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写作_第1页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写作_第2页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写作_第3页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写作_第4页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写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写作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老许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等危及行车安全的事故发生,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许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老许”在平凡的岗位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事着看似并不起眼的工作,但都默默地为这个社会贡献着光与热。在你的身边一定也有很多这样的“老许”,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尽情抒写你眼中、你心中的他……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高中学生小明热爱读书。王佐良在《上图书馆》中回顾上图书馆的几段经历,让小明感受到了读书的奇趣及人类创造知识的伟大,而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则让他领略到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周末休息,小明与室友上学校图书馆阅读,室友拍了张他托着眼镜看书的照片,小明觉得意境不错,顺手就上传到社交网络。有网友留言:去图书馆读书有啥意思,现在谁没事儿读书啊?浪费时间,不如去喝杯奶茶,看个电影,刷个短视频。要求:请你以学生的身份针对材料中此网友的看法写一篇议论文;针对现实问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四川省遂宁中学介福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材料二:《红楼梦》中薛宝钗咏柳时说:“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说过:“用好外力、激发内力是必须把握好的一对重要关系。”一个人完成一件事或成就一番事业也是这样的,既要依靠自身内力,往往也要借助外力。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四川省成都市洛带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青春无非是两个动作,一个是类似体能动作“引体向上”,一个是类似战术动作“低姿匍匐”。青春本来的属性是向上的,可以热烈,可以张扬,可以逆风飞翔,可以破障奔跑。有时青春又可以是蛰伏的,可以是蓄势待发的,可以是韬光养晦的,贴近大地,丈量大地。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叙述性或议论性文章,体现你的发现、感悟与思考。要求:立意自定,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成长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常常需要与外在和解,与自己和解。在一次次的和解中,达到心智的坚韧与成熟。请以“和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答案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例文:我的平凡英雄有一句古话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爸爸所在的岗位其实很平凡,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也都是平凡的小事。比如送人一杯热水,给司乘人员购买一个汽车小零件。这些都是任何人都能做的事情。对于我的爸爸来说,虽然他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高速公路管理局路政工作者,可是只要他力所能及,并且能够服务这个社会,哪怕事情再小,他也一定去做。我的家里挂着这样一张照片,照片上,我的爸爸面色黝黑,微笑着双手接过最高领导人颁授的荣誉奖章,这枚奖章在灯光照耀下格外耀眼,熠熠生辉。我记得爸爸戴着这枚奖章回家的时候,激动得泪如雨下,直说那枚奖章沉甸甸的,分量实在是太重了。那一次,我看着那枚闪闪发亮的奖章,问爸爸,这枚奖章授予他的原因是什么。爸爸却也说不清道不明,只说或许源于他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第一个创建“学雷锋爱心执法车队”,抑或源于他第一个创建河北交通高速路政“搭把手”服务队,并创建“学雷锋私家车队”、电影普法宣传队……但我却觉得,这枚奖章的背后是爸爸的爱心执法之路,它或许从我知道的那件送上一杯热水的事情开始。有一次,我周末无事,便到爸爸的办公室去玩。那时候,爸爸的同事叔叔讲过这样一件事:在一个气温骤降的清晨,他和同事在高速公路上例行巡逻,发现一位驼背老人独自在高速路上徘徊。他并没有立刻上前,呵斥老人离开,而是慢慢地停住车,拿出暖瓶,倒了一杯热水,然后才走向老人。“这么冷的天,大爷您先喝杯热水暖暖身子,咱们到外边来,这里不安全……”那一次,叔叔们还跟我说起爸爸的“八个一”:办理案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一个敬礼服人,一张笑脸迎人,一句您好感人,一杯热水动人,一片坦诚待人,一张名片帮人,一声再见送人。