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2024年秋季广东东莞市东城第一幼儿园招聘清洁工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_第1页
东莞2024年秋季广东东莞市东城第一幼儿园招聘清洁工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_第2页
东莞2024年秋季广东东莞市东城第一幼儿园招聘清洁工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_第3页
东莞2024年秋季广东东莞市东城第一幼儿园招聘清洁工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_第4页
东莞2024年秋季广东东莞市东城第一幼儿园招聘清洁工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莞]2024年秋季广东东莞市东城第一幼儿园招聘清洁工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一、数量关系。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共35题)1、工程队修一条路,如果第一天修15米,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修3米,最后一天只需要修9米就可以完工;后改变工期计划,第一天修24米,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同样多修3米,结果最后一天修21米后完工。问这条路共有多少米?()

A:231

B:252

C:273D:261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方法一:原计划每天修路长度分别为:、、、、······、(方案①);改变计划后,每天修路长度分别为:、、、……、,可将最后一天的工作调整到第一天,其余天的依次后移,最终调整为“第一天修了,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最后一天恰好修完”,即、、、……(方案②)。因此,方案①第3天的修路长度与方案②第1天的修路长度相同,则方案②最后一天修路长度应等于方案①中第一天、第二天及最后一天修路长度之和,如图所示,即。

则这条路长度可看做是一个等差数列的和,其中首项为21,末项为42,公差为3,故项数=,则所求=。

方法二:

本题直接解题难度较大,无法直接套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解。但选项数值并不大可以通过枚举法来求解。

方案二每天修的长度比方案一要多,则对应用的天数少,所以用方案二的数据枚举求解更方便。

已知方案二第一天修24米,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修3米,最后一天剩21米。如果把最后一天的21米看成第一天修21米,则刚好是一个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且整数天修完。虽然修路天数不知道,但此题选项数值都不大,可以通过枚举法来求解。

,刚好对应B选项。故本题选B。

2、某种农药是用浓度为的药液加水配成,药液和水的重量比为,若用浓度为的药液配制,则1350斤水中需要加入药液()斤。

A:1.5

B:2

C:1.2

D:1.25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设1350斤水中需要加入药液斤。根据农药浓度相等可列方程:。解得

故本题选D。

3、-1,0,27,()

A:64;

B:91;

C:256;D:512;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题干数列的数值都是常见幂次数,因此可以考虑幂次运算。通过观察发现,题干数列呈现的规律如下,;;;构成新数列,,,其中指数相同均为2,底数数列为0,1,2,可认为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题干括号所求数字为=512。故本题选D。

4、欢乐谷的摩天轮直径为24米,兰兰坐在最底端的座舱里(距离地面0.2米),已知摩天轮匀速旋转一周需要4分钟,当摩天轮启动旋转80秒时,兰兰距离地面的高度是()米。

A:16

B:16.2C:18

D:18.2

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知摩天轮匀速旋转一周需要4分钟,即240秒。当摩天轮启动旋转80秒时,刚好旋转周,兰兰到达点A处,求A点到地面的高度。因为点A是圆形的三分之一点,所以。过点O做与OB垂直的半径OD,再过点A做OD的垂线AC,与OD相交于点C。因为,则,结合,推出米(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已知摩天轮在最底端的座舱距离地面0.2米,故兰兰此时距离地面的高度米。

故本题选D。

5、某基金公司持有科技、医药和农业类的股票68只,其中科技类股票与医药类股票的只数比为,农业类股票与医药类股票的只数比为,则该基金公司持有科技类股票为()只。A:10

B:18C:20

D:30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根据题意,科技股:医药股,农业股:医药股,则科技股:医药股:农业股,故该公司持有科技类股票数为

故本题选C。

6、现有一批树苗,将其按固定间距栽满某个正方形规划区时剩余80棵树苗,若将此正方形规划区的周围增加一行和一列树苗,还缺少11棵树苗。则这一批树苗总数为:

A:2105棵B:2118棵

C:2200棵

D:2250棵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本题考查方阵问题。

设该正方形规划区最外围每侧种植的树苗数量为n,则总的树苗数量可表示为n²+80,正方形规划区的周围增加一行和一列树苗,既新的正方形每侧树苗数量为(n+1),这时候又少了11棵树苗,则有(n+1)²-(n²+80)=11,解得n=45,所以总的树苗数量为45²+80=2105。

故本题选A。7、3

4

9

32(

)924

A:64

B:155

C:192

D:283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题干数列最后一个数字与前面数字差距较大,可考虑递推关系。观察可看出,,,,第()项数字(第n项数字)第()项所在位置数,所求项位数为5,所以()。,验证下一项:,满足。则题干中()处数字为155。故本题选B。

8、1.1,1.2,2.3,6.5,30.11,(

A:30.041

B:33.41

C:41.33

D:330.41

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数列全为小数,优先考虑机械划分,整数、小数分开看。

整数部分:1,1,2,6,30,倍数关系明显,考虑作商。后项除以前项得到的新数列为1,2,3,5,与小数部分对应,则整数部分的规律为:。则所求项整数部分;小数部分:1,2,3,5,11,无明显特征,考虑作差。后项减前项得到的新数列为1,1,2,6,与整数部分对应,则小数部分的规律为:。则所求项小数部分则所求项为330.41。

故本题选D。

9、5,14,25,38,(

)A:53

B:54

C:55D:56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数列无明显特征,优先考虑做差。做差后得到新数列:9、11、13、(),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括号内应为,故题干所求项应为

故本题选A。10、某商店商品按50%的利润定价,卖出了40%,发现该商品进价下跌了20%,于是进了第二批数量与第一批相同,为了资金快速回转,剩余商品打折,最终获利40%。问后期打折力度是多少?

A:七折

B:八折C:九折

D:九五折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解法一:

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利润率折扣类,用赋值法解题。

赋值第一次进价为100,每批货物数量为100,则进货的成本为10000,每个货物的定价为100×(1+50%)=150,按原售价卖出为100×40%=40,还剩下60,该部分总售价共150×40=6000。第二次的进价为100×(1-20%)=80,第二次总成本为80×100=8000。两次总成本为10000+8000=18000,故两次售出的总售价为18000×(1+40%)=25200,打折部分总售价为25200-6000=19200,故后来的定价为19200÷(100+60)=120,折扣为120÷150=0.8。

故本题选B。解法二:

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利润率折扣类,用方程法解题。

赋值第一次进价为10,数量为10,则原利润为10×50%=5,原定价为10+5=15,按原价卖出10×40%=4,则打折部分10-4=6。第二次进价为10×(1-20%)=8,设打折后售价为原价的x倍,则5×4+(15x-10)×6+(15x-8)×10=(10×10+8×10)×40%,解得x=0.8,即打了8折。

故本题选B。

11、某班有60人,参加物理竞赛的有30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32人,两个都没参加的有20人,同时参加2科的有()人。

A:28

B:26C:24

D:22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根据两集合容斥原理公式总数都不:,

故本题选D。

12、设a、b、c皆为质数,且a+b+c=94,ab+bc+ac=2075,abc的值为:

A:3728B:3782

C:1378D:1728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用数字特性法解题。

这三个质数的和是a+b+c=94,由“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知:a、b、c中有一个是偶数。2是唯一的偶质数,则令a=2,则:b+c=92①,2(b+c)+bc=2075②,解得:bc=2075-2×92=1891,所以abc=2×1891,根据尾数法知尾数为2。

