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发事件应对法》考试题及答案单选题1.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机构指:()A、国务院办公厅B、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C、国务院有关部门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答案:C2.确保行政紧急权力正当行使的基本条件,防止行政紧急权力滥用的最好手段是:()A、实行信息公开B、贯彻责权一致原则C、将政府强制最小化D、采取分级负责制答案:A3.《突发事件应对法》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会议通过。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7月10日;C、2007年9月20日;D、2007年10月1日答案:A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依据是有:()A、客观情况B、上级指示C、人民群众的意见D、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答案:D5.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级别分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一般四级,其中橙色表示()A、特别严重B、严重C、较重D、一般答案:B6.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都有预兆和“导火索”,因此,公务员首先要提高发现、捕捉、判断危机信息的能力,需具有:()A、以人为本B、危机风险意识C、为人民服务的意识D、责任到人答案:B7.突发事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基础是:()A、忧患意识B、培训演练C、自救互救技能D、风险分析答案:D8.根据应急管理的时间序列,应急预案的运行机制可以划分的阶段不包括:()A、预测与预警B、应急处置C、恢复重建D、宣传培训答案:D9.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突发事件的最高级别是:()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A10.我国国务院的应急管理办事机构是:()A、国务院常务会议B、国务院办公厅C、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D、国务院派出工作组答案:C11.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核实、审查和管理,为积极稳妥地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体现了:()A、宣传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B、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C、国际交流与合作D、应急培训答案:B12.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A、地质灾害;B、森林火灾;C、公共卫生事件;D、洪涝灾害答案:C13.《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出现下列哪一情节会受到处分的:()A、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B、不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的C、未按规定及时发布突发事件警报、采取预警期的措施D、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不当答案:B14.金融危机属于:()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涉外突发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答案:D15.2008年6月份贵州瓮安县发生的事件属于:()A、恐怖袭击B、经济安全事件C、群体性治安事件D、涉外突发事答案:C16.()是本行政区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A、党委书记B、政府主要领导C、政府分管领导D、应急办主任答案:B17.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是()。A、110;B、120;C、112;D、114答案:B18.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分级制度适用的事件包括:()A、自然灾害B、自然灾害、事故灾难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D、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答案:C19.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最高级别为Ⅰ级,用()表示。A、橙色;B、红色;C、黄色;D、蓝色;答案:B20.行政人员在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措施之前,应当告知相对人相应的事实、理由和根据,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也可以事后告知,体现了:()A、社会动员原则B、信息公开原则C比例原则D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原则答案:B21.《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对象是:()A、所有危险源、危险区域B、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C、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D、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答案:A22.下列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阐述,错误的是()。A、它属于公法范围;B、它具有强制性;C、它是一部行政法规;D、它是一部综合性法律;答案:C23.()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A、国务院;B、县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企事业单位答案:C24.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不包含下列哪一原则:()A、以人为本原则B、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原则C、分级管理原则D、及时准确原则答案:D25.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工作的原则是()。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D、处置与预防并重;答案:B26.现代法制政府行使权力时所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反映了社会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历史进程的是:()A、依法行政B、以人为本C、统一领导D、比例原则答案:A27.根据危机的类型与影响程度的差别由不同层级、类型的指挥机构来统一指挥并为其设定相应的动员权限,这一做法体现的原则是()A、以人为本原则B、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原则C、分级管理原则D、快速反应原则答案:C28.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分为综合预案、()、现场预案。A、单位预案;B、专项预案;C、个体预案;D、普通预案答案:B29.突发事件监测的主体是:()A、国务院B、省级人民政府C、国务院以及省级人民政府D、国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工作部门答案:D30.对突发事件管理本身的有效性进行的评估活动是:()A、风险评估B、影响评估C、管理评估D、损失评估答案:C31.对突发事件中失去住房的人员提供居住条件,及时为受灾人员提供临时居住场所指:()A、抚慰B、补偿C、安置D、抚慰答案:C32.我国第一部应急管理的专门法律是:()A、《国家自然灾害救助预案》B、《突发事件应对法》C、《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答案:B33.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统一领导或者组织处置工作的政府应当对应急处置措施:()A、继续执行B、暂停执行C、停止执行D、请示是否继续执行答案:C34.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对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进行:()A、征用B、征收C、收购D、没收答案:A35.()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A、分级响应;B、统一指挥;C、公众动员机制;D、以人为本;答案:C36.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包括:()A、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B、自然灾害信息系统C、事故灾难信息系统D、综合信息系统和专门信息系统答案:D37.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A、经济支持B、政策优惠C、心理及司法援助D、指导、帮助答案:C3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报送备案的主体是:()A、上级人民政府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省级人民政府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答案:B39.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机制的内容不包括:()A、预警信息的发布B、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的发布C、突发事件危害警告、建议的发布D、法律责任的发布答案:D40.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宣布:()A、解除警报B、调整预警级别C、停止应急措施D、恢复重建答案:A41.增强社会公众的危机意识可以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提高公众对危机的关注意识B、提升公众应对危机的防范意识C、增强政府的危机意识D、提高公众应对危机的道德意识答案:C42.