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医用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医用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医用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医用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用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作业指导书TOC\o"1-2"\h\u32676第1章医用仪器设备概述 453551.1医用仪器设备的分类与特点 464361.1.1按功能分类 4227811.1.2按使用场所分类 4107101.1.3医用仪器设备的特点 4256851.2医用仪器设备的管理与规章制度 4212881.2.1管理原则 4315991.2.2管理制度 430027第2章医用仪器设备的操作规范 5319532.1基本操作流程 5244132.1.1准备工作 57832.1.2操作步骤 5209662.1.3操作记录 591622.2操作人员资质与培训 6282472.2.1资质要求 670962.2.2培训 6172582.3操作注意事项 6307242.3.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6260022.3.2注意患者安全 639682.3.3设备维护与保养 6153272.3.4节约使用 6293042.3.5环保与安全 611516第3章医用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6282113.1设备维护的基本要求 6300083.1.1维护人员资质 6269763.1.2维护周期 7301323.1.3维护内容 7186883.1.4维护记录 736343.2日常保养与清洁 7188303.2.1日常清洁 7240823.2.2检查电源及线路 7221293.2.3检查设备部件 7282873.2.4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7312333.3设备故障的排查与处理 758633.3.1故障排查 747693.3.2故障处理 7138603.3.3故障记录 776103.3.4预防措施 8281663.3.5定期培训 812201第4章各类医用仪器设备的使用 8153924.1生命支持类设备 8101884.1.1呼吸机 8250914.1.2心脏除颤仪 8272274.1.3体外膜肺氧合(ECMO) 8246544.2医学影像类设备 8301314.2.1X线成像设备 890184.2.2CT扫描设备 859394.2.3磁共振成像(MRI)设备 9134524.3检验分析类设备 9255744.3.1血液分析仪 997474.3.2生化分析仪 9316264.3.3免疫分析仪 9166694.4治疗类设备 942724.4.1高压氧舱 9108854.4.2射频消融设备 9181894.4.3透析设备 926700第5章医用仪器设备的校准与质控 9166995.1校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9237695.1.1基本概念 10167505.1.2校准方法 10116025.2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1074065.2.1质量控制体系建立 10296175.2.2质量控制体系实施 10895.3常用医用仪器设备的校准与质控 10252105.3.1心电图机 10130485.3.2超声诊断仪 11284885.3.3医用X射线设备 11147625.3.4呼吸机 116435.3.5血液分析仪 1132301第6章医用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 11240596.1设备电气安全 1115016.1.1电气安全检查 11146626.1.2防止电击 11233146.1.3防止电气火灾 11189536.1.4定期维护与检修 1199256.2辐射安全 11244736.2.1辐射防护 1292676.2.2辐射监测 12134636.2.3辐射安全培训 1298576.3生物安全 12282746.3.1生物危害识别 12268136.3.2生物防护措施 12168876.3.3感染控制 12252616.3.4废弃物处理 12116006.3.5应急预案 1229000第7章医用仪器设备的购置与验收 12315297.1设备选型与采购流程 12224857.1.1设备选型 1281507.1.2采购流程 1317817.2设备验收与质量控制 13185947.2.1设备验收 13166877.2.2质量控制 13303937.3设备档案管理 14124737.3.1设备档案的建立 1426377.3.2设备档案的管理 1424713第8章医用仪器设备的维修与保障 1420138.1维修人员资质与培训 14232888.1.1维修人员资质要求 14288808.1.2维修人员培训 146408.2维修流程与维修质量控制 1545398.2.1维修流程 1575108.2.2维修质量控制 15317608.3零配件采购与管理 1548518.3.1零配件采购 15199748.3.2零配件管理 154810第9章医用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16171439.1信息管理系统概述 16219439.1.1基本概念 1660309.1.2构成 16307089.1.3功能 16267419.2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1660289.2.1设备采购管理 16100849.2.2设备使用管理 179449.2.3设备维修保养管理 17250289.3设备远程监控与维护 17274729.3.1设备远程监控 17115839.3.2设备远程维护 1711755第10章医用仪器设备的淘汰与更新 172916910.1设备更新换代的依据与原则 171829110.1.1依据 171820610.1.2原则 182270910.2设备淘汰流程与处理 183240810.2.1淘汰流程 18605910.2.2处理方式 18721510.3设备更新策略与实施建议 18399210.3.1更新策略 18868710.3.2实施建议 18第1章医用仪器设备概述1.1医用仪器设备的分类与特点医用仪器设备作为现代医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类繁多,特点各异。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医用仪器设备可分为以下几类:1.1.1按功能分类(1)诊断类:如X射线设备、CT、MRI、超声诊断设备、心电图机等。