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安徽省无为县开城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安徽省无为县开城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安徽省无为县开城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安徽省无为县开城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安徽省无为县开城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安徽省无为县开城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新冠肺炎是由COVID-19病毒(单链RNA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感染COVID-19病毒后,在内环境中会迅速增殖形成大量的病毒B.侵入人体内的COVID-19病毒会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C.病毒为寄生生物,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将其彻底清除D.当人体再次感染COVID-19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分泌抗体将其杀灭2.一个家庭中,父亲正常,母亲患血友病,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正常儿子,产生这种变异最可能的亲本和时间分别是A.父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现有矮杆(抗倒伏)不抗病的水稻和高杆(不抗倒伏)抗病的水稻品种,要培育出抗倒伏抗病的新品种,最简单的育种方式是()A.单倍体育种 B.转基因技术 C.多倍体育种 D.杂交育种4.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磷是核糖及核苷酸的组成元素B.叶绿体中有些色素含有镁元素C.蛋白质在盐溶液中都会变性D.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缩合方式有关5.已知吲哚乙酸(IAA)在幼嫩的组织器官中运输为极性运输,在成熟的组织器官中为非极性运输,而脱落酸(ABA)的运输只为非极性运输。现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则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A.琼脂块①、②和③ B.琼脂块①、②和④C.琼脂块①、③和④ D.琼脂块②、③和④6.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消化的主要场所。溶酶体的内部为酸性环境(pH≈5),与细胞溶胶(pH≈1.2)显著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由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B.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不会被自身水解酶水解C.溶酶体消化功能的实现离不开胞内其他结构的协同配合D.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各种水解酶活性不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欲了解捕食和种间竞争对田鼠数量的影响,研究者设计了4个处理组,分别是甲组(有捕食者、无竞争物种),乙组(有捕食者、有竞争物种),丙组(无捕食者、有竞争物种),丁组(无捕食者、无竞争物种),统计结果如下图。请回答:(1)在23周时,捕食关系和种间竞争关系中对田鼠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2)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是否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为什么?_______,_______。(3)下列能表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田鼠与竞争物种之间数量关系的曲线图有_______。8.(10分)异丙草胺是一种除草剂,可被杂草幼芽吸收。为研究适合玉米田除草所需的异丙草胺最适浓度,取生理状况相同的玉米幼苗的种植地,随机分组,在适宜的条件下,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异丙草胺。一段时间后,测得玉米叶片中叶绿素a、b含量及去除杂草百分率,如表所示。曲线图是在适宜条件下,使用不同浓度的异丙草胺培养24h后,测定的玉米氧气生成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请分析回答问题:异丙草胺浓度/(mg•L-1)叶绿素b/(mg•L-1)叶绿素a/(mg•L-1)去除杂草百分率(%)01.567.55051.637.5030151.667.4590250.351.7892350.341.7595(1)玉米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内的_____上;若要提取叶绿素,常用_____作为提取液。(2)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玉米田中适宜的异丙草胺使用浓度为_____mg•L-1。虽然过高浓度的异丙草胺具有更好的除草效果,但它会影响玉米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而使其光合速率显著下降。(3)曲线图中,氧气生成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这两个指标可直接通过实验测出的是_____。(4)曲线图中,异丙草胺浓度为50mg•L-1时,玉米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9.(10分)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光照强度和空气中CO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丙图表示一天内某时间段蔬菜大棚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的B点与乙、丙图中的________点叶肉细胞所处的生理状态相同,此时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缺镁的条件下,G点将向________方移动。(2)C点与B点相比较,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________(填“较多”、“较少”或“不变)。(3)甲图中A点所进行的生理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光合作用在遇到一定限制因素时,其速率将不再增加,图中限制E点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据研究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植物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的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该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叶,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以分析叶片中X物质浓度与气孔开放程度之间的关系。一段时间后,可以测得有关数据。以上方案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并改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科技人员发现了某种兔的两个野生种群,一个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长,另一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短,为确定控制后肢长、短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显隐性关系及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性染色体的Ⅰ、Ⅱ1、Ⅱ2区段(如图),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分析和实验(Ⅰ区段为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此区段中有等位基因;Ⅱ1区段为Y染色体上特有区段,Ⅱ2区段为X染色体上特有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兔的种群中Ⅱ2区段是否有等位基因:__________(填“是”或“否”),兔在繁殖过程中性染色体上能发生基因重组的区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首先同学们认为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Ⅱ1区段,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同学们分别从两种群中选多对亲本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甲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乙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从两组实验中可得到以下结论:后肢长度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进一步确定基因的位置,同学们准备分别用乙组的F1与亲代个体进行两组回交实验:丙组:F1雌×亲代雄;丁组:F1雄×亲代雌,以确定基因位于Ⅰ区段还是位于________________。11.(15分)三孢布拉式霉菌是一种可产生胡萝卜素的真菌,常用于胡萝卜素的工业化生产。请回答:(1)胡萝卜素是常用的食品色素,广泛地用作食品、饮料、饲料的添加剂,除此以外,它还可以用于治疗______。(写出一点即可)(2)配制三孢布拉式霉菌的培养基时,需将pH调至______(填“酸性”或“中性”或“微碱性”)

