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①小说由叙述和聚焦两部分组成。叙述与聚焦,是两种不同的叙事方式。叙述是“讲”,聚焦是“看”。叙述出自叙述者,聚焦或者出自叙述者,或者出自小说中的人物。叙述与聚焦,既相矛盾又相依存,当然主要是依存关系。②《在乡下》是美国作家梅森的代表作:他们现在住在一家“假日酒店”里,就在高速公路对面。他们离华盛顿只有一百英里,A这里的山脉长而蓝,像画一样。萨曼莎把婆婆和艾米特留在电视机跟前,B她自己坐在游泳池旁边,观看车流——一条无止尽的河:度假的家庭、打探市场的推销员,流浪的怪人,拉着货物的卡车。C她身处其间,位于这巨大的能量的正中心——柴油卡车的噪杂声浪之中。③上面引文由两部分组成。萨曼莎的聚焦和叙述者的叙述,二者相互依存,既简洁又顺畅。④然而,这仅是叙述与人物聚焦的一般关系,来自人物的聚焦不仅可以提供呈现式场景,而且可以作为故事的节点推进故事的萌蘖与发展。⑤例如《红楼梦》第三回描写林黛玉进荣国府的情节。由于是第一次踏进荣国府,黛玉自然小心翼翼,少用嘴巴多用眼睛与耳朵,从到荣国府始,至晓间歇息止,“见”字用了九处,“听”字用了三次,在黛玉的聚焦中出现了大量人物,每一次聚焦都将故事向前推进,而每一次人物的出场,都为后面故事的发展提供一种可能。最后是宝玉出场,掀起了故事的高潮,撞击出惊诧的火花与喜剧般的莹莹泪光。⑥当然,我们也可以有另一种推断,这些人物聚焦是否是叙述者的一种姿态呢?⑦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以黛玉为例,《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初次见到凤姐时的情景: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姊妹不同,彩绣辉煌,忧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⑧根据《红楼梦》内部编年,黛玉初进荣国府时只有六岁,尚处于儿童时代,一个六岁的儿童怎么会辨认那么繁缛的服饰与质地呢?黛玉的所见,她的聚焦发生了偏离。作为聚焦者,黛玉是准确的,但聚焦对象是不准确的——不可能出于六岁儿童,这就使人怀疑黛玉的背后站着另外的聚焦者,这个背后的聚焦者当然也是叙述者。⑨这就触及到叙述者与聚焦者的根本区别。在前者是讲,将后者的聚焦用话语传达出来,这样,总是聚焦在前而叙述在后,讲的人永远落后于看的人,因为讲的人在后,必然可以对聚焦者的感知进行总结与解析,这种解析可以是简捷的,也可以是繁复的,可以是模糊的,也可以是清晰的,既可以高于聚焦者,也可以低于聚焦者,十分繁缛复杂。为了制造现场感,叙述者有时要对当时的聚焦者保持模拟的姿态。比如,成年人讲述未成年人所看到的东西,大人是叙述者,儿童是聚焦者。这类叙述与聚焦的矛盾几乎存在于一切虚构性叙事作品之中。而且有时候,艺术水准越是高超的作品,二者之间的矛盾越是凸显。⑩这其中的原因,从根本上看,依然是叙述者与聚焦者,讲与看的矛盾,聚焦在先,叙述在后,这一现象,可以称为“滞后叙述”。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不少作者采取模拟策略,这个策略多见于儿童文学的作品之中。然而,对绝大多数的叙事作品而言,这个矛盾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人物聚焦,归根结底是一种叙述策略,而且往往由于滞后叙述,反而使文中的人物更加鲜明生动,文本的世界更加丰饶多姿。⑪在作者的笔端,叙述者是作者在文本中创作的第一个人物,而文本中的其他人物不过是叙述者的衍生物,通过叙述者的讲述而依次出现,这就是说,人物聚焦的实质依然是叙述者的聚焦。没有叙述者,哪里会有聚焦者?(选自王彬《从文本到叙事》,有删改)材料二:①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②只见门外錾铜钩上悬着大红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雕漆痰盒。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选自《红楼梦》)1.材料一第⑤⑦节都以《红楼梦》第三回为例,对其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⑤节以此证明人物聚焦不仅可以推进故事的发展,而且可为作品行文埋下更多伏笔。B.第⑤节承接上文,结合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具体地阐释了人物聚焦的作用。C.第⑦节又以黛玉进贾府的情节为例,可更好地揭示人物聚焦与叙述者的关系。D.两处例证前呼后应,把读者的思考进一步引向深入,并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2.依据材料一能够做出推断的一项是()A.“聚焦”是“看”,但除了视觉,还包含着其它感知与思索。B.只有采用“滞后叙述”策略,才能造就更加优秀的文学作品。C.为了避免叙述与聚焦的矛盾,可以只有聚焦者,没有叙述者。D.人物的聚焦其实质也是叙述者的聚焦,因而也是作者的聚焦。3.根据材料一第⑨节,下列小说片段中属于叙述者高于聚焦者的一项是()A.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B.老人看着它张开了嘴,看着它那怪异的眼睛,看着它牙齿发出咔嚓一声,朝着鱼尾巴的肉咬过去。(《老人与海》)C.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生了兴趣。刚才在团部我没注意看他,现在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百合花》)D.香雪不言不语地点着头……但她也很快就发现了别的。“皮书包!”她指着行李架上一只普通的棕色人造革学生书包。(《哦,香雪》)4.材料一第②节三处画线句属于不同的叙事方式,请辨明并将序号填入对应的空格处。萨曼莎的聚焦:____________叙述者的叙述:____________5.运用材料一第⑩段画线句观点,从叙述策略角度分析材料二的精彩之处。【答案】1.D2.A3.D4.①.萨曼莎的聚焦:AB②.叙述者的叙述:C5.示例:

