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B41-T 962-2022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8/11/wKhkGWca8pKAWW-jAACeiyhqZj4549.jpg)
![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B41-T 962-2022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8/11/wKhkGWca8pKAWW-jAACeiyhqZj45492.jpg)
![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B41-T 962-2022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8/11/wKhkGWca8pKAWW-jAACeiyhqZj45493.jpg)
![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B41-T 962-2022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8/11/wKhkGWca8pKAWW-jAACeiyhqZj45494.jpg)
![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B41-T 962-2022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8/11/wKhkGWca8pKAWW-jAACeiyhqZj454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
CCSB16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962—2022
代替DB41/T962—2014、DB41/T1151—2015
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2022-09-16发布2022-12-14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962—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发生条件和防治适期...................................................................1
5综合防治措施.........................................................................4
附录A(资料性)辣椒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7
I
DB41/T96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41/T962—2014《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和DB41/T1151—2015《设施辣椒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与DB41/T962—2014和DB41/T1151—201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术语和定义“绿色防控”、“防治指标”(见DB41/T962—2014年版的3.1,
DB41/T1151—2015年版的3.1);
b)删除了“生产环境条件”(见DB41/T1151—2015年版的第4章);
c)将“发生条件”更改为“发生条件和防治适期”(见第4章,DB41/T962—2014年版的第4
章)
d)增加了“卵菌病害”(见4.1.2)
e)更改了主要虫害“茶黄螨”相关内容(见4.4.4,DB41/T962—2014年版的4.4.5、DB41/T1151
—2015年版的5.2);
f)更改了“防治原则”相关内容(见5.1,DB41/T962—2014年版的5.1)
g)删除了“预测预报”(见DB41/T1151—2015年版的6.1);
h)更改了“农业防治”相关内容(见5.2,DB41/T962—2014年版的5.2、DB41/T1151—2015
年版的6.2);
i)更改了“物理防治”相关内容(见5.3,DB41/T962—2014年版的5.3、DB41/T1151—2015
年版的6.3);
j)更改了“生物防治”相关内容(见5.4,DB41/T962—2014年版的5.4、DB41/T1151—2015
年版的6.4);
k)更改了“化学防治”相关内容(见5.5,DB41/T962—2014年版的5.5、DB41/T1151—2015
年版的6.5);
l)更改了附录辣椒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见附录A,DB41/T962—2014年版的附录B、
DB41/T1151—2015年版的附录C);
m)删除了附录辣椒安全生产禁止使用农药(见DB41/T962—2014年版的附录A)、附录田间除
草剂推荐农药(见DB41/T1151—2015年版的附录A)、附录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
其他植保产品(见DB41/T1151—2015年版的附录B)、附录设施辣椒常见病虫害及其发生条
件(见DB41/T1151—2015年版的附录D)。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济源市园艺工作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翟清云、胡锐、申爱民、肖涛、朱高明、孔涛、曹贤、代保平、翟庆
