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地理试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钙结岩型铀矿主要形成于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河湖相沉积环境,铀是核裂变的关键原料。2023年11月,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正式投运。完成下面小题。1.促进钙结岩型铀矿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A.风化、风力沉积 B.风化、流水沉积 C.地壳下沉、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2.关于“暖核一号”投运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B.实现能源的可再生利用 C.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解决煤炭资源紧张状况〖答案〗1.B2.C〖解析〗【1题详析】根据文字材料“钙结岩型铀矿主要形成于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河湖相沉积环境”可知,促进钙结岩型铀矿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流水沉积,加上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化作用明显,可促进促进钙结岩型铀矿形成,B正确;钙结岩型铀矿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沉积而非风力沉积,是风化作用而非风力侵蚀,AD错误;地壳下沉属于内力作用,C错误。故选B。【2题详析】“暖核一号”是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核能属于清洁能源,因此“暖核一号”投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C正确;“暖核一号”投运可以增加能源供应,但不能提高能源供应效率,A错误;铀不属于可再生资源,因此但无法实现能源的可再生利用,B错误;可以缓解但不能解决煤炭资源紧张的问题,D错误。故选C。常住人口是指在某地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下图柱状表示黑龙江省2016年—2021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曲线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3.2019年后,图中曲线甲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政府实施生育限制 B.经济滞后人口外迁 C.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D.人口预期寿命提高4.应对常住人口数量的变化,该省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限制人口的跨省流动 B.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C.鼓励生育,培育核心产业 D.提高女性文化教育水平〖答案〗3.B4.C〖解析〗【3题详析】由材料可知,曲线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根据黑龙江的人口变化可知,呈下降趋势的甲应当是出生率,呈上升趋势的乙应当是死亡率。如果政府实施了生育限制,那么出生率应该更低,但图中出生率并没有大幅下降到零或接近零,A错误。许多年轻人可能因为经济原因离开了该省,导致常住人口和出生率都下降,B正确。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会导致人口死亡率的下降,而不是出生率的下降,C错误。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通常与死亡率下降相关,而不是出生率下降,D错误。故选B。【4题详析】限制人口的跨省流动会加剧该省的经济问题,因此该措施不合理,A错误。城市化可能有助于经济发展,但它并不直接解决人口减少的问题,尤其是出生率下降的问题,B错误。鼓励生育可以直接增加出生率,而培育核心产业可以吸引人们留在该省或返回该省,从而增加常住人口数量,C正确。提高女性文化教育水平是一个积极的目标,但它并不直接解决常住人口数量减少的问题,D错误。故选C。白石山位于太行山脉最北端,因分布大面积白色大理岩峰林而得名。白石山植被繁茂,南北坡植被生长状况差异明显。下图1为白石山地貌岩层示意图,图2为大理岩峰林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示峰林景观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固结成岩→风化侵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变质作用→固结成岩 D.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变质作用→岩浆喷出6.与南坡相比,北坡植被生长状况较好的原因是()A.降水较多 B.土壤肥沃 C.蒸发较弱 D.坡度和缓〖答案〗5.A6.C〖解析〗【5题详析】从材料可知,组成白石山的岩石为大理岩,属于变质岩,在有沉积岩(石灰岩)变质岩形成的。图中侵入岩体为岩浆侵入形成,并非喷发。岩浆侵入活动中,形成高温高压环境,使围岩发生变质。变质岩主要位于地下,现在以升至地上,故变质岩形成之后地壳有所抬升,而峰林较为崎岖,说明其又经历了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综上所述,图示峰林景观形成过程正确的是固结成岩-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最合理,A正确,BCD错误。故选A。【6题详析】白石山位于太行山脉最北端,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该地区整体水分条件并不充足,南坡为迎风坡和阳坡,南坡降水较多,光照条件更好,蒸发更强,而北坡位于阴坡,其蒸发条件较差,水分条件更好,A错误,C正确;南北坡的坡度无法从材料判断,土壤情况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材料中条件不足以判断,排除BD。故选C。巴黎大都市区由中心区和新城建成区组成。新城建成区与巴黎市中心平均距离20—30km,大都市区内各城市有明确的职能定位,大都市区地铁、公交、高速环线等组成便捷的交通网络。下图为巴黎大都市区形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7.巴黎大都市区城市空间结构最有可能为()A.同心圆状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状 D.棋盘格状8.关于巴黎大都市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控制城市规模,弱化各功能区的差异 B.中心区主要发展高附加值工业和服务业C.新城建成区布局工业、零售网点以及仓储区 D.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有向外围新城迁移趋势〖答案〗7.C8.A〖解析〗【7题详析】巴黎大都市区由中心区和新城建成区组成,新城建成区与巴黎市中心距离适中,大都市区内各城市有明确的职能定位,巴黎大都市区城市空间结构呈现以巴黎中心区为主要核心的多核心结构,而不是同心圆状、扇形模式或棋盘格状。C正确,ABD错误,故选C。【8题详析】大都市区内各城市有明确的职能定位,应控制城市规模,但要强化各功能区的差异,实现错位发展,A错误;中心区依托其人才、技术、资金等优势,主要发展高附加值工业和服务业,同时促进部分产业向外转移,使得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呈现向外围新城迁移趋势,BD正确;同时,新城建成区可以结合其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优势,布局工业、零售网点以及仓储区,C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选A。读世界某区域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9.影响甲、乙海域海水表层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洋流 B.径流 C.