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服务提供者注意义务的具体认定探析综述8200字】_第1页
【中国网络服务提供者注意义务的具体认定探析综述8200字】_第2页
【中国网络服务提供者注意义务的具体认定探析综述8200字】_第3页
【中国网络服务提供者注意义务的具体认定探析综述8200字】_第4页
【中国网络服务提供者注意义务的具体认定探析综述82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网络服务提供者注意义务的具体认定分析综述目录TOC\o"1-2"\h\u681中国网络服务提供者注意义务的具体认定分析综述 1243703.1“通知-反通知规则”中注意义务的具体认定 1216263.1.1“通知-反通知规则”中“适格侵权通知”的具体认定 2235343.1.2“通知-反通知规则”中“不适格侵权通知”的法律适用 3143003.2“红旗规则”中注意义务的具体认定 452823.2.1“红旗规则”中“应知”的立法现状 557163.2.2“红旗规则”下对“应知”认定为“一般知道” 8194893.3“制止侵权必要措施规则”中注意义务的具体认定 8如上文所述,在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违反注意义务,是否能进入侵权责任的避风港,发展出判断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的“通知-反通知规则”,判断网络服务提供者“应知”的“红旗规则”。只有通过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遵守“通知-反通知规则”、“红旗规则”和“制止侵权必要措施规则”,才能判定他们能否进入避风港,因此这三个规则是“避风港规则”的具体核心规则周友军:《侵权责任认定争点与案例》,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314页。。下面将就具体每项规则在我国的立法及司法现状展开论述,讨论各个规则在具体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周友军:《侵权责任认定争点与案例》,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314页。3.1“通知-反通知规则”中注意义务的具体认定《民法典》在第1195条见《民法典》第1195条: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权利人因错误通知造成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和第1196条见《民法典》第1196条见《民法典》第1195条: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权利人因错误通知造成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见《民法典》第1196条:网络用户接到转送的通知后,可以向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交不存在侵权行为的声明。声明应当包括不存在侵权行为的初步证据及网络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声明后,应当将该声明转送发出通知的权利人,并告知其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转送声明到达权利人后的合理期限内,未收到权利人已经投诉或者提起诉讼通知的,应当及时终止所采取的措施。可以看出,“通知-反通知规则”实质上是包含了“通知-删除-通知转送-反通知-恢复”等一系列的程序步骤,在这个规则中,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注意义务在于:在接到侵权通知时,网络服务提供者就被认定为处于“明知”的主观状态,应当进行转通知,杨立新:《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网络侵权避风港规则中的地位和义务》,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第145页。并未杨立新:《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网络侵权避风港规则中的地位和义务》,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第145页。此时如何判定“明知”状态就成为了该规则的焦点。根据法条规定,必须为权利人向网络服务提供者发出适格通知,才能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明知”,那么如何认定是否为适格的侵权通知以及不适格侵权通知的法律效果,将在下文做详细讨论。3.1.1“通知-反通知规则”中“适格侵权通知”的具体认定《民法典》第1195条仅规定了“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以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这一规定并不具体,对于“通知”应当包括的内容和程序,可以适用有关司法解释和其他法规的规定。对于通知的形式,《民法典》第1195条并未对此有任何要求,《网络信息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4条规定,通知应采取书面形式,《信息网络规定》第5条规定,被侵权人应以书面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公示的形式向网络服务提供者发出通知。对于通知的内容,《网络信息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4条规定通知应当包含以下内容:(1)权利人的联系方式、(2)要求删除或者断开链接的侵权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名称和网络地址、(3)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明材料。《信息网络规定》第五条规定的有效通知应包含下列内容:(1)通知人的联系方式、(2)要求采取必要措施的网络地址或者足以准确定位侵权内容的相关信息、(3)通知人要求删除相关信息的理由。在《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8条中,对侵犯著作权通知的内容有了更为详细的规定:(1)对侵权内容的权属证明、(2)明确的身份证明和联系方式、(3)涉嫌侵权内容在信息网络上的位置、(4)侵犯著作权的相关证据、(5)对通知真实性的善意声明。上述规定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的表述和包含“删除相关信息的理由”的表述,而之所以有此差异,主要是因为我国将原先只适用在著作权网络侵权领域的“避风港规则”创造性的扩张适用到了所有民事权益的网络侵权纠纷,这是创始之举。