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TOC\o"1-2"\h\u14836第1章建筑设计概述 4151121.1建筑设计基本概念 470771.2建筑设计流程与要求 458711.3设计团队组织与管理 513215第2章建筑设计前期工作 5164052.1项目立项与策划 621922.1.1项目背景分析 6259132.1.2项目目标定位 6281242.1.3立项手续办理 6300282.2建筑设计任务书编制 6172532.2.1设计原则与要求 647492.2.2设计内容与深度 611992.2.3设计进度安排 6111802.3场地分析与设计 6107452.3.1场地现状分析 6212382.3.2场地设计策略 6131202.3.3建筑与场地关系处理 6275982.3.4绿色生态设计 713390第3章建筑方案设计 7186903.1方案设计基本要求 7128603.1.1设计依据 7273263.1.2设计原则 7261333.1.3设计内容 7166853.2建筑平面布局设计 7218813.2.1功能分区 7166493.2.2交通流线 7310893.2.3户型设计 7167983.2.4公共空间 7114813.3建筑空间设计 861673.3.1室内空间 899823.3.2景观空间 8169133.3.3立体绿化 8113763.3.4采光与通风 8168273.4建筑造型设计 8120503.4.1形态与风格 882133.4.2色彩与材质 881693.4.3立面设计 8281693.4.4细部处理 82115第4章建筑施工图设计 890794.1施工图设计基本要求 8279414.1.1本章节主要阐述施工图设计的基本要求,以保证施工图设计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行性。 8295444.1.2施工图设计应遵循我国现行建筑法规、标准和规范,结合项目特点,充分考虑施工工艺、材料功能和施工技术。 8223134.1.3施工图设计应明确建筑物的结构体系、构造做法、设备配置、装修标准等,保证施工图内容清晰、准确、详尽。 8271744.1.4施工图设计应注重细节处理,保证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一致,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 8237844.1.5施工图设计应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949654.2结构施工图设计 9146804.2.1结构施工图设计应依据结构设计规范和计算书,明确结构体系、构件类型、材料功能等。 9189884.2.2结构施工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9130134.2.3结构施工图设计应保证结构安全、合理、经济,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抗震要求。 9322254.3设备施工图设计 9190294.3.1设备施工图设计应包括给排水、暖通、电气、智能化等专业的施工图。 9261414.3.2设备施工图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9126844.3.3设备施工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9195464.4装修施工图设计 10144194.4.1装修施工图设计应依据建筑设计和装修标准,明确装修风格、材料、工艺等。 10256424.4.2装修施工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10252294.4.3装修施工图设计应注重室内空间、色彩、材质的搭配,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和美观要求,同时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1011804第5章建筑施工技术 10209865.1基础工程施工 106885.1.1工程准备 10194105.1.2土方工程 1035975.1.3基础垫层施工 1082335.1.4基础钢筋工程 1026525.1.5模板工程 11105915.1.6混凝土工程 11138055.2主体结构工程施工 1131195.2.1钢筋工程 11111555.2.2模板工程 11258835.2.3混凝土工程 11140445.2.4钢结构工程 11138875.3装修工程施工 11192175.3.1室内装修工程 11166065.3.2外墙装修工程 11151335.3.3门窗工程 1141265.3.4装修细部工程 124645.4设备安装工程施工 12263155.4.1给排水工程 1294975.4.2电气工程 1241275.4.3通风与空调工程 12215475.4.4消防工程 12214725.4.5弱电工程 128103第6章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1241776.1施工组织设计 12256676.1.1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12206836.1.2施工组织设计原则 129066.1.3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12117676.2施工进度计划 1391226.2.1施工进度计划概述 13279036.2.2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方法 13138836.2.3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与控制 13156726.3施工质量管理 13184626.3.1施工质量管理概述 13122966.3.2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13260906.3.3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1394966.4施工安全管理 1320486.4.1施工安全管理概述 13299796.4.2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3181116.4.3施工安全处理 1314247第7章绿色建筑与节能设计 14249347.1绿色建筑基本概念 1494587.2节能建筑设计与技术 14136697.3可再生能源利用 14231607.4绿色建筑评价与认证 1428902第8章智能建筑设计 14168558.1智能建筑概述 14252898.1.1智能建筑的定义与分类 1449498.1.2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1570288.2智能建筑系统设计 15312308.2.1智能建筑系统组成 15279358.2.2智能建筑系统设计原则 15197618.2.3智能建筑系统设计内容 1539748.3智能建筑施工与验收 15133358.3.1智能建筑施工准备 1525998.3.2智能建筑施工要点 15269748.3.3智能建筑验收 16249508.4智能建筑运行与维护 16189808.4.1智能建筑运行管理 1699028.4.2智能建筑维护保养 1628929第9章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16182159.1工程质量控制概述 16262489.1.1工程质量控制的目的与意义 