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期末素能测评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语 文期末素能测评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语 文期末素能测评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语 文期末素能测评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语 文期末素能测评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素能测评一、

积累和运用(共4小题,计17分)1.经典诗文默写。[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3)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4)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7)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李清照《渔家傲》)夕日欲颓庭下如积水空明月下飞天镜乱花渐欲迷人眼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提携玉龙为君死殷勤问我归何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8)

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欧阳修《采桑子》)(9)

中原乱,

簪缨散⁠,几时收?

(朱敦儒《相见欢》)(10)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

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茅盾《白杨礼赞》)隐隐笙歌处处随簪缨散它是树中的伟丈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阅读语段,完成问题。(4分)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秦朝的兵马俑至今仍然挺立着,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岸堤……这些文化遗产镌.刻着历史的痕迹,将肃穆呈于世人。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魂。万里长城记载了中华民族积极反抗侵略、抵yù压迫的民族精神。自出心裁的剪纸、年画、刺绣体现了生动的民族特性。这些文化遗产向世界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根。君不见,每年都有络.绎不绝的海外游子经过长途bá涉寻回家来,在黄帝陵前捧上一回黄土。我们的文化遗产牵动着亿万中华子女的心。历史的见证,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使我们的文化遗产历经千年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所以,请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①

这些文化遗产镌.(A.juān

B.juàn)刻着历史的痕迹,将肃穆呈于世人。(A)②

君不见,每年都有络.(A.lào

B.luò)绎不绝的海外游子经过长途bá涉寻回家来,在黄帝陵前捧上一回黄土。(B)AB(2)

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抵yù

御⁠

bá涉

跋⁠御跋(1)

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填序号)(2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人类社会有时代先锋,昆虫界也不例外,它们或默默奉献,不计得失;或爱岗敬业,勤勤恳恳;或身怀绝技,独当一面。请你从《昆虫记》中挑选一种昆虫,结合相关内容,为“昆虫界的先锋代表”写一段颁奖词。(3分)

示例一:舍腰蜂是勤劳的代名词——舍腰蜂又叫泥水匠蜂,七八月选定筑巢地点后,就会飞出去并带泥土回来,它似乎永远也不知疲倦、不辞劳苦地建造着巢穴。它是昆虫界当之无愧的先锋代表!示例二:蟋蟀作为昆虫界的“音乐大师”,有着出色的歌唱才华,它有时会发出柔和的低声的吟唱,有时又发出极高亢的声调。音调圆满、明朗而动听。每至夏夜,总为世界献上它独特的音乐演奏!⁠

示例一:舍腰蜂是勤劳的代名词——舍腰蜂又叫泥水匠蜂,七八月选定筑巢地点后,就会飞出去并带泥土回来,它似乎永远也不知疲倦、不辞劳苦地建造着巢穴。它是昆虫界当之无愧的先锋代表!示例二:蟋蟀作为昆虫界的“音乐大师”,有着出色的歌唱才华,它有时会发出柔和的低声的吟唱,有时又发出极高亢的声调。音调圆满、明朗而动听。每至夏夜,总为世界献上它独特的音乐演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①

六月的西子湖畔,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②

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树下姹紫嫣红,蜂飞蝶舞,点缀其间。蜿蜒的小径上,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③

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了一层银灰的颜色。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玉立于水上,或

⁠,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对西湖景致的最好写照,欣赏着这幅青山绿水图,心田里怎能漾满闲情逸致?(1)

第④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横线处。(2分)

在“怎能”后加“不”。⁠(2)

请在语段中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义连贯。(1分)

示例:宛转靠在水面⁠(3)

“道旁古木参天”这句话的主语是

古木⁠。(1分)在“怎能”后加“不”。示例:宛转靠在水面古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

综合性学习(7分)5.班级将开展“传承经典文化——戏曲进校园”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7分)(1)

[活动一:书写方块字]

请用简体楷书将“秦腔秦韵秦之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1分)

秦腔秦韵秦之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

[活动二:学识秦之声]

请你举出你知道的秦腔作品(不少于2个),并说出剧中的代表性人物。(2分)秦腔是流传于西北地区的古老剧种。它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因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它的一大特点是唱念全都以陕西关中方言为基础,同时又融入了我国汉唐时期的一些诗、词、曲,其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①

