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_第1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_第2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_第3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_第4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梳理单元重点❶《桥》常考查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结尾的好处。❷《穷人》常考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体会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根据提供的语境,联系课文内容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❸《金色的鱼钩》常考查对人物外貌、神态、语言的描写;考查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❹语文园地常考查感受小说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仿照示例,写出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背诵《回乡偶书》,了解诗意。一、字(一)易读错的音狞笑(níng√nǐng)揪心(jiū√qiāo)澎湃(bàipài√)呻吟(sēnshēn√)糟糕(zāo√zhāo)掀开(xiān√xīn)淋湿(lín√líng)嗤笑(cīchī√)咔嚓(cāchā√)皱眉(zòuzhòu√)魁梧(kuí√guí)蜷缩(juǎnquán√)(二)易写错的字废:(半包围)结构,里面的“发”字不能少写一点。熄:右上部是(“自”),不是“白”。湃:“拜”的右边有(四横),不要少写。哮:右边是“孝”。唉:左窄右宽,右部的下边是“矢”。喃:右边被包围的部分是“”。湃:“拜”左边是“手”的变形,右边有四横。(三)多音字辨音当dāng(当然)假jiǎ(假货)唉āi(唉声叹气)dàng(上当)jià(假期)ài(唉~)难nán(难受)作zuō(作坊)折shé(折本)nàn(苦难)zuò(写作)zhē(折腾)zhé(折断)字音辨析:“假”表示“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时,读“jià”,如“请假、病假、放假”;表示“不真实”时,读“jiǎ”,如真假、假话。实战演练:①jiǎ②jià1.暑假()虚假()假装()①dāng②dàng2.当心()当铺()当真()答案点睛:1.②①①2.①②②(四)形近字淌(流淌)呻(呻吟)废(废品)皱(皱纹)废(废物)倘(倘若)伸(伸出)费(花费)雏(雏鸟)费(费心)咆(咆哮)哑(沙哑)揪(揪住)勺(勺子)橡(橡皮)跑(跑步)亚(亚洲)秋(秋日)勾(勾引)像(好像)糟(糟糕)嗓(嗓子)淌(流淌)揪(揪出)息(出息)遭(遭遇)噪(噪音)倘(倘若)锹(铁锹)熄(熄灭)二、词语(一)写词语咆哮惊慌拥戴沙哑党员呻吟探望揪住渔夫嗓子熄灭轰鸣沉思倾听照顾阴冷困难渔网嘿嘿糟糕湿淋淋后脑勺唉心惊肉跳皱起眉风暴抱怨去嘛忧虑废话吞没猛然掀开汹涌澎湃自作自受跌跌撞撞(二)近义词黎明—拂晓沙哑—嘶哑乱哄哄—闹哄哄喜出望外—欣喜若狂安定—稳定咆哮—怒吼惊慌—惊惶拥戴一爱戴势不可当—锐不可当严厉—严格放肆—放纵清瘦—消瘦呼啸—咆哮自作自受—咎由自取艰苦—艰难舒适—安适沉思—深思顾惜—爱惜心惊肉跳—心惊胆战安顿—安置沉默—缄默严肃—庄严忧虑—担忧忐忑不安—坐立不安抱怨—埋怨探望—看望魁梧—伟岸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常考词义辨析的词组“拥戴”和“爱戴”、“寂静”和“安静”。“拥戴”指因某种目的、利益一致而拥护、支持,多用于人民对领袖;“爱戴”侧重因尊敬而衷心拥护、支持某人,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等。王老师工作非常负责,深受同学们的()(拥戴爱戴✔)。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得到老百姓衷心的()(拥戴✔爱戴)。“寂静”侧重指没有人,也没有声音的环境,多用于自然界中,如树林、田园等;“安静”侧重指在有人的环境中,人没有发出声音。()(寂静✔安静)的山谷里传来悠扬的笛声。4.同学们正在做作业,教室里()(寂静安静✔)极了。(三)反义词惊慌—沉着黎明—黄昏沙哑—清脆蜷缩—舒展舒适—艰苦苍白—红润潮湿—干燥宁静—喧闹僵硬—灵活清新—恶浊衰弱—强健低沉—高昂收敛—放纵脆弱—坚强饱满—萎靡放肆—规矩乱哄哄—静悄悄粗糙—光滑倒霉—幸运严肃—活泼(四)词语积累表示状态的AABB式词语:跌跌撞撞慌慌张张冒冒失失结结巴巴哭哭啼啼表示颜色的ABB式词语:白茫茫白花花绿油油红通通黄澄澄金灿灿黑乎乎黑漆漆黑压压表示内心不安的词语:忐忑不安心惊肉跳如坐针毡提心吊胆七上八下心急如焚坐立不安形容生命垂危的词语:奄奄一息命若悬丝气息奄奄气若游丝人命危浅日薄西山关于品德高尚的词语:厚德载物、功德无量、德厚流光、高情远致描写天气寒冷的四字词语:寒气袭人、天寒地冻、寒风凛冽、滴水成冰三、好句积累1.拟人句(1)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2.比喻句(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3.反问句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4.描写句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5.关于无私奉献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月儿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自己。——泰戈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6.有关善良的名言: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莎士比亚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杨万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单元课文要点梳理第13课《桥》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谈歌,原名谭同占,河北顺平人,与作家关仁山、何申并称河北“三驾马车”。主要作品:长篇小说《认识你真好》《家园笔记》,中篇小说集《大厂》《天下故事》,短篇小说集《人间笔记》《绝唱》,散文集《一吐为快》等。2.小说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小说按篇幅及容量一般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比如《草房子》是一部长篇小说,《桥》属于微型小说。