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材种植及采收标准操作流程TOC\o"1-2"\h\u18773第一章中药材种植环境选择 4256991.1土壤选择 4184411.2气候条件 5193561.3地理位置与海拔 53717第二章种子与繁殖材料准备 544332.1种子来源与质量检测 5186902.1.1种子来源 5147522.1.2质量检测 5227572.2种子处理与保存 6161692.2.1种子处理 6148032.2.2种子保存 652132.3繁殖材料的采集与处理 6277352.3.1繁殖材料采集 661622.3.2繁殖材料处理 631386第三章种植前准备 7245253.1土地整理 740973.1.1地形整理 734403.1.2土壤翻耕 788843.1.3土壤消毒 7212813.2施肥与土壤改良 7262003.2.1有机肥施用 781083.2.2化学肥料施用 7147123.2.3土壤改良 7324273.3种植密度与方式 729413.3.1种植密度 8213033.3.2种植方式 826405第四章种植操作 822984.1播种方法 8281094.1.1种子准备:选用优质、纯净、无病虫害的种子,播前需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8304124.1.2土地准备:播种前应对土地进行深耕、平整,保证土壤松软、排水良好。根据中药材的需肥特性,施足底肥,以提高土壤肥力。 8128244.1.3播种时间:根据中药材的生长周期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8182474.1.4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穴播、撒播等方式。条播适用于行距较大的中药材,穴播适用于行距较小的中药材,撒播适用于种子较小、发芽率较高的中药材。 853004.1.5播种深度:根据种子大小和土壤湿度确定播种深度,一般以种子直径的23倍为宜。 879264.1.6播种后管理:播种后应及时进行覆土、镇压,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发芽。 872354.2移栽操作 8135844.2.1移栽时间:根据中药材的生长周期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移栽时间。 9188814.2.2移栽前准备:提前对移栽田进行深耕、平整,施足底肥,提高土壤肥力。 9314434.2.3移栽方法:采用人工或机械移栽,注意保持幼苗根系完整,减少损伤。 9135304.2.4移栽距离:根据中药材的株高、冠幅等生长特性,合理确定移栽距离。 938424.2.5移栽后管理:移栽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幼苗生长。 9225284.3间苗与补苗 9261354.3.1间苗:在幼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时,根据中药材的种植密度要求,及时进行间苗,去除病弱苗、过密苗,保留健壮苗。 9292634.3.2补苗:对疏漏的地方进行补苗,保证种植密度。 954044.3.3间苗与补苗时间:根据中药材的生长速度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间苗与补苗。 9218924.3.4间苗与补苗方法: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间苗与补苗,注意保持幼苗根系完整,减少损伤。 9236354.3.5间苗与补苗后管理:间苗与补苗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幼苗生长。 926753第五章管理与养护 9143545.1水分管理 9110755.1.1土壤湿度监测 9126645.1.2浇水时机 9120815.1.3浇水量 10138075.1.4排水管理 10202635.2除草与病虫害防治 10132075.2.1除草 1032535.2.2病虫害监测 10271355.2.3防治方法 10256975.3肥料管理与施肥技术 1066345.3.1土壤肥力监测 10145765.3.2施肥计划 10214845.3.3施肥方法 10138255.3.4施肥后管理 1125880第六章中药材生长监测 11195856.1生长指标测定 1166956.1.1植株高度测定 11163236.1.2叶面积测定 1153016.1.3地径测定 11123476.1.4分枝数测定 1129536.1.5花序数和果序数测定 11146366.2病虫害监测 11220246.2.1病害监测 1184056.2.2虫害监测 11256596.2.3防治措施 12222306.3生长发育阶段划分 1241146.3.1种子萌发期 1268836.3.2幼苗期 12229956.3.3分枝期 12138336.3.4开花期 12288756.3.5成熟期 1217157第七章收获时机与采收方法 12129917.1收获时机的确定 1298667.1.1生长周期 12244957.1.2气候条件 1277757.1.3药材部位 13278797.1.4用途 13181047.2采收方法与工具 13310977.2.1采收方法 13121057.2.2采收工具 13142227.3采收后的处理 1396847.3.1清洗 13310237.3.2晾晒或阴干 13190157.3.3分级与包装 14175297.3.4贮藏 1424737第八章中药材初加工 14128948.1清洗与干燥 14141398.1.1清洗 14133968.1.1.1清洗目的:去除中药材表面的泥沙、杂质及微生物,保证药材的清洁卫生。 