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云南省绿春县一中高二上生物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新冠肺炎患者中某些病例早期病情较轻,后期因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病情突然加重。细胞因子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因子风暴是机体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的一种状态其造成肺损伤的机制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正常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细胞因子可作为信号分子调控免疫应答B.利用IL-6的受体免疫实验动物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细胞因子风暴的治疗C.免疫系统对于肺泡细胞的损伤机制与过敏反应的致病机理相似D.阻止吞噬细胞向T细胞呈递抗原可以有效地降低产生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2.有蚜虫的地方往往有蚂蚁。蚜虫吸吮植物汁液后,多余的糖分通过腹管从体内排出,形成的蜜露是蚂蚁的美食。瓢虫、斑虻等都会以蚜虫为食,当蚜虫发现危险时,会释放报警信息素,蚂蚁接收到信息会站起来攻击蚜虫的天敌,直到把它们赶走,给蚜虫提供良好生活环境。以上材料中未体现的种间关系为()A.捕食 B.互利共生 C.种间竞争 D.原始合作3.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4.关于种群、群落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可用样方法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B.外来物种入侵通常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C.年龄组成可以准确预测种群未来的变化趋势D.捕食和竞争关系不利于维持生物群落的稳定5.下列有关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各不相同B.内分泌腺所分泌激素也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部分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D.激素传递的信息和神经传导的兴奋在传输速度上没有差异6.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T细胞能识别抗原,只参与细胞免疫过程B.T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促进浆细胞的增殖分化C.浆细胞受抗原刺激,能增殖分化成记忆B细胞D.效应T细胞能识别靶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7.同学们在“设计某地人工生态林”时提出以下观点:①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树木种类;②尽量增加树木种类;③选择树种时注意不同品种生长的高度。上述观点提出时遵循的主要生态工程建设原理是()A.协调原理 B.循环原理 C.自生原理 D.整体原理8.(10分)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分子中含有198个肽键B.参与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200个氨基C.200个氨基酸缩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582D.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NH2二、非选择题9.(10分)如图所示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对芽生长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2)某生物兴趣小组参照如图开展萘乙酸(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探究实验,往往在正式实验之前需要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在农业生产上用浓度较小的萘乙酸溶液适宜采用_______法处理,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繁多,在生产上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还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4)有人发现在植物根向地弯曲部位除生长素的分布不同外,在近地侧同时也集中了大部分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植物的向光性对植物叶片生长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10.(14分)灰霉病菌感染使作物减产,因化学防治措施会引起诸多副作用,科研人员以黄瓜灰霉病菌为指示菌对BA−KA4解淀粉芽孢杆菌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1)BA−KA4解淀粉芽孢杆菌与酵母菌结构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利用_______方法对土壤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筛选获得BA−KA4解淀粉芽孢杆菌。(2)实验一:为了确定起主要抑菌作用的是BA−KA4菌体细胞,还是BA−KA4菌体释放到胞外的抑菌物质,实验步骤如下:①挑取BA−KA4菌株单菌落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28℃恒温培养48h,离心收集上清液并过孔径0.22μm的滤膜得到无菌发酵液。收集离心获得的菌体,超声波破碎,用培养基稀释到原体积,经离心收集上清液为菌体破碎液。②实验组和对照组处理如下表:请完善实验方案。组别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抑菌率对照组A__________导入25mLPDA培养基,待培养基凝固后,在中央接种直径5mm的灰霉菌菌块22℃恒温培养至菌丝刚长满平板时,测量灰霉菌菌落直径(R0)0实验组B加1mLBA-KA4的无菌发酵液至培养皿中同上同时测量灰霉菌的菌落直径(R0)63.87%实验组C加1mLBA-KA4的菌体破碎液至培养皿中同上同时测量灰霉菌的菌落直径(R0)41.17%注:PDA是马铃薯葡糖琼脂培养基的简称,抑菌率=③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二:下图是温度、pH值对BA−KA4菌株的无菌发酵液抑菌稳定性的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说明,BA−KA4菌株的胞外抑菌物质有良好的温度、pH稳定性,可作为灰霉病菌生物防治的优良微生物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做出此判定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4)除了想方设法防治病虫害对作物的影响外,我们还可以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使优良作物品种短期内数量增多,植物组织培养的细胞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的两位科学家。研究表明,TRPV1是一种阳离子通道蛋白,辣椒素和43℃以上的高温都能激活TRPV1,激活后引起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从而产生辣或烫的感觉。(已知在静息状态下,细胞外Ca2+浓度高于细胞内,此状态会抑制Na+内流)。(1)分析推测TRPV1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神经元末梢的膜上。(2)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细胞接受辣椒素刺激后产生兴奋的原因:辣椒素刺激→_____________→细胞内Ca2+浓度升高→______________→Na+内流→细胞产生兴奋。(3)研究表明,炎症因子IL-6也会使TRPV1通透性增强,引起痛觉。为验证镇痛药枸杞多糖(LBP)能通过抑制IL-6的释放发挥药效,将离体神经元和能释放IL-6的胶质细胞共同培养。对照组和LBP组均用辣椒素处理,检测神经元内Ca2+信号变化,结果如图。该实验还不足以验证假设,原因是对照组在加入辣椒素后胞内Ca2+明显增加,LBP组几乎无变化,仅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完善实验还需要补充检测________________。(4)基于上述系列研究,为镇痛药物的开发提供两种不同思路: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12.