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细菌和真菌 同步练习_第1页
2.3 细菌和真菌 同步练习_第2页
2.3 细菌和真菌 同步练习_第3页
2.3 细菌和真菌 同步练习_第4页
2.3 细菌和真菌 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细菌和真菌考点剖析1、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都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C.细菌和真菌都会引起食物霉变 D.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对人类有害的2、下列四种生物中,其细胞结构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A.细菌 B.曲霉 C.蘑菇 D.酵母菌3、买回葡萄后,我们常常发现葡萄皮上有一层白霜,经研究后发现上面有一种微生物,利用它可以在家里自酿葡萄酒,这种微生物其实是()A.乳酸菌 B.野生酵母菌 C.枯草杆菌 D.葡萄皮上的霉菌4、关于下列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①这种生物可以用来酿酒,它的名称是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B.①②④和③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C.生物③是细菌,靠出芽生殖,有些细菌对人体也是有益的D.生物④主要也是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5、如图所示,切菜的砧板使用不当,容易滋生霉菌。下列哪种环境最不利于砧板的保存()A.高温干燥 B.低温潮湿 C.炎热干燥 D.闷热潮湿6、毛豆腐是汉族的传统名菜,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以人工发酵的方法,给白坯接种霉菌,不久之后就会长出白色茸毛。由于豆腐通过发酵,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所以烹饪后味特鲜。(1)制作毛豆腐所用的霉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2)白坯上长出的白色茸毛即为霉菌的菌丝,霉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来繁殖后代。7、夏天煮熟的食品很快就会腐败变质,俗称“变馊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自17世纪发现微生物后,人们相信微生物是导致食物变质的原因。对此,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进行了认真地实验研究。他得出微生物不是由食品自然产生,而是来自空气。如图是某生物小组模拟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煮沸放冷的肉汤。(1)一段儿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其中“鹅颈瓶”中弯曲玻璃管的作用是。(2)为了进一步证明该实验的结论,可对A瓶进行怎样的处理,能得到与B瓶相同的实验现象。8、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呢?某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组别ABC处理干燥环境潮湿环境潮湿环境方法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将①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②环境里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不发霉发霉不发霉分析实验,回答问题:(1)选择A、B两组实验,可以探究的问题是。(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他们设计了B、C两组对照实验,C组中的①、②处的内容分别是和。(3)通过上述探究,请说出一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过关检测1、“山珍海味”是我们喜爱的食物,其中菇类应属于“山珍”。如图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鸡腿菇,它属于()A.动物 B.真菌 C.细菌 D.植物2、关于如图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都有菌丝 B.①②③都是由多细胞构成C.②中的b为直立菌丝 D.①②③都营腐生生活3、下面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集合体B.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临床上常用抗生素治疗C.冬虫夏草在形成过程中,离不开真菌感染D.青霉细胞结构中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4、“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提出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是()A.脱水法 B.巴氏消毒法 C.腌制法 D.冷藏法5、在A、B、C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如表),实验结果中能说明大肠杆菌生活需要维生素的是()培养皿培养基成分培养皿中的菌落A琼脂和糖类35B琼脂、糖类和维生素250C琼脂和维生素0A.培养皿A和B B.培养皿BC.培养皿B和C D.培养皿A和C6、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手指上会沾上许多细菌,假设:常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甲、乙两个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盛有灭菌肉汁的蛋白质固体平面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如图所示,请评价他们的实验方案。(1)你认为同学的设计合理,理由是。(2)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3)放在28℃环境中培养是因为。无菌操作是为了。7、如图表示的是一类真菌的形态和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表示真菌中的。(2)它属于(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3)图中①表示的结构是。(4)图中②③表示的结构是。(5)该生物的营养方式是。(6)在哪里能找到这种生物?8、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设计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培养器皿ABC实验步骤①配制牛肉汁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待用②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③将A、B、C三组培养皿放人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记录,直到菌落不再增加为止实验结果许多菌落少数菌落?(1)与真菌相比,细菌细胞内没有实验步骤①中高温灭菌的目的是。(2)C组在此实验中起作用。(3)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A、B两组取样面积要求是否相同?