二、重点句子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像泼。”“像倒。”写出雨水之大,来势之凶猛,为下文山洪爆发老汉父子牺牲作铺垫。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为什么说老汉像一座山?(1)老汉镇定自若,面对险情如大山一样稳,与乱哄哄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2)这个比喻句也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威信极高,看到了他就像看到了生的希望,他就是人们心目中的“靠山”。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揪”“冲”“吼”抓住了老汉的动作描写,“凶得像只豹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老汉面临危情,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不徇私情的高贵品质。4.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老汉为什么“吼”?“吼”“推”表现了老汉行动果敢,同时这一动作也凝聚了老汉对儿子深沉的父爱,在死亡面前,他宁愿将生的希望留给儿子。三、问题探究1.文章为什么以“桥”为题?(1)“桥”是文章的线索,村民们需要过桥才能得以生还,桥也挽救了群众。(2)“桥”也是老支书的象征。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老支书把生的希望留给村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用性命为群众筑架起了一座生命桥。(3)这座桥也代表着优秀共产党员与群众紧密相连,这是一座信任之桥。2.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小说结尾设置巧妙,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豁然开朗的感觉。(2)结尾烘托了老支书不徇私情、铁面无私的高大形象,给读者震撼人心的效果。3.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4.老支书有哪些特点?镇定自若、不徇私情、无私奉献、父爱如山四、内容主旨《桥》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一位老支部书记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的事情,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第14课《穷人》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俄国文学泰斗”。他出身于贵族家庭,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人民,他的作品中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腐化堕落,揭露了沙皇的黑暗统治,他也因此被列宁称为“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2.背景探寻《穷人》写于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纯朴高尚。本文真实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二、重点句子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句解:[省略号]“古老”“发哑”从侧面写出桑娜家庭的贫穷。省略号是对钟声的省略,表明夜越来越深,桑娜也越来越担心丈夫。2.“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句解:[心理描写][破折号]通过桑娜的内心活动,交代邻居家艰难的生活。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3.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句解:[环境描写]“潮湿”“阴冷”写出西蒙家的贫寒,与桑娜家的“温暖而舒适”形成对比,点明下文“非这样做不可”的原因。4.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句解:[细节描写]“抓”写出西蒙对生的渴望和对孩子的不舍,表现西蒙去世时的悲惨。这触目惊心、令人落泪的场景,反映当时劳动人民穷困悲惨的命运。5.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句解:[动作描写]一“裹”一“抱”,表现桑娜对孩子的关心与疼爱,体现她善良的品质。6.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句解:[神态描写]“苍白”写出桑娜的不安和担忧。7.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句解:[心理描写]这段内心独白用四个问号,三个感叹号,五个省略号,将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五个孩子和丈夫,她无比紧张,担忧未来的生活能否熬过去,但是她宁可承受一切,也要收养孤儿。桑娜在困境面前作抉择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她虽然穷,但品质高尚,“穷人”也就不“穷”了。8.“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句解:[语言描写][省略号]这些语言体现了渔夫心直口快、性格豪爽。省略号表示话题转换。9.“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句解:[语言描写][省略号]桑娜心神不安,说话吞吞吐吐,她想说出两个孩子的事情,却又担心丈夫责备。第一个省略号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第二个省略号表示话题转换。10.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句解:[神态描写]渔夫感到事情很难办,自己生活艰难,但又应该收养两个孤儿。11.“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句解:[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这段话描写了渔夫作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表明他与妻子一样,都具有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品质。