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钟声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入侵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在第四个国家公祭日之际,人民日报刊登了新闻评论《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一文,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篇评论,谨记这段屈辱的岁月。导入新课
“钟声”是“中国之声”的简称,暗中蕴含有“警世钟声”的寓意。它是人民日报国际评论的笔名,是人民日报国际部继“国纪平”之后创立的又一新的署名评论。作者简介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本文是作者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参加悼念南京死难者同胞活动时写的一篇新闻评论。背景链接①国殇(shāng):为国牺牲的人。本文中指死难的军民。②惨绝人寰(huán):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③篡(cuàn)改: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④振聋发聩(kuì):响声很大,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⑤遁(dùn)形:隐藏形体。
⑥呓(yì)语:梦话。
⑦矢(shǐ)志:发誓立志。⑧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读音释义标题《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有什么特点?
点明了这则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标题简明、醒目,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整体把握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整体把握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观点——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并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第二部分(2-4):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讲道理,严正指出日本右翼分子的倒行逆施是在国际社会上站不住脚的。第三部分(5-6):写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中国矢志捍卫世界和平。整体把握这篇文章是怎样开头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引用宝鼎铭文“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开头。
作用:照应文题,开启下文;点明了本文评论的对象,显出一种庄重的气氛,吸引读者。合作探究第一部分(1)第2段列举的例子属于什么论据?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事实论据。举例论证。
通过列举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的一些媒体和组织的做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历史,不可能被忘却”这一观点。合作探究第二部分(2-4)“但人们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
第3段开头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承上启下(过渡),由全世界的正义之士纪念死难者,引出下文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顽固态度。合作探究日本右翼分子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的顽固表现有哪些?
①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
②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
③在美国旧金山市议会2017年9月一致通过设立“慰安妇日”的议案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长却表示,要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合作探究文中列举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行为有何作用?
在内容上,交代日本右翼势力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的表现,指出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设立的必要性;
在结构上,与上文形成对比,从反面揭示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严峻形势。合作探究第4段交代日内瓦、联合国对待日本的态度有何用意?
用两个事实具体印证日本右翼势力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的行为,正义的力量对之反击,进而阐明“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的论断,使文章论证更有说服力。合作探究南京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迁?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合作探究第三部分(5-6)国际和平城市协会为什么要宣布南京为国际和平城市?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南京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火摧残的一个典型,如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合作探究第6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抒情、议论。结构上照应开头和文题,总结全文;
内容上突出国家公祭的意义,重申中国矢志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深化主题。合作探究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这篇新闻评论开头简述“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基本情况,同时提出中心论点;
然后从正面列举了诸多国家和群体为南京大屠杀正名的事实,又从反面列举了日本右翼分子的丑恶行径,接着援引联合国发出的声音;
最后以南京命运的变迁收束,表明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