“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困必扶,有警必助,这是路政员的承诺,意气风发的路政队员,情愿将青春奉献……”听完这个故事,我不禁想起爸爸和同事创作的《路政员之歌》的歌词。爸爸的英雄事迹还真不少:遇到车辆在高速公路抛锚的情况,爸爸会主动帮忙购买零件。车修好后,车主询问价格,他会摆摆手说:“没多少钱,快赶路吧。”高速公路上车速快,发生的事故多为大事故,性命攸关。遇到这种情况,即使环境再危险,他也从没有犹豫、退缩过,而是勇敢上前帮忙。所以,我相信,这枚五一劳动奖章,是对爸爸工作的肯定。我也相信,这同样也是对我这个后辈今后人生道路的鞭策。今后,我也要把自己定位成蒲公英,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把爱的力量放大,把奉献的种子传播,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我对爸爸说,他是我心中的英雄。可爸爸却只是不好意思地摸摸头,腼腆地笑着说:“其实,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服务者罢了,哪是什么英雄呢?”其实,我的普普通通的爸爸,像爸爸一样普通的路政员,何尝不是英雄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选材是一个真实故事,我们对人物所做的事情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进行:第一个,老许每天要走几十里路;第二个,火车经过时老许都会发自内心的严肃地去敬礼;第三个,列车也鸣响汽笛。老许虽然只是一个平凡的工作者,但他能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肩负起铁路安全的和铁路交通轨道畅通的使命和责任,为了铁路和人民的安全默默奉献自己的一切,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其实,就像老许一样,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平凡工作者,但不管哪个人,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社会定位、人生坐标,都需要为社会、家庭、个人承担一定责任。而从这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社会是由许多职业、阶层、岗位组成的,只有大家都像“老许”一样,虽处在平凡无人关注的岗位上,但都要尽职尽责,尊重自己的职业操守,这样才会形成和谐的社会。试题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展现对于像“老许”一样的平凡工作者的理解和认识。对此,首先要找好一个“平凡人”的角色。可以联想到很多角色,比如最熟悉的老师、父母、同学,还有路上经常遇见的环卫工人、交警等,生病了偶遇的医生护士,回家乘坐公交邂逅的司机,以及路上的行人、车上的乘客等等,也可以运用托物言志或者象征手法去选择某一个写作对象。比如开篇可以这样写“路灯站在路旁,毫不起眼,但它们却风雨无阻,默默地守护夜行的人们,为他们带来光明,照亮前行的方向”。而对他们形象的展现,重点就要叙述他们虽处平凡,却依然执着坚守、默默奉献的相关事迹。比如可以展现像老许一样在疫情下平凡工作者的坚守: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者,4万多名建设工人从全国各地集结武汉,争分夺秒、日夜奋战,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把医院建起来,病人能早些住进来。他们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创造了“中国奇迹”。为了与时间赛跑,有的人连续40多个小时没合眼,饿了就蹲在工地边上扒两口冷饭。条件如此恶劣,但在他们布满尘土的脸上,闪烁着坚定的笑容,也坚定了我们必胜的信心。立意:1.壮哉中国梦,美哉劳动者。2.祖父的一双解放鞋。3.我父亲的伟大源于平凡。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例文:驳“读书有何用,不如美食实在”饮食与读书,同为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然而,总有人对读书持有偏见,甚或发出“读书有何用,不如美食实在”的谬论。对此,我必须大喝一声: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和成长。读书,是精神的滋养。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读书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领略到人生的真谛。然而,网友甲却将“晒美食”视作炫耀的资本,肤浅地将之与“晒读书”比较,足见其未明读书之真谛。诚然,美食能带来口腹之欲的满足,但读书带来的精神满足,是美食无法比拟的。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智者对话,让我们在阅读中逐渐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读书能使我们跨越时空的限制,与古人对话,与智者交流,领略前人的智慧和思想。由此可见,网友甲将美食与读书比较,实则是将浅薄的食欲、物质与深层次的智慧、精神混为一谈,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读书,是人生的导航。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每一本书都是一盏指路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网友甲将读书视为无用的消遣,忽视其指导人生的价值,实则是短视的无知。诚然,美食能带来味蕾的满足,但读书带来的方向指引,是美食无法提供的。