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规范执行手册_第1页
安全生产规范执行手册_第2页
安全生产规范执行手册_第3页
安全生产规范执行手册_第4页
安全生产规范执行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生产规范执行手册TOC\o"1-2"\h\u20104第1章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479981.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4107771.1.1法律层面 460181.1.2行政法规层面 5221521.1.3部门规章层面 5123251.1.4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566421.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521911.2.1企业安全生产责任 5186461.2.2部门安全生产责任 5294661.2.3职工安全生产责任 5175871.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5270481.3.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5196471.3.2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 641041.3.3持续改进 66449第2章安全生产管理组织 6313832.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 6158562.1.1设立原则 6252692.1.2机构设置 6306312.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 622.2.1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职责 6242042.2.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职责 7134522.2.3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 752192.3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建设 7274672.3.1选拔与培训 7285402.3.2考核与激励 7173112.3.3交流与合作 729375第3章安全生产计划与目标 7147723.1安全生产计划制定 789673.1.1编制原则 7150843.1.2编制程序 831553.1.3主要内容 8201673.2安全生产目标分解 875863.2.1目标分解原则 8327353.2.2目标分解程序 8308253.2.3目标分解内容 9199573.3安全生产目标考核 9309853.3.1考核原则 9310013.3.2考核程序 9101613.3.3考核内容 914205第4章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10321424.1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10129124.1.1教育目的 1021034.1.2教育对象 10195994.1.3教育内容 1014574.1.4教育方式 105674.1.5教育时间 1096174.2安全生产培训内容 10324334.2.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10163704.2.2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1050554.2.3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064934.2.4案例分析 11282594.3安全生产培训效果评估 11171234.3.1评估方式 11315174.3.2评估指标 11245554.3.3评估结果应用 11156144.3.4评估周期 1110113第5章安全生产投入与设备管理 11138705.1安全生产投入保障 11259105.1.1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11137945.1.2企业应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明确安全生产投入的使用范围、标准和程序。 1176205.1.3安全生产投入应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1160895.1.4企业应加强对安全生产投入的监管,保证投入资金合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1240895.2安全生产设备设施管理 1248165.2.1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制度,保证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 12121495.2.2企业应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选用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设备设施,并对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更新。 1247565.2.3企业应加强对设备设施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保证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 12168315.2.4企业应建立设备设施应急预案,提高设备设施的应急处置能力。 12244695.3安全生产防护用品管理 1295365.3.1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 12212905.3.2企业应按照员工岗位特点和工作环境,合理配置安全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 12305565.3.3企业应加强对员工安全防护用品使用的培训,保证员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提高防护效果。 12166175.3.4企业应定期对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测,保证防护用品的质量和功能符合国家标准。 12169065.3.5企业应建立防护用品发放、回收和报废制度,保证防护用品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 1225787第6章作业过程安全管理 1230986.1作业许可管理 1288546.1.1作业许可制度 12185656.1.2作业许可申请 12115246.1.3作业许可审批 1213676.1.4作业许可发放 1343176.1.5作业许可监管 13325136.2危险作业安全管理 13224966.2.1危险作业分类 1389736.2.2危险作业审批 13166616.2.3危险作业安全措施 1396056.2.4危险作业现场监管 13176796.3作业现场环境与秩序 1398736.3.1作业现场环境 1334776.3.2作业现场秩序 1346386.3.3作业现场安全警示 138236.3.4作业现场应急预案 13290576.3.5作业现场环境保护 1426836第7章安全生产风险防控 14264877.1安全生产风险识别与评估 14317847.1.1风险识别 1443437.1.2风险评估 1430237.2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措施 1465707.2.1风险消除 14139247.2.2风险降低 1423077.2.3风险转移 14255157.3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14136547.3.1应急预案制定 15204477.3.2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15297857.3.3应急预案实施 15668第8章安全生产处理 1574108.1报告与调查 1556358.1.1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上一级领导和安全监管部门报告。 15195268.1.2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及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1561498.1.3发生后,应立即启动调查程序。调查组应由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查明经过、原因和责任。 15123848.1.4调查组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调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15243118.2原因分析 15278818.2.1原因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5132818.2.2原因分析应结合现场勘察、资料查阅、相关人员询问等方法进行。 1648058.3处理与整改 1620818.3.1根据原因分析结果,制定处理方案。处理方案应明确以下内容: 16106558.3.2处理方案应报上一级领导和安全监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16228818.3.3整改过程中,应加强对相关责任人和部门的监督,保证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166658.3.4整改完成后,应组织对处理情况进行验收,保证处理效果。