故本题选B。13、5,11,24,52,(

)A:88

B:112

C:130

D:156

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数列无明显特征,多级无规律,考虑递推。观察发现:,,,即,修正项1,2,4,(8)构成比为2的等比数列,则。

故本题选B。14、某车间共计生产300件货品,将所有货品分为一、二、三等,统计发现其中三等品的百分比为,二等品所占百分比比一等品所占百分比要高,则这300件货品中有______件一等品。

A:135

B:75

C:95

D:55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由题意可知,一等品百分比+二等品百分比=,二等品百分比-一等品百分比=,解得一等品百分比为,二等品百分比为,则一等品的数量为件。故本题选B。

15、上海到南京共有43个车站,铁路局为此需要准备车票的种数是:

A:43

B:1200

C:1806

D:1849

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由常识可知,任意两个车站之间都需要一种车票,且两站之间发车方向不同车票也不同,即A地到B地和B地到A地是两种不同的车票,所以车票种数使用排列计算。43个车站选2个排列,种数为

故本题选C。

16、一项工程,甲、乙合作12天完成,乙、丙合作9天完成,丙、丁合作12天完成。如果甲、丁合作,则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天数是()。

A:16

B:18

C:24

D:26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题干只给合作所需时间,可以给工程总量赋值,设工程总量为12与9的最小公倍数36,则合作效率分别为:,,。所以,甲、丁合作的天数为天。故本题选B。

17、甲每隔2天去一次健身房(即星期一去后下一次为星期四去)。但甲从今年9月开始每周六全天值班,如遇周六应该去健身房的时候,就往后顺延一天,但后仍保持每隔2天去一次不变。如9月1日星期四去了健身房,问9月甲最后一次去健身房是在哪一天?()。

A:27日

B:28日C:29日

D:30日

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由题目可得,9月1日是星期四,则本月周六分别为:3日、10日、17日、24日。已知甲每隔2天去一次健身房,即每3天去一次健身房,则甲9月去健身房的日期为,1日、4日、7日、10日,因为10日为星期六,需要顺延,即11日,此后时间为:11日、14日、17日,因为17日为星期六,需要顺延,即18日去健身房,此后时间为21日、24日,因为24日为星期六,需要顺延,即25日去健身房,此后时间为28日。因此9月甲最后一次去健身房是在28日。

故本题选B。

18、将一个表面染色的正立方体分割成边长为1的小正方体,发现未被染色的小正方体的数目与只有一面被染色的小正方体数目相等,则只有两面被染色的小正方体有()个。

A:64

B:48

C:72D:96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设大正方体边长为,则正方体一面被染色的为六个面中间部分,个数为;两个面被染色的为12条棱中间部分,个数为;三个面被染色的为8个角,个数为8;未染色的为剩余部分,个数为。根据题意,未被染色的小正方体的数目只有一面被染色的小正方体数目,则有,解得。故只有两面被染色的小正方体有

故本题选C。

19、某商场6月平均每天卖出某商品50件,已知该月每天都有商品卖出,且每天卖出的商品数各不相同,卖出商品最多的那天比卖出商品最少的那天多卖出70件,问卖出商品不低于50件的最多有多少天?

A:21天B:22天

C:23天

D:24天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数列构造,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6月共卖出商品30×50=1500(件)。题目问“最多”,根据“最值代入”原则,先从数据最大的选项代入。D选项,若不低于50件的有24天,为保证“不低于50件”天数最多,每天卖出商品的件数尽可能少,可得24天分别卖出50、51、……、72、73,为等差数列,等差数列和=(首项+末项)×项数÷2=(50+73)×24÷2=1476(件),剩余6天共1500-1476=24(件)。由“卖出商品最多的那天比最少的那天多70件”可知,卖出最少的那天件数为73-70=3(件),则6天内件数之和至少为33(6天最少件数分别为:3、4、5、6、7、8),与剩余6天卖出24件不符,错误。代入C选项,23天之和为(50+72)×23÷2=1403(件),剩余7天共1500-1403=97(件)。卖出最少的那天件数为72-70=2(件),2~50间很容易找出7个数字,和为97,正确。

故本题选C。20、汽车修理厂整齐停放着一些待修理车辆,恰好组成一个实心方阵,现开出一行和一列的车辆共计十五辆,则还剩()辆车等待修理。

A:42

B:49

C:56

D:54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方阵问题,用公式法解题。

根据开出一行和一列的车辆共计十五辆,故一行(一列)有:(15+1)÷2=8(辆)。开出一行和一列后,每行(每列)还有8-1=7(辆),组成一个7×7的方阵,根据总车数=N²,可得共有车:7×7=49(辆)。故本题选B。

21、两个小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刚好拼成一个周长为8米的大正方形,则原来两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长方形的周长之和为()米。

A:10

B:12

C:14

D:16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拼成后的大正方形边长为米,如图所示:则长方形的长为2米,宽为1米;两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米。故原来两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长方形的周长之和为米。

故本题选C。

22、一项工程计划300天完工,开工100天后,由于施工人员减少,工作效率下降20%,则计划推迟了()天。

A:40B:50

C:60

D:70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

解法一:

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效率类,用赋值法解题。

赋值每天工作效率为5,人员减少后每天效率为4,设后期需要t天。根据题意可得:300×5=100×5+4t,解得t=250,因此推迟250-200=50(天)。

故本题选B。

解法二: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效率类,用比例法解题。

根据“计划300天完工,开工100天”,可知剩余200天的工作量。已知“工作效率下降20%”,根据工作总量一定,时间比为效率的反比,即200∶t=80%∶1,解得t=250,即推迟250-200=50(天)。

故本题选B。

23、小王和小李从事产品检验的工作,小王的效率是小李的2倍,一份工作量为300的工作,小王和小李共同完成,需要10天,如果小王和小李共同完成工作量为450的工作,需要多少天?

A:12

B:15C:18

D:20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条件类,用赋值法解题。

设小李的效率为x,小王则为2x,根据一份工作量为300的工作,小王和小李共同完成,需要10天,可得:(x+2x)×10=300,解得:x=10,故小王和小李共同完成工作量为450的工作需要:450÷(10+20)=15(天)。

故本题选B。

24、3,-1,6,7,27,(

),171A:36

B:50C:62

D:73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分析题干

题干数列数值变化幅度较大,且每个数值周围都有相关的幂次数值,比如6周围有4,7周围有9,27周围有25,考虑有修正项的幂次数列。计算过程

题干数列可表示为:,底数数列为1,1,2,3,5,?,构成简单递推和数列,即前两项的和等于第三项;指数都是平方;修正项奇数项都是+2,偶数项都是-2。

根据题目幂次规律,所求项底数为3+5=8;第六项为偶数项,其修正项为-2。则可推测所求项为:。验证下一项,满足再次标注答案

故本题选C。

25、两人从甲地到乙地同时出发,一人用匀速3小时走完全程,另一人用匀速4小时走完全程,问经过几小时,其中一人所剩路程是另一人所剩路程的2倍?

