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4单元第9讲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教师用书教案北师大版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4单元第9讲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教师用书教案北师大版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4单元第9讲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教师用书教案北师大版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4单元第9讲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教师用书教案北师大版_第4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4单元第9讲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教师用书教案北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9讲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渐进完善的代议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光荣革命(1)背景①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最终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②1660年,旧王朝复辟,力图复原并强化封建专制统治。③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政变,即“光荣革命”。(2)特点:和平夺权。(3)意义①结束封建专制统治,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②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2.《权利法案》(1)颁布:1689年10月,《权利宣言》经议会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2)内容①国王不经议会允许,不得终止法律的效力和征收赋税。②在和平常期国王不得征召和保持常备军。③议会必需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3)特点:以明确的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财政等权力。1688年“光荣革命”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的妥协,革命后确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专政。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出现:17世纪初,国王常常在一个隐私的小房间里召开会议,被称为“内阁”会议。2.形成(1)1688年政变后,议会的主权地位确立。(2)从乔治一世继位后,英国起先形成责任内阁制。(3)19世纪中期,议会、内阁的职能和制度进一步完善,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英国国王“统而不治”起先的时间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起先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特点(1)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法院首领、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英国国教的世俗领袖。(2)国家权力的重心在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代表选民行使国家的权力,即代议制。(3)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是政府首脑。(4)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制衡,以保障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贯彻执行。(5)议会拥有立法权,内阁行使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2.影响(1)各个资产阶级政党为了获得议会的多数席位,进而限制内阁,绽开激烈的竞争。(2)资产阶级议会的政党制度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教材拓展]英国的文官制度(1)19世纪英国进行文官任用制度改革。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的官吏任用存在严峻混乱和舞弊现象。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力气壮大。反映工业资产阶级要求的自由主义者极力主见对官吏的任免制度进行改革。(2)1870年6月,以枢密院名义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吩咐,规定以公开竞争考试来录用文官。从今建立了公开竞争考试的原则。后来经过不断的补充修正,使文官任用制度渐渐完备起来。(3)文官制度的改革,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养,保证了确定的效率;文官不随内阁更迭而更换,有利于政策的连续性和政局的稳定,也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素养提升·融会贯穿]►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史料一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史料二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时间文件成果1215年《大宪章》贵族与教会权力不受国王的侵扰1628年《权利请愿书》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1641年《三年法案》议会三年一届,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解散议会或休会1679年《人身爱护法》爱护资产阶级议员免受国王非法迫害1689年《权利法案》进一步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1701年《王位继承法》议会有权确定国王的继承人,确立分权和司法独立原则——《英国宪法的历史沿革》史料三“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旧制度”。……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定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思索]依据史料一、二、三,归纳近代英国宪政确立过程呈现的特点。[解读](1)史料一主要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政体确立过程中的妥协性。(2)史料二汇总了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体现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和发展的过程。