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风险管理合规性评价作业指导书TOC\o"1-2"\h\u818第1章企业风险管理概述 4242481.1风险管理定义及重要性 484351.1.1风险管理定义 4271461.1.2风险管理重要性 4299221.2风险管理框架与政策 586291.2.1风险管理框架 5297221.2.2风险管理政策 528545第2章风险识别与评估 5281512.1风险识别方法 518622.1.1文献资料分析 523562.1.2问卷调查 6138362.1.3访谈与座谈会 67762.1.4案例分析 679932.1.5流程梳理 620882.2风险评估工具与流程 662.2.1风险评估工具 6324702.2.2风险评估流程 650822.3风险分类与优先级排序 747072.3.1风险分类 7184902.3.2风险优先级排序 75074第3章风险控制策略与措施 795763.1风险控制策略选择 783143.1.1风险回避策略 7145813.1.2风险降低策略 7181433.1.3风险分散策略 7311743.1.4风险保留策略 8253613.2风险缓解措施制定 864953.2.1风险预防 8305523.2.2风险抑制 852353.2.3风险监测 8110033.2.4风险应对 894823.3风险转移与承担 8103253.3.1风险转移 827483.3.2风险承担 873313.3.3风险共享 9460第4章合规性要求与标准 9284584.1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 9184804.1.1国家法律法规 9129704.1.2地方性法规与政策 9183784.1.3行业标准 9110574.2企业内部合规性要求 9305494.2.1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10214574.2.2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 10204384.3合规性评价方法 10273384.3.1文件审查 10252414.3.2现场检查 10264.3.3问卷调查 10153554.3.4专项审计 1086074.3.5对标分析 10249714.3.6专家评估 1122826第5章内部控制系统 11282455.1内部控制要素 1151655.1.1控制环境 1198035.1.2风险评估 1125465.1.3控制活动 11251265.1.4信息与沟通 1172965.1.5监督与改进 11325755.2内部控制流程 11208785.2.1制定内部控制政策 1169515.2.2设计内部控制制度 11113255.2.3实施内部控制 12248405.2.4监控内部控制运行 12136775.2.5优化内部控制 1279645.3内部控制评价 12122625.3.1评价目的 12196375.3.2评价方法 1278595.3.3评价指标 12116915.3.4评价程序 12141705.3.5评价结果运用 1226166第6章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12263316.1信息收集与管理 12108626.1.1信息收集 1219476.1.2信息管理 13202436.2风险数据分析和报告 1360496.2.1风险数据分析 13279756.2.2风险报告 13311886.3信息系统安全与合规 1364946.3.1信息系统安全 13251196.3.2信息系统合规 1427892第7章风险管理组织与职责 14193557.1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14263427.1.1本章节旨在明确企业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确立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以有效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风险。 1444067.1.2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应包括以下层级: 14306917.2风险管理职责分配 14175237.2.1本章节旨在明确各风险管理组织层级的职责,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422217.2.2各层级风险管理职责如下: 14315357.3风险管理培训与提升 15284877.3.1本章节旨在加强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15216537.3.2风险管理培训内容包括: 15129567.3.3风险管理培训对象包括: 15139867.3.4企业应定期组织风险管理培训,评估培训效果,持续提升员工风险管理能力。同时鼓励员工参加外部风险管理培训和交流,吸收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 1514443第8章风险评估与监控 1543368.1风险监测方法 1560068.1.1本章节主要介绍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风险监测方法。风险监测是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持续性识别、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以下为常用的风险监测方法: 1557838.1.2风险识别:通过收集企业内外部信息,运用头脑风暴、SWOT分析、因果分析等方法,全面识别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 16225988.1.3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潜在损失等,可采用概率分析、敏感性分析、决策树分析等方法。 16123988.1.4风险评价: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优先级,以便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定性评价、定量评价、风险矩阵等。 162678.2风险预警与应对 16127808.2.1风险预警:通过对企业风险的持续监测,发觉潜在风险并提前发出预警,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以下为风险预警的方法: 16279858.2.2预警指标设置:根据企业特点,选取关键风险指标,设立预警阈值。 16282818.2.3预警信号传递:建立预警信息传递机制,保证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至相关部门和人员。 16145108.2.4风险应对:针对预警信号,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下为风险应对的步骤: 16312238.2.5风险分类:根据风险性质、影响程度等,将风险分为不同类别。 16316378.2.6应对策略制定:针对不同类别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如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等。 16303988.2.7应对措施实施:根据应对策略,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并组织相关人员实施。 16214808.3风险评估周期与报告 1693238.3.1风险评估周期:企业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以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性。以下为风险评估的周期: 16161368.3.2定期评估: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风险评估,以及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16159208.3.3动态评估:在重大事项、重大变革等关键时刻,对相关风险进行动态评估。 16147028.3.4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结束后,应编制风险评估报告。