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永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永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永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永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生物学物质提取、分离或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无水乙醇可对绿叶中的光合色素进行层析以及分离B.在缓冲液中研磨新鲜肝细胞,离心后过滤可得到含过氧化氢酶的粗提液C.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含量D.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支原体的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2.呆小症、侏儒症、糖尿病病人缺乏的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 B.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C.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3.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志物易脱落则会导致统计数据偏高B.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采集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计数时可用抽样检测法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与豌豆叶肉细胞都有核糖体和叶绿体B.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都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C.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D.细胞核是储存和复制遗传物质DNA和RNA的主要场所5.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鹏等鸟类。判断下列表述合理的是()A.针阔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存在种间竞争的关系B.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C.小杜鹃的生态位是指小杜鹃主要生活在林冠层D.如果要调查山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选择样方法6.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C.葡萄糖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沉,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倍率和时间的关系,图丙是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丁是有关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进入生物群落;生态系统能量不循环流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2)由图乙可知,种群密度在第_____________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_______的能力。(4)图丙中A表示_____________。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5)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______g。8.(10分)下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请据图完成下面问题:(1)A所示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2)图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9.(10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70年代,哈维,阿尔特发现了一种通过输血途径感染的新型慢性肝炎一丙肝病毒(HCV)是一种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其基因组可编码至少10种蛋白质,其中编码E1、E2包膜蛋白的基因具有高度变异性,使HCV容易逃脱机体的免疫防御而难以被清除。NS5A参与病毒的复制和组装,NS5B则是一种RNA聚合酶。编码这几种非结构蛋白的基因序列在HCV中相对稳定。HCV与肝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在细胞内进行R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组装成新的病毒后释放,会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HCV感染者中约15%-35%的感染者在急性期可自发清除病毒,但大多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肝炎。慢性丙肝患者在感染后的20-30年,有10%-20%会发展为肝硬化,其中1%-5%肝硬化患者会发展为肝癌。由于HCV感染者在慢性肝炎期几乎无症状,很容易造成感染的进一步扩散。迄今为止,HCV感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没有用于预防的特异性疫苗。(1)感染HCV,会引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在_____免疫过程中,B细胞识别HCV作为其活化的第一信号,_____细胞与B细胞结合,为其提供第二信号和_____,B细胞才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当HCV病毒进入细胞内部,活化后的_____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并发生免疫应答。(2)当HCV感染进入慢性期后,由于病毒蛋白对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导致机体对HCV的免疫应答效果差,病毒难以被清除,应尽早检测确诊成为防治丙肝的关键。以下指标可作为受检者诊断依据的是_____A.HCV抗体 B.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C.HCV—RNA D.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3)目前已经开发出系列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使丙肝治愈率高达90%以上。DAAs都属于病毒蛋白抑制剂,在非结构蛋白NS5A和包膜蛋白E1中,_____不适合作为药物靶点,其原因是_____。10.(10分)下图1中A、B分别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2表示A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细胞表示______分裂后期的细胞;B细胞表示______分裂后期的细胞。(2)要想同时观察到这两个时期的细胞,应选择该动物的______(填器官)。该动物产生的精细胞中含有______条染色体。(3)在图2中的B处绘制B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柱形图;在C处绘制该动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柱形图。11.(15分)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常常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9~40℃并保持一段时间,其中部分生理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初次接触一种新的流感病毒时,通常需要经_____的摄取和处理,若要消灭侵入宿主细胞的流感病毒,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的_____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这种宿主细胞的死亡属于_____(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2)病毒感染时,免疫细胞等会产生内生致热源(EP),EP作用于_____(填器官名称)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在体温持续高热的这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当体温过高并且发热持续38.5℃以上,通常需要服用退热药,通过增加_____来使体温恢复正常。病毒侵入后,一定程度的发热对人体抗病有积极作用,原因是_____。(3)已知青霉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原核细胞细胞壁的形成,从而达到灭菌的作用。当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用青霉素进行治疗。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这种现象是人体免疫功能失调中的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等提取色素。(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详解】A、分离光合色素所用的溶液为层析液,提取光合色素所用的溶液为无水乙醇,A错误;B、肝脏细胞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因此研磨肝脏以破碎细胞用于获取含过氧化氢酶的粗提液,B正确;C、酵母菌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因此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是否产生酒精,但不能定量检测酒精含量,C错误;D、支原体为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等复杂细胞器,D错误。故选B。2、D【解析】本题考查激素缺乏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的相关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作用的掌握程度。【详解】激素会调节人体代谢,影响人体发育。例如: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会患呆小症;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侏儒症;而糖尿病病人是因为体内缺乏胰岛素引起的,故答案选D。【点睛】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不是某一种激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对于生长发育都有促进作用,二者相互协调,缺一人体的发育都会出现问题。3、C【解析】1、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2、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详解】A、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志物易脱落,则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带有标记的个体数减少,根据计算公式可知统计数据会偏高,A正确;B、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B正确;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采集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是统计丰富度的方法,C错误;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计数时可用抽样检测法,D正确。故选C。