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FORMTEXT65.020.01FORMTEXTB05FORMTEXT     DBFORMTEXT4117DBFORMTEXT4117/FORMTEXTTXXXX—2020FORMTEXT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FORMDROPDOWN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FORMTEXT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1/TXXXX—2020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驻马店市标准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驻马店市蔬菜办公室、河南省李芳生态循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班新河、史红鸽、魏银初、丁亚通、李九英、李新民、苗保朝、陈宏、王梦扬、米胜利、吴国华。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菌种制作、栽培季节、栽培场地、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保鲜与贮运。本标准适用于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2728食用菌术语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1731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NY/T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术语和定义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保护地栽培在由人工保护设施所形成的小气候条件下进行的大球盖菇栽培,又称设施栽培。如温室、塑料大棚、中、小拱棚、简易荫棚栽培等。产地环境应符合NY/T2375、NY/T5010的规定。菌种制作选用国家、省级认(审)定品种及适宜本地栽培的品种。按NY/T528和NY/T1731的规定制作菌种。质量应符合NY/T1742的规定。栽培季节早秋播种,秋冬采收是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的适宜模式。在当地最高气温降至30℃以下播种,如果栽培设施具有遮荫、降温条件,可适当提前播种。保护地栽培一般在9月播种,10月中旬开始采收。栽培场地菇房(棚)、设施布局与建造、场所前处理、田园(场地)清洁、场所后处理应符合NY/T2375的规定。栽培管理栽培工艺流程培养料配制→铺料播种→覆土→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后管理。培养料配制原料选择8.2.1.1选择符合NY5099、NY/T1935规定的主料、辅料和化学添加剂。常用主料有稻草、稻壳、小麦秸、小麦壳、玉米秸、玉米芯、豆秸以及花生秧、花生壳、阔叶树木屑、食用菌菌渣等农林废弃物,常用辅料有豆粉、米糠、麦麸等,常用化学添加剂有石灰等。8.2.1.2原料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混入。秸秆粉碎成3cm~10cm,玉米芯、菌渣颗粒度0.5cm~2.5cm。常用配方稻壳78%、木屑16%、豆粉5%、石灰1%。稻草100%。稻草40%、稻壳40%、杂木屑20%。香菇菌渣50%、玉米芯30%、稻壳19%、石灰1%。王米秸秆50%,稻壳20%、木屑30%。稻壳35%、玉米芯35%、杨树木屑30%。稻草或麦秸50%、稻壳50%。稻草或稻壳70%、平菇、香菇、木耳等菌渣30%。麦秸80%、玉米芯19%、石灰1%。杨树木屑50%、玉米芯24.5%、稻壳24.5%、石灰1%。原料预湿主料要先预湿。给料堆喷水,边喷淋边翻堆。选用微喷带喷水,增加喷雾时间,利于原料吸足水分。预湿1d~2d,使培养料含水量达65%~75%。预湿后按配方向料堆掺入石灰及辅料,采用机械翻拌原料。原料发酵8.2.4.1预湿后建堆发酵。