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学习重点:了解三国至隋唐五代的儒道佛的发展、文艺科技、中外交流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01文学艺术02科技0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中外文化交流04明成化帝朱见深《一团和气图》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儒学道教佛教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汉武帝时确立正统地位吸收佛、道精神,有新发展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以儒为主“三教并行”,韩愈提出复兴儒学东汉末兴起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盛行,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武则天时有很大发展,禅宗影响最大道教最受尊崇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尊道”阅读教材,完成下表,并概括三国至隋唐思想发展的特点。材料二:东汉末年,民间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形成道教,讲求修炼养生,长生不老,希望成为神仙。材料一: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宣扬“天堂地狱”、“因果报应”等观念,号召人们忍受苦难,到来世寻求幸福。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材料三: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四:道教强调人生的哀乐、现实的纵情,且备有长生之方、登仙之术……人们可由此来超凡脱俗,逍遥神游,求得精神上的充实和超越。……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1)阅读材料,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的原因。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2)佛教、道教的盛行,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材料五:“於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

——《魏书·释老志》材料六:“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

——范缜《神灭论》①佛教兴盛,广修寺庙,耗费钱财;②与封建政府争夺劳动力,严重威胁政府利益;③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材料七:南北朝时期的僧尼人数和寺庙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材料八: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汉唐儒学简单的思想体系,已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材料九:除韩愈以外,李翱、柳宗元等人也在致力寻求调和儒、释二家的途径,逐一汲取佛教哲学的思辨成果来改造儒家学说。

——ト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

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家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3)面对儒学危机,唐朝的儒学家有何主张?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唐代古文运动代表:韩愈和柳宗元目的:推行古道,复兴儒学,维护封建统治手段:用儒家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主张:提高作者的道德修养;反对模仿因袭;反对有文采而内容荒谬的作品;要求写作必须有认真的态度;反对盲目地厚古非今。

材料: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

——韩愈《论佛骨表》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番外——玄学背景:经济: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政治:世代沿袭的门阀政治思想:走向崩溃的两汉经学社会:动荡不安的社会变局特点:崇尚老庄,魏晋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代表: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影响:形成了寄情山林、纵酒清谈的社会风气。——不营营于利——不汲汲于名——不困囿于礼——不留恋于生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朝代代表魏晋南北朝建安文学()、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唐朝初唐初唐四杰:盛唐边塞诗:山水诗:中唐晚唐王昌龄《出塞》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维《竹里馆》、孟浩然《过故人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元稹:新乐府运动杜牧《江南春》、李商隐《无题》文学阅读教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曹操父子陶渊明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二.文学艺术文学东汉后期,一些文人吸取乐府诗的技巧,创作表现内心世界的《古诗十九首》,标志着文人诗的诞生。曹魏时期,“三曹”、“建安七子”代表了文人诗创作的高峰。南北朝时期,骈文盛行,讲求对偶、声律、用典。北朝民歌盛行。随着文学的进步,文学批评也在魏晋南北朝发展起来。南朝谢眺、沈约等人归纳总结了诗歌创作声律运用的特点,古体诗开始向格律化的近体诗过渡。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古诗十九首》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

——《文心雕龙·明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吴均《与朱元思书》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二.文学艺术唐朝的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体裁众多,风格各异,内容丰富多彩,相当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李白、杜甫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水平。唐朝中期,韩愈等人发起古文运动,提倡恢复先秦两汉的古代散文,崇尚文字顺畅简练,言之有物。唐朝后期,带有配乐并且句式长短不等的长短句开始流行,至五代而愈盛。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杜甫《春日忆李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文者,贯道之器也,不深于斯道,有至焉者,不也?——《昌黎先生集》序文学二.文学艺术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自发阶段,实用功能自觉阶段,实用和艺术书圣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柳公权《金刚经碑》魏碑天下第一北魏《张猛龙碑》北朝雄健南朝

秀美颜筋柳骨书法二.文学艺术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曹植《洛神赋》顾恺之《女史箴图》绘画顾恺之《洛神赋图》摹本二.文学艺术王维《江干雪霁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摹本)李思训《江帆楼阁图轴》隋唐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绘画宗教画生活化、世俗化、本土化二.文学艺术石窟艺术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随着佛教的流行,十六国、北朝的石窟艺术大为发展,其中兼有雕塑、绘画,主要代表有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二.文学艺术石窟艺术二.文学艺术莫高窟中,唐朝石窟约占半数,其中所塑佛像比魏晋南北朝更具世俗色彩,具有慈祥、温和的特征。石窟壁画以演示佛经故事的经变画为主,画面巨大而内容丰富,构图紧密。云岗石窟交脚菩萨塑像莫高窟北魏禅定佛像莫高窟唐代佛像石窟艺术二.文学艺术

兴起于十六国,鼎盛于隋唐。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他是佛教的天人和道教的羽人和中原的飞天长期交流、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唐玄宗《霓裳羽衣舞》敦煌壁画中的胡旋舞《胡旋舞》节选白居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风格多样,具有壮阔欢腾的特色,代表胡旋舞。乐舞二.文学艺术魏晋南北朝祖冲之与圆周率数学农学地理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方法隋唐建筑印刷火药李春: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用于战争天文僧一行测定地球子午线医学孙思邈与《千金方》、唐高宗时编《唐本草》三.科技【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材料1: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齐民要术·序》材料2:张骞通西域,至唐代时中西交流有了较大规模,中国科技传到了西方,对阿拉伯帝国(当时西方科技最发达的地方)科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在阿拉伯的数学、医学、炼丹、天文学著作中,清楚地显示出受了中国的影响,但是反过来,中国科技吸收外来的的东西要少得多。例如,据阿拉伯史籍可知,盖伦的著作由一位中国医生带回中国,可在中国史籍中根本没有盖伦著作传人的影子,可见它在中国根本没有引起注意和发挥影响。

——王烔华等:《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①科技内容:实用性强,忽视理论研究;②科技使用:重农抑商,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缺乏进一步转化的动力;③分布领域:主要集中在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④研究方法:主要为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缺少实验创新;⑤主要成就:全面繁荣,多项成就领先世界,但对外来吸收较少。三.科技(1)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2)中国名僧西行取经。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唐朝的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取经,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1、佛教传入中国--异域文化的深远影响(“兼收并蓄”)四.中外文化交流2、中国文明的外传--东亚文化圈的重要贡献(“对外开放”)①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经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②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1)佛教文化的外传①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经贸交流)②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政治交流)(2)其他文化交流四.中外文化交流本课小结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文学:魏晋:建安文学、田园诗→南北朝:骈文、民歌→唐代:唐诗艺术科技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圆周率)、农学《齐民要术》、地理《禹贡地域图》隋唐时期:建筑(赵州桥)、印刷术(雕版)、火药、天文(僧一行本初子午线长度)、医学(《千金方》《唐本草》)佛教传入中国——玄奘西行佛教外传——鉴真东渡其他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儒学——吸纳佛道观念,发展理论体系道教——东汉末年以来自成体系佛教——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逐步本土化书法: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绘画:顾恺之→吴道子雕塑: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28

中华文化的第三次突破集中出现在南北朝时期……这一次的突破与前两次所不同的是,它既是中华文化内部“僵化”和“转变”的结果,也是外来文化冲击的产物。但是,外来文化并未征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而是被整合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