同时总结教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1615850第9章安全生产检查与考核 1614719.1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694309.1.1定期检查制度 16307149.1.2专项检查制度 16288659.1.3应急检查制度 16259929.2安全生产检查方法 1622589.2.1现场巡查 16320709.2.2安全生产会议 1670109.2.3安全生产培训 17192879.2.4安全生产演练 17262509.3安全生产考核与奖惩 17301849.3.1安全生产考核制度 17159609.3.2安全生产奖惩措施 17299819.3.3安全生产责任追究 1714079.3.4安全生产整改 1718290第10章安全生产持续改进 171350410.1安全生产改进策略 172817710.1.1改进目标 171187010.1.2改进措施 17638110.1.3改进流程 181800110.2安全生产创新与推广 182678610.2.1创新驱动 182794010.2.2创新实践 18727610.2.3推广应用 18680910.3安全生产文化建设与实践经验总结 182987210.3.1安全生产文化建设 181600510.3.2实践经验总结 18第1章安全生产基础知识1.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是我国保障安全生产的基本制度框架,主要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这些法律法规旨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预防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1.1法律层面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这些法律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和原则。1.1.2行政法规层面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生产安全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这些法规对安全生产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定。1.1.3部门规章层面主要包括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1.1.4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旨在细化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要求,使之更具操作性。1.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制度,明确规定了企业、部门、职工等各方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1.2.1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职工的安全生产职责,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安全。1.2.2部门安全生产责任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依法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1.2.3职工安全生产责任职工应当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参与安全生产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发觉隐患及时报告。1.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1.3.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包括安全生产目标、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投入、教育培训、设备设施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应急预案等内容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1.3.2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企业应按照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通过评审。1.3.3持续改进企业应不断对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进行评审和改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降低安全生产风险。第2章安全生产管理组织2.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重要组织保障。企业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自身实际情况,设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下是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的相关要点:2.1.1设立原则(1)独立性原则: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2)层级原则: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涵盖企业各管理层级,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3)适应性原则: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应与企业规模、行业特点、生产工艺等相适应。2.1.2机构设置(1)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监督企业安全生产工作。(2)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具体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3)企业应根据需要设立车间、班组等基层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2.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实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要素。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明确自身职责,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以下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的相关内容:2.2.1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职责(1)组织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和规划。(2)组织研究解决企业安全生产重大问题。(3)定期组织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2.2.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职责(1)制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2)组织企业安全生产培训、教育。(3)组织开展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4)监督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实施。2.2.3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1)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2)组织开展本车间、班组的安全生产检查。(3)及时报告并处理本车间、班组的安全生产隐患。2.3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建设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2.3.1选拔与培训(1)企业应选拔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人员担任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2.3.2考核与激励(1)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制度,定期对其工作进行评价。(2)企业应设立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给予奖励。2.3.3交流与合作(1)企业应鼓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与行业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2)企业应与相关单位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第3章安全生产计划与目标3.1安全生产计划制定3.1.1编制原则安全生产计划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编制:(1)合法性原则: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政策要求。