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初中英语学科教学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提升尤为重要,其中,文化意识是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重要价值取向。教师在教学时要从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在文化的回溯和文化的交流中提升语言理解能力和使用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心态,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将学科育人目标落到实处。【关键词】初中英语;文化意识;优化教学文化意识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包括对中外文化的认知、审美、心理素质、习惯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英语学科本身是一门外来的语言学科,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局限于语言教学,要将教学面拓展到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等方面,将英语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将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形成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启迪学生的思想。一、挖掘教材资源,积累文化知识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据,除了包含单词和句子,还蕴含丰富的文化知识,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的资源,并围绕教材中的文化知识展开相应的拓展,这可以让学生感悟和学习优秀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1]。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5“Let'sCelebrate!”一单元主要描述了中西方的节日,涉及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积累。在“Welcometotheunit”板块中,教材介绍了圣诞节、感恩节、春节、端午节等节日,学生能从课本中大概了解这些节日的相关内容,但受篇幅、课时等因素的影响,教材并没有完整介绍每个节日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从教材出发,为学生拓展知识。在此板块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提前预习并搜集节日的相关知识,如节日时间、节日习俗与节日传说等,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预习的内容用英文表达。教师提出问题:“DoyouknowwhentheDragonBoatFestivalis?”。在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调动自己预习的知识回答:“TheDragonBoatFestivalisonthefifthdayofthefifthlunarmonth.”。接著,教师进一步问道:“DoyouknowthecustomofDragonBoatFestival?”。教师让学生自行抢答,学生简单列举“eatingzongzi”“dragonboatracing”等。教师适当补充“drinkingrealgarwine”“wearingasachet”“tyingfivecoloredrings”等习俗,丰富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通过问答,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了解各种节日的历史由来与风俗习惯,感悟其中的内涵。教师鼓励学生在积累文化知识后,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英语作文,并提出问题:“Whatisyourfavouritefestival?”“Whydoyoulikeit?”“Howdopeoplecelebrateit?”。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节日文化及习俗,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谈论自己喜欢的节日,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感悟文化的魅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和价值观念[2]。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需要教师紧扣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从育人视角引导学生积累教材中的文化知识,并拓展相关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坚定他们的文化自信,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作用。二、赏析文学作品,体会文化特点文学作品是人类历程中持续且深远的思想传播形式。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时必须借助优秀文学作品的力量。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不仅是欣赏与认识文化内涵的过程,更是体会文化特点的过程。面对文学作品中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形成独特的观点。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4“Agoodread”中的“Reading”板块节选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所著的《格列佛游记》。课堂伊始,教师让学生观看节选部分的电影片段,激发学生对该文学作品的兴趣。在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对这部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行概括:“Thehero,Gulliver,hehasbeentoLilliput,adultcountry,flyingislandcountryandHuiMacountry.Ondifferentislands,heexperiencedexcitingandinterestingthings.”。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本,让学生概括课本上的故事。课本讲述的是格列佛游历其中一个岛的经历。教师概括格列佛在其他岛的游历故事为学生做示范:“InBrobdingnag,hemettheGiantandwasforcedtoserveit.OntheislandofFlying,hemetahorsethatcanflyandhelpedthekingdefeatarebellion.”。学生模仿教师,仔细阅读课文后进行概括:“OntheislandofLilliput,hewastiedtothegroundandfoundhimselftrappedina‘Lilliputian.”。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提问:“Gulliversavedthedayagainandagainthroughhiswisdom,whatdoyoulearnfromhim?”。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与感知回答:“Wemustovercomethedifficultiesbravely.”。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上进行总结:“Ittellsusthatthereisoppression,thereisresistance,andonlybydaringtoresistcanwegettheso-calledequalityandhappiness.”。除了解读故事内容,作品风格与手法的运用也值得探析。教师可以将这本书与类似风格的中国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如老舍所著的《猫城记》。相较于外国文学作品,中国文学作品易于学生理解。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让学生总结这部作品的写作特点:该书采用游记式的结构展开故事,用第一人称写作,具有讽喻及科幻色彩。学生在类比的过程中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师的对比分析下,学生能够认识到,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两部作品的作者处于不同的时代,身处不同的国家,但是受相似社会背景的影响,创作的内容与风格有许多相似之处。中西方文学是相互影响的,作家们善于吸取世界各地优秀作品的精华,在模仿和再创造的过程中使文化更加辉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中外文学作品的异同,实现了由点到面的延伸,能够补充他们阅读的视角,突破英文作品“读不懂”的难题,也能让他们对中国文学作品形成新的感受,挖掘出新的道理与智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文化的对比与分析,有助于让学生意识到文化的差异性,鉴别多元文化的差异与融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的思想教育作用。