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连接器产品设计规范_第1页
USB连接器产品设计规范_第2页
USB连接器产品设计规范_第3页
USB连接器产品设计规范_第4页
USB连接器产品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oc.No.DF-299-0004Rev.AUSB连接器SheetPAGE\*Arabic18/11PAGE 产品设计规范ProductDesignSpecification(产品描述)ProductDescription:USB连接器系列(制作人/日期)Written/Date:(审核/日期)Checked/Date:(核准/日期Approved/Date:版本

Rev.变更单号ECNNO.发行描述IssueDescription制作/日期Written/Date审核/日期

Checked/Date核准/日期Appd./DateA初版发行1目的该文件以现有产品设计和改善经验为基础,为USB连接器新产品设计提供较成功的设计指导,从而避免发生设计失效,并缩短开发周期和节约开发成本2USB产品家族USB主要功能参数3.1电气性能接触阻抗:30mΩmax。绝缘阻抗:DC500V,100MΩ。耐电压:在相邻端子之间及端子跟铁壳之间施加AC500V电压,持续一分钟。无击穿现象,漏电流小于1mA。3.2环境性能高温存储:85±2℃,96H。实验后常温下放置1~2小时,接触阻抗在规格内。低温存储:-40±3℃,96H。实验后常温下放置1~2小时,接触阻抗在规格内。恒温恒湿:55±2℃,93±2%RH,96H。实验后常温下放置1~2小时,产品无变形,氧化现象,接触阻抗,绝缘阻抗,耐电压等在规格内。温度冲击:-55±2℃~85±2℃,保持时间30分钟,转换时间5分钟,5个循环。实验后常温下放置1~2小时,接触阻抗在规格内。盐雾:NaCl浓度5±1%,PH值6.5~7.2,温度35±2℃,时间48小时。实验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常温下放置1~2小时,端子表面无氧化腐蚀现象,接触阻抗在规格内。可焊性:把端子焊脚浸入245±5℃锡炉中5±0.5s,沾锡面积95%以上。耐焊热性:手工焊接,温度350±10℃,5s,产品无损伤变形。回流焊,峰值温度250℃,150~200℃预热90~120s,230℃以上30~60s。空过炉两次,产品无变形,平面度在0.10mm以内。3.3机械性能振动:全振幅1.50mm,扫频10~55~10Hz/min,X,Y,Z每轴2小时,共6小时。瞬断不超过1μs,本体无损伤,接触阻抗在规格内。冲击:加速度490m/s2,持续时间11ms,每个方向3次,共18次。瞬断不超过1μs,本体无损伤,接触阻抗在规格内。插入力:不大于35N。拔出力:miniusb,初始大于8N,寿命后大于3N。microusb寿命前后大于8N。寿命:10000次,寿命后产品无损伤,插拔力,接触阻抗在规格内。插入强度:usb焊在PCB板上,正常插入usb插头,在插头后方施加100N的力,持续1分钟,胶芯无松动,变形脱出现象,焊盘无脱落现象。材质1.塑胶主体:一般选用LCP,PA9T总溴含量>900ppm2.端子:弹片式一般选用弹性较好的铍铜;刀片式选用黄铜;镀层:功能区镀金,焊脚镀亮锡;3.固定片:一般选用黄铜;镀层:镀亮锡;4.产品各材料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无职业危害—OHSAS18001:19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各物料需满足HSF控制要求QC080000:2010;协会规范尺寸。以下图纸为规范尺寸,结构设计时需遵守参照。MicroAplugMicroBplugMicrousbMicrousbstandard:MicrousbstandardMicrousbstandardMicrousbstandard6结构设计注意事项:6.1共面度设计:Contacttall面设计比housing面高0.05mm,确保焊接时先接触到PCpad。6.2Contacttall裁切工艺Contacttal采用治具裁切而不是V-cut折断,需严格管控成型后Contact共面度,建议共面度管控为《0.05mm。6.3supportpin结构在housing中增加导引和supportpin结构,防止端子偏摆。6.4防止溢胶,不饱模设计。6.5凸点干涉设计:6.6C角和R角为便于I/M装入shell,在I/Mhousing相应部位增加C角和R角起导向作用。6.7避免溢胶设计:6.8Shell框口导引设计:Shell框口建议设计导引,规格按协会建议尺寸,可便于plug插入及避免plug斜插把I/M撞坏。框口没有导引设计的产品斜插拔测试时,当角度达到一定程度时I/M易被plug撞坏,而有导引设计的产品不存在类似的问题。6.9Shell铆合(强度)特征设计:Shell铆合特征设计,一般采用燕尾结构,且燕尾结构越多其强度越强,建议采用双燕尾多铆点结构,提高铆接强度。6.10ShellStop设计原则:ShellStop设计因产品本身空间的限制,上部stop特征面较小,所以定位I/MHousing的力量很弱,实际上部的Stop特征没有完全定位,往往导致I/M倾斜问题产生。建议采用的Shell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