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作业指导书TOC\o"1-2"\h\u19970第1章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4260651.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4320101.1.1概述 524621.1.2法律法规体系构成 5252391.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要求 5151691.2.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101041.2.2安全生产投入 5239061.2.3安全生产组织 5297991.2.4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 5193931.3安全生产责任制 5236511.3.1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5252421.3.2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6294571.3.3员工安全生产职责 6138331.3.4安全生产考核与奖惩 614075第2章职业健康基础知识 686492.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6304312.1.1物理因素 6234992.1.2化学因素 6211072.1.3生物因素 7185312.2职业病防护措施 7149202.2.1工程控制 713252.2.2个体防护 7122032.3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护 720122.3.1职业健康检查 7196422.3.2职业健康监护 722653第3章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876933.1作业现场环境要求 8273973.1.1环境卫生 8312643.1.2照明与通风 8111893.1.3设施设备布局 855283.2安全警示与标识 8262383.2.1安全警示 8268283.2.2安全标识 8247883.3作业现场应急处理 887213.3.1应急预案 8122353.3.2应急设施与设备 9271283.3.3应急处理流程 9190303.3.4调查与分析 94544第4章作业过程安全控制 96094.1作业许可管理 968004.1.1许可制度建立 960824.1.2许可申请与审批 97974.1.3许可证发放与执行 9152714.1.4许可监督与检查 9307004.2高危作业安全管理 9205784.2.1高危作业识别 987954.2.2高危作业审批 9206884.2.3高危作业安全措施 10299554.2.4高危作业现场管理 10255094.3作业过程监控与改进 1021124.3.1作业过程监控 106084.3.2作业过程检查 10286364.3.3作业安全改进 1063374.3.4安全培训与教育 1031539第5章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10268595.1设备设施安全要求 1069825.1.1设备选型与采购 1086045.1.2设备安装与调试 10180715.1.3设备操作与使用 11161605.1.4设备改造与报废 11124895.2设备设施维护保养 11217415.2.1维护保养制度 1172555.2.2维护保养实施 1133355.2.3维护保养记录 11324765.3设备设施故障处理 11214065.3.1故障报告 11135065.3.2故障排查与处理 1162795.3.3故障修复与验证 11100725.3.4故障记录与分析 117542第6章个体防护装备与使用 1283466.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原则 12161716.1.1合理性原则 1287496.1.2实用性原则 12227726.1.3先进性原则 123596.1.4综合防护原则 1274626.2常见个体防护装备介绍 12226126.2.1头部防护装备 12211186.2.2呼吸防护装备 1271856.2.3眼面部防护装备 1296206.2.4听力防护装备 12303956.2.5手部防护装备 12311506.2.6足部防护装备 1340986.2.7身体防护装备 13315296.3个体防护装备使用与管理 13195176.3.1使用前检查 1327136.3.2正确使用 13161776.3.3维护与保养 1312986.3.4培训与考核 13123876.3.5管理制度 1332708第7章火灾与爆炸预防 1313037.1火灾爆炸危险源识别 1393227.1.1危险化学品管理 13234217.1.2设备设施检查 13200477.1.3工艺过程分析 14266637.1.4作业环境评估 14216097.2火灾爆炸预防措施 14287227.2.1加强安全管理 1444417.2.2防火防爆设施 14199227.2.3严格控制火源 14757.2.4定期检查与维护 1466877.3灭火器材与设施 14158947.3.1灭火器材配置 14118547.3.2灭火器材维护 14307227.3.3灭火设施建设 14327057.3.4灭火疏散预案 1524097第8章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 15137188.1环境保护基本要求 1574648.1.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保证公司各项生产活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1529658.1.2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明确环境保护责任,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 15174288.1.3强化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15301308.1.4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保证项目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15236078.1.5加强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保证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 15206058.2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利用 15282478.2.1废弃物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 1536408.2.2对危险废弃物进行安全处置,严格执行危险废弃物转移联单制度,保证危险废弃物安全运输、规范处置。 15179168.2.3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和处置,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 1534308.2.4废水处理设施应保证正常运行,保证废水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 1531258.2.5废气治理设施应保证正常运行,保证废气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 15279238.2.6推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15238818.3节能减排措施 1551608.3.1制定节能减排目标和计划,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 15228378.3.2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1532038.3.3加强能源计量和监测,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16278838.3.4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提高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水平。 1660618.3.5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设备能耗。 16170638.3.6强化能源审计,查找能源浪费环节,制定并实施节能措施。 16210938.3.7开展节能减排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节能减排意识和技能。 16311958.3.8定期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保证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169558第9章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 1629419.1安全生产培训体系 16298779.1.1培训组织与管理 1696579.1.2培训计划与实施 16198669.1.3培训资源与保障 16251809.1.4培训档案与考核 1618739.2安全生产培训内容与方法 1654939.2.1培训内容 16163699.2.2培训方法 1776679.