慧、郭五军、翟军委、郝改风、贺焕志、黄艳琴、刘春梅、赵朝阳、孟书丽、陈一品、刘庭洋、尤俊花、
郭银英、刘文飞、张晓燕、宋娟娟。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首次发布为DB41/T962—2014和DB41/T1151—2015;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41/T962—2022
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发生条件和防治适期、综合防治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治适期
在防治某种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过程中,能够达到最佳防治效果的适宜时期。
4发生条件和防治适期
4.1主要病害
4.1.1真菌病害
4.1.1.1立枯病
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病原菌借助雨水、灌溉水、粪肥、农具等传播。温度15℃~40℃均可发生。
主要发生在育苗中后期。幼苗生长过密、间苗不及时、老化衰弱、温度偏高、通风透光条件差时易发病。
应于发生前进行预防、发病初期进行防治。
4.1.1.2炭疽病
由辣椒剌盘孢、果腐刺盘孢等真菌引起,病原菌借助灌溉水、昆虫及农事操作传播。温度12℃~
33℃,相对湿度85%以上易发生。高温多雨或高温高湿、窝风积水、田间郁闭、生长势弱、氮肥施用过
多及病毒病发生较重的田块发病重。应于发生前进行预防、发病初期进行防治。
4.1.1.3灰霉病
1
DB41/T962—2022
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病原菌借助雨水、气流和农事操作传播。温度20℃~23℃是发病最适温度,
设施内15℃~20℃,相对湿度85%以上,病害极易流行。种植密度大、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植株长势
弱发病重。应于发生前进行预防、发病初期进行防治。
4.1.1.4褐斑病
由辣椒尾孢菌引起,病原菌借助种子、病残体带毒传播。高温高湿持续时间长易发病。应于发生前
进行预防、发病初期进行防治。
4.1.1.5根腐病
由腐皮镰孢菌引起,病原菌借助灌溉水、雨水、农具等传播。温度22℃~26℃,相对湿度95%以上
或土壤干裂后浇大水易发病。连作地、低洼、粘土地发病重。应于发生前进行预防、发病初期进行防治。
4.1.1.6枯萎病
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病原菌借助灌溉水、雨水或农事操作传播。温度24℃~28℃,相对湿度90%
以上极易发病。田间积水、土壤偏碱、偏施氮肥发病重。应于发生前进行预防、发病初期进行防治。
4.1.2卵菌病害
4.1.2.1猝倒病
由瓜果腐霉菌引起,病原菌借助灌溉水、雨水传播。苗床温度低于16℃,湿度90%以上,易发病,
土壤温度低、光照不足、幼苗长势弱发病重。应于发生前进行预防、发病初期进行防治。
4.1.2.2疫病
由辣椒疫霉菌引起,病原菌借助雨水、灌溉水或农事活动传播。温度25℃~33℃,相对湿度85%
以上易发病。定植后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或保护地大水漫灌、通风不良发病重。应于发生前进行
预防、发病初期进行防治。
4.1.2.3绵腐病
由瓜果腐霉引起,病原菌由借助灌溉水、雨水传播。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90%以上病害易
流行。连阴雨或雨后积水、湿气滞留发病重。应于发生前进行预防、发病初期进行防治。
4.1.3细菌病害
4.1.3.1青枯病
由青枯劳尔氏菌引起,病菌通过雨水、灌溉水传播。当土壤温度达20℃~25℃,气温30℃~35℃,
田间易出现发病高峰,尤其大雨或连阴雨后骤晴,气温急剧升高,湿气、热气蒸腾量大,更易促成该病
流行。连作重茬地、或缺钾肥、管理不细的低洼排水不良地块或酸性土壤均利于发病。应于发生前进行
预防、发病初期进行防治。
4.1.3.2细菌性叶斑病
由丁香假单胞杆菌丁香致病变种引起,借助雨水和灌溉传播。温度25℃~28℃,连续降雨条件下
病害易流行。地势低洼、管理不当、植株生长势弱或旺长,病害发生严重。应于发生前进行预防、发病
初期进行防治。
4.1.3.3疮痂病
2
DB41/T962—2022
由野油菜黄单胞杆菌辣椒斑点病致病变种引起,借助雨水飞溅和昆虫传播。温度25℃~30℃,相
对湿度80%易发病。土壤粘重、潮湿、高温高湿发病重。应于发生前进行预防、发病初期进行防治。
4.1.4病毒病
由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X病毒等引起,病毒借助蚜虫、粉虱和接触传播,种子也
可带毒传播。温度20℃~35℃,相对湿度80%以下易发病。高温、干旱、光照强、重茬连作,甜椒发病
重。应于发生前进行预防、发病初期进行防治。
4.1.5根结线虫病
由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引起,连续重茬、施加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追肥不合理易发生。应在播种或
定植前通过土壤处理进行防治。
4.2主要虫害
4.2.1蚜虫
温度15℃~26℃,相对湿度低于75%条件下均可为害。露地栽培6月~7月下旬虫口密度大,为害重。
设施栽培条件下周年为害。应在虫害发生初期进行防治。
4.2.2粉虱
