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2024年甘肃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3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_第1页
临夏2024年甘肃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3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_第2页
临夏2024年甘肃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3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_第3页
临夏2024年甘肃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3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_第4页
临夏2024年甘肃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3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夏]2024年甘肃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3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一、数量关系。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共35题)

1、有101位兵乓球运动员在进行冠军争夺赛。通过比赛,将从中产生一名冠军。这次比赛实行淘汰制。在一轮比赛全部结束后,失败者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而胜利者再次抽签,参加下一轮的比赛。问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才能最终产生冠军?

A:32B:63

C:100

D:101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本题考查比赛问题。

淘汰制规则为比赛一场即淘汰一人,根据“101位兵乓球运动员进行冠军争夺赛”,可知决出冠军需淘汰剩余的101-1=100(人),即需比赛100场。

故本题选C。

2、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匀速自下而上行驶,两个孩子在行驶的扶梯上,男孩儿每秒向上行走2个阶梯,女孩每2秒向上走3个阶梯,如果男孩用50秒到达,女孩儿用60秒到达,则当电梯停止时,可看到(

)个阶梯。

A:80

B:100C:120

D:150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为牛吃草的变形题。设电梯停止时,可看到Y个阶梯,扶梯每秒上升X级,男孩、女孩走一级台阶所用时间分别为2秒、秒。根据牛吃草变形公式,代入可得,解得,。

故本题选D。

3、4,6,12,36,(

),3888

A:208B:216

C:280

D:286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观察数列,无明显特征,考虑递推数列。,,推测规律为前两项的乘积等于后一项的两倍。则所求为,计算可得()=216,验证,符合该规律。

故本题选B。

4、张叔叔是李叔叔现在的年龄时,李叔叔20岁,李叔叔是张叔叔现在的年龄时,张叔叔35岁,那么(

)。A:李叔叔比张叔叔大20岁

B:张叔叔比李叔叔大20岁

C:张叔叔比李叔叔大5岁D:李叔叔比张叔叔大5岁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设今年张叔叔年龄为岁,李叔叔年龄为岁。根据题意有:

由上表可联立方程组:…①;…②。

解得:,,故张叔叔比李叔叔大5岁。故本题选C。5、某校圆形操场面积为18000平方米,小明以120米/分钟的速度绕着操场跑一圈约需()分钟。(π精确到3.14)A:1

B:4

C:10

D:15

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

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

设圆形操场的半径为r,绕着操场跑一圈约需t分钟,根据题意列式:πr²=18000①,2πr=120t②,联立①②等式解得t≈4。故本题选B。

6、某试卷共有判断题30道,每道题判断正确得2分,判断错误扣1分,不判断0分,小张做了30道题,计划得分不少于40分,则小张至多要判断错误()道题。

A:3

B:4

C:5

D:6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解法一:

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求小张至多要判断错误几题,从最多的选项开始代入。

代入D选项,若小张最多判断错误6题,则小张最多扣分:6×1=6(分),这时如果不判断为0题,则最多得(30-6)×2=48分,48-6>40,满足题意。

故本题选D。

解法二:

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鸡兔同笼思想解题。若小张全答对,应得2×30=60(分),那剩余60-40=20(分),使判断错误的题数尽量多,那么20÷[2-(-1)]=6…2,所以最多判断错误6题。

故本题选D。

7、7,36,125,256,(

),64,1

A:225

B:243

C:196D:121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观察数列,发现变化幅度较大,且出现多个幂次数:36、125、256、64,1,故考虑幂次数列。原数列可转化为:,,,,(

),,,新数列的底数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指数是自然数列,则所求项为。

故本题选B。

8、小郑从A地开车去B地,已知B地距A地195千米,若小郑以每小时65千米的速度匀速驾驶,则他共需要花费()小时才能到达B地。

A:1.5

B:3C:5

D:6.5

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

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

根据行程基本公式,所用时间==3(小时)。

故本题选B。9、某汽车销售公司2015年盈利1500万元,到2017年盈利2160万元,且从2015年到2017年,每年盈利的年增长率相同。则该公司2016年盈利()万元。

A:1650B:1700

C:1750

D:1800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用方程法解题。

根据题意,设每一年盈利的增长率为x,则1500×(1+x)²=2160,解得(1+x)²=1.44,即x=20%,则2016年盈利为1500×(1+20%)=1800(元)。故本题选D。10、甲、乙两辆汽车从A地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走45千米,乙每小时走60千米,若甲车比乙车早出发2小时,则乙车追上甲车需要:

A:6小时

B:7小时

C:8小时

D:9小时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用公式法解题。

甲比乙早出发的2小时路程为45×2=90(千米),即为乙追甲的追及距离。根据追及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追及时间,代入数据:90=(60-45)×追及时间,解得追及时间为6小时。

故本题选A。11、某公司38名员工一起去划船,共租了8条船,大船是6人,小船是4人。刚好坐满,则共租小船()条。

A:4

B:5

C:6

D:7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分析问题本题中给出总人数和共租的船数及每种船上能坐的人数,故用方程法,可将租的小船设为x条,再根据题意列方程、解方程即可。

计算过程

每条小船坐4人,租了x条船,故小船上坐的人数共有4x;由于共租了8条船,故租的大船条数为8-x,又由于每条大船坐6人,则大船上坐的人数为(8-x)×6。38人刚好坐满,即有:4x+(8-x)×6=38,即得x=5。再次标注答案

故本题选B。

12、2015年小敏的年龄是小杰的三倍,2019年小杰比小敏小4岁,则2019年小杰多少岁?

A:8B:7

C:6

D:5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本题考查年龄问题,用方程法解题。

设2015年小杰为x岁,小敏为3x岁,根据2019年(过了4年),小杰比小敏小4岁,可得x+4=(3x+4)-4,解得:x=2,故2019年小杰为2+4=6(岁)。

故本题选C。13、1,3,7,13,21,()。

A:30

B:31C:32

D:33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观察数列,无明显特征,考虑作差。相邻两项作差后得新数列:2,4,6,8,(),是公差2的等差数列,则新数列下一项为。故原数列所求项为。

故本题选B。

14、某商店批发了100袋面包改良剂,已知每袋面包改良剂的进价为3.5元,总运费为100元,预计损耗2%,现以每袋5元价格售卖,则该批面包改良剂可获利润()元。

A:39.2B:40

C:49

D:50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用公式法解题。

根据损耗2%,可得最终可销售的数量为:100-100×2%=98(袋),根据总利润=总售价-总成本,代入数据可得:98×5-100×3.5-100=40(元)。

故本题选B。15、0,,,

A:

B:

C:

D:1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数列大部分为分数,考虑分数数列。对题干分数数列进行反约分可得:、、、,观察可知,分子、分母分别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且分子比分母小2。则所求项==

故本题选A。16、2,3,5,7,11,()

A:17

B:18

C:19

D:20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观察数列,均为质数,11的下一位质数为13,选项中没有13,排除质数的规律,同时观察数列没有其他的明显特征,考虑做差。两两做差,得到新数列1,2,2,4。发现:,,是简单递推积数列,数列的前两项乘积=第三项,那么下一项,故所求项。

故本题选C17、将一个正方形变为长方形,保持周长不变,但面积减少了1平方厘米,则该长方形的长比宽要多()厘米。

A:1B:2

C:3

D:4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设原正方形边长为,变形为长方形时,长边为,边长变化了,因为周长不变,则长边增加,短边减少,又因为面积减少1平方厘米,则,化简得:,,。长比宽多:故本题选B。

