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地理期末复习非选择题解题技巧例析_第1页
七上地理期末复习非选择题解题技巧例析_第2页
七上地理期末复习非选择题解题技巧例析_第3页
七上地理期末复习非选择题解题技巧例析_第4页
七上地理期末复习非选择题解题技巧例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上地理期末复习非选择题解题技巧例析第一部分非选择题解题策略地理学科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学科,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学生需要学习许多地理概念,例如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等。在解答地理问答题时,学生必须正确掌握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熟悉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能清楚地表达出来。一、地理非选择题解题策略指导1.认真阅读题目地理问答题往往包括多个小问题或是多个方面的内容。解题时要认真阅读所给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关键词和限制条件,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和实际情况给出明确、准确和完整的答案。在回答有多个小问题的问答题时,要注意题目顺序,按照题目顺序依次回答,不要遗漏或重复回答某一个问2.引用事实和数据地理学科涉及到很多实际数据和事件。在解答地理问答题时,可以适当引用一些数据和实例来支持自己的论述。但是要注意数据的来源,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引用一些错误的数据或事件影响答案的正确性3.注意地域差异地域差异是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之一。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都是不同的。在解答地理问答题时,要根据具体的地域特点给出回答。例如,“我国西部干旱少雨,天山山脉阻挡了大陆季风,导致这一地区的降水较少”,这样的回答语言简单明了、合理完整,可以得到高分。4.积极思考地理问答题中不做推理和思考是不行的,对于较难的问题,只有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才能找到正确答案。首先,学生要注意题目中的语境和隐含的信息,尤其是复杂的问题,它可能引出多个答案。其次,在解决问题时,要分析问题的多方面因素和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并加以综合,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5.注意答题方式在解答地理问答题时,需要注意阐述方式。回答要正确、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语句通顺、流畅,体现思路清晰。不同的题目可以采用不同的答题方式,例如图表、流程图、文字说明等。在选择答题方式时,应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答题方式,如出题人明确要求用图解题的题目,这时如果只用文字写出答案,就不能获得高分。6.多练习,加强应用练习是提高地理问答题解题技巧的关键。学生需要做大量相关的练习题,加强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和解题能力,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可以通过模拟考试、同步练习、自我测试等多种方式进行练习,在实践中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同时,做题时也要注重总结,总结回答问题的方法、思路和技巧,及时修正自己的做题错误。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总结,才能提高解题能力并顺利完成地理问答题.通过上述七个方面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解答地理问答题,提高得分。第二部分例析非选择题解题技巧专题一经纬网热点角度1:经纬网定位及经纬度的判断1、一般经纬网的判读(1)有0°经线和0°纬线的,在图中将其度数增大的方向标出来,经度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纬度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反之为南纬。(2)无0°经线和0°纬线的,对于经度来说由左向右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对于纬度来说由下向上逐渐增大的是北纬,反之为南纬。(3)0°经线左为西经,右为东经;180°经线左为东经,右为西经。2、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的判读(1)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判定为北极,找到0°经线,以0°经线为界按逆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因是北极,纬度就是北纬(如下左图)。(2)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判定为南极,找到0°经线,以0°经线为界按顺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因是南极,纬度就是南纬(如下右图)。【典例精析】读经纬网地图,回答问题。(1)甲地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处于____(填“低纬度”、“中纬度”或“高纬度”)。(2)甲地位于乙地的_____方向。(3)甲、乙、丙、丁四地中,即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____,位于北温带的地点是_____。(4)丙地和丁地所在的纬线长度关系是_____(用“=”、“>”“<”表示)(5)乙、丁两地一天中迎来日出较早的是_____地。热点角度2: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及判断1、图示法2、数值法“小小为东,大大为西,不大不小看WE。”意思是:某点的经度小于20°,不管东经还是西经,这点一定位于东半球;某点的经度大于160°,不管东经还是西经,这点一定位于西半球;某点的经度在20°~160°之间的,是东经度(E)就在东半球,是西经度(W)就在西半球。【典例精析】读世界部分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从东、西半球来看,图示区域属于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图示区域属于____半球。(2)图中D地的经度是____,纬度是____。A,B,C,D四点中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____,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3)A,B,C,D四点中,一年中能被太阳直射两次的有____,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4)C点位于D点的____方向,D点位于B点的____方向。(5)图中A,B两点分别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带和____带。专题二地球的运动热点角度1:地球运动的特点1、地球的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2)周期:一天(24小时)(3)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时差、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2、地球的公转(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一年(365天)(3)现象:①四季的划分;②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⑤五带的划分。热点角度2: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地球在公转时,太阳直射点总是有规律地在北回归线(23.5°N)和南回归线(23.5°S)之间移动(如图所示)。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23.5°N),然后向南移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移到赤道,12月22日前后到达南回归线(23.5°S),然后向北移动;次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移回赤道,到6月22日前后阳光又直射北回归线。热点角度3:昼夜长短及物影长度的判断1、昼夜长短的变化(1)赤道地区常年昼夜平分。(2)春秋分(一般为3月21日和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3)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极夜,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昼最长夜最短;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越向南昼越长,南极圈出现极昼,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4)凡太阳直射的地区都昼长夜短(除赤道外)。2、物影长度(1)一天中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①一天中,中午12点左右影子最短,日出、日落时影子最长。②一天中,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对应的物体影子长度先变短后变长。地方时为正午时,物体影子最短。③原因:地球的自转。一年中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①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一年中,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北、向南逐渐降低。②太阳高度与物影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小,物影越长;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太阳直射时,物影长度为零。表现为冬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物体影子最长;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物体影子最短。③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由于存在太阳直射现象,太阳直射时影子最短。热点角度4:五带的划分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典例精析】1.甲图是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示意图,乙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公转的方向为_________(2)甲图太阳直射点位于③点时,对应乙图A、B、C、D中的_________。(3)当地球公转到乙图所示D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甲图中的_________。(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4)当甲图太阳直射点由③点向④点移动过程中,徐州(34°N)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状况是(

