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第13章 内能【考点清单】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第13章 内能【考点清单】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第13章 内能【考点清单】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第13章 内能【考点清单】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第13章 内能【考点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第13章内能清单01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2)分子大小:分子很,人们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无法分辨,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3)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度量分子。2.分子热运动(1)扩散:的物质在互相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①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②扩散快慢与有关,温度越,扩散越快。③扩散现象说明:a.;b.。④能够用肉眼直接看到的运动(选填“是”或“不是”)分子热运动,例如尘土飞扬、云雾缭绕等。(2)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3.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①当分子间距离变小时,引力和斥力都,斥力的更明显,此时F斥>F引,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②当分子间距离变大时,引力和斥力都,斥力的更明显,此时F斥<F引,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③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0(r0为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3)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物态固态液态气态分子模型图微观特性分子间距离很较大很分子间作用力很较大很小,可以忽略宏观特性有无固定体积有有有无固定形状有无二、内能1.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与分子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内能的单位:,简称,符号。(3)主要影响因素:①温度:温度,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②质量:同种物质在温度、状态均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内能。③其他:物体的内能与其材料、状态(固、液、气)也有关。(4)一切物体在温度下都有内能。2.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1)热传递:能量从温物体传到温物体,或者是从同一物体的温部分传到温部分。(2)条件: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3)最终结果:温度,没有温度差。(4)实质:能量的,能量的形式并未发生变化。(5)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放出热量,内能。(6)热传递的三种方式:、、。(7)热量①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多少叫作热量(Q),热量的单位是。②热量是能量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量,它存在于热传递的过程中,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有了能量的转移,才能讨论热量问题。③不能说“含有”“有”“具有”“物体的热量”,可以说“吸收”或“放出”。注意:①热传递是传递,而不是传递;②物体内能改变,温度(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发生变化,如晶体的熔化、水的沸腾等。3.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即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2)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会,即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3)做功的实质: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相互。(4)热传递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的。三、比热容1.比热容(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质的本领。(2)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降低)时,吸收(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降低)的温度乘积之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3)定义式:。(4)单位:,符号是:。(5)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6)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体的、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7)质量相同的不同的物质,当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小的温度变化;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小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8)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①做传热介质:水作冷却剂、早春灌水护苗,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冷却剂。②调节温度:内陆地区温差比沿海地区大,湿地公园利用水调节气温。2.热量的计算(1)物质吸热时热量的简单计算吸热:;(2)物质放热时热量的计算放热:。(3)其中:Q吸—吸收的热量,单位:焦(J),Q放—放出的热量。c—比热容,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单位:千克(kg)△t—变化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单位:摄氏度(℃);t0—初始温度、t—末温。(4)热平衡方程:发生热传递时,若不计热量损失,则有。实验一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器材】相同的铁台架、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搅拌器两套,火柴、秒表、天平、水和另一种液体(如煤油)。【实验装置】【设计实验】(1)转换法:①加热相同的时间,通过反映物质的吸热能力(变化小,吸热能力强);②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的长短反映物质的吸热能力(时间长,吸热能力强)。(2)控制变量法:控制相同的质量,选择相同的热源(保证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温度的变化(或升高相同的温度观察加热时间的长短)。