(3)史料三反映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君主立宪制亟待改革与完善。[试答]时间长,渐进式变革;王权渐弱,议会权力扩大。英国代议制演化过程的特点及趋势(1)特点①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都体现了连续性的特点。②渐进性: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是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③创新性: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询问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制。(2)趋势①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渐渐被减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加。②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以家国情怀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启示材料英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长和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变革的并不是英国中世纪的政治体制的机构和框架,而只是变革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政治体制中的阶级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须要。——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相关学问,围绕“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详细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归纳材料内容,可确定论题为英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长或发展,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政体建立的相关史实论述即可。答案:示例一:论题:英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长。阐述侧重围绕英国的议会制与君主制进行,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二:论题:英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发展。阐述侧重围绕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进行。示例三:论题:英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长和发展。阐述综合前两种答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启示(1)政治制度的确立应符合本国国情。(2)重视妥协在政治进程中的作用,顺应时代潮流。(3)只有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国家才有活力。(4)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24·唐山一模)1689年1月新议会在伦敦召开,它宣布詹姆士“废弃国王与人民之间订立的原初契约……离开了王国,退出了政府,因而王位虚悬。有鉴于此,议会将王位授予他的女婿和女儿——威廉和玛丽”。议会的这一做法()A.冲击了传统的“君权神授”观念B.为君主立宪制确立奠定法律基础C.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维护民主D.使英国国王最终丢失了行政大权A[依据材料“议会将王位授予他的女婿和女儿”可知威廉和玛丽的王位是由议会授予的,这意味着权力中心向议会转移,与传统君权神授的观念有着极大不同,故选A项;为君主立宪制奠定法律基础的是《权利法案》,材料中这一做法是议会宣布的而不是《权利法案》中规定的,解除B项;君主立宪制并非要求双王相互牵制,而是通过立法约束王权,解除C项;英国国王彻底丢失行政权的标记是责任内阁制的最终确立,发生于19世纪,解除D项。]2.(2024·曲靖二模)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君主的王位世代相袭,儿子优先于女儿,而女儿又优先于侄子或者女性王位的继承是由议会来确定的,而非君主本人。这说明()A.王权受到进一步限制B.议会权力起先高于王权C.事实上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D.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A[依据材料“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君主的王位世代相袭,儿子优先于女儿,而女儿又优先于侄子或者女性王位的继承是由议会来确定的,而非君主本人”可知,议会有权通过立法确定王位继承,可见王权受到进一步限制,故选A项;议会权力在《权利法案》通过后起先高于王权,解除B项;“光荣革命”后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解除C项;君主立宪制在《权利法案》通过后确立,解除D项。]3.(2024·江门一模)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的这种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需辞职的先例。1784年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乃接着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这说明英国()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当时君主立宪制尚未真正确立C.内阁和议会实行分权制衡D.政治制度在渐进性变革中发展D[材料“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需辞职”,体现出议会对内阁的制衡,皮特首相提请国王解散下院,反映出内阁对议会的制衡,责任内阁制的发展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在渐进性变革中发展,故选D项;材料强调议会与内阁的制衡关系,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解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解除B项;C项是表面现象,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政治制度的发展,解除C项。]4.(2024·广州二模)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法案起草人提出变更法案中关于公民的用词,把“人(Person)”改为“男子(Male)”,后来这一建议得到了落实。这种做法()A.缩小了原有的选民范围B.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须要C.激化了各阶级间的冲突D.刺激了妇女的参政意识D[材料把“人”改为“男子”的做法,取消了参政的性别限制,刺激了妇女的参政意识,故选D项;材料做法将妇女纳入公民范畴,扩大了选民范围,解除A项;工业革命须要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与妇女参政无关,解除B项;材料扩大选民的范围有利于缓和社会冲突,解除C项。]