)A.昼短夜长,昼渐短 B.昼短夜长,昼渐长C.昼长夜短,昼渐长 D.昼长夜短,昼渐短(5)当徐州的某物体的影子在一年中最短时,太阳直射点位于甲图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__。(6)当我们举办元旦活动时,地球位于乙图A、B、C、D中的_________附近。2.读下面两组图,回答问题。材料一2021年6月17日,神舟12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于9月17日返回地球。右图是“我国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左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酒泉、西昌、太原都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带,文昌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带,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是_______。(2)四大发射中心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酒泉的纬度是_______;一天中,酒泉、太原两地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___地。西昌位于文昌的_______方向。(3)航天器发射升空时,地球运行至_______位置的附近,此时沈阳为_______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是_______。(4)地球由③处_______节气向④_______节气处运动的过程中,抚顺市的白昼将变_______(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专题三地图和地形图热点角度1:比例尺和方向1、比例尺的计算、比较、选择(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关于比例尺容易疏忽的是单位的统一和换算。图上距离以厘米为单位,实地距离以千米为单位。(2)大小的比较:可以把比例尺统一写成数字式,则只需要比较分母即可。如果比例尺的分母较大则比例尺较小,如果分母较小则比例尺较大。(3)选择:选用的比例尺愈大,则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愈小,则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2、方向的判断(1)当地图上无任何方向标志时,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2)当地图上有指向标时,则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一般为北,有时用字母“N”表示。相反的方向为南,垂直方向的左面为西,右面为东。用指向标定向有以下两种常用方法:①指向标平移法。如下图:判断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步骤: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B点。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确定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箭头顺着北方,左西右东。连接A、B两点,即可得出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②转动地图法(如下图所示)。根据所给指向标情况,转动地图,使指向标箭头成“↑”状;再按我们比较熟悉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就很方便了。(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具体分为以下三种情况:①当经纬网平行时,找出经纬线,确定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当两地跨的经度范围很广时,应根据两地间最短距离的相对位置来确定方向。②经纬网呈曲线时,一定要抓住“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条原则,找出经线的汇集点是南极还是北极,先判断出南北方向,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东西方向。③当经纬网呈同心圆(极地地区)时,可以先根据南北极点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在北半球为逆时针,在南半球为顺时针),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东方,箭尾即为西方。另外,站在北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南方;站在南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北方。如下图,A点位于B点什么方向?方法1:先以B点为中心,确定出B点的四个基本方向(东、南、西、北),然后将A、B两点连接起来,最后我们可以看出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方法2: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出该点是北极点区,A点比B点更靠近北极点,也就是更靠北;然后根据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可判断出A点位于B点的东方;最后综合判断出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热点角度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2、坡度陡缓的判断在实际中的应用(1)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来源:Z|xx|k.Com](2)登山时,沿着坡度较缓的路线上山比较省力。3、山体不同部位的判断(1)山体的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也不一样。如图所示:(2)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分布特点:①山顶:等高线闭合,海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内高外低)。②山脊:等高线呈明显弯曲,弯曲部分由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凸出。③山谷:等高线呈明显弯曲,弯曲部分由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凸出。经常会发育河流。④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可以开展攀岩运动。⑤鞍部:两山顶之间相对平缓、形似马鞍的部位。4、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运用(1)判断河流位置及流向:河流位于山谷。河流从海拔高的地方流向海拔低的地方,也可以以此判读地势。(2)登山:沿坡度较缓,即等高线比较稀疏的地方攀登更省力。(3)瀑布、蹦极、攀岩等活动:位于陡崖处。(4)选建水库: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坝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口袋形”洼地处(最窄处),以便库容量达到最大,同时可以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5)修路:利用有利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一般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崖、陡坡,也可以降低成本和施工难度。(6)农业布局: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7)村镇位置: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一般选在地形平坦开阔、有河流经过的地方。(8)疗养院: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向阳的一侧)的地方。(9)漂流:等高线密集,坡陡流速快。(10)露天煤矿:等高线稀疏,坡度小,地形平坦,便于交通,减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1)迷路:沿溪流,到达平原、村庄,水源丰富。(12)露宿:不能选择在山谷,规避夜晚河水上涨。【典例精析】1.小李和家人计划暑假期间到图中所示地区游玩,小李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此次旅行作了如下的一些准备工作。(1)小李首先查看地形图,发现图中等高距是____米,最低海拔范围介于____米之间,而东南部的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小李还量出丙处聚落和最高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cm,从而估算出实际直线距离是____米。(2)在甲乙丙三处聚落中,小李建议选择____处作为住宿地点,因为该处气温相对较低,可以更好的避暑,而且紧邻道路,____便利。(3)小李提醒家人要注意远离A-B沿线,因为这里是____(地形部位),夏季多暴雨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为了登上最高山峰,小李在①②两条线路中,选择了最省力的一条线路是____。2.读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白水河的大致流向为____。(2)虎山的海拔约____米,B点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3)甲村、乙村两个村落最可能发展为城镇的是____。(4)甲村夏季最需要预防的自然灾害是____。(5)量得甲村和乙村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实地距离是____米。3.“十三五”期间,我国北方某省实施精准扶贫农村公路建设1385公里,维修改造5000公里,处置危桥1466座。读北方某省局部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丙区域的地形类型是______,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角度看,该地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2)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_。(3)甲、乙两村图中直线距离约3cm,实地距离约为____km。(4)为解决甲、乙两村间盘山路曲折、交通不便的问题,专家重新规划了A、B两地间的线路,大大缩短了路程,该方案最可能是(