读书能使我们明辨是非,了解人生真谛,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网友甲将读书与美食比较,实则是将瞬时的感官享受与长远的人生导向混淆,这显然是不明智的。读书,是一种前瞻性的思考。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前人的智慧和经验,让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有更多的参考和借鉴。正是因为读书万卷,才有了钱锺书嬉笑怒骂中犀利的文笔、独到的见解。相比之下,晒美食虽然能够带来短暂的社交媒体的认可,但却无法提供读书所带来的深层次价值和意义。美食仅仅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读书却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智慧和启迪。如果我们仅仅沉迷于美食所带来的短暂快感,那么我们可能会忽略读书所带来的更为深刻的影响。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独立,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正如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不断阅读、思考和实践,我们才能成为有深度、有内涵、有智慧的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借助教材《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这两篇与读书学习有紧密关联的课文构造素材,引发学生思考读书的意义。其中,前两段写小明热爱读书,而名家的文章更让他感受到了读书的意义和快乐,让他感受到了知识的伟大。为了更好地感受知识的魅力,享受读书的快乐,便在周末休息的时候与室友前往图书馆阅读,在被室友拍下自己凝神读书的照片后,上传至网上。后面列举了一些网友对此事的看法。网友认为面对紧张的高中生活,应该去喝杯奶茶、看个电影放松自我,去图书馆读书没啥意思。最后提出本次作文的具体任务,针对材料中网友的看法写一篇议论文。根据材料中网友的观点,本次作文应以驳论为主。要注意不能仅仅就事论事,而要上升到阅读是紧张忙碌的高三学习之余,相对于肤浅的放松方式之上更为高级的休闲方式层面,并通过非功利性阅读,真正地充实丰盈提升自己。写作时,以驳论为主,整体的驳论篇幅要大于立论篇幅,批驳要有理有据,以理服人,不说空话。首先可以从放松身心这一角度展开批驳,说明高三的确学业压力较大,可以喝杯奶茶、看个电影放松,但去图书馆读书,也可以让我们换一种方式放松身心。然后再进一步强调读书对于增加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作用,说明这一点是喝杯奶茶逛个街远远比不上的。立意:1.精神追求大于物质追求。2.深入了解读书的意义价值,在热爱阅读中成长。3.肤浅的放松怎及高级的休闲。四川省遂宁中学介福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答案】例文:借力为风腾空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梅契尼科夫曾说:“人借助科学,就能纠正自然界的缺陷。”中国古语亦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可谓振聋发聩,足见借助外力无论古今都为成功之良方。所以处当下盛世,吾侪当如大鹏,借力为风腾空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明星荧荧,皓月朗朗,善借他人之力,完善自我,谱写人生诗篇。思往昔,多少圣明之君借助他人之力倔起阡陌之中,成就大盛之国。春秋纷乱中,秦孝公从善如流,听取商鞅之法致秦万乘之势;战国风云中,赵王知人善任,任用李牧连却秦国大军;汉朝烽烟中,刘邦礼贤下士,采纳萧何建议创大汉王朝。古时人主如此,而今普通人亦如此。吾辈青年肩鸿任钜,当怀前圣善借外力之瑾瑜,当弃俗人一意独行之敝履。由此观之,借他人之力,补己之不足,方可敢为人先,逐梦九天。道路幽暗,提灯前行,善借众人之力,提高自我,不负鎏金青春。习近平总书记讲:“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主席的话穿过时间的罅隙,照进我们心里,给我们以启示——众人之力可助成功。追昔,雨夜泥泞中,陈胜吴广借数百谪戍士卒之力,拉开起义之帷幕;抚今,日夜攻关下,任正非聚全球高精尖人才,打开5G之新篇。善哉!众人之力可谓开成功大门之秘钥,行康庄大道之法门。冀吾辈,乘众人之智,用众人之力,创时代新篇。抬眼星辰,穿云破雾,善借贤人之力,升华自我,展现霅霅荣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离成功更近,而与矮人为伍,将与成功差之千里。纣王荒淫无度,听信妲己谗言,剖比干,逐周武,落得身死国灭;胡亥穷奢极欲,任凭赵高指鹿为马,用佞臣,兴战争,招致二世而亡。汉末外戚独裁专断,明时宦官权倾朝野。此皆不用贤才而放纵奸人之大过也。奸邪小人,乌合之众的力量怎可借用?吾侪青年当以史为鉴,长鸣警钟,善借贤人之力,切忌小人为害。借他人力,借众人力,借贤人力,此三力得者,迎盛世之光可指日而待也。揆诸当下,部分青年单打独斗,刚愎自用;也有青年一心只想凭借外力,妄想躺赢,何其悲也!单打独斗举步维艰,刚愎自用终将作茧自缚,只借外力滋生惰性,妄想躺赢终会黄粱一梦。吾侪青年,理应提升内修己功,外借善力,谋祖国复兴之未来,借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力,创和谐互助之局面。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吾辈青年生当如此盛世,当为大鹏,借翼北海,让借力成为高飞之长风,抟扶摇而至九天,干青云而达苍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材料摘自《劝学》和《红楼梦》的相关内容,材料一“假舆马者,非立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说明要到达远方或渡河需要外物相助;《红楼梦》中薛宝钗借咏柳寄寓了善借外力,成就自我。