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B、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C、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D、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答案:A43.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立即组织制定恢复重建计划的机关是:()A、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C、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D、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答案:C44.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可以锻炼和考验广大领导干部、党员、公务员和社会公众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一论述体现了突发事件:()A、促使设备更新B、导致制度变革C、促使人员能力和素质提高D、重塑组织形象答案:C45.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严重生态环境破坏的突发公共事件属于:()A、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B、重大突发公共事件C、较大突发公共事件D、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答案:B46.善后阶段突发事件管理的重心由应急处理逐步转向:()A、评估分析B、应急救援C、恢复重建D、统计报告答案:C47.()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A、县级人民政府;B、省级和市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公【敏感词】安部门答案:A48.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给他人人身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答案:B49.以下属于突发事件特征的是:()A、发生的常规性B、发展的确定性C、后果的可预见性D、采取措施的必要性与广泛的公共性答案:D50.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C、经济责任;D、刑事责任;答案:D51.2004(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年5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省急预案框架指南》中,明确指出应急预案的制定要遵循的工作原则是:()A、公开公平B、及时准确C、全面透明D、资源整合答案:D52.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报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的过程是:()A、信息报告B、先期处置C、应急响应D、应急结束答案:B5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指:()A、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向应急主管机关传输突发事件信息的行为B、应急主管机关向其上级机关传送突发事件信息的行为C、应急主管机关向其他国家机关或相关单位传送突发事件信息的行为D、信息报告员向应急主观机关传送突发事件信息的行为答案:B54.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保证是:()A、执政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B、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C、广大党员的模范作用D、各级人民政府答案:B55.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A、及时向国务院报告B、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C、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答案:C56.我国有权对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进行规定的主体是:()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省级人民政府答案:C5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A、救助B、补偿C、安置D、抚慰答案:D58.《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目的是:()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B、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C、避免经济损失D、促进社会发展答案:A59.决定着公务员的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在公务员的诸项素质中处于主导和统帅地位的是:()A、公务员的政治素质B、公务员的心理素质C、公务员的业务素质D、公务员的知识素质答案:A60.需要多个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事件,由该类突发事件的()牵头,其他部门予以协助。A、业务主管部门B、上级领导机关C、行政主管部门D、行业指导部门答案:A61.《突发事件应对法》共有几章和几个条文()。A、7章、70条;B、8章、70条;C、6章、60条;D、5章、60条;答案:A62.我国《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预算用于当年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的预备费,应当占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比例是:()A、1%~2%B、1%~3%C、2%~4%D、3%~5%答案:B63.突发事件预警信息除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外,还包括:()A、事件经过B、救援措施C、预警级别D、公共信息答案:C64.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体现了:()A、以人为本,减少危害B、居安思危,预防为主C、统一领导,分级负责D、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答案:C65.国务院和()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A、省级;B、地市级;C、县级;D、乡镇级;答案:C66.根据有关突发事件的监测信息和风险评估结果,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确定相应预警级别,发布相关信息,采取相关措施的机制指:()A、突发事件监测机制B、突发事件预警机制C、应急处置机制D、社会动员与参与机制答案:B67.应当对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周边环境开展:()A、登记备案B、隐患排查C、调查整理D、监测监控答案:B68.能够有效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避免社会财富的进一步浪费的手段是:()A、预防B、应急准备C、应急处置D、事后恢复与重建答案:A69.根据发生的诱因、领域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突发事件分为:()A、自然性的突发事件和社会性的突发事件B、战争状态的突发事件和一般状态的突发事件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D、紧急状态和戒严答案:A70.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主要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A、公开透明的原则B、上行下效原则C、最小代价原则D、把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放在突出位置的原则答案:B71.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制定主体是:()A、国务院B、国务院各部门C、国务院办公厅D、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答案:A72.有权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敏感词】察部【敏感词】队和民兵组织,参加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是:()A、国家主席B、国务院C、中央军【敏感词】事委员会D、国务院、中央军【敏感词】事委员会答案:D73.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是:()A、国务院B、国务院常务会议C、国务院办公厅D、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答案:A74.党政干部深入到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到困难最大、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体现了:()A、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B、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C、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D、党的领导作用答案:C75.由于降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A、泥石流B、崩塌C、滑坡D、地面塌陷答案:A76.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报告的主体是:()A、单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B、单位主管机关C、单位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D、单位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答案:A77.