材料二第①段就是先通过聚焦于刘姥姥的视角,借她的眼表现贾府中的生活。“一个匣子”“秤砣般一物”,一方面表现出她不认识自鸣钟,符合贫穷农妇的身份特征,极具真实感;同时也表现了贾府中器物的高级。

第②段对于凤姐室内物品与衣着用度的描写,如“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等,都超出了刘姥姥的认知,属于叙述者的滞后叙述。既表现出环境的富丽堂皇,也写出了凤姐高不可攀的气势。【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作用的能力。D.“并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错误,结合原文“自人物的聚焦不仅可以提供呈现式场景,而且可以作为故事的节点推进故事的萌蘖与发展”“例如《红楼梦》第三回描写林黛玉进荣国府的情节”“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以黛玉为例”可知,第⑤⑦节都以《红楼梦》第三回为例,具体阐释了人物聚焦的作用,更好地揭示人物聚焦与叙述者的关系,推进故事的发展,把读者的思考进一步引向深入。选项“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于文无据。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只有……才能”错误,结合原文“从根本上看,依然是叙述者与聚焦者,讲与看的矛盾,聚焦在先,叙述在后,这一现象,可以称为‘滞后叙述’。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不少作者采取模拟策略,这个策略多见于儿童文学的作品之中”可知,“滞后叙述”策略是为了解决“叙述者与聚焦者,讲与看的矛盾”,所以不少作者采取模拟策略,这个策略多见于儿童文学的作品之中,并非只有这样做“才能造就更加优秀的文学作品”。C.“可以只有聚焦者,没有叙述者”错误,结合原文“对绝大多数的叙事作品而言,这个矛盾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可知,聚焦者和叙述者可以并存于作品中。选项“只有聚焦者,没有叙述者”于文无据。D.“因而也是作者的聚焦”错误,结合原文“在作者的笔端,叙述者是作者在文本中创作的第一个人物,而文本中的其他人物不过是叙述者的衍生物,通过叙述者的讲述而依次出现,这就是说,人物聚焦的实质依然是叙述者的聚焦”可知,文中只是说“人物聚焦的实质依然是叙述者的聚焦”,而“叙述者”不能等同于作者。选项“因而也是作者的聚焦”因果不当。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原文“总是聚焦在前而叙述在后,讲的人永远落后于看的人,因为讲的人在后,必然可以对聚焦者的感知进行总结与解析,这种解析可以是简捷的,也可以是繁复的,可以是模糊的,也可以是清晰的,既可以高于聚焦者,也可以低于聚焦者,十分繁缛复杂”可知,叙述者高于聚焦者是指叙述者对聚焦者的感知进行总结与解析,得到的信息比聚焦者多。A.第三者的角度对故事进行叙述,没有对聚焦者的感知进行总结与解析,不符合要求。B.聚焦在老人身上,没有对聚焦者的感知进行总结与解析,不符合要求。C.以第一人的角度叙述,没有对聚焦者的感知进行总结与解析,不符合要求。D.这是作者的叙述,并不是香雪的看。“人造革”的判断显然超出了香雪这个农村女孩的认知,说明作者的叙述高于香雪的“看”,符合要求。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结合原文“叙述是‘讲’,聚焦是‘看’”可知,(A)“这里的山脉长而蓝,像画一样”是萨曼莎的“看”,属于“聚焦”;(B)“观看车流——一条无止尽的河:度假的家庭、打探市场的推销员,流浪的怪人,拉着货物的卡车”,这些都是萨曼莎看到的,属于出自小说人物的“看”,是“聚焦”;(C)此句是叙述者交代她所处的环境,属于“讲”,是“叙述”。【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材料一画线句有两个要点:一是人物聚焦是一种叙述策略,这种策略会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文本世界更加多彩;二是看材料二中哪些是“滞后叙述”,有何作用。材料二第①段中对刘姥姥的描写主要采取的是人物聚焦的方式,通过聚焦于刘姥姥的视角,借她的眼表现贾府中的生活。这段刘姥姥对自鸣钟的疑惑很切合人物的身份,毕竟她是一个从乡下来的农妇,没见过什么世面,自然不认得自鸣钟。而材料二第②段通过刘姥姥的眼睛对凤姐的这段描写,“锁子锦靠背”“金心绿闪缎大坐缛”“紫貂昭君套”“攒珠勒子”“红桃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这些贾府内的装饰以及凤姐的穿着打扮,貌似通过刘姥姥的聚焦在描写,实际是叙述者的叙述。刘姥姥是个贫穷的农妇,为了打秋风而第一次进入贵族府邸,对那里的环境与服饰,虽然看到,却未必说得出是什么名堂。这里的叙述,虽然以刘姥姥聚焦的形式出现,但实质是叙述者的滞后叙述。这就是作者采取的一种叙述策略。