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生产流程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汽车行业生产流程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汽车行业生产流程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汽车行业生产流程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汽车行业生产流程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行业生产流程作业指导书TOC\o"1-2"\h\u16957第1章原材料采购与检验 572911.1原材料采购流程 537911.1.1采购需求分析 591121.1.2供应商选择 554101.1.3询价与比价 559521.1.4合同签订 564991.1.5订单跟踪 549771.2原材料检验标准 556531.2.1检验依据 595251.2.2检验项目 5139161.2.3检验方法 5318071.2.4检验结果判定 5245141.3供应商管理 5292211.3.1供应商评价 6120101.3.2供应商激励机制 6237411.3.3供应商辅导 699981.3.4供应商淘汰机制 631201.4物流与仓储 646671.4.1物流运输 668361.4.2仓储管理 6165541.4.3出入库管理 689791.4.4库存盘点 61961第2章产品设计与开发 6236532.1设计输入 694482.1.1市场调研 6196262.1.2功能需求 644022.1.3技术指标 643912.1.4设计规范 7260622.2设计输出 7293632.2.1概念设计 7210322.2.2详细设计 7279852.2.3设计变更 7193062.3设计评审 7199242.3.1评审组织 7118172.3.2评审内容 7238982.3.3评审结论 826602.4设计验证与确认 845762.4.1设计验证 8215862.4.2设计确认 8133752.4.3设计冻结 818650第3章工艺规划与布局 8121183.1工艺流程设计 827363.1.1工艺流程概述 864373.1.2工艺流程设计原则 8259593.1.3工艺流程设计内容 9200103.2生产线布局 9199593.2.1生产线布局概述 9307843.2.2生产线布局原则 9134453.2.3生产线布局方法 9260563.3设备选型与采购 965193.3.1设备选型原则 9314753.3.2设备采购流程 10102623.4工艺参数设定 1057193.4.1工艺参数概述 10274673.4.2工艺参数种类 10192573.4.3工艺参数设定方法 105437第4章冲压工艺 11100424.1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11227404.1.1模具设计原则 1197954.1.2模具制造 1131864.2冲压设备操作 11201894.2.1设备选型 11182784.2.2设备操作流程 116114.3冲压件检验 11306784.3.1检验标准 11101584.3.2检验方法 1174884.4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 11194964.4.1生产效率提升 11296354.4.2成本控制 1230313第5章焊接工艺 12324505.1焊接方法选择 12324595.1.1常用焊接方法 1255445.1.2焊接方法选择依据 1296255.2焊接设备与参数设定 12276105.2.1焊接设备选型 1271135.2.2焊接参数设定 1353965.3焊接质量检验 1367485.3.1外观检验 13209285.3.2尺寸检验 13178745.3.3无损检测 1328325.3.4力学功能检验 13180225.4焊接自动化与智能化 13258275.4.1焊接自动化 137385.4.2焊接智能化 1315282第6章涂装工艺 1469846.1前处理工艺 14223076.1.1脱脂 14270546.1.2表面调整 1476636.1.3酸洗 14171386.1.4磷化 14159366.2喷涂工艺 14159376.2.1喷涂材料 1455536.2.2喷涂设备 14167596.2.3喷涂工艺流程 14160186.3干燥与固化 15168716.3.1干燥 1551616.3.2固化 15256176.4涂装质量检验 15199636.4.1外观检验 15149226.4.2厚度检验 1547116.4.3附着力检验 1585496.4.4耐腐蚀功能检验 1589876.4.5功能性检验 1529659第7章总装工艺 1566967.1零部件配送 15202327.1.1零部件分类 1594107.1.2零部件储存 15172677.1.3零部件配送 16207197.2装配工艺 16205457.2.1装配顺序 16280757.2.2装配方法 16192587.2.3装配标准 16146797.2.4装配质量控制 1687217.3调试与检测 16144397.3.1功能性调试 1617377.3.2功能检测 1678477.3.3安全性检测 16267367.3.4噪音和振动检测 16183277.4整车下线 16252277.4.1整车检查 16242317.4.2整车清洗 16247947.4.3整车交付 167774第8章质量管理 17251938.1质量计划制定 1714588.1.1制定目的 17240748.1.2制定依据 1774468.1.3制定内容 1770788.2过程控制与检验 17289418.2.1过程控制 17125508.2.2检验 17220828.3不合格品处理 1715438.3.1不合格品判定 17275118.3.2不合格品标识 1790518.3.3不合格品隔离 18122288.3.4不合格品处理 18266808.4持续改进 18307218.4.1持续改进机制 18262828.4.2改进措施实施 1892978.4.3改进效果评价 1825451第9章供应链管理 18161609.1供应商质量管理 1875239.1.1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18146259.1.2供应商质量控制 18251549.1.3供应商关系管理 18209939.2物流与库存管理 18247859.2.1物流管理 18317239.2.2库存管理 19283999.3生产计划与调度 19143649.3.1生产计划 19267119.3.2调度管理 1974409.4供应链协同 19134669.4.1信息共享 19315009.4.2协同计划与预测 19138179.4.3协同优化 1931255第10章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191229010.1环境管理体系 19937410.1.1环境方针与目标 192767710.1.2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191135310.1.3环境管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202135210.1.