突发事件监测的对象是:()A、自然灾害、紧急状态B、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战争状态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D、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答案:C78.发现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及时报警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报警电话是()。A、110;B、119;C、112;D、120答案:A79.应急演练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评价和()应急能力。A、保持;B、论证;C、协调;D、保护;答案:A80.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A、信息报告;B、预测预警;C、信息发布;D、评估;答案:B81.《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答案:A82.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的罚款。A、5万元B、15万元C、20万元D、10万元答案:C83.下列不属于社会安全事件类法律规范的是:()A、《戒严法》B、《公【敏感词】安机关人民【敏感词】警【敏感词】察内务条【敏感词】令》C、《防震减灾法》D、《民兵战备工作规定》答案:C84.突发事件发生后,应针对突发事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机关是:()A、国务院B、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C、国务院派出的工作组D、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答案:D85.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所有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A、监测、检查、控制、及时整改B、控制、消除危险源、危险区域的危险性C、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D、归类分析、登记,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答案:C86.《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预警级别划分标准的制定机关是:()A、国务院B、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C、省级人民政府D、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答案:B87.哪一过程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A、应急预案的制定B、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C、应急知识宣传D、城乡规划答案:D88.可以根据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扶持该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的是:()A、国务院B、全国人大常委会C、省级人民政府D、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答案:A89.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国务院相关应急预案,可以制定:()A、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B、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C、国家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D、国家突发事件整体应急预案答案:C90.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件可以划分为()。A、二级B、三级C、四级答案:C91.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A、预防B、救援C、评估D、社会动员答案:A92.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A、预防B、遏制C、消除答案:A93.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不包括下列哪一项内容:()A、监测与预警机制B、信息报告与发布机制C、协调与汇报机制D、社会力量的动员参与机制答案:C94.《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并根据其相应的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规定了不同的应对措施,这体现了:()A、统一领导B、属地管理C、分级负责D、分类管理答案:D95.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的主体是:()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应急管理部门C、教育主管部门D、乡级以上人民政府答案:C96.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机构的职责是:()A、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B、承担国务院总值班工作C、办理国务院有关决定事项D、组织编制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审核专项应急预案答案:A97.应急处置是一种怎样的强制性行政应急措施:()A、暂时B、长期C、永久D、固定答案:A98.我国第一部全面规定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急管理活动的法律是:()A、《突发事件应对法》B、《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C、《防震减灾法》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答案:A99.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当及时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恢复社会治安秩序,尽快修复被损坏的公共设施的主体是:()A、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C、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D、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答案:D100.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体现了应急保障的哪一方面:()A、财力保障B、物资保障C、基本生活保障D、医疗卫生保障答案:C101.我国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法律规范不包括:()A、《防震减灾法》B、《防洪法》C、《环境保护法》D、《矿山安全法》答案:D102.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11月1日C、2008年1月1日D、2007年12月31日答案:B103.以下关于应急预案检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应急预案的检查是预案实施的重要保证B、应急预案的检查主要包括预案程序检查、预案内容检查、预案制度检查三大方面C、通信指挥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是预案制度检查的一个重要方面D、在对预案内容进行检查时,应关注应急救援人员对应急预案的掌握答案:B104.为应对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行动指南、行动向导指:()A、应急准备B、应急预案C、风险评估D、应急处置答案:B105.国务院和()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A、县级B、地市级C、省级答案:A106.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信息公开原则B、社会动员原则C、比例原则D、预防与应急结合原则答案:C107.()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A、国务院;B、民政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财政部门答案:C108.应急机构设置分散,缺乏综合协调管理机构;应急预警体系和指挥体系部门之间、条块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专业处置、救援队伍的组织等的不足体现了:()A、政府管理职能失衡B、应急管理体制不健全C、政府应急管理资源投入不足D、应急管理效率不高答案:B109.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洪灾B、干旱C、森林火灾D、失火答案:D110.由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突发性繁殖或聚集而引起的一种水体变色的生态异常现象是:()A、海啸B、风暴潮C、寒潮D、赤潮答案:D111.以下属于突发事件特征的是:()A、发生的常规性B、发展的确定性C、后果的可预见性D、采取措施的必要性与广泛的公共性答案:D112.()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新闻媒体;D、社会团体答案:C11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A、4小时B、6小时C、8小时D、10小时答案:A114.应对突发事件的根本保证是:()A、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B、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C、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D、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答案:A115.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掌握并及时处理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体现了:()A、一般单位内部事故隐患的防范措施B、危险物品的防范措施C、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D、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答案:A116.