A:1.2B:1.8

C:2.2

D:2.4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用赋值法解题。

赋值总路程为12(3和4的公倍数),已知一人(记作a)用匀速3小时走完全程,另一人(记作b)用匀速4小时走完全程,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得a的速度为4,b的速度为3,由于b较慢,所以剩余的路程会多于a,设经过x小时b剩余路程是a剩余路程的2倍,可得2×(12-4x)=12-3x。

解得x=2.4,故要经过2.4小时。

故本题选D。

26、在1至1000的1000个自然数中,既不是3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共有多少个?A:426

B:533

C:566

D:667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

本题考查约数倍数问题。

在1至1000的1000个自然数中。是3的倍数总数有:1000÷3=333(个)…1;

是5的倍数总数有:1000÷5=200(个);

既是3又是5的倍数总共有:1000÷15=66个…1,

则不是3和5的倍数总数有:1000-(333+200-66)=533(个)

故本题选B。

27、哥哥以5千米/小时的速度步行前往舅舅家,在出发45分钟后,哥哥发现少带一样礼品,立即打电话让弟弟捎带,但弟弟也已出发15分钟了,权衡之下,由弟弟返回家中取遗漏的礼品,哥哥在出发2小时后到达舅舅家,这时弟弟也刚好到,全程哥哥和弟弟保持匀速。由此可知,弟弟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A:8

B:9C:10

D:11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

哥哥走了2个小时,速度为5千米/小时,所以家到舅舅家的距离为5×2=10(千米)。哥哥出发45分钟的时候弟弟已出发15分钟,也就是说弟弟是哥哥出发30分钟后出发的;因为弟弟走了15分钟后又按原来的速度折返回家,因此,弟弟从家直接到舅舅家所花费时间为1个小时,所以弟弟的速度为10÷1=10(千米/小时)。故本题选C。

28、实验室烧杯里有一浓度为的100g溶液,当第一次向其中加入30g水后,该溶液的浓度变成;第二次再向其中加入70g浓度为

A:

B:

C:

D: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解得。所以第二次加入溶液后浓度为

故本题选A。29、2018年,某电子公司代理某一种品牌的电脑,销售数量比2017年上升了20%,而电脑的单价比2017年下降了20%,2018年销售总额为2400万元,那么2017年的销售总额是()。

A:2500万元

B:2580万元

C:2640万元

D:2800万元

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

赋值2017年销售数量为10,电脑的单价为10x,则2018年销售数量为12,电脑的单价为8x,根据题意列式:12×8x=2400,解得x=25,那么2017年的销售总额为10×10×25=2500(万元)。

故本题选A。

30、313,306,297,279,261,()。

A:252B:248

C:236

D:230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数列每项均为多位数,考虑特殊数列。优先考虑各个数字加和,,,,,,加和后发现,即,,,,

故本题选A。31、抽屉里有红笔3只,黑笔6只,无放回式拿出,每次只拿出一支笔,则第二次拿出红笔的概率是()。

A:

B:

C:

D: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无放回式拿取,第二次拿出红笔的情况有两种:(1)第一次拿出黑笔、第二次拿出红笔,概率为;(2)第一次和第二次拿出都是红笔,概率为。故第二次拿出红笔的概率为

故本题选C。32、一艘轮船先顺水航行40千米,再逆水航行24千米,共用了8小时。若该船先逆水航行20千米,再顺水航行60千米,也用了8小时。则在静水中,这艘船每小时航行()千米。

A:11B:12

C:13

D:14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流水行船类。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水速为y,根据时间相同可得方程,化简可得x∶y=3∶2。故x应为3的倍数,选项中只有12符合。

故本题选B。33、甲、乙两个存钱罐中共有一元钱硬币90枚。现从甲罐中取出四分之一的硬币投入乙罐中,再从乙罐中取出四分之一的硬币投入甲罐中。此时,两存钱罐的重量相等,甲存钱罐原来有()元钱。

A:32

B:35

C:40D:45

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方法一:设甲存钱罐原来有枚硬币,则乙罐中有枚。根据题意,甲、乙罐中的硬币数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已知最终甲、乙罐中硬币重量相等,可列方程:,解得,故甲存钱罐原来有40枚1元硬币,即40元。

方法二:利用代入排除法。根据“从甲罐中取出四分之一的硬币投入乙罐中”可知,甲罐中硬币的数量是4的倍数,排除B、D两项。简单代入,先代C项:甲原来有40枚一元硬币,则乙原来有枚。甲中取出(即10枚)给乙,此时甲剩余30枚,乙有60枚;乙再取出(即15枚)给甲,此时甲有枚,乙剩枚,甲乙重量相等,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34、某蔬菜供应商用大小卡车往城里运40吨蔬菜,大卡车每辆每次运5吨,小卡车每辆每次运3吨,大小卡车各用几辆能正好一次运完,并且所用车辆数量最少?

A:8,9B:3,3

C:4,3

D:5,5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

解法一:

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数字特性法解题。设大卡车数量有x,小卡车数量有y,则可列方程:5x+3y=40,5x和40都为5的倍数,则3y也是5的倍数,则y是5的倍数,观察选项,只有D选项满足。代入D选项验证,5×5+3×5=40,满足题意。

故本题选D。

解法二: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问的是最少,从大小卡车数量和最小的开始代入选项:

代入B选项,5×3+3×3=24,不符合题意,排除B选项;

代入C选项,5×4+3×3=29,不符合题意,排除C选项;

代入D选项,5×5+3×5=40,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35、小明喜欢在宿舍里锻炼身体,他规定自己每天晚上都要做四组俯卧撑。为了挑战自己,某天晚上他每做完一组俯卧撑后,下一组的数量都增加一倍。最后他在8分钟内做完300个俯卧撑。那么他在第三组一共做了()个俯卧撑。

A:20

B:40

C:60

D:80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考查约数倍数问题。设第一组做了x个俯卧撑,根据每做完一组俯卧撑后,下一组的数量都增加一倍,可得第二组做了2x个,第三组做了4x个,第四组做了8x个。根据每晚都要做四组俯卧撑,且8分钟内做完300个,可得x+2x+4x+8x=300,解得:x=20。故第三组做了4×20=80(个)。

故本题选D。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40题)

1、反式脂肪酸是碳链上含有一个成多个非共轭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及所有异构体的总称,是人体非必需脂肪酸,而含有反式脂肪酸的脂肪则被称为反式脂肪。食品中反式脂肪酸有两种来源,即天然来源和加工来源。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反式脂肪酸是饱和脂肪酸的一类

B:反式脂肪不一定含有反式脂肪酸C:人体必需少量的反式脂肪酸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D:食物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A项,根据文段内容“反式脂肪酸是······不饱和脂肪酸及所有异构体的总称”可知,选项表述错误,排除;

B项,根据文段内容“含有反式脂肪酸的脂肪则被称为反式脂肪”可知,选项表述错误,排除;

C项,根据文段内容“反式脂肪酸是······人体非必需脂肪酸”可知,选项表述错误,排除;

D项,根据文段内容“食品中反式脂肪酸有两种来源,即天然来源和加工来源。”可知,选项表述正确,当选。

故本题选D。【文段出处】《反式脂肪酸,真相在这里》

2、①目前所有对于重子声学振荡的测量都是通过光学手段

②而观测21厘米线使用的则是射电望远镜

③中性氢射电观测所依赖的示踪物不同于光学观测,可拓宽重子声学振荡观测的红移范围

④通过观测宇宙中最常见的成分中性氢在原子基态能级改变时以21厘米波长发出的电磁辐射,可以精确测量中性氢分布的功率谱

⑤射电观测被认为是未来探测更遥远宇宙中物质分布的有力手段之一⑥也就是使用光学望远镜,在较低红移处得到的,受仪器探测能力和系统误差影响较大

将上述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⑥②⑤④③

B:③④⑤①②⑥

C:④⑥①⑤③②

D:⑤②①⑥④③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①句介绍目前声学振荡测量的手段,③句指出中性氢射电观测可拓宽声学振荡观测的红移范围,属于“声学振荡观测”的进一步说明,④句介绍中性氢分布的功率谱的方法,是对③句具体的解释说明,故①应在③④前,排除B、C两项;⑤句介绍射电观测是未来观测宇宙物质的手段,对比①⑤句,①句介绍目前的测量手段,应先①后⑤,故排除D项,A项当选。故本题选A。