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与持续改进 20253841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201243510.2.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与目标 202866910.2.2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 20861710.2.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201846010.2.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持续改进 201659610.3环保与节能 203050310.3.1废物分类与处理 20119410.3.2节能措施与实施 202172410.3.3污染防治与设施运行 20704710.4应急管理与实践操作 203210910.4.1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 212533610.4.2应急设施与物资管理 211889610.4.3报告与调查处理 212541810.4.4应急培训与宣传教育 21第1章原材料采购与检验1.1原材料采购流程1.1.1采购需求分析根据汽车生产计划,对所需原材料进行分类、编码,并分析采购数量、质量要求、交货时间等关键要素。1.1.2供应商选择依据原材料类别、质量要求、价格、供应商信誉等因素,筛选合适的供应商。1.1.3询价与比价向候选供应商发送询价单,收集报价信息,进行比价分析,保证采购成本合理。1.1.4合同签订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证合同条款清晰、合理。1.1.5订单跟踪对采购订单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跟踪,保证原材料按时、按量、按质交付。1.2原材料检验标准1.2.1检验依据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及供应商技术资料,制定原材料检验标准。1.2.2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尺寸、功能、化学成分、力学功能等关键指标。1.2.3检验方法采用合适的检验方法,如目视检查、测量、试验等,保证检验结果准确。1.2.4检验结果判定根据检验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不合格品及时反馈给供应商并要求整改。1.3供应商管理1.3.1供应商评价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包括质量、价格、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方面。1.3.2供应商激励机制对优秀供应商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供应商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1.3.3供应商辅导对供应商进行技术辅导,提高其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1.3.4供应商淘汰机制对评价不合格的供应商,实行淘汰机制,保证供应链的稳定和优质。1.4物流与仓储1.4.1物流运输选择合适的物流公司,保证原材料安全、快速地运输到企业。1.4.2仓储管理对原材料进行合理存放、分类、标识,保证仓储环境符合要求。1.4.3出入库管理建立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保证原材料的有效使用和库存量的合理控制。1.4.4库存盘点定期进行库存盘点,保证原材料账物相符,及时发觉并解决问题。第2章产品设计与开发2.1设计输入2.1.1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开发应基于充分的市场调研,包括但不限于潜在客户需求、竞争对手分析、行业趋势及法规要求。通过市场调研,收集并整理出产品设计的初步方向和目标。2.1.2功能需求根据市场调研结果,明确产品的功能需求,包括基本功能和增值功能。功能需求应具体、明确,并具备可测试性。2.1.3技术指标依据功能需求,制定产品的技术指标,如尺寸、重量、功能、耐久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技术指标应满足国家及行业标准,并具有前瞻性。2.1.4设计规范结合企业内部资源和技术优势,制定产品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等。2.2设计输出2.2.1概念设计根据设计输入,开展概念设计,形成初步设计方案。概念设计应包括产品布局、主要结构、关键零部件选型等。2.2.2详细设计在概念设计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产品整体结构设计;(2)零部件设计及选型;(3)接口设计;(4)公差配合与装配关系;(5)设计计算与仿真分析;(6)设计图纸及技术文件。2.2.3设计变更在设计过程中,如遇到问题或需求变更,应及时进行设计变更,并对变更内容进行评审和验证。2.3设计评审2.3.1评审组织成立设计评审小组,负责组织设计评审工作。