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试题地理(人教版2019)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_第1页
2024-2025学年试题地理(人教版2019)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_第2页
2024-2025学年试题地理(人教版2019)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_第3页
2024-2025学年试题地理(人教版2019)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_第4页
2024-2025学年试题地理(人教版2019)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历史上一定地质时期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和堆积物叫地层。主要包括沉积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形成的浅变质岩。据此完成1~2题。1.水平地层()A.下新上老 B.同时形成C.下老上新 D.陆地缺少2.地层不能够反映的是()A.生成顺序 B.新老关系C.地表环境 D.时间长短不同地质年代的沉积岩含有不同生命现象的信息。下图示意厦门某中学生地理兴趣小组搜集的不同地质年代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据此完成3~4题。3.根据地层及化石的有关知识,可知()①任何地层都含有生物化石②化石的特点与环境关系密切③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④生物总是从复杂向简单演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人类出现在()A.前寒武纪 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某野外勘探队在内蒙古乌海市一大型煤场的页岩中发现了大量蕨类植物化石(下图)。读图完成5~6题。5.推测该地蕨类植物繁盛时,其地理环境可能是()A.冷干的沙漠地区 B.湿热的森林地区C.温暖的浅海地区 D.干旱的大陆地区6.下列地理事件,与蕨类植物繁盛时期相吻合的是()A.蓝细菌等原核生物大爆发B.出现两栖类动物甚至爬行动物C.恐龙繁盛D.联合古陆的最终解体(2023·江西井冈山期中)古生物化石对研究古气候、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下图为“中华龙鸟”化石,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岩层中,该岩层还含有多种动植物化石。“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1.2亿年~1.4亿年间,开始人们以为它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据此完成7~9题。7.辽宁省西部所发现的“中华龙鸟”化石所处的地质年代主要在()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8.依据上述材料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A.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B.火山频发的海洋深处C.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D.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9.“中华龙鸟”所处的地质时期()A.是重要的成煤期B.包括第四纪冰川寒冷期C.联合古陆形成D.被子植物繁盛地球距今的年龄约为46亿年,在地球的漫长历史中,生物的出现与进化只是其中的一段。大熊猫(如图)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中国国宝”。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据此完成10~11题。10.大熊猫在地球上最初出现的地质年代是()A.古生代 B.中生代C.新生代 D.元古宙11.下列关于对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中地球演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②是重要的造煤时期③发生了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④爬行动物与裸子植物大发展⑤哺乳动物与被子植物大发展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③⑤ D.②③⑤(2023·江苏苏州期末)读图,完成12~13题。12.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宙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13.乙的末期()A.蕨类植物衰退 B.恐龙灭绝C.出现被子植物 D.爬行动物盛行读“地层剖面略图”,回答14~16题。14.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15.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A.海洋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16.若在甲、乙两地钻孔找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甲地找到煤层B.在乙地找到煤层C.甲、乙两地都找不到煤层D.甲、乙两地都可以找到煤层17.(2023·湖北武汉期中)地球上生物的进化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地球上的几个生物繁盛期,而繁盛期的结束往往是生物的大灭绝。读“地质年代表”和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生物进化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地理环境的发展中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另一方面,环境的演化又促使生物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在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铱元素含量异常,比相邻岩层平均值高出30倍左右,而铱是陨石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这说明可能曾有一颗富含铱的小行星撞击过地球。(1)晚古生代早期,鱼类大量繁衍;随着海洋面积缩小,中期进化出能适应陆地环境的__________动物,________植物繁盛;晚期,气候变得干旱,进化出能适应干燥气候的________动物,______植物开始出现。(4分)(2)恐龙生活在显生宙的________代,该时期包括三叠纪、侏罗纪、________纪,联合古陆由于板块运动剧烈而________,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这一时期裸子植物极度兴盛,也是重要的________期。(4分)(3)请从古老地层的动物化石方面,提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佐证。(6分)(4)推测小行星撞击地球是如何引起环境变化的。(4分)第三节地球的历史1.C2.D[第1题,水平地层反映岩石形成的时间和地壳运动,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越在下层的年龄越老,即由下往上岩石的年龄由老到新,下面的地层形成的时间早,故选C。第2题,地层能够反映地层生成顺序和相对的新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地层形成时的地表环境,但不能反映各个地质时期时间的长短,故选D。]3.B4.D[第3题,生物化石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非任何地层都会含有生物化石,①错。化石的特点反映了当时的自然地理环境,化石的特点与环境关系密切,②正确。生物总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③正确,④错。故选B。第4题,人类出现在新生代的第四纪,D正确。]5.B6.B[第5题,蕨类植物属于陆地生物,根据此时蕨类植物繁盛,推知当时的地理环境为温暖湿润的陆地环境。故选B。第6题,蕨类植物繁盛时期为古生代后期,出现两栖类动物甚至爬行动物,蓝细菌等原核生物大爆发是前寒武纪时期,A错误,B正确。恐龙繁盛在中生代,C错误。联合古陆的最终解体在新生代,D错误。]7.C8.A9.A[第7题,按地质年代表推算距今1.2亿年~1.4亿年为中生代,该时期为恐龙繁盛时期,中后期爬行动物开始向鸟类发展。C项正确。第8题,由材料可知,该岩层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物和丰富的动植物化石,中华龙鸟生存的地方位于湖泊附近,又有丰富的动植物,说明温暖湿润,A项正确。第9题,该时期裸子植物繁盛,因此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期,A项正确;第四纪冰川寒冷期在新生代,B项错误;联合古陆形成于古生代,中生代由于板块剧烈运动,联合古陆开始解体,C项错误;被子植物在新生代繁盛,D项错误。故选A项。]10.C11.C[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大熊猫在地球上已至少生存了800万年,应属于新生代,C正确。第11题,大熊猫主要出现在新生代。新生代地球发生了一系列的造山运动,形成了现代的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①③正确。古生代、中生代是地球上重要的造煤时期,②错误。中生代爬行动物与裸子植物大发展,④错误。新生代哺乳动物与被子植物大发展,⑤正确。故选C。]12.B13.A[第12题,读图可知,甲对应的动物是恐龙,故甲是中生代。乙对应的是两栖动物、鹦鹉螺(无脊椎动物),故乙是古生代,B对。第1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乙为古生代,古生代末期进入裸子植物时期,蕨类植物由繁盛走向衰退,A对。恐龙灭绝是在中生代末期,B错。古生代没有出现被子植物,C错。爬行动物盛行是在中生代,D错。]14.A15.B16.B[第14题,三叶虫是一种海洋无脊椎动物,生活在早古生代,①正确;鱼类繁盛于晚古生代,②正确;恐龙生活在中生代,④错误;裸子植物出现在古生代晚期,繁盛于中生代,③错误。故选A。第15题,在这一时期指的是古生代到中生代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动物由低等向高等演化的顺序是:海洋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自鱼类开始为脊椎动物,即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故选B。第16题,主要的成煤期为晚古生代和中生代。三叶虫出现在早古生代,因此甲地找不到煤层。乙地为中生代地层,当时裸子植物繁盛,是主要的成煤期,故选B。]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