(2)全面性原则:涵盖企业所有生产环节,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开展。(3)针对性原则: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计划。(4)可操作性原则:保证安全生产计划具备可操作性和实施性。(5)动态管理原则:根据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安全生产计划。3.1.2编制程序安全生产计划的编制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政策要求。(2)分析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识别安全生产风险。(3)确定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和措施。(4)制定安全生产计划,明确责任、期限和资源需求。(5)组织专家评审,征求相关部门和员工的意见。(6)审批发布,并传达至全体员工。3.1.3主要内容安全生产计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安全生产目标。(2)安全生产指标。(3)安全生产措施。(4)安全生产责任。(5)安全生产期限。(6)安全生产资源需求。3.2安全生产目标分解3.2.1目标分解原则安全生产目标分解应遵循以下原则:(1)层次性原则:将企业安全生产目标分解为各部门、各岗位的具体目标。(2)可量化原则:保证分解的目标具有可量化的特性,便于考核。(3)可行性原则:分解的目标应具备可行性,保证目标的实现。3.2.2目标分解程序安全生产目标分解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企业安全生产目标分解为部门安全生产目标。(2)部门安全生产目标分解为岗位安全生产目标。(3)明确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保证目标实现。(4)制定目标分解表,并进行公示。3.2.3目标分解内容安全生产目标分解应包括以下内容:(1)指标:如起数、等级、人员伤亡等。(2)安全生产管理指标:如安全生产培训、应急预案演练、隐患排查治理等。(3)设备设施安全指标:如设备设施完好率、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等。(4)环境安全指标:如作业环境、职业健康等。3.3安全生产目标考核3.3.1考核原则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应遵循以下原则:(1)公平、公正、公开原则。(2)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原则。(3)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原则。3.3.2考核程序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制定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2)组织考核,收集相关资料。(3)分析考核结果,发觉问题。(4)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5)反馈考核结果,并进行公示。3.3.3考核内容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应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2)安全生产措施的实施情况。(3)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情况。(4)安全生产资源投入情况。(5)安全生产培训及应急预案演练情况。(6)隐患排查治理情况。(7)其他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内容。第4章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4.1安全生产教育制度4.1.1教育目的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旨在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技能,使员工充分了解和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减少和避免发生。4.1.2教育对象安全生产教育对象包括公司全体员工,含试用期员工、实习生及各类合同工。4.1.3教育内容安全生产教育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案例分析等。4.1.4教育方式安全生产教育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集中培训、现场教学、网络学习等形式。4.1.5教育时间新员工入职须接受不少于24课时的安全生产教育;在职员工每年接受不少于8课时的安全生产继续教育。4.2安全生产培训内容4.2.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员工了解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及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2.2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培训员工掌握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包括预防、处理、安全防护、应急逃生等方面。4.2.3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员工熟悉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操作技能,提高安全操作水平。4.2.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员工吸取教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的能力。4.3安全生产培训效果评估4.3.1评估方式安全生产培训效果评估采用书面考试、实操考核、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4.3.2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包括:培训覆盖率、培训合格率、员工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发生率等。4.3.3评估结果应用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持续优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4.3.4评估周期安全生产培训效果评估每半年进行一次,以保证培训效果持续改进。第5章安全生产投入与设备管理5.1安全生产投入保障5.1.1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5.1.2企业应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明确安全生产投入的使用范围、标准和程序。5.1.3安全生产投入应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安全生产培训及宣传教育;(2)安全生产设备设施更新改造;(3)安全生产防护用品配备;(4)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隐患排查治理;(5)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建设;(6)其他与安全生产相关的事项。5.1.4企业应加强对安全生产投入的监管,保证投入资金合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5.2安全生产设备设施管理5.2.1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制度,保证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5.2.2企业应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选用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设备设施,并对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更新。5.2.3企业应加强对设备设施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保证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5.2.4企业应建立设备设施应急预案,提高设备设施的应急处置能力。5.3安全生产防护用品管理5.3.1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5.3.2企业应按照员工岗位特点和工作环境,合理配置安全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5.3.3企业应加强对员工安全防护用品使用的培训,保证员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提高防护效果。5.3.4企业应定期对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测,保证防护用品的质量和功能符合国家标准。5.3.5企业应建立防护用品发放、回收和报废制度,保证防护用品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第6章作业过程安全管理6.1作业许可管理6.1.1作业许可制度制定并执行作业许可制度,对各类作业实行分类管理,明确作业许可的申请、审批、发放及监管流程。