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五版)课件 第十二讲 现当代散文_第1页
大学语文(第五版)课件 第十二讲 现当代散文_第2页
大学语文(第五版)课件 第十二讲 现当代散文_第3页
大学语文(第五版)课件 第十二讲 现当代散文_第4页
大学语文(第五版)课件 第十二讲 现当代散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现当代散文发展历程中国是一个散文传统深厚的国度。先秦诸子散文、唐宋散文、明清小品文等,都是散文发展史上的高峰。中国现代散文孕育于晚清,而现代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是“随感录”式的杂文,它是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产物。概述1917—1927年是现代散文创作成就显著时期。出现了鲁迅、朱自清、郁达夫、周作人、冰心、林语堂等众多名家。1927—1937年的散文创作,从流派与文体方面看,重要的现象有:其一,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其二,以林语堂为代表的“论语派”的小品散文。其三,抒情散文继续发展。其四,报告文学兴起。1937—1949年的散文,虽历经战乱,但创作的成绩依然丰硕,报告文学、杂文与抒情文等各式文体的创作都较成熟。出现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钱锺书的《写在人生边上》、张爱玲的《流言》等优秀文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散文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五六十年代是“转型”与“诗化”阶段,80年代是“回归”与“探索”阶段,90年代之后是“多元”与“厚重”阶段。第一阶段,中国当代散文一方面承续“延安文学”传统,另一方面呼应特定时期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形成新的审美规范。如《游了三个湖》(叶圣陶)、《茶花赋》(杨朔)、《花城》(秦牧)、《长江三日》(刘白羽)、《菜园小记》(吴伯箫)、《桂林山水》(方纪)、《雨中登泰山》(李健吾)等散文,在读者中风靡一时,影响深广。第一阶段,中国当代散文一方面承续“延安文学”传统,另一方面呼应特定时期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形成新的审美规范。如《游了三个湖》(叶圣陶)、《茶花赋》(杨朔)、《花城》(秦牧)、《长江三日》(刘白羽)、《菜园小记》(吴伯箫)、《桂林山水》(方纪)、《雨中登泰山》(李健吾)等散文,在读者中风靡一时,影响深广。20世纪70年代末,思想解放、社会逐步开放使散文创作开始挣脱思想禁锢和束缚。中青年作家成了80年代散文创作的主力,宗璞、姜德明、韩少功、贾平凹、赵丽宏、王英琦等创作活跃,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80年代散文创作的“新星”。女作家的散文创作显示强劲集团优势,张洁、斯妤、王英琦、韩小惠、毕淑敏等,以不凡的创作实力绘就了女性散文亮丽的风景。20世纪90年代,在文学由中心向边缘的位移中,边缘化的定位恰恰给散文文体以从容发展的空间环境。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精神与立场的分流,使散文成为知识分子精神与情感的主要表现形式;市场经济的运行不仅使散文创作与出版带有了商业性,而且确认了市民阶层文化消费的合法性与丰富性;传媒业的发展也为散文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总之,散文创作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审美时代。以汪曾祺、张中行为代表的文人散文,以余秋雨为代表的文化大散文,以季羡林、金克木为代表的学者散文,以史铁生、张承志、韩少功等为代表的突出人文关怀的散文,以素素、黄爱东西等为代表的小女人散文争芳斗艳。二、现当代散文的文化传统与审美特征第一,新思想的传播与个性解放,这是现代散文兴起的基础。第二,白话散文的兴起。第三,传统散文“人文”精神的承传。第四,与现代报刊传播业互助共生。现代散文的审美特征,体现在“现代”“散”“文”三个关键词上。“现代”是现代散文思想文化的价值体现。“散”是散文存在与发展的重要特性。“文”是散文审美品质的体现。差不多先生传/胡适《差不多先生传》是胡适在1919年创作的一篇传记体寓言。此文虚构了一位差不多先生,凡事只求“差不多”,最终也因“差不多”丧命。在作者看来,差不多先生的命运就是亿万中国人的命运。本文依照传记体例先纲后目的层次来叙写人物,并以切近生活的事例作为佐证,构成一篇趣味盎然、含义深远的寓言。文章巧妙地运用夸饰、排比、映衬、反讽等修辞手法,以浅显生动的语言、因事见理的方式,让人在荒谬好笑的文字背后,领略作者严肃的用心。《差不多先生传》以上述手法弛解了以正传、列传、合传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传记文的藩篱,使人物的表现范围由“个”扩大到了“类”,实现了传文选记文文体功能的拓展。此外,作者以表现灵魂而非皮相为主的人物塑造方法,不拘泥于写实的夸张描写,变形的事件安排和场景设计,文章风格的虚构性、怪诞性、喜剧性等,对于传统传记文的创作手法也是一种深化。整体上可将此文视作唐代传奇和现代传记文的糅合。同为新文学发轫期结出的硕果,可以将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与鲁迅的《阿Q正传》对读。差不多先生做事敷衍了事、不肯认真的态度,阿Q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是数千年来中国人身上普遍存在的国民劣根性,即使放诸当下的时代环境中依然不无警示意义。差不多先生传/胡适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大夫。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话,方才绝气了。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胡适书法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上庄村人。学名洪骍,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1917年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等职。