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A、及时向国务院报告;B、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C、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D、及时向本级人大报告答案:C117.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不包括:()A、决策体系B、执行体系C、保障体系D、预警体系答案:D118.建立在理性思维基础之上、公务员应急能力高低的最终体现是:()A、敏锐超前的鉴别预测能力B、快速决策能力C、统观全局、组织协调的能力D、沟通能力答案:B119.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哪些主体的指挥和安排:()A、人民政府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C、所属单位D、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答案:D120.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是:()A、原生灾害B、次生灾害C、衍生灾害D、灾害链答案:D121.对应急机制建设起基础性作用是:()A、社会救助机制B、社会保障机制C、社会管理机制D、社会安抚机制答案:C122.我国突发事件信息系统设置原则是:()A、公开透明、真实准确B、分类负责、属地为主C、统一协调、高效运作D、分级设置、互联互动答案:D123.政府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过程指:()A、突发事件应对机制B、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C、应急处置D、救援机制答案:B124.指导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工作的基础是:()A、风险评估B、调查登记C、检查监控D、安全防范答案:A125.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洪灾B、干旱C、森林火灾D、失火答案:D126.我国应急管理体制除具有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特点外,还具有的特征是:()A、属人管理为主B、属地管理为主C、有利于时间处理D、责任单位负责答案:B127.要实现由政府应急向全面应急转变,需要坚持的原则是:()A、以人为本原则B、社会动员原则C、依法行政原则D、预防为主原则答案:B128.为了使各级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应当采取的措施是:()A、提高全社会的危机意识B、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C、加强监控D、加强应急培训答案:B129.建立信息报告员制度的责任主体是:()A、县级人民政府B、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C、有关单位D、应急管理机关答案:A130.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经济责任答案:B131.国务院()出台《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A、2005年;B、2006年;C、2007年;D、2008年;答案:B132.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做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工作包括:()A、编制并实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B、健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C、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D、开展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的普查和监控答案:D133.《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采用调解处理的解决思路加以预防的突发事件是:()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公共卫生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答案:D134.将突发事件应急所需的名种要素条件,整合成统一的社会力量,形成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实现资源配置的规模化和效益最大化的过程是:()A、预警系统建设B、应急预案建设C、体制建设D、应急资源整合答案:D135.预防与应急准备,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立足于()的原则。A、预防为主;B、控制为主;C、处理为主;D、善后为主答案:A136.要实现由政府应急向全面应急转变,需要坚持的原则是:()A、以人为本原则B、社会动员原则C依法行政原则D预防为主原则答案:B137.预防与应急准备,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立足于()的原则。A、预防为主B、控制为主C、处理为主答案:A138.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公益宣传的是:()A、电视B、报纸C、广播D、新闻媒体参考答案:D139.建立健全应急体制要坚持:()A、综合协调、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的原则B、综合协调、分类管理、统一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的原则.C、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的原则D、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中央管理为主的的原则参考答案:C140.现代处置突发事件机制与传统处置机制的根本区别是:()A、先进的科学技术条件B、复杂的经济、社会条件C、防范为主、准备在先D、国际合作与支持参考答案:C141.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A、信息的收集B、信息的存储C、信息的分析D、信息的传输答案:A142.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A、事件经过B、救援措施C、预警级别D、公共信息;答案:C143.应急预案的制定要考虑到可操作性、预案的实施在经济上是否可行以及如何才能更有效的节约人力物力等等问题体现了下列哪一原则:()A、分级管理原则B、快速反应原则C、信息公布原则D、成本控制原则答案:D144.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不包括:()A、提高执政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B、提升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C、加强基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D、增强国际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答案:D145.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如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负责主体是:()A、协商确定的人民政府B、市级人民政府C、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答案:C146.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A、发生区域;B、影响生产;C、引发地区;D、影响区域;答案:D147.()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A、国务院B、民政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答案:C148.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答案:A149.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是突发事件发生地的:()A、居民委员会B、村民委员会C、其他组织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答案:D150.在突发事件恢复重建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有:()A、自力更生B、政府负责C、依靠援助D、灾民自救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答案:D151.对于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管辖问题,《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下列哪一项规定是正确的()。A、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B、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C、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街道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D、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单位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答案:A152.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A、不变;B、增加一倍;C、不享受;D、增加二倍答案:A153.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属于:()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公共卫生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答案:A154.四川地震中出现的堰塞湖是:()A、原生灾害B、次生灾害C、衍生灾害D、灾害链答案:B155.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A、登革热B、禽流感C、流行性感冒D、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答案:C156.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A、12B、8C、4D、24答案:C157.