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物(科)期中】合肥市颐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1页
【8物(科)期中】合肥市颐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2页
【8物(科)期中】合肥市颐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3页
【8物(科)期中】合肥市颐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4页
【8物(科)期中】合肥市颐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颐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第10题2分,共30分)1.(2分)小明购买乒乓球时,总要将几个乒乓球从某高度处自由释放,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_(选填序号)。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作比猜想和假设;③进行实验2.(2分)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模型法”、“比值定义法”等,采用的法。3.(4分)自己来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水面的高度不等。若用嘴依次吹瓶口发声,是振动发出声音的,装的水越多,吹瓶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4.(2分)2020年5月18日在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发生5.0级地震,地震观测站是利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5.(2分)雨后晴朗的夜晚,迎着月光走,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踩(选填“能”或“不能”)。6.(4分)在徐志摩《再别康桥》中有句美丽的诗句“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岸上的美景成了水中的“艳影”是光发生了现象,所成的像为(选填“实”或“虚”)像。7.(4分)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该小汽车做的是直线运动,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m/s。8.(2分)在湖面上方的天空中停着一只小鸟,距水面30m,已知湖水深5mm。9.(6分)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1)成虚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为:;(2)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3)物体在物距L1时成虚像,物体在物距L2时成实像,请比较L1、L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10.(2分)“仙女飞天”魔术表演中,位于P点的观众看到云雾中漫舞的仙女A',实质是挡板后的演员A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并完成P点观众看到仙女的光路图。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3分)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12.(3分)如图,音叉M、N完全相同,M发出512Hz的声音,N也发出512Hz的声音,则()​A.M发声时每分钟振动512次 B.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 C.M和N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 D.M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13.(3分)如图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14.(3分)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作为国际友好使者,在对外友好关系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熊猫宝宝刚出生时体重仅有100g左右。请你根据图片信息()​A.2.5mm B.2.5cm C.5mm D.8cm15.(3分)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⑤t=3s时,A、B相距8m。A.只有②④正确 B.只有②③⑤正确 C.只有①③⑤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16.(3分)一只白鹤静立在平静的水中,在岸边可以看到白鹤的两个“影”——影子和倒影,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白鹤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白鹤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白鹤飞离水面时,它的倒影会变小 D.白鹤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17.(3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中“水浅”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水中倒影 B.手影形成 C.筷子“弯折” D.激光准直18.(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规律成像的 B.将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处,仅向右移动光屏,能得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遮住凸透镜的部分区域,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不再完整 D.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动,用焦距8cm凸透镜替换该透镜,光屏上仍成清晰的像19.(3分)如图是超市安装的一种刷脸自助储物柜。某顾客站在屏幕前50cm处,按下“存”按钮,屏幕上方的摄像头启动,柜门打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该摄像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0.20m D.该摄像头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20.(3分)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O是入射光,OA是反射光 B.AO是入射光,OC是折射光 C.∠AOM是入射角,∠BON是反射角 D.光若沿CO入射,将沿OA和OB射出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21.(6分)如图所示,是测量物体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斜面的右端用木块垫起来,滑到底端金属片位置,用刻度尺测得小车的路程为s1,用停表测得小车运行的时间为t1,然后把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得小车的路程为s2,测得小表测得小车运行的时间为t2。(1)为了便于测量,斜面应保持(选填“较大”或“很小”)的坡度;这样做可以减少测量(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实验误差。(2)测量小车路程时,应测量的小车(选填“前部”或“后部”)到金属片的距离,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在测完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后,小红又从斜面中部自由释放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测出了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小红的操作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请说明原因。22.(4分)某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先用加湿器使整个玻璃罩内充满水雾,用固定的红色激光笔发出一束垂直射向平面镜的光ON,然后用另一个绿色激光笔向O点发出一束光AO(1)实验中,用加湿器使整个玻璃罩内充满水雾的目的是。(选填“显示光路”或“降低温度”)(2)红色激光ON的作用是为了显示的位置。(3)缓慢转动圆台,可以看到三束光相互重合,说明在反射现象中。(4)在上述实验装置的基础上,该同学在玻璃罩内装入了量角器,多次改变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反射角与是否有关。23.(6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为完成实验应选择(选填“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或“平面镜”)进行实验。(2)实验中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是为了探究。(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4)实验时,将蜡烛A和B互换位置,会发现蜡烛也可以与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光路是的。(5)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块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24.(4分)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实验室中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F”和“T”形光源、凸透镜、光具座、光屏等。