18、1,4,16,57,(

)A:121

B:125

C:187

D:196

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观察数列无明显特征,尝试相邻两项做差所得数列没有明显的规律,考虑递推规律。观察数列可得:;;;题干数列呈现的规律为第一项第二项,n的取值分别为:1、2、3,是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则所求项。

故本题选C。19、客、货两船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航行。货船的速度是客船的五分之四,货船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船相遇。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A:108千米

B:72千米

C:144千米

D:180千米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设A、B两地相距为千米。由题可知,,当时间一定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则两船相遇时,,故千米。根据题意可列等式:,解得

故本题选C。20、定义4*5=5+6+7+8,6*4=4+5+6+7+8+9,按此规律,(12*15)-(8*6)的值是:

A:76

B:170

C:246

D:322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中的定义新运算。观察新定义4*5=5+6+7+8,6*4=4+5+6+7+8+9,可以发现:m*n=n+(n+1)+(n+2)+……+(n+m-1)。因此,(12*15)-(8*6)=(15+16+……+26)-(6+7+……+13)=-=246-76=170。故本题选B。

21、7.1,8.06,14.2,16.12,28.4,()。

A:32.24

B:30.4

C:32.4

D:30.24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做差无法求解,以小数点为分隔符,将小数拆分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以观察规律。观察可知,第一项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之和为第二项的整数部分,第一项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之差为第二项的小数部分。即:7+1=8,7-1=6;8+6=14,8-6=2;14+2=16,14-2=12;16+12=28,16-12=4。则未知项的整数部分为:28+4=32,小数部分为:28-4=24。未知项应为32.24。

故本题选A。22、甲、乙两人完成一项任务,已知甲每工作3天需要休息一天,乙每工作5天需要休息一天。甲单独完成这项任务需要18天,乙单独完成这项任务需要30天,甲、乙一起同时完成这项任务,则需要()天。

A:10

B:12

C:14D:16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赋工作总量为90,则甲的工作效率为,乙的工作效率为。根据题意,甲、乙的工作周期分别为4天、6天,则两队最小的循环周期为12天,期间甲、乙分别工作9天、10天,此时工作总量为,剩余工作量为。则还需要合作2天即可完成任务。故甲乙一起完成这项任务共需故本题选C。

备注:题目表达逻辑应为“甲、乙两人完成一项任务,甲单独完成这项任务需要18天,乙单独完成这项任务需要30天。现在甲每工作3天需要休息一天,乙每工作5天需要休息一天”

23、甲与乙一起骑自行车从A地去B地,自行车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走了的路程后,乙因故骑自行车返回A地,而甲下车继续步行前行。乙在到达A地后立刻原路折返,在距离B地还有的路程处追上甲。问甲步行的速度为每小时多少千米?

A:3

B:4C:5

D:6

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用比例法解题。

从乙因故返回,甲下车步行前行,到乙追上甲,两人所用时间相同,甲走了全程的,乙相当于走了一个全程。甲和乙的路程比为1∶3,所以甲和乙的速度比也为1∶3(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乙骑自行车的速度为15千米/小时,所以甲步行的速度为15÷3=5(千米/小时)。

故本题选C。

24、某双行道入口(如右图所示)的形状上为半圆,下为宽4米,高2.2米的长方形。现工人师傅打算施工拓宽隧道,若欲使一辆宽为2.4米,高为2.9米的货车刚好通过这条双行隧道,则此隧道至少应该增宽()米。

A:0.1

B:0.2C:1.0

D:2.5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

拓宽后圆的半径r,如图所示:

满足条件:r²=2.4²+(2.9-2.2)²,解得r=2.5(米),则长方形长为2r=5(米),即需要增宽1米,本题选择C选项。故本题选C。

25、有一条公路,20人修计划15天完成,动工3天后有5人退出,留下的人继续修路,假定每人工作效率相同。那么修完这一条公路需()天。

A:15

B:17

C:19

D:21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效率类,用赋值法解题。

赋每人每天的工作效率为1,则20人每天完成工作量20×1=20,那么总的工程量为20×15=300,根据题意知有人退出后修完这条公路还需(300-3×20)÷15=16(天)。所以,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需要16+3=19(天)。故本题选C。

26、平面内有7条直线,其中任意2条直线不平行,任意3条直线不共点,则可组成的三角形个数为:

A:35B:42

C:49

D:81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基础排列组合。

满足题意的任意三条直线可构成一个三角形,平面内共有7条直线,则可组成的三角形个数为:。

故本题选A。

27、某彩电按每台50元的利润卖出40台的收入与按每台300元的利润卖出30台的收入一样多,那么这种彩电的成本是()元。

A:600

B:700C:800

D:900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设彩电成本为元,因两种售卖方式的收入相同,依题意可列方程:,解得

故本题选B。

28、某单位员工为本科以下学历,为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81人。为提高员工整体学历水平,拟招收一批硕士研究生以上人才。招满后单位本科及以上员工比重将提高8.5个百分点,问单位拟新招多少人?(

A:72B:100

C:105

D:125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由于单位员工中是本科以下学历,为本科学历,故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的比重为。又由于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81人,故该单位原来员工的总人数为人。

方法一:原来本科及以上员工的人数为人。设新招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为,则招满后单位员工总人数为,单位本科及以上员工的人数为。由于招满后单位本科及以上员工的比重将提高8.5个百分点,则招满后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的比重为。故有,解得。

方法二:设拟新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为,这些人中本科及以上的比重为。而原来员工中本科及以上的比重为,新招收之后本科及以上的比重为。根据线段法,距离与量成反比,可得,解得。

故本题选B。29、有42本书准备分给5个人,要求每人拿到书的数各不相同,则分得书最多的人至少得________本书。

A:9

B:10

C:11

D:12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题干要求“最多的人分得的书至少”,则“其他的人分得的书最多”,设分得书最多的人分得本,根据“每人拿到的书各不相同”可知,其余人分得的书的数量依次是,,,,可列出方程:,解得,上浮取整,可知分得书最多的人有11本。

故本题选C。30、6

20

42

72()156

210

272

A:92

B:110

C:128

D:4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数列呈单调递增趋势,优先考虑作差。原数列后项减前项得:14,22,30,(),(),54,62,新数列前三项是公差为8的等差数列,后两项也满足此规律。按此规律可得题干所求项为72+(30+8)=156-(54-8)=110,B项满足。故本题选B。

31、已知两数相除,商为4余数为8,若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四数之和等于415,则被除数是(

)。A:79

B:87

C:324

D:356

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方法一:设除数为,则。根据题意可得:,解得。则被除数为。

方法二:根据题意,,可知被除数是4的倍数,可排除A、B项。剩二代一,代入C项:,解得,则,满足题意;代入D项:,解得,则

故本题选C。32、袋子里红球与白球的数量之比是9∶3。放入若干只红球后,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变为5∶1;再放入若干只白球后,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变为3∶1。已知放入的红球比白球多80只。那么袋子里原来共有()只球。

A:200

B:220

C:240

D:260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可设袋子中原来的红球数量为9a,白球数量为3a,第一次放入若干只红球后,因为白球数量没有变化,可将红白球数量比化分为15a∶3a,即放入红球数量为15a-9a=6a;第二次再放入若干只白球后,因为红球数量没有变化,可将可将红白球数量比化分为15a∶5a,即放入白球数量为5a-3a=2a,又可知6a-2a=80,解得a=20(只),那么袋子里原来共有球(9+3)×20=240(只)。故本题选C。