【实验步骤】一、按图组装器材。二、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常温下待温度稳定后(控制两种液体初温相同),测出两种液体的温度,并计入表格。三、点燃酒精灯,同时给水和煤油加热,加热相同时间,测量此时两种液体温度并计入表格。四、实验表格和数据图像物质种类质量/g初温/°C末温/°C温升/°C加热时间(min)水煤油…【实验结论】通过温度-时间图像判断两种物质的吸热能力大小:平缓的图像对应的物质吸热能力。【交流与反思】(1)测量物质的选取:应选取、相同的不同物质;(2)器材安装顺序:。目的时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3)实验改进:①用电加热器代替酒精灯,优点:热源更加;②用同一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优点:避免两次加热,同一热源加热确保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4)减小热量损失的方法:用硬纸板盖住烧杯口。【练习1】(23-24八年级上·重庆长寿·期中)PM2.5是指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大气中PM2.5的运动属于,红墨水滴入清水后的运动属于(两空均选填“机械运动”或“分子热运动”)。【练习2】(23-24九年级上·湖北黄石·期中)如图所示是同种物质的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其中甲图表示物质处于态,物质从甲图变化到丙图时,分子间作用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练习3】(23-24九年级上·江西南昌·期中)如图所示,密闭绝热容器内有一个绝热隔板(保证间不发生热交换),隔板与容器之间无摩擦。隔板将两部分气体隔开,当抽去销钉时,发现隔板向右移动,则A中气体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是以方式改变其内能。【练习4】(23-24九年级上·江苏宿迁·期中)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不敢大口喝开水,是因为开水含有的热量较多温度太高B.一壶水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的冰没有内能D.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练习5】(23-24九年级上·北京·期中)小明根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C)]水4.2×103冰2.1×103酒精2.4×103沙石0.92×103煤油2.1×103铝0.88×103水银0.14×103铜0.39×103A.固体的比热容一定小于液体的比热容B.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其比热容不变C.100g酒精用去一半后,其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比铜块吸收的热量多【练习6】(23-24九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c水>c液,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物质是水B.0~12min乙温度降低了20℃C.0~12min甲放出了的热量8.4×104J的热量D.乙物质的比热容为2.1×103J/(kg·℃)【练习7】(23-24九年级上·安徽芜湖·期中)现有100℃的热水1kg,要用10℃的冷水掺入其中配制40℃的温水,假设热传递过程没有热量损失,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求(1)配制过程中,1kg、100℃的热水放出的热量;(2)需要加入10℃冷水的质量。1.(23-24九年级上·广东江门·期中)衣箱里的卫生球不断变小,衣服充满卫生球的味道,这一现象说明;“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填“较大”或“较小”),所以分子间(填“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存在较大斥力”或“存在较大引力”)。2.(23-24九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如图所示,用一个卡通小人代表一个分子,建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微观模型。(1)图乙模型代表液体,则图甲模型代表体,图丙模型代表体(选填“气”“液”或“固”);(2)物质密度与其内部粒子排列紧密程度(选填“有关”或“无关”),理由是;(3)用卡通小人的微观模型,解释: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3.(23-24九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飞行的1年时间里,可能会遭遇两次月食,月食期间没有太阳光照射,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汽车散热器等制冷设备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较大的性质。4.(23-24九年级上·广东惠州·期中)正值入冬季节,同学们将水杯一杯多用,即可以用于喝水,又可以取暖(如图甲),他们是利用的方式获取内能;而另一些同学却用双手反复摩擦(如图乙)让手感到温暖,这是利用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是的。5.(23-24九年级上·四川成都·期中)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PM2.5的吸入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症状B.新冠肺炎病毒在无形中传播开来C.扫地时能看到尘土扬起D.用食盐腌制鸡蛋成咸鸡蛋6.(23-24九年级上·山东临沂·期中)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中()①甲物质是水②0~15min乙温度降低了20℃③0~15min甲放出了8.4×10⁴J的热量④乙物质的比热容为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7.(23-24九年级上·广东汕头·期中)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B.0℃的物体,内能不为零C.热量可以从热量多的物体传给热量少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8.(23-24九年级上·山东临沂·阶段练习)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球和铜球放入开水中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拿出释放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A.铜球传给铁球 B.铁球传给铜球C.不进行热传递 D.不确定9.(23-24九年级上·广东汕头·期中)如图所示,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该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之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秒表和;(2)实验中为了使两种液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应选用规格(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应该控制甲、乙两烧杯中液体的(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实验记录到的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甲液体的温度/℃2532394653乙液体的温度/℃2540557085(3)分析表格的数据可知,0~4min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此实验是通过控制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比较(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变化”)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大小;(4)由表格数据可知,(选填“甲”或“乙”)物质的吸热本领更强,由实验可知不同物质吸热的本领大小不同,为了描述物质吸热本领大小,引入了一个物理量,它就是。