赏析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不断渗透文化的过程。赏析文学作品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文化特点、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学生在比较中外文学作品异同并分析其深层次原因的过程中,能够体会不同文化的特点,增强文化认同感,形成包容的心态。三、结合传统文化,拓宽文化视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从教育的角度看,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品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1“Asia”一课主要介绍了亚洲以及许多亚洲国家的文化,其中,“Welcometotheunit”板块列举了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伊始,教师联系日常生活,介绍太极这项常见的运动:“TaiChicanstrengthenthebody,improvesleep,andhavemanybenefitsforthehumanbody.”。联系生活能够使传统文化更具体化,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接着,教师从点上升到这节课的主题:“LikeTaiChi,other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salsohaveauniquecharm.WhatmakesChinasospecial?”。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开始融入课堂。随后,教师创设情境,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思维:“BritishexchangestudentsareinterestedinmanyspecialthingsinChina.Canyoushowsometothem?”。这样的情境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促使他们主动回忆自己接触过的传统文化。在认真思考后,结合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学生回答:“ChineseoperaisakindoftraditionalChineseart.Beijingoperaisoneofthemostpopular.Ithasstronglocalcolour.”。根據学生的回答,教师播放一些简短的京剧视频,简单介绍京剧的由来与发展。除了提出启发式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的方式来扩充他们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教师介绍中国结:“DoyouknowChineseknots?Chineseknothasalongandprofoundculturalheritageinhistory.Itisthetreasure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andthecrystallizationoftheancientartisticcivilizationoftheHannationality.”。在介绍完后,教师将这段话抄写在黑板上,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词,了解长难句的用法,在让学生积累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语感。除此之外,课本上还提及不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Chinesepaper-cutting、dragondance、kungfu、chopsticks等。教师可以用以上两种方法让学生大致了解这些传统文化,拓宽学生的眼界。当然,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如在学习剪纸文化时,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制作漂亮的剪纸,一边做一边用英语表达正在进行的步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又能让学生感悟文化的力量,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具有深远意义。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而且能提升学生的英语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四、搭建学习平台,促进文化交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3]。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借助信息技术,搭建学习平台,促进文化交流。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1“Knowyourself”为例。在课程开始前,教师提炼本堂课的重点知识,然后围绕重点知识搭建学习新知平台。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本课的重点短语和重点句型,如“makesbdo”“keepsthingoodorder”“Notonlythestudentsbut(also)theirEnglishteacherpaysattentiontothismatter...”。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开展学习。如小组成员A查单词的发音、单词的词性和单词的词义等,小组成员B运用这几个新单词造句,小组成员C在小组成员B的基础上利用重点句型改编句子。在学生完成合作学习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搭建交流平台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有交互性,使学习成果透明化,促使学生寻找自身的不足并及时弥补。除了线下学习交流平台,教师还可以搭建线上学习平台。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运用所学知识,介绍在各领域表现突出的人物,以短文或语音的形式在学习平台分享。这样做既能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又能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教师应开发有利于学生了解文化知识和发展思维的平台,如在慕课平台上搜集文化类的英语学习课程。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利用必克英语以及英语流利说等英语学习app进行文化的学习沟通与交流。这些平台具有与外国口语教师面对面交流的功能,在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大幅提升口语能力,直观感受不同文化的冲击,提升跨文化沟通与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自治区科技厅直属事业单位引进考试真题
- 修缮采购协议合同范本
- 兼职辅导老师合同范例
-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系统构造与检修 项目三-课后习题带答案
- 劳务分包用工合同范本
- 公司销售渠道合同范本
- 农民玉米出售合同范本
- 2024年杭州银行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江西省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企业雇佣货车合同范本
-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How are you第3课时说课稿 湘少版
- 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产品追溯系统解决方案
- 铁路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 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导读课课件
- 五年(2020-2024)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题12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瓦解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原卷版)
-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6900字(论文)
- 《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800字
- 桥梁专业承台墩身试题及答案
- 医院进修汇报
- 2024至2030年中国阻隔防爆橇装式加油装置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DB34∕T 3247-2018 井采煤矿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