(3)将发酵后的三孢布拉式霉菌处理后研磨成粉末,加入______(填“石油醚”或“乙醇”或“丙酮”)萃取选择该萃取剂的依据是:具有较髙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______。(4)将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______法进行鉴定,据上图结果可判断出样品2中含有胡萝卜素,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5)研究者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三孢布拉氏霉菌的蛋白质进行分离,为了消除蛋白质分子原有电荷量对迁移率的影响,可在凝胶中加入______,原理是______,因而掩盖了不同种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别,使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蛋白质分子的大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1.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2.细胞免疫过程:抗原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给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T淋巴细胞悔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进而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出来,此时体液中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详解】A、人体感染COVID-19病毒后,在细胞中会迅速增殖形成大量的病毒,A错误;B、侵入人体内的COVID-19病毒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后,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会与病毒寄生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失去寄生场所的病毒被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而后会被吞噬、消灭,B错误;C、病毒为胞内寄生生物,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将其彻底清除,C正确;D、当人体再次感染COVID-19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出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会分泌出大量的抗体将其消灭,D错误。故选C。2、C【解析】

XXY形成的原因有两个,即XX+Y或XY+X,前者是由于母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移向两极所致,后者是由于父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和Y未分离所致,据此答题。【详解】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父亲正常,母亲患血友病,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正常儿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BY×XbXb,儿子的基因型为XBX ̄Y。根据亲代的基因型可判断,XB和Y两条染色体均来自于父方,则X ̄来自于母方,为Xb,因此可确定是父亲产生了不正常的精子(XBY)所致,C正确。3、D【解析】

杂交育种是将父母本杂交,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且不带有父母本中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利用物理或化学等人工手段对植物材料的遗传物质进行诱导,使其发生改变,导致植物体的性状发生可遗传变异,进而在产生变异的群体中进行选择和培养获得新品种的技术方法。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单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手段之一。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单倍体是具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多倍体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或自然变异等,通过细胞染色体组加倍获得多倍体育种材料,用以选育符合人们需要的优良品种。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畸变。转基因育种是指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一个或多个基因添加到一个生物基因组,从而生产具有改良特征的生物的育种方法。转基因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详解】要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培育出更优良的品种,一般采用杂交育种方式,这是迄今为止最简单最常用的有效手段。故选D。4、B【解析】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盘区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详解】A、核糖的组成元素只有C、H、O,磷是核苷酸的组成元素,A错误;B、叶绿体中叶绿素含有镁元素,B正确;C、蛋白质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会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称为盐析,空间结构未改变,不会变性,C错误;D、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有关,与脱水缩合方式无关,D错误。故选B。5、C【解析】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有三种: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其中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非极性运输可以发生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且需要在单一方向的刺激下发生。【详解】由于吲哚乙酸(IAA)在幼嫩的组织器官中具有极性运输特点,即在茎尖切段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①,脱落酸(ABA)的运输只为非极性运输,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C正确。故选C。6、D【解析】

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单层膜包裹的小泡,溶酶体为细胞浆内由单层脂蛋白膜包绕的内含一系列酸性水解酶的小体。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囊状结构的细胞器,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详解】A.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经相应结构加工后转至高尔基体中进行再加工和分类,最后以囊泡形式转运到溶酶体中,A正确;B、细胞内衰老细胞器的分解和死亡细胞碎片的清除,都是要靠溶酶体来完成的,但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不会被自身水解酶水解,B正确;C、溶酶体消化功能的实现需要其他结构参与形成的小泡与之融合,C正确;D、酶的活性与pH有关,细胞质基质中pH与溶酶体中不同,故溶酶体中水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后,其活性会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捕食关系只有捕食者的甲组比只有竞争物种的丙组存活数量少有无捕食者和有无竞争物种是(符合)一个自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因变量/甲与乙、甲与丁、乙与丙、丙与丁两者间符合单一变量①④【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结合第29周的田鼠存活数量与数量变化曲线可知,比较甲丁与丙丁二组,说明捕食关系与种间竞争均会使田鼠数量下降,比较甲丙二组,可发现捕食关系对田鼠数量影响更大。【详解】(1)丁组为无捕食和竞争的对照组,甲与丁的自变量是有无捕食者,丙与丁的自变量是有无竞争者。据图可知,甲与丁之间的田鼠数量差异比丙与丁之间的差异大,说明捕食关系对田鼠的影响更大;(2)单一变量原则是一个自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因变量,甲与丁的自变量是有无捕食者,丙与丁的自变量是有无竞争者,甲与乙的自变量是有无竞争者,丙与乙的自变量是有无捕食者,以上四组中每组内都遵循单一变量原则;(3)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根据田鼠与竞争物种间生存能力的差异,如果两个物种的生存能力相似,此消彼长则用图④表示,如果两个物种中一个物种的生存能力很强、一个物种的生存能力很弱,可能走向两极分化,则可以用图①表示。【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与捕食者和种间竞争的关系,本实验设置三个实验组与一个对照组,要求学生在分析实验结论时首先理清空白对照组与实验组,再与单一变量发生变化的实验组进行对比分析获得实验结果。8、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无水乙醇(或丙酮或95%酒精加无水碳酸钠)15光反应氧气消耗速率线粒体和叶绿体【解析】