纬度 D.降水10.春季乙海域多冰山,产生的影响是()A.波浪涌动剧烈 B.海面气温升高 C.海水盐度降低 D.海面降水增加〖答案〗9.B10.C〖解析〗【9题详析】读图可知,甲海域位于河流入海口,有大量的径流注入,淡水稀释作用较强,入海径流是导致甲海域表层盐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B正确;乙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盐度较低,使得乙海域与甲海域盐度差异减小,A错误;两地相近,纬度、降水差异小,CD错误。故选B。【10题详析】乙海域多冰山,春季气温回升,冰山融化,海水温度降低,海水盐度降低,C正确,B错误;波浪涌动主要与风有关系,A错误;冰山对于降水影响小,D错误。故选C。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表现出不同以往的多元化过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区内部出现企业迁入与迁出并存、旧产业区表退与新产业区增长并存的新现象。下图是二战后四次国际产业转移路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应对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将低端制造业转移,实现高端制造业的完全替代②采取行政限制、提高关税等措施防止制造业外溢③加快实施自主研发创新计划,推进国产替代进程④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12.在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中,美国提出“制造业回归”的主张,其主要目的是()A.降低生产成本 B.扩大销售市场 C.缓解就业压力 D.促进产业升级〖答案〗11.D12.C〖解析〗【11题详析】我国可以适当将低端制造业转移,但不能使高端制造业的完全替代低端制造业,①错误;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不能采取行政限制、提高关税等极端措施防止制造业外溢,我国可以适当将低端制造业转移,②错误;加快实施自主研发创新计划,推进国产替代进程,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③正确;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本国区位优势,合理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题详析】美国劳动力价格高,“制造业回归”并不能降低生产成本,也不能扩大销售市场,AB错误;制造业附加值并不高,不能促进产业升级,D错误;美国大量制造业向国外转移,造成国内就业岗位不足,导致失业人口增多,因此美国提出“制造业回归”的主张,其主要目的是缓解就业压力,C正确。故选C。图1为浙江省松阴溪湿地植被景观示意图。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2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2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14.图1中甲至丁处植被景观的空间分布差异主要体现()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答案〗13.A14.B〖解析〗【13题详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②土壤剖面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较厚,缺失淋溶层,甲地为黑三棱草,该植被为湿生草甸植被,腐殖质层和枯枝落叶层较厚,湿生环境土壤水分稳定,流动性差,缺失淋溶层,符合②土壤剖面,A正确;与甲处相比,乙处、丙处和丁处三处地势较高,土壤水分向下运移显著,有利于淋溶层的形成,不符合②土壤剖面图,BCD错。故选A。【14题详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浙江省的地带性植被应为常绿阔叶林,但由于湖泊附近地势低洼,水分偏多,适合黑三棱草生长,而随着地势升高,土壤水分有所减少,因此从谷地向两侧依次分布着阔叶林和竹林,属于小空间尺度内由于水分的变化而引起植被的空间分布差异,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而不是垂直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或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正确,ACD错。故选B。2024年2月,全球首条低空航线在我国深圳首次公开演示飞行,一架载重400公斤的纯电五座飞行器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起飞,抵达珠海九州湾码头,耗时仅20分钟。“低空经济”正成为许多城市重点关注的“新赛道”。完成下面小题。15.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率先发展低空经济的原因是()①无人机技术、新能源等技术先进②相关产业链完整,规模优势明显③能缓解交通运输压力④采用电力,利于环境保护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低空飞行目前难以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是()A.设施不完善,技术不成熟 B.应用领域有限,推广价值不高C.成本过高,资金供给不足 D.安全性较差,民众认可度不高〖答案〗15.A16.A〖解析〗【15题详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无人机技术、新能源等技术先进,无人机制造、新能源等相关产业链完整,规模优势明显,利于发展低空经济,①②正确;发展低空经济能缓解交通运输压力,采用电力有利于环境保护,但着不是从产业发展角度看的原因,③④错误。故选A。【16题详析】低空飞行应用领域广,B错误;低空飞行速度快,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运输成本,成本过高,资金供给不足不是难以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C错误;低空飞行安全性较高,D错误;低空飞行还处在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对大部分区域而言,基础设施还不够不完善,技术也还不够不成熟,制约了低空飞行的大面积推广,A正确。故选A。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大局,摸清水土资源配置状况,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下图示意我国耕地与水资源的省域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17.图中所表示的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分别是()A.四川新疆 B.福建内蒙古 C.西藏黑龙江 D.广东山东18.针对上图反映的问题,河南省应对措施最合理的是()A.减少耕地面积 B.优化水源调配 C.保护湖泊湿地 D.增加建设用地〖答案〗17.C18.B〖解析〗【17题详析】读图中“水资源累积比例”可知,西藏水资源占比占比接近20%,在所有省份中占比最高;读图中“耕地累积比例”可知,从吉林至黑龙江,耕地累积比例上升幅度最大,表明黑龙江耕地资源最丰富。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18题详析】河南省耕地面积大,但水资源累积比例上升幅度小,表明水资源相对短缺,应优化水源调配,保障农业生产的水资源数量安全,B正确;减少耕地面积不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增加建设用地可能会加大耕地占用,也不利于粮食总产量的提高,不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AD错;图示信息并没有反应当地湖泊湿地锐减,C选项不是针对上图反映的问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C错。故选B。7月始,浙江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于18:40分(北京时间)在固定位置,面向同一方向观测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每隔半个月观测一次,连续观测三次,并绘示意图记录。