(填“是”或“否”)。(4)C组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5)依据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9、使用公筷公勺能否减少细菌对菜品的污染呢?由疾控专家组成的某科研小组选择~家餐馆开展了相关实验,获得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菜名结果(菌落数/克)餐前餐后组①组②凉拌黄瓜140001600045000盐水虾160150220炒芦笋3030530咸菜八爪鱼60205000(1)[方案]疾控专家组选用不同的菜品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在用餐环节中,食用“非公筷组”的菜时用自己的筷子取菜到自己盘中再食用,则食用“公筷组”的菜时,正确的操作是。并且每人对所有的菜要交替取用,确保对每份菜取用的次数相同。(2)[结论]通过实验得出使用公筷能减少细菌对菜品污染的结论,则表中组①是。(选填“非公筷组”或“公筷组”)。(3)[分析]造成上述实验结果的原因:除了不使用公筷会导致不同菜品本身携带细菌的交叉污染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10、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填序号)。A.室温保持在25℃B.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D.没有空气进入乙装置内(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5)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2.3细菌和真菌考点剖析1、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都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C.细菌和真菌都会引起食物霉变 D.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对人类有害的【答案】B【解析】A.细菌为单细胞生物,真菌有的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有的是多细胞的,如霉菌,A错误。B.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有的细菌是自养细菌,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B正确。C.并非所有细菌和真菌都会引起食物霉变,例如利用细菌、真菌发酵制作食品,如蒸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等,C错误。D.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D错误。2、下列四种生物中,其细胞结构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A.细菌 B.曲霉 C.蘑菇 D.酵母菌【答案】A【解析】A图中生物为细菌,B图中生物为霉菌,C图中生物为蘑菇,D图中生物为酵母菌,霉菌、蘑菇、酵母菌都属于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大不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3、买回葡萄后,我们常常发现葡萄皮上有一层白霜,经研究后发现上面有一种微生物,利用它可以在家里自酿葡萄酒,这种微生物其实是()A.乳酸菌 B.野生酵母菌 C.枯草杆菌 D.葡萄皮上的霉菌【答案】B【解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酿葡萄酒是利用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作菌种。乳酸菌能制酸奶和泡菜;枯草杆菌能使水果等腐烂;葡萄皮上的霉菌对人体有害,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4、关于下列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①这种生物可以用来酿酒,它的名称是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B.①②④和③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C.生物③是细菌,靠出芽生殖,有些细菌对人体也是有益的D.生物④主要也是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答案】C【解析】A.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和适宜的温度下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属于真菌,故A正确。B.①②④都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③属于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所以①②④和③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故B正确。C.生物③是细菌,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有的细菌对人体都有害,如结核杆菌,大多细菌对人体都有益,如乳酸菌,故C错误。D.生物④蘑菇主要是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故D正确。5、如图所示,切菜的砧板使用不当,容易滋生霉菌。下列哪种环境最不利于砧板的保存()A.高温干燥 B.低温潮湿 C.炎热干燥 D.闷热潮湿【答案】D【解析】霉菌的滋生需要温度、水分和有机物,因此闷热潮湿的环境更有利于霉菌的生长,故D正确,而ABC错误。6、毛豆腐是汉族的传统名菜,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以人工发酵的方法,给白坯接种霉菌,不久之后就会长出白色茸毛。由于豆腐通过发酵,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所以烹饪后味特鲜。(1)制作毛豆腐所用的霉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2)白坯上长出的白色茸毛即为霉菌的菌丝,霉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来繁殖后代。【答案】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孢子【解析】(1)真菌和细菌都有独立生活能力,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制作毛豆腐用到的是霉菌,是真菌,与细菌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霉菌属于真菌,依靠孢子繁殖后代。7、夏天煮熟的食品很快就会腐败变质,俗称“变馊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自17世纪发现微生物后,人们相信微生物是导致食物变质的原因。对此,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进行了认真地实验研究。他得出微生物不是由食品自然产生,而是来自空气。如图是某生物小组模拟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煮沸放冷的肉汤。(1)一段儿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其中“鹅颈瓶”中弯曲玻璃管的作用是。(2)为了进一步证明该实验的结论,可对A瓶进行怎样的处理,能得到与B瓶相同的实验现象。【答案】A瓶内肉汤没有腐败,B瓶内肉汤腐败