10.(23-24九年级上·山东德州·期中)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g的铅块加热到98℃,再投入到80g的12℃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温度为18℃。若不计热损失,求:(1)水吸收的热量?(2)铅的比热容?[]。11.(23-24九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一个质量为的钢件,先将其加热到,然后放在室温为的空气中让其自然冷却。求:(1)该钢件在冷却的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2)如果这些热量被质量为,初温为的水吸收,最多能使水的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专题01第13章内能清单01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分子大小:分子很(小),人们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无法分辨,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3)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度量分子。2.分子热运动(1)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①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②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③扩散现象说明:a.(一切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④能够用肉眼直接看到的运动(不是)(选填“是”或“不是”)分子热运动,例如尘土飞扬、云雾缭绕等。(2)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3.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①当分子间距离变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斥力(增大)的更明显,此时F斥>F引,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②当分子间距离变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斥力(减小)的更明显,此时F斥<F引,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③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0(r0为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相等);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3)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物态固态液态气态分子模型图微观特性分子间距离很(小)较大很(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大)较大很小,可以忽略宏观特性有无固定体积有有(无)有无固定形状有(无)无二、内能1.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内能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3)主要影响因素:①温度: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②质量:同种物质在温度、状态均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内能(大)。③其他:物体的内能与其材料、状态(固、液、气)也有关。(4)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2.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1)热传递: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是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2)条件: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3)最终结果:温度(相同),没有温度差。(4)实质:能量的(转移),能量的形式并未发生变化。(5)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放出热量,内能(减少)。(6)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7)热量①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作热量(Q),热量的单位是(焦耳)。②热量是能量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它存在于热传递的过程中,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有了能量的转移,才能讨论热量问题。③不能说“含有”“有”“具有”“物体的热量”,可以说“吸收”或“放出”。注意:①热传递是传递(能量),而不是传递(温度);②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发生变化,如晶体的熔化、水的沸腾等。3.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即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2)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即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3)做功的实质: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4)热传递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三、比热容1.比热容(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质的(吸(放)热)本领。(2)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降低)时,吸收(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降低)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3)定义式:()。(4)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5)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是1kg的某种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6)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7)质量相同的不同的物质,当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小的温度变化(大);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小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小)。