完成下面小题。19.同学记录的太阳位置正确的是()A. B.C. D.20.观测期间()A.杭州昼夜之差缩小且白昼渐短 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会逐渐扩大C.北京正午时影子先变长再变短 D.极昼区午夜太阳高度先大后小〖答案〗19.D20.A〖解析〗【19题详析】问题涉及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及太阳方位。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由材料可知此时为7月初,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往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浙江昼越来越短,日落时间越来越早,所以随着测试的进行,太阳逐渐靠近地平线,C错误;6月22日夏至日,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9月23日秋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极昼地区除外),三次测试时间都在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从夏至到秋分日之间,太阳的日落位置逐渐由西北变为正西,逐渐向南移动,B项太阳位置不变,B错误;由于测试时间均在傍晚,A选项中三次太阳位置均在西北,可分析选项中大楼方向为正南,第2、第3次,日落方向逐渐向北移动,A错误;D选项中三次太阳位置均在西北,可分析选项中大楼方向为正南,第2、第3次,日落方向逐渐向南移动,D正确;故选D。【20题详析】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昼夜之差最大,观测时间在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并且不断向南移动,杭州昼变短夜变长,昼夜之差缩小,A正确;北半球昼越来越短,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小,B错误;正午太阳高度角=90°-所求点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纬距,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正午的影子越来越长,C错误,极昼区午夜太阳高度也会越来越小,D错误;故选A。浙江瑞安滨海的农民进行土地改良,通过开挖水道,将泥土垒高形成高于水道的台田,这种台田系统生态价值显著。下图为台田系统中“农田-水道”相间分布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21.当地农民进行土地改良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土壤有机质 B.改善土壤孔隙度 C.缓解土壤盐碱化 D.提高土壤生物活性22.该台田系统的生态价值体现在()①水源涵养②调洪蓄水③休闲游憩④气候调节⑤航运价值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答案〗21C22.A〖解析〗【21题详析】台田系统,可以利用堆土成台,增大台田表层土与地下水之间的距离,使台田表层土壤在旱季时不易形成盐碱地。沟渠快速排水,降低地下水水位,盐随水走,把盐分快速带走,降低土壤盐分,缓解土壤盐碱化,C正确;泥土垒高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但不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A错误;能够改善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但这些都是环节土壤盐碱化的附带收益,不是其主要目的,BD错误。所以选C。【22题详析】该台田系统有水道能够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区域的小气候,都属于其生态价值,①②④正确;休闲游憩属于社会价值,③错误;航运价值属于经济价值,⑤错误。所以选A。2024年4月,华南地区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过程。据研究,此轮降水主要与影响我国的南支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增强有关,南支槽是指西风遇青藏高原分流南支西风中形成的低槽。下图是我国500百帕等压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3.关于此轮降水的水汽来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副热带高压脊北侧东海向西输入 ②副热带高压脊西侧南海向北输入③南支槽后青藏高原向东输入 ④南支槽前孟加拉湾向东北输入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4.与常年相比,今年4月强降水事件偏多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暖湿气流受北部山地抬升和阻滞作用,雨区停留时间长B.华南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对流旺盛,降雨强度大C.暖湿气流输入时恰有冷空气活动,在华南地区剧烈交汇D.副热带高压和南支槽叠加影响,导致暖湿气流大幅增强〖答案〗23.B24.A〖解析〗【23题详析】根据文字“此轮降水主要与影响我国的南支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增强有关,南支槽是指西风遇青藏高原分流南支西风中形成的低槽。”以及图片材料可知,华南地区此轮降水受南支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副高为顺时针天气系统,在其南部的偏东风和其西部的偏南风引导下,将太平洋的暖湿水汽输送到副高北侧,西风遇青藏高原分流南支西风中形成的低槽,将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到华南地区,与南下冷空气交汇形成大范围的强降水,②④正确。副高为顺时针辐散天气系统,无法将北侧东海水汽向西输入至华南地区,①错误。南支槽是指西风遇青藏高原分流南支西风中形成的低槽,结合图片可以看出,南支槽前孟加拉湾水汽可以向东北输入,③错误。②④正确,故选B。【24题详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2024年4月,华南地区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和南支槽叠加影响,导致暖湿气流大幅增强,与南下冷空气在华南地区剧烈交汇所致,而非暖湿气流受北部山地抬升和阻滞作用,因此A错误,BC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A。25.障壁岛是平行海岸高出水面的狭长形砂体,其将潟湖与广海隔开,中间有潮汐通道将潟湖与海相连,向海一侧坡度较陡,下图为障壁岛周边地貌剖面图。完成关于图示障壁岛及其周边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海一侧海滩物质磨圆度差,粒径小 B.海进时,潟湖的面积将会变小C.海退时,障壁岛与海岸间的距离变大 D.形成初期,潟湖盐度变化迅速〖答案〗D〖解析〗在障壁岛形成初期,由于它与广海之间的通道较窄,潮汐作用可能非常显著,导致潟湖与广海之间的水体交换频繁,因此湖的盐度变化可能会非常迅速,D正确;由于向海一侧坡度较陡,水流较急,导致海滩物质粒径大,A错误;在海进(即海平面上升)时,海水会更多地侵入湖,导致潟湖面积增大,B错误;海退(即海平面下降)时,广海与潟湖之间的水域减少,但障壁岛与海岸之间的距离不会因此直接变大。相反,由于海水退缩,可能会暴露更多的沉积物,使障壁岛与海岸间的连接更为紧密,C错误,故选D。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五道梁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年降水量约300毫米,集中在夏季,全年风力较大。该地冻土分布广泛,频繁的冻融作用造成地表层扰动。因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冻土层结构变化,形成数量众多的热融湖塘,某热融湖塘为内流湖,湖区沉积物粒度较粗、松散无黏性特征明显,不同区域粒度差异显著。图1为某热融湖塘示意图,图2为某热融湖塘不同区域沉积物类型频率分布图。