再看这种策略的好处:一是通过刘姥姥的眼睛看贾府的环境和人物,对凤姐室内物品细致的描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贾府的富贵,能够使“文本的世界更加丰饶多姿”;其次对于凤姐的穿着打扮的描写,可以看出其外貌的美丽和身份地位之高;通过“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的姿态动作描写可以看出她的养尊处优及威势,这样描写“使文中的人物更加鲜明生动”,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土地余华①我觉得土地是一个充实的令人感激的形象,比如是一个祖父,是我们的老爷子。这个历尽沧桑的老人懂得真正的沉默,任何惊喜和忧伤都不会打动他。他知道一切,可是他什么都不说,只是看着,看着日出和日落,看着四季的转换,看着我们的出生和死去。我们之间的相爱和勾心斗角,对他来说都是一回事。②大约是在四五岁的时候,我离开了杭州,跟随父母来到一个名叫海盐的小县城。我们在一条弄堂的底端一住就是十多年,县城弄堂的末尾实际上就是农村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在那块有着很多池塘、春天开放着油菜花、夏天里满是蛙声的土地上,干了很多神秘的已经让我想不起来的坏事,偶尔也做过一些好事。③回忆使我看到了过去的炊烟,从农舍的屋顶出发,缓慢地汇入到傍晚宁静的霞光里。田野在细雨中的影像最为感人,那时候它不再空旷,弥漫开来的雾气不知为何让人十分温暖。我特别喜欢听黄昏收工时农民的吆喝,几头被迫离开池塘的水牛,走上了狭窄的田埂。还有来自蔬菜地的淡淡的粪味,这南方农村潮湿的气息,对我来说就是土地的清香。④这就是土地给予我一个孩子的最初的礼物。它向我敞开胸膛,让我在上面游荡时感到踏实,感到它时刻都在支撑着我。⑤我童年伙伴里有许多农村孩子,他们最突出的形象是挎着割草篮子在田野里奔跑,而我那时候是房屋的囚徒。父母去上班以后,就把我和哥哥反锁在屋里,我们只能羡慕地趴在楼上的窗口,眺望那些在土地上施展自由的孩子。他们时常跑到楼下来和我们对话,他们最关心的是在楼上究竟能望多远,我哥哥那时已经懂得如何炫耀自己了,他告诉他们能望到大海。那些楼下的孩子个个目瞪口呆,谎言使我哥哥体会到了自己的优越。然而当他们离去时,他们黝黑的身体在夏天的阳光里摇摇晃晃,嫉妒就笼罩了哥哥和我。那些农村孩子赤裸的脚和土地是那么和谐。⑥后来我到了上学的年龄,就开始有机会和他们一起玩耍了。那时候的农民都没有锁门的习惯,他们的孩子成为我的朋友以后,我就可以大模大样地在他们的屋子里走进走出,屋中有没有人对我来说无所谓。我可以随便揭开他们的锅盖,看看里面有没有年糕之类的食物,或者在某个角落拿一个西红柿什么的。当然更多的时候我是挎着一个割草篮子,追随着他们。他们中间有一个年龄稍大的,好像比我哥哥大一岁,他叫什么名字我已经忘了,只记得他很会吹牛。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说他父母结婚时,他吃了满满一篮子糖果。当时我们几个年龄小的,都被他骗得瞠目结舌。后来是几个年龄大的孩子揭穿了他,向他指出那时候他还没有出生呢,他只是“嘿嘿”一笑,一点都不惭愧。⑦那个爱吹牛的孩子很早就死去了,是被他父亲一拳打死的。当时他正靠墙站着,他父亲一拳打在他的脖子上,打断了颈动脉,当场就死了。他家弟兄姐妹有六个,他排行第四。所以他死后,他的家人也不是十分悲伤,他们更多的是感叹他父亲的倒霉,他父亲为此蹲了两年的监狱。他被潦草地埋在一个池塘旁,坟堆不高,从我家楼上的窗口可以清楚地看到。很长时间里,他都作为吓唬人的工具被我们这些孩子利用。我哥哥常常在睡觉时悄声告诉我,说他的眼睛正挂在我家黑暗的窗户上,吓得我用被子蒙住头不敢出气。有时候在晚上,我会鼓起勇气偷偷看一眼他的坟堆,我觉得他的坟还不是最可怕的,吓人的是坟旁一棵榆树,树梢在月光里锋利地抖动,这才是真正的可怕。几年以后,他的坟消失了,他被土地完全吸收以后,我们也就完全忘记了他。⑧当时住在弄堂里的城镇孩子,常和这些农村的孩子发生争吵。我们当时小小的年龄就已经明白了自己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知道自己为什么优越,为什么自卑。弄堂里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集体斗殴是经常发生的。有一次我站到了农村孩子一边,我哥哥就叫我叛徒。我和那些农村孩子经常躲在稻浪里密谋,袭击自己哥哥的方案是最让我苦恼的。我之所以投奔他们,背叛自己弄堂里的同类,是因为他们重视我,我小小的自尊心会得到很大的满足。如果我站到弄堂里的孩子一边,年龄的劣势只能让我做一个小走卒。⑨我的行为给我带来了一个凄凉的夜晚。当时弄堂里为首的一个大孩子叫刘继生,他能吹出迷人的笛声,他经常坐在窗口吹出卖梨膏糖的声音,我们这些馋嘴的孩子上当后拼命奔跑过去,看到的是他坐在窗前哈哈大笑。他十八岁那年得黄疸肝炎死去了。他家院子里种着葡萄,那一年夏天的晚上,弄堂里的很多孩子都坐在葡萄架下,他母亲给他们每人一串葡萄,我哥哥也坐在那里。我因为背叛了他们,便被拒绝在门外。我一个人坐在外面的泥地上,听着他们在里面说话和吃葡萄,我的那些农村盟友不知都跑到哪儿去了,我孤单一人,在月光下独自凄凉。⑩我八岁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次冒险的远足。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农村孩子,动身去看他刚刚死去的外祖父。他可能是觉得路上一个人太孤单,所以就叫上在夏天中午里闲逛的我。他骗我只有很近的路,马上就能回来,我就跟着他去了。我们在烈日下走了足足有三个小时,这个家伙一路上反复说:就在前面拐弯那地方。可是每次拐了弯以后他仍然这么说,把我累得筋疲力尽,最后到那地方时恰恰不用拐弯了。他一到那地方就不管我了,我问他什么时候回去,他说是明天。这使我非常紧张,我迅速联想到父母对我的惩罚。我缠着他,硬要他立刻带我回去,他干脆就不理我。于是在一个我完全陌生的老人下葬时,我嚎啕大哭,哭得比谁都要伤心。