露地栽培条件下4月~10月均可为害,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周年发生,干旱条件下发生重,秋季为害
严重。宜在虫害发生初期进行防治。
4.2.3蓟马
温度25℃~30℃,相对湿度在40%~70%适宜害虫的生长繁殖。高温干旱年份虫害发生严重。宜在
虫害发生初期进行防治。
4.2.4茶黄螨
温度16℃~23℃,相对湿度80%~90%适宜害虫的生长繁殖。露地栽培7月~9月为害重,设施栽培
条件下周年为害。宜在虫害发生初期进行防治。
4.2.5美洲斑潜蝇
露地栽培条件下,4月~11月发生,设施栽培条件下周年发生,严重为害时间一般在夏秋两季。宜
在二龄幼虫高峰期进行防治。
4.2.6甜菜夜蛾
6月~9月均可发生为害,7月下旬到9月上旬是为害盛期。持续高温干旱,虫害发生严重。宜在卵孵
化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发期进行防治。
4.2.7斜纹夜蛾
7月~9月持续干旱少雨天气,虫害易发生。宜在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发期进行防治。
4.2.8烟青虫
高温高湿有益于害虫的生长繁殖。5月~10月均可发生,6月~9月为害严重。宜在卵孵化盛期至低
龄幼虫高发期进行防治。
3
DB41/T962—2022
4.2.9棉铃虫
温度25℃~28℃,相对湿度70%~90%适宜害虫生长繁殖。6月~9月为害较重。宜在卵孵化盛期至
低龄幼虫高发期进行防治。
4.2.10蝼蛄
潮湿的壤土或沙壤土易发生。
4.2.11蛴螬
重茬粪肥多的地块易发生。
4.2.12金针虫
春秋季节、重茬、粪肥多的地块易发生。
4.2.13地老虎
温度14℃~26℃,湿度80%~90%适宜虫害的生长繁殖。农田周围杂草多的地块易发生。
5综合防治措施
5.1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病原菌和害虫基数、病虫害发生条件,结合气象预
报,分析、推断发生程度,以确定发生时期和防治适期。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安全合
理使用化学防治措施,达到有效、安全、经济、环保的目的。
5.2农业防治
5.2.1品种选择
根据栽培季节和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抗耐病虫的辣椒品种。
5.2.2轮作套种
与十字花科、豆科或葱蒜类等非茄科类蔬菜轮作3~5年以上,露地越夏栽培时,可套作高杆作物,
减轻蓟马等虫害和病毒病等病害的发生。
5.2.3土壤整理
深耕晒垄,精耕细耙,增加土壤通透性,降低虫源基数,减少初侵染源。采用深沟、高畦、宽窄行
栽培,也可根据土壤质地和地下水位情况因地制宜。
5.2.4栽培管理
冬春季用地膜覆盖,夏季用秸秆覆盖,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及时摘除老叶、黄
叶、病虫叶并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带出田外集中掩埋或销毁。
5.2.5肥水管理
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进行配方施肥。优先采用肥水一体化、膜下滴灌、暗灌技术。
施肥应符合NY/T496的规定,灌溉水符合GB5084的要求。
4
DB41/T962—2022
5.2.6环境调控
设施栽培条件下,白天温度宜控制在25℃~30℃,夜晚温度宜控制在15℃~20℃。湿度宜控制在
60%~70%,遇到连阴雨天,适时通风降湿,延迟关闭封口时间。
5.2.7防除杂草
设施栽培条件下宜采用物理除草方法,如全面使用黑色、银灰色等功能性地膜或地面铺设5cm~
10cm厚的麦糠。
5.3物理防治
5.3.1种子处理
阳光晒种2d。热水烫种:将种子用75℃热水快速处理1min~2min,再放入55℃温水不停搅拌
7min~8min,然后按照常规栽培措施进行操作。包衣种子可直接播种。
5.3.2高温闷棚
设施栽培条件下,在夏季高温季节,深翻灌水以后,扣严棚膜,覆盖地膜,使地面温度达到60℃
以上,持续10d~15d。
5.3.3设施保护
根据不同季节,合理利用设施条件采用塑料薄膜、防虫网和遮阳网,进行避雨、防虫和遮阳栽培。
5.3.4杀虫灯诱杀
杀虫灯诱杀每10~15亩放1套,生长前期放置在离地面1.5m高度,生长后期要放置在高于作物顶部
10cm~20cm处。每天的开灯时间以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晨4点为宜。
5.3.5色板诱杀
用黄色诱虫板诱杀蚜虫、粉虱、美洲斑潜蝇,每亩悬挂40张20cm×25cm黄色粘虫板。用蓝色诱虫
板诱杀蓟马,每亩悬挂40张20cm×25cm蓝色粘虫板。色板悬挂在植株顶部10cm~20cm处并及时更换。
5.3.6性诱剂诱杀
在越冬代害虫羽化始盛期开始使用,防治甜菜夜蛾每1~2亩放置3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放置1个诱
芯,水平放置在距作物顶部20cm~30cm处,及时更换诱芯,并及时处理诱捕的成虫。
5.3.7饵料诱捕
每亩挖5~6个长、宽、深30cm×30cm×20cm的坑,填入充分腐熟的牲畜粪便,可诱捕蝼蛄、地老
虎等地下害虫。
5.3.8糖醋液诱捕
糖醋液按糖:醋:酒:水=1:4:1:16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每亩挂6个盆为宜,可结合性诱剂使用,
定时清除诱集的害虫,约每7d更换一次糖醋液。
5.3.9尿洗合剂治虫
尿洗合剂按尿素:洗衣粉:水=4:1:400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用于防治蚜虫、茶黄螨等害虫。
5
DB41/T962—2022
5.4生物防治
5.4.1释放天敌