本次作文的写作方向及写作内容,意在引导考生对学习、为人、成事、人生经历等的思考:完成一件事或成就一番事业,既要依靠自身因素,又要借助其他外物。在写作提示语中,引用习总书记的话,又在强调说明“用好外力与激发内力的关系”。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理想等进行立意,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借助外力、外物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发展。可以是他人(老师、父母、朋友等人)的帮助,借助他人的智慧、经验、资源;也可以机遇、平台、时代国家的大背景、大环境等,更好地帮助解决问题,实现自我提升。写作思路:将借助外物、外力与自身努力构成二元思辨关系进行论证。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辩证分析:①从借助外力并不意味着放弃自我努力,只依靠外力而没有自身的努力,最终也无法实现自我提升;②从需要自身努力外还要选择借助正确的外力。比如应该选择那些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发展的人和事物。如,选择优秀的导师,可以指导我们的方向、给予我们经验;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我价值;③从借助外力需要有一个度,在借助外力的同时,保持自我思考和独立性。立意:1.精琢己身之玉,善借他山之石。2.自我努力诚可贵,他山之石价更高。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努力远眺。4.给你一阵风,你也要振翅飞翔。四川省成都市洛带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本次作文思考对象是“青春”,材料中涉及两个形象表述,一个是“引体向上”,一个是“低姿匍匐”,我们要理解这两个短语的含义。材料中已经给出了含义看,“引体向上”,是指青春应当是向上的、热烈、张扬,这样的青春具有面对困境的勇气和挑战困难的决心,可以逆风飞翔,可以破障奔跑。“低姿匍匐”是指暂时的收敛,目的是蓄势待发、韬光养晦,还可以理解为脚踏实地,实践实干,也就是贴近大地,丈量大地。材料从两个角度给我们青年以指导,一方面,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要有“向上”的精神态度,热情饱满,不畏挑战,努力做出成绩;另一方面,我们要有“低姿”的行动,懂得谦虚谨慎,懂得积累能量、蓄势待发、韬光养晦,更要知道脚踏实地的重要性。具体写作时,如写议论文,可以分析“引体向上”和“低姿匍匐”的含义,举出相应人物事例加以论证;再思考为何要“引体向上”和“低姿匍匐”,它们对于青年的意义是什么;最后应论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引体向上”,什么情况下要“低姿匍匐”。可以二者并重,也可以对某一方面稍微多做分析,但一定是要两方面都写。如写记叙文,可以以第一人称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比如以前的自己各方面都比较顺利,养成了傲慢的习气,后来经历某件事让我突然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开始怀疑自我,不再努力,失去了“向上”的动力;然后由某个契机警醒了我,让我懂得青春要积极向上,有直面困难的勇气;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脚踏实地积蓄力量,等待成熟的时机,一定会一飞冲天、一鸣惊人。记叙文写作要注重描写,尤其是关于我的心理描写等要细致生动。立意:1.青春既要向上,又要低姿。2.蛰伏是积蓄向上的力量。3.实力不够时“低姿匍匐”,时机成熟时“引体向上”。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例文:和解江南的细雨如丝线,细细密密不断下着,如人的愁绪。我看着师父坐在板凳上,一遍遍抚磨着那把油纸伞,桐油的香氤氲在空气中。我们是这座小镇上唯一一家伞铺,师傅是油纸伞手艺的传承人,一辈子努力做伞,只是现在他已老了不少,鬓边的白发越来越多,制伞骨时,手也会不住颤抖,年年岁岁,他最常说的话已从“今天的伞做了几把”变为“我老了,快干不动了。”师傅似乎已不像几年前那样,每日都有无限的精力做伞。那日,又逢秋雨,门前依旧无人来,只有雨点打在石板路上,激起极小的水花。师傅忽然翻出一把伞“你看”,这是几十年前我做的伞,这是我这辈子做的最好的伞了。他苍老的手缓缓撑开伞,一股桐油混着木头的暗香弥漫开来,精致的纹理,工整无比的伞骨,那一朵花缀在油纸伞上,蝴蝶都会忍不住飞来。我跟师傅学了几年伞,他总说好的油纸伞要有匠人气。看着这把伞,我终于体会到了。这把伞如一位亭亭少女,只在我眼前伫立了一会,却让我不住回想。我想,师傅对这把伞一定倍加珍惜吧。有一天,店铺门口忽然多了人,他们称是省博物馆的代表,想拜访师父。谈话过程中,他们表达想要那把油纸伞,说深知老师傅手艺精湛,那把油纸伞更是独一无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再过几年它就要变成文物了。师傅没说话,把代表打发走了,我以为他会像以前一样,十分果决地说不,可没想到这次,他在门前坐了一晚,望着皎洁的月色,竟犹豫了良久。过了几天,我见师傅心情郁闷,便带他出去走走。江南的小镇不大,却也有小桥流水。细雨将小镇笼上薄纱,船舫在秦淮河上摇晃着前进。我们转着伞伫立,路过的孩子问:“妈妈,这是什么。”“这是油纸伞,不中用的,又贵又不好用。”一句话刺痛着我们的心,想想伞铺门前冷落,以及终日不见客人的一日日,师傅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又一日,博物馆代表来,师傅没有像从前一样拒绝,而是把伞交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