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生活中常见的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3/2A/wKhkGWccNveAYeRZAAIH1go0Ris988.jpg)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3/2A/wKhkGWccNveAYeRZAAIH1go0Ris9882.jpg)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3/2A/wKhkGWccNveAYeRZAAIH1go0Ris9883.jpg)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3/2A/wKhkGWccNveAYeRZAAIH1go0Ris9884.jpg)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23/2A/wKhkGWccNveAYeRZAAIH1go0Ris98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基础篇基础篇1.(2022·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分馏 B.用钨丝制灯丝 C.用小苏打做面点发酵剂 D.用氦气充气球【答案】C【解析】A、石油分馏制得石蜡、沥青,是通过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用钨丝制灯丝,主要应用钨的熔点高,不易熔化,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用小苏打(碳酸氢钠)做面点发酵剂,过程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氢钠也会与酵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够使面点松软可口,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D、用氦气充气球,由于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性质比较稳定,密度比空气小,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受热熔化 B.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C.溶洞中钟乳石的形成 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答案】C【解析】A、石蜡受热熔化过程只有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沸点的不同将混合气体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溶洞中钟乳石的形成:碳酸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3.(2022·辽宁朝阳·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属于盐类的是A.NaHCO3 B.HgO C.H2CO3 D.NaOH【答案】A【解析】A、NaHCO3是钠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符合盐的特点,属于盐,选项正确;B、HgO是汞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符合氧化物的特点,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C、H2CO3溶于水后解离出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氢离子是溶液中的唯一的一种阳离子,符合酸的特点,属于酸,选项错误;D、NaOH溶于水解离出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是唯一的一种阴离子,符合碱的特点,属于碱,选项错误,故选A。4.(2022·湖南益阳·中考真题)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Na2CO3)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纯碱(Na2CO3)属于()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答案】C【解析】A、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故A不正确;B、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故B不正确;C、纯碱(Na2CO3)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C正确;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纯碱由三种元素组成,故D不正确。故选C。5.(2022·辽宁·营口市老边区实验中学模拟预测)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不属于盐的是A.生活中用作调味品的食盐 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C.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生产的苏打 D.作为建筑材料的大理石【答案】B【解析】A、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金属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错误;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属于碱,不属于盐,故正确;C、苏打是碳酸钠,是由金属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故错误;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是由金属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故错误。故选:B。6.(2022·重庆·中考真题)《本草纲目》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烧”涉及氧化反应 B.“灰”指草木灰,含有碳酸钾C.“灰淋汁”涉及溶解 D.“取碱浣(洗)衣”利用碱的腐蚀性【答案】D【解析】A、“烧”即是柴火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反应,所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正确;B、草木灰的成分中含碳酸钾,“灰”指草木灰,含有碳酸钾,正确;C、“灰淋汁”是用水溶解得到碳酸钾溶液,碳酸钾能溶于水,涉及溶解知识,正确;D、“取碱浣(洗)衣”是利用的碱性物质能与油污反应的性质,错误。故选D。7.(2022·辽宁丹东·中考真题)厨房中蕴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小苏打烘焙糕点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用食盐作调味剂D.用纯碱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答案】D【解析】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受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可用小苏打烘焙糕点,故A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故B正确;C、食盐具有咸味,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生活中常用食盐作调味剂,故C正确;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与水垢不反应,因此不能用纯碱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故D不正确。故选D。8.(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总质量不变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B.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答案】A【解析】A、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发生反应且溶液总质量不变,符合题意;B、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有沉淀生成,溶液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钾和氯化钠相互交换成分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不能反应,不符合题意;D、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气体,溶液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故选A。9.(2022·山东济宁·中考真题)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着四种离子。对这四种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A.K+、Cu2+、、 B.H+、Ca2+、Cl﹣、OH﹣C.Fe3+、Na+、OH﹣、 D.H+、Ag+、、【答案】A【分析】离子化合后若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则无法共存,据此判断。【解析】A、钾离子、铜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结合后无气体、沉淀或水生成,故该组离子能共存与溶液中,选项符合题意;B、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结合为水,故不能共存,选项不符合题意;C、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结合为氢氧化铁沉淀,故不能共存,选项不符合题意;D、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结合为碳酸分解出水和二氧化碳,银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结合为碳酸银沉淀,故不能共存,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0.(2022·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化学的特征之一是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因此研究物质的转化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FeSO4→FeCl2 B.H2SO4→MgO C.CaCO3→CaO D.Zn→Cu【答案】B【解析】A、硫酸亚铁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亚铁,不符合题意;B、硫酸不能一步转化为氧化镁,符合题意;C、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D、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不符合题意。故选B。提升篇提升篇11.(2022·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海水晒盐得到粗盐,粗盐中除含有泥沙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多种可溶性杂质。要提纯粗盐得到精盐,提纯的过程需要以下操作步骤:①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②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
