的相关论述紧密联系,但语言表述有所不同,思维面也较宽一些。这就启示我们,在回答这类题时,要把课本知识和独立思考相结合,以使答案更趋完满。

总之,高考主观性历史综合问答题考查的是考生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和历史学科思维能力,而且,年年均有变化,年年均有新意。但不管怎样变化,它总是依托于课本知识的。所以,强调对课本知识的落实至关重要。考生要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基础知识的落实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为解答历史主观题提供保证。提高解题能力,决非一蹴而就,它应该表现为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其间当然也有规律、有技巧可寻,这要通过阅读、听讲、练习、实战去体会,去揣摩,去总结。

高考历史文化常识备考

不少老师在解读新考纲时都表述为“增加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其实用“增加”二字是不准确的,用“恢复”更为妥帖。早在上世纪90年代“古代文化常识”就是高考的考点之一,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始于1990年,最初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的,当时所考查的知识基本都是出自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试题综合性不强,难度较低。1996年的《考试说明》中将这一考点表述为“了解与重要文学作品相关的文化知识”,所谓“重要文学作品”也基本上是指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本。1997年则表述为“了解浅易的古代文化常识”,考查的范围扩大,试题的综合性增强。1999年这一考点从《考试说明》中消失,一直到2017年才又重新出现在《考试大纲》中,只不过再见面时,已变为“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其间,2015年全国课标卷、2016年全国卷和天津卷也考到了“古代文化常识”,但都是不宣而考,在当年的《考试说明》中并未提及。

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重新出现在高考试题中,是有着特定背景和学科内部原因的。一方面,近年来党中央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一项重要方略,特别是2016年中央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在高考中重点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面。无疑,2017年《考试大纲》重新将古代文化常识纳入考试范围并且作为必考内容,正是落实这一精神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从学科内容学习上看,要让学生具备阅读理解浅易古诗文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古代文化常识是必须的。古代诗文中出现的称谓、官职、年号庙号、礼仪、风俗等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了解这些内容既是继承传统文化的需要,更是准确领会古代诗文思想内容的需要。正是出于上述原因,在《考试大纲》没作任何要求的情况下,全国课标卷2015、2016年连续两年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了考查。虽然这种言之不预的调整不符合高考常规,但国家考试中心的专家们敏锐的洞察力和不凡的预判力值得点赞。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一个包罗广泛的概念,对这方面知识的系统梳理最早见于王力先生主编、中华书局1963年出版的《古代汉语》(古代文化常识部分是由南开大学的马汉麟先生执笔编写)。最初是将有关知识分为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等十四大类,涉列广泛,专业性强。而高考自1990年将其纳入考查范围之后,在“古代文化常识”前都加了限制词语,从原来的“与重要文学作品相关”“浅易”到现在的“常见”,所有这些都表明,高考要考查的只是最基本的知识。所说的“常见”二字,其主语应是指学生,学生接触古代文化常识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教材,其次是常见于各类读本的古代著名的文学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笔者看来,近两年来全国课标卷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题目在范围和难度上都存在偏差。如2015年课标卷1第5小题,A项中“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这一表述所涉及的知识已不是简单的科举内容,而是触及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模糊界域;正因命题者对这一内容或许认识不清,从而造成表述不严密。事实上,在元、明、清三代经殿试录取者共分三甲,都可称为“登进士第”。一甲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由此可以看出,“登进士第”与“进士及第”不能完全等同。D项中的关于“太子”的表述也存在问题,虽说历史上的太子多为皇帝的嫡长子,但也有例外,如金朝的兀术就被称为“四太子”。连专家都没有完全厘清的问题拿来考中学生似乎有些出格。

2016年天津卷,在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时对范围和难易度的把握倒是非常适度的:

4.下列各句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