“分权制衡”体制的典范——美国的联邦制[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1787年宪法的颁布1.背景(1)独立之初的美国事实上是一个松散的州际联盟。(2)独立后的严峻形势,迫切须要建立强有力的中心政府,以稳定国内的秩序。2.制定:1787年,全国制宪会议在费城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这就是1787年宪法。3.内容(1)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2)国家的最高立法、司法、行政权分别归联邦国会、最高法院、总统驾驭。4.评价(1)进步性①1787年宪法是近代资产阶级第一部成文宪法,它奠定了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基础。②1787年宪法强调加强国家权力,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避开权力的过度集中,体现了确定的民主精神。(2)局限性①没有废除黑人奴隶制度,没有确认人民群众的各项基本权利。②对妇女的选举权没有作出规定,印第安人和黑人仍旧没有公民权。二、联邦与各州政府的权力划分1.体制确立:1789年,华盛顿宣誓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最终确立了联邦体制。2.权力划分(1)联邦政府将主权收归中心,代表国家行使最高权力。(2)各州都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但必需听从联邦的宪法和法律。邦联制和联邦制邦联制和联邦制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两种形式。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联合体,区分在于邦联不形成新的国家,而联邦则形成新的国家。在邦联制下,组成邦联的各成员国仍旧是具有完整独立主权的国家,而在联邦制下,联邦组成单位已经不完全具有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三、“驴象之争”的两党制1.形成(1)19世纪20年头末至50年头初,美国的两党政治起先形成。(2)从19世纪60年头起,共和党和民主党交替执政的局面始终持续至今。2.影响(1)两大政党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党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2)虽然两党的历史传统和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但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素养提升·融会贯穿]►探究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史料一众议院人数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安排。参议院由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看法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史料二美国宪法第10条修正案规定:“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这条修正案确立了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分权原则:联邦政府拥有宪法授予的权力,而州政府则拥有“保留权力”。[思索]依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解读](1)史料一中“比例”“任期”“总统有权……但须争取参议院的看法和同意”等是关键信息,体现了参众两院的人员组成、比例安排、任期及总统权力等。(2)史料二中的关键信息是“分权”。[试答]人民主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中心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原则与评价(1)原则①联邦制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采纳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都是由宪法赐予的,各州保留了一些自治权。②中心集权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明确规定联邦政府拥有国防、外交等一切大权,把美国由一个松散的邦联,变成一个统一的联邦制国家,从而加强了中心集权。③分权制衡原则:美国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三者独立同等,但相互制约。④民主共和原则:总统、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并有任期限制,对选民负责;人民对政府进行制约与监督。⑤宪法至上原则:美国宪法以及国会通过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规定。(2)评价①进步性: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起到了示范作用,保障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标记着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中心的集权,避开了独裁的出现。②局限性: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留下了种族卑视和压迫的烙印。以唯物史观看待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的关系材料没有冲突,就没有政治;没有妥协,政治就只能以暴力冲突收场。民主政治不能取缔冲突,但是可以化解冲突,变恶性冲突为良性冲突。民主政治正是妥协中炼成的,以冲突始,以妥协终。其实,民主政治本身就是一个妥协的产物。民主政治是制造妥协的政体,专制是制造暴力的政体。民主政治极大增加了不妥协的成本。对执政者来说,在非民主政治下,妥协的成本很高;在民主政治下,不妥协的成本很高,会受到法律、选民和道德的三重制裁。妥协的制度支配,包括对少数派的爱护,都是民主制度的一部分。——摘编自刘军宁《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民主是妥协的制度》试以近代欧美国家民主政治的实践为例,阐述以上观点。(要求:以英美两个国家为例,论述充分、表达清楚)解析:首先依据材料明确观点,再结合英美两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完善的相关史实,说明在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中各派政治力气的较量、斗争及妥协。答案:示例一:观点:妥协在英国民主政治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论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爱护革命成果,选择让斯图亚特王朝重掌政权,这体现了确定的妥协。由于请回来的国王缺乏妥协精神,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又有了后来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体现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相互妥协。