③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④加入过量稀盐酸
⑤过滤
⑥蒸发结晶,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①②④⑥⑤ B.②①③⑤④⑥ C.①③②⑤④⑥ D.①②④③⑥⑤【答案】C【解析】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镁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而除去氯化镁;加入过量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而除去硫酸钠;加入过量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而除去氯化钙,同时过量的碳酸钠和过量的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而除去氯化钡;然后过滤除去泥沙和产生的沉淀,此时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过量碳酸钠、过量的氢氧化钠;则用过量的盐酸将过量的碳酸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氯化钠、水;最后蒸发结晶除去水和氯化氢得到精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是为了除去钙离子和钡离子,则一定要在加入氯化钡之后才能加入碳酸钠,否则不能除去钡离子。故顺序是:①③②⑤④⑥或③①②⑤④⑥或③②①⑤④⑥。故选C。12.(2022·四川自贡·中考真题)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对应的物质一定是金刚石B.B点对应的物质与C点对应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C.D点对应的物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D.E点对应的物质可能是K2CO3【答案】A【解析】A、A点对应的物质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刚石,也可能是石墨等,故选项说法错误。B、B点对应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碳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为一氧化碳;C点对应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碳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为二氧化碳;B点对应的物质与C点对应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C、D点对应的物质属于酸,碳元素显+4价,对应的物质是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故选项说法正确。D、E点对应的物质属于盐,碳元素显+4价,对应的物质可以是K2CO3,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3.(2022·浙江舟山·中考真题)一瓶存放较长时间的石灰水,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白膜都是氢氧化钙B.白膜的形成与二氧化碳有关C.白膜可用盐酸除去D.试剂使用后应及时盖上瓶塞【答案】A【解析】A、一瓶存放较长时间的石灰水,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膜,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白膜是碳酸钙,故选项说法错误;B、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膜,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C、白膜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白膜可用盐酸除去,故选项说法正确;D、有些药品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试剂使用后应及时盖上瓶塞,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4.(2022·山东·泰安一中九年级期末)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A.氯化钠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烧碱【答案】A【解析】A、氯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不会发生反应以及吸水或是挥发等现象,故不需密封保存,符合题意;B、浓硫酸具有吸水,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而被稀释,故需要密封保存,不符合题意;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暴露在空气中会会发出溶质氯化氢气体而被稀释,故需要密封保存,不符合题意;D、烧碱具有吸水性易潮解,且会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变质,故需要密封保存,不符合题意;故选:A。15.(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列是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几种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A.滴加盐酸B.滴加酚酞溶液C.滴加石灰水D.滴加氯化钙溶液【答案】B【分析】若氢氧化钠变质,则会生成碳酸钠,故要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只要检验是否产生了碳酸钠即可,据此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析】A、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而氢氧化钠不能,故可根据有无气泡产生来判断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故A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所以不能用酚酞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B符合题意;C、碳酸钠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钠不能,所以可根据有无白色沉淀产生来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C不符合题意;D、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钠不能,所以可根据有无白色沉淀产生来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鉴别盐类中是否含,应用的试剂是A.盐酸与石灰水B.BaCl2溶液与稀HNO3C.AgNO3溶液与稀HNO3D.石灰水【答案】A【解析】碳酸根离子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是:将样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使生成的气体进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出现浑浊现象,该样品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故选:A。17.(2022·四川·合江县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二模)如图A、B、C、D、E五种类别的物质卡片组成的“化学拼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图判断,A+D组合发生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复分解反应B.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CO2、SO2属于酸性氧化物C.盐C的代表物有K2CO3,K2CO3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D.碱A与盐C能发生化学反应:【答案】D【解析】A、如图所示,A+D组合发生反应即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正确;B、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碳酸盐和水,二氧化硫与碱溶液反应能生成亚硫酸盐和水,故二者属于酸性氧化物,选项正确;C、碳酸钾是由碳酸根离子和钾离子构成属于盐,碳酸钾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选项正确;D、根据题意,氢氧化钾和碳酸钠互相交换成分后的碳酸钾和氢氧化钠都溶于水,不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故无法发生反应,选项错误;故选:D。18.(2022·江苏·苏州学府中学校模拟预测)实验室纯碱制烧碱的反应为,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答案】D【解析】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D。二、简答题(共0分)19.(2022·河南·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的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的盐酸⑤蒸发、结晶(1)上述过程中一共发生了几个化学反应。(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适量盐酸的作用。(写出一个即可)。(3)上述加入试剂顺序不变,能否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氢氧化钠溶液,请说明原因。【答案】(1)6##六(2)(3)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氢氧化钙可以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能将氯化镁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和生成的氯化钙可以被过量的碳酸钠除去,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可以被适量的盐酸除去。