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一中国史篇第4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960~1368年第10讲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学案含解析_第1页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一中国史篇第4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960~1368年第10讲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学案含解析_第2页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一中国史篇第4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960~1368年第10讲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学案含解析_第3页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一中国史篇第4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960~1368年第10讲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学案含解析_第4页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一中国史篇第4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960~1368年第10讲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学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0讲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思维导图||史论术语|1.程朱理学宣扬“天理”,把天理和封建伦理道德结合起来,朱熹强调“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陆九渊的“心学”强调内心反省就可以得到天理。2.北宋毕昇独创活字印刷术,军事上更广泛的运用火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3.两宋时期,词的创作进入繁盛时期,风格有婉约派和豪放派。4.元代是戏剧发展的重要时期,元曲是重要代表,与民族融合的发展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密不行分。一、宋元时期的思想1.程朱理学(1)背景:北宋时期,儒学者绽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佛道思想说明儒家义理。(2)主见主见代表哲学观相识论“二程”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封建伦理道德干脆联系起来强调“三纲五常”朱熹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eq\x(1)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3)影响①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须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eq\x(2)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②朱熹编著的《eq\x(3)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③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2.陆九渊的心学(1)宇宙观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2)相识论:只需内心反省就可得到天理。eq\a\vs4\al(|学问拓展|)理学的世俗化朱熹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说明“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化人心。在朱熹等人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化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这些读物都是将理学思想世俗化,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三字经》更为典型,几乎家喻户晓。eq\a\vs4\al(|素养感悟|)理学家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志士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是比“修身齐家”更大程度的价值实现。将个人的才华、学识贡献给国家、民族和人民,是中国学问分子的价值追求,也是一种使国家民族纵然处于苦难境况而终能矗立不败的精神凝合力。二、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1.科技成就(1)四大独创①印刷术:宋代是eq\x(4)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运用彩色套印技术;北宋平民eq\x(5)毕昇独创胶泥活字印刷术。②火药:宋朝为抵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运用火药。③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eq\x(6)航海。(2)天文历法①元代科学家eq\x(7)郭守敬革新浑仪,造出的简仪结构简化,精度提高。②元朝时郭守敬编订《eq\x(8)授时历》,对指导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3)农学:元朝王祯编写《农书》。2.文学成就(1)宋词①旺盛缘由:商业发展,城市旺盛,市民数量的增加;词更便于抒发感情。②代表作家:婉约派:柳永、女词人eq\x(9)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2)元曲①形成:散曲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②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③代表:eq\x(10)关汉卿、马致远等。3.书法:北宋苏轼、元朝赵孟eq\a\vs4\al()等人的行书,备受世人宠爱。4.绘画(1)两宋: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2)风俗画是北宋画坛的最大亮点。代表作是张择端的《eq\x(11)清明上河图》。(3)元朝时,文人画成就突出,王冕的《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eq\a\vs4\al(|概念阐释|)市民文学封建社会后期,为适应城市居民须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又称为城市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的社会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它是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素养提升————————————————素养热词理学的形成、四大独创、宋元文学和戏曲艺术素养解读时空观念链接先秦及明清时期,从时空角度分析比较宋明理学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影响,综合理解儒学发展的地位及特点。