(举英国议会改革的例子亦可)示例二:观点:妥协在美国民主政治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论证: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充溢了冲突,如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的冲突、大州与小州的冲突、南方州与北方州的冲突。最终通过实行联邦制、议员安排比例、奴隶人口计算等方法调和了各方冲突,体现了各方的妥协。以唯物史观相识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1)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相互作出让步,以缓解冲突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2)在西方国家,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使决策往往是各有关国家机关之间妥协的结果,在分权的体制下,妥协成为一种基本的政治现象。(3)在代议制下,议会是各种利益派别在政治上的竞争中心,同时也是社会团结的中心。议会的这种双重性确定了它也是代议制民主下社会政治妥协中心,代议制必定包涵政治妥协。同时,妥协也是西方政治发展与民主制度演进的重要方式。[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24·龙岩模拟)汉密尔顿指出,在美国议会投票时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州的多数却是美国人民的少数”,同时举出了一个美国人民的多数却是州的少数的例子(最大四个州的人口却超过了总人口数的一半)针对此问题,所实行的方法是()A.实行参众两院制度 B.提高议会行政效率C.限制大州人口增长 D.强化联邦政府权威A[材料中美国议会投票时会出现的状况,反映出大州与小州利益的冲突,为此美国实行参众两院制度,参众两院名额的安排平衡了大小州的利益,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如何平衡大小州的利益,而非提高行政效率,解除B项;材料主旨是如何平衡大小州的利益,而不是限制大州人口增长,解除C项;联邦制强化联邦政府权威,与材料平衡大小州的利益无关,解除D项。]2.(2024·荆门调研)李剑鸣认为美国的建国者确立了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机构行使,同时强调三种权力的同等和平衡,在相互制约中实现合作。这反映了美国分权体制()A.实行等级分权 B.背离“限权政府”理念C.体现了联邦主义原则 D.实行了功能性分权D[“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机构行使”说明这是一种功能性分权,故选D项;“强调三种权力的同等和平衡”强调无等级,解除A项;“相互制约中实现合作”说明即使政府也受到限制,解除B项;“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机构行使”体现了中心机构的权力构成,不是中心与地方的关系范畴,解除C项。]3.(2024·宜昌调研)美国1789年宪法修正案中对权利的列举采纳的不是确定语式,而是否定语式,即不准联邦政府侵扰或剥夺人民这样或那样的权利,而不是说人民拥有这样或那样的权利。这一做法意在()A.宣扬天赋人权 B.约束政府权力C.保障宪法权威 D.维护联邦体制B[“不是确定语式,而是否定语式,即不准联邦政府侵扰或剥夺人民这样或那样的权利”否定的是政府权力,强调对政府权力的约束,故选B项;“不准联邦政府侵扰或剥夺人民这样或那样的权利,而不是说人民拥有这样或那样的权利”这里强调法律赐予,而不是与生俱来,解除A项;“1789年宪法修正案中对权利的列举采纳的不是确定语式,而是否定语式”这里的修正案是对人权的爱护,不是对宪法权威的确定,解除C项;联邦体制强调的是中心政府的权力大于地方政府的权力,材料并未涉及,解除D项。]4.(2024·乌鲁木齐一模)1787年美国宪法原文中并没有运用“奴隶”或“奴隶制”这样的词,凡是涉及奴隶的地方,宪法运用“全部其他人口”“服劳役的人”“现在某些州存在这样的人口”。但是,宪法中又有“五分之三条款”“逃奴条款”和“奴隶贸易条款”,这些条款()A.旨在消退南北方的冲突B.宣扬了美国优先的思想C.说明宪法条文的倾向性D.默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D[由材料“‘服劳役的人’‘现在某些州存在这样的人口’‘逃奴条款’和‘奴隶贸易条款’”得出1787年宪法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故选D项;“消退”表述过于确定化,解除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美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信息,不能得出美国优先,解除B项;材料强调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而非宪法条文本身,解除C项。]权利政治的潮流不行阻挡——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1.法兰西艰难曲折的共和之路(1)背景①18世纪时,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封建势力强大。②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日趋激烈。(2)历程①178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②制定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③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④1870年,普法斗争使其次帝国垮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颁布: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2)内容①议会的组成及权限a.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b.众议院有立法权。c.参议院有推翻权。②总统的权力a.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b.有缔结和批准条约、任命高级官员及特赦权。c.经众议院同意任命内阁。d.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3)意义:沉重打击了国内顽固复辟君主制的保皇派势力,最终从法律上奠定了共和制的基础,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的典型是法国,总统制共和制的典型是美国。两种政体的差别是在政府的产生方式上: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对国会负责,政府是由总统任命,国会批准,对总统负责;法国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对议会负责。二、德意志帝国宪法和资产阶级代议制1.德意志帝国宪法(1)帝国建立:普鲁士王国在首相俾斯麦的筹划下,通过三次王朝斗争完成统一,1871年建立德意志帝国。(2)帝国宪法颁布1871年4月,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内容①皇帝是行政首脑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确定对外政策等②宰相由皇帝任命,主持内阁工作,只对皇帝负责③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④德意志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驾驭着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评价①普鲁士的专制传统造成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②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资产阶级代议制(1)确立:代议制最早产生于英国,以后被世界很多国家采纳。