以下为报告内容: 16277768.3.5风险评估过程:报告应详细描述风险评估的过程,包括风险识别、分析、评价等环节。 17307458.3.6风险评估结果:报告应列出主要风险点、风险等级、应对措施等。 17279848.3.7风险管理建议: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为企业提供改进风险管理的建议。 17292658.3.8报告报送:将风险评估报告报送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便于决策参考。同时报告可根据需要共享至相关部门和人员。 1728494第9章风险合规性评价实施 17262509.1评价流程与方法 17163009.1.1评价流程 1770299.1.2评价方法 17101069.2评价工具与指标 18262389.2.1评价工具 18319109.2.2评价指标 1828849.3评价结果运用与改进 18194779.3.1评价结果运用 18255559.3.2改进措施 1828023第10章持续改进与优化 193267510.1风险管理成熟度评估 19582510.1.1评估方法 19606510.1.2评估指标 192981210.1.3评估流程 192666110.1.4评估结果应用 191359010.2改进措施与优化方向 191750710.2.1针对性改进措施 191063910.2.2优化方向 19831910.2.3资源保障 192694810.3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与实践 192544610.3.1风险管理文化理念 19822410.3.2风险管理培训与宣传 201209310.3.3风险管理实践案例 20767310.3.4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20第1章企业风险管理概述1.1风险管理定义及重要性1.1.1风险管理定义企业风险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通过对各类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的过程,以降低风险对企业经营、财务状况、声誉及合规性的负面影响,并提高企业应对不确定性事件的能力。1.1.2风险管理重要性企业风险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风险管理有助于企业识别潜在风险,提前采取措施降低或避免损失;风险管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增强投资者信心,降低融资成本。1.2风险管理框架与政策1.2.1风险管理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是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基本架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风险管理目标:明确企业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指导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2)风险管理组织: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层级的职责和权限,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3)风险管理流程:制定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沟通等环节,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4)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整理、分析风险信息,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支持。1.2.2风险管理政策企业应制定风险管理政策,以指导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风险管理政策应包括以下内容:(1)风险容忍度:明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不同类型风险的容忍度,作为风险管理的依据。(2)风险管理原则:阐述企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遵循的原则,如合规性、全面性、重要性、动态性等。(3)风险管理策略: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风险容忍度,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等。(4)风险管理措施:针对具体风险类型,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保证企业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5)风险管理培训与沟通:加强对员工的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风险管理意识,促进企业内部风险信息的有效沟通。(6)风险管理监督与评价:建立风险管理监督与评价机制,定期对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第2章风险识别与评估2.1风险识别方法2.1.1文献资料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等文献资料,识别企业可能面临的合规性风险。2.1.2问卷调查设计针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岗位的问卷调查,收集一线员工对潜在风险的认知和反馈,以全面识别企业风险。2.1.3访谈与座谈会组织访谈和座谈会,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关键岗位员工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2.1.4案例分析分析企业历史发生的风险事件,总结经验教训,识别出企业风险防控的薄弱环节。2.1.5流程梳理对企业各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分析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防控措施。2.2风险评估工具与流程2.2.1风险评估工具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工具:(1)风险矩阵:通过构建风险矩阵,对企业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2)情景分析:设定不同风险情景,分析风险对企业目标的影响程度,以便制定应对措施。(3)风险评估模型:运用数学模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2.2.2风险评估流程(1)确定评估目标:明确风险评估的目标和范围,保证评估工作有序进行。(2)收集数据: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等方式,收集与风险相关的数据和信息。(3)风险识别:运用风险识别方法,全面识别企业风险。(4)风险分析:运用风险评估工具,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5)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6)风险评估报告:整理风险评估过程和结果,形成风险评估报告。2.3风险分类与优先级排序2.3.1风险分类根据风险性质和影响范围,将企业风险分为以下几类:(1)法律法规风险:因违反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导致的风险。(2)内部管理风险:因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导致的风险。(3)市场风险:因市场变化、竞争态势等导致的风险。(4)技术风险:因技术更新、设备故障等导致的风险。(5)人力资源风险:因员工素质、人才流失等导致的风险。