历史说明宋明理学是儒学成熟与定型的表现,表明儒学发展渐渐理论化、世俗化,适应了君主专制加强的须要;宋元科技文化旺盛,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史料实证运用图文史料,解读实证理学主见、特点及影响;从考古实物、历史史料中实证宋元科技文化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唯物史观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客观辩证地相识宋词、元曲、宋元绘画等文化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及影响。家国情怀从宋明理学的客观主动性角度,理解理学对中华民族群体性格与个人意志、性格塑造的影响,培育个人斗志及爱国民族情怀。◆主题一儒家思想的思辨化——理学(一)家国情怀——理学的特点[史料]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汲取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确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信任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志向,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解读]上述史料是对理学的评价,包含了对理学本质特点的相识。史料信息“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说明理学的核心是儒家的礼法和伦理道德。史料信息“汲取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表明其汲取佛、道思想,从而提高了思辨性,成为一门哲学。史料信息“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确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志向,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强调了理学家追求的目标,注意自身修养,关注社会现实。|历史说明|★理学的特点儒学进一步思辨化理学的突出特点。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或“故意灭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相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更多汲取了佛、道因素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特点。理学的佛道化是更多地汲取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汲取进来,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见(二)史料实证——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史料]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王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丢失其方向与动力。王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摘编自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探究]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两派思想家观点的不同。[提示]程朱认为理是万物本原,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程朱主见探究外物,王阳明强调内心自省。|历史说明|★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项目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世界的本原“理”是万物的本原“心”是万物的本原方法论强调“格物致知”“独创本心”或“致良知”道德观主见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主见人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相同点本质都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内容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都继承了孔孟“仁”“礼”,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影响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主动作用(三)史料实证——宋明理学对人性的扼杀[史料]注:上图是依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解读]宋元至明清,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等级名分制度,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导致节妇烈女人数大幅度增加。对应训练1(2025届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模拟)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致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这表明理学()A.以弘扬纲常伦理和提倡特性解放为本B.源于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C.融合佛道思想凸显其逻辑性和道德性D.成为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解析:选C依据题干材料中“既有精致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信息,可知宋代理学融合了佛道思想,体现出思辨化的特点,故选C项;理学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并未强调以特性解放为本,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不是源于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理学的发展及地位,D项错误。◆主题二宋元时期的科技文艺(一)家国情怀——儒学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史料]儒家经典不是特地的科技经典,但是,儒家经典中包含了丰富的自然学问、科技学问,甚至也包含像《尚书·尧典》《尚书·禹贡》《礼记·月令》《周礼·考工记》这样的科技著作。古代科学家也不是特地的职业科学家,从他们的学术爱好和倾向看,他们首先是一般的文化学者,并且有不少是以儒学为生命依归的儒家学者。中国古代科技讲求好用,在好用科技方面发展快速,具有明显的务实性特征。这一特征的形成当然有诸多缘由,然而,与儒学的务实精神亲密相关。——摘编自《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探究]依据史料,概括儒学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提示]儒家经学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儒家学者参加科技探讨,并做出了贡献;儒学的务实精神促进了中国古代好用科技的发展。|历史说明|★儒学对于科技发展的双重作用(1)主动作用①儒学化的科技吸取儒学的务实精神而具有务实性,可以通过发展好用科技而推动整个科技的进步。②儒学化的科技吸取儒学的形而上学概念以作为科学理论的基础,不仅可以为科技供应形而上学的依据,而且可以在确定程度上为科技发展供应所需的理论完备性,使科技不只是停留于技术层面。③儒学化的科技把科技探讨等同于儒学的求道求理的过程,事实上提升了科技探讨的精神文化价值。(2)消极作用①儒学化的科技过多地体现出科技对于儒学的依附性,势必造成科技独立性的缺失。②儒学化的科技过度强调发展好用科技,并以儒学的形而上学概念作为科学理论的基础,事实上造成了科技理论的薄弱。