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题1、下列关于《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朝词人范仲淹在这首词中融梦幻与真实、历史与现实为一体,构成了气度恢弘、格调雄奇的意境。B.“九万里……”一句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既展示了词人的理想与抱负,传达出与命运抗争的心愿,又表现了词人对人间秩序的不满。C.在这首词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众的天帝形象,这是在词人幻想的境界中。D.这首词大半以人神对话组成,同时结尾“三山”与起句“云涛”暗接,“蓬舟”与“千帆”相应,“我报”与“问我”结合,章法缜密。答案:AA表述不正确,这首词的作者是李清照而非范仲淹。BCD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对诗歌总体把握能力。解答此题,①是要熟读并了解整首诗歌内容,②是要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表达的意思,③是要能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④是要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⑤是要识记有关的文学常识等。答题时需在对这首词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选项逐一比对。2、选出下列标题中短语结构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A.《曹刿论战》B.《杨修之死》C.《愚公移山》D.《香菱学诗》答案:B首先要了解短语有哪些类型,然后一一比较判断。“曹刿论战”“愚公移山“香菱学诗”都是主谓短语,而“杨修之死”是偏正短语,故选B。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答案:CABD朗读节奏划分正确,C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我报”和“路长”是一个意义单位,中间不应该停顿,这句诗的朗读节奏正确划法是: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给诗歌划分节奏的能力。划分诗歌节奏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一个意义单位中间不能断开。划分节奏时,首先要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把诗句分成几个意义单位,两个意义单位之前可停顿,但要切记一个意义单位之间不能停顿。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劳其筋骨
上自劳军B.汝心之固
已而之细柳军C.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D.虽我之死
虽乘奔御风答案:D本题考查对文言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A.使……劳累/慰问;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到,往;C.将近/况且;D.即使
故选D。【点睛】初中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从中找规律进行总结,以更好的掌握虚词的意义及用法。5、下列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所以动心忍性D.富贵不能淫答案:BA.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B.古今都是“所以”之意;
C.古义:通过这样的途径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D.古义:使惑乱,迷惑;今义:过多、放纵;
故答案为:B。
【点睛】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另外,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做好积累。6、下列句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答案:D过:犯错误。因此D是不正确的。【点睛】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7、下列对《春望》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国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B.“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的景象,令人引起对往日国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答案:B“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赏析有误。“城春草木深”表面意思来看,主要写春天过后由于战乱而造成的杂草丛生景象,与传统意义上的春景呈现出强烈反差。以景写情,创造悲凉的气氛。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故答案为:B
【点睛】词语的赏析可以从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等入手;句子的赏析可以从句中描述的画面、意境及蕴含的情感、哲理入手。具体技巧有:抓关键词;分析遣词造句;描述画面;体会意境;把握情感;领悟哲理;赏析写作手法等。8、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写“感时”,后两联写“恨别”,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B.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着一“深”字,叫人满怀凄然。颔联以一特写镜头,将无情的花鸟化为有情,更突出了诗人悲痛之深切。C.一个“望”字统领了前四句的内容。诗人的视域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像也由部分到整体,由浑浊到清晰。D.颈联结构工整,感情浓郁,表现了诗人在消息隔绝又盼家书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尾联以诗人的情态作结,用一“搔”字,更显示了其愁苦之心。答案:CC项视域由远而近,由大到小。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分析概括。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
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河阳之北D.河曲智叟亡以应答案:D本题考查古今词义。A.曾:古义:乃,并今义:曾经
B.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C.河,古义:黄河;今义:一切河流;
D.亡,古义:通“无”,没有。今义:逃亡,死亡。
故答案为:
D。
【点睛】本题是考查的古今异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这就是古今异义。判断句子有没有古今异义不是很难,重要的是要结合古文中的上下文,平时一定要多积累东西,可以说考试里的古今异义凭平时的课文和做过的题,都可以答出来的。10、对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空乏其身
空乏:资财缺乏,使他受到贫困(之苦)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C.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同“弼”,辅佐D.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错误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实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D.此句中的“过”是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犯过错。