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A、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B、应急队伍的建设;C、事故损失评估;D、应急预案的演练;参考答案:A158.以下不属于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调整范围的是:()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紧急状态D、公共卫生事件参考答案:C159.负责及时查明突发事件的发生经过和原因,总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的机关()A、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C、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D、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参考答案:C160.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A、救助B、补偿C、抚恤D、表彰或者奖励答案:D161.突发事件的发展、影响没有经验性规则进行指导,超出人类社会的预判和估量是指:()A、突发事件发生的突然性B、突发事件发展的不确定性C、突发事件巨大的威胁性D、突发事件后果的严重性答案:B162.自然灾害救助、防汛抗旱、地震、地质灾害急、森林(草原)火灾等应急预案的类型是:()A、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B、事故灾难类应急预案C、公共卫生类应急预案D、社会安全类应急预案答案:A163.在突发事件应对中起主导地位的是:()A、政府B、社会公众C、人民群众D、社会组织答案:A164.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A、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B、必要的应急演练C、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D、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或必要的应急演练答案:C165.()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A、个人B、企业事业单位C、新闻媒体答案:C166.预计将要发生较大(Ⅲ级)以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属于哪种预警等级:()A、红色;B、黄色;C、橙色;D、蓝色参考答案:B167.()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上一级人民政府;.D、社会团体参考答案:A16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和特点,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工程,应当建立健全的是:()A、应急管理专家组B、基础信息数据库C、信息报告员制度D、应急反应部门参考答案:E169.以场内应急指挥为主,强调预案的可操作性的是指:()A、国家预案B、省级预案C、市级预案D、单位预案参考答案:D170.我国的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是:()A、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B、人员伤亡数量和突发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C、经济损失情况和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D、舆论关注度和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参考答案:A171.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可以决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采取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措施的主体是:()A、市级人民政府B、省级人民政府C、国务院D、.上一级人民政府参考答案:D172.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A、事件经过;B、救援措施;C、预警级别;D、公共信息;参考答案:C173.我国的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是:()A、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B、人员伤亡数量和突发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C、经济损失情况和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D、舆论关注度和突发事件爱你的严重程度答案:A174.以现场设施或活动为具体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应急预案是:()A、综合预案B、专项预案C、现场预案D、整体预案答案:C17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隐患排查监控工作的责任主体是:()A、县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C、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D、基层组织和单位答案:D176.《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通过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D、国务院答案:B177.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措施仍然不能控制事态发展时,相应的应对措施是()。A、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条文B、宣布进入紧急状态C、静观事态发展答案:B178.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行政领导机关的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A、全国人大规定B、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C、国务院规定D、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答案:C179.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分级制度适用的事件包括:()A、自然灾害B、自然灾害、事故灾难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D、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答案:C180.领导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家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的是:()A、国家主席B、国务院总理C、国务委员D、全国人大委员长答案:B181.一切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都必须放在首位的是:()A、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B、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C、应急救援D、恢复重建答案:B182.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A、绿色通道;B、快速通道;C、特殊通道;D、直线通道;答案:A183.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何时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A、应急准备阶段;B、应急处置工作结束;C、恢复重建工作结束;D、应急处置期间;答案:B184.根据发生的诱因、领域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突发事件分为:()A、自然性的突发事件和社会性的突发事件B、战争状态的突发事件和一般状态的突发事件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D、紧急状态和戒严答案:A185.国务院和各应急管理机构建立各类专业人才库,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成立的是:()A、应急管理办公室B、派出工作组C、信息报告员D、应急管理专家组答案:D186.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衡量一个公务员政治素质如何、工作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准是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A、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B、提高效率与依法行政的关系C、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D、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关系答案:A187.及时做好应急准备、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前提是:()A、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B、应急救援的实施C、社会动员的落实D、恢复重建的开展答案:A188.通过立法,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明确机构设置、层级、权利与责任。使得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域有法可依体现了:()A、科学应对突发事件B、依法应对突发事件C、以人为本应对突发事件D、协调处理突发事件答案:B189.突发事件预警的基础是:()A、监测B、信息报告C、信息发布D、救援答案:A190.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A、法院B、检察院C、公【敏感词】安机关答案:C191.《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的突发事件所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状态是:()A、已经造成B、可能造成C、不会造成D、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答案:D192.