2.3.2风险优先级排序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企业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防控措施。具体排序如下:(1)高风险:可能性高且影响程度大的风险。(2)中风险:可能性中等且影响程度较大的风险。(3)低风险:可能性低且影响程度较小的风险。注意:风险分类与优先级排序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第3章风险控制策略与措施3.1风险控制策略选择3.1.1风险回避策略对于可能导致企业重大损失的风险,企业可采取风险回避策略,即避免参与或退出可能导致风险的活动。此策略适用于风险概率高、潜在损失大的情况。3.1.2风险降低策略针对无法回避的风险,企业应采取风险降低策略,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潜在损失。风险降低策略包括风险预防和风险抑制两个方面。3.1.3风险分散策略企业可通过对风险进行分散,降低单一风险对企业整体的影响。风险分散策略包括产品多样化、市场多样化、投资组合多样化等。3.1.4风险保留策略对于企业可以承受的风险,可采取风险保留策略。企业在充分评估风险和潜在损失后,自主决定承担这部分风险。3.2风险缓解措施制定3.2.1风险预防企业应针对各类风险制定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预防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制定完善的操作流程、加强员工培训等。3.2.2风险抑制企业应在风险发生后迅速采取抑制措施,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风险抑制措施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建立风险应对小组、及时沟通信息等。3.2.3风险监测企业应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对各类风险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保证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3.2.4风险应对企业应根据风险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保证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3.3风险转移与承担3.3.1风险转移企业应通过保险、合同等方式,将部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风险转移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承担的风险损失。3.3.2风险承担企业应合理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对无法避免和转移的风险进行承担。风险承担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规性原则:保证风险承担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2)审慎性原则:在风险承担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自身承受能力,避免盲目承担风险;(3)透明度原则:风险承担过程应保持透明,保证企业内部及相关方了解风险承担情况。3.3.3风险共享企业可与其他企业、部门、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实现风险共享,降低单一主体承担风险的压力。风险共享措施包括:联合研发、共同投资、政策扶持等。第4章合规性要求与标准4.1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本节主要阐述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企业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行业规定以及国际惯例,保证其经营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的要求。4.1.1国家法律法规企业应遵循以下国家法律法规:(1)公司法、合同法、物权法等基础性法律;(2)与企业所属行业相关的专门法律法规,如金融法、环保法、安全生产法等;(3)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税收、外汇、海关、商检等法律法规;(4)涉及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5)其他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4.1.2地方性法规与政策企业应关注所在地区的地方性法规、政策,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地方性法规的要求。4.1.3行业标准企业应遵循以下行业标准:(1)国际标准,如ISO、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2)国家及行业标准,如GB、JB等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3)其他与企业经营相关的行业标准。4.2企业内部合规性要求企业内部合规性要求是指企业为实现合规性目标,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等。4.2.1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以下内部规章制度:(1)公司治理结构相关制度,如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2)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风险管理体系、内部审计、财务管理等;(3)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制度,如员工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4)安全生产、环保、质量等方面的工作制度;(5)其他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内部规章制度。4.2.2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1)业务操作规程,如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2)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3)信息技术安全和管理办法;(4)合同管理和纠纷处理办法;(5)其他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4.3合规性评价方法合规性评价方法是指对企业合规性水平进行评估的方法。企业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合规性评价:4.3.1文件审查通过对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等文件进行审查,评估企业合规性水平。4.3.2现场检查对企业生产、经营现场进行检查,以核实企业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4.3.3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员工、客户、供应商等各方对企业合规性水平的评价。4.3.4专项审计针对企业特定业务、部门或环节进行合规性审计,评估合规性风险。4.3.5对标分析对照行业先进企业或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合规性管理经验,分析企业合规性管理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4.3.6专家评估邀请行业专家、法律顾问等对企业合规性水平进行评估,为企业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第5章内部控制系统5.1内部控制要素5.1.1控制环境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首先应关注控制环境的建设。