据图分析:随着异丙草胺浓度的增加,整体上看玉米中叶绿素的含量会下降,去除杂草百分率上升;分析曲线图可知,异丙草胺浓度为0时,氧气消耗速率大于氧气生成速率,随着异丙草胺浓度的增加,氧气消耗速率先略有升高再略有下降最后保持稳定,氧气生成速率先略有升高再逐渐下降。【详解】(1)玉米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合色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实验室常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素。(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去除杂草百分率较高时对应的较低浓度的异丙草胺适合玉米田除草,故适合玉米田除草所需的异丙草胺浓度为15mg•L-1。过高浓度的异丙草胺具有更好的除草效果,但会导致叶绿素含量过低而影响玉米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而使光合速率下降。(3)曲线图中,氧气生成速率是指呼吸速率和净光合速率之和,不能直接测得,氧气消耗速率是指呼吸速率,可以直接测得。(4)曲线图中,在异丙草胺浓度为50mg•L-1时,玉米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此时玉米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和表格数据,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9、D、G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右上较少温度、光照强度等样本量太少应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若干、平均分成三组缺乏空白对照,应增加一组,将叶片的叶柄浸在不含X的培养液中【解析】

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2、分析图解:图甲中,随着光照强度的逐渐增强,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增加,但是到C点时达到光饱和点;图中A点时,光照强度为0,此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时二氧化碳吸收量为0,表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乙图中,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增加,但是到E点时达到饱和点;D点时也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丙图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表示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或只进行呼吸作用;曲线下降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G点为二氧化碳浓度的平衡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详解】(1)甲图中的B点时二氧化碳吸收量为0,表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可对应乙图中D点;丙图表示一天内某时间段蔬菜大棚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FG段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表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而GH段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减少,表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平衡点G点时光合作用刚好等于呼吸作用。由于这三点均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因此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缺镁叶绿素的合成受阻,光合作用减弱,导致G点向右上方移动。(2)C点与B点相比较,C点光照强度增加,则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将增多,这将促进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因此短时间内叶绿体基质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减少。(3)甲图中A点的光照强度为零,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反应式为:。(4)图乙中E点时光合作用达到饱和点,即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不会影响光合速率的改变,因此限制E点的外界因素可能是温度、光照强度等。(5)根据重复性原则和对照原则,以上方案不完善的地方及改正为:①样本量太少,应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若干、平均分成三组②缺乏空白对照,应增加一组,将叶片的叶柄浸在不含X的培养液中。【点睛】结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题图是解题的关键。10、是Ⅰ区段和Ⅱ2区段不论雌、雄后肢长度表现都一致,与性别无关后肢短对后肢长为显性Ⅱ2区段乙组实验F1没有出现交叉遗传现象常染色体【解析】

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在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判断方法:1.已知性状的显隐关系,通常采用隐性的雌性和显性的雄性的个体进行杂交,若后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型一致,则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雌性表现为显性,雄性表现为隐性,则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未知性状的显隐关系,通常采用正反交实验,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位于常染色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位于X染色体上。【详解】(1)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雌性体内有2条同型的性染色体,用XX表示,雄性体内有2条异型的性染色体,用XY表示。Ⅱ2为X染色体上特有区段,因此在兔的种群中Ⅱ2片段有等位基因;兔在繁殖过程中,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即I区段上,以及X染色体特有区段即Ⅱ2区段上都能发生基因重组。(2)Ⅱ1区段为Y染色体上特有区段,该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为限雄遗传,而题意显示,某种兔的两个野生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长度表现都一致,不表现限雄遗传,因此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Ⅱ1区段。(3)分析两组实验结果可知:无论用后肢长的个体作父本,还是作母本,即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都表现为后肢短,由此说明,后肢短对后肢长为显性,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位于Ⅱ2片段上(或乙组实验F1没有出现交叉遗传现象,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Ⅱ2片段上)。(4)结合对(2)和(3)的分析,已经排除了基因位于Ⅱ1片段与Ⅱ2片段上的可能性,因此分别用乙组的F1与亲代个体进行两组回交实验的目的是:为进一步确定基因是位于I区段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熟知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1、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夜盲症、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干皮症等酸性石油醚不与水混溶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