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违法无小事1.(2021河南师大附中期中)从2020年4月1日起,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开始施行,其中,“车内进食”“手机外放”“躺卧或踩踏座席”“推销产品或乞讨卖艺”等影响运营秩序的7类行为将被约束。此举()A.体现了法律的规范作用B.可以杜绝各种地铁乱象C.侵犯了公民权利和自由D.违背了服务社会的初衷2.(2023吉林农安期中)社会规则一般指社会行为规则。社会行为规则是个很大的概念,即人们要很好地在这个社会生存必须遵从的习惯、方法,以及大多数人认同的规矩。下列属于最刚性的社会规则的是()A.中学生行为规范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中国共产党章程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2023湖南新田期中)下面一组漫画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你认为这一主题是()A.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B.树立底线意识,增强法治观念C.违反法律,必然受到刑罚D.社会生活只需要强制性规则维持4.(2023北京三十五中期中)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违反的法律不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序号案例违法行为承担责任①李某不按交通标志线行车,被罚款100元行政违法行政处罚②张某利用职权贪污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民事违法民事责任③钱某因债务纠纷殴打他人,致人重伤刑事违法刑罚处罚④刘某在网络上散布疫情谣言,造成民众恐慌民事违法民事责任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知识点2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5.(2022山东兖州育才学校期中改编)初中生何某不顾学校规定,在教学大楼过道内踢球。第二天,他又故意损坏街头磁卡电话。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何某的前后两种行为都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②何某在教学大楼过道内踢球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③何某故意损坏街头磁卡电话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④何某缺乏规则意识,法治观念不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3广西宁明期中)违法行为就在我们身边,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有()①谎报险情②破坏铁路封闭网③侵犯他人民事权利④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7.(2021辽宁阜新中考)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生活在法治社会,公民应该()①坚持依法行政②强化规则意识③增强守法观念④学会依法办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新中考·教材素材应用】(2022湖南华容期末)有的人受到侵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有的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却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自己已经违法。这启示我们()①要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意识,懂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③只要远离社会生活,就能免受侵害④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能力提升全练9.(2023广东东莞市可园中学期中,15,★☆☆)法律是规则,或方或圆,或长或短;法律是利剑,能穿透乌云,拨开迷雾。法律时时刻刻都在塑造着社会,规范着公民的行为。法律的规范作用表现在()①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②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③法律以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各项义务为主要内容④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0.(2022安徽中考,4,★☆☆)某风景区派出所接到景区综治组队员报告,游客周某某在风景区游玩时,用石头在崖壁上刻画名字以示纪念。该派出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周某某二百元罚款的处罚。关于本案例,下列看法正确的是()A.周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B.周某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C.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接受罚款处罚D.综治组队员依法行使了公民监督权11.(2022山东济南中考改编,18,★☆☆)北京警方依法对高价倒卖“冰墩墩”的违法人员作出行政处罚。这给我们的警示是()A.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B.谋求财富要善于运用诚信智慧C.高价倒卖“冰墩墩”是犯罪行为D.违背诚信原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12.(2023陕西西安三中期中,12,★☆☆)郑某在家中睡觉,因小区楼下临街处有工人在切制瓷砖影响到其休息,一气之下从家中阳台将一个空玻璃瓶抛掷到楼下,砸伤了工人。当地法院判处被告人郑某拘役三个月,缓刑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五百元。对法院的判决结果理解正确的是()①高空抛物行为危及公共安全,应依法严惩②郑某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③郑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④郑某缺乏法治意识,漠视他人生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3.【主题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2021浙江金华中考,12,★☆☆)漫画中的青少年无疑是值得我们点赞的。因为他做到了()①珍爱生命,拒绝不良诱惑②保护自己,不与他人交往③行己有耻,守住行为底线④遇到侵害,学会依法求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素养探究全练14.【核心素养·法治观念】【新独家原创】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学习“法不可违”这一课时后,萌萌同学在网上搜索到下列材料,让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材料一2023年1月14日,柳州市公安局柳南分局南站派出所民警在巡逻中发现一名男子在市区禁放区违规燃放烟花爆竹,遂依规对其处罚100元。材料二2023年1月13日,因马某某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依法对被执行人马某某采取司法拘留措施。(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填写下表。行为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拒不履行还款义务违法行为的种类违反的法律规范承担的法律责任材料三2023年1月12日,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发布一则警情通报称,在1月11日凌晨4时王某某一行四人因认为路边候车的陈某某对其偷拍而产生争执,王某某等人上前殴打陈某某造成其鼻骨骨折等轻微伤。警方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王某某等四人分别予以行政拘留和罚款的处罚。(2)我国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目的是什么?材料四一般违法行为指违反刑法以外的其他法律的行为。与刑事违法(犯罪)不同,一般违法社会危害性较小、情节较轻,还未达到犯罪的程度,但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3)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全练1.AB项夸大了此举的作用,C、D两项认识错误。《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对“车内进食”“手机外放”等影响运营秩序的7类行为加以约束,体现了法律的规范作用。故选A。2.D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这说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属于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故选D。3.B通过审题不难发现,A、C两项说法太绝对,D项说法片面。漫画提供的信息是法不可违,违法无小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可见,这组漫画反映的一个共同主题是“树立底线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故选B。4.C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说明张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承担的是刑事责任;刘某在网络上散布疫情谣言,造成民众恐慌,说明刘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应该承担行政责任。可见,②④判断不正确。李某不按交通标志线行车,被罚款100元,其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的是行政责任。钱某殴打他人,致人重伤,其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应该承担刑事责任。可见,①③判断正确。故选C。5.D何某故意损坏街头磁卡电话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何某不顾学校规定在教学大楼过道内踢球,故意损坏街头磁卡电话,说明何某缺乏规则意识,法治观念不强。可见,③④认识正确。①②认识不正确,因为何某的前一种行为属于违反纪律的行为,没有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不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故选D。6.B课本知识告诉我们,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可见,③④符合题意。①②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不选。故选B。7.D生活在法治社会,公民应该强化规则意识,增强守法观念,学会依法办事。可见,②③④符合题意。排除①,因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该坚持依法行政。8.A有的人受到侵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这启示我们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懂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的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却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自己已经违法,这启示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可见,①②④符合题意。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③观点错误,应当排除。能力提升全练9.A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可见,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④属于法律的评价作用。故选A。10.B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A项说法不正确;C项说法太绝对;D项与题意不符。派出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周某某二百元罚款的处罚,这说明周某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故选B。11.A通过审题不难发现,B、C、D三项与漫画中的信息不符。漫画中的北京警方对高价倒卖“冰墩墩”的违法人员依法作出行政处罚,这警示我们法不可违,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故选A。12.C从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后果来看,高空抛物行为危及公共安全,应依法严惩;从违法类型来看,郑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不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从原因上看,郑某缺乏法治意识,漠视他人生命。可见,①③④理解正确,②理解不正确。故选C。13.B从生命的角度来看,漫画中的青少年面对毒品的诱惑说“不”,说明他做到了“珍爱生命,拒绝不良诱惑”。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吸毒属于违法行为,漫画中的青少年面对毒品的诱惑说“不”,说明他做到了“行己有耻,守住行为底线”。可见,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④与漫画中提供的信息不符。素养探究全练14.(1)行为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拒不履行还款义务违法行为的种类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民事法律规范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利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3)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