通过分析、调查突发事件可能发生的诱因、依法采取各种手段消除突发事件存在的条件,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或避免造成人身、财产的损失指:()A、突发事件预防B、应急预案制定C、应急管理D、恢复重建答案:A193.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A、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B、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三级C、特别重大、重大二级答案:A194.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A、预防;B、遏制;C、消除;D、控制答案:A195.发生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时,可以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的应急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的影响的主体是:()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D、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答案:B196.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其造成损失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办法是:()A、建立应急机制,做好预防工作B、制定应急预案,做好预防工作C、完善应急法制,做好预防工作D、做好应急评估,做好预防工作答案:C197.突发事件管理的核心问题是:()A、应急救援的有效性问题B、恢复重建是否及时C、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D、以政府为中心的各参与主体的权力和责任问题答案:D198.全国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的建立主体是:()A、国务院B、国务院各部门C、国务院办公厅D、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答案:A199.处置突发事件的骨干力量是:()A、人民解放军、武【敏感词】警、公【敏感词】安部【敏感词】队和预备役民兵B、各个专业应急处置队伍C、厂矿企业的广大职工和农村社区的广大群众D、广大的城市平民答案:A200.自然灾害指:()A、人为原因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B、由于自然因素直接导致的公共突发事件C、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D、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以及传染病疫情等事件答案:B201.突发事件发生后,采取的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等措施是:()A、救助性措施B、控制性措施C、保障性措施D、防范性措施答案:B202.突发事件爆发后,做好救援工作的根本保证是:()A、组织领导B、应急预案C、应急处置D、信息报告答案:A203.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分为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事故灾难类应急预案、公共卫生类应急预案以及社会安全类应急预案所依据的标准是()A、应急对象的类型划分B、预案的编制与执行主体划分C、预案功能与目标划分D、预案的性质划分答案:A204.启用应急预案的条件指:()A、预案的适用范围B、预案的目标C、预案的原则D、预案的对象答案:A205.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A、保留;B、撤销;C、升级;D、解散;答案:B206.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突发事件应对法。A、监测与预报B、监测与预防C、监测与预警答案:C207.“一案三制”指的是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A、法规;B、法制;C、体系;D、法律答案:B208.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A、不变B、增加一倍C、不享受答案:A209.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A、事件经过B、救援措施C、预警级别D、公共信息答案:C210.强制原则实行的关键有赖于政府决策机关享有高度的()和权威,否则便难以贯彻落实。A、集权性B、合法性C、强制性D、透明性答案:B211.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应当为专业应急救援人员()。A、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B、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C、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D、全选答案:D212.国家是在采用一定的()的前提下进行社会管理的.A、阶级领导形式B、社会公众参与体系C、政治经济发展模式D、政权组织形式答案:D213.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是()。A、110;B、120;C、112;D、114答案:B214.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突发事件的最高级别是: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A215.()是指根据情报信息和事件预测结果,用书面文字形式制作的、用以处置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采取的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A、处置预案B、处置文案C、处置立案D、处置方案答案:A216.《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答案:A217.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其造成损失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办法是()A、建立应急机制,做好预防工作B、制定应急预案,做好预防工作C、完善应急法制,做好预防工作D、做好应急评估,做好预防工作答案:C21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同时波及多人甚至整个工作或生活的群体,这体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A、复杂性B、公共性C、危害性D、突发性答案:B219.我国第一部应急管理的专门法律是:()A、《国家自然灾害救助预案》B、《突发事件应对法》C、《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答案:B220.《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的突发事件所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状态是:()A、已经造成B、可能造成C、不会造成答案:CD、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答案:D221.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A、信息报告;B、预测预警;C、信息发布:D、评估;答案:B222.自然灾害的()将它与人类自身造成的灾难事件区别开来。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人为属性D、生产属性答案:A223.信息情报工作是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某种意义讲,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过程就是()的过程A、信息识别B、信息生产C、信息转换D、信息接收224.按照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法治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公共卫生事件事件可以划分为()。A、二级B、三级C、四级D、特级答案:C225.灾变动力机制是推动防治疾病认识和实践的机制,它对社会参与卫生事业发展具有()。A、直接启动性B、滞后性C、积级性D、动员性答案:D226.()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A、县级人民政府;B、省级和市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gong'an部门答案:A227.()是本行政区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A、党委书记B、政府主要领导C、政府分管领导D、应急办主任答案:B228.除了有组织的活动外,国际恐怖主义还出现了众多的个体行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A、极端仇恨者B、民族主义者C、种族主义者D、宗教狂热分子答案:A229.()是指贸易全球化、全球生产重组以及资本流动的全球化所引发的各种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衍生与传播。A、金融危机全球化B、次贷危机全球化C、货币危机全球化D、经济危机全球化答案:D230.()演变成金融危机,就必然意味着整个金融系统陷于瘫痪,其危害程度将远远超过的任何一种金融风险。A、泡沫经济型风险B、银行内部风险C、国债风险D、外债风险答案:B231.与高效的危机管理相比,传统的危机管理着重强调对危机反应的管理,而不重视危机的()。A、预测预警B、防止防范C、前因后果D、公关处理答案:C232.集中统一的指挥体制,要求以一定的()为单位,凡在此地域范围内发生的危机事件都应该由当地政府统一管理。A、地域区域B、经济区域C、特殊区域D、行政区域答案:D233.《突发事件应对法》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会议通过。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7月10日;答案:CC、2007年9月20日;D、2007年10月1日答案:A234.突发事件中的资源配置与管理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使()得到有效配置,即人尽其才、财尽其利。A、有效的资源B、可用资源C、已开发资源D、稀缺的资源答案:D235.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A、保留;B、撤销;C、升级;D、解散:答案:B236.