设施栽培条件下,防治蚜虫,每次每亩释放500~1000头(粒)异色瓢虫(卵)间隔10d~15d释放
1次,连续释放2次。防治粉虱,每次每亩释放250~500头烟盲蝽间隔10d~15d释放1次,连续释放2次。
防治蓟马,每次每亩释放250~500头小花蝽间隔10d~15d释放1次,连续释放2次。释放天敌前后7d不
应喷施杀虫剂。
5.4.2生物农药防治
使用多粘类芽孢杆菌防治青枯病。使用宁南霉素、氨基寡糖素防治病毒病等。使用苦参碱防治蚜虫。
使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烟青虫,使用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甜菜夜蛾。
5.5化学防治
5.5.1苗床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配成1:100药土,按照1.25kg/m2撒于地面与土壤拌匀;或用70%甲基硫菌灵
可湿性粉剂10g/m2,加少量土混匀撒施;或用百菌清500倍液喷湿地面,盖膜7d,放风14d。
5.5.2育苗器具消毒
育苗穴盘清洗干净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min。
5.5.3种子处理
阳光晒种2d。用55℃温水恒温处理种子15min。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min。
5.5.4田间防治
5.5.4.1合理选择农药
根据防治对象,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按照GB/T8321(所有部分)进行防治。辣椒
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及安全使用方法见附录A。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辣椒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
参照《禁限用农药名录》。
5.5.4.2合理使用农药
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根据防治对象、防治指标、用药适期,最大限
度减少化学农药施用;按照农药标签标定的剂量和方法使用,合理施药。注意不同药剂交替使用。
6
DB41/T962—2022
附录A
(资料性)
辣椒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
辣椒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见表A.1。
表A.1辣椒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
防治亩用药量使用使用安全间隔
农药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剂型
对象或稀释倍数方法次数期(d)
精甲·噁霉灵0.3%可溶粉剂4666.7g~6000g冲施221
猝倒病
霜霉·噁霉灵26.1%可溶液剂300~400倍浸种1-
井冈霉素24%水剂266.7mL~400mL泼浇314
噁霉灵30%水剂1666.7g~2333.3g泼浇110
立枯病
吡唑醚菌酯0.1%颗粒剂23333.3g~33333.3g撒施1-
异菌脲50%可湿性粉剂1333.3g~2666.7g泼浇--
精甲·百菌清440g/L悬浮剂75mL~165mL喷雾33
霜脲·锰锌72%可湿性粉剂100g~167g喷雾34
代森锰锌80%可湿性粉剂150g~210g喷雾315
烯酰吗啉80%水分散粒剂20g~25g喷雾37
疫病
嘧菌酯50%水分散粒剂20g~36g喷雾37
氟啶胺50%悬浮剂30mL~35mL喷雾37
申嗪霉素1%悬浮剂50mL~120mL喷雾37
枯草芽孢杆菌100亿CFU/mL悬浮剂100mL~200mL喷雾3-
灰霉病咪鲜胺锰盐50%可湿性粉剂30g~40g喷雾212
咯菌·嘧菌酯1.5%颗粒剂1000g~2000g沟施--
根腐病多·福40%可湿性粉剂7333.7g~8667.1g拌土撒施--
二氯异氰尿酸钠20%可溶粉剂300~400倍灌根33
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50g~83g喷雾33
咪鲜胺25%乳油58mL~100mL喷雾212
福·甲·硫磺70%可湿性粉剂70g~90g喷雾27
苦参·蛇床素1.5%水剂30mL~35mL喷雾3-
炭疽病
嘧菌酯25g/L悬浮剂32mL~48mL喷雾35
苯甲·嘧菌酯30%悬浮剂20mL~32mL喷雾37
氟菌·肟菌酯43%悬浮剂20mL~30mL喷雾25
琥胶肥酸铜30%可湿性粉剂65g~93g喷雾27
咪鲜胺25%乳油500~750倍喷雾212
枯萎病枯草芽孢杆菌10亿个/g可湿性粉剂200g~300g灌根--
咯菌·嘧菌酯0.6%颗粒剂3000g~5000g沟施1-
氢氧化铜46%水分散粒剂30g~45g喷雾35
疮痂病
锰锌·拌种灵20%可湿性粉剂100g~150g喷雾315
7
DB41/T962—2022
表A.1辣椒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续)
使
安全间
防治有效成分含亩用药量用
农药名称剂型使用方法隔期
对象量或稀释倍数次
(d)
数
1)300倍1)浸种
青枯病多粘类芽孢杆菌0.1亿CFU/g细粒剂2)200g2)苗床泼浇--
3)1050g~1400g3)灌根
细菌性
噻唑锌20%悬浮剂100mL~150mL喷雾37
叶斑病
宁南霉素8%水剂75mL~104mL喷雾37
氨基寡糖素5%可溶液剂40mL~50mL喷雾--
香菇多糖2%可溶液剂65mL~80mL喷雾--
几丁寡糖素醋酸盐5%可溶液剂40mL~50mL喷雾--
病毒病甾烯醇0.06%微乳剂30mL~60mL喷雾--