⑪那一天是我第一次看到什么是葬礼。那个死去的老人的脸上被一种劣质的颜料涂抹后,显得十分古怪。他没有躺在棺材里,而是被一根绳子固定在两根竹竿上,面向耀眼的天空,去的地方则是土地。人们把他放在一个事先挖好的坑中,然后盖上了泥土。就像我有一次偷了父亲的放大镜,挖个坑放进去盖上泥土一样。⑫土地可以接受各种不同的东西,在那个夏日里,这个老人生前无论是作恶多端,还是广行善事,土地都是同样沉默地迎接了他。1992年3月12日(有删节)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在这片土地上“干了很多神秘的已经让我想不起来的坏事,偶尔也做过一些好事”,作者由此展开下文的回忆,告诉我们土地见证的是人世天真、温情的一面。B.“楼上的窗口”是“我”观察乡村的取景框,“楼上”一词显示的是“我”与乡村的距离,让我们感受到小余华内心隐隐的失落与羡慕之情。C.文章多次写到了“骗”:哥哥炫耀窗口的风景,爱吹牛孩子的可笑谎言,哥哥用来吓唬“我”的欺骗,因为被骗不得不进行的“冒险的远足”。“骗”与“被骗”都让我们看到孩子的天真与趣味。D.文章的结尾作者以哲理性的语言启示我们,应该像土地一样,坦然接纳万物的生死盛衰。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简洁而凝练的方式开篇,引出写作对象“土地”,并把土地比作祖父,写出了土地包容宽厚的特点。B.文章第三段选取“炊烟”“田野”“水牛”等典型的景物,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角度描写乡村黄昏时的景象,渲染回忆中南方农村的安宁氛围。C.文章第七段描述了“我”偷偷看坟堆的情形,“树梢在月光里锋利地抖动”这句中“锋利”一词准确而独特,写出了八岁的“我”初次接触死亡时恐惧的感受。D.全文以平实的语言叙述了自己与土地相关的童年往事,局部又有细腻的表达,“土地的清香”传达了我独特的主观感受。8.文章第11段以孩童的视角呈现第一次看到葬礼时的场景,请赏析这种叙述视角的作用。9.文章三次写到死亡,请探究其作用。【答案】6.A7.B8.①八岁的“我”似懂非懂,充满好奇,能更具体地呈现葬礼的细节,增强文字的表现力;②儿童的眼光纯真、客观,如写到“劣质颜料”“没有棺材”等,使文本的叙述真实而冷峻;③通过书写儿童独特的感受和联想,写出了死亡的自然和土地的包容。9.①死亡的凄凉与开篇着力刻画的南方农村的安宁之感构成巨大反差,形成了张力。②以三次不同生命阶段、不同原因的死亡串联起“我”童年生活中的三个断面,使文章叙述脉络清晰。③通过对三次死亡的描述,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本质、土地的意义作深度思考。【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见证的是人世天真、温情的一面”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几年以后,他的坟消失了,他被土地完全吸收以后,我们也就完全忘记了他”“他十八岁那年得黄疸肝炎死去了”“在那个夏日里,这个老人生前无论是作恶多端,还是广行善事,土地都是同样沉默地迎接了他”多次描绘死亡,可知土地见证人世有天真、温情,也有残酷、冷漠。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角度描写乡村黄昏时的景象”错误,由原文“使我看到了过去的炊烟,从农舍的屋顶出发,缓慢地汇入到傍晚宁静的霞光里。田野在细雨中的影像最为感人,那时候它不再空旷,弥漫开来的雾气不知为何让人十分温暖”可知,此处没有“触觉、味觉”描写。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叙述视角的能力。由原文“那个死去的老人的脸上被一种劣质的颜料涂抹后,显得十分古怪。……”可知,八岁的“我”似懂非懂,充满好奇,能更具体地呈现葬礼的细节,增强文字的表现力;由原文“那个死去的老人的脸上被一种劣质的颜料涂抹后,显得十分古怪。他没有躺在棺材里,而是被一根绳子固定在两根竹竿上,……”可知,儿童的眼光纯真、客观,如写到“劣质颜料”“没有棺材”等,使文本的叙述真实而冷峻;由原文“面向耀眼天空,去的地方则是土地。人们把他放在一个事先挖好的坑中,然后盖上了泥土。就像我有一次偷了父亲的放大镜,挖个坑放进去盖上泥土一样”以及下文“这个老人生前无论是作恶多端,还是广行善事,土地都是同样沉默地迎接了他”可知,通过书写儿童独特的感受和联想,写出了死亡的自然和土地的包容。【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由原文“我看到了过去的炊烟,从农舍的屋顶出发,缓慢地汇入到傍晚宁静的霞光里。田野在细雨中的影像最为感人,那时候它不再空旷,弥漫开来的雾气不知为何让人十分温暖。我特别喜欢听黄昏收工时农民的吆喝,几头被迫离开池塘的水牛,走上了狭窄的田埂。还有来自蔬菜地的淡淡的粪味,这南方农村潮湿的气息,对我来说就是土地的清香”“那个爱吹牛的孩子很早就死去了,是被他父亲一拳打死的。当时他正靠墙站着,他父亲一拳打在他的脖子上,打断了颈动脉,当场就死了”可知,死亡的凄凉与开篇着力刻画的南方农村的安宁之感构成巨大反差,形成了张力。由原文“那个爱吹牛的孩子很早就死去了,是被他父亲一拳打死的”“他十八岁那年得黄疸肝炎死去了”“那个死去的老人的脸上被一种劣质的颜料涂抹后,显得十分古怪。”可知,以三次不同生命阶段、不同原因的死亡串联起“我”童年生活中的三个断面,使文章叙述脉络清晰。由原文“他被潦草地埋在一个池塘旁,坟堆不高,从我家楼上的窗口可以清楚地看到。很长时间里,他都作为吓唬人的工具被我们这些孩子利用。”“他十八岁那年得黄疸肝炎死去了。他家院子里种着葡萄,……听着他们在里面说话和吃葡萄,我的那些农村盟友不知都跑到哪儿去了,我孤单一人,在月光下独自凄凉”“土地可以接受各种不同的东西,在那个夏日里,这个老人生前无论是作恶多端,还是广行善事,土地都是同样沉默地迎接了他。”