空气能通过,但细菌不能通过

把塞子拿掉【解析】(1)A瓶把玻璃瓶颈拉成弯曲的鹅颈状,使外面的细菌沉积在曲颈部而不致进入瓶内,保持了无菌条件,因此A瓶肉汤没有腐败;而B瓶中肉汤容易受到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易腐败。(2)为了进一步证明该实验的结论,可对A瓶进行前后自身对照实验,即把塞子拿掉,观察能否得到与B瓶相同的实验现象。8、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呢?某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组别ABC处理干燥环境潮湿环境潮湿环境方法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将①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②环境里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不发霉发霉不发霉分析实验,回答问题:(1)选择A、B两组实验,可以探究的问题是。(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他们设计了B、C两组对照实验,C组中的①、②处的内容分别是和。(3)通过上述探究,请说出一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答案】水分对霉菌生活有影响吗?

湿润

低温(或寒冷)

低温贮藏食物(或将食物烘干后贮存)【解析】(1)A与B的对照实验中变量是水分(干燥环境烤干的馒头片与潮湿环境湿润的馒头片),因此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想探究的问题是:水分对霉菌生活的有影响吗?(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变量应该是温度(室温和低温),其它量都相同。因此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低温(寒冷)环境里。(3)通过实验,结合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保存食品要在干燥(或低温)环境中才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过关检测1、“山珍海味”是我们喜爱的食物,其中菇类应属于“山珍”。如图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鸡腿菇,它属于()A.动物 B.真菌 C.细菌 D.植物【答案】B【解析】蘑菇菌属于多细胞真菌,如我们喜爱食用的香菇、杏鲍菇、平菇等,有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2、关于如图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都有菌丝 B.①②③都是由多细胞构成C.②中的b为直立菌丝 D.①②③都营腐生生活【答案】D【解析】图①是酵母菌,图②是青霉,图③是蘑菇。A、①酵母菌是单细胞的,没有菌丝,A错误;B、①是单细胞的,B错误;C、②中的b为营养菌丝,C错误;D、①②③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都是异养腐生,D正确。3、下面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集合体B.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临床上常用抗生素治疗C.冬虫夏草在形成过程中,离不开真菌感染D.青霉细胞结构中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答案】B【解析】A、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A正确。B、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医学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所引起的疾病。B错误;C、冬虫夏草是一种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虫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菌是虫草真菌。每当盛夏,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上,虫草蝙蝠蛾卵变成小虫,钻进潮湿疏松的土壤里,以植物根茎为食物,当虫草蝙蝠蛾的幼虫吃到带有虫草真菌的根茎后,受真菌感染的幼虫会死亡形成“冬虫”。第二年,真菌在其体内生长、钻出地面,形成“夏草”。C正确;D、青霉属于真菌,细胞结构中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D正确。4、“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提出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是()A.脱水法 B.巴氏消毒法 C.腌制法 D.冷藏法【答案】B【解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菌繁殖越慢;温度越高,繁殖越快(一般微生物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8℃-37℃)。但温度太高,细菌就会死亡。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和耐热、耐冷能力。巴氏消毒其实就是利用病原体不是很耐热的特点,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将其全部杀灭。但经巴氏消毒后,仍保留了小部分无害或有益、较耐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因此巴氏消毒牛奶要在4℃左右的温度下保存,且只能保存3~10天,最多16天。巴斯德的研究结果是:以50~60℃的温度加热啤酒半小时,就可以杀死啤酒里的乳酸杆菌,而不必煮沸。这一方法挽救了法国的酿酒业。这种灭菌法也就被称为“巴氏灭菌法”。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如酸奶大多数都是巴氏杀菌法制成的。因此巴斯德提出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是巴氏消毒法。5、在A、B、C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如表),实验结果中能说明大肠杆菌生活需要维生素的是()培养皿培养基成分培养皿中的菌落A琼脂和糖类35B琼脂、糖类和维生素250C琼脂和维生素0A.培养皿A和B B.培养皿BC.培养皿B和C D.培养皿A和C【答案】A【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共有两组对照实验:培养皿A和B、培养皿B和C。若以培养皿A和B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维生素,目的是探究维生素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都有细菌生长。若以培养皿B和C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是糖类,目的是探究糖类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细菌不能生长。通过比较可知,含糖的培养皿A有细菌生长。培养皿B有糖有细菌生长,培养皿C没糖所以细菌不能生长。因此,实验结果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大肠杆菌生活需要维生素的是培养皿A和B。6、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手指上会沾上许多细菌,假设:常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甲、乙两个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盛有灭菌肉汁的蛋白质固体平面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如图所示,请评价他们的实验方案。(1)你认为同学的设计合理,理由是。(2)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3)放在28℃环境中培养是因为。无菌操作是为了。【答案】(1)乙甲同学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问题,而乙同学设置了对照实验(2)培养基(3)这个温度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防止空气中的细菌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解析】(1)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在上述实验中,甲同学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问题,乙同学设计了对照实验,更具有说服力。(2)琼脂是一种煮沸冷却后能称为固态的物质。选择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在一起,就制成了培养基。所以培养基内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3)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和充足的营养物质,28%是适合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温度。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细菌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需要在操作时实行无菌操作。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细菌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需要在操作时实行无菌操作。7、如图表示的是一类真菌的形态和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表示真菌中的。(2)它属于(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3)图中①表示的结构是。(4)图中②③表示的结构是。(5)该生物的营养方式是。(6)在哪里能找到这种生物?【答案】(1)曲霉(2)多细胞(3)孢子囊(4)菌丝(5)异养、腐生(6)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解析】青霉和曲霉都属于真菌,基本结构特征相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都是由菌丝构成的多细胞真菌,都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等。显微镜下最容易观察到的是青霉的孢子囊呈扫帚状、青绿色,而曲霉的孢子囊膨大呈放射状,有多种颜色如黄色、黑色、棕色等。(1)图中的孢子囊呈放射状,因此该图表示真菌中的曲霉(或霉菌)。(2)菌丝有隔,每个都有细胞核,结合图中特点,可以看出是多细胞生物。(3)图中①表示的结构是孢子囊,呈放射状排列。(4)图中标号②气生菌丝,有呼吸作用,③是营养菌丝,能从应用基内吸收水和有机物。(5)霉菌体内没有叶绿体,必须从营养基内吸收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该生物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6)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能找到曲霉(霉菌)。8、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设计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培养器皿ABC实验步骤①配制牛肉汁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待用②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③将A、B、C三组培养皿放人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记录,直到菌落不再增加为止实验结果许多菌落少数菌落?(1)与真菌相比,细菌细胞内没有实验步骤①中高温灭菌的目的是。(2)C组在此实验中起作用。(3)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A、B两组取样面积要求是否相同?(填“是”或“否”)。(4)C组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5)依据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答案】成形的细胞核

