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学案中图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学案中图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学案中图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学案中图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学案中图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1-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学习目标思维脉图1.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含义。2.以我国三大自然区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以三个经济地带为例,分析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必备学问·自主学习一、区域和区域差异1.区域:(1)含义:指肯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肯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2)特点。2.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3.区域和区域差异探讨:(1)探讨方法:比较法。(2)探讨内容。①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②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③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3)探讨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供应依据。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三大自然区:(1)三大自然区:图中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2)划分依据:基本因素是地形和气候,土壤和植被是自然区域的标记。2.三大自然区的差异:(1)东部季风区。①位置: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②主要特征:③区域内部差异的主导因素:随纬度位置改变的气温状况。(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①位置和范围:包括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和新疆的大部分地区。②主要特征。③区域内部分异的主导因素:随距离海洋远近而改变的干湿状况。(3)青藏高寒区。①位置和范围:西南青藏高原。②主要特征。③区域内部差异的主导因素:随海拔而改变的水热组合状况。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区域项目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人类影响程度广泛而深刻较弱最为微弱农业活动主要的农业区以畜牧业为主交通状况交通发达交通不便经济和文化开发历史久,经济文化发达经济落后,教育和文化滞后存在问题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气温低、空气淡薄、风力大、水分不足和地形坎坷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气候地形水文北方温带季风气候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冬季河湖结冰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南方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平原、低山和丘陵为主冬季河湖一般不结冰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①北方:耕作制度有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耕地以旱地为主,是小麦、棉花、杂粮的主要产区,盛产温带水果。②南方:耕作制度有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耕地以水田为主,是稻谷、茶叶、蚕丝的主要产区,盛产亚热带和热带水果。(2)对民居建筑的影响。影响因素:气候、地形。(3)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方式和通达性的影响。①总体上:东部季风区交通便利,道路密集且通达性好。②南方:河流众多,内河运输成为普遍的联系方式。(4)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①影响因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②饮食: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南方人以米食为主。③语言:北方人说话直率,南方人说话宛转;北方方言较少,南方方言繁杂。④工业结构:北方经济以重工业为主,南方轻工业发达。五、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1.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1)自然条件的差异。(2)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布。(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2.经济发展的差异:(1)经济发展水平:东部经济地带最高,西部经济地带最低,东、中、西呈梯度排列,差距在渐渐扩大。(2)经济发展速度: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中、西部发展速度相对缓慢。3.区域位置差异:(1)东部经济地带面对大海,具有便利的海运优势,地势平坦,区内及区际联系比较便捷。(2)中、西部经济地带距海较远,地形、地质条件困难,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4.历史背景和开放依次:(1)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有东移趋势。(2)改革开放首先从东部沿海地区起先。1.在我国,确定自然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气候、地貌 B.地貌、植被C.植被、土壤 D.土壤、气候【解析】选A。地形和气候是确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则是自然区域的标记。2.下列四组省区全部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A.吉林、山西、湖南、海南 B.山西、内蒙古、陕西、广东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 D.浙江、山东、辽宁、广西【解析】选D。东部经济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级行政单位。3.填表: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主导因素东部季风区气温状况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干湿状况青藏高寒区随海拔改变的水热组合状况4.新疆生产的棉花纤维长、瓜果特殊甜的主要缘由是什么?提示:新疆生产的棉花纤维长、瓜果特殊甜的主要缘由是新疆光照足够、昼夜温差大。与我国省份相关的春联关键实力·合作学习学问点1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的特征区域的发展须要充分考虑区域的特征。