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侵权行为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所以对于侵权的适格通知,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如果是侵害著作权的情况下,需要证明通知人即著作权人,因而初步证明就有必要,此时需提交的通知中应包含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另一方面,在侵犯人格权时,证明材料难以获取,网络服务提供者凭自身的技术能力也难以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网络上的侵权内容就是初步证明侵权的材料,所以通知中只需当包含删除相关侵权内容的理由,无需提供初步证据。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侵权行为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总的来说,通知的内容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部分:“权利人提供的联系方式、权利证明和善意承诺”、“对于侵权内容的证据说明”以及“侵权内容所在位置”。在嘉易烤公司诉天猫公司一案中,见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鲁01民终3439号民事判决书。嘉易烤公司在天猫购买一款烧烤炉,经比对分析,该款烧烤炉侵犯了该公司的专利,嘉易烤公司就此向天猫公司发出侵权通知,淘宝保护知识产权平台却对认为他们提供的一系列包括专利分析报告和技术对比在内的诸多材料并不充分,要求他们提供被投诉商品落入其提供的专利权利要求的技术点,并且还要提供购买订单编号或双方会员名。见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鲁01民终3439号民事判决书。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订单编号和双方会员名并不是侵权通知必备的合法要件,天猫公司不能因此而拒绝嘉易烤公司的合理诉求。同时该院认为,无法仅凭表面或书面材料去判定一项发明或者实用型专利是否构成侵权,所以在材料的提供方面,只需提供权利人的身份情况,专利情况和初步证据,能够让投诉接受方转达被投诉主体即可。因此嘉易烤的侵权通知是充足和符合条件的有效通知,天猫公司应谨慎对待,而不是粗暴驳回,让嘉易烤公司的维权行为变得更加艰难。天猫公司规定的投诉规制并不产生法律约束力,权利人只需按法律规定的要求进行侵权通知即可,天猫公司的前述要求并非权利人投诉通知有效的必要条件。所以可以看出,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要求的更加严格的通知形式并不被司法领域所认可,对于权利人发出的侵权通知,只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就应当被认定为是适格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若以自己规定的更加严格的投诉机制为由认为该通知不适格,不可作为抗辩理由,仍然要承担法律责任。3.1.2“通知-反通知规则”中“不适格侵权通知”的法律适用按规定,权利人发出的通知应当包含权利人联系方式、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说明、侵权内容的位置。首先,规定要求提供权利人的联系方式是为了能够及时与权利人进行联系,从而确认通知的发出人是权利人,防止权利滥用或恶意通知;其次,要求提供初步证据说明,才能让网络服务提供者据此判断是否真的有侵权实施的存在,从而进一步采取措施;最后,要求通知中包含侵权内容的位置是为了让网络服务提供者能够根据位置快速找到侵权内容,进而采取必要措施制止侵权行为。由此可见,这些内容其实都是一份有效通知的重要信息,通知只有符合《网络信息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4条规定的形式要件才是一份合格的通知。我国《网络信息传播权保护条例》对于侵权通知是否合格从形式上做了严格的规定,因而,一份通知若想要成为一份适格的通知,就必须要满足《网络信息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的形式要件,即便该通知足以使网络服务提供者定位到侵权内容。因为我国并未规定对“不适格侵权通知”的法律适用,所以在司法实践中,针对类似的焦点问题,可能会出现完全不一样的判决。一部分法官从《网络信息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的角度出发,认为如果不满足《网络信息传播权保护条例》中规定的对“通知”内容的要求,不符合“形式要件”,那么即使网络服务提供者能依据该份有瑕疵的通知定位到侵权内容,该通知仍旧是一份不合格的通知;另一部分法官认为,只要通知提供的信息足以使网络服务提供者定位侵权内容,那么这就是一份有效通知,即认为应当考虑通知的“实质要件”。比如百度网讯公司、百度在线公司曾因为对泛亚公司的三百多首歌曲提供定位和链接服务而被起诉,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7)高民初字第1201号民事判决书。泛亚公司认为这两家公司严重侵犯了其对这些歌曲的词曲所享有的著作权。泛亚公司在向这两个公司发出律师公函的时候虽然附有《歌曲清单》和演唱录音的光盘,却没有明确将歌曲的演唱者和歌曲名以及侵权链接一一对应,这两家公司收到律师函后无动于衷,对侵权通知视而不见。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7)高民初字第1201号民事判决书。虽然泛亚公司发出的侵权通知不适格,应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这也并不能成为百度网讯公司、百度在线公司视而不见、置之不理的理由,这种行为显然没有履行法律赋予他们的义务。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这两家公司在收到律师公函后,即使该通知不适格,但该通知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这两家公司应主动积极与泛亚公司进行沟通协商,进而采取必要措施停止对三百多首歌曲的侵权行为,而不是任由这些作品继续传播,继续侵犯泛亚公司的合法权利。他们对泛亚公司在发出通知后,权利作品被继续传播所遭受损失需承担一定的责任。现在大部分法院都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不能对权利人发出的“不适格侵权通知”置之不理,完全以视而不见的态度来对待这些“不适格侵权通知”。因为之所以制定“通知-反通知规则”,就是为了使权利人与网络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利益达到一个平衡点,即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不会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注意义务要求过高。但是权利人因为自身能力的限制,发出的侵权通知存在瑕疵是情有可原的,可以被理解,纵然在收到有瑕疵的“不适格侵权通知”时,网络服务提供者可能难以清晰明确的对侵权内容的存在进行审查,但网络服务提供者一般都有相对成熟先进的技术手段,因此如果通知中的内容足以让网络服务提供者意识到侵权内容可能存在,就至少产生了一种与权利人进行积极沟通和协商的义务。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不适格侵权通知”完全置之不理,就会被认定为没有积极履行法律赋予的义务,可能会因此承担相应的责任。