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图中只体现了两种成分,未体现的另两种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2)该生态系统中鹰占____个营养级,食虫昆虫和蛙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平均为10%,假设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是2×107kJ,则鹰最终获得的最大能量值是_____________。(4)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碳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在生物群落内,能量沿______________流动,能量的载体是____________。(5)这个生态系统中动物___________(填“有或无”)分层现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1、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2、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致敏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B细胞杂交瘤。【详解】A、由图可知,细胞因子可以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起活化作用,可作为信号分子调控免疫应答,A正确;B、由题干可知,细胞因子风暴可能会导致免疫功能过强进而引起机体的正常组织损伤,利用IL-6的受体免疫实验动物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细胞因子风暴的治疗,B正确;C、免疫系统对于肺泡细胞的损伤属于自身免疫病,与过敏反应原理不同,C错误;D、阻止吞噬细胞向T细胞呈递抗原可以有效地降低产生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D正确。故选C。2、B【解析】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使得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发展到彼此不能离开而独立生存的程度。(4)原始合作: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受益,但二者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可以分离开来。【详解】A、瓢虫、斑虻等以蚜虫为食,存在捕食关系,A正确;B、蚜虫与蚂蚁分离开也依然可以生存,不属于互利共生,B错误;C、瓢虫、斑虻都以蚜虫为食,争夺共同的食物,属于种间竞争,C正确;D、蚜虫为蚂蚁提供蜜露,蚂蚁帮蚜虫赶走天敌,属于原始合作,D正确。故选B。3、B【解析】个体甲的变异属于缺失,会影响表现型,A错误;个体乙发生的变异是倒位,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呈“十字型”,B正确;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一般是败育的,故其后代一般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错误;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但发生倒位,可能导致表型异常,D错误。4、A【解析】1、种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2、生物群落: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3、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依靠负反馈调节机制实现系统的稳态。【详解】A、调查一般的植物种群、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常采用样方法,A正确;B、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降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B错误;C、年龄组成可以大概预测种群未来的变化趋势,C错误;D、群落中捕食和竞争关系均有利于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D错误。故选A。5、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两种调节方式的特点: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的.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详解】A、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体液传送,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A正确;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B正确;C、很多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C正确;D、激素传递信息的速度比神经传导兴奋的速度慢,D错误。故选D。6、D【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等,浆细胞不能。【详解】A、T细胞也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淋巴因子,A错误;B、T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B错误;C、浆细胞不识别抗原,也不能增殖分化,只能分泌抗体,C错误;D、效应T细胞能识别靶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之裂解,释放抗原,D正确。故选D。7、C【解析】生态工程建设原理有: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2、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3、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4、物种多样性原理的主要含义是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详解】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树木种类及尽量增加树木种类,使生物种类多样;选择树种时注意不同品种生长的高度,可以在增加物种多样性的同时,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即遵循了自生原理。故选C。8、C【解析】1、分析题图和题干可知,该蛋白质分子含有200个氨基酸,含有两条肽链,两条肽链之间通过一个肽键连接,因此该蛋白质中的肽键数=200-2+1=199个。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图中1条肽链的R基上的氨基与另一条肽链的R基上的羧基反应形成了一个肽键,因此这200个氨基酸中,至少含有201个氨基和201个羧基。【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蛋白质中肽键是199个,A错误;B、由于肽链的R上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因此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中的氨基数至少是201个,B错误;C、由以上A的分析,200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为199个,所以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199×18=3582,C正确;D、该蛋白质中含有2条肽链,至少含有2个氨基,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1)①.促进②.促进(2)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①.浸泡②.施用目的、效果和毒性,调节剂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4)①.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②.有利于植物叶片吸收更多阳光,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有机物的积累【解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的不同浓度对植物各器官的影响(促进或抑制生长)是不同的。对不同器官来说,都有各自对应的使生长最旺盛的生长素浓度,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根、芽、茎对生长素敏感性依次减弱。【小问1详解】图中看出,中间横轴以上表示促进作用,以下代表抑制作用。图中看出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是促进生长,对根是抑制生长。