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五版)课件 第十五讲 古代思想•道家和佛教_第1页
大学语文(第五版)课件 第十五讲 古代思想•道家和佛教_第2页
大学语文(第五版)课件 第十五讲 古代思想•道家和佛教_第3页
大学语文(第五版)课件 第十五讲 古代思想•道家和佛教_第4页
大学语文(第五版)课件 第十五讲 古代思想•道家和佛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老庄思想与道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常常被概括为儒释道三家,其中的“道”指道家与道教。道家与道教不同,前者是一个哲学学派,后者是一种宗教。在先秦的百家争鸣中,道家虽没有像儒家和墨家那样有众多徒属,成为显学,但这个学派对宇宙、社会和人生有着独特的领悟和解释,因而在历史的发展中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概述《老子》(文徵明)道家思想肇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名耳,战国时人多称他为老聃,是道家思想的奠基者。老子的一生,基本上可分为史官和隐者两大段。史官负责天道、礼法、记录历史等,由此老子拥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广博知识。隐士的经历则使老子可以摆脱职业的束缚,以一种较自由的心态去反思现实社会。这样,丰富的知识、自由的思考,再加上动荡的社会,共同造就出体现于《老子》中的深刻的思想。“道”是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道”有丰富的含义。首先,“道”先天地而存在,是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都从“道”中产生。其次,“道”是一个混成之物,它自身包括“无”和“有”两个方面,是“无”和“有”的统一体。再次,“道”是运动变化的,它运动的形式是“有无相生”,即“有”和“无”的互相转化。最后,“道”具有无为、柔弱等主要性质,这些性质可以被人们效仿。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人常常把他与老子并列,合称老庄。庄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庄子》这部书中。庄子思想的中心是要追求人的精神自由。(《庄子·逍遥游》)这种超越自我的境界,庄子称为“体道”的境界,或者说“游心于道”的境界。这是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先秦的百家争鸣中,道家通过“道”开辟了中国哲学中形而上学的传统,并对其他各家及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经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之后,道家思想在魏晋时期得到了复兴。魏晋玄学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主要经典,通过对它们的重新解释,围绕“本末”“有无”“自然”“名教”等问题的争辩和阐释,建立起被后人称为“新道家”的思想体系。在道家的影响下,还产生了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此外,在佛教刚传入中国的初期,人们往往通过道家思想来了解和解释佛教的理论,同时,佛教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地吸收道家思想,最明显的是禅宗,它在很多方面都受到庄子的启发。道家对中国美学、中国文学、中国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美学中意象的理论、意境的理论、审美心胸的理论,以及一系列重要的概念、范畴和命题,都发源于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二、佛教的传入及其中国化佛教最初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恒河流域,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世界性宗教。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体现为一方面改变了印度佛教原来的面貌,丰富了它的内容;另一方面,佛教也和中华民族文化融合,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有机组成部分。一般认为,佛教最初是由中亚传入中国的,其确切年代已经很难稽考了。据史料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国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这是中国佛教初传的标志。中国佛教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非常重视把佛教经典从梵文翻译成汉文。佛教本身在印度曾有过非常复杂的演变和发展,但是对中国佛教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主要是大乘佛教。中国人在接受印度佛教思想时,从整体上看,重视佛学与中国文化的调和、融合。所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移植,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一点充分表现在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最早兴起的佛学派别,是在魏晋时期随着玄学成长起来的般若学派。隋唐时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佛教界以其强大的寺院经济为基础,逐渐形成了三论、天台、法相、华严、律、禅、净土等几个大的宗派,从而使中国佛教达到了鼎盛阶段。其中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和禅宗最具特色,可以说是中国化的佛教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代表。兴起于唐五代时期的禅宗,与天台、华严、法相等经院化的宗派相比,有着许多突出的特点。其一,禅宗强调个体的内心觉悟,强调个体精神的独立、自由,所以它具有一种反教条、反权威的性质。其二,禅宗强调个体的直接体验,所以它要破除语言和逻辑的障碍。禅宗的“十六字要诀”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三,禅宗主张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吃饭、走路、担水、砍柴,都可悟道。总之,禅宗是印度佛教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包含中国古人的哲学的智慧和艺术的创造,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同时,又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人和中国文化。老子(节选)/老子《老子》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哲理深蕴,光照千古。这里选择了其中的三章。第十一章,老子强调“有”“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一般人们只注重实有的作用,而老子却在本章中强调并彰显了事物为一般人所不察的“无”的作用。老子以车轮、陶器及屋室三件事物为例,说明实物只有在它与“无”配合时才能产生用处。第三十七章,老子指出“道”作为宇宙本体来说是永恒不变的,是“无为”的;“道”作为生长万物的总动力,又是“无不为”的。进而由天道推演到人道,指出统治者应“无为而治”,同时养成真朴的民风。第七十六章表达的是老子“贵柔处弱”的思想。老子以人体与草木举例,说明成长的东西都是柔弱的状态,而死亡的东西都是坚硬的状态。此章是柔弱胜刚强的光辉思想的体现。文选老子(节选)/老子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作者简介老子(约前571—前471),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又称《道德经》)。知识链接