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效果评估 1758879.3.1培训计划完成情况 17123689.3.2员工培训参与度 17240489.3.3培训效果 1750049.3.4改进措施 1719203第10章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与处理 17248510.1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 171532810.1.1编制原则 18717710.1.2编制程序 18492510.1.3预案内容 181318910.2应急预案演练 18670410.2.1演练目的 181743310.2.2演练类型 182030710.2.3演练组织与实施 192731610.3调查与处理 19654510.3.1报告 19855610.3.2调查 191797110.3.3处理 193014910.4教训与预防措施总结 192164010.4.1教训 192311310.4.2预防措施 19第1章安全生产基础知识1.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1.1.1概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是我国保障安全生产、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法律制度。它以宪法为依据,以安全生产法为核心,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1.1.2法律法规体系构成(1)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2)行政法规:如《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生产安全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3)部门规章: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等。(4)地方性法规:各省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安全生产相关法规。(5)规范性文件:各级及其部门发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指导意见、通知等。(6)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等。1.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要求1.2.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等。1.2.2安全生产投入企业应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包括设备设施、防护用品、安全培训、应急预案等。1.2.3安全生产组织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组织,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1.2.4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1.3安全生产责任制1.3.1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部门及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1.3.2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职责(1)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1.3.3员工安全生产职责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发觉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积极参加安全生产培训与演练。1.3.4安全生产考核与奖惩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考核与奖惩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第2章职业健康基础知识2.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是职业健康防护的基础,旨在发觉、评估和控制工作过程中的各类危害因素。本节主要阐述以下内容:2.1.1物理因素(1)噪声与振动: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噪声和强烈振动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损伤、振动白指等职业病。(2)气温与湿度:极端气温和湿度条件可能引发中暑、冻伤、风湿病等职业病。(3)光照与辐射:长时间暴露在强光、紫外线、红外线等辐射环境中,可能导致视力损伤、皮肤疾病等。2.1.2化学因素(1)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氯等,长时间接触可引发呼吸道疾病、中毒等。(2)有害粉尘:如矽尘、石棉尘、金属尘等,长期吸入可导致尘肺病、皮肤病等。(3)有害溶剂:如苯、甲苯、甲醛等,长时间接触可引发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2.1.3生物因素(1)细菌、病毒:在医疗卫生、生物制品等行业,接触细菌、病毒等生物危害因素,可能导致感染性疾病。(2)霉菌:在潮湿环境中,霉菌及其孢子可引发过敏反应、呼吸道疾病等。2.2职业病防护措施针对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职业病发生风险。以下是常见的防护措施:2.2.1工程控制(1)密闭、通风:采用密闭、通风等措施,降低有害气体、粉尘等浓度。(2)隔离、屏蔽:采用隔离、屏蔽等措施,减少物理因素对员工的危害。(3)自动化、机械化: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水平,减少员工直接接触危害因素的机会。2.2.2个体防护(1)防护用品:为员工配备合适的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2)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2.3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护企业应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对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护,及时发觉并处理职业病隐患。2.3.1职业健康检查(1)岗前检查:对新入职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了解其健康状况。(2)在岗检查:定期对在岗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3)离岗检查:对离职或调岗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了解其在岗期间的健康状况。2.3.2职业健康监护(1)建立职业健康档案:为员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记录其在岗期间的检查结果和健康状况。(2)定期评估: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员工进行定期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3)健康教育: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第3章作业现场安全管理3.1作业现场环境要求3.1.1环境卫生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地面无油污、水迹、杂物等,避免滑倒、绊倒等安全发生。作业区域应定期进行清扫、清理,保证作业环境符合职业健康要求。3.1.2照明与通风作业现场应保证充足的照明,避免因视线不良导致的安全。同时作业现场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空气清新,防止有害气体、粉尘等对员工健康造成危害。3.1.3设施设备布局作业现场的设施设备布局应合理,避免通道拥堵,保证安全通道畅通。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摆放,不得随意更改位置,以免影响作业安全。3.2安全警示与标识3.2.1安全警示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操作规程、禁令、警告、注意等。安全警示应采用国家标准,内容简明易懂,便于员工理解和遵守。