14276938.1.1.2清洗方法:采用流动清水或清洁的浸泡水进行清洗,必要时可使用软毛刷轻轻刷洗。 141678.1.1.3清洗注意事项: 14294018.1.2干燥 1487858.1.2.1干燥目的:降低中药材水分,保持药材稳定性,便于储存和运输。 147508.1.2.2干燥方法:采用自然晾晒、热风干燥或真空冷冻干燥等方法。 14206028.1.2.3干燥注意事项: 1493088.2切割与炮制 1448828.2.1切割 14266408.2.1.1切割目的:便于药材的储存、运输和使用。 1495068.2.1.2切割方法:根据药材的特性,采用手工或机械切割成片、段、块等形状。 1470318.2.1.3切割注意事项: 14191458.2.2炮制 15299668.2.2.1炮制目的:提高药材的疗效,降低毒性,便于制剂。 15163868.2.2.2炮制方法:根据药材的特性,采用炒、蒸、煮、炙等方法。 15272798.2.2.3炮制注意事项: 15201268.3质量检验与包装 1596008.3.1质量检验 15197428.3.1.1检验内容:对中药材的形状、色泽、气味、水分、杂质、微生物等指标进行检验。 15289678.3.1.2检验方法:采用观察、称量、测量、仪器分析等方法。 1554578.3.1.3检验注意事项: 1554288.3.2包装 15145578.3.2.1包装目的:保护中药材,防止污染、破损,便于储存和运输。 15272928.3.2.2包装材料:选用清洁、无毒、密封性好的包装材料。 15110408.3.2.3包装方法:根据药材的特性,采用真空包装、防潮包装、密封包装等方法。 1593438.3.2.4包装注意事项: 154877第九章储存与运输 15217789.1储存条件与方法 16196919.1.1储存环境 16140379.1.2储存方法 1689999.2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6175829.2.1运输工具 16160229.2.2运输条件 16162809.2.3运输时间 1645649.3防止药材变质与损耗 17304709.3.1加强储存管理 17247519.3.2严格运输操作 174398第十章记录与追溯 171937710.1种植与采收记录 171506110.1.1记录目的 171876810.1.2记录内容 17879010.1.3记录方式 1733510.2加工与储存记录 173275610.2.1记录目的 172567110.2.2记录内容 171580410.2.3记录方式 182675110.3质量追溯体系建立与实施 18909310.3.1建立目的 182418110.3.2建立内容 182042710.3.3实施方法 18890810.3.4实施要求 18第一章中药材种植环境选择中药材的质量优劣,与其种植环境密切相关。合理选择种植环境,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基础。以下为中药材种植环境选择的几个关键要素:1.1土壤选择土壤是中药材生长的基础,其性质直接影响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在选择土壤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土壤类型:根据不同中药材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如砂质土壤适宜种植根类药材,黏土质土壤适宜种植叶类药材。土壤肥力:要求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有利于中药材的生长发育。土壤酸碱度:中药材对土壤酸碱度有特定要求,应根据药材的适应性选择适宜的土壤酸碱度。1.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中药材生长的关键因素,以下为选择气候条件时应考虑的要素:温度:中药材对温度的适应性不同,应根据药材的生长特性选择适宜的温度范围。湿度:保持适宜的空气湿度,有利于中药材的生长。过高或过低的湿度均可能影响药材品质。光照:中药材对光照的需求不同,应根据药材的习性选择适宜的光照条件。1.3地理位置与海拔地理位置与海拔对中药材的生长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以下为选择地理位置与海拔时应考虑的要素:地理位置选择:根据中药材的生长习性和地理分布特点,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如山地、平原、高原等。海拔高度:不同海拔高度对中药材的生长环境产生影响,应根据药材的适应性选择适宜的海拔高度。在选择中药材种植环境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土壤、气候、地理位置与海拔等多方面因素,为中药材的生长提供最佳条件。第二章种子与繁殖材料准备2.1种子来源与质量检测2.1.1种子来源为保证药材种植的质量和产量,种子来源必须严格把关。