可知,通过对三次死亡的描述,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本质、土地的意义作深度思考。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一)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泰伯》)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二)公【注】受事九郡,务求简靖。其风概严而不猛,待人和而不流。有犯,恻怛以处之,毋贷。故名声莫不闻。每语同僚,曰:“尔来宦途不再,岁经涉万有余里,游已倦矣!安得幽闲之地,葺一容膝之斋,其中唯竹与菊是植,终日燕坐,诚可乐也!”他日又谓余曰:“我得斋名矣。”举所得,云:“行年六十,官三品,亦是人生合止时。以止名斋可乎?子为我记之。”余谢曰:“公精力未衰,中外属望,方期大用,膏泽天下,岂容止乎?且余不敏,安敢承教?”公笑曰:“子言侈矣,止此,于我为过,敢有他望,以重其过?其毋愧我。”遂不敢复辞,勉为之说。曰:“止之时义大矣哉!止有两义:有止而止者,行而止者。止而止者,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如蹇之险而止,如蒙之坎而止,止其时也。行而止者,谓行其事也,所止者,理而已。如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此即止其所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盖当止而止,既不失其时;当行而止,又皆得其所。由此观之,止之为义,非特专主辞禄去位,闭门却扫,与夫高蹈远引,遁世无闷之谓也。历观前人处止之义不同,有功成名遂,全身远害而止者;有知足不辱,恶盈好谦而止者;有委心乘化,乐天知命而止者,如汉之留侯与二疏及晋之陶渊明是已。是止也固异,夫知进而不知退既得患失暨不量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万万也然皆非圣人之止也,圣人之止何如?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噫!为能尽止之之道者,其唯圣人乎?孟子不曰:自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又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公如处止之道,愿以孔子为法,庶无慊于孟氏矣。敢此以为《止斋记》。至大元年冬十月既望,东平段从周记。”(选自段从周《止斋记》),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知进A而不知退B既得C患失D暨不量其才之称否E而冒之者F万万也G然皆非H圣人之止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道”在文中活用作名词,指有学问、有道德人。“为能尽止之之道者”,道,指道理。B.“回虽不敏”,与成语“敬谢不敏”中的“不敏”意思相同,都是谦辞,不才之意。C.“闭门却扫”,意思是关上大门,不再洒扫以接待客人;这里的“却”和“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却”意思相同。D.“生民”,意思是百姓。类似的称呼还有庶子、庶民、黔首、黎民、布衣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重视“仁”的实践,认为一个人做到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应受到天下人的称许。从这个层面来说,“礼”是“仁”的内化和自觉。B.赵公管理九郡,做事风格严厉却不猛烈。有人犯错,赵公总是以恻隐之心对待,但是也不因此随便宽恕他。C.赵公认为自己已六十岁,官至三品,是人生中该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了,所以给书斋取名为“止斋”。D.作者起初认为赵公精力未衰,可当大任,并以此为由拒绝作记的请托,后又受托成文,并认为“公之止”有可取之处。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其中唯竹与菊是植,终日燕坐,诚可乐也!1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孔子和“止”,请结合材料谈谈二者侧重点有何不同。【答案】10.BDG11.C12.A13.(1)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显得虚饰浮夸。文采与质朴两者兼备,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2)在院中只种竹和菊,终日悠闲而坐,那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14.材料一:孔子以为山为喻说理,形象生动地阐述学习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材料二:阐述孔子的处止之道——随时而进,随时而退,肯定并劝勉赵公学习圣人之道。【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但是如果只知前进而不知后退,得到后又担心失去,以及不考量自己的才能是否与自己的官职相称而贸然前进的人太多了。然而这些都不是圣人所说的止。“进而不知退”,意思是“前进而不知后退”,作“知”的宾语,在其后B处断开;“失”作“患”的宾语,在其后D处断开;“也”句末语气词,在其后G处断开。