(2)治疗类:如激光治疗设备、射频消融设备、电生理治疗设备等。(3)监护类: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等。(4)手术类:如手术显微镜、腹腔镜、关节镜等。1.1.2按使用场所分类(1)临床类:主要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如上述各类设备。(2)实验室类:主要用于医学实验室,如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等。(3)家庭医疗类:适用于家庭使用的便携式设备,如家用血压计、血糖仪等。1.1.3医用仪器设备的特点(1)高技术含量:医用仪器设备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如电子、机械、生物、计算机等。(2)高精度:医用仪器设备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3)高可靠性:医用仪器设备需在长时间连续工作状态下保持稳定功能。(4)严格的安全性:医用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1.2医用仪器设备的管理与规章制度为保障医用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我国对医用仪器设备的管理与规章制度进行了严格规定。1.2.1管理原则(1)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2)保证医用仪器设备的合理配置、使用和维护。1.2.2管理制度(1)采购制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严格审查医用仪器设备的生产厂家、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2)验收制度:对购进的医用仪器设备进行严格验收,保证设备功能、质量符合要求。(3)使用制度:制定详细的使用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正确使用。(4)维修保养制度:定期对医用仪器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5)质量控制制度: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设备功能进行检测,保证设备安全有效。(6)报废制度:对达到使用年限或无法修复的医用仪器设备进行报废处理,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通过以上管理与规章制度,保证医用仪器设备在医疗服务中的合理、安全、有效使用,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第2章医用仪器设备的操作规范2.1基本操作流程2.1.1准备工作在进行医用仪器设备操作前,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了解设备的基本构造、功能及操作方法。同时保证所需仪器设备及其配件齐全,功能完好。2.1.2操作步骤(1)开启设备,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自检。(2)根据患者病情及医生要求,选择合适的操作模式及参数设置。(3)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操作过程中设备稳定运行。(4)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医生。(5)操作结束后,关闭设备,整理设备及其配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2.1.3操作记录操作人员应及时、准确记录医用仪器设备的操作情况,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操作时间、操作人员等信息。2.2操作人员资质与培训2.2.1资质要求(1)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2)熟悉医用仪器设备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医院规章制度。2.2.2培训(1)新入职的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内容包括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2)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3)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医用仪器设备。2.3操作注意事项2.3.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说明书和医院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更改操作流程和参数设置。2.3.2注意患者安全(1)操作过程中,保证患者舒适、安全,避免患者受到意外伤害。(2)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发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2.3.3设备维护与保养(1)定期对医用仪器设备进行清洁、消毒、保养,保证设备功能稳定。(2)发觉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2.3.4节约使用合理使用医用仪器设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提高设备使用效率。2.3.5环保与安全(1)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妥善处理医疗废弃物。(2)注意操作过程中的消防安全,防止火灾发生。第3章医用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3.1设备维护的基本要求3.1.1维护人员资质医用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保证维护工作的质量和安全。3.1.2维护周期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功能及厂家建议,制定合理的维护周期,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3.1.3维护内容维护内容包括日常保养、定期检查、功能测试、设备校准等,以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准确度。