种子应来源于具有正规资质的供应商,保证品种纯正、质量可靠。在选择种子供应商时,应考虑以下因素:供应商的信誉及市场口碑;供应商提供的种子是否具有相应的质量检验报告;种子的品种、产地、生产年份等信息是否明确。2.1.2质量检测种子质量检测是保证药材种植成功的关键环节。质量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纯度检测:检测种子中杂质、病虫害、破损种子等比例,保证种子纯度达到规定标准;发芽率检测:通过实验室发芽试验,检测种子发芽能力,保证发芽率达到规定标准;病虫害检测:对种子进行病虫害检疫,保证种子无病虫害侵染;品质检测:对种子品质进行检测,包括种子的大小、色泽、形状等特征,保证种子品质符合种植要求。2.2种子处理与保存2.2.1种子处理种子处理主要包括以下环节:清洁:清除种子表面的杂质、灰尘等;浸泡:将清洁后的种子浸泡在一定温度的水中,以促进种子吸水膨胀、提高发芽率;消毒: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虫害的传播;晾干:将处理后的种子晾干,以便保存。2.2.2种子保存种子保存应遵循以下原则:选择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进行保存;保持种子库内的温度和湿度稳定,避免极端气候影响种子质量;定期检查种子库,保证种子无病虫害侵染;种子保存期限应根据种子种类和特性确定,避免过期影响种子质量。2.3繁殖材料的采集与处理2.3.1繁殖材料采集繁殖材料采集应遵循以下原则:选择健康的植株作为繁殖材料来源;采集时间应选择在植物生长旺盛期;采集过程中避免损伤植株,保证繁殖材料质量。2.3.2繁殖材料处理繁殖材料处理主要包括以下环节:清洁:清除繁殖材料表面的杂质、灰尘等;消毒:对繁殖材料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虫害的传播;晾干:将处理后的繁殖材料晾干,以便保存;分级:根据繁殖材料的品质、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级,便于后续种植管理。第三章种植前准备3.1土地整理土地整理是中药材种植前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药材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具体操作流程如下:3.1.1地形整理根据中药材的种植需求,对地形进行合理规划,保证土地排水良好,防止积水。对于坡度较大的土地,应采取梯田化改造,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3.1.2土壤翻耕在种植前进行土壤翻耕,深度约为3040厘米,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翻耕过程中,应尽量破碎土块,清除石块、杂草等杂物。3.1.3土壤消毒为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应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太阳能消毒、化学消毒等。具体方法应根据土壤情况和中药材种植要求选择。3.2施肥与土壤改良施肥与土壤改良是提高中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措施。3.2.1有机肥施用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微生物生长等作用。在种植前,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中药材需肥特性,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料进行施用。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中药材生长需求来确定。3.2.2化学肥料施用化学肥料可以快速补充土壤养分,满足中药材生长需求。在施肥前,应对土壤进行养分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化学肥料。3.2.3土壤改良针对土壤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良措施。如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进行中和;盐碱土壤可通过灌水、种植绿肥等方法降低盐分含量。3.3种植密度与方式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方式有助于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3.3.1种植密度种植密度应根据中药材的生物学特性和土壤条件来确定。一般而言,种植密度应保证植株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避免相互竞争。具体种植密度可参照相关中药材种植技术规程。3.3.2种植方式中药材种植方式主要有直播、移栽等。直播是指将种子直接播种到土地上,适用于种子发芽率较高、生长周期较短的中药材。移栽是指将幼苗从苗床移栽到大田,适用于生长周期较长、对土壤要求较高的中药材。