烷醇·硫酸铜2.8%悬浮剂82.1mL~125mL喷雾--
混脂·硫酸铜24%水乳剂78mL~117mL喷雾--
吗胍·乙酸铜20%可湿性粉剂120g~150g喷雾35
混脂·络氨铜30%水乳剂40mL~50mL喷雾27
苦参碱1.5%可溶液剂30mL~40mL喷雾310
溴氰虫酰胺10%悬乳剂30mL~40mL喷雾33
蚜虫双丙环虫酯50g/L可分散液剂10mL~16mL喷雾23
氯虫·高氯氟14%微囊悬浮-悬15mL~20mL喷雾27
浮剂
溴氰虫酰胺10%悬乳剂50mL~60mL喷雾33
联苯·噻虫嗪22%悬乳剂20mL~40mL喷雾15
噻虫·高氯氟22%微囊悬浮剂5mL~10mL喷雾25
粉虱螺虫·噻虫啉22%悬浮剂30mL~40mL喷雾23
1)7g~15g1)苗期(定植前
噻虫嗪25%水分散粒剂2)0.12g/株~0.2g/3d~5d)喷雾23
株,2000~4000倍2)灌根
茶黄螨联苯肼酯43%悬浮剂20mL~30mL喷雾25
溴氰虫酰胺10%悬浮剂40mL~50mL喷雾33
蓟马噻虫嗪21%悬浮剂10g~18g喷雾27
球孢白僵菌150亿孢子/g可湿性粉剂160g~200g喷雾--
甜菜夜蛾核型多角300亿PIB/g水分散粒剂2g~5g喷雾--
体病毒
甜菜甲氨基阿维菌素苯8%水分散粒剂3g~4g喷雾27
夜蛾甲酸盐
苦皮藤素10%水乳剂90mL~120mL喷雾110
氯虫苯甲酰胺5%悬浮剂30mL~60mL喷雾25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600亿PIB/g水分散粒剂2g~4g喷雾--
病毒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5%微乳剂3mL~7mL喷雾25
甲酸盐
烟青虫氯虫·高氯氟14%微囊悬浮-悬15mL~20mL喷雾27
浮剂
苏云金杆菌16000IU/mg可湿性粉剂100g~150g喷雾--
高效氯氰菊酯4.5%乳油35mL~50mL喷雾27
溴氰虫酰胺10%悬浮剂10mL~30mL喷雾33
棉铃虫
氯虫苯甲酰胺5%悬浮剂30mL~60mL喷雾25
8
DB41/T962—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发生条件和防治适期...................................................................1
5综合防治措施.........................................................................4
附录A(资料性)辣椒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7
I
DB41/T96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41/T962—2014《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和DB41/T1151—2015《设施辣椒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与DB41/T962—2014和DB41/T1151—201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术语和定义“绿色防控”、“防治指标”(见DB41/T962—2014年版的3.1,
DB41/T1151—2015年版的3.1);
b)删除了“生产环境条件”(见DB41/T1151—2015年版的第4章);
c)将“发生条件”更改为“发生条件和防治适期”(见第4章,DB41/T962—2014年版的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PCA输液泵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结构型包装用蜂窝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自主最后一英里送货机器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可见光超透镜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钣金冲焊型液力变矩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教育行业CRM软件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艾氏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卡车液力变矩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钴铁合金软磁材料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高速RDF制粒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简便计算》练习题(310题-附答案)
- 地理标志培训课件
- 2023行政主管年终工作报告五篇
- 2024年中国养老产业商学研究报告-银发经济专题
- 培训如何上好一堂课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全册
- 2024医疗销售年度计划
- 税务局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 人教版语文1-6年级古诗词
- 上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6篇(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