)A.建高架桥 B.修建隧道 C.沿山坡修路 D.建立交桥(5)道路改造完成后,秀美的山峰C成为周边游客的网红打卡地,游客感觉峰顶的气温比甲村低。经测量,气温一般低____℃左右。(结果保留整数)专题四陆地和海洋热点角度1: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利用几何图形识记七大洲轮廓位置和四大洋位置。(1)东西半球图(2)南北半球(3)七大洲轮廓图(4)三角图(5)半圆图(6)椭圆图(7)竖版地图2.可以按顺序去记忆:世界上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可联系地图进行空间记忆,按一定的方向或顺序,在大脑中构建空间分布图,如北冰洋周围的三个大洲由亚洲开始按顺时针分布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南极半岛和南美洲隔海峡相望。联系世界海陆分布图,从南美洲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大洋洲、太平洋。3.利用顺口溜和歌诀记忆:(1)七大洲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四大洋的面积顺序:太大印北。(3)四大洋的深度顺序:太印大北。(4)歌诀记忆七大洲的位置:站在北京向西看,亚欧两洲连成片。东南方是大洋洲,非洲大陆在西南。站在北京往东看,南北美洲在彼岸。南极洲位置最特殊,位于地球最南端。4、大洲分界线热点角度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易错点。1、陆半球并不是说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而是陆地面积在所有半球中所占比例最大。2、阿拉伯半岛虽然位于亚洲,但是属于印度洋板块。3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4、由于大陆和大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有关大陆和大洲的纬度位置就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而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5、地球仪上所有经线都穿过南极洲,因此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360°。亚洲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也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热点角度3: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1)地壳运动:(主要原因);(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2、海陆变迁的证据(1)地壳升降运动证据:①喜马拉雅山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地壳上升)。②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流及水井遗迹(地壳下降)。③……(2)地壳水平运动证据:①红海不断扩张(地壳张裂)。②地中海不断缩小(地壳碰撞)。③东非裂谷不断张裂(地壳张裂)。④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古生物相似性(地壳张裂)。⑤……(3)人类改变海陆分布:①荷兰的围海大坝。②日本的填海造陆。3、大陆漂移假说(1)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用来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理论。(2)主要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原始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3)相关证据:非洲西岸和南美洲东岸地质构造和古地层的相似性,古生物的相似性,大陆轮廓的吻合性。4、板块构造学说(1)主要内容: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②各板块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③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2)板块构造学说的运用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海洋、海岭等。板块碰撞:常形成高大山脉、海沟、岛弧链等①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板块张裂运动。②地中海不断缩小——板块的碰撞挤压。③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珠穆朗玛峰在不断升高——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根据运动方向判读地理现象①箭头相对:两板块作碰撞挤压运动。两板块之间如果是海洋,则海洋面积将会不断缩小,直至成为陆地;两板块之间如果是陆地,常常会形成山脉;两板块之间如果是山脉,山脉将继续长高。②箭头相离:两板块作张裂运动。两板块之间如果是陆地,将会发展成为裂谷;两板块之间如果是海洋,将会成为新的大洋。地理现象所处板块位置板块运动方向结果预言几千万年后喜马拉雅山长高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碰撞挤压挤压迫使喜马拉雅山抬高红海面积扩大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张裂拉伸张裂使红海不断扩大红海成为新大洋地中海面积缩小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之间碰撞挤压挤压迫使地中海缩小地中海消失(3)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易发生火山和地震。世界两大或含地震带分别是:①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②环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带。【典例精析】1.读“东、西半球图”,完成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洋B____洲F____运河(2)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____洋。(3)赤道横穿____洲和____洲的大陆。(4)中国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线路,以我国福建省泉州市为起点,经过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G____洋→红海→E____运河→经过地中海→到达欧洲各地。2.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资2010年12月8日于广州起航,2011年12月11日圆满完成第22次环球考察任务凯旋青岛。读“大洋一号”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本次航行经过的大洲C___。(2)1月18日船行至B洲开普敦,此时开普敦正值___(填夏或冬)季。(3)2011年2月3日是我国的春节。当我国新年钟声敲响时,“大洋一号”科考船活动在③___洋附近。(4)如上图所示,本次环球科考活动多在___(填高、中或低)纬度海域。(5)本次环球科考活动穿过了C、D两洲间的___运河。3.读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板块名称:A_______B_______(2)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火山地震带①_______②_______(3)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_______学说基础上,提出了_______学说,该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比较_______。(4)几乎全部在大洋中的板快是_______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岛国,原因是_______。我国主要位于_______板块,也是一个多_______的国家,地震来了怎么办?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4.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结合“海洋和陆地的变迁”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结合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化的,海陆变迁的原因有____。(两条即可)(2)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是____火山地震带,B是____火山地震带。(3)通过研究,同学们了解到印度尼西亚火山、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____。(4)下列箭头能正确反映图2中三位同学演示板块运动方向的是。(双项选择)A. B.C. D.专题04世界的气候热点角度1:世界气温分布和降水特点。1、世界气温分布特点(1)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纬度位置)(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海陆位置)(3)受海陆分布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曲折,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4)同纬度的陆地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地形)2、世界降水量的分布特点(1)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位置)(2)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海陆位置)(3)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纬度位置)(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热点角度2:气候类型的判定方法1、第一步:以“温”定“球”:即以最冷、最热月气温确定南、北半球。(1)6、7、8月中某月气温高为北半球,(2)12、1、2月中某月气温高为南半球。2、第二步:以“温”定“带”:即以最冷、最热月确定热量带。根据气温曲线的特征,先确定所在的温度带。一般而言,最冷月均温大于15℃多为热带气候类型;介于0℃~15℃多为亚热带气候类型;介于-15℃~0℃多为温带气候类型。3、第三步:以“水”定“型”:结合降水年内分配情况最终确定气候类型。根据降水量的变化特征(适用于温带和亚热带),确定所在的海陆位置,如夏雨型气候大多分布于大陆东岸,冬雨型气候大多分布于大陆西岸,全年降水均匀型气候大多分布于大陆西岸,全年少雨型气候大多分布于大陆内部或西岸等。4、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都是终年高温,不同之处是降水过程和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过程具有突变性,年降水量在1500~20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点,年降水量在750~1000毫米。