排除原有杂(细)菌的干扰

对照

无菌落

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解析】(1)细菌与真菌相比,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属于原核生物。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杀死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以免影响实验结果。(2)C组没有在手心取样,目的是起对照作用,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3)探究实验要求变量唯一性,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共目的是保持变量的唯一性,排除取样面积因素对实验的影响。(4)C组由于均已经消毒,理论上没有接种到细菌和真菌,因此应该是没有菌落生长。(5)由实验现象说明: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9、使用公筷公勺能否减少细菌对菜品的污染呢?由疾控专家组成的某科研小组选择~家餐馆开展了相关实验,获得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菜名结果(菌落数/克)餐前餐后组①组②凉拌黄瓜140001600045000盐水虾160150220炒芦笋3030530咸菜八爪鱼60205000(1)[方案]疾控专家组选用不同的菜品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在用餐环节中,食用“非公筷组”的菜时用自己的筷子取菜到自己盘中再食用,则食用“公筷组”的菜时,正确的操作是。并且每人对所有的菜要交替取用,确保对每份菜取用的次数相同。(2)[结论]通过实验得出使用公筷能减少细菌对菜品污染的结论,则表中组①是。(选填“非公筷组”或“公筷组”)。(3)[分析]造成上述实验结果的原因:除了不使用公筷会导致不同菜品本身携带细菌的交叉污染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