控制环境包括企业管理层的风险管理理念、组织结构、职责分工、职业道德和胜任能力等方面。5.1.2风险评估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各类内外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为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5.1.3控制活动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授权审批、职责分离、财产安全、信息安全和业务连续性等方面。5.1.4信息与沟通企业应建立健全信息与沟通机制,保证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及时、准确地传递,同时与外部相关方保持有效沟通。5.1.5监督与改进企业应设立监督机构,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觉问题及时整改,持续优化内部控制体系。5.2内部控制流程5.2.1制定内部控制政策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公司战略,制定内部控制政策,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和基本要求。5.2.2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按照内部控制政策,设计具体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业务流程、操作规范、控制措施等。5.2.3实施内部控制企业应将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保证各项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5.2.4监控内部控制运行企业应建立内部控制运行监控机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评价。5.2.5优化内部控制企业应根据监控结果,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控制的适应性、有效性和效率。5.3内部控制评价5.3.1评价目的内部控制评价旨在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发觉潜在缺陷,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依据。5.3.2评价方法企业可采用自我评价、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等多种方法进行内部控制评价。5.3.3评价指标内部控制评价应关注以下指标:控制环境的适应性、风险评估的全面性、控制活动的有效性、信息与沟通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监督与改进的持续性。5.3.4评价程序企业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制定评价计划、开展评价工作、形成评价报告、督促整改落实。5.3.5评价结果运用企业应将内部控制评价结果作为改进内部控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依据,同时满足外部监管和内部管理需求。第6章风险管理信息系统6.1信息收集与管理6.1.1信息收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机制,保证各类风险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全面。信息收集范围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内部信息:企业经营、管理、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2)外部信息:政策法规、市场动态、竞争对手、行业趋势等方面的信息;(3)其他相关信息:如法律法规要求、行业标准、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等。6.1.2信息管理企业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对收集到的各类风险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以下功能:(1)信息分类与归档,保证信息可追溯、易查询;(2)信息更新与维护,保证信息及时、准确、完整;(3)信息共享与传递,提高风险管理的协同效应;(4)信息保密与权限控制,保障信息安全。6.2风险数据分析和报告6.2.1风险数据分析企业应运用适当的风险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收集到的风险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主要包括:(1)风险识别:识别企业面临的风险种类、来源和潜在影响;(2)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优先级;(3)风险分析:分析风险之间的关系,挖掘风险背后的深层次原因。6.2.2风险报告企业应定期编制风险报告,内容包括:(1)风险概况:总结当前企业面临的风险总体情况;(2)重大风险事项:列出已识别的重大风险,分析其可能导致的后果;(3)风险应对措施:针对重大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4)风险监测与预警:建立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实时关注风险变化,及时预警。6.3信息系统安全与合规6.3.1信息系统安全企业应采取措施,保证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包括:(1)物理安全:保障信息系统硬件设备的安全;(2)数据安全:加强数据备份、恢复、加密等安全措施;(3)网络安全:防范网络攻击、病毒等安全威胁;(4)系统安全:定期检查系统漏洞,及时修复。6.3.2信息系统合规企业应保证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包括:(1)遵守国家有关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2)遵循行业标准和规范,保证系统设计和运行符合行业要求;(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防范信息系统违规操作和风险事件。第7章风险管理组织与职责7.1风险管理组织结构7.1.1本章节旨在明确企业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确立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以有效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风险。7.1.2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应包括以下层级:(1)董事会:负责审批企业风险管理策略和重要风险决策,监督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2)风险管理委员会:在董事会领导下,负责制定和修订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对企业重大风险事项进行评估和决策。(3)风险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企业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报告等。(4)业务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执行风险管理政策,参与风险识别和评估,落实风险控制措施。(5)分支机构及下属公司:负责所属单位的风险管理工作,按照企业风险管理要求,开展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等工作。