3.2.2安全标识作业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安全标识,包括但不限于:安全通道标识、消防设施标识、应急疏散标识等。安全标识应清晰、醒目,易于识别。3.3作业现场应急处理3.3.1应急预案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明确应急处理流程、责任人和应急资源。应急预案应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保证员工熟悉应急处理程序。3.3.2应急设施与设备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和设备,如消防设施、急救箱、防护用品等。应急设施和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其在应急情况下正常使用。3.3.3应急处理流程发生突发事件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员工按照应急处理流程进行救援和疏散。同时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保证信息畅通。3.3.4调查与分析发生后,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与分析,查明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的再次发生。同时对责任人进行追责,强化安全生产意识。第4章作业过程安全控制4.1作业许可管理4.1.1许可制度建立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建立完善的作业许可管理制度,明确作业许可的申请、审批、发放、监督及注销流程。4.1.2许可申请与审批作业单位在开展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前,应按照许可制度提交作业许可申请。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申请进行审批,保证作业单位具备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4.1.3许可证发放与执行安全管理部门在审批通过后,发放作业许可证。作业单位应严格按照许可证的要求进行作业,并保证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实施。4.1.4许可监督与检查安全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作业许可的监督与检查,保证作业单位在许可范围内进行作业,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4.2高危作业安全管理4.2.1高危作业识别对企业内部各类高危作业进行识别,制定高危作业清单,并根据作业风险等级实施分类管理。4.2.2高危作业审批高危作业应提交专项申请,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严格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展相关作业。4.2.3高危作业安全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高危作业,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作业前的安全培训、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应急预案等。4.2.4高危作业现场管理加强高危作业现场的监督与管理,保证作业人员遵守操作规程,落实安全措施,防范发生。4.3作业过程监控与改进4.3.1作业过程监控建立作业过程监控系统,对作业现场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作业安全。同时对作业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为改进作业安全提供依据。4.3.2作业过程检查定期对作业过程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对典型性问题进行汇总,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4.3.3作业安全改进根据作业过程监控和检查的结果,不断优化作业流程、完善安全措施,提高作业安全水平。4.3.4安全培训与教育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与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使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作业过程安全控制,共同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第5章设备设施安全管理5.1设备设施安全要求5.1.1设备选型与采购在设备选型与采购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设备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对于高风险设备,应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估和论证。5.1.2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安装与调试阶段,应保证设备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并遵循相关安全规定。设备调试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设备安全防护措施到位。5.1.3设备操作与使用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设备安全运行。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5.1.4设备改造与报废设备改造时,应保证改造方案符合安全要求,并对改造过程进行严格监控。设备报废时,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保证设备安全拆除和处置。5.2设备设施维护保养5.2.1维护保养制度建立健全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明确维护保养责任人、周期、内容和方法。5.2.2维护保养实施严格按照维护保养制度执行,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行。对关键设备实行预防性维护,降低故障率。5.2.3维护保养记录详细记录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情况,包括维护时间、内容、发觉的问题及处理措施等,以便分析设备运行状况和改进维护工作。5.3设备设施故障处理5.3.1故障报告发觉设备设施故障时,应立即报告,并详细描述故障现象、发生时间、地点等信息。5.3.2故障排查与处理根据故障报告,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故障排查,找出故障原因,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5.3.3故障修复与验证按照处理方案进行故障修复,修复后对设备进行验证,保证设备恢复正常运行。5.3.4故障记录与分析对设备设施故障进行记录和分析,总结故障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第6章个体防护装备与使用6.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原则6.1.1合理性原则个体防护装备的选用应根据作业岗位的危险有害因素、作业环境、作业性质及作业人员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保证防护装备能够对作业人员提供有效保护。6.1.2实用性原则个体防护装备应具备良好的实用性,易于操作、维护和清洁。在选择防护装备时,应充分考虑作业人员的舒适度和便捷性。6.1.3先进性原则应优先选用技术先进、功能优良、安全可靠的个体防护装备。对于新型防护装备,应进行严格的安全功能评估,保证其满足作业防护需求。6.1.4综合防护原则个体防护装备的选用应充分考虑多种防护功能的结合,以提高作业人员的整体防护能力。在满足主要防护需求的同时兼顾其他潜在危害的防护。6.2常见个体防护装备介绍6.2.1头部防护装备头部防护装备主要包括安全帽、防尘帽、防静电帽等。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头部免受撞击、压迫、电击等伤害。6.2.2呼吸防护装备呼吸防护装备包括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等,用于防止有害气体、蒸气、粉尘、微生物等对呼吸系统的危害。6.2.3眼面部防护装备眼面部防护装备主要有安全眼镜、防护面罩、防紫外线眼镜等,用于保护眼睛和面部免受飞溅、尘埃、化学液体、紫外线等伤害。6.2.4听力防护装备听力防护装备包括耳塞、耳罩等,用于降低噪声对听力的损害。6.2.5手部防护装备手部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手套、防静电手套、耐酸碱手套等,用于保护手部免受机械伤害、化学品腐蚀、电击等。