热点角度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北半球)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热带沙漠气候;⑤亚热带季风气候;⑥地中海气候;⑦温带海洋性气候;⑧温带季风气候;⑨温带大陆性气候;⑩寒带气候;⑪高原山地气候。【典例精析】1.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某中学地理课堂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图上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下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小组一:阅读气候分布图,发现分布规律(1)读图可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____(五带)地区主要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四种气候类型,它们的共同特征是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2)图中①地被称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与周围地区相比,气温____,形成____(气候类型)。小组二: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读气候特征(3)图中气候类型B和C相比,气温年较差____(大/小),降水量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造成二者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2.人类生产生活与气候息息相关,山东一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课后开展了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探究。探究一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料一:世界气候类型

资料二:下表介绍常见糖料作物的生长习性糖料作物生长习性甘蔗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较高,日均温低于13℃就会停止生长甜菜喜温凉,有耐寒、耐旱的特性,年降水量大于450毫米即可满足其生长需求,气温在5℃时种子仍可发芽资料三:气候资料图

(1)气候影响民居:下图中民居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是____(填字母),试分析该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

(2)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结合甘蔗生长习性推测,最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是____(填圈码及名称);适宜种植甜菜的气候类型是____(填圈码及名称)。探究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3)在我国北方地区,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主要是因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大棚改变了作物生长过程所需的____(热量/水分)条件。(4)在春旱较为严重的华北地区,人们可以通过____的办法增加降水量,以缓解春旱。探究三关注气候,保护环境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影响全球气候,预计到2030年,全球气温将比工业化前高出1.5℃左右。全球变暖正改变着地球模样,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5)中考新考法开放性设问(举例类)结合资料,请你谈谈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危害。专题05居民与聚落热点角度1:世界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布规律人口稠密区人口稀疏区半球位置主要在北半球—纬度位置大部分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分布在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和极地地区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地形位置平原地区沙漠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气候方面大多分布在温暖湿润的地区极端干旱、过于潮湿、终年严寒的地区热点角度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聚落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气候:气候是影响聚落建筑的主要因素。如我国云南南部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搭建双层木楼或竹楼,楼上层住人避免潮湿,而且上层风大凉爽。再如在西亚的热带沙漠地区,因气温非常高,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厚墙可以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室内的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2)资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地的资源直接影响到建筑材料的选择。如我国黄士高原上的房屋多以窑洞为主,因为黄土具有直立性,厚厚的黄土经挖掘整理后成为房屋,冬暖夏凉,干湿宜人。再如在北极圈附近生活的因纽特人就地取材造成冰房子,房外冰天雪地,房内却很温暖。2、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上,农业发达,人口密集,聚落分布多;反之,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土地贫瘠,不适合耕作,人口稀少,聚落分布少;终年被冰雪覆盖的高山、高原地区则基本无聚落。(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人口稠密,聚落多;气候干旱或者过于严寒的地区,人口稀少,聚落少。(3)资源:林、渔、矿产等资源丰富的地区,便于发展各种工农业,人口较多,聚落多;反之,资源贫乏的地区,聚落少。(4)水源:聚落一般会沿河或者是沿海分布,呈现出带状分布的特点;在沙漠地区,聚落分布在绿洲附近,呈现出点状分布的特点。热点角度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输出(提供)向发展中国家出售工业制成品;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等向发达国家出售农矿等初级产品;提供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有利影响能够从全球化中获得远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的利益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利影响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源被破坏与掠夺、人才流失、环境破坏等所处地位获得利润多,处于有利地位获得利润少,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合作关系不平等的关系大多数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在国际上,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热点角度4:国际经济合作1、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其总部设在美国纽约。2、重要的国际组织名称英文缩写简称总部世界贸易组织WTO世贸组织瑞士日内瓦欧洲联盟EU欧盟比利时布鲁塞尔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东盟(秘书处)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奥地利维也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新加坡【典例精析】1.【关注人口·探究分布】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人口密度反映了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左图为六大洲人口总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右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左图显示,七大洲中人口总数最多的大洲是____,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____。(2)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位于____纬度,从海陆位置看,均位于____(填“沿海”或“内陆”)地区。(3)右图中,亚洲人口稠密区主要位于东部和____部,欧洲人口稠密区主要位于____部。(4)A处人口稀疏,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B处人口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2.某地理兴趣小组,对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进行了相关探究,请参照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某部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探究主题: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探究过程:(1)水源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世界文明多为大河文明,如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又如沙漠中聚落选址在大河绿洲沿岸:同时水源影响交通运输,所以聚落多分布于____交汇处。(2)气候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人口稠密。聚落较多,规模较大;而气候____的两极、干燥的沙漠地区和气候____的热带雨林聚落较少。(3)地形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平原地区的聚落多呈____(团块状/条带状),山区聚落多沿山麓、谷地延伸呈____团块状/条带状),影响两种聚落呈现出不同形态的因素是____。读某地不同坡度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说出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是坡度____(数值范围)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4)其他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从聚落的发展演变过程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其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条件。探究结论:(5)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____、____等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3.“金砖五国”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五个新兴市场国家,缩写为BRICS,因其读音与砖的英文单词“BRICK”相似,故而合称为“金砖五国”。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金砖国家”中,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国家是____。(2)“金砖国家”对话会议上,主要使用的语言是____。(3)“金砖国家”各具特色,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原因是____;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原因是____。