(8)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①做传热介质:水作冷却剂、早春灌水护苗,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冷却剂。②调节温度:内陆地区温差比沿海地区大,湿地公园利用水调节气温。2.热量的计算(1)物质吸热时热量的简单计算吸热:(Q吸=cm△t=cm(t-t0));(2)物质放热时热量的计算放热:(Q放=cm△t=cm(t0-t))。(3)其中:Q吸—吸收的热量,单位:焦(J),Q放—放出的热量。c—比热容,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单位:千克(kg)△t—变化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单位:摄氏度(℃);t0—初始温度、t—末温。(4)热平衡方程:发生热传递时,若不计热量损失,则有(Q放=Q吸)。实验一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器材】相同的铁台架、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搅拌器两套,火柴、秒表、天平、水和另一种液体(如煤油)。【实验装置】【设计实验】(1)转换法:①加热相同的时间,通过(温度的变化)反映物质的吸热能力(变化小,吸热能力强);②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物质的吸热能力(时间长,吸热能力强)。(2)控制变量法:控制相同的质量,选择相同的热源(保证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温度的变化(或升高相同的温度观察加热时间的长短)。【实验步骤】一、按图组装器材。二、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常温下待温度稳定后(控制两种液体初温相同),测出两种液体的温度,并计入表格。三、点燃酒精灯,同时给水和煤油加热,加热相同时间,测量此时两种液体温度并计入表格。四、实验表格和数据图像物质种类质量/g初温/°C末温/°C温升/°C加热时间(min)水煤油…【实验结论】通过温度-时间图像判断两种物质的吸热能力大小:平缓的图像对应的物质吸热能力(强)。【交流与反思】(1)测量物质的选取:应选取(质量)、(初温)相同的不同物质;(2)器材安装顺序:(自下而上)。目的时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3)实验改进:①用电加热器代替酒精灯,优点:热源更加(稳定);②用同一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优点:避免两次加热,同一热源加热确保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4)减小热量损失的方法:用硬纸板盖住烧杯口。【练习1】(23-24八年级上·重庆长寿·期中)PM2.5是指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大气中PM2.5的运动属于,红墨水滴入清水后的运动属于(两空均选填“机械运动”或“分子热运动”)。【答案】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详解】[1]大气中PM2.5的运动是颗粒物位置的变化,属于机械运动。[2]红墨水滴入清水后清水会变红,这是扩散现象,所以,红墨水滴入清水后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练习2】(23-24九年级上·湖北黄石·期中)如图所示是同种物质的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其中甲图表示物质处于态,物质从甲图变化到丙图时,分子间作用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液变小【详解】[1][2]由图可知,甲图中,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处于液态,丙图分子间距最大,处于气态,分子间的作用力比甲小。【练习3】(23-24九年级上·江西南昌·期中)如图所示,密闭绝热容器内有一个绝热隔板(保证间不发生热交换),隔板与容器之间无摩擦。隔板将两部分气体隔开,当抽去销钉时,发现隔板向右移动,则A中气体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是以方式改变其内能。【答案】降低做功【详解】[1][2]A、B间无热交换,没有发生热传递,隔板向右移动,说明A中气体膨胀对B做功,A中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这是以做功的方式改变了内能。【练习4】(23-24九年级上·江苏宿迁·期中)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不敢大口喝开水,是因为开水含有的热量较多温度太高B.一壶水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的冰没有内能D.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答案】D【详解】A.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的多少,故A错误;B.一壶水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物对它做了功,内能一定增加,故B错误;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C错误;D.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则内能大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故D正确。故选D。【练习5】(23-24九年级上·北京·期中)小明根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C)]水4.2×103冰2.1×103酒精2.4×103沙石0.92×103煤油2.1×103铝0.88×103水银0.14×103铜0.39×103A.固体的比热容一定小于液体的比热容B.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其比热容不变C.100g酒精用去一半后,其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比铜块吸收的热量多【答案】D【详解】A.固体的比热容不一定小于液体的比热容,比如:冰比水银的比热容大,故A错误;B.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改变。比如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故B错误;C.比热容与物质种类、状态有关,同种物质,状态不变时,比热容不会发生变化,酒精用去一半,剩下的比热容不变,故C错误;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因为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根据吸热公式Q=cmΔt可知,铝吸收的热量多,故D正确。故选D。【练习6】(23-24九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c水>c液,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物质是水B.0~12min乙温度降低了20℃C.0~12min甲放出了的热量8.4×104J的热量D.乙物质的比热容为2.1×103J/(kg·℃)【答案】D【详解】A.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像可知,乙液体的温度降低得快,甲液体温度降低得慢;根据可知,在质量相等、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温度降低得快的比热容小;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则甲为水,故A错误;B.由图可知,0~12min乙的温度从60℃降低至20℃,所以乙的温度变化量为故B错误;C.甲为水,0~12min甲的温度从60℃降低至40℃,所以甲的温度变化量为则甲放出的热量为Q放=c水mΔt甲=4.2×103J/(kg•℃)×0.5kg×20℃=4.2×104J故C错误;D.