3.1.4维护记录维护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设备维护的时间、内容、发觉的问题及处理措施,便于追溯和管理。3.2日常保养与清洁3.2.1日常清洁日常清洁工作包括设备外观、操作面板、显示器等部位的清洁,避免使用有腐蚀性的清洁剂。3.2.2检查电源及线路定期检查设备电源线、插头、插座等,保证电源稳定,避免因电源问题导致的设备故障。3.2.3检查设备部件检查设备的各部件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避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3.2.4检查设备运行状态观察设备运行过程中是否有异常声音、气味、温度等,发觉问题及时处理。3.3设备故障的排查与处理3.3.1故障排查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排查,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可能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3.3.2故障处理针对排查出的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修或更换部件,保证设备恢复正常工作。3.3.3故障记录详细记录故障现象、排查过程、处理方法及更换部件等信息,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提供参考。3.3.4预防措施针对常见故障,制定预防措施,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3.3.5定期培训对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能力。第4章各类医用仪器设备的使用4.1生命支持类设备4.1.1呼吸机呼吸机是用于辅助或替代患者自主呼吸的设备。使用前需检查设备功能,保证电源、气源稳定。根据患者病情和生理参数调整呼吸机参数,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调整参数。4.1.2心脏除颤仪心脏除颤仪用于心脏骤停时的紧急救治。使用前检查设备电量、导联线、除颤电极片等,保证设备处于备用状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能量进行除颤。操作过程中,遵循医嘱,密切观察患者心律变化。4.1.3体外膜肺氧合(ECMO)ECMO是一种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肺功能的技术。使用前需检查设备功能,保证管道、膜肺等部件完好。根据患者病情和生理参数调整ECMO参数,如血流量、氧浓度等。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设备运行状况及报警信息。4.2医学影像类设备4.2.1X线成像设备使用X线成像设备时,需根据检查部位选择合适的摄影体位。操作过程中,遵循“防护最优化”原则,合理使用防护用品,降低辐射剂量。定期检查设备功能,保证图像质量。4.2.2CT扫描设备CT扫描设备使用前需检查患者准备工作,如去除金属物品等。根据检查部位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操作过程中,注意患者安全,避免对比剂过敏反应。4.2.3磁共振成像(MRI)设备MRI设备使用前,保证患者体内无金属异物。根据检查部位和疾病特点,选择合适的扫描序列和参数。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证设备运行稳定。4.3检验分析类设备4.3.1血液分析仪使用血液分析仪前,检查设备运行状态,保证试剂充足、校准合格。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采集、处理和运送血液样本。分析结果时,注意排除干扰因素,保证检验结果准确。4.3.2生化分析仪生化分析仪用于检测生物化学指标。使用前,检查设备功能、试剂有效期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样本处理、仪器校准和质控。分析结果时,结合临床信息,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4.3.3免疫分析仪免疫分析仪用于检测免疫学指标。使用前,检查设备状态、试剂保存条件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样本处理、仪器校准和质控。分析结果时,关注交叉反应、假阳性等问题。4.4治疗类设备4.4.1高压氧舱高压氧舱用于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脑水肿等疾病。使用前,检查设备功能、安全装置等。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调整氧浓度、压力等参数。4.4.2射频消融设备射频消融设备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等疾病。使用前,检查设备功能、电极导管等。根据患者病情和靶点位置,调整射频能量和消融策略。4.4.3透析设备透析设备用于替代肾功能,治疗尿毒症患者。使用前,检查设备功能、透析器等。根据患者病情和生理参数,调整透析方案,保证治疗安全有效。第5章医用仪器设备的校准与质控5.1校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5.1.1基本概念校准是通过对医用仪器设备进行比较、检验和调整,以保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校准的目的是消除或减小仪器设备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保证其在规定的工作范围内达到预定的精度要求。5.1.2校准方法(1)直接校准法:采用已知准确度的标准器具与被校准医用仪器设备进行比对,通过调整使两者示值一致。(2)间接校准法:通过一系列已知准确度的中间量,将标准器具与被校准医用仪器设备间接比对,实现校准。(3)自校准法:利用医用仪器设备自身的校准功能,进行自我校准。5.2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实施5.2.1质量控制体系建立(1)制定质量控制政策:明确医用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目标、范围和责任。