故在BDG三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句意: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够明白随时而进随时而退的道理。B.正确。句意:我虽然不聪敏。/推辞说自己不聪敏,指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时的婉辞。C.错误。停止;再。句意:关上大门,停止洒扫以接待客人。/再来细诉今夜巴山中,这听雨的情思。D.正确。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礼是仁的内化和自觉”错误,仁是礼的内化和自觉。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质”,质朴、朴实;“史”,虚饰、浮夸;“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2)“唯竹与菊是植”,宾语前置,正常的语序为“唯植竹与菊”,只种竹和菊;“燕”,悠闲;“诚”,确实。【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和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由原文“‘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可知,孔子以为山为喻说理,形象生动地阐述学习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由原文“圣人之止何如?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噫!为能尽止之之道者,其唯圣人乎?孟子不曰:自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又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公如处止之道,愿以孔子为法,庶无慊于孟氏矣”可知,阐述孔子的处止之道——随时而进,随时而退,肯定并劝勉赵公学习圣人之道。参考译文:(一)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安适,行事勤勉,言语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可以说是好学了。”(《论语·学而》)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论语·雍也》)孔子说:“好比积土堆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好比填平洼地,虽然才倒了一筐土,但继续堆下去,那是我自己在往前努力。”(《论语·泰伯》)颜渊问仁德。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这就是仁。一旦做到这样了,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实践仁德在于自己,哪里在于别人呢?”颜渊说:“请问行仁德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二)赵公管理九郡,追求简约清静。他的做事风格严厉却不猛烈,待人和顺,但又不无原则地随波逐流。有人犯错,他总是怀恻隐之心来处理,但也不会因此宽恕他。因此他的声名没有不知道的。他常常对同僚说:“近来不想再做官了,每年(因为为官)要奔波万余里地,在外宦游的日子我已经厌倦了!哪里能够得到一处悠闲之地,修建一座小小的斋院,在院中只种竹和菊,终日悠闲而坐,那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有一天他又对我说:“我已经想好斋名了。”他说出了自己想好的名字,说:“我已经六十岁了,官到三品,也是我人生中该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了。用止斋这个名字可以吗?请你为我的书斋名写一篇文章。”我辞谢说:“您的精力还未衰退,朝廷内外对您都抱以期望之心,正期望您受到重用,造福天下,怎么能容许您现在停下来呢?况且我十分不才,怎敢接受您的命令?”赵公笑着说:“你言过其实了,到现在才辞官,对于我来说已是过错了,我怎敢还有其他的期望,来加重自己的过错?还是不要让我感到羞愧了。”我于是不敢再说什么,尽力为这个名字写一篇文章。我说:“随时而止的含义很重要啊!止有两个含义:有止而止,行而止。止而止,是指该进的时候,必须进;该退的时候,必须退。像遇到不顺、危险的时候停下来,像遇到坎坷的时候退下来,这就是随时机而止。行而止,是说在做事的时候要清楚明白,要明白的,是事理罢了。如身为父亲,要尽力做到慈爱;身为儿子,要尽力做到孝道;身为国君,尽力做到施行仁政;身为人臣,尽力做到尊敬国君。这就是要适得其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因此应当退的时候就退,可以不耽误时机;做事要清楚道义,就能得到适当的安排。由此看来,止的含义,不仅仅专指辞去禄位,闭门谢客,远离官场,隐居起来,避开俗世,没有烦恼。历观前人对止的不同理解,有功成名就,保全自身远离灾祸而停止为官的;有满足现状,讨厌骄傲喜好谦虚而停止为官的;有顺从自己的心愿,顺应生命的变化安于自己的处境而停止为官的,像汉代的留侯张良和疏广、疏受叔侄二人,以及晋代的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啊。这种停止为官的做法固然让人感到奇怪,但是如果只知前进而不知后退,得到后又担心失去,以及不考量自己的才能是否与自己的官职相称而贸然前进的人太多了。