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郡中学2024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地理命题人:王宇审题人:薛盈盈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得分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卖花渔村地处皖南山区,种花、制作盆景的传统始于唐代,是徽派盆景的发源地,因村落形态似鱼形、村民又以卖花为生而得名。1959年人民大会堂会客厅曾摆出徽派盆景;1978年在当地县农业局的支持下,卖花渔村建成盆景展示园;1995年卖花渔村首次接待国际旅行团;2006年卖花渔村通往外界的公路通车。近年来,卖花渔村空间快速扩张。下图示意卖花渔村的空间形态演变过程。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卖花渔村空间形态的演变主要取决于()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交通2.1978年卖花渔村建成盆景展示园的优势条件是()A.产业历史悠久 B.种植技术先进 C.靠近东部市场 D.业内知名度低3.近年来,卖花渔村扩张最明显的用地类型可能是()A.生活居住用地 B.交通建设用地 C.旅游接待用地 D.公共设施用地【答案】1.B2.A3.C【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卖花渔村位于山区,空间形态狭长,可推测该村两侧为山地,村庄只能顺着地势较低平的沟谷延伸,因此地形是该村庄空间形态演变的决定性因素,B正确。图示时期当地气候没有太大变化,渔村不能因为气候变化向北延伸发展,A错误。该村落位于安徽南部,降水较多,水源充足,村落形态演变对水源的依赖性较小,C错误。交通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制于地形,不是决定该村落空间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D错误。故选B。【2题详解】卖花渔村是徽派盆景的发源地,种花、制作盆景的传统始于唐代,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A正确。花卉种植主要依靠当地的优越自然条件,对种植技术要求不高,盆景制作与当地的制作经验、传统工艺等有关,且1978年我国的科技水平相对较低,种植技术并不先进,B错误。此时期卖花渔村与外界的交通不便,靠近东部市场对其影响不大,C错误。徽派盆景能够摆放在人民大会堂的会客厅,说明徽派盆景在园艺业内的知名度高,D错误。故选A。【3题详解】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业不断发展,卖花渔村山水景观优美,历史悠久,特色鲜明,随着知名度提高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卖花渔村可能以盆景为基础拓展旅游业,旅游接待用地可能成为该村扩张最明显的用地类型,C正确。部分生活居住用地可能会被改为旅游接待用地,用以发展民宿等,A错误。根据常识可知,农村村落规模小,对交通建设要求不高,且受聚落形态影响,公路多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修建,因此卖花渔村交通建设用地增加不会很明显,B错误。卖花渔村人口有限,本地人口需要的公共施设不多,公共设施用地需求有限,D错误。故选C。【点睛】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相对稳定,包括气候、光照、降水、气温和地形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例如,气候的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也会相应提高。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而降水量适中且雨热同期则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地形也是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便于耕作和灌溉,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则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问题。4.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5.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6.我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答案】4.C5.D6.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和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4题详解】巴西人口比美国少,巴西高原面积广大,适宜大豆种植,“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开发种植较晚,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是最大的优势,C正确。故选C。【5题详解】巴西大豆的专业化水平、科技投入、劳动生产率都没有美国高。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便宜,故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D正确。故选D。6题详解】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品种退化”严重,所以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加大科技投入,A正确。中国后备耕地资源少,不能扩大种植面积,B错误;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大化肥使用量不能提高大豆质量,CD错误。故选A。纽约宾夕法尼亚车站于1910年建成,位于中心城区曼哈顿,是美国最繁忙的铁路枢纽。1968年,宾夕法尼亚车站地面站台全部拆除,地面只保留大厅,其他功能移步地下(如下图),车站大厅连接着地下9个站台和17条铁路。