具体种植方式应根据中药材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第四章种植操作4.1播种方法播种是中药材种植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药材的产量和质量。以下为播种方法的详细步骤:4.1.1种子准备:选用优质、纯净、无病虫害的种子,播前需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4.1.2土地准备:播种前应对土地进行深耕、平整,保证土壤松软、排水良好。根据中药材的需肥特性,施足底肥,以提高土壤肥力。4.1.3播种时间:根据中药材的生长周期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4.1.4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穴播、撒播等方式。条播适用于行距较大的中药材,穴播适用于行距较小的中药材,撒播适用于种子较小、发芽率较高的中药材。4.1.5播种深度:根据种子大小和土壤湿度确定播种深度,一般以种子直径的23倍为宜。4.1.6播种后管理:播种后应及时进行覆土、镇压,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发芽。4.2移栽操作移栽是将幼苗从苗床转移到种植田的过程,以下为移栽操作的详细步骤:4.2.1移栽时间:根据中药材的生长周期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移栽时间。4.2.2移栽前准备:提前对移栽田进行深耕、平整,施足底肥,提高土壤肥力。4.2.3移栽方法:采用人工或机械移栽,注意保持幼苗根系完整,减少损伤。4.2.4移栽距离:根据中药材的株高、冠幅等生长特性,合理确定移栽距离。4.2.5移栽后管理:移栽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幼苗生长。4.3间苗与补苗间苗与补苗是保证中药材种植密度和生长均匀的重要措施,以下为间苗与补苗的详细步骤:4.3.1间苗:在幼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时,根据中药材的种植密度要求,及时进行间苗,去除病弱苗、过密苗,保留健壮苗。4.3.2补苗:对疏漏的地方进行补苗,保证种植密度。4.3.3间苗与补苗时间:根据中药材的生长速度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间苗与补苗。4.3.4间苗与补苗方法: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间苗与补苗,注意保持幼苗根系完整,减少损伤。4.3.5间苗与补苗后管理:间苗与补苗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幼苗生长。第五章管理与养护5.1水分管理水分是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的因素之一。合理的水分管理能够保证药材生长的健康和产量。以下是水分管理的标准操作流程:5.1.1土壤湿度监测种植前,需对土壤湿度进行监测,以保证土壤湿度适宜。可使用土壤湿度计进行测量,对于不同的中药材,适宜的土壤湿度范围可能有所不同。5.1.2浇水时机根据中药材的种类和生长阶段,确定适宜的浇水时机。一般而言,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浇水,避免在烈日下进行,以减少水分蒸发。5.1.3浇水量浇水量应根据土壤湿度和药材需水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每次浇水应浇透土壤,但避免积水。5.1.4排水管理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保证在雨季或浇水过程中多余的水分能够及时排出,防止根部腐烂。5.2除草与病虫害防治除草与病虫害防治是保证中药材质量和产量的重要环节。5.2.1除草采用人工除草或机械除草的方式,定期对药材地进行除草。除草时,应注意避免伤害到药材的根系。5.2.2病虫害监测定期对药材地进行病虫害监测,可通过观察叶片、茎蔓等部位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病虫害。5.2.3防治方法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是常用的防治方法,应合理选择,保证防治效果的同时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5.3肥料管理与施肥技术肥料管理与施肥技术对于中药材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5.3.1土壤肥力监测在种植前,需对土壤肥力进行检测,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为施肥提供依据。5.3.2施肥计划根据中药材的种类和生长需求,制定施肥计划,包括施肥种类、施肥量和施肥时间。5.3.3施肥方法施肥方法应科学合理,可采用基肥、追肥等方式。施肥时应注意均匀施撒,避免造成局部过量或不足。5.3.4施肥后管理施肥后要及时进行浇水,促进肥料的溶解和吸收。