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十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预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2.伸肘动作中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下图是完成伸肘动作的反射弧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④⑤的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B.当兴奋传到③处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C.伸肘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产生和释放神经递质D.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受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中枢的控制3.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某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第1年至第3年期间种群呈“J”型增长B.在第4年初至第5年末,种群数量先增后减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4年末达到最大4.根据遗传学原理,能够缩短育种时间的育种方法是()A.杂交育种 B.多倍体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诱变育种5.下表为三个稳定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据表可以确认的是()生态系统类型高山草甸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物总种类数16010080单位面积种类数(种/m2)201810平均产量相对值2000900200旱生植物的种类数比例(%)25.049.178.0A.在植物丰富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表中数据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三个生态系统中群落的空间结构只存在水平结构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6.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性状不一定改变B.环境因素可诱导基因朝某一特定的方向发生突变C.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细胞中可能不携带致病基因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有性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为某家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4)Ⅳ1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______,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8.(10分)图甲为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血细胞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为1mm×1mm×0.1mm)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图丙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若图甲表示草原上鼠的种群数量变化,最好在_____(填“b”或“c”或“d”)时刻前进行防治。若图甲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蛇发挥明显作用的时间段是_____。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环境而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3)若图甲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可采取_____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DE段酵母菌数量减少的原因除了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之外还可能是_____。若以图乙一个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约为_____个。该数值与实际活菌数相比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相同”)。(4)图甲中D点对应图丙中_____的年龄结构。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网眼大小以保护幼鱼,使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图丙中_____所示的类型。9.(10分)某植物花色有粉色(粉甲和粉乙)、红花和白花,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两纯种粉花植株杂交,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1)控制花色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2)F1红花植株产生的配子有____种。(3)F2中纯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F2中杂合粉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图乙表示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甲图中,鹰处于第_____营养级,该生态系统中除甲图包含成分外还有_____和_____。(2)甲图中,鹰的能量来源于蛇的比例为m,若鹰增重ykg时至少需要兔为xkg,则y=_____(用x、m表示)。(3)甲图中,蛇的消失导致鹰的数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4)乙图中A表示_____;B表示_____。除了图中所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还有一部分_____。(5)若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排除的粪便量为b,呼吸量为c,则由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最多为_____。11.(15分)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虚线所表示的箭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2)图中的“某物质”指的是__________。(3)下列细胞中,能处理并呈递抗原的是_____,不能识别抗原的是______,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________。(填下列代号)A.吞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记忆细胞E.浆细胞F.效应T细胞(4)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中,在多数情况下,该物质的作用是与____________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消化。(5)注射从已经康复的SARS患者体内取得的血清,对SARS有治疗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解除顶端优势,即降低侧芽部位生长素的浓度以促进侧芽的生长;A不符合题意。大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固氮,与激素调节无关;B符合题意。根茬部位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水稻植株的生长;C不符合题意;乙烯具有催熟作用;D不符合题意。2、C【解析】1、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2、分析题图: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⑤传出神经。