故答案为:D【点睛】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11、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居天下之广居
居天下之广居B.惩山北之塞
投诸渤海之尾C.军霸上
至霸上及棘门军D.苦其心志
其如土石何答案:BA项第一个是“居住”,第二个是“居所,住宅”;
B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的。
C项第一个是“带领军队”,第二个是“军营”;
D项第一个是“代词”,第二个是副词,加强揣测语气。
故答案为:B。
【点睛】“之”的常见用法: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③凑音节,无实义④动词,去、往的意思⑤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等。12、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ān)B.妾妇之道(qiè)
畎亩(quǎn)C.傅说(yuè)
法家拂士(fú)D.曾益(céng)
忧患(huàn)答案:B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A.应为丈夫之冠(guàn);C.应为法家拂士(bì);D.应为曾益(zēng);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注音能力.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13、下面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
野芳发而幽香B.百里奚举于市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C.故天将将大任于是人也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D.入则无法家拂士
随风潜入夜答案:C本题考查一词多义形象。A项中“发”①为“被任用”,②为“开放”;B项中“举”①为“被选拔”,②为“举行”;D项中“入”①为“在国内”,②多为“进入”。只有C项是相同的,均解释为“所以、因此”。
故答案为C
【点睛】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课文注释中提到的文言字词,考到的频率相当高,不可不记,做题时一定要按照注释中的字词解释答题。14、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浑欲不胜簪(zān)B.塞(sài)上燕(yàn)脂凝夜紫C.折戟(jǐ)沉沙铁未销(xiāo)D.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答案:B“燕”应读“yān”。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字音的能力。字音的辨析主要是辨识并确认汉字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正确读法。特别是常见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注意积累和练习。1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句子断句的能力。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划分,要考虑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划好之后仔细读一读,看看是否顺口、顺畅。D项应划分为: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故答案为:D
【点睛】文言文常见停顿主要有以下六种情况: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填空题1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议论
,抒发感慨,目的是
。答案:历史(古事);借古讽今根据诗歌内容来理解填答,不难看出本诗句中所提到的是三国的历史事件,而作者在发表的是对当今时代的看法。【点睛】古代文人由于时代的原因,往往在作品中发表意见感慨都是比较隐讳的,常用借历史事件来含蓄的表达思想,学习中要注意体会。1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①环而攻之而不胜
②兵革非不坚利也
③委而去之
④寡助之至
⑤丈夫之冠也
⑥与民由之
⑦父命之
⑧舜发于畎亩之中
⑨人恒过,然后能改
⑩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答案:围;泛指武器军备;放弃;极点;行冠礼;遵从;教导、训诲;兴起,指被任用;常常;了解、明白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准确理解,解答时结合语境进行判断。故答案为:1
.围
2
.泛指武器军备
3
.放弃
4
.极点
5
.行冠礼
6
.遵从
7
.教导、训诲
8
.兴起,指被任用
9
.常常
10
.了解、明白【点睛】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掌握。18、解释下面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管夷吾举于士
③百里奚举于市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虽有嘉肴
⑥虽有至道
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⑧然后能自强也
答案:起;狱官;市场;担子,责任;美味的菜肴;到达了极点;因此;自己督促自己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②“众管夷吾举于士”士:狱官。③“百里奚举于市
”市:市场。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担子,责任。⑤“虽有嘉肴”嘉肴:美味的菜肴。⑥“虽有至道”至
:到达了极点。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是故:因此。⑧“然后能自强也”自:自己督促自己。【点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粤教沪科版必修1英语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湘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粤人版高一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沪教新版高三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冀少新版九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农户农村电商金融服务合同4篇
- 乳制品2024年新型包装材料采购合同3篇
- 担保合同权利义务协议书(2篇)
- 2025年度木材交易市场入驻经营合同3篇
- 2025版美容养生中心使用权转让合同4篇
-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
- 2024医疗销售年度计划
- 税务局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 人教版语文1-6年级古诗词
- 上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职业发展展示园林
- 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默写表直接打印
- 2024版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讲稿
- 中学英语教学设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项目五 运营效果监测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