【文段出处】《用“21厘米”破解暗能量的本质》3、在深夜,居民用电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核电站或热力电站便可以将水压缩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那么,风力发电能否也像别的发电方式那样,将空气存储起来,到需要时再使用呢?目前,德国工程技术人员找到了一种存储空气的新方法,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

早在1978年,德国下萨克森州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发电站,两个位于地下658米和800米的储气站是两个废弃的盐矿矿井。这两个储气站的储气量为31万立方米,最大承受压力为70帕,足够供功率290兆瓦的发电机组工作3小时。除此以外,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也有一个类似的电站,据说美国将要对其进行改造,并将建造一系列新型空气发电站。(如,将于2003年并网的Norton电站就是利用废弃的碱矿矿井,它深入地下800米,储气量达900万立方米,可发电2700兆瓦,相当于二个大核电站的峰值发电量,可满足68万户居民的两天用电。)

目前,能源专家对空气发电前景看好,该技术除了能作为应急电站外,也是一种洁净能源的获取办法,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新途径。一个风力发电机群加上压缩空气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均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如我国的内蒙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气电站,将有取之不尽的能源。

为保证能提供充足的电能,一般在设计风力发电站时需考虑各种因素,如,建造一个50兆瓦的电站,并不是说由50台1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简单并联,这只是指在最佳风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但如果风速降低,其功率可能只能达到25兆瓦,因此,建造时需要安装100台风力发电机,这样,即使在风速较低时仍能提供足够的电能。风速高时,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这时就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原因在目前矿物能源的价格太低,以致人们还无需去考虑。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加限制,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就会骤然而升。当然,空气发电也并非是零排放。但与热力发电相比,仅是它的二十分之一,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至15克。如果该技术能够投入使用,那么它将是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1)、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风力发电站可将过剩风力以高压空气的形式储存起来,需要时放出用于发电B:传统的风力发电站因为考虑到风流较低的情况,安装的风力发电机中瓦数会超过额定发电功率

C:矿物能源耗尽之后空气发电站将会迅速受到重视投入使用

D:空气发电技术已经被人们掌握,但由于其成本高,现在难以普及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A项,根据文段第四段“风速高时,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这时就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表述正确,排除;B项,根据文段第四段“建造一个50兆瓦的电站,并不是说由50台1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简单并联,这只是指在最佳风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但如果风速降低,其功率可能只能达到25兆瓦,因此,建造时需要安装100台风力发电机”可知,考虑到遇到风流较低的情况,安装的风力发电机中瓦数会超过额定发电功率的,表述正确,排除;

C项,根据文段第五段“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原因在目前矿物能源的价格太低,以致人们还无需去考虑。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加限制,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就会骤然而升。”文段并未提及矿物能源耗尽后就会对空气发电站迅速投入使用,表述错误,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前景诱人的空气发电技术》

(2)、根据文本所提供信息,对“空气发电技术”理解正确的是()。

A:通过将空气进行压缩

B:是一项利用风力进行发电的能源技术

C:是一种绝对清洁的发电方式

D:在经济角度上还无法与矿物能源相比,因成本高昂导致鲜人问津

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A项,根据文段第一段“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可知,空气发电机并不是通过将空气进行压缩,选项表述错误;

B项,根据文段第四段“因此,建造时需要安装100台风力发电机,这样,即使在风速较低时仍能提供足够的电能”可知,空气发电机并不是利用风力进行发电的能源技术,而是确保在风速较低时仍能提供足够的电能,选项表述错误;

C项,根据文段第五段“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至15克”可知,空气发电技术也排放二氧化碳,并不是绝对清洁的发电方式,选项表述错误;

D项,根据文段第五段“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原因在目前矿物能源的价格太低,以致人们还无需去考虑。”可知空气发电技术成本高昂,导致少有人问津,选项表述正确。

故本题选D。

【文段出处】《前景诱人的空气发电技术》(3)、下列选项中,属于“空气发电站”必须的条件是()。

A:高压空气

B:风力发电机组

C:耐压的储气空间

D:燃气加热设备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A项,根据文段第一段“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可知,空气发电站需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所以“空气发电站”必须的条件是高压空气;

B项,根据文段第三段“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新途径。”文段中只是说与风力发电机组组合使用会开辟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新途径,所以“风力发电机组”不属于空气发电站必须的条件,排除;C项,“耐压的储气空间”在文段中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燃气加热设备”虽在第一段尾句有所提及,即“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但原文说的是“如果”,即假设的情况,故“燃气加热设备”并非必须的设备,排除。

故本题选A。【文段出处】《前景诱人的空气发电技术》

(4)、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是最早研究和应用空气发电技术的国家,但遗憾的是其他国家都暂时没有应用该技术的计划

B:空气发电站本身并不能产生新的电能,只是将剩余电力以压缩空气的形式储存起来,用以在发电量不足的时候补充发电C:空气发电站配合风力发电站开辟了全新的提供能源的途径,因此需要建设在风力发电站附近

D:虽然空气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但由于现在矿物能源价格低廉,空气发电技术的前景暂时不被能源专家看好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A项,根据文段“早在1978年······此以外,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也有一个类似的电站”可知,文段未提及德国是最早研究和应用空气发电技术的国家,而且美国还有一个类似的电站,表述错误,排除;

B项,根据文段第一段“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可知,空气发电站可以通过压缩空气产生新的电能,表述错误,排除;

C项,根据文段第三段“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新途径”可知,空气发电站配合风力发电站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新途径,表述正确,当选;

D项,根据文段第三段“目前,能源专家对空气发电前景看好,该技术除了能作为应急电站外,也是一种洁净能源的获取办法”可知,能源专家是看好空气发电技术前景的,表述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文段出处】《前景诱人的空气发电技术》4、离一种灾祸愈远,我们愈觉得其可怕,不敢想象自己一旦身陷其中会怎么样。但是,当我们真的身陷其中时,犹如落入台风中心,反倒有了一种意外的平静。我们会发现,人的忍受力和适应力是惊人的,几乎能够在任何境遇中活着,或者死去,而死也不是不能忍受和适应的。

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悟出:

A:任何事情只有经历过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B:生存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C:人在任何时候都能战胜自己

D:世界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分析文段。文段先论述了离一种灾祸愈远,我们愈觉得其可怕,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接下来通过“我们会发现”引出作者想要谈论的重点,即在几乎在任何情境中,人的忍受力和适应力是惊人的。

辨析选项。D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A项“经历”并非文段强调的重点,排除A项。B项“生存是第一要义”无中生有,排除B项。C项“战胜自己”与文段“忍受力”不相符,排除C项。

故本题选D。

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国际专业化分工渐趋明确,国际贸易明显增加,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跨越国界,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生产力快速发展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导致生产力快速发展

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现象

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文段主要说的是二战后世界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即国际专业化分工渐趋明确,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活动逐渐增加,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二战后世界经济逐步一体化,对应D项。