(2)历史作用①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最重要的成果,是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否定。②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推动了世界民主化的进程。德国君主立宪制[素养提升·融会贯穿]►探究1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史料一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始终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不再发生革命了,法国人起先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摘编自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史料二总统在理论上享有一个国王所享有的权力,但是除非通过内阁的媒介,他不能行使任何权力,而且他是不向议会负责的。总统任期七年,这在一个共和制国家里是很特别的,这个任期是共和党人要求的四年和保王党人提议的十年的折中方法。——摘编自[法]瑟诺博斯著《法国史》[思索](1)结合史料一,说明法国通过什么方式建立起怎样的民主制度。(2)史料二体现了法国政体的哪些体制?总统任期说明白什么?[解读](1)史料一中省略号后面的内容是最关键的信息,留意“转折”“妥协”“民主制度”等核心词,它体现了法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方式。(2)史料二第一句话说明白总统、内阁、议会之间的关系,其次句话体现了总统任期及确立方法。[试答](1)1875年初,国民议会用妥协的方式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2)体制:法国实行总统制和议会制,权力中心在议会。说明:法国共和制保留封建残余,是政治力气相互妥协的产物。法国共和制的特点及缘由(1)特点①总统与参议院权力巨大。②立法权、行政权由国民议会、总统和内阁分别行使,具有分权制衡的民主特色。③是君主派和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2)缘由①法国人民为维护共和政体经验了长期的斗争,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化民心。②统治阶级惧怕人民的斗争,尤其在巴黎公社革命后,使其相识到帝制在法国已无立足之地。③法国共和派力气的壮大和不断的斗争。④法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全面大发展时期,起先向帝国主义过渡,统治者必需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垄断时期的新冲突。►探究2以“议会粉饰门面”的德国式君主立宪史料一第十一条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德意志帝国宪法》史料二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思索]依据以上史料,说明与英国国王相比,德国皇帝的权力特点及反映的实质问题。[解读](1)史料一中的三条内容分别体现了德国皇帝权力之广泛、皇帝限制议会和立法权等信息。(2)史料二体现了德国政体立宪为虚、专制为实的特点。[试答]特点:英国国王统而不治,而德国皇帝却拥有任免官吏、限制议会、驾驭立法、限制内阁等专制权力。实质:君主专制为实,君主立宪为虚。《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1)德意志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限制行政权和军权,拥有广泛的权力。(2)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当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3)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4)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深厚封建专制、军国主义色调。以唯物史观看待法国“一票共和”的偶然性与必定性材料在托克维尔看来,民主首先意味着身份的同等。他眼中的民主化的过程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而是一场从政治、法律民情、社会构成,直至个人的思想、情感、文化等几乎一切领域内的广泛而深刻的变更。然而托克维尔本人又是一个贵族,对法国大革命尤其是人民干脆参与暴力革命的反思,使他多次表明,他并不酷爱民主,他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种“贵族本能”使他敏锐地意识到现代民主所潜在的那种“盲目的本能”,即现代民主有可能在社会秩序和个体精神自由两个层面上造成扭曲。——《托克维尔文集》依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民主与自由”自行拟定一个详细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针对“民主与自由”的关系,主流观点认为民主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个人自由,但也应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辩证分析民主制,过度的民主或民主制度的极端化都不利于个人自由。答案:示例一:论题:民主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个人自由。阐述:建立民主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保障人的自由,民主制度的建立保障了人的自由。古代雅典建立了民主政治,实现了公民参政议政的自由;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确立和完善赐予了公民选举与被选举的自由;君主专制违反民主原则,损害了人的自由。示例二:论题:民主制度的极端化会不利于个人自由。阐述:民主制度强调少数听从多数,在多数人认同的状况下会牺牲少数人的自由。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确定程度后并不利于个人自由的实现,如陶片放逐法和苏格拉底被处死等;法国大革命中,人民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有可能损害贵族甚至资产阶级的自由;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只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广阔人民群众并无真正的自由。以唯物史观相识“一票共和”的偶然性和必定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事物、任何关系、任何过程都具有必定和偶然的双重属性。法国1875年宪法的通过就是必定性和偶然性双重作用的结果。(1)偶然性:法国自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就始终处于动荡担心的状态,政体始终在共和派与保守派之间的争夺中游走不定。保守派与共和派实力难分伯仲,法国1875年国民议会中,共和派仅以1票之差胜出,这是历史的偶然性。