“搔搔后脑勺”是动作描写,表明渔夫在认真思考,体现他的憨厚。“嗯,你看怎么办?”是渔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见。“熬”是忍受的意思,表明渔夫下定决心,准备过更苦的日子。三、问题探究1.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穷人?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了桑娜、渔夫、西蒙这几个穷人。渔夫和桑娜一家生活贫困艰难,却在邻居西蒙去世后,毅然收养了西蒙家的两个孩子。2.课文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1)这段环境描写突出了天气的恶劣,为全文营造了凄凉的气氛。(2)也暗示渔夫在恶劣的环境下出海很危险。(3)同时,屋内的温暖舒适和屋外的寒风呼啸形成鲜明对比,也说明了桑娜虽然家境贫困,但是她勤劳能干。3.“她头向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课文为什么描写西蒙的死状?(1)西蒙的死触目惊心,是沙俄时期大多数劳动人民穷困悲惨的生活写照。(2)母亲在临死前不忘照顾孩子,表现了母爱的伟大。(3)西蒙的死与孩子的可爱形成对比,突出了孩子的无辜与可怜,为下文桑娜收留他们做铺垫。4.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中“这样做”指的是什么?桑娜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样做”指的是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因为桑娜是一个母亲,看到西蒙去世后,两个孩子无依无靠,内心不忍,所以她把孩子抱回家,这是母亲的本能反应,表现她关心穷人、同情穷人的善良品质。5.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刻画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活动,甚至还写了她责备自己的做法,这样会不会有损桑娜高尚的形象?不会。这样的心理更真实可信,更能表现桑娜的高尚品质。桑娜家的生活本就艰苦,收养孤儿,也许未来熬不下去。面对如此困境,桑娜虽然一度后悔自责,最终却情愿挨揍也要收养两个孩子,反而更让人觉得她形象高大。6.第20段和第23段先后两次出现“沉默”,请你说说桑娜和渔夫沉默的原因。第一次是桑娜和渔夫同时沉默。渔夫沉默是因为他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惧中,心有余悸;桑娜沉默是因为她在考虑该如何把抱回两个孩子的事告诉丈夫。第二次是桑娜沉默。她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诉丈夫,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又沉默了。7.课题为《穷人》,你认为文中的桑娜和渔夫是穷人吗?桑娜和渔夫生活在社会底层,备受剥削,生活贫穷,但是他们面对贫穷的现状并不怨天尤人,桑娜和渔夫勤劳能干,小家温暖舒适,他们善良仁慈,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以“穷”衬“美”,更能突出他们金子般善良的心。四、内容主旨这篇小说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和丈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赞美了桑娜夫妇在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仍向别人伸出援手的可贵品质。第15课《金色的鱼钩》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杨旭,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解放军无线电技术学校,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报告文学集《检察官汤铁头》《田野上的风》《流星》,长篇报告文学《三峡之梦》(荣氏兄弟》,短篇小说集《非正式谈判》,长篇小说《半个冒险家》等。2.背景探寻红军长征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毛泽东的带领下,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接着,红军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又翻过大雪山,走过大草地。此次长征经过了福建、江西、湖南、甘肃、陕西等省区,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上的无数艰险,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本文讲述的正是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时发生的一个故事。在无边无际的草地上,有时行走十分困难,还面临着饥饿、疾病等的威胁,红军战士凭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钢铁般坚强的意志,战胜千难万险,最终走出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二、重点句子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句解:[外貌描写]这句话对老班长的外貌进行了简单而传神的刻画。老班长“快四十岁”,但“脸上布满了皱纹”,可见长征途中的生活非常艰苦。2.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句解:[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这句话写了鱼钩的来历。老班长看见鱼,想到通过钓鱼为“我们”补充营养。“喜出望外”的神态和“跑”“取”“烧”“弯”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迫切而又激动的心情。3.虽然我们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但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毕竟好多了。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句解:[对比][伏笔]把“我们”总能吃到鲜鱼野菜汤和从来没见老班长吃过一点儿鱼进行对比,表现出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的品质,也为下文老班长吃鱼骨头埋下伏笔。4.