在充分了解各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详细分析如下:特征举例作用区域具有肯定的界线政治区界线(明确)、温带草原区界线(不明确)进行区域划分、确定详细区域的基本依据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像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温带落叶阔叶林区里面的植被状况具有明显的相像性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开发区域优势资源的依据区域具有肯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矿区的矿产资源优势,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特色,中心商务区的商业和服务功能等区域发展方向确定的依据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华北平原的影响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综合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正确评估区域发展对其他区域的影响【易错警示】界线有虚有实区域的界线是进行区域划分、确定详细区域的基本依据,并不是全部的区域界线都是明确的,如行政区域界线明确,气候区、植被区界线模糊。三步分析区域的特征第一步,判别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其次步,分析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第三步,综合分析评价区域特征,抓住区域的优势、特色及功能,明确发展的方向。【典例1】(2024·全国Ⅰ卷)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图)。据此完成(1)、(2)题。(1)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 B.便利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2)推想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惊慌 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 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1)结合材料信息,明确哪些改造干脆与农业生产有关。(2)明确材料信息中的整治措施分别针对区域发展什么问题。【解析】(1)选B,(2)选C。第(1)题,设问问的是“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结构和健全公共服务,都不属于生产条件的改善,A、C可解除;原有黄土高原农田是沿着沟坡分布,条块分割,凹凸不平。而治沟造地后,沟道被治理成一块块平整的良田,规模成片且平整,更有利于改善耕作条件、利于田间管理耕作,B对。第(2)题,“治沟”治理的是沟谷。依据图中信息提示:复垦空废宅基地和易地移民搬迁,说明该地居住用地不惊慌,但生态环境脆弱,须要易地移民搬迁;坡面退耕还林,治沟造地,说明坡耕地比例大;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图中没有体现出来。【补偿训练】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依据同一类指标进行归类的是 ()A.热带、温带、寒带B.潮湿地区、低纬度地区、江南丘陵C.黄河流域、陕西省、干旱地区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解析】选A。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或社会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A中的热带、温带和寒带划分的指标是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量的多少,其他三项的分类指标不统一。学问点2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1.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由于受纬度位置(热量)、海陆分布(降水)和海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的自然环境整体特征产生了差异。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详细如下所示:(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特征及成因。①东部季风区。②西北干旱半干旱区。③青藏高寒区。2.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1)农业活动差异。项目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农业类型中国最主要的种植业区草原和荒漠草原发展畜牧业,有水浇灌处形成浇灌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少数地区发展林业和种植业优势和问题是中国人口集中和经济发达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广泛而深刻水是农业发展的确定性因素,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显著自然条件恶劣,限制农业和经济发展(2)交通差异。东部季风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线路四通八达;西部地区山地、高原地形坎坷,交通线路稀疏,道路常受泥石流等地质灾难的破坏。(3)经济文化差异。东部季风区经济发达,文化水平高;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文化水平低。【典例2】下表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部分特征。据此完成(1)~(3)题。分区①②③地形高原、高山平原、丘陵、高原高原、盆地、山地气候高山气候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植被森林、草甸、荒漠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农业畜牧业为主,河谷农业种植业畜牧业为主,浇灌农业(1)限制①自然区河谷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C.地形 D.土壤(2)与①自然区相比,②自然区 ()A.交通闭塞 B.空气淡薄C.多人工林 D.经济落后(3)③自然区 ()A.气候干旱 B.湖泊众多C.多属外流区 D.流水侵蚀剧烈【素养解读】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详细如下: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表现区域认知结合三区域的地形、气候、植被、农业等确定出其对应的三大自然区综合思维结合我国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解析】(1)选B,(2)选C,(3)选A。第(1)题,依据表格中信息可知,①自然区是青藏高寒区,海拔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成熟;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第(2)题,②自然区是东部季风区,与①自然区相比,②自然区交通通达度高,空气密度大,多人工林,经济发展水平高。第(3)题,③自然区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湖泊少,多属内流区,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剧烈。学问点3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1.我国南方和北方的自然环境的差异:地区南方北方地形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以高原、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夏季高温,冬季温柔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年降水量在800夏季多雨,冬季干燥;年降水量在800植被与土壤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或热带季雨林,以红壤为主要土壤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以棕壤或黑土为主要土壤2.