(2)建立质量控制组织: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或岗位,负责医用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3)制定质量控制程序:包括采购、验收、使用、维护、校准、维修、报废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4)人员培训与管理:加强医用仪器设备操作、维护和质控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5.2.2质量控制体系实施(1)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程序:保证医用仪器设备在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得到有效实施。(2)定期检查与评估:对医用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觉问题及时整改。(3)持续改进:根据检查和评估结果,不断优化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医用仪器设备的使用质量。5.3常用医用仪器设备的校准与质控5.3.1心电图机(1)校准项目:心电信号的幅值、时间分辨率、频率响应等。(2)质控措施:定期进行心电信号模拟测试、设备自检、功能验证等。5.3.2超声诊断仪(1)校准项目:灰阶、分辨率、深度、帧频、功率等。(2)质控措施:定期进行超声探头功能检测、设备功能测试、图像质量评估等。5.3.3医用X射线设备(1)校准项目:曝光时间、管电压、管电流、剂量率等。(2)质控措施:定期进行设备功能检测、辐射剂量测量、图像质量评估等。5.3.4呼吸机(1)校准项目: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压力支持等。(2)质控措施:定期进行设备功能检测、呼吸参数验证、设备自检等。5.3.5血液分析仪(1)校准项目: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计数准确性。(2)质控措施:定期进行设备功能检测、质控物测试、结果比对等。第6章医用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6.1设备电气安全6.1.1电气安全检查医用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电气安全检查,保证设备符合国家有关电气安全标准。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电源线、插头、插座、开关、绝缘材料等。6.1.2防止电击医用仪器设备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击,如使用带有保护接地线的电源插座,保证设备外壳与地线连接可靠。6.1.3防止电气火灾医用仪器设备应避免长时间运行在过载、短路等异常状态下,以防引发电气火灾。设备周围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堆放易燃物品。6.1.4定期维护与检修定期对医用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与检修,保证电气系统运行正常,及时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6.2辐射安全6.2.1辐射防护对于放射性设备,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辐射防护,包括但不限于:使用防护罩、限制人员接近、设置警示标志等。6.2.2辐射监测定期对放射性设备进行辐射监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6.2.3辐射安全培训对使用放射性设备的医务人员进行辐射安全培训,使其了解辐射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6.3生物安全6.3.1生物危害识别识别医用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物危害,如病毒、细菌、真菌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6.3.2生物防护措施针对生物危害,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保证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6.3.3感染控制加强对医用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和灭菌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制定严格的感染控制制度,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6.3.4废弃物处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医用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理,防止生物污染。6.3.5应急预案制定医用仪器设备生物安全应急预案,保证在发生生物安全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第7章医用仪器设备的购置与验收7.1设备选型与采购流程7.1.1设备选型选型是医用仪器设备购置的关键环节,应充分考虑临床需求、设备功能、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因素。具体内容包括:(1)了解国内外同类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2)根据医院发展战略和临床需求,明确设备功能、功能和技术指标;(3)对比分析不同供应商的设备,进行综合评估;(4)参考相关法规、标准和行业规定,保证选型合理、合规。7.1.2采购流程采购流程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具体步骤如下:(1)编制采购计划,明确设备名称、数量、预算和采购方式;(2)发布采购公告,邀请潜在供应商参加;(3)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查,保证其具备相应能力;(4)组织招标、投标、评标和定标工作;(5)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6)办理相关手续,包括进口、报关、验收等;(7)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完成采购流程。7.2设备验收与质量控制7.2.1设备验收设备到达医院后,应进行以下验收工作:(1)核对设备型号、数量、外观和包装;(2)检查随机资料、说明书、合格证等;(3)对设备进行功能、功能测试,保证其正常运行;(4)确认设备安全防护措施到位,防止意外;(5)填写验收报告,记录验收结果。