然而这些都不是圣人所说的止,圣人所说的止是什么样的呢?想做官时就出来做官,不想为官就辞官回家;想做多久就做多久,想快速辞官就快速辞官,能够做到这样的人是孔子啊。哎!能够明白随时而进随时而退的道理,大概只有圣人吧?孟子不是说:自从有人类以来,从来没有过像孔子一样的圣人吗?他又说:至于我所希望的,那就是学习孔子。赵公如果想学习止的道义,希望把孔子作为学习的对象,那样也会让孟子感到满足。冒昧地写出这些文字作为《止斋记》。至大元年冬十月十六日,东平段从周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有美堂①暴雨[宋]苏轼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②,倒倾鲛室泻琼瑰。【注】①有美堂:嘉祐二年(1057年),梅挚出知杭州,仁宗皇帝亲自赋诗送行,中有“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之句。梅到杭州后,就在吴山顶上建有美堂以见荣宠。②“谪仙泉洒面”:据《旧唐书·李白传》载:有一次,李白喝醉,但唐玄宗急召他写词,于是用水浇面,李白片刻间写成十章。15.下列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两句写雷从地起,乌云遮天,起笔突兀,造语新奇,旨在渲染气氛,为下文写暴雨蓄势,有“笔未至而气已吞”之妙。B.颔联“飞”“过”“来”三个动词,极为生动地展示出大雨由远而近、横跨大江、呼啸而来的壮观奇景。一系列动词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气势。C.颈联连用两个比喻写暴雨,取喻新奇贴切,从视觉上渲染了暴雨及雨中西湖水几乎满溢而出的神奇景象,使人如临其境。D.尾联用典,以洒泉水唤醒诗仙李白和倾倒鲛屋里满室的珠玉诱人遐想,既突出雨势之大,又暗喻奇妙景物可以诱发诗人的佳句美文之意。16.清代诗人查慎行评价此诗“通首多是摹写暴雨,章法亦奇”,请结合全诗说明其章法特点。【答案】15.C16.①诗的前半篇描绘了一幅幅壮阔异常的雨前场景:惊雷响起,乌云密布,黑风吹海,暴雨来临。从雷、云、风的角度为暴雨蓄势。②后四句用精妙的比喻和典故形容暴雨落下时的奇观:湖水涨溢,如酒溢金杯;雨点骤落,好像千槌急敲羯鼓,声音急促;尾联想象奇特,将李白“泉洒面”的典故和南海鲛人的传说相结合,营造出暴雨如泉唤醒诗仙,李白命笔赋诗,笔下佳词妙语如鲛室倒倾,琼瑰迸泻的浪漫景象。③从疾雷写到顽云,从风吹海立写到飞雨过江,从金樽凸写到羯鼓催,从写景到写人,从实写到虚写,八句诗紧密衔接,一气流注。【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从视觉上渲染了……”分析不全面,颈联二句具体写暴雨,把西湖比作小小的金樽,把急雨比作羯鼓声,绘声又状形。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首联中,依据“游人脚底一声雷”,俗话说高雷不雨,雷起脚底便是骤雨,故首句“游人脚底一声雷”,便以响雷预示这场暴雨的骤烈。雷声轰隆,形容雷声震撼大地的威力之猛;次句“满座顽云拨不开”,“顽云”二字,揭示出四面八方的乌云汇集凝聚而愈聚愈浓的态势,“拨不开”三字,更显示出浓云所特具的巨大凝聚力。其凝聚力愈高,则其爆发力也愈强,因此,“拨不开”的“顽云”,也同时暗示一场蓄势已盛的猛雨的到来。颔联中,依据“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诗人描形摹态,刻划江上的疾风暴雨,手笔更为不凡。苏轼笔下的江上暴风雨不同一般,风从天外飞来,其势能使海水腾涌矗立,可见此风是何等迅捷,何等威力,“海立”“飞雨”能使读者看到狂风翻卷着江涛,听到呼啸奔腾的声音,感受到暴雨来临前惊心动魄的气氛。诗的前半篇描绘了一幅幅壮阔异常的雨前场景:惊雷响起,乌云密布,黑风吹海,暴雨来临。从雷、云、风的角度为暴雨蓄势。颈联中,依据“十分潋滟金樽凸”,把因暴雨注灌而几乎要突过堤岸的钱塘江水,喻作即将溢出斟满酒杯的美酒;以水势之汪洋浩大,反衬雨势之猛烈;以一盏美酒喻一江之水,其联想之大胆,比喻之奇特,令人惊叹;第六句“千杖敲铿羯鼓催”,是以声音写雨势之大,既有比喻,兼具夸张,把雨势之猛烈渲染得无以复加,此两句比喻奇特。尾联中,依据“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诗人借用典故,突发灵感,再展奇想,苏轼用此典,意谓这场暴雨是天帝为了唤醒李白来赋诗作词而洒下的清水;最后诗人想象这场暴雨倒流倾入南海鲛人之室,冲泻出无数珠光熠熠的珍玉。“琼瑰”,原意为珠玉,这里是喻指名诗佳作,因此,最末一句,诗人化用古老的传说,意谓整首诗乃是在暴雨的冲刷激荡之下,如“鲛室泻琼瑰”般地一泻而就,一气呵成的,这里,表面是写李白所作的诗,实际上是借以称美自己的得意之作。可知尾联想象奇特,将李白“泉洒面”的典故和南海鲛人的传说相结合,营造出暴雨如泉唤醒诗仙,李白命笔赋诗,笔下佳词妙语如鲛室倒倾,琼瑰迸泻的浪漫景象。纵览全诗,写实和夸张、想象相结合,前后交相辉映。无论是实写雨景,还是虚拟雨势,都写得生动逼真,形神兼备。总之从疾雷写到顽云,从风吹海立写到飞雨过江,从金樽凸写到羯鼓催,从写景到写人,从实写到虚写,八句诗紧密衔接,一气流注。(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老子》对偏执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以及自我炫耀的人都给予了理性的警告,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对自我夸耀之人的劝谏。