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人类活动差异:差异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农业生产耕地类型旱地,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水田,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粮食作物小麦、杂粮水稻经济作物棉花、花生、甜菜茶叶、油菜、甘蔗水果苹果、梨、桃、杏、山楂柑橘、香蕉、荔枝、龙眼、菠萝工业生产煤、石油、自然气资源丰富,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主交通运输以马路、铁路运输为主水路、铁路、马路运输都很便利民居类型防寒、平顶、土坯房通风、斜顶、砖瓦房对外开放晚,程度低早,程度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地大物博,由于南北方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的不同,人们各自的饮食习惯与饮食文化也不尽相同。我们在看到南北方饮食时,就可以发觉北方的饮食做工粗犷、简练、大气,而南方饮食做工小巧、精致、细致。南北方饮食的差异还体现在“南甜北咸”等。(1)联系所学学问,分析四川人喜爱吃辣椒的缘由。提示: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气候显得寒冷,吃辣椒可以起到驱寒祛湿的效果。(2)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山西人爱吃醋的缘由。提示: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温差较大,水土碱性大,而醋的酸性正好能中和碱性,吃醋可以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有利于身体健康。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分析思路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分析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时可按下面思路进行:【典例3】新疆某中学学生暑假去旅游,这是该学生旅游日记中的一段话:“河道形成‘井’字形,有河有街必有桥,因桥成市,因桥成街,桥桥相望,桥桥相连……”读下图,完成(1)、(2)题。(1)该学生去旅游的地区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我国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肉类,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造成腌制品“南肉北素”差异的主要缘由是 ()A.南北气候差异 B.南北物产差异C.饮食习惯不同 D.食用盐种类不同【素养解读】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详细如下: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表现区域认知我国南方地区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低平,降水丰富,河湖众多综合思维南北方不同的气候条件影响了蔬菜生长,进一步影响腌制品的不同【解析】(1)选C,(2)选A。第(1)题,材料描述的是一幅河流犬牙交织,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说明该区域降水丰富,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所以该景观可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第(2)题,我国南方的水热条件好,冬季气温较高,也能种植蔬菜;而北方冬季寒冷,所以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因而造成腌制品“南肉北素”差异的主要缘由是气候差异;南北物产差异和饮食习惯不同也是由于南北气候差异造成的。学问点4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地带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东部经济地带主要的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是海运便利,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水平高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严峻,江河下游多洪涝灾难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中部经济地带能源、矿产资源丰富,是农林牧产品的重要产区,有色金属及重工业发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森林过度砍伐,水患、风沙危机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商品粮、农林牧基地,东西交通建设西部经济地带有漫长国境线,利于沿边贸易,能源、矿产、旅游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西北地区荒漠化严峻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交通,开发能源、矿产【典例4】读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的改变图,完成(1)、(2)题。(1)图中将来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导向F代表的是 ()A.原料依托型 B.劳动力依托型C.市场依托型 D.动力依托型(2)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改变的条件是 ()①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的工业部门③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爱护工程建设④完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思路点拨】解答该题应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导向改变及导向改变保障条件两个方面分析:(1)依据将来影响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因素推断战略导向改变。(2)依据将来西部大开发导向确定战略导向改变的保障条件。【解析】(1)选C,(2)选D。第(1)题,读图可知,西部最初是以资源为主导因素,将来以F为主导因素的相关因素有资源、信息、品牌、科教、人才等,所以F不是原料;人才是F的协助因素,F不是劳动力依托型;动力依托型主要是有色金属冶炼等,与品牌、信息关系不大;只有市场依托型,须要刚好把握信息,树立品牌,依靠科教、人才发展。第(2)题,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改变,是由资源依托型转向市场依托型;图示信息显示二者之间的转变条件不是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①错;也不是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②错;图中可看到转变条件是生态爱护,所以须要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爱护工程建设,③对;须要完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④对。案例研析·素养提升课题:相识区域——以海南岛为例我们的生活与区域亲密相关,人们生活在区域当中,时刻在改造着区域。区域开发应首先了解区域的特征,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海南岛的地理位置图析图步骤析图重点析位置位于热带,是我国陆上国土与海上国土的结合部,四面环海,海上交通便利析要素地形:以山地、丘陵和台地为主,海岸平原带面积狭窄。