3.2“红旗规则”中注意义务的具体认定《民法典》第1197条见《民法典》第1197条: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或应当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在原有的《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3款见《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3款: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规定的基础上修改而来,增加了“应当知道”的表述。《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2条规定见《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2条: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服务对象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供服务对象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并具备下列条件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三)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的理由应当知道服务对象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权;…见《民法典》第1197条: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或应当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见《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3款: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见《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2条: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服务对象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供服务对象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并具备下列条件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三)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的理由应当知道服务对象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权;…见《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3条: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搜索或者链接服务,在接到权利人的通知书后,根据本条例规定断开与侵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明知或者应知所链接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权的,应当承担共同侵权责任。见《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8条: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过错,确定其是否承担教唆、帮助侵权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过错包括对于网络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的明知或者应知。“应知”是指一个负有注意义务的“理性人”,在一定情形下,有能力认识到存在某一事实,因此认定“应知”的前提应当是该行为人负有一定的注意义务,故“红旗规则”的确立,实则是确立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一般注意义务。可以看出,对于是否违反“红旗规则”注意义务的判断焦点便落在了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为“应知”上,对侵权行为认知到何种程度可以被认定为“应知”,下文将就此展开论述。3.2.1“红旗规则”中“应知”的立法现状虽然我国《民法典》第1197条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2条和第33条都对“红旗规则”有所规定,但这些规定都比较笼统,对于认定是否符合“应知”的方法,规定在了司法解释中。比如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第9条见《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条: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网络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具体事实是否明显,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构成应知:(一)基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的性质、方式及其引发侵权的可能性大小,应当具备的管理信息的能力;(二)传播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类型、知名度及侵权信息的明显程度;(三)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主动对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进行了选择、编辑、修改、推荐等;(四)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积极采取了预防侵权的合理措施;(五)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设置便捷程序接收侵权通知并及时对侵权通知作出合理的反应;(六)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针对同一网络用户的重复侵权行为采取了相应的合理措施;(七)其他相关因素。