材料二为减轻冻融对青藏铁路的破坏,青藏铁路部分路段采取抛石路基(片石堆砌)措施填筑路基,利用其通风透气特征,通过隔阻热空气下移、吸入冷量,起到保护冻土的作用。图3是青藏铁路分布图和抛石路基景观图。(1)简述青藏高原热融湖塘形成过程。(2)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热融湖不同区域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的成因。(3)运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采取抛石法填筑路基的合理性。〖答案〗(1)因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等原因,引起多年冻土层温度升高;活动层增厚;地下冰(楔)融化;引起地表沉陷形成凹地;积水形成热融湖塘。(2)地表受冻融循环作用导致地表物质松散无黏性;(雨季和冰雪融化形成的)地表水及风浪对湖岸形成侵蚀,将湖岸的细颗粒物带入湖心方向,粗颗粒土体留在原地,造成过渡区向湖心沉积物变细;青藏高原多大风天气,过渡区湖滨、湖底暴露的沉积物受风蚀作用,造成细颗粒流失,使土壤粗砾化。(3)夏季,抛石路基表面的气温高,路基底部冻土层温度低,热空气与冷空气不易对流,形成了外界与冻土的隔热层;冬季,路基的表面温度较低,路基冻土层温度较高,与外界空气形成了对流,使冷空气在地下堆积。〖解析〗【小问1详析】地貌景观的形成一般从特殊位置、物质条件和动力条件分析。根据地温与冻土的关系推断,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根据材料“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冻土层结构变化,形成数量众多的热融湖塘”以及图片材料可以看出,热融湖塘出现在活动层,因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等原因,冻土活动层融化;然后融化的水分顺着裂隙下渗冻结形成冰楔;冰楔体积增大,挤压裂隙周边土层,使之松散。后来随着气候变暖,冰楔上部融化;地表土壤失去支撑,地表塌陷形成洼地;水(或地下水、雨水)在洼地汇集,热融湖塘由此形成。【小问2详析】根据材料“湖区沉积物粒度较粗、松散无黏性特征明显,不同区域粒度差异显著”以及图片材料可知,湖滨区土壤粒度较大,湖心区较小。导致沉积物粒度在不同区域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地表受冻融循环作用导致地表物质松散,黏性较小;由雨季和冰雪融化等形成的地表水、风浪对湖岸形成侵蚀,将湖岸的细颗粒物带入湖心方向,粗颗粒土体留在原地,导致湖滨沉积物颗粒粗,形成过渡区向湖心沉积物变细的分布特征。加之青藏高原多大风天气,过渡区、湖滨裸露的沉积物容易受风蚀作用,造成细颗粒流失,使土壤逐渐粗砾化。【小问3详析】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即上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夏季,外界气温高于路基内部温度,形成温度梯度,外界热空气不易进入路基内部,阻止了路基与外界的热交换,减少了路基的热量积累,使路基在夏季也能够保持较低的温度,从而使冻土层保持较低的温度;冬季,路基的表面温度较低,路基冻土层温度较高,路基外比重较大的冷空气下沉,进入路基的孔隙中,置换比重较小的热空气,形成热对流,从而促进路基的热散失,使冻土保持较低温度。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辽河流域是中国农耕活动和畜牧活动的交错区域,流域的主要农业种植区集中于上游和下游河段。在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辽河流域含沙量位列我国第三,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材料二下图为辽河流域略图;下表为辽河流域主要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资料。水文站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径流量/亿m³占六间房%输沙量/万t占六间房%兴隆坡站5.5171542186铁岭站278378595六间房站32100828100(1)从水文角度,分析上游河段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2)简析兴隆坡站和铁岭站输沙量差异大的原因。(3)说明为降低辽河流域含沙量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1)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河流水量较大;纬度较低,热量相对充足,结冰期较短,便于取水。(2)兴隆坡站:地形起伏大,植被破坏,流水侵蚀作用强,输沙量大;铁岭站:地势减缓,流速降低,泥沙淤积为主,输沙量减小。(3)生物措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农业措施: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等;工程措施:修建水利工程,拦沙等。〖解析〗【小问1详析】辽河流域主体部分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上游河段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充足,河流水量大;辽河上游所处纬度在42°N左右,在辽河流域中纬度较低,温度较高,结冰期较短,便于取水。【小问2详析】据图可知,兴隆坡所在地颜色较深,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大;且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滥砍滥伐、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辽河水土流失问题严重,输沙量大;铁岭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流速降低,泥沙淤积为主,输沙量减小。【小问3详析】针对植被破坏问题,进行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降低辽河流域含沙量;主要农业种植区集中于上游和下游河段,提高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可减少对表土的破坏,可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修建水坝等水利工程,可以起到拦沙的作用,降低辽河流域含沙量。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棉花喜热、好光、耐旱,是纺织服装业的主要原料。乌兹别克斯坦是重要的产棉大国,该国纺织服装业以初级纺纱工业为主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随着近年国际棉花价格走高,该国的原棉出口量不断提高,但是有专家提出,该国应积极推进由产棉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材料二下图为乌兹别克斯坦及周边区域略图;下表为1991~2011年乌兹别克斯坦各工业部门产值占比表(单位:%)。工业部门1991年2001年2011年采掘、化工18.231.532.0机械、电力18.624.533.4纺织、服装39.820.013.5食品、家具14.812.614其它8.611.47.1(1)简述该国1991~2011年的工业结构变化特点。(2)该国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____,评价该地大规模种植棉花的气候条件____。(3)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该国纺织服装业产值比重下降的原因。(4)说明该国积极推进由产棉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出发点。〖答案〗(1)该国采掘、化工、机械、电力等重工业的占比上升;纺织、服装、食品、家具等轻工业的比重下降;该国的工业结构从以轻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重工业为主(2)阿姆河沿岸(或河流沿岸)有利: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夏季高温,热量充足;不利:降水少,水源不足;夏季高温热害多发。(3)棉花大量出口,导致该国纺织服装业原料成本增加;该国纺织服装业自身以初级纺纱工业为主体,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纺织服装业本国市场狭小,国际市场竞争力弱。