同时要注意观察药材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施肥计划。第六章中药材生长监测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对生长状况的监测是保证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本章主要介绍中药材生长监测的标准操作流程。6.1生长指标测定6.1.1植株高度测定采用直尺或卷尺测量植株从地面到最高点的垂直高度,每个品种随机选取510株进行测量,取平均值。6.1.2叶面积测定采用叶面积仪或人工方法测量叶面积。每个品种随机选取510片叶,测定叶面积,取平均值。6.1.3地径测定用游标卡尺或卷尺测量植株基部的直径,每个品种随机选取510株进行测量,取平均值。6.1.4分枝数测定观察并记录每个品种的分枝数,每个品种随机选取510株进行统计,取平均值。6.1.5花序数和果序数测定观察并记录每个品种的花序数和果序数,每个品种随机选取510株进行统计,取平均值。6.2病虫害监测6.2.1病害监测定期观察植株的叶、茎、果实等部位,发觉病害症状时,及时记录病害种类、发病程度和分布情况。6.2.2虫害监测采用目测或昆虫捕捉器等方法,监测植株周围的虫害发生情况,记录虫害种类、发生程度和分布范围。6.2.3防治措施根据病虫害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保证中药材生长安全。6.3生长发育阶段划分6.3.1种子萌发期从种子播种到幼苗出土,一般为510天。6.3.2幼苗期从幼苗出土到植株开始分枝,一般为1530天。6.3.3分枝期从植株开始分枝到开花前,一般为3060天。6.3.4开花期从植株开花到果实成熟,一般为3060天。6.3.5成熟期从果实成熟到收获,一般为3060天。通过以上生长发育阶段的划分,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药材的生长规律,为种植管理提供依据。第七章收获时机与采收方法7.1收获时机的确定药材的收获时机对其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保证药材的品质和药效,应根据药材的生长周期、气候条件、药材部位及用途等因素确定适宜的收获时机。7.1.1生长周期药材的生长周期不同,收获时机亦不同。一般而言,多年生药材应在生长旺盛期或成熟期收获,如人参、黄芪等;一年生药材则应在成熟期收获,如丹参、金银花等。7.1.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对药材的生长和成熟有直接影响。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药材的生长速度和品质均能得到保障。因此,收获时机的确定应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7.1.3药材部位不同部位的药材,其收获时机也有所差异。例如,根茎类药材应在地下部分成熟时收获;叶类药材应在生长旺盛期收获;花类药材应在花盛开时收获。7.1.4用途药材的用途也是确定收获时机的重要因素。若用于药用,应在药材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收获;若用于观赏,则需考虑药材的观赏价值。7.2采收方法与工具7.2.1采收方法药材的采收方法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药材品质和药效;(2)减少对环境的破坏;(3)提高采收效率。具体采收方法如下:(1)人工采收:适用于珍贵药材和不便机械采收的药材;(2)机械采收:适用于大面积种植的药材,如小麦、玉米等;(3)半机械采收:结合人工和机械采收,适用于部分药材。7.2.2采收工具采收工具的选择应根据药材的部位和特性来确定。常用的采收工具有:(1)锄头:适用于挖掘地下部分药材;(2)剪刀:适用于修剪叶类、花类药材;(3)收割机:适用于大面积种植的药材;(4)手gloves:保护手部,避免受伤。7.3采收后的处理药材采收后,应立即进行以下处理:7.3.1清洗将药材表面的泥土、杂质等清洗干净,以便于后续加工。7.3.2晾晒或阴干根据药材的特性,选择晾晒或阴干的方式,以降低药材的水分含量,防止霉变。7.3.3分级与包装按照药材的品质、规格进行分级,然后进行包装,为销售和运输做好准备。7.3.4贮藏将处理好的药材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防止受潮、发霉、虫蛀等。第八章中药材初加工8.1清洗与干燥8.1.1清洗8.1.1.1清洗目的:去除中药材表面的泥沙、杂质及微生物,保证药材的清洁卫生。8.1.1.2清洗方法:采用流动清水或清洁的浸泡水进行清洗,必要时可使用软毛刷轻轻刷洗。8.1.1.3清洗注意事项:(1)清洗过程中应避免药材破损;(2)清洗后的药材应尽快进行干燥处理,防止霉变;(3)清洗过程中注意观察药材表面是否有病虫害,及时处理。8.1.2干燥8.1.2.1干燥目的:降低中药材水分,保持药材稳定性,便于储存和运输。8.1.2.2干燥方法:采用自然晾晒、热风干燥或真空冷冻干燥等方法。8.1.2.3干燥注意事项:(1)干燥过程中应控制好温度、湿度,避免药材过度干燥或烧焦;(2)干燥后的药材应进行检查,保证水分含量达到规定标准;(3)干燥过程中注意药材的摆放,防止污染和破损。8.2切割与炮制8.2.1切割8.2.1.1切割目的:便于药材的储存、运输和使用。