33、12,104,1006,10008,()

A:100010

B:1000010

C:100001

D:10010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特殊数列。

观察数列发现,前面四个数字分别为二位数、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且首位均是1,末尾项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中间(首位和末尾除外的部分)从没有“0”、1个“0”、2个“0”到3个“0”递增,故所求项首位为1,中间有4个“0”,末尾为8+2=10,即为1000010。

故本题选B。

34、3,5,11,21,43,()

A:60

B:68C:75

D:85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分析题干

题干数列递增,数值增长缓慢,考虑多级数列做差,找不出规律,可考虑做和数列或递推数列以寻找规律。

寻找规律

解法1:题干数列3,5,11,21,43,相邻两项做和得到新数列:8、16、32、64,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根据等比数列的规律,下一项应为64×2=128,故题目所求项为:128-43=85。

解法2:观察可知,第一项的2倍与第二项之和为第三项,即有:3×2+5=11,5×2+11=21,11×2+21=43,故题目所求项为:21×2+43=85。得出答案

上述两种规律所得答案相同,均为85。

第四步:再次标注答案故本题选D。

35、公司购买了一批电脑,从1到n的编号入库,随机抽取其中一台的编号后其余的编号之和是10000。随机抽取的这台编号是:

A:11

B:13C:19

D:21

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本题考查数列问题,用公式法解题。

根据“从1到n的编号入库”,可知编号为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根据前n项求和公式,可知n台电脑总的编号之和为n(n+1)÷2。结合选项可知,10000+11≤n(n+1)÷2≤10000+21,即20022≤n(n+1)≤20042,已知140²=19600≤20022≤20042≤150²=22500,由于结果更接近如19600,因此从140开始验证,只有当n=141时,排名之和为10011,不等式成立。

所以随机抽取的这台编号是11。

故本题选A。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40题)

1、所谓民族文化的积淀,对艺术家而言表现为“书卷气”。书法家更应具备这种“气”。书法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它以文字为基础、为载体。因此,________洞明文字生成中所蕴自然山川之地脉,宇宙变幻之天象,深谙文字之文化含量,执笔时才有底气,才能生发出意象、意念、意蕴、意境。否则________到达深郁而豪放、凝重而飘逸之化境。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A:一旦无以

B:若难以

C:唯无以

D:只要无法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突破口在第一空。横线后有“才……”“才能……”,故第一空需填入一个意为“只有”的词语,方可构成“只有……才……”的固定搭配。在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的“唯”含有“只有”之意。答案锁定C选项。

验证第二空。“无以”意为表示没有(谁);没有(办法),代入第二空,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C。【解析拓展】

一旦:不确定的时间词,表示将来有一天。含有“万一”“突然”“如果”等预设意味。若:如果,假如。只要:表示具有充分的条件,正句常用“就”、“也”、“都”、“便”相呼应,表明由这种条件产生的一种结果。难以:根据场合或情况很难作为自然的结果或后果。无法:①无视法纪;②没有办法。

2、作为主要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若能借助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替代能源电解水制得的氢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或燃料,________能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________有助于解决人们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存储问题,兼具经济和环境效益。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而且

B:不是而是

C:与其不如D:不但反而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分析语境。根据“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或燃料,________能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________有助于解决人们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存储问题,兼具经济和环境效益”可知,文段表示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燃料,最直接的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更重要的是解决了能源问题,前后两空为递进关系。验证选项。A项“不仅……而且……”表递进,符合语境。B项“不是……而是……”为反向并列,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与其……不如……”表示选择关系,排除C项。D项“不但……反而……”表转折关系,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故本题选A。

3、晨练是一种好习惯,但未必人人适合。从人的生理特点来看,早上6点左右,人体的血压开始升高,心率逐渐加快,上午10点左右达到峰值,如果有冠心病、高血压的人此时锻炼,尤其是进行剧烈运动就有可能发生意外。清晨6点到8点,人体血小板的凝聚力明显增强,血液相对粘稠,这段时间运动可能会使心脑血管梗塞率增大。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晨练总的来说还是弊大于利

B:晨练不宜选在6至8点之间

C:晨练应尽可能避免剧烈运动D:晨练时间和强度要因人而异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文段首句先通过转折关联词引出观点,强调晨练未必人人适合。接着开始具体解释说明,现实从人的生理特点来看,强调早上6点左右。人的血压开始升高,10点达到峰值,如果有高血压等病的人此时开始锻炼,就有可能发生意外。随后又提到另一原因:清晨6点到8点,这段时间运动可能会使心脑血管梗塞率增大。故文段属于总分结构,重在开头,故答案应选择D项。

A项,文段中重在强调晨练存在的“弊端”,故应排除。

B项,表述片面,在说明晨练存在的“弊端”时,6点到8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时间段,故应排除。C项,表述片面,除了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外,还需要注意晨练时间,故应排除。故本题选D。

【出处】《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4、科学家在地面实验室的实验表明,一些小分子物质经紫外线照射可以生成氨基酸。光谱分析表明,星际空间存在着这样的小分子物质。科学家还利用卫星进行了有关实验,这样的小分子物质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生成了氨基酸等大分子。因此,一些科学家认为彗星在空间运行时会吸附上这些大分子,而且由于彗星结构松散,其吸附的大分子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更容易产生类生命物质,它们虽具有类似原始生命的结构,但不能自我复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类生命物质”的结构与原始生命的结构相近

B:“类生命物质”是氨基酸等大分子经紫外线照射产生的

C:“类生命物质”的生成与彗星的运行有一定联系

D:“类生命物质”是吸附在彗星上的氨基酸等大分子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A选项,文段最后一句“它们虽具有类似原始生命的结构,但不能自我复制”,故A选项的说法与文段意思一致。

B选项,与原文“这样的小分子物质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生成了氨基酸等大分子”说法一致,故B选项与原文表述一致。C选项,与原文“一些科学家认为彗星在空间运行时会吸附上这些大分子”说法一致,故C选项与原文表述一致。

D选项,概括不全,由原文“由于彗星结构松散,其吸附的大分子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更容易产生类生命物质”可得,类生命物质是吸附在彗星上的氨基酸等大分子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生的。故D选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文段出处】

新浪博客:《生命诞生》

5、衰年变法后的齐白石,一扫此前习八大、石涛的清逸孤傲之风,以金石题入之,以民间的烟火气,开“红花墨叶”一派,形成了________的艺术风貌,齐白石老人在作画上讲究“扫除凡格”,于书法也是力能扛鼎。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步一趋

B:一模一样

C:别具一格

D:别来无恙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分析语境。根据“齐白石,一扫此前习八大、石涛的清逸孤傲之风,以金石题入之,以民间的烟火气,开‘红花墨叶’一派,形成了________的艺术风貌”可知,齐白石和以前其他派系的风格不同,重新开创了一种不同的风格,该空应体现“另一种不同的风格”的含义。

辨析选项。A项“一步一趋”形容紧跟着走或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义)。B项“一模一样”形容完全相同,没有什么两样。D项“别来无恙”是作别后通信或重逢时的问候语,意思是自从离别以来没有任何坏的事情发生。三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和D项。C项“别具一格”指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C。6、短文包含5个标有题号的部分;每个部分画线标注A、B、C、D共4个选项,其中一项可能含有错别字、使用不当的词语、文字缺漏或冗余、语序不当、内容与前后文矛盾等错误。请仔细阅读,选出存在错误的选项。