7.2风险管理职责分配7.2.1本章节旨在明确各风险管理组织层级的职责,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7.2.2各层级风险管理职责如下:(1)董事会:负责制定企业风险管理目标,审批风险管理策略,对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2)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风险管理政策,组织风险识别和评估,审批重大风险应对措施,监督风险管理工作。(3)风险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制定风险管理流程,组织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报告,对风险管理效果进行评价。(4)业务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参与企业风险管理工作,落实风险控制措施。(5)分支机构及下属公司:负责执行风险管理政策,开展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及时上报重大风险事项。7.3风险管理培训与提升7.3.1本章节旨在加强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7.3.2风险管理培训内容包括:(1)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2)企业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制度;(3)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报告技能;(4)风险管理最佳实践和案例分析。7.3.3风险管理培训对象包括:(1)企业高层管理人员;(2)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3)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相关人员;(4)分支机构及下属公司相关人员。7.3.4企业应定期组织风险管理培训,评估培训效果,持续提升员工风险管理能力。同时鼓励员工参加外部风险管理培训和交流,吸收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第8章风险评估与监控8.1风险监测方法8.1.1本章节主要介绍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风险监测方法。风险监测是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持续性识别、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以下为常用的风险监测方法:8.1.2风险识别:通过收集企业内外部信息,运用头脑风暴、SWOT分析、因果分析等方法,全面识别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8.1.3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潜在损失等,可采用概率分析、敏感性分析、决策树分析等方法。8.1.4风险评价: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优先级,以便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定性评价、定量评价、风险矩阵等。8.2风险预警与应对8.2.1风险预警:通过对企业风险的持续监测,发觉潜在风险并提前发出预警,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以下为风险预警的方法:8.2.2预警指标设置:根据企业特点,选取关键风险指标,设立预警阈值。8.2.3预警信号传递:建立预警信息传递机制,保证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至相关部门和人员。8.2.4风险应对:针对预警信号,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下为风险应对的步骤:8.2.5风险分类:根据风险性质、影响程度等,将风险分为不同类别。8.2.6应对策略制定:针对不同类别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如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等。8.2.7应对措施实施:根据应对策略,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并组织相关人员实施。8.3风险评估周期与报告8.3.1风险评估周期:企业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以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性。以下为风险评估的周期:8.3.2定期评估: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风险评估,以及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专项风险评估。8.3.3动态评估:在重大事项、重大变革等关键时刻,对相关风险进行动态评估。8.3.4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结束后,应编制风险评估报告。以下为报告内容:8.3.5风险评估过程:报告应详细描述风险评估的过程,包括风险识别、分析、评价等环节。8.3.6风险评估结果:报告应列出主要风险点、风险等级、应对措施等。8.3.7风险管理建议: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为企业提供改进风险管理的建议。8.3.8报告报送:将风险评估报告报送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便于决策参考。同时报告可根据需要共享至相关部门和人员。第9章风险合规性评价实施9.1评价流程与方法9.1.1评价流程风险合规性评价实施应遵循以下流程:(1)成立评价小组:由企业相关部门及专业人才组成,负责组织开展风险合规性评价工作。(2)制定评价方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明确评价目标、范围、方法、时间表等。(3)收集资料:收集企业相关制度、流程、操作记录等资料,为评价提供依据。(4)开展评价:按照评价方案,运用相应方法对风险合规性进行评价。(5)编制评价报告:整理评价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6)汇报与反馈:将评价报告提交给企业高层,对评价结果进行讨论、反馈。(7)整改与跟踪:针对评价发觉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并跟踪整改效果。9.1.2评价方法风险合规性评价可采用以下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了解企业员工对风险合规性管理的认知和执行情况。(2)现场检查:实地查看企业运营过程,了解风险合规性管理的实施情况。(3)制度审查:审查企业相关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数字媒体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四年度停车场交通组织优化合同2篇
- 2024年度赠与合同赠与标的详细描述2篇
- 焦虑与恐惧患者的护理
- 艾滋病预防知识课件
- 新员工安全生产三级培训
- 消防队消防安全教育课件
- 班长管理技能
- 2024年度赛事直播权转让合同2篇
- 全新冷库库板安装工程项目管理合同(2024版)
- 多重耐药菌病人的管理-(1)课件
- 双鹿老品牌复活引领农村市场新模式
- (2024年)交流接触器(课用)PPT教学课件
- 盗墓笔记英语演讲-PPT
- 精神科问诊及精神检查方法
- 人工智能的风险与挑战
- 家庭教育指导项目设计方案
- 陈列培训课程课件
- 2024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合同法》历年期末考试总题库
- 昆虫记螳螂捕食
- 2023年各地中考语文卷名著《西游记》阅读题汇集练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