和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条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条:人民法院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知道”,应当综合考虑下列因素:(一)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以人工或者自动方式对侵权网络信息以推荐、排名、选择、编辑、整理、修改等方式作出处理;(二)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具备的管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所提供服务的性质、方式及其引发侵权的可能性大小;(三)该网络信息侵害人身权益的类型及明显程度;(四)该网络信息的社会影响程度或者一定时间内的浏览量;(五)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预防侵权措施的技术可能性及其是否采取了相应的合理措施;(六)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针对同一网络用户的重复侵权行为或者同一侵权信息采取了相应的合理措施;(七)与本案相关的其他因素。就对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应知”做了详细的规定,总体来说,对“应知”的认定可以分为七种因素,包括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侵权行为有没有做出过处理,是否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提供服务的性质、方式以及可能引发损害后果的危险性、是否积极采取合理的防免措施、该网络信息侵害民事权利的类型及明显程度、侵权内容的社会影响大小或者某段时间的浏览量。具体而言:见《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条: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网络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具体事实是否明显,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构成应知:(一)基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的性质、方式及其引发侵权的可能性大小,应当具备的管理信息的能力;(二)传播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类型、知名度及侵权信息的明显程度;(三)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主动对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进行了选择、编辑、修改、推荐等;(四)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积极采取了预防侵权的合理措施;(五)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设置便捷程序接收侵权通知并及时对侵权通知作出合理的反应;(六)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针对同一网络用户的重复侵权行为采取了相应的合理措施;(七)其他相关因素。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条:人民法院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知道”,应当综合考虑下列因素:(一)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以人工或者自动方式对侵权网络信息以推荐、排名、选择、编辑、整理、修改等方式作出处理;(二)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具备的管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所提供服务的性质、方式及其引发侵权的可能性大小;(三)该网络信息侵害人身权益的类型及明显程度;(四)该网络信息的社会影响程度或者一定时间内的浏览量;(五)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预防侵权措施的技术可能性及其是否采取了相应的合理措施;(六)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针对同一网络用户的重复侵权行为或者同一侵权信息采取了相应的合理措施;(七)与本案相关的其他因素。(1)网络服务提供者如果对发布或存储在其服务器上内容进行人工或者自动的处理,如将内容推荐到首页、对内容进行编辑、按一定方式对内容进行排名、或者对内容进行整理和修改等,此时如果该内容涉嫌侵权,那么网络服务提供者就对侵权事实构成“应知”。因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已经采取了一定手段对侵权内容进行了处理,无论是人工进行的处理还是自动处理,都应当认定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已经对该侵权内容达到“明确知道”的程度。例如网络用户将他人的作品上传到网络,如果网站在用户上传的内容中有选择的进行了挑选,起着编辑部的作用,则应认定为网站明确知道侵权事实,应当承担侵权责任。(2)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具备与注意义务相应的信息管理能力,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并不具备足够的管理能力,那么也不应该对其要求过高的注意义务,不然就会违反公平性标准。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同的服务类型、经营模式和管理能力会影响对注意义务的认定。提供接入、自动传输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相比提供其他类型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有着非常明显的特点,即其提供的服务是网站和网络用户的“桥梁”,无论是什么信息和内容,不通过接入和传输服务就无法进入互联网,此类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内容的控制力是最弱的,因为传输服务中的信息量巨大且是即时传输,余中根:《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义务的判断标准研究——以《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三款为视角》,《长载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5卷第3期,第7页。对此类网络服务提供者要求过高的注意义务显然是不合理的,要求此类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审查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对此类网络服务提供者注意义务的认定标准不能过于严苛,否则可能会致使其承担超出能力范围内的责任,影响该行业的发展。