有诗集《尝试集》,学术论著《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等,并有《胡适文存》《胡适文集》《胡适全集》等行世。知识链接1.陈源(陈西滢)作《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一文,针对《胡适文存》作如下评价:“据我个人的看法,胡适的散文,数量之多,影响之大,不仅超出他的小说、戏剧,甚或超过他的新诗,而居其创作成绩的首位。”2.1932年,周作人在《志摩纪念》的文章中指出:“中国散文中现有几派。适之仲甫一派的文章清新明白,长于说理讲学,好像西瓜之有口皆甜。”3.胡适语录: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以上均见孙郁《胡适影集》)文学有三个要件: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能动人,第三要美。……美在何处呢?也只是两个分子:第一是明白清楚;第二是明白清楚之至,故有逼人而来的影像。除了这两个分子之外,还有什么孤立的“美”吗?没有了。(《什么是文学——答钱玄同》)影的告别/鲁迅《影的告别》是《野草》中写得离奇诡谲、晦涩难懂,又深切地表现了鲁迅当时思想和心境的篇什之一,也是《野草》中最早出现的解剖作者内心“阴影”的力作。鲁迅通过一个不甘苟活于明暗之间,不满“人”的昏睡,而愿意独自远行的“影”的自白,透露出浓郁的“只觉得‘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的思想。所谓的“影”,无非是另一个自我的化身,或者说是“我”的精神形体。通篇只是“影”的独白,却形象地传达出了鲁迅在自己的生活和思想转折关头的困惑和怀疑。作品在超现实的意象中描述了现代人选择的痛苦,这是无路可走又不得不走的窘境。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鲁迅一贯具有的孤独和悲凉,看到了其作品所展示的现代内涵和人生意义。在这首散文诗的结尾,“影”的牺牲精神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全文的意境亦因此得到升华。用鲁迅更为明晰的话表达,就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对世界的荒谬、怪诞、阴冷感,以及对死和生的强烈感受是那样锐敏和深刻。作者情绪的表达主要通过句式的排比和词语的反复加以呈现,像“黑暗”“虚空”“彷徨”“沉默”“消失”的反复使用,一连串“然而”的接连出现,“你”“我”“影”“形”的自由切换等,将“影”极具现代幻灭感的复杂矛盾心境展现得真挚、委婉、曲折,使作品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特征。影的告别/鲁迅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我不愿意!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呜乎呜乎,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1902年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10余种,学术论著《中国小说史略》等。并有《鲁迅全集》《鲁迅译文集》行世。知识链接1.诗人冯至在《十四行诗·十一》中以《鲁迅》为题,这样评价《野草》:在许多年前的一个黄昏,/你为几个青年感到一觉。/你不知经验过多少幻灭,/但是那一觉却永不消沉。我永远怀着感谢的深情,/望着你,/为了我们的时代。/它被些愚蠢的人们毁坏,/可是它的维护人却一生。/被摒弃在这个世界以外——/你有几回望出一线光明。/转过头来又有乌云遮盖。你走完了你艰苦的行程,/艰苦中只有路旁的小草,/曾经引出你希望的微笑。2.《野草·题辞》: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白云楼上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朱光潜这篇文章选自朱光潜所著的《谈美》一书。《谈美》是1932年朱光潜在法国完成的,作者称该书是继《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之后的“第十三封信”,又算《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但朱自清在为其所作的序中认为:“它自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有些处是那部大书所不详的,有些是那里面没有的。”《谈美》由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十五个部分组成,分别阐述了美、美感、欣赏与创造、自然美与艺术美、艺术与人生等问题。此文为第六部分,文章标题直接取自法国印象主义批评的领袖法朗士:“凡是真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朱光潜在展开论述时对什么是考证、什么是批评、什么是欣赏做了界定和论证,并进而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也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文章观点明确,论述紧扣主题,层层递进,逻辑清晰,结构严谨。作者首先从学者把考证和批评错认为欣赏的“误解”入手,然后列举了三种功夫的“考据学”——重视“版本的批评”、“来源”的研究以及“作者的生平”。在此基础上,作者从美学角度辨析了考据和欣赏的区别及互相补充的联系:“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历史的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朱光潜接着指出学者常犯的两种错误,即“穿凿附会”和“因考据而忘欣赏”,进而列举了四种对批评意义的不同理解,得出“欣赏的态度”才是美感的态度的看法。同时辨析了“批评的态度”和“欣赏的态度”的不同之处,并表明自己的倾向。最后,全文总结,首尾呼应,重申观点。文章通篇说理,有破有立,阐述辩证全面,中西事例信手拈来,古今道理融会贯通,更可贵的是时时以自己的体会、感受说事说理,表达深入浅出,既让人感到亲切,又增强了说服力。朱光潜的这篇文章体现了批评主体对作品的充分尊重和宽容意识,是西方印象主义批评在中国的回响。印象主义批评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批评流派,之所以把他们划归在一起,是因为他们强调直观感受重于抽象理论,国内以李健吾、朱光潜等为代表。