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四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句解:[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这段话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一老班长极力掩饰,怕“我”知道他没有吃鱼的秘密。5.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句解:[动作描写]让战士们吃鱼,自己却吃剩下的鱼骨头,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是多么令人感动啊!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可见鱼骨头难以下咽,老班长为了充饥忍受了巨大的痛苦。6.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句解:[夸张][省略号]“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以“我”的角度写看到老班长哽咽鱼骨时内心的痛苦,“我”的言行衬托了老班长崇高的品质。省略号在这里表示语意未尽。7.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罗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句解:[语言描写][省略号]被发现秘密之后,老班长不想让“我”有心理负担,继续找借口来隐瞒事实。省略号在这里表示话未说完,语句中断。8.老班长忽然严厉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句解:[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老班长怕影响“我”的身体,就命令“我”服从党的分配。老班长看似“严厉”,实则深深地爱护着年轻的同志。9.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句解:[语言描写]老班长暗示“我”要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把东西吃下去,保存体力,走出草地。10.我蹲在水边,心里不停地念叨:“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句解:[心理描写][感叹句]这句话写“我”焦急地盼望着鱼快上钩,早点儿让老班长吃上东西。连用三个感叹句,表现出“我”迫切、焦急的心情。三、问题探究1.课文为什么会以“金色的鱼钩”为题?“金色的鱼钩”既是行文的重要线索,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同时又彰显了课文的主旨;“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2.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你简要地说一说。文章叙述了红军长征期间,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故事。3.命令“我们”喝鱼汤时,老班长的神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笑着说→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老班长一开始“笑着说”,是为了安慰大家,不让“我们”有思想负担。他看到“我们”不喝鱼汤,害怕“我们”饿坏身子,无法完成党的任务,又着急,又心疼,因此他“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在老班长的劝说下,“我们”喝下鱼汤,他“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4.为什么说这个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因为这个鱼钩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5.你觉得老班长是个什么样的人?老班长是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坚强乐观、尽职尽责的人。6.读完文章后,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请你说一说。最让我感动的是老班长临终前拒绝了鱼汤。临终之际,老班长心中仍然只有同志和党的任务。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的威胁留给自己,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精神品质啊!四、内容主旨这篇文章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照顾三个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感人事迹,歌颂了以老班长为代表的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缅怀。语文园地知识梳理一、交流平台本单元的小说,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也感受到忠于革命的崇高品质。课文《桥》中对老支书在桥前的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让我们感知到其心系群众、临危不乱、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老支书在组织逃生时揪出自己儿子的情节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他不徇私情的崇高品质。逐渐变得恶劣的环境有力地烘托出老支书处变不惊、沉着冷静的性格特征。我们还可以通过侧面描写来感知人物形象。《桥》中人们的惊慌失措与老支书的沉着镇定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老支书的人物形象。在以后的小说阅读中,我们可以多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以及小说的情节与环境描写,从而深入感受人物形象。二、字词句运用1.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许多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起了很好的作用,如,“长坂桥张飞退曹军”就是一个经典情节。朗读下面的片段,读出张飞的神勇。☆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正面描写: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侧面描写:曹军闻之,尽皆股栗。2.读一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