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 第二单元《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 第二单元《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 第二单元《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 第二单元《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 第二单元《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起课件专注教学课件制作课题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为了忘却的记念》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文章通过记叙作者与柔石、白莽等“左联”五烈士生前的交往以及他们遇害的经过,揭露和控诉国民党反动派“围剿”革命作家的罪行,抨击了当时“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黑暗统治,表达了对革命烈士的沉痛哀悼之情,同时,表达了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精神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白莽、柔石等人的形象特点;理解作者用典的意义。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理解鲁迅的悲愤之情。文化传承与理解:向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烈士致敬;学习鲁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教学重点向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烈士致敬;学习鲁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教学难点分析白莽、柔石等人的形象特点;理解作者用典的意义。笔尖上有信仰,追寻革命光芒“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旧中国的救亡图存的斗争过程中,有这么一群青年人,他们不畏强权,不畏牺牲,以鲜血铺就了新中国的明天。任务情境:今天,让我们追随鲁迅的足迹,走进左联纪念馆。在“左联五烈士”展示区域,我们看到了烈士们的成就和生活物品。其中有柔石“手作”遗物,还有冯铿牺牲时穿的背心,背心上还带着弹孔等。作为“红色宣讲员”,你会如何介绍鲁迅的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呢?任务一:为何“记念”?1.写作背景:1930年3月2日,“左联”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鲁迅发起的进步青年所组成的文学组织。“左联”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均参加了这一进步组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配合反革命的军事“围剿”,疯狂地进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大肆逮捕拘禁秘密杀害革命作家。1931年1月11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鲁迅也时刻面临被捕的危险境地,但他丝毫不畏反动派的屠刀和淫威。在闻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发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文章,强烈抗议和揭露反动派的罪行。1933年2月7至8日,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带着无限的悲愤写下此文。播放视频,了解背景2.读文正音3.文题解读:如何理解本文看似矛盾的题目?作者要“忘却”的是什么?“记念”的是什么?“忘却”,将悲哀摆脱、搁置;“记念”,记住愤怒,不忘先烈,更好地战斗二者联结起来,有三层含义:烈士往事历历在目,鲜血如在眼前,两年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为了忘却”正说明难以忘却。对烈士最好的记念是化悲痛为力量,轻装上阵,奋然前行。记住烈士生前事迹,让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里,让后人永远记念他们。任务二:“记念”谁?左联五烈士即被国民党反动派拘捕杀害的白莽、柔石等五位革命作家。白莽(1909-1931),又名殷夫,原名徐祖华,浙江象山人;1927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积极投身反帝爱国斗争运动,是“左联”发起人之一。牺牲前他曾四度入狱,均被哥哥保释而出。他感激哥哥的手足之情,但追求真理坚不屈从。主要作品有《别了,哥哥》《血字》《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等。柔石(1902-1931),原名赵平复,浙江宁海人。柔石先生一生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唤醒民众忧国忧民的革命意识,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为奴隶的母亲》,中篇小说《二月》、《三姊妹》等。主办《朝花》、《语丝》等进步期刊杂志。冯铿(1907-1931),原名冯岭梅,广东潮州人。冯铿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知识分子家庭。少女时,曾寄宿礐石女校,后就读于汕头友联中学高中部,冯铿是民国时期潮汕最著名的女作家,1931年1月17日在上海东方饭店被国民政府逮捕,2月7日被枪决,是左联五烈士中唯一的女性作家。李伟森(1903-1931),又名李求实,湖北武昌人。五四时,参加领导学生运动,1921年入党,1923年参加京铁路工人大罢工。1930年春,参加上海“左联”的领导工作。同年8月,任中央宣传部秘书。有《小品文杂感集》,译著《朵思退夫斯基》。胡也频(1903-1931),福建福州人。少年当过学徒,后求学天津大沽口海军学校。曾在山东济南省立高中教书,与沈从文在上海《中央日报》编辑副刊《红与黑》。参加“左联”,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左联”执行委员,兼工农通讯委员会主席。有中篇小说《到莫斯科去》《牺牲》等。任务三:怎样“记念”?阅读课文,给每一部分拟定一个小标题(四字)1.回忆白莽2.追忆柔石3.柔白被捕4.烈士遇害5.抒发悲愤鲁迅先生是以怎样的笔触回忆与白莽、柔石等人的交往?请阅读第一至第四部分,完成表格填写。为什么写白莽遇难时作者引用了彼得斐的诗?裴多菲(1823~1849),原来译名为彼得斐,是匈牙利的爱国诗人和英雄,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革命民主主义者,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代表作:诗歌《自由与爱情》《我愿意是激流》以及大量小说散文戏剧。引白莽自己翻译的诗来纪念白莽,实际上是用裴多菲类比和衬托白莽,这是最好的一种纪念。白莽热爱彼得斐的诗,翻译彼得斐的诗,而且用自己的革命实践,用自已的生命和鲜血表明他忠于这崇高的信念。