【详解】A、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A正确;B、当兴奋传到③处时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即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B正确;C、伸肘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产生和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C错误;D、该反射弧的低级神经中枢脊髓,受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中枢的控制,D正确。故选C。3、B【解析】由图示可知,λ值为当年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λ>1,种群数量上升;λ=1,种群稳定;0<λ<1种群数量下降。【详解】A、图中显示第1年到第3年期间λ值约为1,“J”型曲线其λ值应大于1且恒定,故不属“J”型增长,A错误;BC、第3年末到第5年中期λ始终大于1,种群数量一直增加,从第5年中期到第5年末λ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B正确,C错误;D、该野兔种群在第5年中期达到数量最大,D错误。故选B。4、C【解析】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举例: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与优点: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原因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最常用的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时纺缍丝的形成,染色体不能移动,使得已经加倍的染色体无法平均分配,细胞也无法分裂。当秋水仙素的作用解除后,细胞又恢复正常的生长,然后再复制分裂,就能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如八倍体小黑麦的获得和无籽西瓜的培育成功都是多倍体育种取得的成就。【详解】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该方法能将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不能缩短育种年限,与题意不符,A错误;B、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该方法培育的新品种具有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的特点,不能缩短育种年限,与题意不符,B错误;C、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其典型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与题意相符,C正确;D、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能大幅度改良性状,提高突变频率,不能缩短育种年限,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C。5、D【解析】1、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2、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详解】A、使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为求调查结果准确,应严格随机取样,而不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取样,A错误;B、由表中数据可知:典型草原每平方米的平均种数大于荒漠草原,但是缺乏单位面积中每个种群的个体数量,故不能说明典型草原中各种群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B错误;C、三个生态系统的群落的空间结构既存在水平结构,也存在垂直结构,C错误;D、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由表中数据可知,荒漠草原中旱生植物种数为80×78.0%=62.4,典型草原中旱生植物种数为100×49.1%=49.1,草甸草原中旱生植物种数为160×25%=40,故比较可知,荒漠草原中旱生植物种数最多,即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D正确。故选D。6、B【解析】1、基因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就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不定向性、随机性、低频性和多害少利性。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如基因突变发生后,引起了mRNA上的密码子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若该改变了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仍对应同一种氨基酸,此时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不改变;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AA中其中一个A基因突变为a基因,此时性状也不改变。2、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人类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的遗传病,其中染色体异常的遗传病与是否携带致病基因无关,如21三体综合征。3、基因重组是指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重新组合。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的时期包括:(1)减Ⅰ前期(联会时期),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详解】A、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即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A正确;B、环境因素可诱导基因突变,但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错误;C、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细胞中可能不携带致病基因,如21三体综合征是人类第21对染色体多了一条染色体引起的,患者细胞中不携带致病基因,C正确;D、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常②.X(2)①.AaXBXb②.AaXBY##AAXBY(3)1/24(4)①3/10②.1/8【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II-1和II-2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III-2),说明甲病是隐性遗传病,隐性病看女患者,若其儿子出现正常个体,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病。例如I-1的儿子正常,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3和III-4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患乙病的孩子IV-2、IV-3,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但III-4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说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小问2详解】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就甲病而言,I-1的甲病基因型是aa,Ⅱ-2的甲病基因型为Aa,Ⅲ-2的基因型是aa,Ⅱ-1的甲病基因型为Aa,所以Ⅲ-1的基因型为Aa或AA。就乙病而言,IV-2、IV-3均患有乙病,基因型是XbY,所以III-3的基因型是XAXa,II-2和II-1均不患乙病,基因型分别是XBXb和XBY,Ⅲ1是不患乙病的男性,其基因型为XBY。所以,II-2的基因型是AaXBXb,Ⅲ-1的基因型是AaXBY或AAXBY。【小问3详解】就甲病而言,Ⅱ-2的甲病基因型为Aa,Ⅲ-2患有甲病,所以Ⅱ-1的基因型是Aa。所以Ⅲ-3甲病的基因型是A-。就乙病而言,Ⅲ-3和Ⅲ-4生有两个患有乙病的儿子,所以Ⅲ-3的基因型为XBXb,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所以Ⅲ-4的基因型是AaXBY,若Ⅲ-3A-XBXb(1/3AAXBXb、2/3AaXBXb)和Ⅲ4AaXBY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aaXbY=2/3×1/4×1/4=1/24。