七上地理期末复习非选择题解题技巧例析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非选择题解题策略地理学科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学科,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学生需要学习许多地理概念,例如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等。在解答地理问答题时,学生必须正确掌握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熟悉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能清楚地表达出来。一、地理非选择题解题策略指导1.认真阅读题目地理问答题往往包括多个小问题或是多个方面的内容。解题时要认真阅读所给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关键词和限制条件,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和实际情况给出明确、准确和完整的答案。在回答有多个小问题的问答题时,要注意题目顺序,按照题目顺序依次回答,不要遗漏或重复回答某一个问2.引用事实和数据地理学科涉及到很多实际数据和事件。在解答地理问答题时,可以适当引用一些数据和实例来支持自己的论述。但是要注意数据的来源,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引用一些错误的数据或事件影响答案的正确性3.注意地域差异地域差异是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之一。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都是不同的。在解答地理问答题时,要根据具体的地域特点给出回答。例如,“我国西部干旱少雨,天山山脉阻挡了大陆季风,导致这一地区的降水较少”,这样的回答语言简单明了、合理完整,可以得到高分。4.积极思考地理问答题中不做推理和思考是不行的,对于较难的问题,只有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才能找到正确答案。首先,学生要注意题目中的语境和隐含的信息,尤其是复杂的问题,它可能引出多个答案。其次,在解决问题时,要分析问题的多方面因素和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并加以综合,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5.注意答题方式在解答地理问答题时,需要注意阐述方式。回答要正确、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语句通顺、流畅,体现思路清晰。不同的题目可以采用不同的答题方式,例如图表、流程图、文字说明等。在选择答题方式时,应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答题方式,如出题人明确要求用图解题的题目,这时如果只用文字写出答案,就不能获得高分。6.多练习,加强应用练习是提高地理问答题解题技巧的关键。学生需要做大量相关的练习题,加强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和解题能力,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可以通过模拟考试、同步练习、自我测试等多种方式进行练习,在实践中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同时,做题时也要注重总结,总结回答问题的方法、思路和技巧,及时修正自己的做题错误。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总结,才能提高解题能力并顺利完成地理问答题.通过上述七个方面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解答地理问答题,提高得分。第二部分例析非选择题解题技巧专题一经纬网热点角度1:经纬网定位及经纬度的判断1、一般经纬网的判读(1)有0°经线和0°纬线的,在图中将其度数增大的方向标出来,经度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纬度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反之为南纬。(2)无0°经线和0°纬线的,对于经度来说由左向右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对于纬度来说由下向上逐渐增大的是北纬,反之为南纬。(3)0°经线左为西经,右为东经;180°经线左为东经,右为西经。2、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的判读(1)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判定为北极,找到0°经线,以0°经线为界按逆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因是北极,纬度就是北纬(如下左图)。(2)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判定为南极,找到0°经线,以0°经线为界按顺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因是南极,纬度就是南纬(如下右图)。【典例精析】读经纬网地图,回答问题。(1)甲地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处于____(填“低纬度”、“中纬度”或“高纬度”)。(2)甲地位于乙地的_____方向。(3)甲、乙、丙、丁四地中,即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____,位于北温带的地点是_____。(4)丙地和丁地所在的纬线长度关系是_____(用“=”、“>”“<”表示)(5)乙、丁两地一天中迎来日出较早的是_____地。【答案】(1)66.5°N,45°E高纬度(2)东北(3)丁丙(4)丁>丙(5)丁【分析】本题以经纬网地图为资料,涉及经纬度、低中高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温度带、纬线的特点、经纬网定位和时间早晚的判读等知识,综合考查了学生识图能力及地理文化素养。(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故甲地的经纬度是66.5°N,45°E,纬度小于30°是低纬度,纬度在30°-60°之间是中纬度,纬度大于60°是高纬度,所以甲点位于66.5°N,在高纬度。(2)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度指示东西方向可判断,甲位于乙的东北方向。(3)东西半球的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20°W向东,直至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直至160°E,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界线是赤道,北纬属于北半球,南纬属于南半球,由此判断乙、丁位于南半球,甲和丁位于东半球,所以即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丁,北温带的范围是23.5°N-66.5°N,丙位于30°N,位于北温带。(4)读图可知,丙位于30°N,丁位于23.5°S,纬度越大,纬线越短,所以丙地和丁地所在的经线长度关系是丁>丙。(5)读图可知,乙和丁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东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丁位于乙的东方,所以丁地先看到日出。热点角度2: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及判断1、图示法2、数值法“小小为东,大大为西,不大不小看WE。”意思是:某点的经度小于20°,不管东经还是西经,这点一定位于东半球;某点的经度大于160°,不管东经还是西经,这点一定位于西半球;某点的经度在20°~160°之间的,是东经度(E)就在东半球,是西经度(W)就在西半球。【典例精析】读世界部分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从东、西半球来看,图示区域属于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图示区域属于____半球。(2)图中D地的经度是____,纬度是____。A,B,C,D四点中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____,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3)A,B,C,D四点中,一年中能被太阳直射两次的有____,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4)C点位于D点的____方向,D点位于B点的____方向。(5)图中A,B两点分别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带和____带。【答案】(1)西北(2)160°E40°NBDAC(3)ACB(4)东南正南(5)热北寒【分析】本题以世界部分地区经纬网为材料,涉及经纬网定位、半球划分、五带的划分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等,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详解】(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此可判定,从东、西半球的划分看,图示区域属于西半球;从南、北半球的划分看,图示区域属于北半球。(2)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由此判定,图中D点的经纬度是160°E,40°N。A点纬度为20°N;B点的纬度是90°N;C点的纬度是0°;D点的经纬度是40°N。