A、B两项未提到文段的关键词“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应排除。

C项,表述不明确,没有指明这种新现象是什么,应排除。

故本题选D。6、在实际生活中,人是千差万别的,并非几种类型所能全部________得了的,因而过分依赖关于人性的各种假设是危险的。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A:包罗B:概括

C:囊括

D:包括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根据文意可知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不是几种类型就能把人的特性进行总结的。包罗就是包括(指大范围);包括指包含、含有;囊括指全部包括在里;概括指归纳、总括。通过分析每个词义可知“概括”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B。7、严密的逻辑论证,历史上有一个确实的来历:公开辩论。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辩,还有一套民主选举办法,雄辩术风行,甚至还有一个奇怪的习惯:两人争辩一件事,可以有彩金,谁辩胜就得彩金。辩证法的原意本是辩论,一方说话有漏洞,对方力图辩驳,怕输,就要严密,逻辑学显然也是从这来的。

不符合这段话的意思的是()。

A:雄辩术曾经在古典时代的雅典风行

B:辩证法不仅仅是为了在和别人的论辩中取得胜利

C:为一件事情争论不休在古典时代的雅典可能是很奇怪的

D:逻辑学的产生可能和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辩有关

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A项,根据文段“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辩,还有一套民主选举办法,雄辩术风行”可知,选项表述正确,排除。

B项,根据文段“辩证法的原意本是辩论···逻辑学显然也是从这来的”可知,逻辑学的产生与辩证法有关,辩证法不仅仅是为了和别人论辩取得胜利,也发展了其他学科,选项表述正确,排除。

C项,文段所讲述的“奇怪”指的是奇怪的习惯,指“两人争辩一件事,可以有彩金,谁辩胜就得彩金”,而并非“为一件事情争论不休”,选项表述错误,当选。

D项,根据文段“辩证法的原意本是辩论···逻辑学显然也是从这来的”可知,选项表述正确,排除。

故本题选C。

8、我们无法________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靠________它的宽度和高度来________它的容积,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拓展扩大控制

B:扩大改变增加

C:控制增加扩大

D:改变控制扩充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分析第一空。该空用来修饰“生命的长度”,此处表示的是我们无法根据个人的意愿掌控自己的寿命。A项“拓展”指开拓扩展,是质量的变化,而不是数量的变化;B项“扩大”指使(范围、规模等)比原来大;D项“改变”指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三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和D项。而C项“控制”指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或使其按控制着的意愿活动,符合语境。答案锁定C选项。

验证第二、三空。“增加”指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多,“增加宽度和高度”符合语境且搭配得当。“扩大容积”符合语境且搭配得当。故本题选C。

【解析拓展】

扩充:扩大充实。

9、此刻,我们经历的时光,将来都会变成从前。时光如落花,盛开时我们忽略它的美,反而在它凋落之时嗅到它的余香。不只是爱情,所有的事,都是如此。我们拥有的时候,往往是漠然的,等到一切成为从前,才恍然觉得珍贵。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旧事物,总是被诗化

B:因为失去,所以珍惜C:偏是人间留不住,只恨当时作寻常

D:逝水流年,拥有不如怀念

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分析文段。文段前两句把时光比作落花,进而指出“面对当下的事物我们的态度是不珍惜的”,最后一句引出作者的观点,即“当事物在眼前时我们不懂得珍惜,等到失去时候才追悔莫及”,意在强调我们应珍惜眼前拥有的。

对比选项。C项“偏是人间留不住”可以体现文中“等到一切成为从前”,强调的是应当珍惜,“只恨当时作寻常”可以体现文中“我们拥有时是漠然的”。

故本题选C。

【解析拓展】A项:“对旧事物的诗化”,不能体现要珍惜当时。B项:“因为失去,所以珍惜”强加了因果关系,在文段中并未体现。D项:文段强调的是“珍惜”,并非“拥有不如怀念”。10、时下,国民平均阅读量正在不断下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实体书店的消失。实体书店作为传播知识的方式之一,其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满足公众获取知识的书籍与场景,还在于营造一个生活状态和体验过程,引导读者通过阅读学习知识和提升生活品质,最终让读书成为一种个体自觉和群体习惯,成为“文化铸魂"的重要载体和实现路径。文段中画横线的“其”是指()。A:国民平均阅读量

B:实体书店的消失

C:实体书店

D:书籍

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指代词“其”出现在文段第二句话,按照就近原则,第二句话的主语“实体书店”就是“其”指代的内容,对应C项。

A、B、D项均非“其”指代的内容,排除。

故本题选C。【文段出处】《让实体书店成为习惯养成的平台》

11、在北大西洋,浅层的热水向北溯流而上,与此同时,大洋深处的冷水则向南流动,这就是“热盐环流”,正是它把热传送到北极。环流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暖流,而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可能会使暖流停止流动,导致北欧和北美气候变冷而不是变热。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全球性气候变化对北欧和北美气候的影响

B:热盐环流对北极的影响

C:暖流对北欧和北美气候的影响

D:热盐环流对水流的影响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文段开篇阐释了“热盐环流”的具体含义,进而引出“暖流”这一话题,最后阐释了气候变化会“导致北欧和北美气候变冷而不是变热”,即强调全球性气候变化对北欧和北美气候的影响,对应A项。

B项,“对北极的影响”无中生有,文段仅提及“热盐环流”把热传送到北极,并未提及对北极产生的影响,排除。

C项,“暖流对北欧和北美气候的影响”主题词偷换,文段强调的是“气候变化可能使暖流停止流动”,这会导致北欧和北美气候发生变化,强调“气候变化”的影响,故排除。

D项,“热盐环流对水流的影响”中对水流的影响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且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A。12、在数字化多媒体时代,媒介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日渐拓展,数字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已从原始的简单记录发展到对文化遗产的精准________,运用数字输入,摄像等各种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多形式的________,建立数字化的文化遗产档案和“非遗”博物馆等,都是当前很好的“非遗”保护方法。

依次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修复展现

B:描述挖掘

C:定位探索

D:复原采集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分析第一空。根据“媒介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日渐拓展,数字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已从原始的简单记录发展到对文化遗产的精准”可知,数字技术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从原始简单的记录发展到更高的层次,该空与“简单记录”构成递进。A项“修复”指修理使恢复完整,符合文意。B项“描述”指形象地叙述;C项“定位”指用仪器对物体所在的位置进行测量。二者均不能与“简单记录”构成递进,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和C项。D项“复原”指恢复原状,符合文意。分析第二空。根据“运用数字输入,摄像……建立数字化的文化遗产档案和‘非遗’博物馆等,都是当前很好的‘非遗’保护方法”可知,数字化技术是用来对文化遗产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A项“展现”指显示出,展示,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D项“采集”指收集,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D。【解析拓展】

定位:①用仪器对物体所在的位置进行测量;②经测量后确定的位置;③把事物放在适当的地位并做出某种评价。复原:①病后恢复健康;②恢复原状。

13、爱情之美在于没有固定法则,多姿多彩。青年在坚守“愿等待不愿将就”的同时,也不妨放弃一些偏见,多给自己一些机会,积极走出去。结识更多的人,才有可能遇到有趣的灵魂。不将就,是选择上的不凑合,不代表行动上的不作为、不主动。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是()。A:爱情要坚守宁缺毋滥

