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考点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2024·浙江金华卓越联盟月考]漫画通常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具有趣味性和形象性,耐人寻味。对下图解读最正确的是 ()A.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B.宗法制逐渐瓦解C.周王的权力名存实亡D.诸侯之间纷争不断2.[2024·浙江温州环大罗山联盟期中]春秋战国时期,继各地形成的以“国”为中心的地域组织取代传统的氏族群体之后,“邦”“国”等地域组织概念也逐渐失去了明确的界限。这一现象反映了 ()A.华夏认同的发展B.郡县制度的产生C.君主权力的加强D.宗法伦理的重塑◆考点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3.[2024·浙江衢温“5+1”联盟期中]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增强国力,都十分重视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其中秦国郑国渠位于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4.[2024·浙江湖州安吉月考]《商君书》载:“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由此可知,商鞅主张 ()A.土地国有B.奖励军功C.重农抑商D.严刑峻法◆考点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5.[2024·浙江温州环大罗山联盟期中]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有 ()A.仁政B.尚贤C.为政以德D.隆礼重法6.在中国的治理思想中,某家思想是以自然、宇宙、社会、万物有序、演化和无为为核心理念的一整套完整的华夏原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它是 ()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7.[2024·浙江丽水月考]某思想家的观点:“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此论述提及的是 ()A.孔子的思想B.孟子的思想C.墨子的思想D.荀子的思想8.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得到秦孝公赞同,孟子主张仁政却被各国摒弃。这反映出()A.主张统治者爱惜民力的思想深入人心B.研究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学派已经消失C.主张统治者重用贤能的思想成为主流D.适应统治者争霸需要的主张得到推崇9.[2024·浙江嘉兴期末]据考古发现,洛阳东周王城遗址的面积不足10平方千米,赵都邯郸城面积是其2倍,楚都纪南城面积接近其2倍,齐都临淄城的面积约为其2倍。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礼崩乐坏B.华夏认同C.诸侯混战D.皇权旁落10.[2024·浙江金丽衢十二校月考]据《汉书·食货志》记载,直至战国末期,一方面有“除井田,民得卖买”的封建土地私有的现象,也有如赵括那样“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还出现了“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之类的土地私有观念,甚至“中牟之人,弃其田耘、卖宅圃而从文学者”竟达“邑之半”;但另一方面,终战国之世,国有土地仍然存在,从出土的云梦秦简所提供的资料中,可以找到不少这方面的证据。上述材料表明,战国后期()A.土地私有制已取代国有制B.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C.“千耦其耘”的劳作形式瓦解D.封建土地私有制尚处于过渡时期11.[2024·浙江台州八校联盟期中]史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这反映了 ()A.统治者注重推动文教娱乐事业的发展B.工商业的繁荣与城市的兴盛C.贵族阶级沉湎于醉生梦死的享乐生活D.平等、自由的体育竞技精神的萌发12.[2024·浙江湖州安吉月考]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枝繁叶茂时期。以下是该时期各学术流派及其提出的思想主张,对应正确的是 ()①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法家——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③儒家——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④墨家——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3.(15分)[2024·浙江嘉兴八校联盟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学派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材料二“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社会大变革”的具体体现,并从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中分别举一代表人物说说他们的政治主张。(9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在思想文化领域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6分)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1.A[解析]据本题材料漫画信息可知,周天子弱小,诸侯高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的场景,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分封制,而非宗法制,排除B项;通过材料并不能看出周天子的权力名存实亡,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诸侯和天子的关系,而非诸侯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2.A[解析]据材料“地域组织取代传统的氏族群体之后……地域组织概念也逐渐失去了明确的界限”可知,地域组织取代氏族群体体现了地域组织范围的扩大和统治人群的增多,这有利于推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交往,有助于当时产生的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A项正确;战国时期郡县制产生,但是其大范围推广是在秦朝,且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地域组织概念界限不明确表明人民内部认同的加强,并非君主权力加强,排除C项;氏族群体强调血缘关系,地域组织淡化了血缘关系,排除D项。3.B[解析]结合所学,秦国郑国渠位于今陕西省,即图中②的位置,B项正确;①大约位于今甘肃地区,③位于今四川地区,是都江堰的所在地,④位于今广西地区,①③④都不是郑国渠的所在地,排除A、C、D项。4.C[解析]根据材料“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可得出,商鞅强调的是农业的重要性和抑制商业发展,属于重农抑商政策的内容,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土地所有制,排除A项;奖励军功和严刑峻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D项。5.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其思想核心是仁,C项正确;仁政是孟子的主张,排除A项;尚贤是墨子的主张,排除B项;隆礼重法是荀子的主张,排除D项。6.A[解析]据材料可知,春秋末期的老子创立道家学派,以自然、宇宙、社会、万物有序、演化和无为为核心理念创造了一整套完整的华夏原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A项正确;法家主张依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排除B项;儒家主张为政以德,提倡德治,排除C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排除D项。7.C[解析]题干材料主要表达了贤良之士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进而要求统治者求“众贤”,即“尚贤”,这是墨子的观点,C项正确;孔子强调“仁”,没有提出材料中的观点,排除A项;孟子强调“仁政”,与材料中观点不符,排除B项;荀子主张隆礼重法,与材料观点不符,排除D项。8.D[解析]根据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主张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想要国家繁荣发展就不能仿效旧的法度,倡导变法图强适应争霸战争需要,得到统治者推崇,孟子主张的仁政不能满足各国争霸的现实需要,被摒弃,D项正确;儒家主张爱惜民力,但是未受到重视,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研究自然界规律的学派,排除B项;尚贤思想是墨家的主张,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9.A[解析]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东周洛阳王城面积小于其他诸侯国国都,说明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A项正确;材料未反映少数民族与汉族关系问题,排除B项;题干显示的是周王室与各诸侯之间的关系,未反映诸侯混战的问题,排除C项;此时尚未形成专制皇权,排除D项。10.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和使用,封建土地私有的现象出现,但终战国之世,国有土地仍然存在,反映了战国后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尚处于过渡时期,D项正确;“土地私有制已取代国有制”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战国后期土地制度发生变化,未体现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排除B项;此时“千耦其耘”的劳作形式依然存在,并未完全瓦解,排除C项。11.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史书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景象,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在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动下,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与城市的兴盛,B项正确;材料中的景象反映了工商业的繁荣与城市的兴盛,未体现统治者的推动作用,排除A项;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兴盛不代表贵族阶级沉湎于享乐,排除C项;史书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景象,未涉及平等、自由的体育竞技精神,排除D项。12.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道家主张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属于道家思想,①正确;法家主张加强君权,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因此“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符合法家思想,②正确;墨家主张非攻,“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符合墨家主张,④正确;“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体现了辩证法思想,是道家主张,③错误。故B项正确。13.(1)政治上,诸侯纷争、礼崩乐坏,新兴士阶层的崛起;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上,私学的兴起,百家争鸣。(儒家)孟子——仁政(或荀子——隆礼重法);(道家)庄子——逍遥自由;(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法家)韩非——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人物与观点相对应才可得分,回答其他人物与观点对应正确也可得分)(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或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对后世影响深远。[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当时“社会大变革”的表现可从政治、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