(1)他们选择了“F”形光源进行实验,与“T”形光源相比,“F”形光源的好处是:。(2)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点亮光源,移动光屏,如图所示。这是因为他们遗漏了一个实验步骤,这一步骤是:。(3)在探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的成像特点时,改变物距做了三次实验。与做一次实验相比较,做三次实验的好处是:。(4)该同学用发光二极管组成的“F”形光源代替蜡烛完成实验,其好处是。四、计算题(第25题6分、第26题6分,第27题共8分,共20分)25.(6分)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做匀速运动需要4s时间,后一半路程也是匀速运动,若全程长为48m,求:(1)前半路程的速度?(2)后半路程所运动的时间?(3)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26.(6分)港珠澳大桥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km。大桥上汽车限速100km/h。(1)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汽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多长时间?(2)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假设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经2min行驶2.6km后,汽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这6min整个过程中(3)在这6min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7.(8分)为了监测超速行驶的违法行为,公路上常常设置有超声波测速仪,如图为某公路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OA=60m时(如图甲),测速仪向小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追上”小轿车时(如图乙)。测速仪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所用的时间0.4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求:(1)0.4s超声波传播的路程;(2)小车运动的路程sAB;(3)小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颐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2分,第10题2分,共30分)1.(2分)小明购买乒乓球时,总要将几个乒乓球从某高度处自由释放,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_③(选填序号)。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作比猜想和假设;③进行实验【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根据题中描述找出对应步骤。【解答】解:由题知,小明总是将几个乒乓球从某高度自由释放,挑选反弹较高的乒乓球。故答案为:③。2.(2分)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模型法”、“比值定义法”等,采用的控制变量法。【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解答】解:探究弦的音调跟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故答案为:控制变量。3.(4分)自己来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水面的高度不等。若用嘴依次吹瓶口发声,是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的,装的水越多,吹瓶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高。​【答案】空气柱;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解答】解:若用嘴依次吹瓶口发声,是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的,空气柱越短,频率越高。故答案为:空气柱;高。4.(2分)2020年5月18日在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发生5.0级地震,地震观测站是利用次声波(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答案】次声波【分析】发生地震时,会伴随次声波产生;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发生地震时,会伴随次声波产生。故答案为:次声波。5.(2分)雨后晴朗的夜晚,迎着月光走,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不能踩(选填“能”或“不能”)。【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而对于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凸凹不平,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解答】解: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人感觉水面亮,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发亮的地方不能踩。故答案为:不能。6.(4分)在徐志摩《再别康桥》中有句美丽的诗句“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岸上的美景成了水中的“艳影”是光发生了反射现象,所成的像为虚(选填“实”或“虚”)像。【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解答】解:水中的“艳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反射;虚。7.(4分)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该小汽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3.5m/s。【答案】变速;13.5。【分析】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做匀速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则物体做变速运动;由图可知小汽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解答】解:由图可知,小汽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不相等的,小汽车的运动路程为s=3240m,时间为t=4min=240s==13.5m/s。故答案为:变速;13.2。8.(2分)在湖面上方的天空中停着一只小鸟,距水面30m,已知湖水深5m60m。【答案】60【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解答】解:小鸟在水中的像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小鸟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也是30m。故答案为:60。9.(6分)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1)成虚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为:物距小于像距;(2)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大;(3)物体在物距L1时成虚像,物体在物距L2时成实像,请比较L1、L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L1<L2;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焦距。【答案】(1)物距小于像距;(2)大;(3)L1<L2;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焦距【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f<u<2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1)成虚像时,像是正立,此时物距小于像距;(2)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大;(3)物体在物距L1时成虚像,说明L1小于焦距f;物体在物距L7时成实像,说明L1大于焦距f,所以L1<L3。故答案为:(1)物距小于像距;(2)大1<L2;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小于焦距,物距大于焦距。10.(2分)“仙女飞天”魔术表演中,位于P点的观众看到云雾中漫舞的仙女A',实质是挡板后的演员A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并完成P点观众看到仙女的光路图。【答案】见解答【分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据此分析解答;连接像点与P点,则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即可。【解答】解:因为像和物体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所以平面镜所在的直线其实就是演员A与仙女A'连线的垂直平分线;连接A′P交平面镜于点O,AO为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3分)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答案】C【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故选:C。12.(3分)如图,音叉M、N完全相同,M发出512Hz的声音,N也发出512Hz的声音,则()​A.M发声时每分钟振动512次 B.