赵孟

小楷《道德经》知识链接1.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说:盖房子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要求。为此,人们要求一些有掩蔽的适用的空间。二千五百年前老子就懂得这个道理:“当其无,有室之用。”这种内部空间是满足生产和生活要求的一种手段。(《梁思成文集》)2.至于老子著《道德经》一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有相关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胠箧(节选)/庄子《胠箧》一篇有意识地发挥了老子“绝圣弃知(智)”的主张,认为圣智礼法的创设,不足以防止社会祸乱的产生。圣智礼法的提出本用以防盗制贼,却反为盗贼所窃,沦为盗贼护身的名器,张其恣肆之欲,而为害民众。作者抨击圣、智思想,向往自由、平等与淳朴的原始社会。从某些方面来看,此文虽然含有消极避世的思想,但主要还是表现了作者对虚伪仁义、黑暗社会以及“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等丑陋现实的深刻认识与极度憎恶。文章洋洋洒洒、一气呵成,是一篇兼具思想美与语言美的先秦诸子佳作。

胠箧(节选)/庄子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

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逄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故盗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而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作者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知识链接魏晋时人注重玄谈《老子》《庄子》《周易》,称之“三玄”。《世说新语·文学》载有魏晋名士聚会,谈论《庄子》事: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谢顾谓诸人:“今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正得《渔父》一篇。谢看题,便各使四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咸称善。于是四坐各言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谢后粗难,因自叙其意,作万余语,才峰秀逸,既自难干,加意气拟托,萧然自得,四坐莫不厌心。支谓谢曰:“君一往奔诣,故复自佳耳。”百喻经(节选)/僧伽斯那《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98篇。《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该书每篇都由“喻”和“法”两部分合成。“喻”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法”是本篇寓言所包含的教诫。第47篇《贫人能作鸳鸯鸣喻》是一则佛教故事,讲的是一个学鸳鸯叫的穷人因为一时口误而被抓。穷人学鸳鸯叫,去国王池塘偷花来给妻子,本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为生活所迫铤而走险是值得同情的事,但是他被俘获后还一路学鸳鸯叫是无用的。这告诉人们,虽说“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但是有的时候时机错过就无法挽回了。作品以此劝导世人应及早修行向善、累积功德,不要等事情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再去后悔。生活中有些人做事总爱一意孤行,不听他人劝告,造成损害,等到想要补救时,才发现已经无法可施了。每个人都会犯各种小错误,若能在犯错之后认识到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吸取教训并及时更正,今后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不算无所获。贫人能作鸳鸯鸣喻昔外国节法庆之日。一切妇女尽持优钵罗花,以为发饰。有一贫人,其妇语言:“尔若能得优钵罗花,来用与我,为尔作妻;若不能得,我舍尔去。”其夫先来常善作鸳鸯之鸣,即入王池,作鸳鸯鸣,偷优钵罗花。时守池者而作是问:“池中者谁?”而此贫人失口,答言:“我是鸳鸯。”守者捉得,将诣王所,而于中道复更和声作鸳鸯鸣。守池者言:“尔先不作,今作何益!”世间愚人,亦复如是。终身残害,作众恶业,不习心行,使令调善。临命终时,方言:“今我欲得修善。”狱卒将去付阎罗王。虽欲修善,亦无所及已。如彼愚人欲到王所作鸳鸯鸣。作者简介僧伽斯那,公元5世纪印度的大乘法师,早年出家学道,一生研究佛学。知识链接《百喻经》的由来:据说佛说法时,有500个不信佛教的人向佛提出种种问难,佛便举了98个譬喻予以解答,后来这些回答便成了《百喻经》。其实这些故事可能原来流传于民间,作者只是加以收集,借题发挥,用以譬解宗教道理而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全经只有一卷,260个字,属于《大品般若经》600卷中的一节,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说尽了《大品般若经》600卷的义理,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之简洁经典。该经曾有过7种汉译本,较为有名的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的本文虽只有260个字,但此中包含很多重要的佛教教理与修行方法。例如五蕴归空就是一种悟入本心的方法。又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三者分别与佛教的假、空及中观有关。又此中所说的十二因缘及四圣谛都是佛教的重要教理。其中讲到的“空”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更是佛教的名言。此外,《心经》中还论及六尘、六根、十二处及十八界等佛学中常见的名词。因此,260字的《心经》,所含的义理非常深奥,影响极其深远。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