B:爱情之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C:青年人追求爱情应更加主动D:青年人的爱情观需要摒弃偏见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话题:爱情的美丽在于没有固定的法则。其次提出对策,即青年人要放弃偏见,积极走出去,也就是青年人要主动行动、主动出击。后面两句再次论述青年人要主动,这是对前文内容的解释说明。故文段强调青年人对于爱情要积极地走出去,要主动出击,对应C项。

A项:“坚守宁缺毋滥”,“坚守”有被动地去守护的含义,但文段强调的是要主动去做,与文意相悖,排除。

B项:强调每个人对爱情的美都有不同的见解,但文段强调的是要主动出击,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青年人的爱情观需要摒弃偏见”表述不明确,排除。

故本题选C。

【文段出处】《七成青年择偶“愿等待不愿将就”:有趣的灵魂不会从天而降》14、选出括号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桂林那些奇形怪状的山峰,真是(鬼斧神工),天造地设。

B:本着(曲突徙薪)之义,战士们苦练军事技巧,准备参战。

C:战士们趴在壕沿上,(虎视眈眈)地望着北营。

D:一个月后,他终于闯过危险期,又一次(起死回生)。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审题干,找出括号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辨析选项。A项“鬼斧神工”意思是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多形容大自然的景观,符合语境。B项“曲突徙薪”比喻消除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防患于未然,“战士们苦练军事技巧”并不是为了消除事故,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虎视眈眈”意思是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是贬义成语,而文段不含贬义,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起死回生”指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一般用于挽救其他事物,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故本题选A。

15、下列选项中,关联词语搭配最好的一项是:

A:骄傲的人哪怕有天大的才能,却难以受到众人的欢迎。

B:平时来这里游览的人尚且这么多,节假日来的就更多了。

C: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很差,然而他的学习热情始终高涨。D: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了什么人的问题,就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观察选项,查找关联词。

A项的关联词为“哪怕……却”,搭配不当,“哪怕”与“也”搭配。B项的关联词为“尚且……更”表示递进,搭配得当。C项的关联词为“虽然……然而”,搭配不当,“虽然”与“但是”搭配表示转折,“然而”一般单用。D项的关联词为“只有……就”,搭配不当,“只有”与“才”搭配,“只要”与“就”搭配。

故本题选B。

16、蛋白质工程汇集了当代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一些前沿领域的最新成就,它把核酸与蛋白质结合、蛋白质空间结构与生物功能结合起来研究。例如,科学家通过对胰岛素的改造,制成速效型药品。如今,生物和材料科学家正积极探索将蛋白质工程应用于微电子领域,用蛋白质工程方法制成的电子组件具有体积小、耗电少和效率高的特点,因此蛋白质工程发展前景极为广阔。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蛋白质工程应用领域广泛B:蛋白质工程发展前景

C:蛋白质工程的优势

D:使用蛋白质技术可以改造胰岛素,制造新型药物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文段先引出“蛋白质工程汇集了当代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一些前沿领域的最新成就”这一话题,举例说明它可以用于制药造品,再指出“如今,生物和材料科学家正积极探索将蛋白质工程应用于微电子领域”,最后一句用“因此”总结文段“蛋白质工程发展前景极为广阔”。B项,“蛋白质工程发展前景”符合文意。A项,“蛋白质工程应用领域广泛”文中只是谈及其在医药学和微电子领域的应用,无法得知应用领域广泛,排除。

C项,“蛋白质工程的优势”文中只是谈论“用蛋白质工程方法制成的电子组件”的优势,且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使用蛋白质技术可以改造胰岛素,制造新型药物”只是举例部分,非文段重点,排除。故本题选B。

17、戏曲在宋代形成之后,许多类型都以“杂剧”命名,如宋杂剧、元杂剧等,它们虽然是纯粹的戏剧,但是表现手法依然是“杂”的,戏曲可以让观众听到悦耳的歌声、诙谐滑稽的笑话、声情并茂的说白,看到让人欣怡的舞蹈身段、高难度的武打杂技和神似于生活动作的表演,只不过是将多种表演形式高度融合在一起罢了。由此可见,________,可以说,这是戏曲发展的重要规律。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戏曲一定要是民族的、传统的、多元的B:戏曲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众多表演技艺的精华

C:对待戏曲艺术,最好的态度就是允许其以多元化形态存在

D:要使戏曲跟上历史前进的步伐,必须使之保持特性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这是一道语句填空题。文段开头引出“戏曲”这一主体,后重点论述了“戏曲”的表现手法,即“戏曲可以让观众听到······,看到······,只不过是将多种表演形式高度融合在一起罢了”。

再看需要填入的语句,由横线前面的“由此可见”推断,填入的句子应为对前文的概括总结,即要围绕“‘戏曲’的表现手法”这一中心,对应B项。

A、C、D项,前文均未体现,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B。

18、为什么语言要学,________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呢?________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我们还要多多吸收外国的新鲜东西。________要吸收他们的进步道理,________要吸收他们的新鲜用语。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而且因为不单而且

B:并且所以不但还

C:而且所以不但甚至

D:并且因为不是而是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题从第二空入手,前一句提出问题,进而进行原因解释,故所填入连词表示原因,“因为”表示原因和理由,A、D两项保留;“所以”用来表示结果,不符合文意,排除B、C两项。

第三空,对应前文的“多多吸收国外的新鲜东西”,表达的是既要“吸收进步道理”,也要“吸收新鲜用语”,所填入连词表示并列关系。A项“不单······而且”表并列,即两者都要吸收,符合文意,当选;D项“不是······而是”表转折,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一空代入验证,“而且”用在此处表示补充和递进,要学而且要花大力气学语言,当选。

故本题选A。

【文段出处】《反对党八股》

19、近年来,各式各样的统一招考几乎成为了考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智慧博弈的“战场”。考试主办方________用一个个难以察觉的陷阱________考生犯错误,而多数考生在备考时则采取题海战术,尽可能的找到应对陷阱的措施,往往在大致浏览过题目的一瞬间,心中便洞悉了对方的“招数”。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千方百计引诱

B:处心积虑妄想C:机关算尽导致

D:殚精竭虑迫使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第一空,根据后文“难以察觉的陷阱”“犯错误”可知,设空处应体现主办方想尽办法设置考卷陷阱让考生犯错误。A项“千方百计”形容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计谋,符合文意,保留;B项“处心积虑”形容长期谋划,费尽心机,感情色彩消极,多用于贬义,形容主办方不恰当,排除;C项“机关算尽”比喻用尽心机,多用于贬义,排除;D项“殚精竭虑”指用尽精力和心思,用于强调主体在某件事上的用心付出,竭尽了全力,而文段强调主办方想各种办法给考生设坑,并非侧重付出,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A项“引诱”是指诱导、劝导,可以形容主办方想通过设置陷阱让考生犯错误,符合文意,当选。

故本题选A。20、最高院颁布规定,如果公民认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准确要求更正被拒的案件,法院应该受理。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中,公民往往信息少得可怜。公民可以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增加政府一旦败诉的违法经济成本,这是一种督促政府公开信息的有形外部压力。

这是一篇时评的核心思想,据此你认为这篇时评最合适的题目应是()。

A:《政府信息不公开将自食恶果》B:《用法律武器捍卫公民知情权》

C:《最高法院督促政府公布信息》

D:《是的,民告官今日成为可能》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文段首句提到最高院颁布规定,即法院应该受理公民认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准确要求更正被拒的案件,紧接着进行解释说明,最后提到“这是一种督促政府公开信息的有形外部压力”,可见颁布此规定主要突出政府部门的责任,有利于督促政府公开信息,所以整个文段重在强调最高院颁布规定有督促政府公开信息的作用,对应C项。A项,“自食恶果”,文段并未提及政府未公开信息的后果,排除;B项,文中侧重点并非“知情权”,而是“政府”这一主体的信息公开,排除;D项,“民告官”是行政诉讼或行政官司的俗称,但在颁布之前就已经有行政诉讼了,排除。