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 C.M和N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 D.M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答案】B【分析】(1)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而频率为物体1s内振动的次数,声源每秒振动1次,则它的频率就是1Hz;(2)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解答】解:A、M发出512Hz的声音,故A错误;B、M和N发出的声音频率均为512Hz,故B正确;C、音调相同的两个音叉发声时振动的振幅可能相同,因此M和N发声时的振幅不一定相同;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错误。故选:B。13.(3分)如图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答案】D【分析】(1)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都有3个波峰和2个波谷);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程度不相同(即振幅不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的振幅大,即音量大。故选:D。14.(3分)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作为国际友好使者,在对外友好关系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熊猫宝宝刚出生时体重仅有100g左右。请你根据图片信息()​A.2.5mm B.2.5cm C.5mm D.8cm【答案】B【分析】了解常见物体的长度,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图片信息可估测熊猫宝宝的头部直径约为2.5cm。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5.(3分)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⑤t=3s时,A、B相距8m。A.只有②④正确 B.只有②③⑤正确 C.只有①③⑤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答案】B【分析】①由图象可知: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的5m处;②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是从距离O点的5m处出发的;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内,A、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v=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⑤t=3s时,A距离O点3m,B距离O点5m,由此可知A、B距离。【解答】解:①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是从距离O点5m处出发的;②由图象可知t=0时刻,A在O点,故②正确;③由图象可知,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内,A、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根据v=、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⑤t=8s,物体A仍在原地。二者最开始相距5米,所以确实相距8米;故只有②③⑤正确。故选:B。16.(3分)一只白鹤静立在平静的水中,在岸边可以看到白鹤的两个“影”——影子和倒影,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白鹤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白鹤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白鹤飞离水面时,它的倒影会变小 D.白鹤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答案】A【分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解答】解:A.白鹤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白鹤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故B错误;C.白鹤飞离水面时,成像大小与物体等大,故C错误;D.白鹤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的虚像。故选:A。17.(3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中“水浅”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水中倒影 B.手影形成 C.筷子“弯折” D.激光准直【答案】C【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4)“潭清疑水浅”指人看到水底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是光的折射现象。【解答】解:“潭清疑水浅”指人看到水底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A、水中倒影,故A错误;B、手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的影子;C、筷子“弯折”,故C正确;D、激光准直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选:C。18.(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规律成像的 B.将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处,仅向右移动光屏,能得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遮住凸透镜的部分区域,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不再完整 D.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动,用焦距8cm凸透镜替换该透镜,光屏上仍成清晰的像【答案】B【分析】(1)物距大于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根据这个原理制成;(2)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4)凸透镜的焦距变小,会聚能力变强。【解答】解:A、如图所示,此时成倒立,能够说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B、将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处,像距要大于二倍焦距,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C、若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物体上任一点都有光线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照样能会聚成像,只是折射光线减少,故C错误;D、蜡烛、光屏位置不动,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像会提前会聚,故D正确。故选:B。19.(3分)如图是超市安装的一种刷脸自助储物柜。某顾客站在屏幕前50cm处,按下“存”按钮,屏幕上方的摄像头启动,柜门打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该摄像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0.20m D.该摄像头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答案】C【分析】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物体在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时,物体经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摄像头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某顾客站在屏幕前50cm处,成倒立,此时u=50.0cm>2f,所以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7.20m、ABD错误。故选:C。20.(3分)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O是入射光,OA是反射光 B.AO是入射光,OC是折射光 C.∠AOM是入射角,∠BON是反射角 D.光若沿CO入射,将沿OA和OB射出【答案】B【分析】(1)反射和折射是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的现象,反射遵从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遵从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能根据图解识别三条光线。(2)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分析。【解答】解:ABC、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应该关于法线对称,如图所示:;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由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可知:AO为入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BOP是反射角,故AC错误;D、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将沿OA射出。故选:B。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21.