(4)生态:避免棉花过度种植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湿地萎缩等生态环境问题;经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增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推动工业化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解析〗【小问1详析】结合图表可知,1991年~2011年该国采掘、化工、机械、电力工业部门占比逐渐上升,纺织、服装、食品、家居占比下降,1991年,该国纺织、服装等轻工业部门占比最高,2011年该国机械、电力、采掘、化工等重工业占比最高,因此1991年~2011年该国的工业结构从以轻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重工业为主。【小问2详析】乌兹别克斯坦位于欧亚大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水源成为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由图表可知,棉花产区分布在阿姆河及沿岸地区。评价农业生产的条件,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回答,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分为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五个要素。因此第二小问答题思路为:有利条件: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位于大陆地区,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夏季高温少雨,热量充足;不利条件:深居内陆降水少,水源不足;夏季高温,热害多发。【小问3详析】产业链是从原料到消费者手中的整个产业链条,包括动力提供、原材料生产、技术研发、中间品制造、终端产品制造乃至流通和消费等环节。根据材料“随着近年国际棉花价格走高,该国的原棉出口量不断提高”,由于棉花价格走高,乌兹别克斯坦棉花大量出口导致本国服装产业原料不足,原料成本增加限制服装产业发展;“该国纺织服装业以初级纺纱工业为主体”,说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由于服装产业的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在国际上竞争力较弱,而国内由于人口少,市场狭小,因此服装产业产值低。【小问4详析】问题涉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点,分析思路为: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经济: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加强科研投入,培育良种,加大产业化应用研发,加强农田水利设施、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加强宣传,打造品牌,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发展观光农业,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生态: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社会:推进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该国棉花产业的产业链较短,附加值低,由于地处内陆,农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等生态问题。因此本题答题:生态:避免棉花过度种植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湿地萎缩等生态环境问题;经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增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推动工业化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地理试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钙结岩型铀矿主要形成于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河湖相沉积环境,铀是核裂变的关键原料。2023年11月,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正式投运。完成下面小题。1.促进钙结岩型铀矿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A.风化、风力沉积 B.风化、流水沉积 C.地壳下沉、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2.关于“暖核一号”投运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B.实现能源的可再生利用 C.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解决煤炭资源紧张状况〖答案〗1.B2.C〖解析〗【1题详析】根据文字材料“钙结岩型铀矿主要形成于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河湖相沉积环境”可知,促进钙结岩型铀矿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流水沉积,加上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化作用明显,可促进促进钙结岩型铀矿形成,B正确;钙结岩型铀矿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沉积而非风力沉积,是风化作用而非风力侵蚀,AD错误;地壳下沉属于内力作用,C错误。故选B。【2题详析】“暖核一号”是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核能属于清洁能源,因此“暖核一号”投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C正确;“暖核一号”投运可以增加能源供应,但不能提高能源供应效率,A错误;铀不属于可再生资源,因此但无法实现能源的可再生利用,B错误;可以缓解但不能解决煤炭资源紧张的问题,D错误。故选C。常住人口是指在某地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下图柱状表示黑龙江省2016年—2021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曲线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3.2019年后,图中曲线甲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政府实施生育限制 B.经济滞后人口外迁 C.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D.人口预期寿命提高4.应对常住人口数量的变化,该省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限制人口的跨省流动 B.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C.鼓励生育,培育核心产业 D.提高女性文化教育水平〖答案〗3.B4.C〖解析〗【3题详析】由材料可知,曲线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根据黑龙江的人口变化可知,呈下降趋势的甲应当是出生率,呈上升趋势的乙应当是死亡率。如果政府实施了生育限制,那么出生率应该更低,但图中出生率并没有大幅下降到零或接近零,A错误。许多年轻人可能因为经济原因离开了该省,导致常住人口和出生率都下降,B正确。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会导致人口死亡率的下降,而不是出生率的下降,C错误。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通常与死亡率下降相关,而不是出生率下降,D错误。故选B。