1680239.1.2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与依据 16314269.2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17140599.2.1抽样检测 17141779.2.2实验室检测 17303639.2.3现场检测 1763449.2.4检测结果处理 17280689.3工程质量处理 17276729.3.1工程质量的定义与分类 17112799.3.2工程质量的报告与调查 17253169.3.3工程质量的处理 1782349.4工程质量验收 18125999.4.1工程质量验收的组织与程序 1863739.4.2工程质量验收的标准与内容 18289409.4.3工程质量验收的结论与处理 1823533第10章建筑工程后期管理与维护 18780210.1建筑工程交付使用 183013410.1.1交付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182305210.1.2交付使用程序 192326010.2建筑工程维护与管理 191924010.2.1建筑工程日常维护 192803110.2.2建筑工程管理组织 19268010.3建筑工程改造与扩建 192010110.3.1改造与扩建的原则 193190710.3.2改造与扩建的实施 202506510.4建筑工程寿命周期评估与实践 20202110.4.1寿命周期评估方法 202623710.4.2寿命周期实践案例 20第1章建筑设计概述1.1建筑设计基本概念建筑设计是指根据社会需求、功能要求、环境特点以及经济条件,运用建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对建筑物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性的创作活动。它是建筑物的构思、规划、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旨在为人类创造安全、舒适、美观、经济、环保的生活和工作空间。1.2建筑设计流程与要求建筑设计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项目前期调研:了解项目背景、市场需求、用地条件、政策法规等,为设计提供基础资料。(2)方案设计:根据前期调研成果,进行建筑物的功能分区、空间组织、形式构思等设计工作。(3)初步设计:对方案设计进行深化,明确建筑物的结构体系、材料选用、设备配置等。(4)施工图设计:在初步设计基础上,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满足施工要求。(5)施工配合: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解决设计问题,保证设计意图得以实现。建筑设计要求如下:(1)符合国家政策法规和建筑行业标准。(2)充分考虑功能需求,合理布局空间。(3)注重建筑物的经济性、实用性和美观性。(4)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1.3设计团队组织与管理设计团队的组织与管理是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效率的关键。设计团队通常由以下人员组成:(1)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总体策划、组织协调和成果审核。(2)建筑设计师:负责建筑物的功能布局、空间组织和形式设计。(3)结构工程师:负责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和计算。(4)设备工程师:负责建筑物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设备配置。(5)景观设计师:负责建筑物周边环境的景观设计。设计团队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分工,保证团队成员各司其职。(2)制定合理的设计进度计划,保证项目按期完成。(3)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设计质量。(4)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及时发觉问题并加以解决。(5)注重设计团队的人才培养和知识更新,提高团队整体水平。第2章建筑设计前期工作2.1项目立项与策划2.1.1项目背景分析本项目立项应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市场需求,充分考虑区域发展规划、城市设计导则和环境保护要求。分析项目背景,明确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2项目目标定位根据项目背景,明确项目目标,包括功能定位、形象定位、品质定位等。保证项目设计符合国家及地方政策导向,满足市场需求,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1.3立项手续办理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规定,办理项目立项手续,包括项目申报、审批、备案等。同时开展项目策划,为后续设计工作提供依据。2.2建筑设计任务书编制2.2.1设计原则与要求依据项目目标定位,明确设计原则与要求,包括建筑风格、功能布局、空间组织、绿色环保等方面。为设计团队提供明确的设计方向。2.2.2设计内容与深度详细阐述建筑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设计内容。明确设计深度,保证设计成果满足施工和验收要求。2.2.3设计进度安排根据项目总体进度要求,合理制定设计进度计划,保证设计工作有序推进。2.3场地分析与设计2.3.1场地现状分析对项目场地进行实地踏勘,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场地现状,包括地形地貌、交通条件、周边环境、配套设施等。2.3.2场地设计策略结合场地现状分析,制定场地设计策略,包括总平面布局、建筑布局、景观设计、交通组织等。2.3.3建筑与场地关系处理在场地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场地的关系,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包括建筑与地形、景观、交通等方面的有机融合。2.3.4绿色生态设计遵循绿色建筑原则,充分考虑场地内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运用绿色技术和生态策略,提高项目环境品质和节能效果。第3章建筑方案设计3.1方案设计基本要求3.1.1设计依据建筑方案设计应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地理、气候、文化、经济等条件,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3.1.2设计原则(1)遵循功能分区明确、空间布局合理、交通流线便捷的原则;(2)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舒适度、经济性、安全性和美观性;(3)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绿色、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3.1.3设计内容建筑方案设计主要包括平面布局、空间设计、建筑造型、结构选型、材料应用、设备配置等方面。