评审小组成员应包括项目经理、设计师、工程师、质量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2.3.2评审内容设计评审应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输入的完整性和正确性;(2)设计输出的符合性和可行性;(3)设计计算与仿真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设计图纸及技术文件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5)产品功能、质量、成本、周期等方面的综合评估。2.3.3评审结论评审结束后,形成评审报告,明确评审结论。对于评审中发觉的问题,应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效果。2.4设计验证与确认2.4.1设计验证通过实验、测试等方法,验证产品设计是否符合技术指标和功能需求。设计验证应包括以下内容:(1)零部件级验证;(2)系统级验证;(3)整车级验证。2.4.2设计确认在完成设计验证后,组织设计确认。设计确认应包括以下内容:(1)验证结果的评审;(2)设计输出文件的审查;(3)产品设计是否符合法规、标准及客户要求;(4)确认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和可维护性。2.4.3设计冻结通过设计确认的产品设计,进行设计冻结,作为后续生产、采购、装配等环节的依据。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设计冻结文件。第3章工艺规划与布局3.1工艺流程设计3.1.1工艺流程概述工艺流程设计是汽车制造的核心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工序,实现高效、低成本的生产。本节主要阐述汽车行业生产流程的工艺流程设计。3.1.2工艺流程设计原则工艺流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生产安全、环保;(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充分考虑生产线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4)遵循国家及行业标准,保证产品质量。3.1.3工艺流程设计内容工艺流程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生产目标,分析产品结构;(2)确定生产工序,划分生产单元;(3)制定生产节拍,平衡生产线;(4)优化物流路径,降低运输成本;(5)编制工艺文件,指导生产操作。3.2生产线布局3.2.1生产线布局概述生产线布局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3.2.2生产线布局原则生产线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工艺流程要求,提高生产效率;(2)保证物流顺畅,降低运输成本;(3)充分考虑安全、环保因素;(4)便于设备维护和管理;(5)适应生产规模变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3.2.3生产线布局方法生产线布局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直线型布局;(2)U型布局;(3)环形布局;(4)模块化布局。3.3设备选型与采购3.3.1设备选型原则设备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生产工艺要求;(2)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3)具有良好的性价比;(4)设备供应商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5)考虑设备的环保、节能功能。3.3.2设备采购流程设备采购流程包括以下环节:(1)需求分析;(2)市场调研;(3)招标、投标;(4)设备选型;(5)签订合同;(6)设备验收;(7)售后服务。3.4工艺参数设定3.4.1工艺参数概述工艺参数是指导生产操作的重要依据,合理的工艺参数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3.4.2工艺参数种类工艺参数包括以下几种:(1)材料参数:如材料种类、牌号、规格等;(2)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时间等;(3)质量参数:如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力学功能等;(4)安全参数:如设备运行速度、安全距离等。3.4.3工艺参数设定方法工艺参数设定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理论计算;(2)实验验证;(3)经验数据;(4)参照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第4章冲压工艺4.1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4.1.1模具设计原则根据汽车零件图纸,分析并确定冲压工艺方案。模具设计应满足产品尺寸精度、形状及工艺要求。模具结构应简单、合理,便于制造、调试及维护。4.1.2模具制造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保证模具具有良好的耐磨性、硬度及韧性。采用高精度加工设备,保证模具各部件的加工精度。对模具进行热处理,提高其使用寿命。4.2冲压设备操作4.2.1设备选型根据冲压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冲压设备,保证设备功能稳定、安全可靠。设备应具备自动送料、自动出料、自动计数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4.2.2设备操作流程操作前检查设备状态,保证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按照工艺参数调整设备,保证冲压过程中压力、速度等参数稳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发生。4.3冲压件检验4.3.1检验标准参照汽车零件图纸及相关标准,制定冲压件检验标准。检验项目包括尺寸精度、形状、表面质量等。4.3.2检验方法采用通用量具、专用检具及三坐标测量仪等设备进行检验。对不合格品进行判定、标记、隔离及处理。4.4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4.4.1生产效率提升优化冲压工艺,缩短生产周期。