③儒学化的科技强调科技与儒学的一样性,忽视了科技与文化的差别,不利于科技从文化中独立出来。(二)唯物史观——中国古代文学的世俗化[史料]至(元)中叶以后,杂剧家悉为杭州人。……盖杂剧之根本地,已移而至南方,岂非以南宋旧都,文化颇盛之故欤。……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现在)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摘编自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探究]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元杂剧兴起旺盛的缘由。[提示]金元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冲突尖锐,为元杂剧供应了社会素材;元代城市经济的旺盛及市民阶层的消遣需求,为元杂剧旺盛供应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元初曾废科举,元代文人社会地位低下,促使大批文人投身元杂剧的创作,这是元杂剧繁盛的关键因素。|历史说明|★古代中国文学艺术的世俗化趋势(1)表现绘画方面北宋《清明上河图》特地描绘市井生活;明清时期,木刻版画作为插图使小说、话本更加好玩;出现了百姓喜闻乐见的好用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书法方面宋代书法追求特性,忽视法度,提倡“有意无法”;明代书法更加强调特性化创作文学方面宋代士大夫为歌女写词,使其在歌楼舞榭中传唱;宋代话本干脆取材于现实生活,塑造了很多小市民角色;在明代“三言”“二拍”等作品中,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戏曲方面宋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特地的消遣场所——瓦舍;两宋之际产生了南戏;元代出现了元杂剧;清代产生了满意广阔市民文化消遣需求的京剧(2)缘由: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旺盛;市民阶层兴起;印刷术不断提高;社会识字率提高,文化水平渐渐提升;传统轻商意识渐渐淡化等。对应训练2宋代书画创作起先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宠爱通俗画。这表明宋代()A.书画市场渐渐走向成熟B.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阶层C.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D.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解析:选D材料中“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即不同阶层各有所爱,表明人们精神生活丰富,故选D项。|A组|1.(2024年全国卷Ⅱ)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看法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解析:选B由材料“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可知要以安静的心情观赏万物,享受自然的乐趣,人们对四季中奇妙风光的兴致都是相同的,所以人应随着四季的变更享受自然的乐趣,保持内心的欢乐,荣衰宠辱、春夏秋冬,与一般人一样兴奋而来、怡然而去,体现了人和万物的相通之处,故选B项;道家主见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且材料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相通之处而非和谐共处,解除A项;材料强调静观其变,悠然自得而非张扬自我的人生看法,解除C项;无为而治是道家老子的思想主见,程颢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解除D项。2.(2014年全国卷Ⅰ)人性是先秦以来始终探讨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相识,宋明理学家主见“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解析:选D人性本善是孟子的思想,与题干“基于对人性的新相识”不符,故A项错误;人性本恶是荀子的思想,与题干“基于对人性的新相识”不符,故B项错误;宋明理学家继承和发挥孟子的性善论,并对其加以发挥,主见先天性善论,认为天命之性善而气质之性恶,因此须要“存天理,灭人欲”,故C项错误,D项正确。3.(2024年海南卷)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A.南北朝 B.唐朝C.北宋 D.元朝解析:选D据材料“曲者,词之变”和“是否适合配乐演唱”并结合所学宋词可以演唱,可知是由宋词演化而来的元曲,故选D项;南北朝时“词”还没有产生,解除A项;唐朝时的文学主要是诗而不是词,解除B项;北宋时期的主要文学是词,解除C项。4.(2024年海南卷)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A.关羽的个人品德确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B.历代皇帝的好恶确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解析:选C关羽因为忠勇被人称颂,这符合理学宣扬的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因而被统治者所加封,故C项正确。5.(2015年海南卷)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起先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解析:选A据材料中“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可知体现了僧人契嵩将佛教的“治心”与儒学的“治世”思想相类比,说明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故A项正确;儒、佛起先出现合流是在唐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认为儒教和佛教发挥同样的作用,不能说明儒学地位发生动摇,故D项错误。|B组|1.(2025届江苏南通模拟)在外来印度文化哲学与本土道教文化哲学挑战下,儒学家通过诠释伦理与天道的连接,使以心性为核心的传统儒学获得了新的生命,从而构建起不同于佛老的新儒学的理论形态。“新儒学”兴起于()A.先秦 B.西汉C.两宋 D.明清解析:选C由材料“外来印度”“本土道教”可知,“新儒学”是指融合佛道思想形成的宋明理学,其完成了儒学价值信仰体系,故选C项;先秦时期佛教未传入中国,道教也未出现,解除A项;汉代儒学汲取了道家、阴阳五行家和法家的一些思想形成董仲舒儒学,解除B项;明清对理学进行了批判继承,解除D项。2.(2025届四川德阳模拟)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张载并称北宋五子,是理学的开创者。下图是北宋五子学术生涯的主要状况示意图。上图所示状况反映出当时()A.文化教化的均衡发展 B.文化重心的南移已完成C.南北文化沟通的加强 D.经济发展确定文化水平解析:选C材料体现他们长期在北方讲学,后渐渐转移到南方游学,故选C项;材料未体现均衡发展,解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还没有完成,解除B项;题干体现了文化的传播,但是没有体现文化水平的凹凸,解除D项。3.(2025届四川德阳模拟)两宋时期,山水画家讲究“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以主次、远近、大小等类比人伦秩序的概念来作为山水景物布局的方式,山水画逐步取得画坛主流地位。据此可知,山水画的创作()A.反映出士人顺应自然的思想倾向B.受到了程朱理学义理观念的影响C.变更了文人画派注意写意的技法D.满意了民众对艺术多样化的需求解析:选B据材料两宋时期山水画讲究“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以主次、远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