3.2建筑平面布局设计3.2.1功能分区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合理划分各个功能区域,保证各区域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3.2.2交通流线设计合理的交通流线,包括人行流线、车行流线、货物流线等,保证交通便捷、安全。3.2.3户型设计充分考虑居住建筑的舒适性、实用性和经济性,设计合理的户型,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3.2.4公共空间合理设置公共空间,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3.3建筑空间设计3.3.1室内空间室内空间设计应考虑使用功能、舒适度、美观性和经济性,合理利用空间,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3.3.2景观空间充分利用项目周边景观资源,打造优美的景观空间,提升建筑品质。3.3.3立体绿化合理设置立体绿化,提高建筑物的生态效益,降低能耗。3.3.4采光与通风充分考虑建筑物的采光与通风需求,提高室内舒适度。3.4建筑造型设计3.4.1形态与风格建筑造型应结合项目特点,确定合适的形态和风格,体现地域特色。3.4.2色彩与材质合理选择建筑色彩和材质,使建筑与周边环境协调,展现建筑的美感。3.4.3立面设计立面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功能需求、美观性和经济性,创造富有特色的建筑形象。3.4.4细部处理注重建筑细部处理,提高建筑品质,展现设计匠心。第4章建筑施工图设计4.1施工图设计基本要求4.1.1本章节主要阐述施工图设计的基本要求,以保证施工图设计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行性。4.1.2施工图设计应遵循我国现行建筑法规、标准和规范,结合项目特点,充分考虑施工工艺、材料功能和施工技术。4.1.3施工图设计应明确建筑物的结构体系、构造做法、设备配置、装修标准等,保证施工图内容清晰、准确、详尽。4.1.4施工图设计应注重细节处理,保证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一致,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4.1.5施工图设计应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4.2结构施工图设计4.2.1结构施工图设计应依据结构设计规范和计算书,明确结构体系、构件类型、材料功能等。4.2.2结构施工图应包括以下内容:a.结构平面布置图;b.结构立面布置图;c.结构剖面图;d.构件详图;e.结构节点详图;f.预制构件详图;g.其他特殊结构设计要求。4.2.3结构施工图设计应保证结构安全、合理、经济,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抗震要求。4.3设备施工图设计4.3.1设备施工图设计应包括给排水、暖通、电气、智能化等专业的施工图。4.3.2设备施工图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a.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需求;b.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c.考虑设备安装、维护、检修的便利性;d.优化设备系统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3.3设备施工图应包括以下内容:a.系统原理图;b.系统平面布置图;c.系统立面布置图;d.设备详图;e.管线综合图;f.控制系统图;g.其他特殊设备设计要求。4.4装修施工图设计4.4.1装修施工图设计应依据建筑设计和装修标准,明确装修风格、材料、工艺等。4.4.2装修施工图应包括以下内容:a.装修平面布置图;b.装修立面图;c.装修剖面图;d.装修节点详图;e.装修材料表;f.特殊部位装修设计要求。4.4.3装修施工图设计应注重室内空间、色彩、材质的搭配,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和美观要求,同时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第5章建筑施工技术5.1基础工程施工5.1.1工程准备在进行基础工程施工前,应完成施工现场的清理、测量、放线等工作。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5.1.2土方工程土方工程包括挖土、填土、压实等环节。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基础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5.1.3基础垫层施工基础垫层施工主要包括混凝土垫层、砂垫层等。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好垫层的厚度、强度和均匀性,为后续主体结构施工奠定基础。5.1.4基础钢筋工程基础钢筋工程是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钢筋绑扎、焊接等作业。同时对钢筋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保证工程质量。5.1.5模板工程模板工程应保证结构尺寸准确、支撑体系稳定。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模板的安装、拆除时间,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5.1.6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包括混凝土浇筑、养护等环节。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浇筑速度等,保证基础工程的强度和耐久性。5.2主体结构工程施工5.2.1钢筋工程主体结构钢筋工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焊接作业。同时对钢筋进行质量检验,保证工程质量。5.2.2模板工程模板工程应保证结构尺寸准确、支撑体系稳定。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模板的安装、拆除时间,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5.2.3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包括混凝土浇筑、养护等环节。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浇筑速度等,保证主体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5.2.4钢结构工程钢结构工程包括钢结构制作、安装等环节。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钢结构的加工精度、焊接质量,保证结构安全。5.3装修工程施工5.3.1室内装修工程室内装修工程包括墙面、地面、顶棚等部位的装修。施工过程中应遵循设计要求,选用合格的装修材料,保证装修质量。