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4.4.2成本控制优化模具设计,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减少原材料浪费,提高材料利用率。严格执行生产计划,降低生产成本。第5章焊接工艺5.1焊接方法选择焊接作为汽车制造中的环节,其方法选择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功能及使用寿命。本节主要介绍汽车行业中常用的焊接方法,并根据零部件材质、结构及功能要求进行合理选择。5.1.1常用焊接方法(1)气体保护焊:包括手工电弧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离子焊等。(2)电阻焊:如点焊、凸焊、滚焊等。(3)钎焊:包括硬钎焊和软钎焊。(4)其他焊接方法:如摩擦焊、扩散焊、超声波焊等。5.1.2焊接方法选择依据(1)零部件材质:根据不同材质的焊接功能,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2)结构设计:考虑焊接部件的结构特点,选择易于操作、焊接质量稳定的焊接方法。(3)功能要求:根据汽车零部件的使用功能,选择能满足强度、韧性、疲劳寿命等要求的焊接方法。(4)生产效率:结合生产规模,选择高效率的焊接方法。5.2焊接设备与参数设定5.2.1焊接设备选型根据所选焊接方法,选用相应的焊接设备。设备选型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焊接设备的功能:如焊接方式、焊接速度、焊接厚度范围等。(2)设备稳定性:要求设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设备精度:保证焊接质量,满足零部件的精度要求。(4)设备安全性:保证操作安全,降低风险。5.2.2焊接参数设定焊接参数是影响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1)焊接电流: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2)焊接电压:影响焊接熔池的大小和形状,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3)焊接速度:影响焊接热输入,需根据焊接材料和厚度选择。(4)保护气体:选择适宜的保护气体,保证焊接过程的稳定性。(5)其他参数:如焊接时间、焊接顺序等。5.3焊接质量检验为保证汽车焊接质量,需对焊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5.3.1外观检验检查焊缝表面是否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5.3.2尺寸检验测量焊缝尺寸、形状及位置,保证符合设计要求。5.3.3无损检测采用射线、超声波、磁粉等检测方法,对焊缝内部缺陷进行检测。5.3.4力学功能检验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弯曲、冲击等力学功能试验,以验证焊接接头的功能。5.4焊接自动化与智能化汽车行业的发展,焊接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本节主要介绍焊接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相关内容。5.4.1焊接自动化焊接自动化技术包括:(1)焊接:实现焊接过程的自动化、精确化。(2)焊接专机:针对特定焊接工艺,提高焊接效率。(3)自动化生产线:实现焊接生产的高效、稳定运行。5.4.2焊接智能化焊接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1)智能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实现焊接过程的优化控制。(2)智能传感技术:实时监测焊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提高焊接质量。(3)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焊接工艺,提高焊接质量。第6章涂装工艺6.1前处理工艺6.1.1脱脂在涂装前,首先应对车身进行脱脂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油脂、油污和尘埃等杂质。脱脂过程采用碱性脱脂剂,通过浸泡或喷淋方式,保证车身表面清洁。6.1.2表面调整脱脂后,对车身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以消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渣、飞溅等缺陷,提高涂层的附着力。6.1.3酸洗为了去除车身表面的氧化物、锈蚀和其他腐蚀产物,采用酸洗工艺。酸洗后,应及时进行中和处理,避免对后续涂层产生影响。6.1.4磷化磷化处理是在车身表面形成一层磷酸盐膜,以提高涂层的耐腐蚀功能。磷化过程中,需控制好槽液的pH值、温度和磷化时间,保证磷化膜的质量。6.2喷涂工艺6.2.1喷涂材料根据汽车涂装要求,选择合适的涂料。涂料分为底漆、中涂和面漆,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6.2.2喷涂设备采用高压无气喷涂、静电喷涂等先进设备,保证涂料均匀、高效地附着在车身表面。6.2.3喷涂工艺流程(1)底漆喷涂:在磷化膜上均匀喷涂底漆,以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和防锈功能。(2)中涂喷涂:在底漆干燥后,进行中涂喷涂,以填平底漆表面的缺陷,提高面漆的附着力和外观效果。(3)面漆喷涂:在中涂干燥后,进行面漆喷涂。面漆具有较好的耐候性、耐腐蚀性和装饰性。6.3干燥与固化6.3.1干燥喷涂完成后,采用自然干燥或强制干燥的方式,使涂层逐渐失去溶剂,达到干燥状态。6.3.2固化干燥后的涂层需进行固化处理,以提高涂层的硬度和附着力。固化工艺通常采用高温烘烤,烘烤温度和时间根据涂料类型和功能要求确定。6.4涂装质量检验6.4.1外观检验对涂装后的车身进行外观检验,检查涂层表面是否存在流挂、橘皮、针孔等缺陷。6.4.2厚度检验采用涂层测厚仪对涂层厚度进行检测,保证涂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6.4.3附着力检验通过划格法、划圈法等方法检验涂层的附着力,保证涂层与底材结合牢固。