纬度区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A、B、C、D四点中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B,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D,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AC。(3)A、B、C、D四点中,AC位于热带,一年中能被太阳直射两次,B位于北极点,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4)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C点位于D点的东南方向,D点位于B点的正南方向。(5)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5-90°S。可判定,图中A点(20°N)位于热带,B点(90°N)位于北寒带。专题二地球的运动热点角度1:地球运动的特点1、地球的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2)周期:一天(24小时)(3)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时差、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2、地球的公转(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一年(365天)(3)现象:①四季的划分;②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⑤五带的划分。热点角度2: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地球在公转时,太阳直射点总是有规律地在北回归线(23.5°N)和南回归线(23.5°S)之间移动(如图所示)。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23.5°N),然后向南移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移到赤道,12月22日前后到达南回归线(23.5°S),然后向北移动;次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移回赤道,到6月22日前后阳光又直射北回归线。热点角度3:昼夜长短及物影长度的判断1、昼夜长短的变化(1)赤道地区常年昼夜平分。(2)春秋分(一般为3月21日和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3)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极夜,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昼最长夜最短;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越向南昼越长,南极圈出现极昼,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4)凡太阳直射的地区都昼长夜短(除赤道外)。2、物影长度(1)一天中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①一天中,中午12点左右影子最短,日出、日落时影子最长。②一天中,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对应的物体影子长度先变短后变长。地方时为正午时,物体影子最短。③原因:地球的自转。一年中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①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一年中,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北、向南逐渐降低。②太阳高度与物影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小,物影越长;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太阳直射时,物影长度为零。表现为冬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物体影子最长;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物体影子最短。③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由于存在太阳直射现象,太阳直射时影子最短。热点角度4:五带的划分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典例精析】1.甲图是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示意图,乙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公转的方向为_________(2)甲图太阳直射点位于③点时,对应乙图A、B、C、D中的_________。(3)当地球公转到乙图所示D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甲图中的_________。(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4)当甲图太阳直射点由③点向④点移动过程中,徐州(34°N)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状况是(

)A.昼短夜长,昼渐短 B.昼短夜长,昼渐长C.昼长夜短,昼渐长 D.昼长夜短,昼渐短(5)当徐州的某物体的影子在一年中最短时,太阳直射点位于甲图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__。(6)当我们举办元旦活动时,地球位于乙图A、B、C、D中的_________附近。【答案】(1)自西向东(2)C(3)南回归线(4)A(5)②(6)D【分析】本题以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图和地球公转图为材料,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地球公转在不同轨道时的节气、地球公转的定义、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考查学生对地球公转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2)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乙图A为春分,B为夏至,C为秋分,D为冬至,甲图太阳直射点位于③点时为秋分,对应乙图A、B、C、D中的C即北半球的秋分日。(3)结合上题分析,乙图所示D位置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甲图中的④即南回归线。(4)当太阳直射点由③点移到④点时,即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南移动),北半球的徐州昼短夜长,且昼越来越短,故选A。(5)当徐州物体的影子在一年中最短时即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甲图①、②、③、④中的②北回归线。(6)元旦期间(1月1日),地球位于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此时最接近冬至日(12月22日)即D地附近。2.读下面两组图,回答问题。材料一2021年6月17日,神舟12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于9月17日返回地球。右图是“我国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左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酒泉、西昌、太原都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带,文昌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带,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是_______。(2)四大发射中心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酒泉的纬度是_______;一天中,酒泉、太原两地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___地。西昌位于文昌的_______方向。(3)航天器发射升空时,地球运行至_______位置的附近,此时沈阳为_______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是_______。(4)地球由③处_______节气向④_______节气处运动的过程中,抚顺市的白昼将变_______(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答案】(1)北温热文昌(2)酒泉39°N太原西北(3)③夏昼长夜短(4)夏至秋分短减少【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位置分布示意图和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为材料,涉及经纬网定位、定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别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详解】(1)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可判定,酒泉、西昌、太原都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文昌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位于五带中的热带,文昌位于20°N附近,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2)由图和上述分析可知,酒泉位于40°N附近,大概是39°N,纬度最高;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太原位于酒泉的东面,较先看到日出。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西昌位于文昌的西北方向。(3)据图可知,航天器发射升空时是6月17日,此时地球运转到③位置附近,为夏季。在②和③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此时沈阳为夏季,昼夜长短的变化是昼长夜短。(4)由图和上分析可知,③处为北半球的夏至,太阳直射北回线,北半球昼长夜短;④处为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分。故地球由③处夏至向④秋分处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故抚顺市的白昼将变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减少。专题三地图和地形图热点角度1:比例尺和方向1、比例尺的计算、比较、选择(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关于比例尺容易疏忽的是单位的统一和换算。图上距离以厘米为单位,实地距离以千米为单位。(2)大小的比较:可以把比例尺统一写成数字式,则只需要比较分母即可。如果比例尺的分母较大则比例尺较小,如果分母较小则比例尺较大。