(2)必定性: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能极大地解放当时法国的社会生产力,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符合当时法国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保守派所代表的封建势力是社会发展的束缚,所以法国共和派的成功是必定的,法国组建共和国是必定的历史趋势。[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24·湘豫名校联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并未明确规定内阁的组成,一般是由总统提名一个议会多数党领袖成为总理,然后由总理供应一份阁员名单交由总统任命。由于党派众多,一个政党几乎无法组阁,几乎都是多党联合组阁。这一现象()A.导致法国内阁更迭频繁B.体现总统对议会的制约C.表明总统行政权的扩张D.促进工业资本主义发展A[依据材料可知,宪法对内阁的规定模糊,同时又由于法国党派众多,党派之间的斗争激烈,因此多党联合组成的内阁并不稳定,从而导致法国内阁简洁常常更迭,故选A项;依据材料“一般是由总统提名一个议会多数党领袖成为总理”可知,内阁总理来自议会多数党领袖,而不是完全由总统提名,说明内阁总理受议会影响更大,无法体现总统对议会的制约,解除B项;依据材料“一般是由总统提名一个议会多数党领袖成为总理”可知,内阁的组成是“一般”的惯例做法,无法体现总统行政权力的扩张,解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内阁组成的过程,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无关,解除D项。]2.(2024·桂林、崇左、贺州三市一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内阁更换频繁,但在1879年到1940年的94届政府中,74届内阁中至少有一名成员来自前内阁,有40届内阁一半以上的部长来自前内阁。这一现象()A.巩固了议会权力中心的地位B.体现了各派政治妥协的特征C.利于维护统治的持续与稳定D.导致内阁行政权力过度集中C[从材料“但在1879年到1940年的94届政府中,74届内阁中至少有一名成员来自前内阁,有40届内阁一半以上的部长来自前内阁”可知,内阁虽然更迭频繁,但是内阁成员变更不大,这样有利于之前政府的政令接着推行,国家政令不会朝令夕改,有利于维护统治的持续和稳定,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内阁更迭带来的内阁人事变更,与立法机构议会无关,不能体现巩固了议会权力中心的地位,解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内阁更迭过程中,很多内阁成员都是前一届内阁成员,但是没有体现出这些内阁成员所属的党派,故反映不出内阁成员沿袭是各党派的政治妥协,解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内阁成员的变更特点,没有涉及内阁行政权力大小的变更,解除D项。]3.(2024·洛阳二模)1882年,俾斯麦提出烟草专利法,遭帝国议会推翻;1887年,俾斯麦要求帝国议会批准今后七年的军事预算草案,再次遭到议会拒绝,直到皇帝下令解散这届议会,重新选举组成新议会,七年军事预算提案才得以通过。这说明当时的德国()A.君主立宪制遭到破坏B.帝国议会驾驭国家立法大权C.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D.代议制民主得到进一步发展D[“1882年,俾斯麦提出烟草专利法,遭帝国议会推翻;1887年,俾斯麦要求帝国议会批准今后七年的军事预算草案,再次遭到议会拒绝”这是代议制民主的表现,故选D项;“1882年,俾斯麦提出烟草专利法,遭帝国议会推翻”这个过程中没有涉及君主,无法推断君主立宪政体的状况,从议会的表现来看,体现了君主立宪制,解除A项;“1887年,俾斯麦要求帝国议会批准今后七年的军事预算草案,再次遭到议会拒绝,直到皇帝下令解散这届议会,重新选举组成新议会,七年军事预算提案才得以通过”可见帝国议会最终受君权的制约,解除B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宰相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解除C项。]4.下面漫画中德皇威廉二世正在啃噬地球仪。该漫画所描述的现象()A.充分证明德意志帝国皇帝的专制独裁B.与德意志帝国军国主义传统紧密相关C.反映了德意志帝国民族冲突不断加深D.说明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亟待颁布B[图中威廉二世身着军装,漫画表达了德国吞噬世界的野心,这与德国的军国主义传统相关,故选B项;德意志帝国皇帝的独裁仅是对内独裁,图中他是对世界有妄想,解除A项;材料中无法看出德意志帝国内部的民族冲突,主要是德意志帝国对世界的野心,解除C项;威廉二世时期德意志帝国宪法已经颁布了,解除D项。]2024-2024年全国卷考情统计学问点卷别命题角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024全国Ⅲ卷·3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024全国Ⅰ卷·3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历程美国共和制确立2024全国Ⅲ卷·33美国国家治理模式2024全国Ⅲ卷·41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2024全国Ⅱ卷·34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总统职权的行使)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024全国Ⅱ卷·34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特点2024全国Ⅱ卷·34法国大革命的首要目标2024全国Ⅰ卷·41中法民族主义的比较2024全国Ⅲ卷·33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793年宪法2024全国Ⅰ卷·41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2024全国Ⅲ卷·35近现代法国政治制度的演化[命题规律]1.从考查内容看,集中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法国的共和制,其次是美国共和政体,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考查较少。德国君主立宪制近几年几乎没有涉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责任内阁制的运行模式、法国共和政体的特点和美国三权分立等是考查核心。2.从考查形式看,多以新情境材料为载体,突出考查获得和解读信息的实力,题型仍以选择题为主,但也涉及第41题开放性试题。3.从命题方向看,将来高考应以不同国家须要依据国情选择和建构适合自身发展的民主政治制度这一角度切入,考查政治文明的多样性特点。对德意志帝国的考查极有可能会突出其代议制确立的影响。[真题研练·感悟考法]还原历史情景教材主干学问常考常新练点1: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2024·全国Ⅲ卷·33)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与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心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见()A.赐予各州主权 B.复原邦联制度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C[麦迪逊这一主见既规定了中心政府的权力,又明确了地方州政府的权限,反映出美国宪法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故C项正确。]