(6分)如图所示,是测量物体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斜面的右端用木块垫起来,滑到底端金属片位置,用刻度尺测得小车的路程为s1,用停表测得小车运行的时间为t1,然后把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得小车的路程为s2,测得小表测得小车运行的时间为t2。(1)为了便于测量,斜面应保持很小(选填“较大”或“很小”)的坡度;这样做可以减少测量时间(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实验误差。(2)测量小车路程时,应测量的小车前部(选填“前部”或“后部”)到金属片的距离,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在测完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后,小红又从斜面中部自由释放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测出了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小红的操作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请说明原因小车从中部由静止释放到达底端的时间,并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2)小车前部到金属片的距离为小车通过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表示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3)计算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要用下半程的路程除以下半程用的时间;【解答】解:(1)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越快,所以为计时方便;(2)小车前部到金属片的距离为小车通过的路程;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3)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到达中部的速度并不为零,到达底端的时间,故不正确,并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故答案为:(1)很小;时间;;(3)错误,并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22.(4分)某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先用加湿器使整个玻璃罩内充满水雾,用固定的红色激光笔发出一束垂直射向平面镜的光ON,然后用另一个绿色激光笔向O点发出一束光AO(1)实验中,用加湿器使整个玻璃罩内充满水雾的目的是显示光路。(选填“显示光路”或“降低温度”)(2)红色激光ON的作用是为了显示法线的位置。(3)缓慢转动圆台,可以看到三束光相互重合,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在同一平面内。(4)在上述实验装置的基础上,该同学在玻璃罩内装入了量角器,多次改变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反射角与入射角是否有关。【答案】(1)显示光路;(2)法线;(3)同一平面内;(4)入射角。【分析】(1)实验中用加湿器使整个玻璃罩内充满水雾,是为了显示光路;(2)法线是指始终垂直于某平面的直线,是为了方便研究光的反射规律而假想出来的;(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光在反射时,反射角与等于入射角。【解答】解:(1)实验中用加湿器使整个玻璃罩内充满水雾,是为了清晰的显示出光传播的路径;(2)法线是指始终垂直于某平面的直线,是为了方便研究光的反射规律而假想出来的;(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缓慢转动圆台,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4)光在反射时,反射角与等于入射角,观察反射角的变化。故答案为:(1)显示光路;(2)法线;(4)入射角。23.(6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为完成实验应选择薄玻璃板(选填“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或“平面镜”)进行实验。(2)实验中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4)实验时,将蜡烛A和B互换位置,会发现蜡烛也可以与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光路是可逆的。(5)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块光屏,光屏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答案】(1)薄玻璃板;(2)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前侧;等效替代法;(4)可逆;(5)不能。【分析】(1)用薄玻璃板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2)实验中取等长的两支蜡烛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人眼需在前侧才能观察到像,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4)在平面镜成像时,光路是可逆的。(5)光屏上能承接到实像。【解答】解:(1)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在的像距离越近,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所以实验时应选较薄的玻璃板;(2)在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将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即蜡烛A的一侧观察,改变蜡烛A的位置.由此可以确定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人眼需在前侧才能观察到蜡烛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像,后侧不能观察到像,将实际的、简单的;(4)在平面镜成像时,光路是可逆的;(5)光屏上能承接到实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需向。故答案为:(1)薄玻璃板;(2)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等效替代法;(5)不能。24.(4分)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实验室中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F”和“T”形光源、凸透镜、光具座、光屏等。(1)他们选择了“F”形光源进行实验,与“T”形光源相比,“F”形光源的好处是:可以比较出像与物左右是否相反。(2)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点亮光源,移动光屏,如图所示。这是因为他们遗漏了一个实验步骤,这一步骤是:光源、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没有调到同一高度。(3)在探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的成像特点时,改变物距做了三次实验。与做一次实验相比较,做三次实验的好处是: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4)该同学用发光二极管组成的“F”形光源代替蜡烛完成实验,其好处是LED灯代替蜡烛可以使光屏上成像更清晰、稳定并且无污染。【答案】(1)可以比较出像与物左右是否相反;(2)光源、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没有调到同一高度;(3)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4)LED灯代替蜡烛可以使光屏上成像更清晰、稳定并且无污染。【分析】(1)选用“F”形光源更便于比较出像与物体左右是否相反;(2)光源、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要在同一高度;(3)初中物理用实验探究物理问题时要进行多次实验,有的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有的是多次测量发现变化规律;有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4)LED灯代替蜡烛可以使光屏上成像更清晰、稳定并且无污染、在标有均匀格子的面板上可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解答】解:(1)与“T”形光源相比,“F”形光源的好处是:可以比较出像与物左右是否相反;(2)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原因是光源、光屏三者中心没有调到同一高度;(3)用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要多进行几次实验;(4)LED灯代替蜡烛可以使光屏上成像更清晰、稳定并且无污染。故答案为:(1)可以比较出像与物左右是否相反;(2)光源、光屏三者中心没有调到同一高度;(4)LED灯代替蜡烛可以使光屏上成像更清晰。四、计算题(第25题6分、第26题6分,第27题共8分,共20分)25.(6分)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做匀速运动需要4s时间,后一半路程也是匀速运动,若全程长为48m,求:(1)前半路程的速度?(2)后半路程所运动的时间?(3)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答案】(1)前半路程的速度为6m/s;(2)后半路程所运动的为2s;(3)全程平均速度为8m/s。【分析】(1)先得出前半路程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前半程的速度;(2)先得出后半路程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式计算所运动的时间;(3)先得出全程的运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得出全程平均速度。【解答】解:(1)前半路程的路程s1==24m8===6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