目前,长途列车和短途通勤列车均停靠宾夕法尼亚车站,短途通勤旅客进出站时间较长,影响通勤列车的上座率,交通管理部门专门为此研发了智慧交通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1968年拆除宾夕法尼亚车站地面站台,主要是为了减少()A.噪声污染 B.地面震动 C.候车时间 D.土地占用8.宾夕法尼亚车站至今仍未外迁,可能是因为()A.旅客抵达方便 B.迁址成本高昂 C.文化意义突出 D.铁路等级较高9.为提高宾夕法尼亚车站通勤铁路的进出站效率,可以利用智慧交通系统()A.实时监测站内旅客数量 B.随时调整列车出发时间C.合理安排列车停靠站台 D.扩大候车大厅容量规模【答案】7.D8.A9.C【解析】【7题详解】根据宾夕法尼亚车站的位置可知,其处在中心城区,地租较高,拆除宾夕法尼亚车站地面站台,主要为了减少土地占用,D正确;拆除宾夕法尼亚车站地面站台,转移到地下,难以减弱噪声、减弱地面震动、缩短候车时间,ABC错误。故选D。【8题详解】宾夕法尼亚车站至今仍未外迁,结合其所处位置可知,处在中心城区,交通通达度高,旅客抵达方便,A正确;其所处中心城区地租较高,外迁地租成本减少,并非是迁址成本高昂,B错误;车站地面站台拆除,地标意义较弱,其文化意义不突出,C错误;铁路等级主要受运输需求等因素影响,外迁对铁路等级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9题详解】进出站效率主要受列车停靠站台时间点、停靠位置影响,所以为提高宾夕法尼亚车站通勤铁路的进出站效率,可以利用智慧交通系统合理安排列车停靠站台,C正确;监测站内旅客数量只考虑到旅客进站,难以提高进出站效率,A错误;列车到站均有具体时刻安排,随时调整列车出发时间不可行,B错误;扩大候车大厅容量规模只考虑旅客进站情况,未考虑出站,D错误。故选C。【点睛】铁路站点通常位于人口密集或者交通便利的地方,以便乘客可以方便地到达和使用。此外,站点还需要考虑到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的连接,如公交、地铁等。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的年均温为20~30℃,年降水量为300~800毫米。树干成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下图中左图为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右图为猴面包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最可能出现在()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1.猴面包树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主要是为了()A.存储水分 B.繁衍物种 C.防虫防蛀 D.防风袭扰12.推测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的气候特点为()A.全年高温多雨 B.干湿季节分明 C.夏季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答案】10.D11.A12.B【解析】【10题详解】猴面包树的树干高大、粗壮,说明其生长季节水热条件优越;猴面包树树干的木质疏松,利于储水,说明其该地部分季节降水少;故猴面包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分干湿季,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由所学知识可知,马达加斯岛东岸的甲、乙、丙是热带雨林气候,丁是热带草原气候,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1题详解】木质疏松柔软,有利于湿季储水;树皮坚韧结实,可减少水分散失,A正确;树干特点与繁衍物种无关,B错误;防虫防蛀应树干坚硬,而不是木质疏松柔软,C错误;木质疏松柔软不利于防风,且丁地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风力较弱,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由上一小题分析可知,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的气候是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分干湿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2023年12月2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洋深海钻探船“梦想”号在南海首次试航成功“梦想”号拥有先进的钻探技术以及高标准的水下设备,是目前全球从海面向下钻探深度最大的钻探船,能钻探到海面以下11000米深处。“梦想”号的目标是钻透地壳,从海面抵达地慢,为科学研究打开一扇未知的大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我国“梦想”号为实现“从海面抵达地幔”所选择的钻探地点应具备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海水深度<5000米 B.海洋地壳厚度<6000米C.海水深度<11000米 D.(海水深度+地壳厚度)<11000米14.不考虑海底热液等因素影响,在南海4000米深的海域作业时,深海水下设备下潜过程中()A.海水盐度不断升高 B.海水密度急剧增大C.海水温度快速降低 D.海水压力持续增大【答案】13.D14.D【解析】【13题详解】“从海面抵达地幔”需要穿越海水和地壳,“梦想”号的最大钻探深度是11000米,所以穿越的海水深度和地壳要小于11000米,D正确;海水深度<5000米或11000米,但是地壳厚度厚,也不能穿越到地幔,AC错误;海洋地壳厚度薄,但是海水深度大也不能满足条件,B错误;故选D。【14题详解】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加到一定程度(1500米左右),盐度分布近似均匀,不会不断升高,A错误;海水密度在海下2000米及以下变化不大,B错误;海水温度在1000米以下随深度变化不大,C错误;随海水深度增加,海水压力会持续增加,D正确;故选D【点睛】地壳可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其中大洋地壳远比大陆地壳薄。