(一)梨花风起正清明

(1)、清明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A),“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这一节气大约始于(B)周代,后来因为与寒食节时间相近,清明节也吸收了寒食节的一些内容。寒食节则缘于(C)一个妇孺皆知的典故: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禁烟火,吃寒食。因此(D),清明节也有了吃寒食的习俗。

A:A

B:B

C:C

D:D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审题干,找出有错误的一项。辨析选项。C项“缘于”表示的是因果关系,而文段表述的是寒食节的来源,故应改为“源于”。A项、B项和D项在内容和语法上均无问题,排除A项、B项和D项。

故本题选C。

(2)、清明节还吸收了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俗称(A)“三月三”,相传是黄帝的诞辰(B),后来演绎(C)为游春踏青的节日。春光盛景,人们来到郊外,投进大自然的怀抱(D),饮酒赏花,荡舟放歌。

A:AB:B

C:C

D:D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审题干,找出存在错误的一项。

辨析选项。C项“上巳节演绎为节日”搭配不当,应该将“演绎”改为“演变”。A项、B项和D项均搭配得当。

故本题选C。(3)、清明节还是祭奠(A)先人的重要节日。国人历来重视祭祀,从上古时期至秦汉,祭祀之风逐渐浓厚(B)。到了唐玄宗时期,朝廷下诏清明节扫墓定为当时“五礼”之一(C)。从传统的祭奠方式到现在的文明祭祀,国人始终保留(D)着慎终追远的独特文化。

A:AB:B

C:C

D:D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审题干,找出存在错误的一项。

辨析选项。C项缺少介词,应该改为“把清明节扫墓定为当时‘五礼’之一”或者改为“定清明节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A项、B项和D项均正确。

故本题选C。(4)、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均格外钟爱清明节,但(A)不吝笔墨。其中,杜牧的《清明》堪称(B)歌咏此节的千古绝唱。在这个细雨纷纷的日子,春衫尽湿,杏花深处,牧童天真,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烟雨诗画的景象(C),令人忍不住心生涟漪(D),充满向往。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审题干,找出存在错误的一项。辨析选项。A项中“文人墨客钟爱清明节”与“不吝笔墨”并非转折关系,可将“但”改为“且”。B项、C项和D项均正确。

故本题选A。

7、网络尤其是微博等传播渠道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多信息省去了求证环节就被________发布了出去,为流言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但是这些方便快捷的传播渠道,也可以为传播权威信息所用,公开透明的传播渠道本身也有________功能,也可以大大缩减流言的生命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直接自净

B:随意反省

C:广泛修正D:轻松过滤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第一空,根据前文“省去了求证环节”可知,空白处应该选“直接”或“随意”,排除C、D项。第二空,“反省”意为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的错误。主体通常是“人”,不符合语境,故排除。“自净”即自我净化,一般指受污染的物体经本身的作用达到净化或无害化的现象。用在此处,表示“公开透明的传播渠道”通过自身的更新,可以肃清流言,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A。

8、景德镇的瓷器以其古朴的________,精湛的________,复杂的配釉为世界知晓。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造型技术

B:外形工艺

C:外形技术D:造型工艺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

分析第一空。该空与“瓷器”搭配。A项和D项“造型”指创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B项和C项“外形”指物体外在的物理形状。文中“瓷器”是经过烧制而成的,“造型”更符合语境,排除B项和C项。

分析第二空。根据文段可知,该空应体现“瓷器的制作方法高超”的意思。A项“技术”指人类在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D项“工艺”指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装配或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瓷器外表表现出的只能是“工艺”而非“技术”,排除A项。

故本题选D。

9、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我想,我虽是医学外行,但二哥只是胸闷,干嘛要做这么多的检查呢?

B:这本书凡我读了会动情的地方,哥哥读了也要流泪。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

C:他走了一个小时。

D: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橘子,塞在手提包里。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C项的“走”可又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走路”,二是“离开”。A、B、D均无歧义。故本题答案为C。10、阅读,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______,情感之切,意蕴之______,风格之______,手法之______。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精深新巧

B:深精新巧

C:深精巧新

D:精深巧新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先看前两空,第一空搭配“文字”,第二空搭配“意蕴”“精”强调精妙,与“文字”搭配恰当;“深”强调深刻,与“意蕴”搭配不当,排除B、C两项。再看后两空,第三空搭配“风格”,第四空搭配“手法”,“新”强调新颖,与“风格”搭配恰当;“巧”强调“巧妙”,与“手法”搭配恰当,排除D项。

形容风格,一般使用的是“新颖”;形容手法,通常使用“巧妙”,排除D项。

故本题选A。

【文段出处】

《改写句子概念不容忽视》

11、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________收受________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馈赠,因为各种原因________拒收的礼品,________登记上交。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能可能未能一定

B:不该或许没有务必

C:不应或许没有应该D:不得可能未能必须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分析第一空。文段是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应当是强制性的。A项“不能”和D项“不得”指不可以,带有强制性,符合语境。B项“不该”和C项“不应”指不应该,不应当,不能体现“强制性”,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和C项。

分析第四空。A项“一定”指确定、必定,不能体现一方要求另一方执行,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而D项“必须”是加强命令语气,符合语境。答案锁定D选项。

验证第二空和第三空。“不得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馈赠,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拒收的礼品,必须登记上交”表述正确。

故本题选D。12、培根在论述谣言对政府的影响时说,“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举措和坏的举措同样地触怒人民”,但他还强调,与其“到各处设法禁止他们反而使群疑增长”,“不如蔑视这些谣言倒常常是最好的制止他们的方法”。“蔑视”是培根提出的一种方法,当然不是唯一答案,但用疲于奔命的解释去应对显然于事无补。

适合用作这段文字标题的是:A:谣言的发生机制

B:谣言的影响模式

C:谣言及其恶劣后果

D:谣言及其消弭方法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选择。

文段首句先援引培根的观点,说明当政府不受欢迎时,好的举措和坏的举措同样会触怒人民。接着通过转折关联词语“但”,引出接下来的主旨句强调禁止会使群疑增长,不如蔑视。最后强调虽然“蔑视”只是培根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疲于解释是于事无补的,故文段强调的就是如何应对谣言。标题需要体现文段的主要内容,故本题答案为D项。A项:“发生机制”的意思是如何产生谣言的,但文中没有体现,应排除。B项:“影响”在文中没有出现,应排除。C项:谣言的“后果”在文中没有出现,应排除。

故本题选D。13、一般,三月起,各高校会陆续________自主招生简章,开始接受考生报名。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布置

B:颁布

C:宣布

D:发布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该空搭配“招生简章”。

辨析选项。A项“布置”指根据某种需要对场所、活动、人员等做出安排;B项“颁布”指政府机关或人民团体,将其研拟的法令规章、行政措施和所属成员的权利义务有关的诸事宜,依法公布周知;C项“宣布”指向听众宣读某个决定、信息。三者均与“招生简章”搭配不当,排除A项、B项和C项。D项“发布”表示思想、观点、文章和意见等通过报纸、书刊、网络或者公众演讲等文字和演讲的形式公之于众,向外界传输消息的一种过程,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D。