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降水足够。水文:受地形影响,河流落差大,不利于航运;受气候影响,水量不稳定。植被:以热带季雨林为主,植被茂密析联系农业:热带气候,有利于热带作物的生长以及向北方地区输送反季节瓜果蔬菜。工业:矿产种类丰富,为工矿业发展供应了条件。旅游业:生物资源与旅游资源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供应了条件分析区域特征的基本思路区域特征分析应从区位入手,整体上把握,详细思路和程序如下图所示:2018年4月13日,在海南省举办的建省3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提出海南省“在全国领先建设生态省”(1)下列关于海南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我国唯一热带高效农作物基地B.地势特征为南高北低C.大部分为亚热带景观,物种丰富D.河流较为短小(2)仅从气候方面考虑,海南岛盐场相宜分布在岛屿的 ()A.东部沿海 B.西部沿海C.南部沿海 D.北部沿海【解析】(1)选D,(2)选B。第(1)题,我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省区均有大面积区域分布于热带,且均有热带作物的种植,因此海南岛不是我国唯一热带高效农作物基地。海南岛中部为山区四周沿海为狭窄的平原,故地势为中间高四周低。海南岛全区域位于热带,均属于热带景观。因海南岛面积小中部地势高,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且较为短小。第(2)题,盐场的布局主要考虑气候和地形因素,高温期长;降水日数少,光照足够;地形平坦的区域适合晒盐。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据图分析可知,西部地区分布有热带稀树草原,证明当地降水量比其他区域较少,主要是因为西部沿海地区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课堂检测·素养达标(2024·常德高二检测)我国“十三五”规划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实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将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1、2题。1.以上划分是按 ()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2.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区域都有肯定的面积和范围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样C.各区域间都有特别明确的界线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解析】1选C,2选A。第1题,四类主体功能区是结合了将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等因素划分,不是单一指标,是综合指标;是按人文要素划分的,不是自然指标划分的;没有考虑地理位置差异。第2题,区域是地理的空间单位,各区域都有肯定的面积和范围;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具有相像性,但并不完全一样;各区域间不肯定有特别明确的界线;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因地制宜,不完全一样。读沿106.5°E经线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完成3、4题。3.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C.是400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4.下列有关②地说法正确的是 ()A.与①地气候类型相同B.与①地相同,以水田为主C.土壤主要为紫色土D.盆地地形,比①地太阳辐射量多【解析】3选B,4选C。第3题,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包括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第4题,依据图示信息推断②地是四川盆地,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与①地温带季风气候类型不同;①地耕地以旱地为主,四川盆地耕地以水田为主;四川盆地土壤主要为紫色土;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我国幅员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下图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读图,完成5、6题。5.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D.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6.比较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大B.都是其次产业比重最大C.都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D.第一产业比重都占一半以上【解析】5选D,6选B。第5题,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中,西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面积最大;东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城市化水平最高。第6题,由图中比重易得出其次产业比重最大。土壤是在肯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如下图)。据此完成7、8题。7.关于我国古代依据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实际土壤类型分布一样 B.边界具有确定性C.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 D.区域内部无差异8.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渐渐削减,其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解析】7选C,8选B。第7题,图示土壤的分布与实际土壤分布并不完全一样,如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内蒙古西部、新疆北部以荒漠土为主;土壤分布的界线具有过渡性;区域内部具有相像性,但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区域内部具有相像性,但仍有差异,如南方红土区,贵州地区因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薄,而广东地区红壤厚度大。第8题,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微生物及其会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质,即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改变与植被生长状况亲密相关。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由沿海向内陆地区发生改变,改变的缘由主要是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不断削减,使植被由森林向草原、荒漠改变。(2024·昆明高二检测)爪哇岛又称雷岛,地处板块边界上,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岛上物种资源丰富,有独角犀牛、老虎、野牛等,约400种鸟类、100种蛇类、500多种蝴蝶及多种昆虫。据此完成9~11题。9.爪哇岛土壤肥沃的缘由不包括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