故本题选C。

【文段出处】人民网《公民要求政府公开信息被拒可诉至法院》21、某青年作家写过文章讲述自己有限的相亲经历。她认为,人在答应相亲的一刹那,就把自己摆在一个被面试的位置上不能动弹。这大概点出了一些人吐槽相亲的真实想法——一旦参加相亲,就把自己放入了某种被动境地,自己所有的条件都仿佛要受人检阅。相亲成功固然好,但是底牌出尽,未来少了回旋余地;相亲失败,情不投意不合,简直成了一场互相伤害的灾难。

根据这段话,可以看出该青年作家对于相亲这种婚恋模式的态度是(

)。

A:鼓励

B:否定C:中立

D:辩证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文段开头通过某青年作家的观点指出相亲使人处于被动地位。接着引出许多人吐槽相亲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尾句通过转折关系再次强调了相亲不论成功与否,都不能达到完满的效果。所以作者对相亲的态度应是否定的,对应B项。

故本题选B。

【文段出处】《听说一旦相亲,就代表失去做梦的权利?》

22、记得一位我喜爱的名家在著作里写过,人们都说人是在光明里行走的,其实哪里有光明,人总是在黑暗里行走的,随着年岁的虚长和阅历的渐深,我愈发理解了此话的涵义,那么,置身在这潜藏着污秽,充斥着黑暗和谬误的现实,我们怎样才能像明月般不退缩、不迷失、不怯弱、不犹疑,既能走入又能走出生活,坚定、勇敢地表现生活和现实以及自我,从而抵达真,追求善,完善美呢?

根据上文可以得知作者对人生的态度是:

A:生活中到处充斥着阴暗面,人生不可能完美B:人生成长的过程中总是见不到阳光明媚的一面

C:人生就像月亮一样,身处黑暗却应光明在心

D:人只有在黑暗的生活中才能磨练出完美的人生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引出了一位名家对人生的态度,然后用转折关联词“其实”引出作者对人生的态度,转折之后强调人在黑暗里行走,也要像明月般不退缩、不迷失、不怯弱、不犹疑。

对比选项。C项符合作者对人生的态度。

故本题选C。

【解析拓展】A项:“人生不可能完美”与作者态度不相符。B项:“总是”表达过于绝对。D项:“只有……才……”表述过于绝对。

23、按照近年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惯例,一般是三人或二人获奖,但此次________是大隅良典独自获奖。这意味着,诺贝尔奖委员会认为大隅良典的发现更重要________更有创新性。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却和

B:只且C:只和

D:却且

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第一空,横线前的“但”表转折,强调此次打破以往惯例的特殊性。A、

D两项的“却”表示转折,符合文意,保留。B、C两项的“只”表示仅仅是,可表

示轻微转折,与“却”相比语气较轻,无法体现此次大隅良典独自获奖的“特殊性”,

排除。

第二空,通过横线前后“更重要”“更有创新性”程度轻重相近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表示两者的并列关系。A项“和”表示并列关系,关联词前后的两个名词可

以互换位置,没有主次关系,符合文意,当选。D项“且”表示递进关系,文段中

“更有创新性”并未比“更重要”程度更重,排除。故本题选A。

24、人们在为叙利亚3岁小难民艾兰▪库尔迪潸然泪下时,也理应认识到:难民危机把叙利亚危机以悲剧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现在还不是为道义感动而罔顾政治因素的时候。应该追问难民危机的根源和解决机理,超越公共讨论中“比惨”“晒无情”的程式,而着力审视全球治理的失效环节,探究难民救援的长效机制。

关于“难民危机”,与这段文字不矛盾的说法是()。

A:政治解决的前途明朗

B:道义同情的动因暧昧

C:政治解决重于道义同情D:道义同情先于政治解决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根据文段“现在还不是为道义感动而罔顾政治因素的时候”可知,政治因素更为重要,所以C项“政治解决重于道义同情”体现出了政治解决的重要性,与文段不矛盾,当选。

A项,根据“……着力审视全球治理的失效环节,探究难民教援的长效机制”可知目前叙利亚的政治解决还不明朗,“前途明朗”与文段矛盾,排除。

B项,“动因暧昧”无中生有,文段没有论述道义同情的动因,排除。

D项,根据文段“现在还不是为道义感动而罔顾政治因素的时候”可知,“道义同情先于政治解决”与这段文字矛盾,排除。

故本题选C。

【文段出处】《难民危机:欧洲政治和被遗忘的“前线国家”》25、荷叶表面的蜡质是产生疏水性的根本原因,因蜡质晶体本身的化学结构具疏水性,所以当水与这类表面接触时,会形成“球状”水滴,于是荷叶表面便有了“超疏水”特性。荷叶表面所形成的乳突非常多,且间隔很小,于是在乳突间存在许多凹陷。这些凹陷充满空气,这样就在贴紧叶面的地方形成了一层非常薄的纳米级空气层。那些落在叶面上的灰尘、水滴的尺寸远大于这个空气层。所以当这些物质落在叶面上时,它们只能同叶面上“小山包”的顶端形成几个点的接触,而不能润湿到荷叶表面上。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荷叶表面蜡质的形成原因

B:荷叶表面不被水滴润湿的原因

C:荷叶表面“小山包”的形成

D:荷叶能自净的形成原理

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文段开篇指出荷叶表面的蜡质是其产生疏水性的根本原因,接着指出大量的乳突使荷叶表面形成了许多凹陷,进而形成了纳米级空气层,尾句“所以”引出文段的中心,由于落在荷叶表面的灰尘、水滴接触荷叶,不能湿润荷叶表面,对应B项。

A项,“蜡质”对应文段首句,非重点,且文段中并未阐述“荷叶表面蜡质的形成原因”,排除。C项,文段主要解释了“荷叶疏水性”,即不会被水滴润湿的原因,而非“小山包”的形成,故偏离中心,排除。

D项,“荷叶能自净”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B。

【文段出处】《赏荷时节,这些秘密你得懂》26、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水乳交溶

B:揣揣不安C:金榜题名

D:莫不关心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分析A项,“水乳交溶”应改为“水乳交融”,有错别字。

分析B项,“揣揣不安”的“揣揣”应改为“惴惴”分析C项,书写正确,没有错别字。

分析D项,D项“莫不关心”的“莫”应改为“漠”。

故本题选C。【解析拓展】

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那样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很紧密。惴惴不安: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金榜题名:指科举得中。漠不关心:意思是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

27、当今的散文创作呈现出万千气象,散文类型丰富、多样,但关于散文的界定比较模糊,有人坚守“艺术散文”的界线,有人提倡“大散文”的包容。散文的界定是散文的创作与批评的基础与前提。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介绍的内容是(

)。

A:如何界定散文

B:散文界定的争议

C:什么是“艺术散文”D:如何进行散文的创作与批评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本题为接语选择,重点看尾句。文段尾句强调散文的界定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知,需认真对待散文的界定,因此,下文应围绕如何界定散文展开,对应A项。

B项,“争议”对应文段首句中“有人坚守‘艺术散文’的界线,有人提倡‘大散文’的包容”,是前文已论述过的内容,排除;