地幔中有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称为岩石圈。地核厚度约3400km,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完成下面小题。15.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A.冰雪路面 B.干燥路面 C.松软路面 D.湿滑路面16.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每天太阳从西北方落下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答案】15.A16.B【解析】【15题详解】据图可知,该测试场位于高纬度,而且最佳测试时间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最佳测试期该地区,气候寒冷,多降雪天气,故路面多为冰雪路面,A正确,BC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测试时间是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伊瓦洛位于68°N以北地区,冬至日前后出现极夜现象,在极夜期没有太阳升落,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B正确,AC错误;极夜时该地昼长为0小时,4月该地昼长大于12小时,故白昼时长最大差值超过12小时,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有日出日落的点位,日出日落方位东偏北;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全球有日出日落的点位,日出日落方位东偏南。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阆中古城位于嘉陵江畔的河漫滩阶地上,古城在历史上一直为四川北部地区的军事、商业、政治、交通中心。阆中古城城址曾经历过几次变迁,适应了当地“夏湿热、冬阴冷、多水患”的自然环境特点,巧妙地利用自然条件趋利避害。下图示意阆中古城位置及明清阆中古城内部空间结构。(1)分析阆中古城顺应山水,对“夏湿热、冬阴冷”气候的改善作用。(2)与明清时期阆中古城相比,水患对秦汉时期阆中古城的威胁更大,试分析原因。(3)说明明清时期阆中古城商业区区位的合理性。【答案】(1)北部山地海拔较高,阻挡寒冷冬季风;南部为嘉陵江和低矮山地,夏季风从南边来,利于古城通风散热;古城位于山地南坡,无高大山脉阻挡,光照充足;三面环水,调节气候。(2)秦汉时期阆中古城接近河流凹岸,河水对河岸侵蚀强烈,对古城威胁大;秦汉时期阆中古城海拔较低,洪水水位的快速上升对古城威胁大。(3)商业用地靠近码头和对外联系的驿道两侧,物资运输或转运便利;靠近居民区,临近市场且劳动力丰富,便于当地的商业活动开展。【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阆中古城不同时期位置及阆中古城现今实景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影响气候因素、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影响商业区布局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从纬度因素、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和洋流等因素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地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点是“夏湿热、冬阴冷、多水患"。读图可知,阆中古城所在位置三面环山和三面环水,古城顺应山水对改善"夏湿热”的表现有古城南部为嘉陵江和低矮的山地,夏季风从南边吹来,利于古城通风散热。古城顺应山水对改善"冬阴冷”的表现有古城北部山地较高,阻挡寒冷的冬季风;古城位于山地阳坡且南部无高大山地遮挡,光照条件好。同时古城三面环水,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小问2详解】河流水患的产生原因主要从地形特征(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气候(多暴雨,持续时间长)、河道状况(河道弯曲、地上河等)、湖泊调蓄能力、围湖乱占、流域生态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图示信息,秦汉时期古城位于河流弯曲处的凹岸,河水对河岸侵蚀强烈,威胁古城安全。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秦汉时期的古城海拔低,更易受到水患。【小问3详解】商业区的布局主要考虑交通运输状况和人口分布。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明清时期古城商业区靠近码头和对外联系的驿道两侧,交通运输便利。同时靠近居民区,市场需求大,且可以提供丰富劳动力,便于当地的商业活动开展。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日本处于西北太平洋岛弧链,北海道是日本的第二大岛(图1)。北海道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均高于日本本国平均水平。水稻和鱼类产量位于日本前列,素有日本“食材库”之称。北海道旅游业具有冬、夏双旺季的特点。图2为札幌气候资料图,下表为北海道水稻生产和日本总水稻生产信息对比。北海道日本耕地占比(%)26100北海道土地大小占比(%)2210065岁以上水稻种植人口占比(%)3866单位成本(日元)199260单位面积耕种时长(时)17.824(1)北海道纬度较高,但水稻单产却是日本最高的。分析北海道水稻单产高的原因。(2)分析日本北海道旅游形成双旺季的自然资源条件。(3)请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评价北海道发展第一产业的合理性。【答案】(1)纬度高,水稻生长周期长,有机质积累多;纬度高,气温低,病虫害少;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农业投入多。