【小问4详解】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其基因型是Aa,Ⅲ-3甲病的基因型是A-,Ⅳ-1是不患甲病的,所以不可能是aa,所以只能是AA或Aa,Ⅳ-1的基因型是Aa的概率是6/10=3/5。已知Ⅲ-4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所以Ⅲ-4的基因型是XBY,Ⅲ-3的基因型为XBXb,Ⅲ-3乙病杂合子的概率=1/2,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AaXBXb的概率是3/5×1/2=3/10,若Ⅳ1XBX-与一个正常男性XBY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1/2×1/4=1/8。【点睛】本题的难点是根据遗传系谱图写出不同个体的基因型,计算相关概率。8、(1)种群密度(2)①.b②.ef③.变大(3)①.抽样检测②.代谢废物大量积累或pH变化③.6×109④.偏大(4)①.Ⅲ②.Ⅰ【解析】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小问1详解】种群的特征包括空间特征和数量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小问2详解】草原上的鼠在b时刻种群数量为K/2,此时增长速率最快,故最好在b时刻前进行防治;在草原中投放一定数量的蛇后,蛇发挥明显效应的时间段是草原鼠数量下降这段时间,为ef段;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草原鼠数量降低速度减慢,因此α角度变大。【小问3详解】调查酵母菌数量的方法为抽样检测法;DE段酵母菌数量减少的原因除了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之外还可能是代谢废物大量积累或pH变化;由图乙及血球计数板规格可知,该血球计数板共25个中方格,血球计数板上酵母菌数量为24×25=600个,又因为血球计数板体积为1mm×1mm×0.1mm,故1L酵母菌培养液含有的酵母菌数量为600÷(0.1×10-3)×103=6×109,所得计数中的菌可能有死菌,故该数值比实际活菌数量偏大。【小问4详解】图丙Ⅰ增长型、Ⅱ稳定型、Ⅲ衰退型;图甲中D点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属于衰退型的年龄结构,故为图丙中的Ⅲ,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网眼大小以保护幼鱼,使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即图丙中Ⅰ所示的类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熟记知识点是做题关键。9、(1).自由组合(2).4(3).AABB(4).aaBb、Aabb【解析】题干分析,植物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红花植株:粉花植株:白花植株=9:6:1,说明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据此答题。【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控制花色的两位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共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3)粉花植株的基因型是单显性,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双显性,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F2中纯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F2中杂合粉花的基因型Aabb、aaBb。【点睛】本题利用表格数据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特别是对自由组合结果的分析的掌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1).三、四(答全才给分)(2).分解者(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后两个空顺序可交换)(4).(5).鹰的营养级降低,获取的能量增加,所以鹰的数量增加(6).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7).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8).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9).(a-b)×20%【解析】1、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分析甲图:图中有3条食物链:草→兔→蛇→鹰;草→兔→鹰;草→羊→狼。2、图乙为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分析,A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的能量除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还有相当一部分能量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由于一部分用于各级生物呼吸消耗,一部分随遗体残骸流向分解者,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就会很少;又由于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食物网进行流动,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解】(1)分析甲图:图中有3条食物链:草→兔→蛇→鹰;草→兔→鹰;草→羊→狼。鹰处于第三、四营养级。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热能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甲图中草是生产者,其余动物均为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至少需要食物,则按20%的传递效率计算,鹰的能量来源于蛇的比例为m,若鹰增重ykg,至少需要兔为xkg,则ym÷20%÷20%+y(1-m)÷20%=x,y=x/(20m+5)。(3)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蛇消失,则鹰的营养级降低(只占第三营养级),获取的能量增加,所以鹰的数量增加。(4)图乙为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分析,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一部分随粪便被分解者利用,其余部分被同化(A),故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用于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内窥镜消毒机行业发展潜力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生啤箱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家用无线路由器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Unit 5 第2课时 Section A (3a-3d)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英语上册同步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河北专版
- 2025年中国X射线机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构件加工合作合同
- 2025年度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合同风险评估与优化方案
- 2025年中国光纤陀螺仪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9《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5年度环保型二次结构模板施工及废弃物处理合同
- 否定副词“不”和“没有”比较研究
- 19S406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
- 幼儿园木工坊安全教育
- 内科主任年终述职报告
- 船舶起重安全管理规定规定培训
- 2024年不停电电源UPS相关项目营销计划书
- 智慧农业中的农业机械与设备管理技术
- 公司SWOT分析表模板
- 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案
- 理发店业务转让协议书范本
- 2024年潍坊护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