建成宽1.5m~2m、高60cm~80cm、长不限的料堆,在料堆上每隔0.5m~1.0m从上往下扎5cm~10cm粗的孔直到底部,促进通氧透气。当堆顶以下20cm处料温达到65℃时维持24小时进行翻堆。8.2.4.2采用大型机械翻料时,建堆体积可增大,在料温上升到60℃时翻堆,以后每天翻堆一次。共翻堆三次。第一次翻堆前时要检查培养料含水量,若含水量不足,要及时补水,并一次补足。8.2.4.3在发酵好的培养料中拌入低剂量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咪鲜胺锰盐等杀菌剂并翻料拌匀,摊开降温,尽快铺床播种。8.2.4.4发酵后培养料应呈棕褐色,有香气,质地松软,含水量在65%~75%。pH5~8。铺料播种整地做畦8.3.1.1播种前清除栽培场地杂草,浇灌一次透水,使土壤达到手握成团,落地能散的状态。8.3.1.2采用高畦栽培,畦宽100cm~120cm,高10cm~15cm,畦与畦之间距离40cm~50cm,畦面修整成中间略高的龟背型。场所前处理整地作畦后进行消毒和灭虫,铺料前在畦上撒一薄层石灰粉,用漂白粉、氯氟甲维盐等符合NY/T2375要求的杀菌、杀虫剂对场地进行全面喷洒。用料及用种量用料量15㎏/㎡~20㎏/㎡(干料),厚度为20cm~30cm。用种量500g/㎡~600g/㎡。铺料播种方式8.3.4.1采用“二层料一层种”或“三层料二层种”的播种方式。8.3.4.2“二层料一层种”铺料播种法,即:第一层铺料厚15cm,梅花状穴播核桃大小的菌块,穴深5cm~8cm,穴距8cm~10cm,点种后扒平种穴,再铺料厚5cm~10cm。8.3.4.3“三层料二层种”铺料播种法,即:第一层铺料厚8cm~10cm,穴播第一层菌种,第二层铺料厚10cm~15cm,穴播第二层菌种,第三层铺料厚5cm~8cm。8.3.4.4将畦上栽培料整理成龟背形。畦两头用料封围。料温超过30℃时,畦上每隔30cm~40cm打直径3cm~5cm的透气孔2~3个,至料床底部。8.3.4.5播种后用木板拍平料面,并稍加压实,让菌种与料充分接触。在畦床表面喷洒杀虫、杀菌剂。覆土覆土材料选择符合NY/T1935、NY/T5010的规定,并预先做好消毒杀虫处理。覆土层的含水率在36%~37%为宜,即手捏土粒变扁但不破碎、也不粘手,土粒直径2cm以内。覆土时机待菌种块与块之间连接时,或菌丝吃料达2/3后覆土。覆土方法覆土厚度为2cm~4cm。覆土后覆盖石灰水浸泡的湿草帘、秸秆或覆盖黑色地膜,保持土层湿润。发菌管理发菌期间温度控制在22℃~27℃,培养料含水量65%~75%,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2%,不需光照。播种后15d内,不喷水或少喷水。待菌丝伸长到培养料的1/2时,或覆土层表面干燥时,雾化喷水,保持料面覆盖物湿润。也可用水灌沟间接补水。切勿长时期喷水以防菌丝衰退。播种后40d~50d,菌丝爬上土层,去除或扰动土上覆盖物,停止喷水,加大通风量,促使原基形成和菇蕾发育。出菇管理温度控制在12℃~25℃,通过喷雾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保持土壤湿润。保持菇棚内空气新鲜。给予100lx~500lx的光照强度。采后管理不同品种分潮次出菇或陆续出菇。一潮菇采收结束后,清理料面,补平覆土,加大通风量,停水养菌10d~12d,喷水增湿、催蕾,再按前述方法进行出菇管理,一般可采收3~4潮菇。病虫害防控防控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防控对象地碗菌、鬼伞菌、木霉菌、青霉菌、曲霉菌、毛霉菌、脉孢霉菌、黏菌等杂菌。菇蚊、菇蝇、跳虫、蠼螋、螨类及蛞蝓等害虫和有害动物。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按照本标准规定的产地环境、菌种、栽培季节、栽培场地、栽培管理要求组织生产。发现地碗、鬼伞,要及早拔除深埋。物理防治在出菇场所悬挂粘虫黄板,诱杀菌蝇、菌蚊;利用糖醋液诱杀果蝇、小地老虎;利用杀虫灯诱杀鳞翅目和双翅目成虫等。生物防治根据粘虫黄板上的成虫量信息,在成虫羽化始期对菇床喷施1000倍量微生物杀虫剂Bti,5d~7d后显示出药效,持效期达25d以上。化学防治农药使用按NY/T393、NY/T2375的规定执行。出菇期禁止向子实体喷药。采收、保鲜与贮运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