秦腔作品:

《铡美案》《三滴血》⁠②

所写作品中的代表性人物:

包公、陈世美⁠《铡美案》《三滴血》包公、陈世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

[活动三:走进文武场]

戏曲中人们常说的“文武场”指戏曲的乐队,总称为场面,分为文场和武场。请你列举出秦腔中常见的几个“文场”乐器名称。(不少于2个)(2分)

示例:板胡、二胡、扬琴⁠(4)

[活动四:热爱中国戏]

戏曲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秦腔之外,你还知道哪几种中国戏曲?至少写出三个,并写出它的流行区域。(2分)

示例:京剧,华北地区;豫剧,河南;黄梅戏,安徽。⁠示例:板胡、二胡、扬琴示例:京剧,华北地区;豫剧,河南;黄梅戏,安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

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8题。(12分)[材料一]

近些年来,大自然似乎乱了方寸,冬天有酷热的阳光炙烤,春天里人们还要重新穿回羽绒服保暖,夏天突然到来,秋天则迟迟不肯露脸。开年以来,我国也遭遇了不少极端天气,一些不同寻常的天气变化,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天气究竟是怎么了?目前,全球已形成共识的是,极端天气缘于全球变暖,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变暖的元凶,而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导致了大量温室气体排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材料二]

极端天气一般被分为四类,分别是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干旱和极端降水,均属于短暂却强烈的气象事件。其一般特点是发生概率小、社会影响大。其中,极端高温天气,特征为连续数天持续升温。以2013年为例,北半球在这一年曾出现多次极端高温天气。如7月上中旬,英国就遭受了持续热浪的袭击,至少造成760人因酷热而死亡。极端低温天气的特征与极端高温相反。每当极端低温天气出现,当地气温大多会降低到零下数十摄氏度。极端低温天气经常还会伴有寒潮出现,如果当地气温在48小时内降温达14℃或以上,则为寒潮标准,也证明当地出现了极端低温的天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极端干旱天气的标准,需要达成一些其他条件。比如,当地降水量在一段时间内骤减,土层的含水量远低于数年的平均值,才构成极端干旱天气。极端干旱天气比极端高温天气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因为但凡出现极端干旱天气,就证明当地已有数月未曾降雨,间接还会导致收成减少,甚至出现颗粒无收的情况。极端降水天气的特征是连续性。极端降水天气一般是日降水强度大,并且连续时间超过3天。极端降水也有自己的指标,如对比当地各月份的最长降水时间,取个平均值,最后将平均值与本次降水时间对比,超出则为极端降水天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材料三]

目前我国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和加强:一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要关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发生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其带来的气候风险,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候风险评估,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及早考虑。二是在气候变化风险监测和预警评估方面,要进一步提升相应的能力水平,提高监测预测的提前量和准确性。三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对气候变化关键问题的认识和气候风险管理水平。四是要提高公众对于极端天气的防范意识。公众需要了解气象灾害的基础知识和防御手段,及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同时要使公众养成绿色低碳的消费习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材料四]

具体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到底是否由气候变化驱动?有专家表示,气候变化从来不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唯一原因,但它有时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促成因素。对此,英国气象局的科学家尼克斯·克里斯蒂德斯认为:“一个事件是许多驱动因素的结果,有很多因素会产生影响并可能促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当气候变化和自然天气变化结合在一起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就会发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可能受到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比如附近的河流和湖泊是否有足够的容量吸收大雨带来的降水。6.材料三讲述的四个方面的顺序能否调整?为什么?(3分)

不能调整。前三点是针对国家和政府提出的,而且是按照思想重视、监测预警、科学应对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互为前提,环环相扣。最后强调个人行为,整体上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来安排的。⁠

不能调整。前三点是针对国家和政府提出的,而且是按照思想重视、监测预警、科学应对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互为前提,环环相扣。最后强调个人行为,整体上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来安排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7.有专家曾提出“减少极端天气,要靠人努力”,读了以上材料,你对这一观点如何理解?(6分)

