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华师一附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华师一附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华师一附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华师一附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华师一附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华师一附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其中属于增长型的是A.甲和乙 B.甲 C.乙 D.丙2.下面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3.肾上腺的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自主神经系统的直接支配。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如图为肾上腺素在不同组织细胞发挥作用的机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和图2结果不同是由于激素作用于不同的靶细胞,图2和图3结果不同是由于膜上的受体不同B.当人处于危险环境中时,血液会更多地流向骨骼肌C.肾上腺素通过催化多种化学反应调节生命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B.血浆中含有Na+、肾上腺素、呼吸酶等物质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蛋白质、Na+、Cl-等物质的含量均有关D.剧烈运动时,血浆pH仍保持相对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5.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C.机体的稳态指的是机体内环境中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不变D.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6.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细胞C.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7.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温特的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B.顶芽的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C.小麦种子在穗上发芽可能与高温条件下脱落酸的降解有关D.在植物体的任何部位生长素都可以极性运输8.(10分)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它们都能在非细胞条件下发挥作用B.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C.机体摄入过咸的食物后,会导致细胞外液的量增加出现组织水肿D.机体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以维持血钠平衡二、非选择题9.(10分)下丘脑某区中存在饥饿敏感神经元P,能量缺乏时神经元P被激活,从而引起进食行为。科研人员敲除了野生型小鼠神经元P中的A基因,对其功能进行研究。(1)敲除野生型小鼠的A基因,使其不能__________出A蛋白,无法执行相应的功能,从而制备出实验小鼠。(2)将野生型小鼠及实验小鼠饲养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得到图1所示结果。由于实验小鼠的体重__________野生型,推测A蛋白能够__________。(3)饥饿时,神经元P的突触前神经元能合成一种神经递质——谷氨酸,该物质以__________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作用于__________,使神经元P产生__________。研究发现,饥饿处理后实验小鼠下丘脑中的谷氨酸含量与野生型小鼠无显著差异,但进食量减少,推测A蛋白很可能是谷氨酸的__________。(4)为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进一步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2所示。依据__________,可初步判断上述推测成立。10.(14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与生物遗传物质有关的问题:(1)20世纪20年代,人们推测蛋白质可能是遗传物质,作出这一推测的依据是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形成的生物大分子,各种氨基酸___________,形成不同的蛋白质,但后来证明这一推测是错误的。(2)下图是艾弗里及其同事的部分实验过程,图中两组实验相互对照,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还应设置一组实验,即________________,增设该组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3)某女子体内发现了一种非常罕见的大肠杆菌变种,目前全球没有任何抗生素可以抵抗。①T2噬菌体对大肠杆菌的寄生具有________性,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②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上述大肠杆菌的变种是由________(变异)导致的。11.(14分)我国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剂次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据报道,在接种了该种类型的疫苗两剂14天之后,针对新冠肺炎感染的有效保护率为67%,对于重症病例的预防率可达89%。下图为注射疫苗后,机体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1)图中细胞a包括_______等抗原呈递细胞,细胞b是_______细胞。(2)物质甲是_______,物质乙是_______。(3)接种新冠疫苗后,机体可以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是因为_______的存在。新冠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剂次才能起到良好效果的原理是_______。(4)当新冠病毒侵入患者细胞时,仅靠图中过程不能清除,需要启动_______免疫。该过程中的作战细胞是_______,该细胞的活化需要靶细胞和图示_______细胞参与。12.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请回答:(1)黑色和棕色哪种毛色是显性性状?________。(2)两头黑牛交配,后代产生了棕色子牛,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3)若上述两头亲本黑牛产生了一头黑色子牛,该子牛为纯合子的可能性是_______,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与其交配的牛是__________。A.纯种黑牛B.杂种黑牛C.棕色牛D.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是根据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确定的,幼年个体数比例最大的(甲图)是增长型,最小的(丙图)是衰退型,居二者之间的(乙图)是稳定型。选选B。2、B【解析】本题是对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及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的考查,分析题图可知,a是突触小体,①是突触小泡,②是突触间隙,③是突触后膜。【详解】A、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的耗能过程,因此a中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B、①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B错误;C、②是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神经递质,C正确;D、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兴奋时,兴奋部位的外面分布着负电荷,D正确。故选B。3、C【解析】分析题图:肾上腺素和肝细胞表面的β受体结合,导致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从肝细胞释放出来,提升血糖浓度;肾上腺素和骨骼肌血管细胞表面的β受体结合,导致骨骼肌中血管舒张;肾上腺素和小肠壁血管细胞表面的α受体结合,导致小肠壁中血管收缩。【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图1中肾上腺素作用的靶细胞是肝细胞,图2中肾上腺素作用的靶细胞是血管细胞,两者作用的靶细胞不同导致结果不同,图2中肾上腺素作用的血管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是β受体,图3中肾上腺素作用的血管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是a受体,两者作用的受体不同导致结果不同,A正确;B、当人处于危险的环境中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骨骼肌中的血管舒张,血液更多地流向骨骼肌,增强机体的运动能力,B正确;C、肾上腺素通过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调节靶细胞的生理活动或状态,但不起催化作用,C错误;D、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因此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D正确。故选C。4、B【解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详解】A、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A正确;B、呼吸酶位于细胞内,血浆中不含呼吸酶,B错误;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C正确;D、剧烈运动时,人体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而血浆pH仍保持相对稳定,这与缓冲物质HCO3一、HPO42-等有关,D正确。故选B。5、D【解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稳态是机体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A错误;B、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B错误;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组成成分不是保持不变,而是相对稳定,C错误;D、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正确。