14、一辈子总待在舒适的温室里,有种种弊端,而漂泊能______视野,______心智,_______人生,______藩篱,成就梦想。

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开阔磨练丰富冲破B:开阔锻炼扩充打破

C:开拓提炼丰富突破

D:开拓磨练扩大冲破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第一空,修饰“视野”,“开阔视野”“开拓视野”都可,不好排除,从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修饰“心智”,意为心思智慧,为抽象的事物,B项“锻炼”是指通过生产劳动使工作能力等提高,侧重身体上的历练,排除;C项“提炼”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提取所需的物质,也比喻文艺创作和语言艺术等弃芜求精的过程,与“心智”搭配不当,排除;A、D两项“磨练”通常与“心智”一词搭配,形容艰难困苦的历练,保留。

第三空,搭配“人生”A项,“丰富”与“人生”是常用搭配,符合文意,保留;D项,“扩大”指使范围、规模等增大,与“人生”搭配不当,排除。

代入第一空和第四空,第一空“开阔视野”搭配得当,符合文意;第四空“藩篱”是指用竹、苇或树枝等编成,可作为障隔的栅栏,常用来象征前进路上遇到的困难险阻,故用“冲破”一词符合文意。故本题选A。

15、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人们感怀并摹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沧桑。A:沉静体味

B:沉浸体味

C:沉静体会

D:沉浸体会

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文段强调人的身心融入或处于大自然中。A、C两项“沉静”形容环境时,指寂静;也可形容人(性格、心情、神色)安静、平静,不符文意,排除;B、D两项“沉浸”指浸入水中,多比喻人处于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符合文意,保留。

第二空,B项“体味”指仔细体会,D项“体会”指体验领会,较之而言,“体味”含义丰富,能够生动表达全情投入品味人世之意,故B项当选,D项排除。

故本题选B。【文段出处】《大自然是一本书》

16、体育竞技掺入越来越多的经济利益,会驱使一些人走向极端。虽然目前运动员的自然能力仍占主导,但是如果有一天科技手段足以超越自然赋予的力量,运动员在日常不需要严格训练,而是通过仪器、手术来增强体质,这与驾驶着摩托车去参加百米竞赛是否还有本质区别?这不仅是抛给体育界的问题,也将成为科学的两难。

“这不仅是抛给体育界的问题”中的“这”指的是:

A:通过仪器、手术来增强体质

B:科技手段的作用超过运动员的自然能力C:让运动员的自然能力占据主导地位

D:体育竞技在经济利益驱使下走向极端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定位原文。“这”出现在文段的尾句。根据就近原则寻找指代内容,前句的重点是“科技手段足以超越自然赋予的力量”,后面句子是对其带来问题的举例说明,它将使得运动员的竞技变得没有价值,故“这”就是指“科技手段足以超越自然赋予的力量”。

对比选项。B项是对“科技手段足以超越自然赋予的力量”的同义替换。

故本题选B。

【解析拓展】

A项:“通过仪器、手术来增强体质”是科技手段的具体运用,不是抛给体育界的问题。C项:是文段支持的观点,不是问题,也不是科学的两难。D项:是背景部分的内容,不是科学的两难。

17、过去,我几乎没有锁门的习惯。年幼时在家里,总是母亲锁门,放学回来,见门锁着进不去,在门外多玩一会就是了。也不会着急。以后在外求学,用不着锁门,住公寓,自有人代锁。再后,游击山水之间,行踪无定,抬屁股一走了事,从来也没有想过,哪里是自己的家门,当然更不会想到上锁。进城以后,我也很少锁门,顶多在晚上把门插上就是了。去年搬入单元房,锁门成了热话题,朋友们都说:“千万不能大意呀,要买保险锁,进出都要碰上呀!”劝告不能不听,但习惯一下改不掉。有一次,送客人,把门碰上了,钥匙却忘在屋里,这还不要紧,厨房里正在蒸着米饭,已有20分钟之久,再过20分钟就有饭糊,锅漏,并引起火灾的危险,但无孔可入。门外彷徨,束手无策。越想越怕,一身大汗。后来,一下想起儿子那里还有副钥匙,求人骑车去要了来。万幸,儿子没有外出。不然,必会有一场大难。

“把钥匙装在口袋里!”朋友们又告诫说。好,装在裤子口袋里!有一天起床,钥匙滑出来,落在床上,没有看见,就碰上门出去了。回来一摸口袋,才又傻了眼,好在这回,屋里没有点着火,不像上次那么着急,再求人去找找儿子就是了。

“用绳子把钥匙系在腰带上!”朋友们又说。从此,我的腰带上,就系上了一串钥匙,像传说中的齐白石一样,每一看到我腰里拖下来的这条绳子,我就哭笑不得,我为此着了两次大急,现在弄成这般状态,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因为我有了一所房子,有了自己的家门。我的家里,到底有什么宝贵的东西,值得如此戒备森严呢?不就是那些破旧衣服,破旧家具,破旧书画吗?这些东西,也不是新近置买,不是多年就有了吗?“环境不同了,时代不同了。”朋友们说,我觉得是自己和过去不同了,心理上有些变化了。

①(我已经停止了云游的生活,我已经失去了四大皆空的皈依,我已经返回人间世俗。)总之,一把锁把我的心紧紧锁起,使它同以往的大自然,大自由,大自在,都断绝了关系。我曾经打断身上的桎梏,现在又给自己系上了绳索。我曾经从这里出走,现在又回到这里来了。

(1)、对于文中①括号中部分“我已经停止了云游的生活,我已经失去了四大皆空的皈依,我已经返回人间世俗”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四大皆空的皈依”象征着作者坚定的精神信仰,心灵的纯净和自由

B:“返回人间世俗”指作者迫于生活的牵连,重新受到世俗的压力和影响

C: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向往无牵挂无私欲的境界,而又必须生存在种种束缚和限制之中的无奈D:“云游的生活”指作者年轻时便开始的四方求学,追求知识和自由的人生历程​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对应文段第4自然段,尾句提到“我觉得是自己和过去不同了,心理上有些变化了。”可知,C项表述正确。

A项,依据“总之,一把锁把我的心紧紧锁起,使它同以往的大自然,大自由,大自在,都断绝了关系”可知,选项表述正确,排除。

B项,“作者迫于生活的牵连”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当选。

C项,依据文段第2、3、4段可知,作者的朋友给了作者多次告诫,以及尾段“我曾经打断身上的桎梏,现在又给自己系上了绳索。我曾经从这里出走,现在又回到这里来了”可知,选项表述正确,排除。

D项,依据文段“以后在外求学,用不着锁门,住公寓,自有人代锁。再后,游击山水之间,行踪无定”可知选项表述正确,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锁门》

(2)、对于作者锁门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环境不同了,时代不同了

B:有了一所房子,有了自己的家门

C:自己和过去不同了,心理上有些变化

D:已经停止了云游的生活​

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对应文段第4自然段,尾句提到“我觉得是自己和过去不同了,心理上有些变化了。”可知,C项表述正确。

A项,依据“‘环境不同了,时代不同了。’朋友们说”可知,是朋友的观点,并非作者,排除。

B项,依据文段“我的腰带上,就系上了一串钥匙,······究竟是为了什么······”可知,选项在解释为什么腰上系钥匙,排除。D项,依据文段“我已经停止了云游的生活,······总之,一把锁把我的心紧紧锁起,使它同以往的大自然,大自由,大自在,都断绝了关系”可知,“锁门”带来的结果是我停止云游生活,选项表述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文段出处】《锁门》