(2)北海道纬度较高且海洋性强,夏季较为凉爽,适宜避暑纳凉;冬季降雪丰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宜山地冰雪旅游业的发展。(3)北海道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适度发展渔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北海道群岛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水热充足,且平原面积较广,发展水田农业,可充分利用人工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解析】【分析】本题以日本北海道的自然地理环境概况、水稻生产、旅游业双旺季为材料,涉及农业发展方向及特征、旅游资源的时间分布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小问1详解】由札幌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海道纬度较高,水稻生长周期较长,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冬季气温低,害虫不易越冬,病虫害少;由表格信息可知,北海道65岁以上水稻种植的人口占比远远低于日本的平均水平,说明北海道从事水稻种植的劳动力平均年龄较小,体力和精力充沛,可精耕细作,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资料投入较大,使水稻单产高。【小问2详解】由札幌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海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纬度较高且海洋性强,相较日本南部,夏季较为凉爽,适宜避暑纳凉;由气候资料图可知,北海道冬季气温低于0℃,降水量较大且多以降雪的形式降落,由等高线图可知,北海道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故其冬季适宜山地冰雪旅游业的发展。【小问3详解】结合北海道的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可知,北海道的第一产业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渔业。由所学洋流知识可知,北海道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饵料丰富,是世界著名的渔场,渔业资源丰富,适度发展渔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北海道群岛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水热充足,且平原面积较广,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可充分利用人工湿地,提高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1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新西兰南岛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阿尔卑斯山脉对南岛自然环境影响深远,库克峰为其最高峰。下图示意新西兰南岛河流分布和年降水量分布图。(1)据图说出南阿尔卑斯山脉的延伸方向,指出山脉在南岛中的位置分布并说明理由。(2)据图描述新西兰南岛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答案】(1)东北—西南走向。分布在南岛中的西部,因为山脉常形成分水岭,西部河流短小,东部河流流程较长。(2)降水量自西向东递减。地处盛行西风带,南岛西部分布东北—西南走向的高大山脉,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东部位于山脉背风坡,降水少。【解析】【分析】本题以新西兰南岛为背景材料,涉及南岛地形、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图,并调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1)从图中可看出南岛的河流流向由中心向两侧流动,说明中(中西)部地势高,两侧地势低,中部为山地,南阿尔卑斯山山脉的延伸方向为东北—西南走向。由于山脉常形成分水岭,西部河流短小,东部河流流程较长,因此山脉分布在南岛中的西部。(2)从图中的年降水量分布曲线图可看出,新西兰南岛年降水量自西向东递减,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地处盛行西风带,终年受来自海洋的西北风影响。但南岛西部分布东北—西南走向的高大山脉,山脉西侧处于迎风坡,气流抬升,降水多;东部受地形阻挡,位于山脉背风坡,降水少。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瑞士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地处北温带,受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交替影响,气候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9℃。瑞士高山水库湖图勒湖上建有世界上首个位于海拔1810米的漂浮式太阳能发电站。图勒湖的太阳能电站由2240平方米的双面太阳能电池板组成,整个项目的前期投资额高达235万瑞郎,电站占地不到湖面的2%,但是其发电效率更高,建成后冬季输电量最大。左图为瑞士的地形图,右图为图勒湖漂浮式光伏发电站景观图。(1)说明地形对瑞士太阳能资源开发的不利影响。(2)分析图勒湖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发电效率高的原因。(3)说明图勒湖漂浮式光伏发电站建成后冬季输电量最大的原因。【答案】(1)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大,平地少,制约大型光伏电站建设;地形崎岖造成施工难度和输电难度大;西风受地形抬升多阴雨天气,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减弱。(2)发电站位于高海拔地区,大气稀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