5.3.2外墙装修工程外墙装修工程包括外墙涂料、石材、玻璃幕墙等。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施工工艺,保证外墙装修的美观性和耐久性。5.3.3门窗工程门窗工程包括门窗的制作、安装、调试等环节。施工过程中应保证门窗的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等功能指标。5.3.4装修细部工程装修细部工程包括室内外装饰线条、栏杆、扶手等。施工过程中应注重细节处理,提高工程整体品质。5.4设备安装工程施工5.4.1给排水工程给排水工程包括给水管、排水管、阀门等设备的安装。施工过程中应保证管道布局合理、安装规范,保证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5.4.2电气工程电气工程包括电缆、开关、插座等设备的安装。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电气安装规范,保证用电安全。5.4.3通风与空调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包括通风管道、空调设备、风口等部件的安装。施工过程中应保证设备安装牢固、运行稳定,满足室内空气质量要求。5.4.4消防工程消防工程包括消防管道、喷淋头、报警器等设备的安装。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消防规范进行,保证消防系统的安全可靠。5.4.5弱电工程弱电工程包括通信、监控、广播等系统的安装。施工过程中应保证线路布局合理、设备安装规范,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第6章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6.1施工组织设计6.1.1施工组织设计概述施工组织设计是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全面规划和合理安排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主要目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6.1.2施工组织设计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合理、经济效益、安全可靠、环境保护、便于管理。6.1.3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机械及设备、施工临时设施、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资源配置等。6.2施工进度计划6.2.1施工进度计划概述施工进度计划是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各阶段、各环节的时间安排和相互关系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工作。6.2.2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方法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方法包括:关键线路法(CPM)、项目评估评审技术(PERT)、流水作业法等。6.2.3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与控制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与控制主要包括:进度监测、进度调整、进度分析、进度预测等。6.3施工质量管理6.3.1施工质量管理概述施工质量管理是指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各项质量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工作。6.3.2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包括:质量计划制定、施工过程控制、质量检查验收、质量改进等。6.3.3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和规定。6.4施工安全管理6.4.1施工安全管理概述施工安全管理是指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价、控制和监督的工作。6.4.2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检查、应急预案等。6.4.3施工安全处理施工安全处理应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定执行,主要包括:报告、调查、处理、总结等。第7章绿色建筑与节能设计7.1绿色建筑基本概念绿色建筑是指遵循生态平衡、节能环保、健康舒适、经济适用原则,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和谐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的建筑。本节主要阐述绿色建筑的发展背景、国内外现状、设计原则及其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意义。7.2节能建筑设计与技术节能建筑设计与技术是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本节从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建筑设备系统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节能建筑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关键技术。内容包括:建筑朝向、体型系数、自然通风、采光、隔热、保温、高效能源设备等。7.3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降低建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碳排放。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和设计要点。7.4绿色建筑评价与认证绿色建筑评价与认证是对建筑项目在绿色、节能、环保等方面的综合评估。本节介绍了国内外主流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如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美国的LEED(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等,并分析了这些评价体系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和价值。第8章智能建筑设计8.1智能建筑概述8.1.1智能建筑的定义与分类智能建筑是指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实现建筑物内设备、系统、环境的高度集成,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环保的建筑物。按照功能和应用范围,智能建筑可分为家居智能化、办公智能化、商业智能化等类型。