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七校联合体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七校联合体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七校联合体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七校联合体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七校联合体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七校联合体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化而来的,其分子式为C10H9NO2,在单侧光的刺激下,生长素会发生向背光一侧的横向运输,这一运输过程会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一种由色氨酸缩合形成的二肽分子B.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都属于主动运输C.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芽的生长一定起到抑制作用D.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因而对该侧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④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小张因饮酒过多导致语无轮次、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是由于相应中枢受到影响,它们分别是A.大脑、小脑、骨髓 B.大脑、小脑、脊髓C.大脑、小脑、大脑 D.脊髓、小脑、大脑4.关于姐妹染色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产生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B.—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C.所含遗传物质通常相同 D.共用一个着丝粒5.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和识别清除体内癌细胞分别属于免疫系统的()A.免疫防御功能、免疫自稳功能 B.免疫自稳功能、免疫监视功能C.免疫监视功能、免疫自稳功能 D.免疫自稳功能、免疫防御功能6.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物种间的相互关系。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鹰的迁入导致一定时间内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增加B.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迁入不能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D.该食物链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获得的能量最多7.洋葱和酵母菌都是实验室中的常用材料,下列关于二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A.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酵母菌细胞内自由水含量比在液体培养基中相对更高B.向缺氧的培养液中通入氧气,可以提高酵母菌繁殖速度和酒精的产量C.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体积/原生质体体积的比值变大D.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中期8.(10分)下图是梅托斯提出的“人口膨胀一一自然资源衰竭——环境污染”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毁林造田可能是a~b年粮食水平增长的原因之一B.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引起粮食匮乏、自然资源衰竭等问题C.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衰竭不是造成人口下降的原因D.该模型未考虑人类的创造力和控制自身发展的能力二、非选择题9.(10分)某种成年鱼生活在水体的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科研人员研究了某湖泊中此种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年龄0+1+2+3+4+5+6+7+8+9+10+11+≥12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7064554239265(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即进入成年期,9+时丧失繁殖能力即进入老年期)(1)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别占据了水体的不同空间,形成的空间结构属于群落的_________结构。(2)由表中调查数据可知,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3)科研人员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此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后来发现估算结果与实际值偏差较大,造成偏差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前后两次捕鱼所用的渔网网眼大小不同②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③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该鱼的幼体部分死亡④两次捕获的该鱼的数量较小(4)若在该湖泊中人工养殖了一些鲢鱼和鳙鱼,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需要定期投入饲料的原因是______。10.(14分)如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向光性实验,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________;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________;生长但不弯曲的是________;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________。(2)据此实验分析,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应该在________;(3)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引起______________而造成的。11.(14分)红耳龟原产于美洲,作为宠物引入我国。由于宠物弃养和放生行为,红耳龟野外种群数量逐渐增大,这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为研究红耳龟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科研人员对某地区红耳龟的种群数量和食性进行了调查。请回答问题:(1)红耳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其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__________过程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可用于自身的_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2)红耳龟的____________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其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调查描述、解释和预测红耳龟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____________。(3)研究人员调查了该地区龟鳖类的种群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红耳龟乌龟中华花龟中华鳖蛇鳄龟数目(只)14820841调查结果发现,目前该地区龟鳖类的优势种是______。由于红耳龟的入侵,影响当地的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4)为研究红耳龟的食性,研究人员解剖了红耳龟和本地龟类--中华花龟,统计它们胃内残余食物种类及出现次数,发现中华花龟胃内仅有久雨花科、苋科和鱼类三种食物。红耳龟的残余食物统计结果如图所示。①红耳龟与中华花龟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②红耳龟入侵后,由于当地物种中缺少_____的制约,得以迅速繁殖。红耳龟的捕食行为还可能会引起本地的鱼类、贝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下降,严重时会使当地的物种_____降低,影响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5)为了防控红耳龟的生态入侵,请为当地生态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_。12.运用所学生长素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942年,人们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的化学成分是()。A.乙酸B.乙醇C.吲哚乙酸D.乙烯(2)研究表明,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_____端运输到形态学_____端,即只能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3)扦插时,保留有芽的枝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由于芽能产生____。(4)如图为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①对于根、芽、茎等不同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是否相同?_____。②对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即生长素浓度较低时_____生长;浓度过高则_____生长,甚至杀死植物。③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解除_____优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由于单侧光照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发生横向运输,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造成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多,生长素由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尖端下部的生长素分布多于向光侧,背光侧生长快,导致植物弯向光源生长。【详解】A、二肽是由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至少含有2个N元素,生长素分子式为C10H9NO2,因此生长素不是二肽分子,A错误;B、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断的运输,生长素会发生向背光一侧的横向运输,这一运输过程会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都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C、根、芽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根最敏感,茎最不敏感,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芽的生长不一定起到抑制作用,C错误;D、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胚芽鞘对生长素反应并不敏感,对该侧的生长仍然是促进作用,D错误。故选B。