8.2.1.2切割方法:根据药材的特性,采用手工或机械切割成片、段、块等形状。8.2.1.3切割注意事项:(1)切割过程中应保持药材的完整性;(2)切割后的药材应及时进行干燥处理;(3)切割工具应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污染。8.2.2炮制8.2.2.1炮制目的:提高药材的疗效,降低毒性,便于制剂。8.2.2.2炮制方法:根据药材的特性,采用炒、蒸、煮、炙等方法。8.2.2.3炮制注意事项:(1)炮制过程中应控制好火候、时间等参数;(2)炮制后的药材应进行检查,保证达到预期的炮制效果;(3)炮制工具应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污染。8.3质量检验与包装8.3.1质量检验8.3.1.1检验内容:对中药材的形状、色泽、气味、水分、杂质、微生物等指标进行检验。8.3.1.2检验方法:采用观察、称量、测量、仪器分析等方法。8.3.1.3检验注意事项:(1)检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检验标准;(2)检验数据应真实、准确、可靠;(3)对检验不合格的药材,应及时进行处理。8.3.2包装8.3.2.1包装目的:保护中药材,防止污染、破损,便于储存和运输。8.3.2.2包装材料:选用清洁、无毒、密封性好的包装材料。8.3.2.3包装方法:根据药材的特性,采用真空包装、防潮包装、密封包装等方法。8.3.2.4包装注意事项:(1)包装过程中应避免药材破损;(2)包装材料应保证药材的稳定性,防止霉变;(3)包装后的药材应贴上标签,注明药材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第九章储存与运输9.1储存条件与方法9.1.1储存环境药材的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防潮、防虫、防鼠。具体条件如下:(1)温度:药材储存温度应控制在15℃至25℃之间,避免温度波动过大。(2)湿度:药材储存湿度应控制在40%至60%之间,避免湿度波动过大。(3)光照:避免阳光直射,可使用遮光材料对储存环境进行遮光处理。9.1.2储存方法(1)药材分类:根据药材的特性和用途,将药材分为根茎类、果实类、全草类、花叶类等,分类储存。(2)包装:药材应采用清洁、干燥、无污染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保证药材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3)储存容器:使用密封、防潮、防虫、防鼠的储存容器,如木箱、塑料箱、铁桶等。(4)储存期限:根据药材的保质期和特性,合理设定储存期限,定期检查药材质量。9.2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9.2.1运输工具(1)运输工具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防潮、防虫、防鼠功能。(2)运输过程中,应保持药材的包装完整,避免药材受到挤压、碰撞等损害。9.2.2运输条件(1)温度:运输过程中,药材应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避免温度波动过大。(2)湿度:运输过程中,药材应保持在适宜的湿度范围内,避免湿度波动过大。(3)光照: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可使用遮光材料对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技术开发合作合同标的为人工智能应用研发
- 2024年度农产品购销合同及其质量标准
- 空调压缩机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真空电子管无线电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技术转让合同:新能源专利技术转让协议
- 2024年度保险合同标的保险范围与保险金额确定
- 运载工具用座椅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羽毛球球拍线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大蒜进出口贸易合同
- 2024年度技术开发合同研发项目与期限
- 2024水样采集与保存方法
-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二元思辨类作文思辨关系高阶思维
-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
- HSK标准教程5下-课件-L7
- 设备故障报修维修记录单
- 经开区闲置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 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度表
- 技术咨询方案
- 集会游行示威申请登记表
- 中国矿业大学矿山测量学课程设计
- 2021年学校内部审计工作总结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