【解析】(1)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故用过量的氯化钡除去杂质硫酸钠,氯化钡有剩余,此处发生1个反应;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故用过量的氢氧化钠除去杂质氯化镁,氢氧化钠有剩余,此处发生1个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用过量的碳酸钠除去杂质氯化钙,同时碳酸钠能和前面剩余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用过量的碳酸钠除去了过量的氯化钡,碳酸钠有剩余,此处发生2个反应;过滤后,滤去沉淀,得到的溶液中有氯化钠,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再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除去了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得到氯化钠溶液,再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此处发生2个反应;故共发生了6个化学反应。(2)由前面的分析可知,盐酸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3)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氢氧化钙可以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能将氯化镁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和生成的氯化钙可以被过量的碳酸钠除去,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可以被适量的盐酸除去。三、推断题(共0分)20.(2022·山东临沂·二模)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网络,A、B、C、D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短线“”表示物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实验现象为______。(2)写出符合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3)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C物质的化学式______。(4)反应⑥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答案】(1)红色(或红棕色)固体不断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2)(答案合理即可)(3)Na2CO3(答案合理即可)(4)复分解反应【解析】(1)氧化铁是红色(或红棕色)的金属氧化物,能酸反应生成铁离子的溶液和水,现象是:红色(或红棕色)固体不断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故填:红色(或红棕色)固体不断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2)由图和酸的通性可知,②的反应是活泼金属(常见的是镁、铝、锌、铁)与酸的反应,所以符合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可以为,故填:(答案合理即可)。(3)由图可知,C物质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则C的物质类别为盐,且该盐能溶于水,并与酸或碱反应时能生成水或沉淀或气体,所以C物质可为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O3,故填;Na2CO3(答案合理即可)。(4)由图可知,反应⑥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中和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四、实验题(共0分)21.(2022·湖南·长沙市立信中学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如图两个实验:【实验一】:把试管①②中静置后的上层清液倒入洁净的烧杯中,最后只得到蓝色沉淀和无色溶液。(1)混合后得到蓝色沉淀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混合后所得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实验二】:按照下列组合继续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组合序号①②③组合的溶液H2SO4和NaOHH2SO4和NaClH2SO4和Na2CO3(3)在组合①、②、③中,组合______无明显现象,但它们的实质不同,为了证明实质不同,小夕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试液。(4)实验结束后把3个组合反应后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也显无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除酚酞外)的组成可能是______(填具体的溶质组合情况)。【拓展延伸】(5)请你设计实验证明组合序号②没有发生化学反应:______。【答案】(1)复分解(2)
NaCl、Na2SO4(错写漏写均不给分)
NaOH(3)①、②(4)NaCl、Na2SO4或NaCl、Na2SO4、H2SO4(填写一组正确的即可)(5)法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有沉淀生成;另取同样溶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沉淀生成,则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法二:向少量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NaCl溶液,取少许混合后溶液于试管,加入适量K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另取少许混合后的溶液于试管,加入适量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解析】(1)把试管①②中静置后的上层清液倒入洁净的烧杯中,最后只得到蓝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说明第①个试管中反应后氢氧化钠一定有剩余,即第①个试管反应后溶质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第②个试管中氯化钡不能剩余,否则会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铜可能剩余,也可能不剩余,所以第②个试管中一定含有氯化铜,所以混合后得到蓝色沉淀一定发生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两个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个化合物,所以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可能剩余,所以混合后所得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Cl;可能含有的溶质是NaOH;故填:①NaCl、Na2SO4;②NaOH(3)①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现象不明显,②不反应。故填:①②;(4)溶液无色,说明一定不显碱性,一定不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由于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钠,在第②个组合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钠和其它物质不反应,所以溶质中还一定含有氯化钠,硫酸可能过量,可能恰好完全反应,所以除酚酞外溶质的组成可能是:Na2SO4和NaCl或Na2SO4、NaCl、H2SO4;(5)法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有沉淀生成;另取同样溶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沉淀生成,则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法二:向少量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NaCl溶液,取少许混合后溶液于试管,加入适量K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另取少许混合后的溶液于试管,加入适量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不能发生反应。五、综合应用题(共0分)22.(2022·河南安阳·模拟预测)酸、碱、盐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1)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2)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①当把分液漏斗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装有CO2的密闭瓶中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则证明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②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能只含有碳酸钠。也可能还含有氢氧化钠,请设计实验检验溶质的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提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3)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顺序为:i.加过量的NaOH溶液;ii.加过量的B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合同范本
- 铁路交通设施建设施工合同
- 物业保洁外包合同
- 2025园林绿化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浙科版选修3地理上册月考试卷
- 聘用合同补充协议
- 代加工的合同模板范本
- 简单的铝材购销合同范本
- 培训租场地合同协议书范本
- 产品加工的简单合同范本
- 大庆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政治试卷(含答案)
- 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培训
- 《学前儿童文学与绘本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 2025届高考化学 二轮复习 专题五 离子共存(含解析)
- 2024年中国智能电磁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湖北十堰燃气事故案例分析资料
- 医疗纠纷处理及防范技巧与案例分析 课件
- 护理学基础教案导尿术catheterization
- ICU护理工作流程
- 广东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 分布式光伏屋顶调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