由题知,水和另一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0~12min乙的温度变化量为40℃,甲的温度变化量为20℃,乙的温度变化量是甲的2倍,根据可知,此时温度变化量和比热容成反比,所以乙物质的比热容为甲比热容的,即乙物质的比热容为故D正确。故选D。【练习7】(23-24九年级上·安徽芜湖·期中)现有100℃的热水1kg,要用10℃的冷水掺入其中配制40℃的温水,假设热传递过程没有热量损失,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求(1)配制过程中,1kg、100℃的热水放出的热量;(2)需要加入10℃冷水的质量。【答案】(1)2.52×105J;(2)2kg【详解】解:(1)1kg、100℃的热水放出的热量(2)假设热传递过程没有热量损失,则冷水吸收的热量为由可知,冷水的质量为答:(1)配制过程中,1kg、100℃的热水放出的热量为2.52×105J;(2)需要加入10℃冷水的质量为2kg。1.(23-24九年级上·广东江门·期中)衣箱里的卫生球不断变小,衣服充满卫生球的味道,这一现象说明;“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填“较大”或“较小”),所以分子间(填“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存在较大斥力”或“存在较大引力”)。【答案】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较大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详解】[1]衣箱里的卫生球不断变小,衣服充满卫生球的味道,这是樟脑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发生扩散的结果。[2][3]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破镜接触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较大,此时分子间作用力就非常小了,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2.(23-24九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如图所示,用一个卡通小人代表一个分子,建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微观模型。(1)图乙模型代表液体,则图甲模型代表体,图丙模型代表体(选填“气”“液”或“固”);(2)物质密度与其内部粒子排列紧密程度(选填“有关”或“无关”),理由是;(3)用卡通小人的微观模型,解释: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答案】固气有关内部粒子排列越紧密,物质的密度越大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能自由地在所处空间到处运动,充满所能到达的全部空间【详解】(1)[1][2]由示意图可知:甲物质分子间隙较小,排列紧密,为固体,乙物质分子间隙较大,为液体,丙物质分子间隙最大,为气体。(2)[3][4]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ρ丙说明物质的密度与其内部粒子排列紧密程度有关,并且内部粒子排列紧密程度越大,间隙越小,物质密度越大。(3)[5]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原因是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能自由地在所处空间到处运动,充满所能到达的全部空间。3.(23-24九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飞行的1年时间里,可能会遭遇两次月食,月食期间没有太阳光照射,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汽车散热器等制冷设备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较大的性质。【答案】减小热传递比热容【详解】[1][2]太阳光具有热效应。发生月食的时候,照向卫星的太阳光被挡住,所以卫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内能减小,是能量的转移,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3]因为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4.(23-24九年级上·广东惠州·期中)正值入冬季节,同学们将水杯一杯多用,即可以用于喝水,又可以取暖(如图甲),他们是利用的方式获取内能;而另一些同学却用双手反复摩擦(如图乙)让手感到温暖,这是利用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是的。【答案】热传递做功等效【详解】[1]手捧热水杯取暖,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获取内能。[2]用双手反复摩擦,让手感到温暖,这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3]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二者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5.(23-24九年级上·四川成都·期中)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PM2.5的吸入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症状B.新冠肺炎病毒在无形中传播开来C.扫地时能看到尘土扬起D.用食盐腌制鸡蛋成咸鸡蛋【答案】D【详解】A.PM2.5是指可吸入颗粒的直径在左右,远大于分子的数量级,PM2.5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PM2.5吸入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症状,故A不符合题意;B.新冠肺炎病毒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病毒在无形中传播开来,不是单个分子的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扫地时能看到尘土扬起,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用食盐腌制鸡蛋成咸鸡蛋,这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故选D。6.(23-24九年级上·山东临沂·期中)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中()①甲物质是水②0~15min乙温度降低了20℃③0~15min甲放出了8.4×10⁴J的热量④乙物质的比热容为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答案】D【详解】①由图像可知,0~15min时间内,乙温度降低比甲大,由可知,在质量和放出热量相同时,比热容大的温度变化小,所以甲是水,故①正确;②由图可知0~15min乙降低的温度为故②错误;③由前面分析可知甲是水,0~15min甲放出了8.4×10⁴J的热量为故③错误;④由于在相同时间内水和液体放热相同,所以在0~15min乙放热为4.2×104J,乙降低的温度为40℃,则乙的比热容为故④正确。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7.(23-24九年级上·广东汕头·期中)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B.0℃的物体,内能不为零C.热量可以从热量多的物体传给热量少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答案】B【详解】A.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质量不明确的条件无法根据温度判断内能的大小,故A错误;B.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0℃的物体也有内能,故B正确;C.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