(2)《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扁舟”是我国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或寄托漂泊羁旅的愁思,或承载悠然自由的情怀,或暗含淡泊隐逸的愿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自伐者无功②.自矜者不长③.天生我材必有用④.千金散尽还复来⑤.谁家今夜扁舟子⑥.何处相思明月楼(驾一叶之扁舟,凌万顷之茫然/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伐”“矜”“材”“扁”“凌”“顷”“鉴”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以想象存在一个驳论者,不妨称其为“虚拟论敌”。这个“论敌”可能会对我们的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A,我们再进一步考虑采取怎样的措施能使自己的论证免于或抵御这些攻击。例如,苏洵《六国论》开头,就通过“或曰”,引入了虚拟论敌,提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这一质疑,再通过反驳这一质疑,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论证。我们在构思、写作议论性文章时,B,与自己展开质疑问难,来完善自己的构思,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①例如,要求围绕“兼听则明”为论题写一篇议论文,②写作者一下子可能想到齐王和邹忌、李世民和魏征等大量事例,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提纲:论点:兼听则明。正面的例子:“齐王纳谏”等。反面的例子:“晁盖丧命”等。③按照这样的提纲写下去,④很容易写成“观点加例子”,⑤即使材料再丰富,⑥逻辑上还是不够周密。现在,试引入“虚拟论敌”,想一想:这个“论敌”会从哪些方面攻击现有的论证呢?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19.文中画线句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面对这些可能受到的攻击也可以通过引入虚拟论敌19.①结构混乱,“围绕……为论题”句式杂糅,“围绕”改为“以”;

②语序不当,“可能”放到“一下子”前面;

④成分残缺,“观点加例子”后面加上“的模式”。【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前文提到这个“论敌”可能会对我们的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后文提到我们再进一步考虑采取怎样的措施能使自己的论证免于或抵御这些攻击。语境强调遇到前文攻击时的可能性,故填“面对这些可能受到的攻击”。第二空,后文提到写作时与自己展开质疑问难,来完善自己的构思,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再结合前文提到“……引入了虚拟论敌,提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这一质疑,再通过反驳这一质疑,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论证”,可知语境强调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引用“虚拟论敌”,故填“也可以通过引入虚拟论敌”。【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结构混乱,“围绕……”和“以……为论题”杂糅在了一起,“围绕”改为“以”或改为“要求围绕‘兼听则明’这一论题写一篇议论文”;②语序不当,“一下子”作状语修饰“想到”,需紧靠谓语,把“可能”放到“一下子”前面;④成分残缺,“写成”缺少宾语,可在“观点加例子”后面加上“的模式”。(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要请客首先要考虑的是请什么人。主客当然早已内定,陪客的甄选大费酌量。眼睛生在眉毛上边的宦场中人,吃不饱饿不死的教书匠,小头锐面的浮华少年……若是聚在一个桌上吃饭,便有些像是鸡兔同笼,非常勉强。把素未谋面的人拘在一起,要他们有说有笑,同时食物都能顺利的从咽门下去,也未免。主人从中调处,殷勤了这一位,怠慢了那一位,想找一些大家都有兴趣的话题亦非易事。所以客人需要分类,不能“”。客的数目视设备而定,若是能把所有该请的客人一网打尽,自然是经济算盘,但是算盘亦不可打得太精。再大的圆桌面也不过能坐十三四个体态中型的人。说来奇怪,客人单身者少,大概都有宝眷,一请就是一对,一桌只好当半桌用。宴客的吉日近了,主妇忙着上菜市,挑挑捡捡,捡捡挑挑,又要物美又要价廉,装满两个篮子,半途休息好几次才能气喘汗流的回到家。泡的,洗的,剥的,切的,闹哄一两天,然后丑媳妇怕见公婆也不行,吉日到了。客人早已折简相邀,难道还会不肯枉驾?不,守时不是我们的传统。准时到达,岂不像是饿鬼?要让主人干着急,等他一催请再催请,然后徐徐命驾,,这才像是大家风范。当然朋友也有特别性急而提早莅临的,那也使得主人措手不及慌成一团。客人的性格不一样,有人进门就选一个比较最好的座位,两脚高架案上,真是宾至如归;也有人寒暄两句就一头扎进厨房,声称要给主妇帮忙,系着围裙伸着两手的主妇连忙谦谢不迭。等到客人到齐,无不饥肠辘辘。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挑挑捡捡,又要物美价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