示例:①

从社会发展看,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了全球变暖。②

从个人生活来看,衣、食、住、行等活动也会造成大量的碳排放,导致气候异常。③

从提倡绿色发展、践行减碳行为以来,水资源环境、空气质量等方面得到了巨大改善来看,“人努力”才有希望,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8.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B)A.“乱了方寸”写出了近些年来气候的反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B.材料二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极端天气的四个类型及其特征。C.由材料可知,只要人人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极端天气就会远离我们。D.导致极端天气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气候的变化。

示例:①

从社会发展看,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了全球变暖。②

从个人生活来看,衣、食、住、行等活动也会造成大量的碳排放,导致气候异常。③

从提倡绿色发展、践行减碳行为以来,水资源环境、空气质量等方面得到了巨大改善来看,“人努力”才有希望,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18分)父亲是一座山李春兰①

时光荏苒,转眼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有4个年头,他的包容与豁达,他的才华与无奈,总在我的心间,让我无法忘怀。②

父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织安排他在内蒙古公安厅工作,后来又安排他回到山西老家县城工作。他安于平凡,没有怨言,感谢党对他的关怀,过着平实俭朴的生活,一生热爱读书,中医、文学名著居多,而且都精于阅读,每读精辟之处,都用红笔勾画。他经常给我讲《红岩》中的故事,告诉我江姐、许云峰等革命先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的巨大牺牲。他教育我要珍惜现在的好时光,好好读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③

父亲一生清贫,与母亲患难与共,勤俭度日,共养育我们5个子女,无论多么艰难,都供我们读书,我是最小的女儿,在他的呵护下,从未挨饥受饿。④

父亲在老家务农的那几年,栽下了满园的芦苇。风一起,芦苇就唱起来,“沙沙沙”的自然之声,仿佛天籁,那时我经常在芦苇中玩,听芦苇说话唱歌。芦苇代表高风亮节,是父亲一生品格的写照,也一直影响着我的一生,我知道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像芦苇一样清白做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⑤

记得有一年我病了,需要到县城医治,那时候去县城,需要跨过一条河。父亲挽起裤脚,背起我,用手推着自行车,我提着父亲的布鞋。我记得那条河又浅又清澈,哗哗的水声,悦耳动听。我在父亲的背上舍不得下来,想永远这样在河中央听着河水歌唱。父亲说过了河就可以给我买西红柿吃,就可以到县医院把病看好了。我就是从那时候喜欢上西红柿的,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市场上水果种类繁多,但是我依然最喜欢吃西红柿。我经常梦见那次过河,有父亲背着,我就是幸福的。那条河就是我的童年,我是在父亲的背上长大的。⑥

后来,父亲因恢复工作回呼和浩特办事。他回来的时候,背回几尺花布,让母亲给我做了一件花上衣。在那个时候,它在我的老家算是奢侈品,这件花上衣我穿了很久,个头长大了,衣服小了,我一直舍不得丢。贫寒岁月里,父亲千里迢迢背回的花布,是我一生的感动与念想,每念及此,我都情不自禁泪流满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⑦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有4个年头。父亲是一座山,无论他老弱病痛,就算他起不了床,只要他尚在人间,他就是一座山,是妻儿的依靠。但是有一天他走了,我们就变得软弱孤独,心里空落落的,感觉没有了靠山。⑧

读小学时,父亲恢复了工作,在县城上班,我们举家搬进了城里。有一次放学回家,父亲在门外等着我说:“爸给你买回烧山药啦。”父亲把黄梨亲昵地称为烧山药,那个时候吃点梨,可能一年就一次,八月十五才可吃到。父亲这次意外地悄悄给我买了梨吃,只给我一个人。我一直想念那年那个独一份的烧山药,父亲的慈爱一直是一盏灯,在我人生的每一个灰暗日子,温暖着我,照耀着我,让我不沉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⑨

在父亲最后的岁月里,他缠绵病床好几年。他对妻儿宽容坦荡,表现了无私的爱。他在弥留之际紧紧拉着我的手不放,父亲是不愿离开我,他放心不下他的小女儿。父亲一生热爱党,对党无比忠诚。他唯一的遗嘱,就是去世后要穿上军装,用党旗盖身。⑩