4、B【解析】A、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错误;B、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都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B正确;C、中心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C错误;D、细胞核是储存和复制遗传物质DNA的主要场所,D错误。故选B。5、A【解析】群落的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1)概念: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2)原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环境有关。2、水平结构:(1)概念: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2)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详解】A、红松和红皮云杉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无机盐等,两者存在种间竞争的关系,A正确;B、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错误;C、生态位不仅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还包括占用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C错误;D、土壤中小动物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不宜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山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而应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同时获取有效信息准确答题。6、D【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组织液,组织液中的一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流入血浆。所以图中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详解】A、过程2、6受阻时,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组织液吸水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B、据图分析可知,甲为血浆、乙为组织液、丙为淋巴、丁表示细胞内液,B正确;C、葡萄糖由血液运输,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供能,故葡萄糖可以存在于甲血浆和乙组织液中,C正确;D、组织细胞因有氧呼吸不断消耗氧气,导致组织细胞中的氧气浓度低于血浆,但红细胞细胞内液中的氧气浓度却高于血浆,所以若丁为红细胞內液,则丁中O2浓度可能比甲(血浆)中的高,D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生产者的光合作用②.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物再利用(合理给分)③.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答全给分)④.40⑤.逐渐增强⑥.阳光等环境资源⑦.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⑧.3%⑨.875【解析】1.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①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②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倍率(λ)和时间的关系,种群密度在前十年,λ一直保持在大约2.5左右,10年后λ逐年下降,在第40年时,λ=1,种群增长速率为0,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

图丙表示能量流动示意图,由图可知,某营养级的摄入能=其同化能+其粪便能,所以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B表示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

关于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有如下规律:①若某营养级的能量值计算涉及多条食物链时,按照食物供给比例,可以先分别单独考虑,然后求和。②能量的最值计算:计算能量的问题时,如遇到“至少需要”“最多利用”等字眼,所选用的传递效率为20%,在食物网中应选最短食物链计算;如遇到“最大消耗”“最少利用”等字眼,所选用的传递效率为10%,在食物网中则应选最长的食物链计算。【详解】(1)由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不能循环流动的原因是生物代谢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体再度利用。物质可以反复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2)由图乙可知,种群密度在第40年前,λ>1,即当年该种群的个体数量大于一年前该种群个体数量,说明该种群数量有所增加,第40年时,λ=1,种群增长速率为0,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λ>1,种群数量逐渐增加,所以种内斗争逐渐增强。(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群落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更明显,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4)据图丙分析,某营养级的摄入能=其同化能+其粪便能,所以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44×107-1.9×106)÷(1.05×109-3.0×108)×100%=3%。(5)图丁中,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g,计算至少需要消耗植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应该按20%,所以至少需要消耗植物的量为15×1/3÷20%÷20%+15×1/3÷20%÷20%+15×1/3÷20%÷20%÷20%=875g。【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识图和图形转换能力。8、(1).后(2).8(3).0(4).前(5).8【解析】A图为有丝分裂后期,B图为有丝分裂前期,C图为有丝分裂中期,D图为有丝分裂末期。【详解】(1)A所示的细胞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有0条染色单体。(2)图B细胞含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点睛】识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是解题关键。9、(1)①.体液②.辅助性T③.细胞因子④.细胞毒性T(2)AC(3)①.包膜蛋白E1②.编码结构蛋白(E1)的基因变异率高【解析】体液免疫:1、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2、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3、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4、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5、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6、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细胞免疫:1、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2、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3、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4、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在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可与一些病原体接触,为激活B细胞提供第一个信号,所以B细胞识别HCV作为其活化的第一信号,同时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而且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故可为B细胞提供第二信号和细胞因子,B细胞才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当HCV病毒进入细胞内部会引发细胞免疫,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使之裂解、死亡,由此发生免疫应答。【小问2详解】A、能检测体内含有HCV抗体说明已产生了体液免疫,患者已经感染了该病毒,A正确;B、没有感染该病毒,体内也存在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故二者被检测出来不能说明是否感染该病毒,B错误;C、HCV—RNA的存在意味着患者体内已经感染了该病毒,C正确;D、机体受到其他病原体的感染也会产生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因此检测出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不能说明患者感染该病毒,D错误。故选AC。【小问3详解】目前已经开发出系列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使丙肝治愈率高达90%以上。DAAs都属于病毒蛋白抑制剂,在非结构蛋白NS5A和包膜蛋白E1中,由于编码结构蛋白(E1)的基因变异率高,使HCV容易逃脱机体的免疫防御而难以被清除,导致抗病毒药物有效性不能持久,因此包膜蛋白E1不适合作为药物靶点。【点睛】熟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并作答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1)①.有丝②.减数第一次(2)①.睾丸(或精巢)②.2(3)【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1中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经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含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2A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相等,都为8,此时细胞中无姐妹染色单体。【小问1详解】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含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小问2详解】动物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的器官是生殖器官,雄性哺乳动物能发生这两种分裂方式的细胞应存在于睾丸中。B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精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即精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小问3详解】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染色体为数4,DNA分子数为8;而该动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等,都是4,图形如下:【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柱形图,考查细胞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