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件可以划分为()。A、二级B、三级C、四级237.根据发生的诱因、领域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突发事件分为:()A、自然性的突发事件和社会性的突发事件B、战争状态的突发事件和一般状态的突发事件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D、紧急状态和戒严答案:A238.()是指贸易全球化、全球生产重组以及资本流动的全球化所引发的各种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衍生与传播。A、金融危机全球化B、次贷危机全球化C、货币危机全球化D、经济危机全球化答案:D239.资源和环境问题存在着明显的外部性,即环境破坏者所承担的成本()社会所遭受的损失。A、等同于B、低于C、高于D、不影响答案:B240.依法行政就是()依法行使行政权力。A、政府B、行政机关C、管理者D、公民答案:B241.防治监控传染病的工作被称为“公共卫生”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些工作的成果是一种()。A、社会物品B、社会产品C、公共产品D、公共物品答案:D242.()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A、国务院;B、县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企事业单位答案:C243.“紧急状态”条款入宪也为统一目前处于分散立法状态的紧急状态制度,制定统一的()提供了基本的宪法依据。A、《中华人民共和国危机应对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事件应对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事故应对法》答案:B244.强制原则实行的关键有赖于政府决策机关享有高度的()和权威,否则便难以贯彻落实。A、集权性B、合法性C、强制性D、透明性答案:B245.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答案:A246.灾变动力机制是推动防治疾病认识和实践的机制,它对社会参与卫生事业发展具有()。A、直接启动性B、滞后性C、积级性D、动员性答案:D247.预防与应急准备,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立足于()的原则。A、预防为主B、控制为主C、处理为主答案:A248.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属于:()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公共卫生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答案:A249.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措施仍然不能控制事态发展时,相应的应对措施是()。A、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条文B、宣布进入紧急状态C、静观事态发展答案:B250.()是通过有组织的活动,以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的科学和技术。A、公共医学B、群众卫生C、公共卫生D、群体卫生答案:C251.《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的原则。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B、以防为主、以消为辅C、集中兵力打歼灭战D、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答案:D252.确保行政紧急权力正当行使的基本条件,防止行政紧急权力滥用的最好手段是:A、实行信息公开B、贯彻责权一致原则C、将政府强制最小化D、采取分级负责制答案:A253.突发事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基础是()A、忧患意识B、培训演练C、自救互救技能D、风险分析答案:D254.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A、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B、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三级C、特别重大、重大二级答案:A255.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经济责任答案:B256.()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A、全国人大常委会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国务院有关部门D、国务院答案:D257.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突发事件应对法。A、监测与预报B、监测与预防C、监测与预警答案:C258.()是金融法制建设的前提。A、金融立法B、金融执法C、金融司法D、金融法案答案:A259.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A、法院B、检察院C、gong'an机关答案:C260.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分为综合预案、()、现场预案。A、单位预案;B、专项预案C、个体预案;D、普通预案答案:B261.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给他人人身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B)。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答案:B262.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A、互救知识教育B、防控知识教育C、自救知识教育D、应急知识教育答案:D263.《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采用调解处理的解决思路加以预防的突发事件是()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公共卫生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答案:D264.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主要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A、公开透明的原则答案:CB、上行下效原则C、最小代价原则D、把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放在突出位置的原则答案:B265.()是突发事件的第一道防线。A、危机防范B、危机杜绝C、危机识别D、危机预警答案:D266.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最高级别为I级,用()表示。A、橙色B、红色C、黄色D、蓝色答案:B267.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分级制度适用的事件包括:A、自然灾害B、自然灾害、事故灾难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D、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268.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A、预防B、遏制C、消除D、控制答案:A269.政治过程中的()指的是将相同的利益需求集中起来,或把不同的利益需求协调起来。A、利益表达B、利益综合C、政策制定D、政策执行答案:B270.()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A、其他组织B、法人C、全选D、公民答案:C271.在国家危机管理机构的参与主体建设上,要把体制建设与()构建结合起来,形成新颖的公私合作关系。A、法律法规B、网络平台C、社会系统D、职能部门答案:B272.()是指对即将发生或刚刚发生的危机事件所造成的影响或损失进行的评估活动,其作用在于解释“危机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是什么”。A、危机风险评估B、危机水平评估C、危机影响评估D、危机管理评估。答案:A273.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答案:A274.保证()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A、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B、经济的可持续发展C、文化的繁荣发展D、政治的文明保证答案:A275.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A、不变B、增加一倍C、不享受答案:A276.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信息公开原则B、社会动员原则C、比例原则D、预防与应急结合原则答案:C277.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更加强调的是事件的()是突如其来的,事先难以预料需要紧急处置的。A、发生方式B、发展趋势C、引导方式D、影响方式答案:D278.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A、地质灾害;B、森林火灾;C、公共卫生事件;D、洪涝灾害答案:C279.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A、应急物资储备保障B、安全管理C、突发事件监测D、应急管理培训答案:B280.要实现由政府应急向全面应急转变,需要坚持的原则是:()A、以人为本原则B、社会动员原则C、依法行政原则D、预防为主原则答案:B281.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级别分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一般四级,其中橙色表示()。A、特别严重B、严重C、较重D、一般答案:B282.保障()是应对突发事件及其立法的终极目标和价值。A、人民权利B、人民义务C、公民权利D、公民义务答案:C283.应急管理“一案三制”中的“制”指()。1)管理体制2)有关法律制度3)运行机制4)应对突发事件所制定的应急预案制度A、124B、123C、234D、134答案:B284.()是指根据情报信息和事件预测结果,用书面文字形式制作的、用以处置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采取的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A、处置预案B、处置文案C、处置立案D、处置方案答案:A285.