6.2.6足部防护装备足部防护装备主要有安全鞋、防静电鞋、防砸鞋等,用于保护足部免受撞击、刺穿、电击等伤害。6.2.7身体防护装备身体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静电服、防酸碱服等,用于保护全身免受物理、化学等危害。6.3个体防护装备使用与管理6.3.1使用前检查在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前,应认真检查防护装备的完好性、适用性及有效期,保证防护装备能够正常发挥防护作用。6.3.2正确使用作业人员应按照防护装备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进行正确使用,不得擅自拆卸、改动防护装备。6.3.3维护与保养定期对个体防护装备进行清洁、消毒、检查、维修和更换,保证防护装备始终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6.3.4培训与考核对作业人员进行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培训,保证作业人员掌握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考核,保证其能够熟练使用防护装备。6.3.5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个体防护装备的管理制度,包括采购、验收、发放、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保证个体防护装备的有效管理和使用。第7章火灾与爆炸预防7.1火灾爆炸危险源识别7.1.1危险化学品管理认真梳理企业内使用的各类危险化学品,对其进行分类、登记和管理。保证所有化学品均在安全数据说明书(MSDS)规定的条件下储存、使用和运输。7.1.2设备设施检查对企业内的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识别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的潜在危险源,如电气线路老化、设备故障、管道泄漏等。7.1.3工艺过程分析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风险分析,识别可能产生火灾爆炸的环节,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7.1.4作业环境评估对企业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包括通风、散热、防火间距等方面,保证符合相关安全要求。7.2火灾爆炸预防措施7.2.1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7.2.2防火防爆设施在火灾爆炸危险区域设置防火防爆设施,如防爆电气设备、泄爆装置、阻火器等。7.2.3严格控制火源加强火源管理,禁止在危险区域使用明火,防止静电、电气火花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的因素。7.2.4定期检查与维护定期对消防设施、电气线路、管道等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7.3灭火器材与设施7.3.1灭火器材配置根据企业火灾风险特点,合理配置各类灭火器材,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7.3.2灭火器材维护定期对灭火器材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换,保证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使用。7.3.3灭火设施建设在火灾高风险区域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灭火设施,提高火灾防控能力。7.3.4灭火疏散预案制定灭火疏散预案,明确火灾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疏散路线,保证员工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第8章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8.1环境保护基本要求8.1.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保证公司各项生产活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8.1.2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明确环境保护责任,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8.1.3强化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8.1.4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保证项目符合环境保护要求。8.1.5加强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保证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8.2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利用8.2.1废弃物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8.2.2对危险废弃物进行安全处置,严格执行危险废弃物转移联单制度,保证危险废弃物安全运输、规范处置。8.2.3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和处置,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8.2.4废水处理设施应保证正常运行,保证废水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8.2.5废气治理设施应保证正常运行,保证废气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8.2.6推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8.3节能减排措施8.3.1制定节能减排目标和计划,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8.3.2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8.3.3加强能源计量和监测,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提高能源管理水平。8.3.4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提高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水平。8.3.5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设备能耗。8.3.6强化能源审计,查找能源浪费环节,制定并实施节能措施。8.3.7开展节能减排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节能减排意识和技能。8.3.8定期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保证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第9章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9.1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安全生产培训体系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技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企业应建立健全以下安全生产培训体系:9.1.1培训组织与管理成立专门的安全生产培训组织,明确培训工作职责,制定培训管理制度,保证培训工作有序进行。9.1.2培训计划与实施根据企业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季度、月度的安全生产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时间、内容、对象和方式,保证培训计划的有效实施。9.1.3培训资源与保障整合企业内外部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为培训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9.1.4培训档案与考核建立健全员工安全生产培训档案,详细记录培训时间、内容、效果等信息。对员工进行培训考核,保证培训效果。9.2安全生产培训内容与方法9.2.1培训内容安全生产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安全生产基本知识;(3)岗位安全操作规程;(4)案例教育;(5)应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