【4题详析】限制人口的跨省流动会加剧该省的经济问题,因此该措施不合理,A错误。城市化可能有助于经济发展,但它并不直接解决人口减少的问题,尤其是出生率下降的问题,B错误。鼓励生育可以直接增加出生率,而培育核心产业可以吸引人们留在该省或返回该省,从而增加常住人口数量,C正确。提高女性文化教育水平是一个积极的目标,但它并不直接解决常住人口数量减少的问题,D错误。故选C。白石山位于太行山脉最北端,因分布大面积白色大理岩峰林而得名。白石山植被繁茂,南北坡植被生长状况差异明显。下图1为白石山地貌岩层示意图,图2为大理岩峰林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示峰林景观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固结成岩→风化侵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变质作用→固结成岩 D.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变质作用→岩浆喷出6.与南坡相比,北坡植被生长状况较好的原因是()A.降水较多 B.土壤肥沃 C.蒸发较弱 D.坡度和缓〖答案〗5.A6.C〖解析〗【5题详析】从材料可知,组成白石山的岩石为大理岩,属于变质岩,在有沉积岩(石灰岩)变质岩形成的。图中侵入岩体为岩浆侵入形成,并非喷发。岩浆侵入活动中,形成高温高压环境,使围岩发生变质。变质岩主要位于地下,现在以升至地上,故变质岩形成之后地壳有所抬升,而峰林较为崎岖,说明其又经历了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综上所述,图示峰林景观形成过程正确的是固结成岩-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最合理,A正确,BCD错误。故选A。【6题详析】白石山位于太行山脉最北端,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该地区整体水分条件并不充足,南坡为迎风坡和阳坡,南坡降水较多,光照条件更好,蒸发更强,而北坡位于阴坡,其蒸发条件较差,水分条件更好,A错误,C正确;南北坡的坡度无法从材料判断,土壤情况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材料中条件不足以判断,排除BD。故选C。巴黎大都市区由中心区和新城建成区组成。新城建成区与巴黎市中心平均距离20—30km,大都市区内各城市有明确的职能定位,大都市区地铁、公交、高速环线等组成便捷的交通网络。下图为巴黎大都市区形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7.巴黎大都市区城市空间结构最有可能为()A.同心圆状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状 D.棋盘格状8.关于巴黎大都市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控制城市规模,弱化各功能区的差异 B.中心区主要发展高附加值工业和服务业C.新城建成区布局工业、零售网点以及仓储区 D.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有向外围新城迁移趋势〖答案〗7.C8.A〖解析〗【7题详析】巴黎大都市区由中心区和新城建成区组成,新城建成区与巴黎市中心距离适中,大都市区内各城市有明确的职能定位,巴黎大都市区城市空间结构呈现以巴黎中心区为主要核心的多核心结构,而不是同心圆状、扇形模式或棋盘格状。C正确,ABD错误,故选C。【8题详析】大都市区内各城市有明确的职能定位,应控制城市规模,但要强化各功能区的差异,实现错位发展,A错误;中心区依托其人才、技术、资金等优势,主要发展高附加值工业和服务业,同时促进部分产业向外转移,使得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呈现向外围新城迁移趋势,BD正确;同时,新城建成区可以结合其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优势,布局工业、零售网点以及仓储区,C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选A。读世界某区域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9.影响甲、乙海域海水表层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洋流 B.径流 C.纬度 D.降水10.春季乙海域多冰山,产生的影响是()A.波浪涌动剧烈 B.海面气温升高 C.海水盐度降低 D.海面降水增加〖答案〗9.B10.C〖解析〗【9题详析】读图可知,甲海域位于河流入海口,有大量的径流注入,淡水稀释作用较强,入海径流是导致甲海域表层盐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B正确;乙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盐度较低,使得乙海域与甲海域盐度差异减小,A错误;两地相近,纬度、降水差异小,CD错误。故选B。【10题详析】乙海域多冰山,春季气温回升,冰山融化,海水温度降低,海水盐度降低,C正确,B错误;波浪涌动主要与风有关系,A错误;冰山对于降水影响小,D错误。故选C。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表现出不同以往的多元化过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区内部出现企业迁入与迁出并存、旧产业区表退与新产业区增长并存的新现象。下图是二战后四次国际产业转移路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应对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将低端制造业转移,实现高端制造业的完全替代②采取行政限制、提高关税等措施防止制造业外溢③加快实施自主研发创新计划,推进国产替代进程④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12.在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中,美国提出“制造业回归”的主张,其主要目的是()A.降低生产成本 B.扩大销售市场 C.缓解就业压力 D.促进产业升级〖答案〗11.D12.C〖解析〗【11题详析】我国可以适当将低端制造业转移,但不能使高端制造业的完全替代低端制造业,①错误;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不能采取行政限制、提高关税等极端措施防止制造业外溢,我国可以适当将低端制造业转移,②错误;加快实施自主研发创新计划,推进国产替代进程,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③正确;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本国区位优势,合理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题详析】美国劳动力价格高,“制造业回归”并不能降低生产成本,也不能扩大销售市场,AB错误;制造业附加值并不高,不能促进产业升级,D错误;美国大量制造业向国外转移,造成国内就业岗位不足,导致失业人口增多,因此美国提出“制造业回归”的主张,其主要目的是缓解就业压力,C正确。故选C。图1为浙江省松阴溪湿地植被景观示意图。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2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2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14.图1中甲至丁处植被景观的空间分布差异主要体现()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答案〗13.A14.B〖解析〗【13题详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②土壤剖面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较厚,缺失淋溶层,甲地为黑三棱草,该植被为湿生草甸植被,腐殖质层和枯枝落叶层较厚,湿生环境土壤水分稳定,流动性差,缺失淋溶层,符合②土壤剖面,A正确;与甲处相比,乙处、丙处和丁处三处地势较高,土壤水分向下运移显著,有利于淋溶层的形成,不符合②土壤剖面图,BCD错。故选A。