(3)选择:选用的比例尺愈大,则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愈小,则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2、方向的判断(1)当地图上无任何方向标志时,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2)当地图上有指向标时,则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一般为北,有时用字母“N”表示。相反的方向为南,垂直方向的左面为西,右面为东。用指向标定向有以下两种常用方法:①指向标平移法。如下图:判断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步骤: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B点。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确定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箭头顺着北方,左西右东。连接A、B两点,即可得出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②转动地图法(如下图所示)。根据所给指向标情况,转动地图,使指向标箭头成“↑”状;再按我们比较熟悉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就很方便了。(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具体分为以下三种情况:①当经纬网平行时,找出经纬线,确定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当两地跨的经度范围很广时,应根据两地间最短距离的相对位置来确定方向。②经纬网呈曲线时,一定要抓住“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条原则,找出经线的汇集点是南极还是北极,先判断出南北方向,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东西方向。③当经纬网呈同心圆(极地地区)时,可以先根据南北极点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在北半球为逆时针,在南半球为顺时针),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东方,箭尾即为西方。另外,站在北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南方;站在南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北方。如下图,A点位于B点什么方向?方法1:先以B点为中心,确定出B点的四个基本方向(东、南、西、北),然后将A、B两点连接起来,最后我们可以看出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方法2: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出该点是北极点区,A点比B点更靠近北极点,也就是更靠北;然后根据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可判断出A点位于B点的东方;最后综合判断出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热点角度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2、坡度陡缓的判断在实际中的应用(1)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来源:Z|xx|k.Com](2)登山时,沿着坡度较缓的路线上山比较省力。3、山体不同部位的判断(1)山体的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也不一样。如图所示:(2)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分布特点:①山顶:等高线闭合,海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内高外低)。②山脊:等高线呈明显弯曲,弯曲部分由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凸出。③山谷:等高线呈明显弯曲,弯曲部分由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凸出。经常会发育河流。④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可以开展攀岩运动。⑤鞍部:两山顶之间相对平缓、形似马鞍的部位。4、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运用(1)判断河流位置及流向:河流位于山谷。河流从海拔高的地方流向海拔低的地方,也可以以此判读地势。(2)登山:沿坡度较缓,即等高线比较稀疏的地方攀登更省力。(3)瀑布、蹦极、攀岩等活动:位于陡崖处。(4)选建水库: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坝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口袋形”洼地处(最窄处),以便库容量达到最大,同时可以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5)修路:利用有利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一般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崖、陡坡,也可以降低成本和施工难度。(6)农业布局: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7)村镇位置: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一般选在地形平坦开阔、有河流经过的地方。(8)疗养院: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向阳的一侧)的地方。(9)漂流:等高线密集,坡陡流速快。(10)露天煤矿:等高线稀疏,坡度小,地形平坦,便于交通,减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1)迷路:沿溪流,到达平原、村庄,水源丰富。(12)露宿:不能选择在山谷,规避夜晚河水上涨。【典例精析】1.小李和家人计划暑假期间到图中所示地区游玩,小李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此次旅行作了如下的一些准备工作。(1)小李首先查看地形图,发现图中等高距是____米,最低海拔范围介于____米之间,而东南部的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小李还量出丙处聚落和最高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cm,从而估算出实际直线距离是____米。(2)在甲乙丙三处聚落中,小李建议选择____处作为住宿地点,因为该处气温相对较低,可以更好的避暑,而且紧邻道路,____便利。(3)小李提醒家人要注意远离A-B沿线,因为这里是____(地形部位),夏季多暴雨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为了登上最高山峰,小李在①②两条线路中,选择了最省力的一条线路是____。【答案】(1)100-50~50山地2000(2)丙交通(3)山谷①【分析】本题以小李和家人游玩地区的地形图为资料,涉及等高距、海拔、地形类型的判读、比例尺、图例、地形部位的判读、等高线的特点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读图可知,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是100米,故图中等高距是100米;图示区域中最低等高线的数值是50米,故最低海拔范围介于-50~50米之间;东南部等高线密集,地形崎岖,海拔在1000米以上,地形类型为山地;根据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米,小李量出丙处聚落和最高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cm,从而估算出实际直线距离是2000米。(2)甲乙丙三处聚落中,甲乙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不符合避暑的条件;丙处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可以更好的避暑,而且紧邻道路,交通便利。(3)A-B沿线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夏季多暴雨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①线路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爬山较省力;②线路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爬山费力。2.读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白水河的大致流向为____。(2)虎山的海拔约____米,B点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3)甲村、乙村两个村落最可能发展为城镇的是____。(4)甲村夏季最需要预防的自然灾害是____。(5)量得甲村和乙村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实地距离是____米。【答案】(1)自东向西流(2)950山脊(3)甲(4)洪涝(5)1500米【分析】本题以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流向、海拔、地形部位、比例尺、实际应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及读图分析能力。(1)由图中指向标指示北方可知,与其相反的方向为南方,结合河流一般由高处流向低处可知,白水河的流向为自东向西流。(2)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离虎山最近的等高线数值为900米,故虎山的海拔高约900~1000米;B处等高线数值由高值凸向低值,为山脊(3)甲、乙两村相比,甲村地形平坦开阔,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资源分布,故最可能发展为城镇。(4)图示为我国东南某区域,以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降水丰富,甲村地势低平,且位于河流交汇处,夏季需预防洪涝灾害。(5)图中的比例尺是1:50000,故图上3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0000厘米,即1500米3.“十三五”期间,我国北方某省实施精准扶贫农村公路建设1385公里,维修改造5000公里,处置危桥1466座。读北方某省局部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丙区域的地形类型是______,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角度看,该地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2)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_。(3)甲、乙两村图中直线距离约3cm,实地距离约为____km。(4)为解决甲、乙两村间盘山路曲折、交通不便的问题,专家重新规划了A、B两地间的线路,大大缩短了路程,该方案最可能是(