(3)、对于文中划线部分“一把锁把我的心紧紧锁起”,理解正确的是()。A:作者认为周遭世俗的环境已经失去了相互信任的基础,不得不相互疑心和防范

B:作者认为心里的秘密如同房里的东西一样,必须锁起来

C:作者生怕别人看破了他内心的想法,因此将自己的想法深藏D:作者认为无人认同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找不到可以交流的人​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对应文段第5自然段,“使它同以往的大自然,大自由,大自在,都断绝了关系”可知,作者心里上锁意味着不自由、不自在,即对外界不信任、隔绝的状态,A项表述正确。

B、C、D三项“心里的秘密”、“怕别人看破了他内心的想法”以及“无人认同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文段均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A。

【文段出处】《锁门》

18、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无论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不计得失的友情,还是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爱情,只要是出自内心深处的真情、挚情,都能拨动人们的心弦,奏出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乐章!这段文字主要想说明的是()。A:人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

B:亲情、友情、爱情都是“感人心”的“情”

C: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最能“感人心”,创造美好境界

D:情感会奏出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乐章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文段通过一系列关联词语阐述了观点,“无论……只要……都……”,说明了发自内心的真情,能够感动人心,C项准确表达了文段的主要内容。

A项,“情感丰富”无法从文段中得出。

B项,该项是对文段中“情”的阐述和补充,不是文段的主要内容。

D项,文段强调的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可以感动人心,该项对文段观点的理解有所偏颇,不够完整准确。故本题选C。

19、破解农田水利工程建得起、用不好的迷局。需要加快形成农业用水合理水价机制,根据农民的承受能力,科学合理的确定供水成本,然后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确定水价。对于确实出现水价不达成本造成维护、运行、管理经费的缺口,可以考虑由政府财政给予适当弥补,以使水利工程建好以后,也能管得好,真正能够发挥作用。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通过机制创新来降低灌溉成本,既保证农民用水的权益,也有助于保证水利设施持久的使用。

根据这段文字,解决农田水利迷局要:

A:加大政府财政补贴

B:加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

C:大力兴建水利工程

D: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定位原文,“解决农田水利”的对策出现在首句。分析“解决农田水利”的上下文语境。根据“破解农田水利工程建得起、用不好的迷局,需要加快形成农业用水合理水价机制,根据农民的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地确定供水成本,然后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确定水价。”可知,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下文论述的是如果出现水价不达标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不是解决“农田水利”的对策了。

对比选项。D项符合上述语境。故本题选D。

【解析拓展】

A项和B项:是应对“出现水价不达成本造成维护、运行、管理经费的缺口”的对策,且片面。C项:“大力新建水利工程”无中生有。

20、禾苗干了,需要浇水,但不能太多,水多了就会淹死。车胎瘪了,需要充气,但不能太足,充得太足就会爆炸。生命短暂,需要关爱,爱不能太多,爱得多了,就成了伤害。教育固然需要慈母般的温存,也应当来点严父般的“狠心”;温室中的幼苗鲜嫩可爱,烈日下的万物更加茁壮。

这段话的中心议题是()。

A:幼苗和万物B:生命

C:哲理

D:教育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属于中心理解题。文段以“禾苗”、“车胎”作类比,是为了引出文段“教育”这一中心,文段重点是强调教育的注意事项。只有D项符合文段中心。A、B、C均与文段中心无关,故排除。

故本题选D。21、先师谭其骧先生年轻时就钟爱昆曲。我曾经问他当初是如何学的,他说得跟着笛师“拍曲”,一首得跟唱50至100遍才能学会。我又问,如果听人家唱自己不会的曲子能否知道在唱什么,他说听不懂。像他这样听了唱了一辈子昆曲的人,也只能欣赏自己熟悉的曲子。今天怎么可能普及到比他们这代人古文基础差、选择余地比他们大、工作和生活节奏比他们快的年轻人中去?

这段文字不支持的观点是()

A:昆曲现在很难普及

B:不熟悉的昆曲是无法欣赏的

C:昆曲的学习是需要付出心血和努力

D:现在的年轻人欣赏昆曲的机会少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文段详细阐述了昆曲普及、学习、欣赏三个方面的内容。A项对应文中最后一句,现在的年轻人“古文基础差、选择余地多、工作和生活节奏快”,很难普及,表述正确。B项对应文中谭其骧先生“只能欣赏自己熟悉的曲子”,表述正确。C项对应文中“一首曲得跟唱50至100遍才能学会”,能够体现昆曲的学习是需要付出心血和努力的,表述正确,D项文段并未提及“现在的年轻人欣赏昆曲的机会少”,无中生有,表述错误。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22、如今发达的信息传播以及贮存技术大大增强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数量,信息稀缺不再是个门槛。然而这些技术却无法解决信息驾驭力稀缺这一问题。于是当信息丰富甚至过剩时,信息驾驭力的稀缺便显得日益明显,从这个角度来看媒体发展,那么所谓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从信息稀缺性的角度来看,新媒体无疑比传统媒体有着更多的优势,而就信息驾驭力的强弱来看,不论新媒体是否出现,这从始至终都是传统媒体不得不面对与解决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信息稀缺已被信息丰富,甚至过剩取代

B:我们需要面对信息驾驭力稀缺的问题

C:新媒体并未从根本上冲击到传统媒体

D:传统媒体的发展需要增强信息驾驭力

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文段开篇指出当今信息不再稀缺,随之通过转折关联词“然而”强调“信息驾驭力稀缺”,下文一方面说明,在“信息驾驭力稀缺”的情形下,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已不构成冲击,即“信息驾驭力稀缺”才是传统媒体当前应重视的问题,另一方面说明,无论新媒体是否存在,“信息驾驭力稀缺”是传统媒体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综上可知,文段意在强调传统媒体必须重视和解决“信息驾驭力稀缺”的问题,即增强信息驾驭力,对应D项。

A项,该项强调当前信息丰富,对应文段转折前内容,非重点,排除;

B项,“我们”指代不明,文段强调“传统媒体”应面对“信息驾驭力稀缺”的问题,排除;

C项,该项对应文段中“第一方面”内容,表述片面,且未涉及“信息驾驭力稀缺”这一话题,排除。

故本题选D。

23、①《漫水》中写到的乡村生活,都是我记忆中故乡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真实生活,属于渐行渐远的乡愁

②正像沈从文先生在自己的创作里说到的,他要用自己的小说构筑他心中的“希腊神庙”③文学有时在远望,而更多时候是在回想

④《边城》就是沈从文的乡愁

⑤当时的湘西也已受到现代文明的侵蚀

⑥沈从文先生八十多年前写《边城》的时候,真实的湘西也已不是他笔下那么纯美的湘西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⑥⑤②④

B:①③②⑥⑤④

C:③①④⑥⑤②D:③②⑤⑥④①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首先判断首句,①句引出“乡愁”话题,③句引出“文学”话题,结合其它语句,均提及“乡愁”,故初步判定①句为首句,排除C、D两项;观察A、B两项,①③两句捆绑,⑥⑤两句捆绑,尾句相同;观察题干发现,⑤句中提到“湘西受到现代文明的侵蚀”,与②句“构筑希腊神庙”相对应,根据逻辑,应“侵蚀”在前,“构筑”在后,故⑤②相连,排除B项,选定A项。故本题选A。

【文段出处】《倘若没有文学,活得没有意义》

24、每个人,都在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世界上没有绝对完满的东西。太阳一到中间,马上就会偏西;月圆,马上就会月亏。所以,有缺憾才是恒久,不完满才叫人生。其实,最好的境界就是花未开全,月未圆。求缺的人,才有满足感;惜福的人,才有幸福感。