6.1.2作业许可申请作业单位应根据作业性质、范围及风险,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提出作业许可申请,填写作业许可申请表,并提供相关资料。6.1.3作业许可审批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按照作业许可审批流程,对作业许可申请进行审查,保证作业单位具备相关资质和安全措施。6.1.4作业许可发放审批通过后,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向作业单位发放作业许可证,明确作业范围、时间、安全措施等内容。6.1.5作业许可监管作业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作业许可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作业安全。6.2危险作业安全管理6.2.1危险作业分类根据作业风险程度,将危险作业分为特殊作业、重大危险作业和一般危险作业。6.2.2危险作业审批对于特殊作业和重大危险作业,应实行严格审批制度,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审批。6.2.3危险作业安全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危险作业,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人员防护、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应急预案等。6.2.4危险作业现场监管加强危险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保证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及时发觉并纠正违章行为。6.3作业现场环境与秩序6.3.1作业现场环境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有序,通道畅通,设备设施完好,符合安全生产要求。6.3.2作业现场秩序建立健全作业现场管理制度,规范作业人员行为,维护作业现场秩序。6.3.3作业现场安全警示在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6.3.4作业现场应急预案制定作业现场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6.3.5作业现场环境保护加强作业现场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律法规。第7章安全生产风险防控7.1安全生产风险识别与评估7.1.1风险识别(1)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梳理,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操作、管理制度等方面。(2)运用科学的风险识别方法,如安全检查表、故障树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等,保证风险识别的全面性和准确性。7.1.2风险评估(1)根据风险识别结果,对各类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分析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2)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风险等级、风险概率、风险后果等,保证评估结果客观、合理。(3)将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排序,优先关注高风险环节,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7.2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措施7.2.1风险消除(1)对于能够消除的风险,采取相应措施,如改进设备设施、优化作业环境、加强人员培训等,从源头上杜绝风险。7.2.2风险降低(1)对于无法消除的风险,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等级,如使用安全防护设备、制定操作规程、实行安全监控等。(2)定期检查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措施。7.2.3风险转移(1)对于部分难以降低的风险,可采取风险转移措施,如购买保险、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等。7.3安全生产应急预案7.3.1应急预案制定(1)针对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资源、应急措施等。(2)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7.3.2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1)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保证员工掌握应急知识和技能。(2)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根据演练结果进行修订。7.3.3应急预案实施(1)发生安全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响应,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处置。(2)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第8章安全生产处理8.1报告与调查8.1.1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上一级领导和安全监管部门报告。8.1.2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及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8.1.3发生后,应立即启动调查程序。调查组应由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查明经过、原因和责任。8.1.4调查组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调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8.2原因分析8.2.1原因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直接原因:找出导致发生的直接因素,如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2)间接原因:分析背后深层次的技术、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原因。(3)主要原因:在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中,找出对发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4)根本原因:深入挖掘背后的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8.2.2原因分析应结合现场勘察、资料查阅、相关人员询问等方法进行。8.3处理与整改8.3.1根据原因分析结果,制定处理方案。处理方案应明确以下内容:(1)责任追究: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2)整改措施:针对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3)防范措施:为防止类似的再次发生,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4)整改期限:明确整改完成的时间节点。8.3.2处理方案应报上一级领导和安全监管部门批准后实施。8.3.3整改过程中,应加强对相关责任人和部门的监督,保证整改措施落实到位。8.3.4整改完成后,应组织对处理情况进行验收,保证处理效果。同时总结教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第9章安全生产检查与考核9.1安全生产检查制度9.1.1定期检查制度为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应建立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实际,制定合理的检查周期,对生产现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进行全面检查。9.1.2专项检查制度针对企业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关键环节和易发生的部位,应开展专项检查。专项检查可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以保证安全生产。9.1.3应急检查制度在发生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检查程序,对受影响区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保证企业安全稳定。9.2安全生产检查方法9.2.1现场巡查现场巡查是安全生产检查的基础方法,检查人员应按照检查表对生产现场进行全面巡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9.2.2安全生产会议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通报、分析和研究,提出整改措施,保证安全生产。9.2.3安全生产培训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降低安全生产的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