【小问2详解】探究萘乙酸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往往先设计预实验,其目的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小问3详解】在农业生产上用浓度较小的萘乙酸溶液适宜采用浸泡法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的注意事项: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②综合考虑施用目的、效果和毒性;③调节剂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小问4详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于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植物的向光性有利于植物叶片吸收更多阳光,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有机物的积累。【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生长素生理作用及特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识图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10、(1)①.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②.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2)①.1mL无菌水(或1mL未培养过BA−KA4菌体的无菌培养液)②.该菌株的无菌发酵液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而细胞破碎液的抑菌活性较低(3)无论是温度、还是酸碱处理,BA−KA4菌株的无菌发酵液相对抑菌活性最低仍可达到55%,说明BA−KA4菌株胞外抑菌物质具有良好的温度、pH稳定性(4)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解析】纯化微生物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分离法的过程是:由接种环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无菌平板表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划线,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如果划线适宜的话,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经培养后,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小问1详解】BA−KA4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酵母菌为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故BA−KA4解淀粉芽孢杆菌与酵母菌结构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纯化菌种时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接种,以获得单一菌体形成的菌落。【小问2详解】②该实验是为了确定起主要抑菌作用的是BA−KA4菌体细胞,还是BA−KA4菌体释放到胞外的抑菌物质,所以自变量为培养皿中是否加入BA−KA4菌体细胞和培养过BA−KA4菌体细胞的无菌发酵液,因变量是灰霉病菌被抑制的程度,其他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对照组应加1mL无菌水(或1mL未培养过BA−KA4菌体的无菌培养液)至培养皿中,实验组B中加1mLBA−KA4的无菌发酵液至培养皿中,实验组C中加1mLBA−KA4的菌体破碎液至培养皿中;每组实验中均倒入25mLPDA培养基,待培养基凝固后,在中央接入直径5mm的灰霉菌菌块;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并测定灰霉菌菌落的直径。③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组B的抑菌率最高,其次是实验组C,说明该菌株的无菌发酵液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而细胞破碎液的抑菌活性较低,说明该菌主要通过分泌到胞外的抑菌物质起到抑制病原菌的作用。【小问3详解】分析图示可知,无论是不同温度、还是不同酸碱处理,BA−KA4菌株的无菌发酵液相对抑菌活性最低仍可达到55%,说明BA−KA4菌株胞外抑菌物质具有良好的温度、pH稳定性,可作为灰霉病菌生物防治的优良微生物资源。小问4详解】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利用并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故植物组织培养的细胞学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和温度、pH对BA-KA4菌体释放到胞外的抑菌物质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1、(1)感觉(2)①.TRPV1通道开启②.对Na+内流的抑制作用减弱(3)①.LBP可降低(抑制)TRPV1的功能②.两组培养液中IL-6的含量(4)①.降低IL-6或信号通路中物质含量②.抑制TRPV1合成或活性【解析】1、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规律性应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感受器是连接神经调节受刺激的器官,效应器是产生反应的器官;中枢在脑和脊髓中,传入和传出神经是将中枢与感受器和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小问1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辣椒素和43℃以上的高温都能激活TRPV1,激活后引起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从而产生辣或烫的感觉”可推测TRPV1最可能位于反射弧的感觉神经元末梢的膜上。【小问2详解】痛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该过程涉及反射弧,故细胞接受辣椒素刺激后产生兴奋的原因为:辣椒素刺激会导致感觉神经末梢膜上TRPV1被激活,通道开启,TRPV1是协助Ca2+运输的蛋白质,所以Ca2+内流显著增强,细胞外的Ca2+浓度减小,对Na+内流的抑制作用减弱,钠离子大量内流,感觉神经末梢产生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最终传至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小问3详解】根据实验目的和对照实验分析,该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在加入辣椒素后胞内Ca2+明显增加,而LBP组几乎无变化,仅能说明LBP可降低(抑制)TRPV1的功能,不能说明LBP通过抑制IL-6的释放发挥药效;应该补充检测两组培养液中IL-6的含量,以判断LBP对IL-6释放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室装修装饰合同
- 农业机械设备租赁合同
- 肉类购销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社保补偿政策宣传及推广合同
- 2025年度股权代持协议书:新材料研发股权代持与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快递行业运输司机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货车运输保险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原创画室使用权及经营权转让合同
- 销售合同(范本)6篇
- 二零二五年度渣土运输合同电子版(含废弃物处理标准)
- 2025年度部队食堂食材采购与质量追溯服务合同3篇
-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体备课
- 消防产品目录(2025年修订本)
- 地方性分异规律下的植被演替课件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 绘本 课件教学课件
- 光伏项目风险控制与安全方案
- 9.2提高防护能力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催收培训制度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完全攻略
- ISO 22003-1:2022《食品安全-第 1 部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中文版(机翻)
- 农业生产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控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