上段话赞许的人生态度是:

A: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B:舍得放弃,不求圆满

C:退一步海阔天空

D:吃亏是福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人生态度”的关键信息。文段先指出每个人都在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后通过转折词“然而”指出世界上没有绝对完满的东西,然后举了太阳和月亮的例子,最后得出结论,“有缺憾才是恒久,不完满才叫人生”,后文进行解释说明。文段为“分—总—分”结构,结论词“所以”之后是主要观点,强调不完满才叫人生,强调人生不能一味追求圆满。

对比选项。B项“舍得放弃,不求圆满”是文段赞许的人生态度。

故本题选B。

【拓展解析】

A项:“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强调不在乎别人的说法,与文段态度不一致。C项:“退一步海阔天空”强调对于别人的过失,若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的更加精彩,与文段态度不一致。D项:“吃亏是福”强调“吃亏”是好的,要多吃亏,与文段态度不一致。

25、我不新不旧,又新又旧,我不土不洋,又土又洋。我悬在一个历史上少有的“四不像”交叉点,处境尴尬得可以。这段话意在强调,历史上少有的交叉点被我碰到了。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

审题干,判断这段话的意图。

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作者自身的特质,然后强调作者遇到了一个历史上少有的“四不像”的交叉点。“历史上少有的交叉点被我碰到了”符合作者的意图。

故本题正确。26、实验证明,植物体内含有一种觉察光的蛋白质,可以“分辨”光的强弱。这种能力很可能使植物看到人类视力所看不到的波长,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植物能感觉光照射过来的方向,光使植物知道早上什么时候该醒来,同样也能促使植物额外分泌栎精和堪非醇这两种无色色素,它们能过滤强烈的阳光,充分发挥遮光剂的作用,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紫外线的强烈照射。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植物是怎么辨别方向的

B:植物是如何避免阳光暴晒的

C:植物具有一定意义上的“视觉”

D:感知阳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文段第一句说植物体内察觉光的蛋白质可以使其“分辨”光的强弱,后面解析这种能力能够感觉光照过来的方向,同时还能过滤阳光。整个文段属于一个“总—分”结构,“提出观点—解释说明”。所以第一句是文段的主旨。C选项中一定意义上的“视觉”是对“分辨”光的强弱的同义替换,故正确答案为C。A选项与B选项属于分论点中的两点,属于解释说明的内容,故排除。

D选项,“感知阳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文段未提,故排除。

故本题选C。【文段出处】

奥数网:《植物的感觉之谜》

27、“儿童血铅第一案”被央视曝光,其危害无疑________。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受害民众的维权应该比较顺利才对。然而,实际情况却________,这令人感到十分遗憾。不过,受害者家属如今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也有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A:举足轻重救经引足

B:至关重要适得其反

C:如火如荼拖泥带水D:不容小觑事与愿违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分析第一空。修饰对象是“儿童血铅案”,且由“受害民众的维权应该比较顺利”可知,文段应表达“危害很大”之意。A项和B项“举足轻重”与“至关重要”指重要,不符合文意,均可排除。C项“如火如荼”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不容小觑”指不能小看,不能轻视,可体现危害较大之意,符合文意。答案锁定D选项。

验证D项。由转折词“然而”可知,本空要与前文“按理说维权应该比较顺利”语义相反,应表达“维权并不顺利”的含义。“事与愿违”指事情没能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D。【解析拓展】

救经引足: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越做越离目的越远。适得其反: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拖泥带水:形容在泥泞道路上行走的状貌,比喻办事拖沓不爽快或语言不简明扼要。28、在这个万物互通互联的时代,单个企业是无法“________”的,只有人人安全、合作伙伴都安全、整个环境都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网络安全,这也是网络安全的更高等级——生态安全。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明哲保身

B:自力更生

C:独善其身

D:自给自足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根据横线后内容可知,整个环境都安全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对于企业来说,企业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安全关系,而不能只考虑自身的安全。C项“独善其身”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与文意相符,当选;A项“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文段并没有连累、回避之意,排除;B项“自力更生”指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办好,D项“自给自足”指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两项均未体现“只顾自己不管别人”之意,置于此处与文意不符,故排除B、D两项。

故本题选C。29、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________如此,技术________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那些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________因为他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________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________印刷在书本里。

依次填入横线中最合适的一组是:

A:即便

不是

或者

B:因为

不仅

而且

甚至

C:即便

不仅

而且

还是

D:因为

不是

甚至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分析第一、二空。根据前文“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及后文的“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可知,该空表示“就算技术对艺术很重要,技术也从未成为艺术的主人”的意思。A项和C项的“即便……也”搭配恰当,符合语境语义。B项和D项的“因为”表因果,“却”表转折,搭配不当,且与语境语义不符,排除B和D项。分析第三空。文段意在说明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这些作品有思想光芒和艺术魅力,不是因为写在书上或者上演于舞台上。A项“是”指出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符合文意。C项“不仅”指不止这一个,还有其他的,不能说明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本身的内涵,与语境不符,排除C项。答案锁定A选项。

验证第四、五空。“不是”与第三空的“是”构成对照并列,“或者”强调前后内容一致,填入文段即表示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并不是因为外在的技术,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A。

【解析拓展】

甚至: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还是: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保持不变,或不因上文所说的情况而改变。

30、传统文化如果仅仅停留在过去式,和现代生活距离很远,________、裹足不前,就会在遗忘中生出僵化。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墨守成规

B:固步自封

C:抱残守缺

D:停滞不前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由文段可知,该空通过顿号与“裹足不前”构成同义并列,“裹足不前”比喻由于害怕或有顾虑而停步不前,该空也应体现传统文化不前进之意。

A项“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但文段并非体现传统文化守着老规矩不变,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固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对应“停留在过去式,和现代生活距离很远”,符合文意,当选;

C项“抱残守缺”指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但文段并非体现传统文化守着残缺的旧东西不放,不符合文意,排除;

D项“停滞不前”指停止下来,不继续前进,与“裹足不前”表述重复,不符合写作逻辑,排除。故本题选B。

【文段出处】《以文艺创新传承发扬传统文化》

31、由于古人视彗星出现为不详,________对其非常重视,几乎每次出现都有比较________的记录。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故而

详细

B:加之

准确

C:因此

隐晦D:反而

迷信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分析第一空。考察关联词搭配,根据“由于”可知,横线上应填入“结论词”构成因果关系。A项“故而”和C项“因此”,均符合文意。B项“加之”和D项“反而”无法构成因果关系,排除B项和D项。

分析第二空。此空与“非常重视”相照应。A项“详细”侧重细致,周密,可与“非常重视”照应,符合文意。C项“隐晦”指含糊、不明朗或不清楚,与“非常重视”相矛盾,排除C项。

故本题选A。32、儿童初生时,他们看见的东西只要对于他们的眼睛没有伤害,他们都是无所谓的。他们看见一个强盗或者一只狮子,并不觉得比他们的保姆或者一只狸猫可怕。然则他们后来为什么看了某些开关与颜色又害怕呢?没有别的,他们只是怕受到跟随那些东西而来的伤害而已。假如一个儿童每天换60个母乳吃乳,我敢预言,他在六个月的时候就不会比60岁的时候更怕生面孔了。这段话意在说明()。