鲁迅先生用这种方式赞扬白莽为自由而战、为自由献身的精神。作者把柔石比作方孝孺的用意是什么?作者把柔石比作方孝孺,是因为柔石和方孝孺在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将为后人所敬仰和赞颂;作者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进步青年的罪行,这是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揭露和控诉。文章由柔石带及对冯铿的回忆,三个"疑心"体现了什么?找出文中鲁迅对柔石评价的句子并分析。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旧道德:旧有的在人民群众中长期形成的美好的道德新道德:无产阶级思想指导下的道德损己利人:为了别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高尚品德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是作者对柔石崇高思想道德的评价和赞美。第四部分中鲁迅给《北斗》选送珂勒惠支夫人木刻的用意是什么?①柔石之母的遭遇与该版画的内容相似。②作者无法明确地表达对烈士的悼念,只好用含蓄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③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控诉了当时无言论自由的社会。这部分在写法上与前三部分有何不同?前三部分以记叙为主,这部分以议论兼抒情为主。第五部分: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从个体到群像,所有追求光明,敢于斗争,不惧牺牲的中国青年。小结:不独白莽、柔石,在冯铿、李伟森、胡也频,身上也同样体现出为了国家,为了真理,为了自由和民主,英勇反抗、不畏牺牲、宁死不屈的精神。这是这些革命青年身上所具有的共同品质。任务四:“记念”中体会悲愤思考讨论:面对革命青年的被杀,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赏读。1.“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悲愤”,悲哀和愤怒。鲁迅悲哀的是自己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愤怒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忘却”,是暂时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2.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不敢载:进步报刊的态度不愿载:中立报刊的态度不屑载:反动报刊的态度隐约其辞:“左联”领导的刊物的态度全句不仅说明了五烈士是被秘密杀害,而且反映出国民党反动派对社会各界施行高压政策,白色恐怖严重的现实。3.得知柔石等被害的消息,作者仅用“原来如此!……”表达怎样的情感?“原来如此”短短四个字,表达出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卑劣凶残地杀害革命青年的无比愤慨。句中的惊叹号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愤怒与震惊,省略号则包含了难以尽述的愤恨以及对死者的无尽的痛惜与怀念。4.文中“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中的许多内容在课文中多处地方有所表述,试举出有关语句加以印证理解。首联“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中“挈妇将雏指文中“这一夜,我烧掉了朋友们的旧信札,就和女人抱着孩子走在一个客栈里”,写“我”保存实力的“逃走”。颔联“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中“慈母泪”指文中“不几天,即听得外面纷纷传我被捕,或是被杀了”“连母亲在北京也急得生病了”,写母子情。颈联“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中的“朋辈成新鬼”指文中“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写烈士遭难。尾联“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中的“无写处”指文中“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写黑暗统治。5.全文共引用了方孝孺宁死不肯起草诏书、《说岳全传》高僧坐化、向子期《思旧赋》悼念亲友三个典故,有何目的和作用?6.揣摩结尾关键句中饱含的情感:(1)“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2)“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的不能呼吸”(3)“夜正长,路也正长”(4)“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作者意识到革命斗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必须摆脱悲哀以进行更有效的战斗。是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坚信反动派必然灭亡,正义事业一定胜利;是对革命烈士精神永垂不朽的赞扬,激励后人以烈士为榜样,前赴后继,坚持斗争,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行。再次解题:如何理解“忘却”和“记念”之间的关系?“忘却”是“记念”的目的。文中所谓的“忘却”,实际上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也就是将由战友牺牲而带来的无比悲痛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而对于反动派杀害烈士的这笔血债,对于战友为革命而献身的光辉业绩,作者却是永远不会忘却的。“忘却”是为了战斗,是为了更好地“记念”。“夜正长,路也正长”,长时间的悲痛对驱散漫漫长夜无益,不如摆脱精神和情感的包袱,轻装“赶路”,投入战斗,完成烈士未竟的事业,这样才是对死难者最好的“记念”。比较阅读:《记念刘和珍君》以讽刺的口吻说“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为了忘却的记念》则说“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这两处的“忘却”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谈谈自己的看法。《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忘却”意在警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要总结教训,为了“更奋然而前行”。《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忘却”实际上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也就是将由战友牺牲而带来的无限悲痛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总结主旨:文章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