)A.建高架桥 B.修建隧道 C.沿山坡修路 D.建立交桥(5)道路改造完成后,秀美的山峰C成为周边游客的网红打卡地,游客感觉峰顶的气温比甲村低。经测量,气温一般低____℃左右。(结果保留整数)【答案】(1)盆地种植业(2)自西南向东北(从西南向东北或西南向东北)(3)6(4)B(5)2【分析】本题以北方某省局部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比例尺的含义、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详解】(1)图中丙区域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这里地势平坦开阔、有河流经过、灌溉水源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2)图中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可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南流向东北。(3)由图可知,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2千米,若甲、乙两村图中直线距离约3cm,实地距离约为6千米。(4)A、B之间的等高线向你处凸出,说明两地之间被山脊隔开,为了缩短距离,最可能是开通隧道;穿过山谷或河流则建高架桥,沿山坡修路路程长,在这样的乡村不可能建立交桥。故选B。(5)由图可知,图中C处山顶的海拔范围是大于600米,但小于700米,甲村的海拔是300米,所以山顶的气温一般比甲村会低(600-300)÷100×0.6=1.8℃至(700-300)÷100×0.6=2.4℃之间,一般低2℃左右。专题四陆地和海洋热点角度1: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利用几何图形识记七大洲轮廓位置和四大洋位置。(1)东西半球图(2)南北半球(3)七大洲轮廓图(4)三角图(5)半圆图(6)椭圆图(7)竖版地图2.可以按顺序去记忆:世界上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可联系地图进行空间记忆,按一定的方向或顺序,在大脑中构建空间分布图,如北冰洋周围的三个大洲由亚洲开始按顺时针分布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南极半岛和南美洲隔海峡相望。联系世界海陆分布图,从南美洲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大洋洲、太平洋。3.利用顺口溜和歌诀记忆:(1)七大洲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四大洋的面积顺序:太大印北。(3)四大洋的深度顺序:太印大北。(4)歌诀记忆七大洲的位置:站在北京向西看,亚欧两洲连成片。东南方是大洋洲,非洲大陆在西南。站在北京往东看,南北美洲在彼岸。南极洲位置最特殊,位于地球最南端。4、大洲分界线热点角度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易错点。1、陆半球并不是说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而是陆地面积在所有半球中所占比例最大。2、阿拉伯半岛虽然位于亚洲,但是属于印度洋板块。3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4、由于大陆和大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有关大陆和大洲的纬度位置就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而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5、地球仪上所有经线都穿过南极洲,因此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360°。亚洲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也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热点角度3: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1)地壳运动:(主要原因);(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2、海陆变迁的证据(1)地壳升降运动证据:①喜马拉雅山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地壳上升)。②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流及水井遗迹(地壳下降)。③……(2)地壳水平运动证据:①红海不断扩张(地壳张裂)。②地中海不断缩小(地壳碰撞)。③东非裂谷不断张裂(地壳张裂)。④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古生物相似性(地壳张裂)。⑤……(3)人类改变海陆分布:①荷兰的围海大坝。②日本的填海造陆。3、大陆漂移假说(1)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用来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理论。(2)主要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原始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3)相关证据:非洲西岸和南美洲东岸地质构造和古地层的相似性,古生物的相似性,大陆轮廓的吻合性。4、板块构造学说(1)主要内容: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②各板块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③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2)板块构造学说的运用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海洋、海岭等。板块碰撞:常形成高大山脉、海沟、岛弧链等①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板块张裂运动。②地中海不断缩小——板块的碰撞挤压。③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珠穆朗玛峰在不断升高——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根据运动方向判读地理现象①箭头相对:两板块作碰撞挤压运动。两板块之间如果是海洋,则海洋面积将会不断缩小,直至成为陆地;两板块之间如果是陆地,常常会形成山脉;两板块之间如果是山脉,山脉将继续长高。②箭头相离:两板块作张裂运动。两板块之间如果是陆地,将会发展成为裂谷;两板块之间如果是海洋,将会成为新的大洋。地理现象所处板块位置板块运动方向结果预言几千万年后喜马拉雅山长高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碰撞挤压挤压迫使喜马拉雅山抬高红海面积扩大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张裂拉伸张裂使红海不断扩大红海成为新大洋地中海面积缩小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之间碰撞挤压挤压迫使地中海缩小地中海消失(3)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易发生火山和地震。世界两大或含地震带分别是:①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②环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带。【典例精析】1.读“东、西半球图”,完成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洋B____洲F____运河(2)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____洋。(3)赤道横穿____洲和____洲的大陆。(4)中国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线路,以我国福建省泉州市为起点,经过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G____洋→红海→E____运河→经过地中海→到达欧洲各地。【答案】1.(1)太平

北美

巴拿马(2)印度(3)非

南美(4)印度

苏伊士【解析】1.本大题以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等知识,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1)由图可得,图中A是太平洋,世界上最大的的大洋,被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环绕。图中B是北美洲,是世界第三大洲,位于西半球北部。其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东北面隔丹麦海峡与欧洲相望,地理位置优越。图中F是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巴拿马共和国中部,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并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2)由东西半球图可得,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G印度洋。印度是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地跨东西半球。(3)由图可得,赤道横穿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陆。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南美洲北部的;亚洲南部的岛屿和大洋洲的岛屿。(4)“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线路,以我国福建省泉州市为起点,经过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G印度洋(印度是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红海→E苏伊士(亚洲和非洲的分界,沟通的是红海和地中海)运河→经过地中海→到达欧洲各地。2.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资2010年12月8日于广州起航,2011年12月11日圆满完成第22次环球考察任务凯旋青岛。读“大洋一号”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本次航行经过的大洲C___。(2)1月18日船行至B洲开普敦,此时开普敦正值___(填夏或冬)季。(3)2011年2月3日是我国的春节。当我国新年钟声敲响时,“大洋一号”科考船活动在③___洋附近。(4)如上图所示,本次环球科考活动多在___(填高、中或低)纬度海域。(5)本次环球科考活动穿过了C、D两洲间的___运河。【答案】3.(1)南美洲

大西

巴拿马【解析】3.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以大陆和岛屿的形式散布在海洋中,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它们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地球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