除了可以对印象主义批评有所了解外,阅读本文还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启迪:不仅可以准确理解考证、批评与欣赏三者的内涵、区别和联系,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而且可以感受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提高思考辨析能力,同时学习既说清道理又通晓平易的作文之道,提高文章写作能力。请参阅:朱光潜.“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谈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156-163.作者简介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今属铜陵市)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有《朱光潜全集》。知识链接朱光潜1925年夏赴英国留学,1926年开始写作并寄回国内陆续发表的“给一个中学生的十二封信”,1929年结集出版时定名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就“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抒述意见,十二封信分别谈读书、谈作文、谈爱恋、谈社会运动、谈升学选科等。三年后,作者又写作了包括十五个部分的《谈美》,并将之作为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声言写此信只有一个很单纯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免俗”。他认为当时的中国社会如此之糟,大半由于人心太坏。人心太坏,由于“未能免俗”,缺乏“美感的修养”。而“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认为“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写作《谈美》之前,作者已写成《文艺心理学》,作者自称《谈美》是“通俗叙议”《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他说“在写这封信时,我和平时写信给我的弟弟妹妹一样,面前一张纸,手里一管笔,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什么书也不去翻看,我所说的话都是你所能了解的,但是我不敢勉强要你全盘接收”。可见作者写作此文的风格、态度和期冀。翠湖心影汪曾祺汪曾祺的创作以散文见长,内容或为自然风光描绘,或为世俗人情刻画,且大多以早年目睹的景物和往昔经历的人事为素材。从写作手法看,汪氏对沈从文、周作人、老舍等我国作家以及伍尔夫等西方现代作家均有所借鉴,故而作品不仅每每看到沈从文的简峭、周作人的诗味、老舍的平易,而且常常看到伍尔夫等人意识流手法的运用。《翠湖心影》是汪曾祺的散文名篇。汪曾祺在昆明西南联大读书时,就居住在翠湖周边。此前名不见经传的翠湖,在汪曾祺笔下竟成了昆明城不可或缺的存在——“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它不仅是春城当之无愧的“眼睛”,而且时时刻刻都给予昆明人和外来游子无限“浮世的安慰和精神的疗养”。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有关翠湖自然风光的描绘,如绿得好像要滴下来的柳树、极清且常年盈满的湖水、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蝶形花的水浮莲、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浮沉游动的红鱼,有关翠湖图书馆的记录,如干瘦而沉默的管理员、古老而有趣的借书方式,有关翠湖地主、游人的叙述,如寂然坐在空荡荡轩中的卖“糠虾”的老婆婆、从不跟顾客斤斤计较的堂倌、一面“穷遛”一面高谈阔论的“我们”等等,无不浸润着作者深沉的情感,从而焕发出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虽然汪曾祺的情感是浓郁的,但这篇散文仍保持了他一贯平淡的语言风格,多用短句,言简意赅,追求含蓄蕴藉、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比如开篇用一个仿佛闲笔般的笑话引出自己想起翠湖,中间部分极尽对翠湖人、事、景的赞美,却只用一句“我是很想念翠湖的”作为收束,读来有举重若轻之感。结尾同样语淡情深,当翠湖大搞建设,变得热闹起来时,汪曾祺却和许多昆明本地人一样,“希望还我一个明爽安静的翠湖”。在淡淡的期许中,不难见出他由衷期待翠湖变好的真情实感。《翠湖心影》从内容到形式,都充分反映了作者平和淡远的人生态度和写作风格。请参阅:汪曾祺.翠湖心影.滇池,1984(8).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师从沈从文先生,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是在《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等文艺刊物任编辑,后调入北京京剧团任编剧,“文化大革命”期间参与京剧《沙家浜》的改编。粉碎“四人帮”之后,其小说《受戒》《大淖纪事》等以浓郁的风俗色彩与文化意味为当代小说美学开辟了一方新的天地,从此汪曾祺一发不可收,其作品在小说、散文等领域独树一帜,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丽。知识链接1.汪曾祺是活在当代文学体制中的现代作家,他的“复出”标志着“现代”在“当代”的复活。在1987年的作品讨论会上,有人说他是中国士大夫文化熏陶出来的最后一位作家。王蒙曾说汪曾祺是遗老式作家。王尧教授指称汪曾祺是“最后一个中国古典抒情诗人”。2.《中国现代文学基础》(朱晓进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将汪曾祺的散文称为“老年体散文”。认为20世纪末“老年体散文”的代表作家主要有孙犁、萧乾、柯灵、汪曾祺、张中行等人,这些老人散文大多具有相似的群体特征,这就是:(1)这些作家由于人生的跨度较长,而且与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他们的散文除了具有文学的价值外,更多地带有一种无法替代的史料价值。读他们的散文,犹如打开一部活的史书,别有风味。(2)他们的散文较多地体现了一种人生的老年的智慧。一个人步入老年,一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