6.4.4耐腐蚀功能检验对涂装后的车身进行盐雾试验,评估涂层的耐腐蚀功能。6.4.5功能性检验对涂装后的车身进行功能性检验,如漆膜硬度、光泽度、耐候性等,保证满足使用要求。第7章总装工艺7.1零部件配送7.1.1零部件分类根据零部件的种类、规格和用途,进行合理分类,保证装配过程中零部件的准确配送。7.1.2零部件储存零部件应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进行储存,保证零部件的质量和功能。7.1.3零部件配送根据装配线需求,采用合理的配送方式,保证零部件及时、准确地送达装配工位。7.2装配工艺7.2.1装配顺序按照汽车装配工艺流程,合理安排装配顺序,保证装配质量。7.2.2装配方法采用正确的装配方法,包括手动、机械、气动和电动工具等,提高装配效率。7.2.3装配标准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零部件装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7.2.4装配质量控制对装配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及时发觉并解决装配质量问题。7.3调试与检测7.3.1功能性调试对汽车各系统进行功能性调试,保证各项功能正常。7.3.2功能检测对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等功能进行检测,保证整车功能符合标准。7.3.3安全性检测对汽车的安全功能进行检测,包括灯光、制动、转向等,保证行车安全。7.3.4噪音和振动检测对汽车的噪音和振动进行检测,保证整车舒适性。7.4整车下线7.4.1整车检查对下线车辆进行外观、内饰、功能等方面的全面检查,保证整车质量。7.4.2整车清洗对车辆进行清洗,去除装配过程中的油污、灰尘等,提升车辆外观质量。7.4.3整车交付完成所有检查和清洗工作后,将合格车辆交付给客户或相关部门。第8章质量管理8.1质量计划制定8.1.1制定目的质量计划制定旨在明确汽车生产过程中质量目标、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保证生产流程各环节符合质量标准。8.1.2制定依据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及客户需求,结合产品特性和生产过程,制定质量计划。8.1.3制定内容(1)质量目标:明确汽车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目标,如产品合格率、不良品率等。(2)质量要求:规定各工序的质量要求,包括尺寸、功能、外观等方面。(3)质量控制措施:制定预防性控制措施,保证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及时发觉和处理。(4)质量责任:明确各岗位的质量责任,保证质量计划的有效实施。8.2过程控制与检验8.2.1过程控制(1)严格执行工艺规程,保证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质量。(2)对生产设备、工装、量具进行定期检查、校准,保证设备状态良好。(3)对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水平。8.2.2检验(1)设置检验站点,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关键部位进行检验。(2)制定检验规程,明确检验项目、方法、频次及判定标准。(3)对检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反馈质量信息。8.3不合格品处理8.3.1不合格品判定依据检验规程和判定标准,对不合格品进行判定。8.3.2不合格品标识对不合格品进行明显标识,防止误用。8.3.3不合格品隔离将不合格品隔离存放,防止对合格品造成影响。8.3.4不合格品处理(1)对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2)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返修或报废处理。(3)跟踪不合格品处理结果,保证质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8.4持续改进8.4.1持续改进机制建立质量改进小组,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评审,发觉潜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8.4.2改进措施实施对已制定的改进措施进行跟踪、实施,保证改进效果。8.4.3改进效果评价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持续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第9章供应链管理9.1供应商质量管理9.1.1供应商选择与评估在汽车行业的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应对潜在供应商进行严格的选择与评估。评估内容应包括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交货及时性以及价格竞争力等方面。9.1.2供应商质量控制建立供应商质量控制机制,保证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质量要求。通过定期审核、质量培训和质量改进活动,提升供应商的质量水平。9.1.3供应商关系管理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关系,实现共赢发展。通过定期沟通、技术交流、合作研发等方式,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9.2物流与库存管理9.2.1物流管理优化物流网络,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根据生产需求,合理规划运输路线、运输方式和运输时间,保证零部件和成品的准时交付。9.2.2库存管理实施有效的库存管理,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通过精确的需求预测、合理的库存策略和先进的库存控制系统,实现库存水平的优化。9.3生产计划与调度9.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