【14题详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浙江省的地带性植被应为常绿阔叶林,但由于湖泊附近地势低洼,水分偏多,适合黑三棱草生长,而随着地势升高,土壤水分有所减少,因此从谷地向两侧依次分布着阔叶林和竹林,属于小空间尺度内由于水分的变化而引起植被的空间分布差异,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而不是垂直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或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正确,ACD错。故选B。2024年2月,全球首条低空航线在我国深圳首次公开演示飞行,一架载重400公斤的纯电五座飞行器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起飞,抵达珠海九州湾码头,耗时仅20分钟。“低空经济”正成为许多城市重点关注的“新赛道”。完成下面小题。15.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率先发展低空经济的原因是()①无人机技术、新能源等技术先进②相关产业链完整,规模优势明显③能缓解交通运输压力④采用电力,利于环境保护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低空飞行目前难以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是()A.设施不完善,技术不成熟 B.应用领域有限,推广价值不高C.成本过高,资金供给不足 D.安全性较差,民众认可度不高〖答案〗15.A16.A〖解析〗【15题详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无人机技术、新能源等技术先进,无人机制造、新能源等相关产业链完整,规模优势明显,利于发展低空经济,①②正确;发展低空经济能缓解交通运输压力,采用电力有利于环境保护,但着不是从产业发展角度看的原因,③④错误。故选A。【16题详析】低空飞行应用领域广,B错误;低空飞行速度快,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运输成本,成本过高,资金供给不足不是难以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C错误;低空飞行安全性较高,D错误;低空飞行还处在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对大部分区域而言,基础设施还不够不完善,技术也还不够不成熟,制约了低空飞行的大面积推广,A正确。故选A。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大局,摸清水土资源配置状况,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下图示意我国耕地与水资源的省域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17.图中所表示的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分别是()A.四川新疆 B.福建内蒙古 C.西藏黑龙江 D.广东山东18.针对上图反映的问题,河南省应对措施最合理的是()A.减少耕地面积 B.优化水源调配 C.保护湖泊湿地 D.增加建设用地〖答案〗17.C18.B〖解析〗【17题详析】读图中“水资源累积比例”可知,西藏水资源占比占比接近20%,在所有省份中占比最高;读图中“耕地累积比例”可知,从吉林至黑龙江,耕地累积比例上升幅度最大,表明黑龙江耕地资源最丰富。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18题详析】河南省耕地面积大,但水资源累积比例上升幅度小,表明水资源相对短缺,应优化水源调配,保障农业生产的水资源数量安全,B正确;减少耕地面积不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增加建设用地可能会加大耕地占用,也不利于粮食总产量的提高,不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AD错;图示信息并没有反应当地湖泊湿地锐减,C选项不是针对上图反映的问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C错。故选B。7月始,浙江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于18:40分(北京时间)在固定位置,面向同一方向观测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每隔半个月观测一次,连续观测三次,并绘示意图记录。完成下面小题。19.同学记录的太阳位置正确的是()A. B.C. D.20.观测期间()A.杭州昼夜之差缩小且白昼渐短 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会逐渐扩大C.北京正午时影子先变长再变短 D.极昼区午夜太阳高度先大后小〖答案〗19.D20.A〖解析〗【19题详析】问题涉及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及太阳方位。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由材料可知此时为7月初,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往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浙江昼越来越短,日落时间越来越早,所以随着测试的进行,太阳逐渐靠近地平线,C错误;6月22日夏至日,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9月23日秋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极昼地区除外),三次测试时间都在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从夏至到秋分日之间,太阳的日落位置逐渐由西北变为正西,逐渐向南移动,B项太阳位置不变,B错误;由于测试时间均在傍晚,A选项中三次太阳位置均在西北,可分析选项中大楼方向为正南,第2、第3次,日落方向逐渐向北移动,A错误;D选项中三次太阳位置均在西北,可分析选项中大楼方向为正南,第2、第3次,日落方向逐渐向南移动,D正确;故选D。【20题详析】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昼夜之差最大,观测时间在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并且不断向南移动,杭州昼变短夜变长,昼夜之差缩小,A正确;北半球昼越来越短,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小,B错误;正午太阳高度角=90°-所求点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纬距,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正午的影子越来越长,C错误,极昼区午夜太阳高度也会越来越小,D错误;故选A。浙江瑞安滨海的农民进行土地改良,通过开挖水道,将泥土垒高形成高于水道的台田,这种台田系统生态价值显著。下图为台田系统中“农田-水道”相间分布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21.当地农民进行土地改良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土壤有机质 B.改善土壤孔隙度 C.缓解土壤盐碱化 D.提高土壤生物活性22.该台田系统的生态价值体现在()①水源涵养②调洪蓄水③休闲游憩④气候调节⑤航运价值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答案〗21C22.A〖解析〗【21题详析】台田系统,可以利用堆土成台,增大台田表层土与地下水之间的距离,使台田表层土壤在旱季时不易形成盐碱地。沟渠快速排水,降低地下水水位,盐随水走,把盐分快速带走,降低土壤盐分,缓解土壤盐碱化,C正确;泥土垒高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但不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A错误;能够改善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但这些都是环节土壤盐碱化的附带收益,不是其主要目的,BD错误。所以选C。【22题详析】该台田系统有水道能够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区域的小气候,都属于其生态价值,①②④正确;休闲游憩属于社会价值,③错误;航运价值属于经济价值,⑤错误。所以选A。