练点2: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特点(2024·全国Ⅱ卷·34)19世纪末,德皇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看法相左的俾斯麦辞职。这一系列事务表明德国()A.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B.皇帝个人权力强大C.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更 D.分权制衡体制成熟B[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深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依据材料“19世纪末”“与威廉二世看法相左的俾斯麦辞职”可得出,皇帝个人权力强大,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议会与皇帝间权力的角逐,不是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德国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更,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皇帝个人权力强大,不能说明德国分权制衡体制成熟,故D项错误。]练点3: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过程中的宗教改革(2024·全国Ⅲ卷·32)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A.促进信仰自由 B.巩固君主立宪C.强化专制统治 D.落实《权利法案》C[解答此题首先要抓住题中时间信息“17世纪六七十年头”,此时英国革命刚起先不久,统治者不甘心失去手中的权力;然后,留意题干中“唯一”“至尊”等核心词,它们体现了英王的目的是要处于一种独一无二的地位,综合上述分析可得答案为C项。]练点4:法国政体的发展完善(2024·全国Ⅲ卷·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更()A.有利于政局稳定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A[1875年以后,法国的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内阁更迭频繁。戴高乐时期,宪法赐予总统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国家权力中心从议会转移至总统,使政府有相对独立性,增加了政府的稳定性,故选A项;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解除B项;该规定只是强化了总统权力而没有剥夺议会的主要权力,解除C项;法国是典型的多党制国家,解除D项。]题号命题特点练点1特定现象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探讨制定新宪法历史问题美国1787年宪法是各方力气妥协的产物,体现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确立了联邦政体练点2情境简洁“19世纪末”“与威廉二世看法相左的俾斯麦辞职”实力立意多角度分析这一系列事务表明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深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练点3透视现象英国通过宗教改革确立国王在教会中的核心地位抓住本质宗教改革强化了国王在英国现实社会中的统治地位练点4留意探究针对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法国总统戴高乐修改宪法,考查探究这一政治体制变更的影响挖掘历史题源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练点5:美国的总统共和制赐予总统权力(2024·全国Ⅱ卷·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撤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撤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行使了宪法赐予总统的职权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C[美国内阁对总统负责,其成员由总统任免,故C项正确;行政权力的加强是相对于立法权和司法权而言的,而题干材料体现的是行政权范围内政府首脑对阁臣的任免,故A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明确规定总统驾驭行政权,内阁对总统负责,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总统与内阁成员政见不同,而非党派之争,故D项错误。]练点6: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历程(2024·全国Ⅰ卷·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B[题干反映的是安妮女王对议会的干预,说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故B项正确;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重要法律性文件,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主权,标记着君主立宪制起先在英国建立,解除A、D两项;1721年,担当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常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渐渐形成,沃波尔事实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解除C项。]题号命题特点练点5回来教材美国1787年宪法所赐予的总统权力练点6切入点“新”大多数考生固化思维,认为《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就处在了“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事实上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此题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引导学生深化相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新题快递·自我评估]1.(2024·重庆南开中学月考)1837—1901年是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期,也是英国的鼎盛时期,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在英国全部的国王中,她享有盛誉,这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而是因为她什么都没做。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奉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B.内阁权力的不断扩张C.政党之间权力斗争的激烈D.立宪政体的日趋完善D[“她什么都没做”却享有盛誉,说明英国国王“统而不治”的局面进一步加强,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