A:应该使儿童习惯于他们所过度畏惧的事物

B:儿童天生就不惧外界无害于他们的事物

C:六个月训练就能让儿童不惧任何陌生人

D:在儿童眼里狮子和狸猫一样不具有危险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文段属于总分结构,首先提到儿童初生时无所畏惧这一观点,紧接着解释他们后来看见开关和颜色出现害怕的现象是因为害怕受到这些东西的伤害而已,最后通过儿童每天换吃60个乳母的例子进一步论证观点。因此文段主要强调的是儿童看见的东西对他们没有伤害,他们天生就不会害怕,对应B项。

A项,“习惯”“过度畏惧事物”在文段中未涉及,无中生有,排除;C项,是在对论点举例说明中提出的一种假设,本身非重点,排除;D项,是对文段观点的举例说明,非重点,排除。故本题选B。

33、阅读下列文字,回答29-32题。

曲曲折折的山路上面,弥望的是黑色。高高的云杉林,矗立在塞外小城的路旁。远望浩瀚的田野一望无际,在清风之中正在走向成熟。眼前硕大的果实好像放风儿吹来扑进我的怀抱······低下头,脚下苗苗的绿草中还有几处开着花儿的无名植物,袅娜地,差涩地打着朵儿;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无名的鼠辈、独自开放的你呀,也只有在这夜间盛开,有谁来欣赏你的俊美呢?

走在郊区小路上,路两旁的人们在春天精心配制的花草如今到了要凋谢的季节,没有了往日的生命力,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虽然经过路人的多次观赏却也要凋零枯萎,最后只有灭亡······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洒落在这兴安岭的每一根云杉上,每一棵小草尖,每一株无名的花儿的花瓣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兴安岭的深夜里。万物像笼着轻纱的梦。眼望天上的残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缠绕在月的周围,所以不能明朗。

无眠,也别有思索的。月亮下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兴安岭的山坡上。山间小城的月色虽不光亮,却也能照亮行人的路,却正好唤起人们的思索与慨叹。

虽然这月光与兴安山间的一切并不是那样和谐,却也能照得出黑暗与幽静。那些高大的东西遮蔽的阴影在黑夜里虽然更恐怖,那些了不起的建筑物虽然要遮蔽小城的一切,可这月的清辉在这样的夜晚还能遍洒兴安!走在深夜里,我在寻觅,走在月色下,我在回忆,走在清风里,我在瞭望,瞭望月色下属于我的那点亮光——路的一两点灯光,没精打采的,像是喝醉了酒的人的双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远处田里的蛙声;热闹是它们,我呢?

残月当空、雾霭阵阵,黑暗中,我一个人走着,黑暗里我一个人寻见!老了,我们还要走向何处?

(1)、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是()。

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落在这兴安岭的每一棵云杉上

B: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C:万物像笼着轻纱的梦

D:月亮下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A项,通过比喻词“如”,把本体“月光”比作喻体“流水”,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排除;B项,根据第一段可知,通过比喻词“如”,将“开着花的无名植物”比作“星星和美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排除;

C项,根据第三段可知,通过比喻词“像”,将“薄薄的青雾”比作“轻纱”,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排除;

D项,没有本体和喻体,没有使用比喻的手法,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D。

【文段出处】《残月独行》

(2)、从文章可以推断,作者的心境是()。

A:忧伤B:迷茫

C:无聊

D:乐观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第一、二段介绍作者晚间在山路行走的所见,通过路旁“花草”来抒发“无人欣赏”“终会凋零枯萎”的感慨;第三段引出“月光”的话题,并说明其朦胧、不明朗的特点;第四、五、六段描写月光和山间的景象;最后一段作者结合自己走在路上的所看所想,提出疑问“老了,我们还要走向何处?”,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通过作者月夜在山路行走的所看所思,表达对未来的迷茫,对应B项。

A、C、D三项在文中均未体现,排除。

故本题选B。

【文段出处】《残月独行》(3)、下列选项中与本文语境最为相近的是()。

A:当轻风吹来一缕纤柔的时候,心绪便如袅袅炊烟般在燃烧,我想这里一定是一个可以升华灵感的地方B:夜阑无声,跃纸一曲曲无谱的心歌、写尽了乡思、写尽了情思,写得游子的泪腺在颤抖

C:离行的这个季节有一种名叫黄玫瑰的植物正开着花,兴许这是一个没有含义的季节

D:一个人走在这苍茫的月下,一个人漫游广阔的思想空间,一个人盘算自己的一生所言行,想,不想,真是个自由的人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文章开篇描写了夜间路边的景色,接着描写了作者走在郊区小路上望着月光的心境,最后描写作者走在深夜里月色下的回忆、惆怅与迷茫,故文段重在论述作者在月夜独行的心情。D项“一个人走在这苍茫的月下,一个人漫游广阔的思想空间······”体现了一个人独自走在月下体会到的心情,符合文段所呈现的作者游离与孤单交织、豁达与迷惘更迭的心情,符合语境,当选。

A项,体现地点带来灵感的升华,感情色彩过于积极,与文段描写的心情复杂的语境不符,排除。

B、C两项,体现了游子的思念家乡或离行的无奈悲凉的心情,而文段未提及思乡之情与离愁别绪,排除。

故本题选D。【文段出处】《残月独行》

(4)、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A:月夜独行

B:残月边关

C:残月思绪

D:月夜寻觅

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本文风格属于优美的散文,开篇细致描写了夜间路边的景色并抒发了自我感受,接着描写了作者走在郊区小路上望着月光的忧伤心境,最后描写作者走在深夜里月色下的回忆与惆怅,故文段重在论述作者在月夜独行时的一系列思想情感,对应A项。

B项,“边关”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C项,“残月”仅对应文段尾句关于景色的描述,概况片面,文段重在论述作者月夜独行的心情,排除;D项,“寻觅”对应文末“我在寻觅,走在月色下,我在回忆,走在清风里,我在瞭望······”,表述片面,未提及作者回忆、瞭望等状态,排除。

故本题选A。

【文段出处】《残月独行》

34、很多家长之所以争先恐后将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并非不近人情,实在是大环境使然。为了“赢在起跑线上”,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学业竞争被不断提前。当别人家的孩子都去了补习班,哪个家长敢做“异类”,让自己的孩子独享“快乐”?即便家长超然淡定,在全民机构式补课中,在考试及各种大赛的热闹中,也不可能无动于衷。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赢在起跑线上”的理念深入人心

B:应该对孩子的教育抱有淡定心态C:教育中的种种跟风行为愈演愈烈

D: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多是无奈之举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

文段首句运用因果关系的倒装形式提出观点,强调家长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是大环境作用下的无奈之举。接着从第二句一直到最后一句话,都在对首句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进一步分析了当前的教育现状,以及家长的心理活动。整个文段为“总—分”结构,文段主旨句为首句。

对比选项。D项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项,符合文段意图。故本题选D。

【解析拓展】A项:说的是某种教育理念,主体错误。B项:围绕家长的心理提出对策,为不正确的对策项。C项:是在说教育中的跟风行为,主体错误。

35、一切工作和努力的结果________,应该使儿童的健康和福利得到改善,这适用于每个地方每一个人。

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重中之重

B:首当其冲

C:归根结底

D:千方百计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根据文段信息“这适用于每个地方每一个人”可知,“工作和努力的结果使儿童的健康和福利得到改善”是一条具有普适性的原则,是需要满足的根本条件。C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