“红旗规则”在具体适用过程中,并不认为提供中立技术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侵权行为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当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网络接入、自动传输等服务时,因其提供的服务性质,其很难了解侵权行为或侵权内容的存在,在主观上并不存在过错,故将之剔除余中根:《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义务的判断标准研究——以《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三款为视角》,《长载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5卷第3期,第7页。对于搜索引擎、信息存储空间、P2P文件传输服务提供者提供的信息收集、整理、分类服务,如果是纯客观的分类,不能推定网站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内容;如果按照主观分类,可以推定网站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容易判断其是否有过错。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信息管理能力已经足够发现侵权内容,比如侵权信息已经显示在了平台的首页,只要打开平台就能看到,那么法院可以据此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存在过错;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其上有几千万入驻商家,每个商家都有自己的主页,如果其中某个商家在自己的主页中上传了侵权内容,法院此时不能认为此类电子商务平台为“知道”。网络信息侵害民事权益的类型及明显程度。涉嫌侵犯他人名誉权、肖像权、违法公布他人隐私等侵犯人格权的行为,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进行侵权审查存在困难,难以准确判断侵权行为是否存在,因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不是司法机关,不具有专业的法律能力,而对人格权的侵权行为不经法院审理难以进行判断;但是对于具有高知名度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等,此时对著作权的侵犯就较为容易发现。网络信息的社会影响程度或者一定时间内的浏览量。一般来说,在一定的时间内,某一侵权内容的浏览量与其社会影响程度成正比,而浏览量大的情况下,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看到后台数据波动后引起注意的可能性就越大,那么就有更大的可能性知道该侵权内容的存在。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技术上采取防免措施的能力及其是否尽了最大努力做了相应的防免措施。目前,自动抓取等技术已经普及,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采用预防措施的成本较低,则其“知道”的义务范围就越广。同时,也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设置便捷的侵权投诉程序,以便权利人能够及时方便的就侵权行为向网络服务提供者发出通知。针对同一网络用户的重复侵权行为或者发布相同的侵权内容,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承担了更高程度的注意义务。虽然对于重复侵权行为我国并没有加以规制,不能单独作为判断网络服务提供者注意义务的标准,但是在个案的审理过程中,仍然可以作为一个综合的考量因素发挥作用。奚晓明:《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人民法院出版社奚晓明:《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人民法院出版社,2014年11月第1版,第140页。3.2.2“红旗规则”下对“应知”认定为“一般知道”在新传在线(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诉上海全土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侵权著作权纠纷案中见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7)沪一中民五(知)初字第129号民事判决书。,原告新传在线公司享有《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在中国大陆的著作权。然而这部电影却在被告土豆网络公司上被用户大肆传播,且被告毫无作为,甚至放任这种情况的发生,让原告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见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7)沪一中民五(知)初字第129号民事判决书。法院认为被告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首先,涉案作品《疯狂的石头》是原告倾注人力和资金拍摄而成的,现在正处于产生收益的黄金时期,原告是不会无偿发布在互联网上供人免费观看的。其次,被告在经营网站的过程中,对网站的内容应该进行合理的把控。网站中突然出现正处于热映期的影片,其对该上传的内容涉嫌侵权应当存在基本的认识,理应主动进行删除下架,否则也会视为对原告的合法权益进行了侵犯。因此法院认为,被告不仅应该立即下架涉案作品,还应该对原告进行一定的经济赔偿,弥补原告的损失。自此以后,法院在判决其他类似案件时,都会将此案件的思路作为参考。这说明,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倾向于将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侵权行为的一般认知等同于网络服务提供者存在过错,即采取“一般知道”这种适用条件非常低的“红旗”规则。“红旗规则”中的“应知”在我国的适用标准是非常低的。由于我国“红旗”规则适用条件比较低,即使在不发送侵权通知的情况下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直接提起侵权诉讼,法院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违反注意义务,构成侵权的可能性非常大。这种“红旗规则”的低适用标准导致越来越多的权利人越过发送侵权通知这一步,直接对网络服务提供者提起诉讼,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这虽然看似维护了权利人的利益,但是实则不利于维护网络服务提供者与权利人之间的利益平衡。我国之所以会采取“一般知道”这种适用条件非常低的“红旗规则”,是因为我国一直以来都坚持以受害人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虽然存在合理性的一面,然而这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