2、B【解析】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属于能量流动,故①正确;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不是生态系统的功能,故②错误;蜜蜂发现蜜源告诉同伴,属于信息传递,故③正确;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无机氮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属于物质循环,故④正确。故选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C【解析】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人体的大脑皮层中有语言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躯体平衡的中枢,排尿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低级中枢的活动受高级中枢的控制。【详解】由题意可知,小张因饮酒过多导致语无轮次说明语言中枢受影响,语言中枢位于大脑;走路不稳说明维持躯体平衡的中枢受影响,位于小脑;大小便失禁说明排尿反射不受高级中枢的支配,即大脑功能受影响,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人体各级中枢的位置和功能,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变化特点:(1)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染色质丝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缍丝,形成纺锤体(3)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都有纺缍丝附着,并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这个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同时注意赤道板并不是一个具体结构,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5)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成二个子细胞【详解】A、姐妹染色单体产生于分裂间期DNA复制后,消失于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A正确;B、姐妹染色单体是复制关系,而不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B错误;C、姐妹染色单体是复制关系,所以含有的遗传物质通常相同,C正确;D、姐妹染色单体是复制关系,共用一个着丝粒,仍属于一条染色体,D正确。故选B。【点睛】对于同源染色体概念的理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B【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防御功能——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2)免疫自稳功能——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3)免疫监视功能——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免疫系统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自稳功能;识别清除体内癌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即B正确,ACD错误。故选B。6、C【解析】分析题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藏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当鹰迁入并在栖息于林中后,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鹰。【详解】A、鹰的迁入使黄雀的数量减少,这导致蝉的天敌(螳螂)的数量增加,进而导致蝉的数量减少,A错误;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生产者不能利用分解者释放的热能,因此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产生的能量不可流向生产者,B错误;C、鹰的迁入没有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因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由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C正确;D、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鹰获得的能量最少,D错误。故选C。7、C【解析】当氧气浓度增大时,有氧呼吸增加导致无氧呼吸相对减弱,体现为被抑制。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由于细胞壁的存在,细胞体积基本不变,原生质体伸缩性大,失水缩小。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时间较长,分裂期较短,观察到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详解】A、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酵母菌细胞内自由水含量比在液体培养基中相对更低,A错误﹔B、向缺氧的培养液中通入氧气,酵母菌有氧呼吸为主,酒精的产量减少,B错误﹔C、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原生质体体积减小,故细胞体积/原生质体体积比值变大,C正确﹔D、由于间期最长,显微镜下大部分细胞处于间期,D错误。故选C。8、C【解析】人口增长导致的问题和原因:①人均耕地减少;②燃料需求增加;③多种物质、精神需求;④社会发展。【详解】粮食、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增大,而环境的变化又反过来限制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是具有控制自身发展能力和创造力的生物,通过采取科学措施,可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综上所述C错误,AB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1).竞争和捕食(2).垂直(3).保持相对稳定(4).幼年、成年和老年的个体数量相近(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5).①②④(6).该生态系统输出的能量超过了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考查对种群的年龄组成、标志重捕法的使用、群落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结构等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各年龄段个体的数目,判断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根据标志重捕法的原理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详解】(1)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与浮游动物之间构成捕食关系。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在水体中垂直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根据表中调查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92+187+121):(70+69+62+63+70+64):(55+42+39+265)=400:398:401≈1:1:1,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稳定。(3)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此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若前后两次捕鱼所用的渔网网眼大小不同,第二次捕捉时网眼偏小,捕获数较多,或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两次捕获的该鱼的数量较小,均会导致标记个体比例偏小,调查结果偏大;捕获的该鱼的幼体部分死亡,也应计入统计数据,不影响调查结果。选①②④。(4)人工鱼塘需要定期投入饲料,才能获得较高的鱼产量,原因是该生态系统输出的能量超过了生产者固定的能量。【点睛】种群年龄组成常见类型及判断技巧(1)常见类型①统计图②曲线图③柱形图(2)判断技巧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10、(1).C(2).B(3).AD(4).E(5).尖端(6).生长素分布不均【解析】1、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判断方法:一看有无生长素,有,生长;没有,不长;二看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均匀:直立生长;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2、析图:A直立生长;B弯向光源生长;C不生长,不弯曲;D直立生长;E向左弯曲生长【详解】(1)C组无尖端,无生长素作用,故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B不透光的锡箔放在胚芽鞘尖端下方,胚芽鞘尖端能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生长素分布不均,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A组不透光的锡箔遮住尖端,胚芽鞘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生长素均匀分布,胚芽鞘直立生长;D组无尖端,但在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的作用下也能生长,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居中放置,胚芽鞘直立生长;E组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右侧,右侧在生长素的作用下生长快,故胚芽鞘生长且向左弯曲。(2)据此实验分析,有尖端的胚芽鞘能生长,无尖端的胚芽鞘不能生长,说明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应该在胚芽鞘尖端。(3)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向光侧生长素分布比背光侧少,向光侧生长速度比背光侧慢,使植物弯向光源生长。【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应该在尖端,及生长素运输的特点。11、①.消费者②.呼吸作用③.生长、发育和繁殖④.出生率、死亡率⑤.数学模型⑥.红耳龟⑦.演替⑧.竞争⑨.红耳龟和中华花龟均可以久雨花科、苋科和鱼类为食⑩.天敌⑪.丰富度⑫.开展关于红耳龟生态入侵的民众科普教育;监管放生行为【解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3、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的最基本特征,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以及年龄组成等。4、常见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详解】(1)红耳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其同化的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2)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常用数学模型。(3)根据表中数据红耳龟的数量占绝对优势,可知红耳龟是该地区龟鳖类的优势种。红耳龟的入侵可能造成本地物种灭绝,造成物种丰富度降低,物种数目减少,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红耳龟的入侵,当地的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种变化发生在已有的生态系统条件下,这是次生演替的过程。(4)①依据红耳龟和中华花龟都会以久雨花科、苋科和鱼类为食物可知红耳龟与中华花龟属于竞争关系。②由于缺少天敌的制约,红耳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