C项,“艺术散文”是前文论述的部分内容,文段话题是“散文的界定”,排除;

D项,“散文的创作与批评”非文段话题,排除。

故本题选A。

【文段出处】《散文的界定》28、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融入“互联网+”的大潮,已成为从政府到企业全面认可的发展路径。一方面,加速互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扩展应用,着力发展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工业互联网;另一方面,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和方法论来帮助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互联网+”和制造业结合推动产业升级的成果已经初显,前景更为可观。据工信部调查显示,智能制造使很多工业企业缩短了研发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也降低了研发成本。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工业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

B:制造业对“互联网+”的推动

C:“互联网+”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

D:智能制造对互联网产业升级的推动

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这是一道中心理解题。文段开头引出话题制造业和“互联网+”要结合,接着通过“一方面……另一方面”表示的并列关系解释怎么结合。第三句提到了这种结合的带来的好处“推动产业升级”,最后一句具体举例说明好处在哪。所以文段主要内容就是:“互联网+”对制造产业升级的作用,对应C项。

A项,“工业互联网形成与发展”,无中生有,应排除。

B项,D项说的是“制造业”对“互联网+”推动,逻辑与原文相悖,应排除。

故本题选C。

【出处】大众日报《互联网+制造业,要起“化学反应”》

29、甲醛的有毒成分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吸入过多易引发白血病。专家向消费者发出________警告,尽量购买甲醛含量达到国家标准的装饰材料,要注意自我保护。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严谨

B:郑重C:慎重

D:审重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分析语境。根据“专家向消费者发出________警告”可知,所填入的词语做发出的状语,修饰发出,且搭配警告。

辨析选项。A项的“严谨”是名词,指严密谨慎。如办事严谨。“严谨”与警告也不能搭配,排除A项。B项“郑重”和“警告”为固定搭配,正确。C项“慎重”和D项“审重”都是审慎持重的意思,本文段前面已经出现消极结论,不需谨慎,排除C项和D项。故本题选B。

3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______一江清水永续东流,______黄金水道,______产生黄金效益,才有子孙后代的浓浓乡情,欢声笑语。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的是:()

A:如果不但有而且能

B:只要又有就能

C:既有又有也能

D:唯有才有才能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满足“一江清水永续东流”这一前提,我们才能拥有“黄金水道”,才会产生黄金效益,故“一江清水永续东流”和“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之间应该通过必要条件关联词来连接,故应该选择D项。A项“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程度加深,但是“黄金水道”和“产生黄金效益”不存在程度加深的问题,应排除。B项“只要……就”是充分条件,应排除。C项“既有……又有”是并列关联词,应排除。故本题选D。

31、下列各句中存在歧义的一句是:

A:这一场关于宗教的争辩,虽说引得甚嚣尘上,然而却没有结出果实来

B:某国政府明令禁止取缔建立对冲基金

C:某国政府公开表示要认真执行无核政策,各国对此表示怀疑

D:从大部分黑洞来的辐射非常弱,但总的来说,辐射是可以检测得到的

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审题干,找出有歧义的一项。

辨析选项。B项可以理解为两种意思,一种是某国政府明令,禁止取缔建立对冲基金,说的是不取缔建立对冲基金;一种是某国政府明令禁止,取缔建立对冲基金,说的是根据规定要取缔建立对冲基金。A项、C项和D项均无歧义。

故本题选B。

32、假性近视为功能性近视。真性近视为器质性近视。假性近视的表现和真性近视一样,看远物模糊,看近物清楚,用近视镜片能矫正视力,但散瞳检查缺乏相应的屈光度改变。这是因为散瞳时睫状肌被药物松弛,因睫状肌紧张而引起的调节性近视被解除,也说明眼球还未发展到前后轴变长的真性近视阶段。如果已发展为真性近视,则矫正视力所需的近视镜片与散瞳检查的屈光度改变是一致的。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相符的是()。

A: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表现一样

B:假性近视散瞳检查缺乏屈光度改变C:假性近视用近视镜片能矫正视力

D:真性近视的眼球前后轴距会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A项,根据“假性近视的表现和真性近视一样”可知,表述正确,排除;

B项,根据“假性近视······但散瞳检查缺乏相应的屈光度改变”可知,表述正确,排除;

C项,根据“如果已发展为真性近视,则矫正视力所需的近视镜片与散瞳检查的屈光度改变是一致的”可知,只有发展成真性近视才需要矫正视力,而假性近视仅为功能性近视,并无屈光度改变,偷换概念,当选;

D项,根据“眼球还未发展到前后轴变长的真性近视阶段”可知真性近视的眼球前后轴距会变长,表述正确,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C。

33、时间是什么?自古以来,无数的哲学、文学家和科学家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时间无始无终。循环流逝的,是永恒的映象。他的学生——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是关于前和后的运动的数,并且是连续的,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河边感叹时间流逝时说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牛顿的绝对时空论中,时间是永恒流动的,它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事物。时间是绝对的,与任何特殊的参考系无关。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

A:对时间的测量取决于测量工具

B:不同的人对时间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

C:时间是相对的,依赖于不同的参考系而发生变化

D:对时间形而上学的思考或者科学的深层研究,不是普通人所关注的事情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文段开篇引出时间是什么的话题,接下来给出的答案,说明哲学家,文学家和科学家都有各自的答案。后面具体展开说明,从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角度,从思想家孔子的角度,从科学家牛顿的角度,分别说明了时间是什么的答案。故文段的结构为总分结构,开头指出不同人对于时间定义不同,后通过并列分述具体展开说明从不同角度时间的定义。故文段旨在强调不同人对时间定义不同看法,对应B项。

A项,“测量时间和测量工具”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C项,“时间是相对的,依赖不同参考系”为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排除;

D项,“不是普通人所关注的事情”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B。

【文段出处】《时间定义史探究》34、在现实生活中,稍作留心不难发现一种令人________的现象:每当国家出台大政方针,总有一些人歪曲解读;每当国家展示辉煌成就,总有人冷嘲热讽。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惊叹

B:费力

C:费解

D:不惑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分析语境。根据“:”表示解释说明,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总有人歪曲解读国家的大政方针,总有人会冷嘲热讽国家的辉煌成就,这种现象的出现实在让人很难理解。

辨析选项。A项“惊叹”指惊奇赞叹,呈积极态度,而文中作者对这一现象持消极态度,排除。B项“费力”指耗费较多的力量,和后文“现象”不搭配,排除。C项“费解”指不容易理解,符合文意。D项“不惑”指遇事能够明辨不疑,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本题选C。35、院子里,冬天的洋槐赤裸着全身一无________,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的孤独却活的自信,活的潇洒。寒流________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遮盖摧折

B:遮掩摧残

C:遮挡摇撼

D:遮蔽摇动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第一空,根据“赤裸着”、“展示”可知,“洋槐”带有拟人色彩,且表示洋槐没有被其他东西遮住。C项“遮挡”、D项“遮蔽”符合语境,保留。A项“遮盖”、B项“遮掩”意为“掩饰、隐瞒”,根据“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可知,洋槐并没有“隐瞒”,不符合语境,排除。

第二空,主语为“寒流”,“它”指代上文所说的“洋槐”,根据“它黑色的枝条······指挥着风的合奏”可知,寒流经过,洋槐的枝条晃动,C项“摇撼”比喻用手晃动物体,此处文段将寒流拟人化,表达的是因寒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