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属于()。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公共卫生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答案:A286.()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A、分级响应;B、统一指挥;C、公众动员机制;D、以人为本;答案:C287.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A、事件经过;B、救援措施;C、预警级别;D、公共信息;答案:C288.金融危机属于:()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涉外突发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答案:D289.()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A、个人B、企业事业单位C、新闻媒体答案:C290.国家突发事件管理体系在纵向关系上体现了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程度。A、管理B、附属C、集中和分散D、集权和分权答案:D291.国家是在采用一定的()的前提下进行社会管理的。A、阶级领导形式B、社会公众参与体系C、政治经济发展模式D、政权组织形式答案:D292.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主体的行为,均源于参与事件的群体或个人的().A、外在表现B、社会要求C、内在需求D、自我满足答案:C293.国务院和()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A、省级;B、地市级C、县级;D、乡镇级;答案:C294.《突发事件应对法》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会议通过。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7月10日;C、2007年9月20日;D、2007年10月1日答案:A295.危机事件的风险往往取决于危机事件的(),包括物质、社会和心理等各个方面。A、影响范围B、损害程度C、涉及领域D、受害人群答案:B296.应对危机的手段有许多,其中,()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A、政治手段B、行政手段C、法律手段D、junshi手段答案:C297.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突发事件应对法》。A、监测与预报B、监测与预防C、监测与预警答案:C298.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制定。A、国务院或国务院确定的部门B、国务院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D、国务院确定的部门答案:A299.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11月1日C、2008年1月1日D、2007年12月31日答案:B300.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主体的行为,均源于参与事件的群体或个人的().A、外在表现B、社会要求C、内在需求D、自我满足答案:C301.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工作的原则是()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D、处置与预防并重;答案:B302.自然灾害指:()A、人为原因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B、由于自然因素直接导致的公共突发事件C、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D、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以及传染病疫情等事件答案:B303.在非常规状态下,与立法、司法等其他国家权力相比,()具有某种优先性和更大的权威性.A、法定公民权利B、行政紧急权力C、政府职权D、行政权力答案:B304.我们的各级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切权力都是()赋予的.A、历史B、党C、群众D、人民答案:D305.事件的开端无法用常规性规则进行判断,而且其后的衍生和可能涉及的影响也没有经验性知识可供指导,这体现了突发事件的()。A、突发性和紧急性B、高度不确定性C、影响的社会性D、决策的非程序化答案:B306.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A、及时向国务院报告;B、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C、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D、及时向本级人大报告答案:C307.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C、经济责任;D、刑事责任;答案:D308.()是全过程、全方位地来描述那些突发的有可能产生较大破坏损失的事件。A、突发事件B、危机C、紧急状态D、灾害和灾难答案:D309.突发事件的一致性是指在危机中的()具有相同的要求。A、公众B、受害对象C、管理者D、利益主体答案:D310.“一案三制”指的是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A、法规;B、法制;C、体系;D、法律答案:B311.国家突发事件管理体系在纵向关系上体现了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程度。A、管理B、附属C、集中和分散D、集权和分权答案:D312.对应急机制建设起基础性作用是()A、社会救助机制B、社会保障机制C、社会管理机制D、社会安抚机制答案:C313.处置突发事件的骨干力量是()A、人民解放军、武警、gong'anbudui和预备役民兵B、各个专业应急处置队伍C、厂矿企业的广大职工和农村社区的广大群众D、广大的城市平民答案:A314.重大动物疫情属于危机事件中的()。A、事故灾难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突发社会安全事件D、经济危机答案:B315.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A、绿色通道;B、快速通道;C、特殊通道;D、直线通道;答案:A316.预计将要发生较大(II级)以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属于哪种预警等级:()A、红色;B、黄色;C、橙色;D、蓝色答案:B317.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严重生态环境破坏的突发公共事件属于:A、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B、重大突发公共事件C、较大突发公共事件D、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答案:B318.()是指短期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事件.A、突发公共安全事件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突发卫生事件D、突发卫生危机答案:C319.()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A、当地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当地卫生行政部门D、县级人民政府答案:D320.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是()。A、110;B、120;C、112;D、114答案:B321.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不包括下列哪一项内容()A、监测与预警机制B、信息报告与发布机制C、协调与汇报机制D、社会力量的动员参与机制答案:C322.《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并根据其相应的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规定了不同的应对措施,这体现了()A、统一领导B、属地管理C、分级负责D、分类管理答案:D323.以下属于突发事件特征的是:()A、发生的常规性B、发展的确定性C、后果的可预见性D、采取措施的必要性与广泛的公共性答案:D324.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的罚款。A、5万元B、15万元C、20万元D、10万元答案:C325.建立健全应急体制要坚持()A、综合协调、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的原则B、综合协调、分类管理、统一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的原则C、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的原则D、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中央管理为主的的原则答案:C326.国家建立有效的()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A、社会动员B、.应急保障C、预测预警D、.恢复重建答案:A327.如果在危机中发生了重大问题,造成了严重损失,首先追究()的责任。A、行政机关B、主要负责人C、政府部门D、行政区域领导答案:B328.()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上一级人民政府;D、社会团体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 打印与艺术品创作的数字创新与展望考核试卷
- 摩托车的品质与销售价格考核试卷
- 合成材料制造对于化学工业的改进与创新考核试卷
- 创业空间激发创新创业潜力考核试卷
- 店铺转让合同模板(一)
- 交警个人总结
- 清理垃圾施工合同范例
- 灯品合同范例
- 特殊教具采购合同范例
- 《公共科目》军队文职考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设计
- 法律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 2024年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试题(答案详解1)
- 《秸秆还田》ppt课件
- 食品加工企业安全设计设施专篇
- 颈动脉斑块科普知识PPT参考幻灯片
- 封头容积、质量、内表面积和总高度计算
- 反射隔热涂料施工方案(完整版)
- 海南省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服务费计费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