8.1.2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建筑在节能、环保、人性化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未来智能建筑将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以适应我国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8.2智能建筑系统设计8.2.1智能建筑系统组成智能建筑系统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安防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8.2.2智能建筑系统设计原则(1)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标准;(2)满足用户需求,注重功能性与实用性的结合;(3)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4)注重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理念的实施。8.2.3智能建筑系统设计内容(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系统、通信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2)智能化系统设计:如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办公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等;(3)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设计:包括给排水、电气、暖通等设备的管理;(4)安防系统设计:包括视频监控、入侵报警、门禁管理等;(5)能源管理系统设计:实现能源监测、分析、优化等功能。8.3智能建筑施工与验收8.3.1智能建筑施工准备(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施工要求等;(2)组织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素质;(3)施工材料、设备采购及检验;(4)施工前现场勘查,了解现场环境、设备布局等。8.3.2智能建筑施工要点(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2)保证施工安全,遵守相关安全规定;(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质量;(4)与各相关专业密切配合,保证系统集成的顺利进行。8.3.3智能建筑验收(1)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验收;(2)对智能化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安防系统等进行功能测试;(3)检查施工质量、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等;(4)验收合格后,办理验收手续,提交验收报告。8.4智能建筑运行与维护8.4.1智能建筑运行管理(1)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2)对智能化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进行日常监控;(3)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发觉问题及时处理;(4)保证系统运行安全、稳定、高效。8.4.2智能建筑维护保养(1)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系统进行保养;(2)对设备、系统进行故障排查,及时维修;(3)对关键设备、系统进行备品备件管理;(4)不断优化系统功能,提高智能建筑的使用寿命。第9章建筑工程质量控制9.1工程质量控制概述9.1.1工程质量控制的目的与意义工程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满足使用功能、安全可靠性及耐久性要求。工程质量控制的意义在于保障投资效益,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为用户提供满意的居住和工作环境。9.1.2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与依据工程质量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依据,进行工程质量控制;(2)规范性原则: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质量控制;(3)预防性原则:采取预防措施,消除质量隐患,防止质量的发生;(4)动态性原则: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及时发觉问题并整改。工程质量控制的依据包括:(1)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2)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说明、设计变更等;(3)施工规范: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施工合同:合同中有关工程质量的要求和约定。9.2工程质量检测方法9.2.1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是根据一定的抽样方案,从施工过程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质量检测,以判断工程质量是否合格。9.2.2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指对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构件、设备等进行试验检测,以验证其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9.2.3现场检测现场检测主要包括观感质量、尺寸偏差、结构安全等方面的检测。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实地检查,发觉并解决质量问题。9.2.4检测结果处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对不合格项进行整改,直至合格。9.3工程质量处理9.3.1工程质量的定义与分类工程质量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因设计、施工、材料等原因导致工程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造成经济损失或影响使用功能的事件。工程质量可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9.3.2工程质量的报告与调查发生工程质量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报告有关部门,组织调查组开展调查。9.3.3工程质量的处理根据调查结果,采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