故选D。6、C【解析】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将细菌吞入细胞内,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将细菌水解,并将细菌的抗原暴露在吞噬细胞的表面。【详解】A、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但不具有特异性选择,A错误;B、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B错误;C、图中内吞泡和溶酶体融合,将抗原处理成片段,所以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正确;D、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阶段都是对抗原的处理、呈递和识别阶段,不仅仅存在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中也存在抗原的加工和处理,D错误。【点睛】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便可。7、C【解析】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植物激素起调节作用,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植物激素有的促进植物生长,如低浓度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有的抑制生长,如高浓度生长素、脱落酸等。3、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详解】A、温特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A错误;B、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部位,使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不是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错误;C、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因此小麦种子在穗上发芽可能与高温条件下脱落酸的降解有关,C正确;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式有两种:在未成熟的组织中,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即极性运输;成熟的组织中,生长素进行非极性运输,D错误。故选C。8、D【解析】1、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对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RNA,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作用,受温度、pH值得影响。3、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4、人体体温调节:(1)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2)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但激素调控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在非细胞条件下不能发挥作用,酶在非细胞条件下能发挥作用,A错误;B、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但寒冷时机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也增加,且会高于炎热时的产热量与散热量,B错误;C、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对水的重吸水,减少尿量,机体最终会通过调节维持水盐的平衡,不会出现水肿,C错误;D、机体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以促进钠离子的重吸收,从而维持血钠的平衡,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①.表达②.低于③.影响神经元P的激活④.胞吐⑤.突触后膜⑥.动作电位⑦.受体⑧.正常小鼠正常处理组和实验小鼠饥饿处理组的P神经元的动作电位频率无明显差别【解析】据图1可知,实验小鼠体重普遍比野生型小鼠体重低,说明敲除饥饿敏感神经元P中的A基因可影响进食行为,进而引起体重下降;图2中显示,比较各组的P神经元的动作电位频率,正常小鼠饥饿处理时比正常处理小鼠高,而实验小鼠正常处理时比正常小鼠正常处理时低,且实验小鼠饥饿处理时和正常小鼠正常处理时几乎无差别,说明饥饿处理会引起P神经元动作电位频率增加,而敲除P中的A基因后则会引起P神经元动作电位频率降低。【详解】(1)敲除野生型小鼠的A基因后,其不能表达出A蛋白,无法执行相应的功能,从而制备出实验小鼠。(2)据图1可知,实验小鼠的体重低于野生型,由于实验小鼠敲除了神经元P中的A基因,而“能量缺乏时神经元P被激活,从而引起进食行为”,推测A蛋白能够影响神经元P的激活过程。(3)饥饿时,神经元P的突触前神经元能合成一种神经递质—谷氨酸,该物质以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神经元P产生动作电位。研究发现,饥饿处理后实验小鼠下丘脑中的谷氨酸含量与野生型小鼠无显著差异,但进食量减少,推测A蛋白很可能是谷氨酸的受体。(4)比较图2中,正常小鼠正常处理和实验小鼠饥饿处理的P神经元的动作电位频率无明显差别,说明“饥饿处理后实验小鼠下丘脑中的谷氨酸含量与野生型小鼠无显著差异”的推测成立。【点睛】本题结合题图,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题图,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本题综合性比较强,解题时应从曲线图和柱状图的对比分析入手,按照对照实验的原则处理数据,得出结论。10、(1)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排列(2)①.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研究各自的作用②.在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和DNA酶(或在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用DNA酶处理的S型菌的DNA)③.可以更进一步地证明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是S型菌的DNA(3)①.专一(或特异)②.相同③.基因突变【解析】1、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2、T2噬菌体的特点:①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②头部和尾部的外壳是由蛋白质构成,头部内含有DNA,③在自身遗传物质的指导下进行繁殖,原料来自大肠杆菌,④子代噬菌体从宿主细胞内裂解释放。【小问1详解】20世纪20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各种氨基酸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排列,形成不同的蛋白质。这就使人们很自然地想到,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当时对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还没有发现与此类似的结构特点。因此,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但后来证明这一推测是错误的。【小问2详解】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分离并提纯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于R型活菌混合培养,即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研究各自的作用。图中两组实验相互对照,能证明S型菌的DNA能将R型菌转化形成S菌,如果将S型DNA水解,应该不能转化,为了更进一步地证明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是S型菌的DNA,该实验中还应设置一组实验,即在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和DNA酶(或在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用DNA酶处理的S型菌的DNA)。【小问3详解】①T2噬菌体属于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必须寄生在大肠杆菌中才能生存,且寄生具有专一性,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遗传物质都是DNA,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因此基本组成单位是相同的。②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不能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因此大肠杆菌的变种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点睛】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探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1、(1)①.树突状细胞、B细胞②.辅助性T(2)①.细胞因子②.抗体(新冠病毒抗体)(3)①.抗体和记忆B细胞(细胞d)②.第二次接种疫苗时,记忆B细胞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性物质,迅速增殖分化成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4)①.细胞②.细胞毒性T细胞③.细胞b【解析】分析题图:图中表示体液免疫过程,a表示抗原呈递细胞,b表示辅助性T细胞,c表示B细胞,d表示记忆B细胞,e表示浆细胞,物质甲表示细胞因子,物质乙表示抗体。【小问1详解】据分析可知,a表示抗原呈递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B细胞,细胞b是辅助性T细胞。【小问2详解】物质甲是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物质乙表示抗体,由浆细胞产生。【小问3详解】接种新冠疫苗后,机体可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细胞d),从而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由于第二次接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