我再也见不到我的父亲了,没有父亲的人是孤独的。他千里孤坟上的青草,是对儿女的思念吧。

(选自《山西日报》,有删改)9.阅读文章,请简要概括“我”与父亲之间的往事。(5分)

父亲给“我”讲故事;②

父亲背“我”过河去看病;③

父亲千里迢迢背回花布,给“我”做了一件花上衣;④

父亲给“我”买黄梨;⑤

父亲临终不愿意离开“我”。

父亲给“我”讲故事;②

父亲背“我”过河去看病;③

父亲千里迢迢背回花布,给“我”做了一件花上衣;④

父亲给“我”买黄梨;⑤

父亲临终不愿意离开“我”。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0.有人认为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多余的,你赞成吗?请说明理由。(3分)

不赞成。第⑤段画横线句子主要写自从父亲背“我”去医院看病并给“我”买西红柿之后,“我”就喜欢上了西红柿,并且虽然市场上水果种类繁多,“我”依然最喜欢吃西红柿,这表现出“我”对这件事印象之深及对父亲的怀念和爱。⁠

不赞成。第⑤段画横线句子主要写自从父亲背“我”去医院看病并给“我”买西红柿之后,“我”就喜欢上了西红柿,并且虽然市场上水果种类繁多,“我”依然最喜欢吃西红柿,这表现出“我”对这件事印象之深及对父亲的怀念和爱。⁠11.“我”为什么认为父亲是一座山?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父亲是“我”精神上的榜样,他教育“我”要好好读书,清白做人;②

父亲是“我”亲情上的依靠,他背“我”过河看病,千里迢迢背回花布为“我”做上衣,给“我”买黄梨;③

父亲是“我们”一家人的支柱,给了“我们”无私的爱;④

父亲一心向党,他的精神像一座山一样屹立不倒,深深地影响着“我”。

父亲是“我”精神上的榜样,他教育“我”要好好读书,清白做人;②

父亲是“我”亲情上的依靠,他背“我”过河看病,千里迢迢背回花布为“我”做上衣,给“我”买黄梨;③

父亲是“我们”一家人的支柱,给了“我们”无私的爱;④

父亲一心向党,他的精神像一座山一样屹立不倒,深深地影响着“我”。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文章回忆了父亲这位革命老兵侠骨柔情的往事,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4分)

从父亲对工作变迁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包容、豁达的人;②

从父亲读各类书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好学的人;③

从父亲背“我”过河看病、给“我”买东西、教育“我”等事情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关爱儿女,善于教育儿女的人;④

从父亲的遗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忠诚于党、热爱军营的人。

从父亲对工作变迁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包容、豁达的人;②

从父亲读各类书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好学的人;③

从父亲背“我”过河看病、给“我”买东西、教育“我”等事情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关爱儿女,善于教育儿女的人;④

从父亲的遗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忠诚于党、热爱军营的人。

13.结合文章,谈谈文中父亲的为人处世对你有怎样的启示。(2分)

父亲安于平凡而毫无怨言,这启示我们应该积极生活,做一个知足常乐的人;②

父亲勤俭度日,这启示我们要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精神;③

父亲关爱家庭,这启示我们应该多关心家人;④

父亲一心向党,这启示我们应该热爱祖国、好好学习,为建设祖国而奋发图强。

父亲安于平凡而毫无怨言,这启示我们应该积极生活,做一个知足常乐的人;②

父亲勤俭度日,这启示我们要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精神;③

父亲关爱家庭,这启示我们应该多关心家人;④

父亲一心向党,这启示我们应该热爱祖国、好好学习,为建设祖国而奋发图强。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乙]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①。今恶②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③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④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⑤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有删改)[注释]

辱:这里指受辱。②

恶:讨厌,憎恶。③

迨:趁着。④

牖(yǒu):窗户。⑤

般乐:玩乐,作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4.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

行拂乱.其所为(

扰乱

)(2)

入则无法家拂.士(

同“弼”,辅佐

)(3)

如.恶之(

假如

)(4)

或敢侮.予(

欺侮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C)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告之于.帝B.必先苦其.心志

其.知道乎C.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环而.攻之而不胜D.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此之.谓也扰乱同“弼”,辅佐假如欺侮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