7.2.2质量控制为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功能和安全性,应进行以下质量控制工作:(1)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2)对设备进行功能验证,保证其满足临床需求;(3)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责任心;(4)建立设备故障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解决设备问题;(5)定期对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保证其正常运行。7.3设备档案管理7.3.1设备档案的建立设备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基本信息,如名称、型号、生产厂家等;(2)采购合同、发票、验收报告等相关文件;(3)设备说明书、操作手册和维护保养记录;(4)设备维修、故障报告和处理记录;(5)设备功能验证和质量控制检测报告;(6)设备报废、淘汰和更新记录。7.3.2设备档案的管理设备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及时收集、整理和归档设备相关资料;(2)妥善保管设备档案,防止丢失、损坏;(3)设备档案应实现信息化管理,便于查询和统计;(4)定期对设备档案进行审查,保证其完整、准确;(5)设备报废或更新时,及时更新档案内容。第8章医用仪器设备的维修与保障8.1维修人员资质与培训8.1.1维修人员资质要求医用仪器设备维修人员应具备以下资质:a)具有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等相关专业背景;b)持有国家或地方相关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维修资格证书;c)熟悉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及标准;d)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8.1.2维修人员培训为保证维修人员具备所需技能和知识,应进行以下培训:a)设备原理与操作方法;b)维修技术与故障排除;c)质量管理体系与维修流程;d)常用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e)原厂培训及认证。8.2维修流程与维修质量控制8.2.1维修流程维修流程包括以下环节:a)故障报修:用户报修后,维修人员应及时响应;b)故障诊断:分析故障原因,制定维修方案;c)维修实施:按照维修方案进行设备维修;d)验收与交付:维修完成后,进行验收并交付用户;e)质量跟踪:对维修过的设备进行质量跟踪,保证设备正常运行。8.2.2维修质量控制为保证维修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a)制定维修作业指导书,明确维修步骤和注意事项;b)严格执行维修流程,保证维修质量;c)对维修人员进行技能考核,保证维修水平;d)定期对维修设备进行质量检测,保证设备功能;e)建立维修档案,记录维修过程及维修质量。8.3零配件采购与管理8.3.1零配件采购零配件采购应遵循以下原则:a)选择合格供应商,保证零配件质量;b)优先选用原厂配件,保证设备功能;c)建立零配件库存管理制度,合理控制库存;d)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保证供应链稳定。8.3.2零配件管理零配件管理包括以下方面:a)建立零配件库,实行分类存放、标识清晰;b)建立零配件领用、借用、归还管理制度;c)定期对库存零配件进行清点,保证库存准确性;d)对重要零配件进行追溯管理,保证使用安全;e)定期对零配件进行保养和维护,保证零配件质量。第9章医用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9.1信息管理系统概述医用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行成本、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医用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分析,为医疗机构提供决策支持。本节主要介绍医用仪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构成及功能。9.1.1基本概念医用仪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医用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系统。它主要包括硬件设施、软件系统和网络通信三个部分。9.1.2构成(1)硬件设施: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2)软件系统: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维修保养系统等;(3)网络通信:包括内部局域网、外部互联网等。9.1.3功能(1)设备基本信息管理:对设备的基本信息进行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2)设备采购管理:实现设备采购申请、审批、验收、付款等流程的电子化管理;(3)设备使用管理: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设备安全、高效运行;(4)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对设备的维修、保养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5)设备报废管理:对达到报废条件的设备进行审批、回收、处置等操作;(6)数据统计分析:对设备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医疗机构提供决策依据。9.2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9.2.1设备采购管理通过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设备采购全过程的电子化管理,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9.2.2设备使用管理(1)实时监控设备使用情况,保证设备安全、高效运行;(2)通过对设备使用数据的分析,优化设备配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