2024年4月,华南地区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过程。据研究,此轮降水主要与影响我国的南支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增强有关,南支槽是指西风遇青藏高原分流南支西风中形成的低槽。下图是我国500百帕等压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3.关于此轮降水的水汽来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副热带高压脊北侧东海向西输入 ②副热带高压脊西侧南海向北输入③南支槽后青藏高原向东输入 ④南支槽前孟加拉湾向东北输入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4.与常年相比,今年4月强降水事件偏多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暖湿气流受北部山地抬升和阻滞作用,雨区停留时间长B.华南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对流旺盛,降雨强度大C.暖湿气流输入时恰有冷空气活动,在华南地区剧烈交汇D.副热带高压和南支槽叠加影响,导致暖湿气流大幅增强〖答案〗23.B24.A〖解析〗【23题详析】根据文字“此轮降水主要与影响我国的南支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增强有关,南支槽是指西风遇青藏高原分流南支西风中形成的低槽。”以及图片材料可知,华南地区此轮降水受南支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副高为顺时针天气系统,在其南部的偏东风和其西部的偏南风引导下,将太平洋的暖湿水汽输送到副高北侧,西风遇青藏高原分流南支西风中形成的低槽,将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到华南地区,与南下冷空气交汇形成大范围的强降水,②④正确。副高为顺时针辐散天气系统,无法将北侧东海水汽向西输入至华南地区,①错误。南支槽是指西风遇青藏高原分流南支西风中形成的低槽,结合图片可以看出,南支槽前孟加拉湾水汽可以向东北输入,③错误。②④正确,故选B。【24题详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2024年4月,华南地区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和南支槽叠加影响,导致暖湿气流大幅增强,与南下冷空气在华南地区剧烈交汇所致,而非暖湿气流受北部山地抬升和阻滞作用,因此A错误,BC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A。25.障壁岛是平行海岸高出水面的狭长形砂体,其将潟湖与广海隔开,中间有潮汐通道将潟湖与海相连,向海一侧坡度较陡,下图为障壁岛周边地貌剖面图。完成关于图示障壁岛及其周边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海一侧海滩物质磨圆度差,粒径小 B.海进时,潟湖的面积将会变小C.海退时,障壁岛与海岸间的距离变大 D.形成初期,潟湖盐度变化迅速〖答案〗D〖解析〗在障壁岛形成初期,由于它与广海之间的通道较窄,潮汐作用可能非常显著,导致潟湖与广海之间的水体交换频繁,因此湖的盐度变化可能会非常迅速,D正确;由于向海一侧坡度较陡,水流较急,导致海滩物质粒径大,A错误;在海进(即海平面上升)时,海水会更多地侵入湖,导致潟湖面积增大,B错误;海退(即海平面下降)时,广海与潟湖之间的水域减少,但障壁岛与海岸之间的距离不会因此直接变大。相反,由于海水退缩,可能会暴露更多的沉积物,使障壁岛与海岸间的连接更为紧密,C错误,故选D。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五道梁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年降水量约300毫米,集中在夏季,全年风力较大。该地冻土分布广泛,频繁的冻融作用造成地表层扰动。因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冻土层结构变化,形成数量众多的热融湖塘,某热融湖塘为内流湖,湖区沉积物粒度较粗、松散无黏性特征明显,不同区域粒度差异显著。图1为某热融湖塘示意图,图2为某热融湖塘不同区域沉积物类型频率分布图。材料二为减轻冻融对青藏铁路的破坏,青藏铁路部分路段采取抛石路基(片石堆砌)措施填筑路基,利用其通风透气特征,通过隔阻热空气下移、吸入冷量,起到保护冻土的作用。图3是青藏铁路分布图和抛石路基景观图。(1)简述青藏高原热融湖塘形成过程。(2)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热融湖不同区域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的成因。(3)运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采取抛石法填筑路基的合理性。〖答案〗(1)因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等原因,引起多年冻土层温度升高;活动层增厚;地下冰(楔)融化;引起地表沉陷形成凹地;积水形成热融湖塘。(2)地表受冻融循环作用导致地表物质松散无黏性;(雨季和冰雪融化形成的)地表水及风浪对湖岸形成侵蚀,将湖岸的细颗粒物带入湖心方向,粗颗粒土体留在原地,造成过渡区向湖心沉积物变细;青藏高原多大风天气,过渡区湖滨、湖底暴露的沉积物受风蚀作用,造成细颗粒流失,使土壤粗砾化。(3)夏季,抛石路基表面的气温高,路基底部冻土层温度低,热空气与冷空气不易对流,形成了外界与冻土的隔热层;冬季,路基的表面温度较低,路基冻土层温度较高,与外界空气形成了对流,使冷空气在地下堆积。〖解析〗【小问1详析】地貌景观的形成一般从特殊位置、物质条件和动力条件分析。根据地温与冻土的关系推断,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根据材料“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冻土层结构变化,形成数量众多的热融湖塘”以及图片材料可以看出,热融湖塘出现在活动层,因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等原因,冻土活动层融化;然后融化的水分顺着裂隙下渗冻结形成冰楔;冰楔体积增大,挤压裂隙周边土层,使之松散。后来随着气候变暖,冰楔上部融化;地表土壤失去支撑,地表塌陷形成洼地;水(或地下水、雨水)在洼地汇集,热融湖塘由此形成。【小问2详析】根据材料“湖区沉积物粒度较粗、松散无黏性特征明显,不同区域粒度差异显著”以及图片材料可知,湖滨区土壤粒度较大,湖心区较小。导致沉积物粒度在不同区域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地表受冻融循环作用导致地表物质松散,黏性较小;由雨季和冰雪融化等形成的地表水、风浪对湖岸形成侵蚀,将湖岸的细颗粒物带入湖心方向,粗颗粒土体留在原地,导致湖滨沉积物颗粒粗,形成过渡区向湖心沉积物变细的分布特征。加之青藏高原多大风天气,过渡区、湖滨裸露的沉积物容易受风蚀作用,造成细颗粒流失,使土壤逐渐粗砾化。【小问3详析】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即上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夏季,外界气温高于路基内部温度,形成温度梯度,外界热空气不易进入路基内部,阻止了路基与外界的热交换,减少了路基的热量积累,使路基在夏季也能够保持较低的温度,从而使冻土层保持较低的温度;冬季,路基的表面温度较低,路基冻土层温度较高,路基外比重较大的冷空气下沉,进入路基的孔隙中,置换比重较小的热空气,形成热对流,从而促进路基的热散失,使冻土保持较低温度。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辽河流域是中国农耕活动和畜牧活动的交错区域,流域的主要农业种植区集中于上游和下游河段。在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辽河流域含沙量位列我国第三,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材料二下图为辽河流域略图;下表为辽河流域主要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资料。水文站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径流量/亿m³占六间房%输沙量/万t占六间房%兴隆坡站5.51715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